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iagara中间件软件安装及测试

niagara中间件软件安装及测试

niagara中间件软件安装及测试
niagara中间件软件安装及测试

6测试

6.1硬件测试

用万用表测试左右扇面的24V+与24VG是否短路

用万用表测试左右扇面的5V与5VG是否短路

电源没有短路即可上电,若有短路,排查短路原因。

6.2软件测试

6.2.1软件安装

1、将U盘中的文件拷贝到一体机D盘下。

2、安装IndyTool v2.3.0,找到D:\一体机软件\R2000\IndyTool中的图标,双击进行安装。

3、将D:\一体机软件\F860光盘文件\app中的UHF.exe,UHFD.exe,UHFExample.exe,建立桌面快捷方式。

4、安装Niagara,运行Niagara

4.1在D盘下建立文件夹作为安装Niagara路径

4.2解压到’Niagara相关’文件夹下,参考Readme.txt文档。

4.3在D: \一体机软件\Niagara 相关\Niagara_AX_Developer-3.

5.30中,双击

图标,开始安装

点击下一步,

选yes,点下一步

路径选择为D:\Niagara\Niagara-3.5.30,点下一步:

选择select All

选下一步:

点下一步:

点完成,用注册码激活软件

将D:\一体机软件目录下的modules文件夹粘贴到D:\niagara\Niagara-3.5.30目录下的modules

中;

将D:\一体机软件目录下的demo文件夹覆盖D:\niagara\Niagara-3.5.30\stations目录下的demo 文件。

Niagara软件安装完毕。

5、安装Java JDK:找到D:\一体机软件\HerculesSetup.exe下的双击进行安装。

6、将D:\一体机软件\搜索配置设备创建到桌面。

6.2.2软件配置

6.2.2.1路由器配置步骤:

1、用一条网线将路由器的一个LAN口与电脑的网口连接。

2、打开电脑上的浏览器,输入http://192.168.1.1/后,得到如下页面:

查看路由器上的用户名和密码(注意,该用户名和密码为出厂初始密码,在路由器背面有标注)输入到上图中。

例如:使用TP-LINK路由器,初始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admin。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确定后得到如下页面:

3、在上面页面中选择“无线管理->无线基本设置”,来设置路由的SSID号。设置完后,点击“保存”,设置如下图所示:

4、在上面页面中选择“无线管理->无线安全管理”,设置安全模式为WEP,密钥长度为64bits,密钥格式为ASCII,然后设置密钥,例如“abcde”(此处仅举例,密钥可根据情况自行设置)(同一实训台M4网关SSID,密钥,要设置成一样的,设置方法见下文),设置完后,点击“保存”,设置如下图所示:

5、选择“DHCP服务器”,设置DHCP服务器状态为“开启”状态。,地址池

开始地址设置为从192.168.1.50,点击“保存生效”,完成设置。

注意,设置完后最好重启路由器。选择系统工具中的重启路由器选项

选择重启路由器。

重启后进入开始界面

6.2.2.2 M4网关SSID及安全模式,通道和PANID设置:

6.2.2.2.1设置M4 IP和端口,修改M4通道channel和PANID:

M4测试合格后,若想改变M4的IP和端口:

使用网线连接M4网关与计算机,计算机上启动网络调试助手软件。连接计算机串口与M4网关串口转接线的串口1,开启网关后,等待网关进入如下界面:

使用串口助手发送相应的指令,设置设置M4网关本地IP、M4网关本地端口、目标IP和目

标端口,修改M4通道channel和PANID:

设置网关本地IP为192.168.1.111命令:

FE 08 01 01 C0 A8 01 6F

设置网关本身端口为1025命令:

FE 06 02 01 01 04

设置目标IP为192.168.1.100命令:

FE 08 03 01 C0 A8 01 64

设置目标端口为6800命令:

FE 06 04 01 90 1A

设置网关ZB模块PANID为1234命令为:

FE 06 01 03 D2 04

设置网关ZB模块CHANNEL为15命令为:

FE 05 02 03 0F

注:

若想设置PANID为1000,指令为:FE 06 01 03 E803

其中1000的十六进制为03E8,只需将其拆分为03E8,将其填入指令的第六位和第五位。其余情况以此类推,范围在1至0x3fff之间。

CHANNEL的范围在11至26之间:只需将指令的最后一组数据置换成所要设置数的十六进制:如11对应0B.指令为FE 05 02 03 0B。

每发送一个命令,如果设置成功,将收到“successful”信息。

打开网络调试助手,设置协议类型为UDP协议、本地IP地址为192.168.1.100(测试PC的IP也应设置为该地址)、本地端口号为6800、目标IP为192.168.1.111,目标端口号为1025。如下图所示:

使用交叉网线将M4网关与PC相连后,开启网络调试助手,建立连接。点击M4网关屏幕上的Ethernet按键,进入下面见面:

如果M4网关的网口正常,网络调试助手接收区域将收到FE 09 01 00 02 00 00 01 F5(M4网关向PC发送的心跳)信息,如下图所示:

当调试助手上接收到心跳超过4个时,PC端未回复心跳,M4网关将会发出警报声。在网络调试助手的发送区域输入FE 05 01 90 6A(PC回复网关心跳信息),点击发送,如果网关成功接收到该信息,网关将关闭报警声;如果警报声没有停止,说明网关网口接收数据存在问题。

6.2.2.2.2 修改M4的SSID号及安全模式设置:

准备一个AP(路由器),设置AP的SSID为Netcore,AP的密码方式为WEP,密码为abcde。使用网线将PC的网口与AP相连,设置PC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00。

连接计算机串口与M4网关串口转接线的串口1,开启网关后,等待网关进入如下界面:

使用串口助手发送相应的指令,设置网关WIFI模块连接AP的SSID和网关WIFI模块连接AP的密码。

设置网关WIFI模块连接AP的SSID为“Netcore”命令:

FE 0C 01 02 07 4E 65 74 63 6F 72 65

设置网关WIFI模块连接AP的密码为“abcde”命令:

FE 0A 02 02 05 61 62 63 64 65

每发送一个命令,如果设置成功,将收到“successful”信息。

点击M4网关屏幕上的WIFI按键,进入下面见面(本次测试AP的SSID设置为Netcore):如果M4网关的WIFI与AP连接成功,将出现下面界面:

注意:屏幕上显示的本地IP(Local IP)是由路由器(AP)分配的。

打开网络调试助手,设置协议类型为UDP协议、本地IP地址为192.168.1.100(测试PC的IP也应设置为该地址)、本地端口号为6800、目标IP为192.168.1.170(该地址为屏幕上显示的Local IP),目标端口号为1025。如下图所示:

如果M4网关与AP通信正常,网络调试助手接收区域将收到FE 09 01 00 02 00 00 01 F5(M4网关向PC发送的心跳)信息,如下图所示:

当调试助手上接收到心跳超过4个时,PC端未回复心跳,M4网关将会发出警报声。在网络调试助手的发送区域输入FE 05 01 90 6A(PC回复网关心跳信息),点击发送,如果网关成功接收到该信息,网关将关闭报警声;如果警报声没有停止,说明网关通过WIFI接收数据存在问题。

附:

SSID 指令

Netcore FE 0C 01 02 07 4E 65 74 63 6F 72 65

Netcore1 FE 0D 01 02 08 4E 65 74 63 6F 72 65 31

Netcore2 FE 0D 01 02 08 4E 65 74 63 6F 72 65 32

Netcore3 FE 0D 01 02 08 4E 65 74 63 6F 72 65 33

每条指令的第二组数据代表指令长度(0C即12位,0D及13位),第五组数据代表SSID 号所对应的十六进制表示的位数(Netcore:4E 65 74 63 6F 72 65为7位)

查看想要命名的SSID号所对应的十六进制表示的方法:

例:设置SSID号为ourselec:

将测试好的M4通过串口2和PC相连,打开串口调试助手,波特率为11520,接收区选择16进制显示:

在发送区填入ourselec,单击手动发送,接收区即显示ourselec对应的16进制:

所以修改SSID为ourselec的指令为:

FE 0D 01 02 08 6F 75 72 73 65 6C 65 63

6.2.2.3 智能传感器节点channel和PANID设置:1、打开串口调试助手,按图示选择各项:

2、节点接上匹配的串口线,供入5V:

3、按一次节点上的power按键,打印出UART OPEN:

最新软件测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 1 √ 2.× 3.√ 4.× 5. × 6. ×7. ×8. ×9.√10. ×二,选择 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D 8. B 9. C 10. A 三填空 1.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 2. 稳定性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3. 非增量是集成测试自顶向下增量式测试、自底向上增量式测试 4. 回归 5. 软件需求 四简答题(30分) 1.试描述软件测试的定义?(3分) 答:利用手工或者自动化的方式,按照测试方案对系统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叫做软件测试。 2.什么是软件缺陷?(4分) 答:满足以下条件的问题都叫缺陷: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标明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好。 3.常见的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思想。(8分)答: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不能穷举的测试过程进行合理分类,从而保证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边界值分析:对输入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决策表法: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因果图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

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4. 列举常见的系统测试方法。答出来5个即可。(5分) 答:恢复测试 安全测试 强度测试 性能测试 正确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Web测试 5.文档测试主要测试哪些内容?答出来5点即可(5分) 答:(1)检查产品说明书属性 (2)检查是否完整 (3)检查是否准确 (4)检查是否精确 (5)检查是否一致 (6)检查是否贴切 (7)检查是否合理 (8)检查代码无关 (9)检查可测试性 6. 单元测试主要测试那几方面的问题?(5分) 答: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独立的路径和错误处理。五,设计题

华为公司详细设计方案模板

XXX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Prepared by 拟制Date 日期 2010-11-23 Reviewed by 评审人Date 日期 Approved by 批准Date 日期

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 (1) 1.3参考资料 (1)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1) 2设计概述 (1) 2.1任务和目标 (1) 2.1.1需求概述 (1) 2.1.2运行环境概述 (1) 2.1.3条件与限制 (1)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2)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2) 3.1详细需求分析 (2)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2) 4总体方案确认 (2)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2) 4.2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2) 4.2.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2) 4.2.2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 (3) 5系统详细设计 (3) 5.1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3) 5.2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3) 5.3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3) 5.3.1外部界面设计 (3) 5.3.2内部界面设计 (4) 5.3.3用户界面设计 (4) 6、数据库系统设计 (4) 6.1设计要求 (4) 6.2 信息模型设计 (4) 6.3 数据库设计 (4) 6.3.1 设计依据 (4) 6.3.2 数据库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3 数据库种类及特点 (4) 6.3.4 数据库逻辑结构 (4) 6.3.5 物理结构设计 (4) 6.3.6 数据库安全 (4) 6.3.7 数据字典 (5) 7 信息编码设计 (5) 7.3 代码结构设计 (5) 7.4 代码编制 (5)

软件测试基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1、判定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试程序中的每个判断的“真”、“假”分支_至少被执行一次。 2、黑盒测试的具体技术方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因果图法 3、黑盒测试又称之为___________测试。 功能 4、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5、根据覆盖目标的不同,逻辑覆盖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组合覆盖,判断/条件覆盖。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 6、根据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定义,可以把自动化测试工具划分3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白盒测试工具、黑盒测试工具、测试管理工具 7、软件测试是为发现程序中的______________而执行程序的______________。 错误,过程 8、测试用例是由______________和预期的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测试输入数据,输出数据 9、白盒测试又称为______________,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结构测试,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10、软件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完整集合。 程序,数据,相关文档 11、边界值分析法属于____________。 黑盒测试 12、单元测试是以____________说明书为指导,测试源程序代码。 详细设计 13、集成测试以____________说明书指导,测试软件结构。 概要设计 14、确认测试以____________说明书为指导。 需求分析 15、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16、代码复审属于____________,不实际运行程序。 静态测试 17、集成测试把模块组成成系统的测试方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一次性集成测试,增量式集成测试 18、黑盒测试有两种基本方法,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通过测试,失败测试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分数为3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白盒测试(C)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系统测试 D.回归测试 2. 属于黑盒测试的方法(C) A.基于基本路径 B.控制流 C.基于用户需求测试 D.逻辑覆盖 3.在Assert类中断言对象为NULL是_____。(C) 4.___________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产品满足需求。(A)

通信中间件设计

通信中间件产品设计 一、概述 (1) 二、背景需求 (2) 三、通信中间件的设计思想 (3) 四、通信中间件的设计 (4) (一)总体设计 (4) (二)分层设计 (5) (三)通信中间件的数据流程 (6) 五、中间件的应用和发展 (7) 一、概述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跨平台实现互通、互连、互操作及通用性的特殊要求,我们根据中间件的设计思想计划研制开发多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各设备之间进行网络互连的通信中间件产品。 通信中间件产品的设计思想、设计过程以及通信流程进行了介绍。

二、需求分析 工业测量和控制设备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涵盖了工业控制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作为工业测量和控制的基本单元,通信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网络将设备与远程控制台联结起来,可以实现将运行期间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控制台,工程人员也可以对设备进行配置与监控。 测控设备使用了很多的接口与系统连接,例如RS-232、485、USB、Ethernet模拟量等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可以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连。可以看出,通信要求在不同的系统体系、不同的通信模块、不同的通信接口之间实现的,但是由于现在各种接口有着各自的通信协议,相互之间没有一种通用的软件协议。在系统设计中还必须考虑接口协议、具体的芯片结构,这给应用系统和软件开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应用在异构平台上运行的系统软件,解决系统与式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连和互操作的问题,需要根据网络体系结构技术思想研制开发多种标准的、独立于通信介质、支持多种设备、多种系统的通信中间件产品。 通信中间件产品基于不同介质、不同电气特性和不同协议的网络、设备之上,屏蔽了不同通信接口的差异,能够对各种标准的数据传输接口进行透明转换传输。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V1.1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V1.1

二、各阶段具体流程 1.需求分析阶段 立项 需求调研 编写/修改SRS 提交SRS SRS 审核 审核是否通过 达到要求 提交最终版SRS 审核是否通过 审核通过 依据SRS ,项目整体计划,设计、编写《测试计划》 和《测试设计》《测试计划》根据SRS 定义相应的测试需求报告,即制订测试的标准,以后所有的测试工作都将围绕着测试需求来进行,符合测试需求的应用程序即是合格的,反之即是不合格的;同时,还要适当选择测试内容,合理安排测试人员、测试 时间及测试资源等。 《测试设计》 将测试计划阶段制订的测试需求 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可执行的测 试过程,并为每个测试过程选择 适当的测试用例。 进入概要设计阶段评审测试计划 和测试设计优化测试计划、 测试设计1.1步骤说明 1、需求定义基本完成,SRS 编写完成。 2、开评审会,由需求调研人员、开发组、设计组、测试组等人员对需求中不清楚、不完整、存在疑义的地方提出问题,相关人员解答并确认。 3、当评审未通过,直接打回,重新修改SRS ,问题解决后,重新提交评审。

4、当评审通过后,依据SRS,项目整体计划,设计、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具体模板见附件。 5、开评审会,由开发组、设计组、测试组等人员对计划和设计中不清楚、不完整、存在疑义的地方提出问题。 6、当审批未通过,直接打回,优化测试计划、测试设计,问题解决后,重新提交评审。 7、审核通过后,进入下一阶段。 1.2测试通过打回标准 1.3、阶段的输出 输入:最新SRS、项目计划 输出:测试计划、测试设计 2、单元及集成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重点和试题与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测试技术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2011级考试日期:2014.1 时间:120 分钟 一、判断题 1. 测试是调试的一个部分(╳) 2.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 3. 程序中隐藏错误的概率与其已发现的错误数成正比(√ ) 4. 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 5. 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 6. 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7. 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 8.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 9. 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 10. 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 11. 测试是证明软件正确的方法。(╳) 12. 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 13. 测试中应该对有效和无效、期望和不期望的输入都要测试。(√ )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 14. 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黑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 15.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16. 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7. 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8. 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19. 不存在质量很高但可靠性很差的产品。(╳) 20. 软件测试员可以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 21. 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22. 总是首先设计白盒测试用例。(╳) 23. 可以发布具有配置缺陷的软件产品。(√) 24. 所有软件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兼容性测试。(√) 25. 所有软件都有一个用户界面,因此必须测试易用性。(╳) 26. 测试组负责软件质量。(╳) 27.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可将软件测试分为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和第三方测试。(√) 28. 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 29. 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 30. 在没有产品说明书和需求文档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动态黑盒测试。( √) 31. 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 32. 测试错误提示信息不属于文档测试范围。( ×)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要求规范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规范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软件测试试题及答案分析

单选 1. 属于黑盒测试的方法?( C) A.基于基本路径 B.控制流 C.基于用户需求测试 D.逻辑覆盖 2.在Assert类中断言对象为NULL是_____。(D) A.assertEquals B.assertTrue C.fail D.assertNull 3.___________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产品满足需求(A) A.系统测试B.集成测试 C.单元测试D.功能测试 4.有一组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被测试用例的分支覆盖至少被执行一次,它满足的覆盖标准___________。(B) A. 语句覆盖 B.判定覆盖 C.条件覆盖 D.路径覆盖 5.软件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C) A.表明软件的正确性B.评价软件质量 C.尽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D.判定软件是否合格 6.关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的最主要区别,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A.白盒测试侧重于程序结构,黑盒测试侧重于功能 B.白盒测试可以使用测试工具,黑盒测试不能使用工具 C.白盒测试需要程序参与,黑盒测试不需要 D.黑盒测试比白盒测试应用更广泛 7.软件测试类型按开发阶段划分___________。(B) A.需要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B.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 D.调试﹑单元测试﹑功能测试 8.在Junit中,testXXX()方法就是一个测试用例,测试方法是______。(B) A.private void testXXX() B.public void testXXX() C.public float testXXX() D.public int testXXX() 9.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下述哪种测试是软件测试的最基础环节?(A)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 C.目的测试D.确认测试 10.增量式集成测试有3种方式:自顶向下增量测试方法,和混合增量测试方式。(D ) A.自中向下增量测试方法B.多次性测试 C.维护D.自底向上增量测试方法 1)以下不属于软件测试的原则有(D )。 A.程序最好别让由编写该程序的程序员自己来测试

软件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测试是调试的一个部分(╳)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3.程序中隐藏错误的概率与其已发现的错误数成正比(√) 4.Beta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5.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6.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7.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8.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9.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10.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1.测试是证明软件正确的方法。(╳) 12.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3.测试中应该对有效和无效、期望和不期望的输入都要测试。(√)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14.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黑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集成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末提交。(╳) 15.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16.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17.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18.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19.不存在质量很高但可靠性很差的产品。(╳) 20.软件测试员可以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 21.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22.总是首先设计白盒测试用例。(╳) 23.可以发布具有配置缺陷的软件产品。(√) 24.所有软件必须进行某种程度的兼容性测试。(√) 25.所有软件都有一个用户界面,因此必须测试易用性。(╳) 26.测试组负责软件质量。(╳) 27.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可将软件测试分为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和第三方测试。(√) 28.好的测试员不懈追求完美。(×) 29.测试程序仅仅按预期方式运行就行了。(×) 30.在没有产品说明书和需求文档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动态黑盒测试。(√) 31.静态白盒测试可以找出遗漏之处和问题。(√) 32.测试错误提示信息不属于文档测试范围。(×) 33.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34.总是首先设计黑盒测试用例。(√) 35.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并非所有的软件缺陷都能够被修复。(∨) 36.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测试是同一层次的概念。(x)

基于Java的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于虎 单位:三星通信研究院 班号:G08061 学号:GS0806126

摘要:简要介绍了中间件的定义和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异构网络环境下的一个具体中间件项目的实现,并对其采用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ava;中间件;网络技术 Abstract:Middleware, is a layer of software between the network and the applications. This software provides services such as ident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directories, and security. In today's Internet, applications usually have to provide these services themselves, which leads to competing and incompatible standards. By promoting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middleware will make advanced network applications much easier to use. The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s of middleware are introduced.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iddleware project based on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Its key techniques and designing methods are analyzed. Key words:JAVA;middleware;network environment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1目的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以作参考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内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内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软件测试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判断 (01)测试是为了验证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错 (02)白盒测试仅与程序的内部结构有关,完全可以不考虑程序的功能要求。对 (03)白盒测试不仅与程序的内部结构有关,还要考虑程序的功能要求。错 (04)程序员兼任测试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错 (05)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功能需求设计的。对 (06)当软件代码开发结束时,软件测试过程才开始。错 (07)据有关数据统计,代码中60%以上的缺陷可以通过代码审查发现出来。对(08)无效等价类是无效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因此无需考虑无效的等价类划分。错(09)软件本地化就是将一个软件产品按特定国家或语言市场的需要翻译过来。错(10)在压力测试中通常采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对 (11)软件测试员无法对产品说明书进行白盒测试。对 (12)功能测试工具主要适合于回归测试。对 (13)测试人员说:“没有可运行的程序,我无法进行测试工作”。错 (14)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对 (15)测试是可以穷尽的。错 (16)自动化测试相比手工测试而言,能发现更多的错误。错 (17)软件测试自动化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可以代替手工测试。错 (18)语句覆盖法的基本思想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被执行一次。对 (19)Beta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对 (20)软件开发全过程的测试工作都可以实现自动化。错 (21)软件只要经过严格严谨的内部测试之后,可以做到没有缺陷。错 (22)结构性测试是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错 (23)软件测试工具可以代替软件测试员。错 (24)通过软件测试,可以证明程序的正确性。错 (25)在单元测试中,驱动程序模拟被测模块工作过程中所调用的下层模块。错(26)软件缺陷可能会被修复,可能会被保留或者标识出来。对 (27)测试用例是由测试输入数据和对应的实际输出结果这两部分组成。错(28)单元测试通常由开发人员进行。对 (29)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软件测试不应该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而应在编程完毕之后再进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错 (30)文档的错误不是软件缺陷。错 (31)Junit只是单元测试工具,并不能进行现回归测试。错 (32)判定表法是一种白盒测试方法。错 (33)白盒测试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错 (34)在单元测试中,桩程序模拟被测模块工作过程中所调用的下层模块。对

软件测试笔试题及答案修订

1、TCP是互联网中的(1)协议,使用(2)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当主动发出SYN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回答(3)。这种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4),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5)。 (1)A.传输层B.网络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3),,,,ACK (4)A.出现半连接B.无法连接C.假冒的连接D.产生错误的连接 (5)A.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B.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C.后退N帧ARQ协议D.选择重发ARQ 协议 2、下列叙述中,与提高软件可移植性相关的是。 A.选择时间效率高的算法 B.尽可能减少注释 C.选择空间效率高的算法 D.尽量用高级语言编写系统中对效率要求不高的部分 D软件可移植性是指与软件可从某一环境移植到另一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高级语言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所以可以尽量用高级语言编写系统中对效率要求不高的部分。减少注释、选择时间/空间效率高的算法都不能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 3、用边界值分析法,假定1

软件测试规程

受控状态(章):受控号: ******************有限公司 软件测试规程 文件编号: &&&&&&&/TE82402-2013 文件版本: ******************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着作权及其他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修订履历

1. 目的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软件产品的生命力。测试工作的标准化是软件质量保证重要而且必须的环节。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使测试流程更标准,测试过程更规范。从而使整个软件产生纳入更系统化、更专业化的轨道。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软件测试流程的管理和测试的具体操作过程。本标准的使用者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 3. 职责 测试负责人:根据测试任务优先级制定测试计划。根据测试计划负责监控软件测试过程,及时调整测试策略和方法,进行测试任务安排。 测试人员:配置测试环境及准备测试数据,参与《测试分析报告》的编写,评价软件功能的性能及正确性,确保所负责模块的测试质量。 4. 术语定义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方法、技术、流程和工具对软件测试对象进

行检查、验证和分析,根本目的是验证和确认软件测试对象与需求的一致性,最终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 测试执行 在测试环境中按照测试用例完成测试,主要工作包括执行测试用 例;记录、分析、解决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并执行回归测试;评估测试结果,提交测试总结报告。 测试环境 是指满足软件系统测试要求的硬件、网络和系统软件环境,包括主 机、存储、网络、外围设备、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中间件、系统配置参数和测试用业务数据等。 5. 测试规程 软件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流程图 软件测试流程细则 需求阶段: 测试人员了解项目需求收集结果包括项目需求规格说明、功能结构及模块划分等。 测试人员了解项目需求变更。 测试人员会同项目主管根据软件需求制定并确认《测试计划》(附录五)。 设计编码阶段: 各项目部对完成的功能模块进行单元测试,测试人员参与单元测试过程;单元测试完成,产生单元测试报告。 所有单元测试及相应的修改完成后,各项目部组织进行集成测试,测试人员参与集成测试过程;集成测试完成后,产生集成测试报告。 测试阶段: 各项目部完成集成测试后,提交测试所要求的待测软件及各种文档、手册。 测试组安排和协调测试设备、环境等准备工作。 测试组按测试计划、测试大纲的要求对待测软件进行有效性测试、集成测试。 填写《程序错误报告》。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2) 一、目标 (2) 二、测试流程说明 (2) 三、需求分析 (2) 四、需求评审(需求澄清) (3) 五、开发人员编写排期 (3) 六、测试计划排期 (3) 七、编写测试用例 (3) 八、用例评审 (3) 九、提交基线 (3) 十、Showcase (3) 十一、转测 (4) 十二、测试通过 (4) 十三、测试评估 (4) 十四、测试总结文档报告输出 (4) 十五、测试报告 (5) 十六、备注 (5)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一、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二、测试流程说明 三、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由SA制定,要求细化每一个功能的细节,每一个按钮的位置以及边界范围,对于稍大或稍复杂需求要求建模。 (1)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只有确定了的测试需求才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2)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只有确定了要测什么、需要测哪些方面,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3)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四、需求评审(需求澄清) 参与人员,包括:SE、OM、PC、AD、TE以及QA。 SE提出需求。 开发人员(OM、PC、AD)考虑功能实现的方案与可行性。 TE主要是对需求的理解提出疑问,以便才能根据需求写用例。 QA人员是最终对软件质量进行验证的人,所以也需要了解需求 五、开发人员编写排期 开发人员需要根据需求功能点进行排期,然后将开发计划发送给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 六、测试计划排期 测试人员根据开发计划,安排测试的具体测试时间(包括SIT转测),然后将测试计划发送给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 七、编写测试用例 根据详细的需求文档,开始进行用例的编写。 八、用例评审 用例评审前,先将用例发送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事先了解用例将对哪些功能进行验证以及验证的细节。 在用例评审中,参与人员需要对用例中与实际功能不符合的用例或者格式不规范规用例提出修改建议。 九、提交基线 开发人员完成所有功能后,会对自己的功能进行一个自测。自测完成后提交测试进行基线。 十、Showcase 开发人员自测完成后将实现的功能演示给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可以提出疑问由开发人员解答或者后续提单解决。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最全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整体的流程图 1.详细的流程执行 1.1 计划与设计阶段 整体流程图

1.1.1 立项会议 由高层主管立项会议,会议主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确定项目经理及项目测试组长。 1.1.2 需求评审 注:1.需求定义基本完成,此时应在评审会议召开之前发给测试团队,预留时间给测试相关人员熟悉、理解。 2.测试部参与人员由测试部经理指定,主要由测试组长、测试设计等人员组成(还应包括配置管理人员、质量保证人员)。

1.1.3 测试工作启动 注:在正式测试任务下达前,开发团队应在项目(产品)开发计划完成后及时向测试团队下达预通知,告之较为确切的测试日期,提供当前最新的相关资料。部门经理和测试组长组建测试小组,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人力、时间安排、测试环境等其它资源。测试小组成员可预先熟悉必要的项目(产品)资料。 1.1.4 测试设计阶段 1.1.4.1 设计测试计划 注:针对需求分析文档和项目开发计划文档测试完成后,测试组需要编写测试计划文档、制定测试测略及预估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并设计出合理的规避风险的策略,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直接的指导。

1.1.4.2 设计测试用例 注: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项目的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

1.1.4. 2.1设计测试用例的常用方法 a.等价划分法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b.边界值法: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 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通常情况下,软件测试所包含的边界检验有几种类型:数字、字符、位置、重量、大小、速度、方位、尺寸、空间等。 相应地,以上类型的边界值应该在:最大/最小、首位/末位、上/下、最快/最慢、最高/最低、最短/最长、空/满等情况下。 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在最小值、略高于最小值、正常值、略低于最大值和最大值处取输入变量值,记为:min、min+、nom、 max-、max考虑到健壮性测试,还可以加一个略大于最大值max+, 以及一个略小于最小值min-的值。 举例说明:例如要求0 < X<5,在编写用例时需考虑到以下几种 情况: ?x=0的情况 ?x=5的情况 ?x=-1的情况 ?输入一个X大于5的值,例如输入X=6 c.错误推断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 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思路:分析程序中最易出错的场景和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 计测试用例,需要完成的前提条件如下: ●深度熟悉被测系统的业务、需求。 ●对被测系统或类似系统之前的缺陷分布情况进行过系统的分析。 包括功能缺陷,数据缺陷,接口缺陷和界面缺陷等等。 举例说明: 聊天窗口功能 ?输入特殊字符(全角,半角)后,窗口是否能够正常显示 ?输入空格,是否能够过滤,是否会算入长度计算 ?输入html字符 ?输入脚本语言函数 ?在需要密码验证,或者需要二次输入确认的地方,通过复制粘贴第一次的输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

软件测试期末试题(含答案)1

第一部分:理论题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试用例由 _______________ 和预期的 两部分组成。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和 4. 验收测试又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6 ?测试计划的制定必须要注意: A. 测试策略测试范围 B. 测试方法测试安排 C. 测试风险测试管理 D. 以上都是() 7 ?制定测试计划的步骤: () A. 确定项目管理机制 预计测试工作量 测试计划评审 B. 确定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标准、预计测试工作量 C. 确定测试构架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 测试计划评审 D. 确定测试范围 确定测试策略 确定测试标准 确定测试构架 确定项目管理机制 预计测试工作量 &软件测试用例主要由测试输入数据和 ( )两部分组成。 A. 测试计划 B. 测试规则 C. 测试的预期结果 D. 以往测试记录分析 9 ?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 ( )。 A. 项目开发计划 B. 需求规格说明书 C. 软件设计说明书 D. 源程序 10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 A. 等价类划分 填空题(每题 1分,共10分) 1.测试计划编写6要素: when 、 where 、 who 、 how 。 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测试计划评审 )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B. 边界值分析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内容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提纲)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

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软件测试习题集及答案详细版

精品文档 第一章 1.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 软件测试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对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操作并评价操作的结果。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以最少的时间和人力,系统地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软件测试的原则包括:所有的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的需求;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不可能完全的测试,因为输入量太大,执行路径太多;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设计周密的测试用例。 2.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 答:A.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的不全面,不完整,不准确,而且经常更改B.软件设计说明书C.软件操作人员的水平D.开发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需求明书和沟通不足 3.软件测试的意义? 意义: 1.对产品质量完成全面的评估,为软件产品发布(如验收测试)、软件系统部署(如性能规划测试)、软件产品鉴定(第三方独立测试)委托方和被委托方纠纷仲裁(第三方独立测试)和其它决策提供信息; 2.通过持续的测试(包括需求评审、设计评审、代码评审等)可以对产品质量提供持续的、快速的反馈,从而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改进产品的质量,并减少各种返工,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3.通过测试发现所要交付产品的缺陷,特别是尽可能地发现各种严重的缺陷,降低或消除产品质量风险,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4.通过对缺陷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发生的根本原因(软件过程中的问题,包括错误的行为方式)或总结出软件产品的缺陷模式,避免将来犯同样的错误或产生类似的产品问题,达到缺陷预防的目的 4.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关系? 答:软件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等几个环节。测试是整个软件开发流程中的一个环节。 5.简述软件测试过程v模型和w模型的主要区别: V模型是软件开发完了之后才开始测试活动。 而W模型则是软件测试活动伴随着软件开发活动。和软件开发同时开展。 W模型更加敏捷,对于软件的交付期和品质的保证能力更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第二章 6.测试计划的目的是什么?答:软件测试计划是指导测试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包含了产品概述、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测试交流、风险分析等内容。借助软件测试计划,参与测试的项目成员,尤其是测试管理人员,可以明确测试任务和测试方法,保持测试实施过程的顺畅沟通,跟踪和控制测试进度,应对测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