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实验

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实验

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实验
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实验

细胞凋亡

同学们好,这一讲开始我们来学习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细胞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坏死(necrosis),它是细胞受到物理或化学损伤的情况下,以及缺氧时会发生的现象,另一种常见的死亡方式是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它是细胞主动的有序的死亡过程,用来去除多余的,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保障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其他死亡方式还有自噬性细胞死亡(autophagic cell death)和细胞焦亡(Pyroptosis)。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这些死亡方式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被关注。

不同的死亡方式有着各自的特征。比如坏死,从形态学上观察,胞体肿胀、胞质空泡化,胞膜破损、最后崩解,所以坏死又称细胞胀亡(Oncosis)。而细胞凋亡,胞体缩小,膜表面出芽状形成凋亡小体,最终从细胞表面脱落,膜基本保持完整、。

细胞凋亡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授予了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工作。细胞凋亡参与机体的正常发育与分化、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防御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一旦凋亡异常就会导致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比如肿瘤的发生,肿瘤早期阶段细胞凋亡都是受到抑制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许多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四种近年来细胞凋亡的主要检测方法:

一、形态学观察

细胞发生凋亡时会出现一系列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如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染色质高度凝聚,且堆积在核膜内侧缘或聚集于核中央部;接着凋亡小体的产生,细胞膜皱褶、细胞表面产生了许多泡状或芽状突起,形成单个的凋亡小体。借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可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地观测到这些形态学特征。这种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的方法简易、直观和有较好定位,但也有不足之处:缺乏特定标准,主观性大,因人而异;又不能定量,有较大的局限性,因而形态学观察多用于固定组织细胞检测,常作为其他技术的辅助。

二、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对液相中分散着的细胞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分选的设备,具有分析速度快、敏感性好,和精确度高的特点,能够对于不同细胞发生凋亡进度不同的过程,进行准确检测。当待检测的细胞随着液流系统经过探测点,检测到的前向散射光强度代表了细胞的大小,而侧向散射光反应细胞内颗粒的复杂程度。细胞凋亡时,细胞固缩,体积变小,细胞内颗粒往往增多,故凋亡细胞的前向散射光降低,侧向散射光增高;而坏死细胞的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同时增高。因此,可区分正常、坏死和凋亡细胞。FCM可以配合荧光染料进行多参数测定,凋亡检测中常用的是AnnexinV-FITC/PI双荧光标记,能够进行早、中期凋亡阶段凋亡率的测定。

三、细胞凋亡的DNA片段检测

DNA断裂是细胞凋亡最显著的生物化学特点,细胞凋亡时,核酸内切酶与相关蛋白水解酶被激活,将DNA降解,形成长度为180~200bp或其整倍数的

DNA片段。正常生长时,活细胞DNA不断裂。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观察DNA片段来检测细胞凋亡。正常细胞染色质DNA为一条大分子条带;坏死细胞的DNA随机断裂,凝胶电泳表现为弥漫连续模糊的条带;而凋亡细胞的凝胶电泳一般形成等腰梯形条带,这是凋亡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生化结果。此法操作简单,定性准确,不能定量。

四、TUNEL

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它的检测原理是:细胞凋亡时,DNA断链会出现3'-OH,借助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可直接催化3'端的核酸聚合反应,将带有标记的游离核苷酸从3'-OH末端连接到断片上,可显示出含有断裂DNA的细胞,用于细胞凋亡的鉴定。正常细胞或增殖细胞几乎没有DNA的断裂,没有3'-OH形成不会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能对凋亡细胞或凋亡小体进行原位检测,并且能够检测出少量凋亡细胞,适用于冰冻切片、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敏感性高、使其成为细胞凋亡检测的又一个热门方法。

细胞凋亡是一个步骤繁多的过程,在基础实验以及临床诊断中,细胞凋亡的检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种方法均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针对不同凋亡阶段的细胞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相结合,这样才可以观察到实验细胞真实准确的凋亡结果,得出准确的结论。

今天针对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的介绍就先谈到这里,再见。

细胞凋亡实验报告

实验七、Hela细胞凋亡诱导及检测 一、实验目的 学习细胞凋亡诱导及检测。 二、实验原理 1.细胞凋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 胞主动死亡过程,是细胞衰老自然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学 过程。与细胞坏死不同,不会引起炎症反应,不释放细胞内容物。 2.DAPI是一种荧光染料,它可以与DNA双螺旋的凹槽部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 DNA紧密结合,可在紫外下激发蓝光。 三、实验材料 8.8mol/L的H2O2溶液,甲醇,PBS溶液,10μg/mL的DAPI染液 四、实验步骤 1.细胞传代(上一次实验完成) 2.凋亡诱导 1)取做H.E染色的小皿,加H2O2溶液150μL使终浓度为0.8mol/L 2)24小时后收集细胞进行染色和形态学观察。 3. 染色 1)收集细胞,观察,贴壁细胞较多,直接用PBS溶液洗 2)吸出洗液,加入500μL甲醇,室温固定10min 3)倒掉甲醇,PBS洗净,加500μLPBS溶液和50μLDAPI母液,于37℃染色10min 4)倒掉染液,用PBS洗净(注意避光),加入500μLPBS溶液,倒置荧光显微镜 下观察并拍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观察: 实验开始前镜检: 细胞贴壁较多,细胞有的仍呈不规则状,有的细胞已皱缩,还有一些细胞呈圆形浮在培养基中,核质分界不明显。可以看到有的细胞处于裂解状态。 染色后: 由于DAPI染料只对核进行染色,所以在紫外下只可见核的结构。 视野里最多的是正常细胞,其特点是染色质均一且核表面光滑,说明凋亡是不同步的。 凋亡各时期的细胞也都可见,其主要特点是染色不均一。凋亡前期和中期的细胞较多。很少看到凋亡末期的细胞,除了这个时期细胞较少外,还可能因 为在前期操作中很多凋亡小体被洗掉了。而且有的细胞在正常光下观察是明显 的裂解状态,但是到紫外光路下就变得很不明显了。 另外,可以看到很多分裂期的细胞,其特点为染色深,细胞核染色质浓缩,但是看起来较均一,往往有对称性,特别是分裂末期的细胞两个子细胞会靠在 一起。 2.照片及分析: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MTT法、荧光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一)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的MTT法: 用培养基将肿瘤细胞调整至2 X108个/L,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ul细胞悬液于37℃、5% CO2下培养过夜。 次日每孔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100mg/L作为试验组,设加完全培养基不加药物的阴性对照,并用功能明确的药物为阳性对照和0.5%的乙醇溶剂对照,每组均设4-6个复孔(平行孔)、37℃、5% CO2继续培养。 培养至12h、24h、48h、实验终止前4-6h加入10ulMTT(5g/L),培养4-6h后,阴性对照孔中已形成明显的蓝紫色颗粒结晶时加100ul/孔SDS-HCl终止反应,于37℃存放过夜。 用酶标仪在A570波长下测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1-试验组平均吸光度值/阴性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x 100%。 (二)荧光法: 选用上述最佳浓度作用于肿瘤细胞,培养细胞48h后,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后用0.4%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30min。 弃去固定液,并用PBS洗2次后,用1%Triton X-100作用4min加入适量的0.5mg/L DAPI 荧光染色60min,用PBS冲洗3次,取10ul滴片,干燥后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断裂的颗粒和片状荧光。 (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1、DNA提取: 用大方瓶培养肿瘤细胞,每瓶10ml,细胞浓度为3 x 108个/ml,每隔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均设2瓶,共分3个时间段,4个药物浓度。共培养26瓶细胞。 分别于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于37℃、5% CO2中分别培养12h、24h、48h,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 于-20℃将细胞冷却处理10min后将细胞收集至离心管中,加1ml细胞裂解液,再加蛋白酶K,轻轻振摇使悬液混匀,成黏糊状,50℃过夜。 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溶液,混合后10000r/min离心10min,吸出上层水相,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再加入等体积饱和酚溶液重复抽提一次,直到无蛋白为止。 吸上清加入氯仿/异戊醇(24:1)按上述方法再抽提一次。 吸取水相层加入1/10体积的3mol/L的醋酸钠溶液,混匀。 再加入2.5倍体积冷无水乙醇,混合置-20℃处理30min后,10000r/min离心10min,沉淀部分为提供的DNA,弃去无水乙醇后用70%乙醇漂洗2次,将离心管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乙醇。 加入200ulTE缓冲液融解DNA,再加入25ul的RNA酶,置37℃作用30min,置4℃冰箱保存。 2、琼脂糖凝胶电泳: TBE缓冲液配制1.8%琼脂糖凝胶。在微波炉内煮沸至琼脂糖融解,待冷却至60℃时,加入溴化乙锭,使其终浓度为0.5mg/ml,混匀后灌胶。 待凝胶固定后放入含TBE电泳液的电泳槽内,使TBE电泳液盖过凝胶。 取10-15ul提取的各组DNA样品液与上样缓冲液按4:1比例混匀后点样。 60V电泳1h,用紫外透射仪观察梯形条带。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全面皱缩,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凋亡小体为数个圆形小体围绕在细胞周围。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 姬姆萨(Giemsa)染色、瑞氏染色等:正常细胞核色泽均一;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坏死细胞染色浅或没染上颜色。 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细胞核固缩碎裂、呈蓝黑色、胞浆呈淡红色(凋亡细胞),正常细胞核呈均匀淡蓝色或蓝色,坏死细胞核呈很淡的蓝色或蓝色消失。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echst 33342,Hoechst 33258,DAPI。三种染料与DNA 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能进入正常细胞膜而对细胞没有太大细胞毒作用。Hoechst 33342在凋亡细胞中的荧光强度要比正常细胞中要高。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 PI和Hoechst33342双标:PI、Hoechst33342均可与细胞核DNA(或RNA)结合。但PI不能通过正常细胞膜,Hoechst则为膜通透性荧光染料,故细胞在处于坏死或晚期调

亡时细胞膜被破坏,这时可为PI着红色。正常细胞和中早期调亡细胞均可被Hoechst着色,但是正常细胞核的Hoechst着色的形态呈圆形,淡兰色,内有较深的兰色颗粒;而调亡细胞的核由于浓集而呈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碎片状,边集。故PI着色为坏死细胞;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状,边集的Hoechst着色的为调亡细胞。 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内侧,但在细胞凋亡早期,PS可从细胞膜内侧翻转到细胞膜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磷脂酰丝氨酸的转位发生在凋亡早期阶段,先于细胞核的改变、DNA断裂、细胞膜起泡。体内的吞噬细胞可通过识别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王崇英、高清祥。 内容简介: 《细胞生物学实验(第3版)》在保留第2版简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的基础上,删除了相对陈旧和不适用的实验,增加了反映目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实验,并对每个实验的结构体系进行了调整,强化了要点提示及注意事项,增加了预期实验结果。全书共3篇7章42个实验和11个附录。第一篇7个实验介绍了“普通光学显微镜”、“特殊光学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第二和第三篇从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层面安排了35个实验,涵盖了“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细胞分裂与染色体标本制备”、“细胞培养、遗传转化及基因表达”、“染色体分析技术”以及“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附录部分提供了“实验室注意事项”、“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离心机转数与离心力换算表及公式”、“常用缓冲液的配制”和“常用细胞生物学词汇”等资料。书后附有部分实验的彩色图片和照片。《细胞生物学实验(第3版)》配有数字课程(基础版)网站。网站内容包括部分实验内容的录像片段、彩色图片和照片,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细胞生物学实验(第3版)》适合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农林、医学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细

胞生物学实验教材使用,也可供研究生、相关科研及实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 特殊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 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偏振光显微镜 微分干涉相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及其使用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用途与使用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超薄切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用途与使用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1、掌屋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 2、学会用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双标记来检测正常活细胞、凋亡细胞与坏死 细胞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死亡根据其性质、起源及生物学意义区分为凋亡与坏死两种不同类型。凋亡普遍存在于生命界,在生物个体与生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是细胞在一 定生理条件下一系列顺序发生事件的组合,就是细胞遵循一定规律自己结束生命 的自主控制过程。细胞凋亡具有可鉴别的形态学与生物化学特征。 在形态上可见凋亡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接触,细胞变园,细胞膜向内皱缩、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固缩破裂呈团块状或新月状分布、内质网与细胞膜进一步融合将细胞分成多个完整包裹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在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容物并不释放到细胞外,不会影响其它细胞,因而不引起炎症反应。 在生物化学上,多数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活化,活性增加。核DNA 随机地在核小体的连接部位被酶切断,降解为180-200bp或它的整倍数的各种片断。如果对核DNA进行琼脂糖电泳,可显示以180-200bp为基数的DNA ladder(梯状带纹)的特征。 相比之下,坏死就是细胞处于剧烈损伤条件下发生的细胞死亡。细胞在坏死早期 即丧失质膜完整性,各种细胞器膨胀,进而质膜崩解释放出其中的内容物,引起炎症反应,坏死过程中细胞核DNA虽也降解,但由于存在各种长度不等的DNA片断,不能形成梯状带纹,而呈弥散状。 一些温与的损伤刺激及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诱导细胞凋亡,通常这些因素在诱导凋亡的同时,也可产生细胞坏死,这取决于损伤的剧烈程度与细胞本身对刺激的敏感 程度。 三尖杉酯碱(HT)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白血病等有良好疗效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表明HT在0、02~5μg/ml范围内作用2小时,即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本实验用1μg/ml HT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L-60细胞发生凋亡,同时也有少数细胞发生坏死。用 Hoechst33342与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对细胞进行双重染色,可以区别凋亡、坏死及正常细胞。 细胞膜就是一选择性的生物膜,一般的生物染料如PI等不能穿过质膜。当细胞坏死时,质膜不完整,PI就进入细胞内部,它可嵌入到DNA或RNA中,使坏死细胞着

实验14-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

实验14 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 20世纪60年代人们注意到细胞存在着两种不同形式的死亡方式:凋亡(apoptosis)和坏死(necrosis)。细胞坏死指病理情况下细胞的意外死亡,坏死过程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肿胀,核碎裂,继而溶酶体、细胞膜破坏,细胞容物溢出,细胞坏死常引起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apoptosi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花瓣或树叶凋落,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细胞到了一定时期会像树叶那样自然死亡。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守自身程序的主动死亡过程。凋亡时细胞皱缩,表面微绒毛消失,染色质凝集并呈新月形或块状靠近核膜边缘,继而核裂解,由细胞膜包裹着核碎片或其他细胞器形成小球状凋亡小体凸出于细胞表面,最后凋亡小体脱落被吞噬细胞或邻周细胞吞噬。凋亡过程中溶酶体及细胞膜保持完整,不引起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时的生化变化特征是核酸切酶被激活,染色体DNA被降解,断裂为50~300 kb长的DNA片段,再进一步断裂成180~200bp整倍数的寡核苷酸片断,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梯状”电泳图谱(DNA Ladder)。细胞凋亡在个体正常发育、紫稳态维持、免疫耐受形成、肿瘤监控和抵御各种外界因素干扰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凋亡细胞具有一些列不同于坏死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征,据此可以鉴别细胞的死亡形式。细胞凋亡的机制十分复杂,一般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加以判断,同时不同类型细胞的凋亡分析方法有所不同,方法选择依赖于具体的研究体系和研究目的(表?)。

形态学观察方法:利用各种染色法可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各种形态学特征: (1)DAPI时常用的一种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借助于DAPI染色,可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 (2)Giemsa染色法可以观察到染色质固缩、趋边、凋亡小体形成等形态。 (3)吖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4)吖啶橙(A())/溴化乙啶(EB)复染可以更可靠地确定凋亡细胞的变化,AO只进入活细胞,正常细胞及处于凋亡早期的细胞核呈现绿色;EB只进入死细胞,将死细胞及凋亡晚期的细胞的核染成橙红色。 (5)台盼蓝染色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6)木精-伊红(HE)染色是经典的显示细胞核、细胞质的染色方法,染色结果清晰。发生凋亡的细胞经HE染色后,其细胞大小的变化及特征性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凝集、呈新月形或块状靠近核膜边缘,晚期核裂解、细胞膜包裹着核碎片“出芽”凸出于细胞表面形成凋亡小体等均可明显显示出来。 DNA凝胶电泳: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小分子 质量DNA片段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出现DNA片段。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 bp DNA片段,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段,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冯景(201111201028)张书(201111201036) 指导老师:张伟 摘要:为了探究抗肿瘤药物阿霉素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使用了MTT比色法测定了细胞给不同浓度后的相对数量,研究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荧光染色法研究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关键字:阿霉素细胞凋亡 MTT Abstract:To explore the anticancer drug doxorubicin effect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studying its effects on cell proliferation by the MTT that analyzes the relative number of cells aft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learning its affect on cells morphology using 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apoptotic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Keywords: Apoptosis doxorubicin MTT 近50年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工作使肿瘤化疗取得相当的进步,特别是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尚未达到满意的疗效。抗肿瘤药物正从传统的非选择性单一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 目前发现许多天然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部分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如表1所示,其中很多抗肿瘤药物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

细胞凋亡实验技术总结

细胞凋亡实验技术总结 一形态学检测 1、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观察法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体积变小、变形,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晚期出现凋亡小体。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染色细胞: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形成凋亡小体。 2、荧光显微镜检测法-荧光染料 例如,碘化丙啶(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死细胞,PI 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红染。选用536nm 激发光,细胞核呈红色荧光。 3、电子显微镜 收集细胞,2.5%戊二醛4°C 固定24h,1%四氧化锇后固定,丙酮梯度脱水,经包埋剂浸透后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醋酸铀和枸橼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凋亡Ⅰ期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的空泡结构。Ⅱa 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4、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 FITC-AnnexinV+PI双染,观察凋亡过程中细胞膜PS表面的变化,并区分正常细胞(An-PI-),早期凋亡细胞(An+PI-),晚期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An+PI+),细胞收集过程中出现的损伤细胞(An-PI+)。 二、细胞凋亡的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1、DNA 断裂检测法 如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时,核染色质凝聚,染色质DNA 在核小体单位之间的连接处断裂。凋亡早期可形成50~300kbp 的DNA 大片段,晚期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之间剪切核DNA,产生大量长度在180~200bp 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 2、膜联蛋白V 法 磷脂酰丝氨酸(PS)位于正常细胞膜的内侧,但在细胞凋亡的早期,PS 可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表面。Annexin-Ⅴ(膜联蛋白-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 的Ca2+ 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与PS高亲和力。将Annexin-Ⅴ进行荧光素或生物素标记,以标记了的Annexin-Ⅴ作为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以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3、细胞凋亡的酶Caspase检测 检测Caspase活力可用免疫杂交技术分析酶原的加工和底物水解的产物,或用人工底物检测酶活力,也可对活化的Caspase做亲和标记。例如分析底物的水解产物,PARP(多聚ADP-核糖聚合酶)第一个被认识的caspase-3底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000,水解后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5000 及相对分子质量为25000 的两个片段,用抗相对分子质量为85000 片段的抗体检测细胞是否发生凋亡。 4、线粒体膜势能变化的检测 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存在,使一些亲脂性阳离子荧光染料可结合到线粒体基质,其荧光的增强或减弱反映了线粒体内膜电负性的增高或降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或荧光显微镜观察,拍照正常细胞中, Rh123 能够依赖线粒体跨膜电位进入线粒体基质,荧光强度减弱或消失。而凋亡时,线粒体膜完整性破坏,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崩溃, Rh123 重新释放出线粒体, 从而发出强黄绿色荧光。

秀丽线虫生殖细胞凋亡检测

题目:秀丽线虫生殖细胞凋亡检测 实验目的: 1. 掌握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 2. 学习使用荧光染料活体染色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原理 1. 秀丽隐杆线虫( Caenorhabditis elegans ):是一种无毒无害、可以独立生存的 线虫。其个体小,成体仅 1.5mm 长,为雌雄同体 ( hermaphrodites ),雄性个体仅占群体的 0.2%,可自体受精或双性生殖;在20℃下平均生活史为 3.5 天,平均繁殖力为 300-350 个;但若与雄虫交配,可产生多达 1400 个以上的后代。 1976 年, Sulston 和 Horvitz 利用秀丽隐杆线虫 ( Caenorhabditis elegans ) 研究发现,其约 13%的体细胞在胚胎发育中注定死亡,使得人们认识到细胞凋亡的遗传基础。 2. 荧光染料活体染色:本实验使用吖啶橙( Acridine orange )作为染色剂,该染 料对细胞具有慢性毒性,致癌性强,由于凋亡细胞因 DNA片段化可结合更多染料,荧光显微镜下呈亮绿色,可在荧光显微镜下快速方便的检测出,适用于多数品系。

实验材料及设备 1. 实验材料: a) 各品系秀丽隐杆线虫:N2(实验组) , ced-1::gfp (方法对照组),ced- 3(阴性对照) b) OP50 c) M9培养基 d) NGM培养基 2. 实验设备: a) 普通光学显微镜 b) 载玻片若干,盖玻片若干,铂金丝 c) 暗箱 d) 吸水纸、滴管等 e) 荧光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 线虫接种、同步化 2. 取样:在 12 孔板培养板上,每孔吸取 900μL 预先接入少量 OP50 的 M9 培养基,每孔用铂金丝挑取培养 20~30 条成体线虫 3. 染色:向 N2与 ced-3 品系中每孔加入 250μg/mL 吖啶橙 100μL, 混匀后 置于培养箱(避光)染色 45~60min。 4. 方法对照组观察:向 ced-1::GFP 品系中加入 1 滴盐酸左旋咪唑,麻痹线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1、形态学观察方法 (1)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现象。 (2)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3)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4)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2、DNA凝胶电泳 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

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bpDNA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正常活细胞DNA 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条带;坏死细胞DNA电泳类似血抹片时的连续性条带 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 凋亡细胞的DNA断裂使细胞质内出现核小体。核小体由组蛋白及其伴随的DNA片断组成,可由ELISA法检测。 检测步骤 1、将凋亡细胞裂解后高速离心,其上清液中含有核小体; 2、在微定量板上吸附组蛋白体’ 3、加上清夜使抗组蛋白抗体与核小体上的组蛋白结合‘ 4、加辣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DNA抗体使之与核小体上的DNA结合’ 4、加酶的底物,测光吸收制。 用途 该法敏感性高,可检测5*100/ml个凋亡细胞。可用于人、大鼠、小鼠的凋亡检测。该法不需要特殊仪器,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 细胞学实验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 2016级生技班612组姓名同实验者 2018年 3 月 26日 题目: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异物吞噬作用的观察,了解巨噬 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 2.掌握小鼠等实验动物腹腔巨噬细胞采集和制片的方法。 3.学习小鼠腹腔注射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1.向小鼠腹腔内注射无菌淀粉肉汤,排异反应使小鼠产生大量 巨噬细胞,且巨噬细胞吞噬淀粉肉汤后不会对细胞造成伤害,反而被“喂养”。连续多天注射使小鼠腹腔内聚集大量巨噬细 胞。 2.台盼蓝是一种生物染料,专一染色死细胞。活细胞的细胞质膜 对台盼蓝有不透过性。巨噬细胞吞噬含有台盼蓝的淀粉肉汤 后,可以消化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但是不能消化其中的台盼 蓝,因此台盼蓝会聚集在溶酶体中。是一种溶酶体染色的方法。

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 2016级生技班612组姓名同实验者 2018年 3 月 26日3.当向小鼠腹腔中注射鸡红细胞时,鸡红细胞作为外源物质,会 被小鼠细胞识别并吞噬,在适当的的时机,我们就有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过程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 1.实验材料: a)连续2~3天向腹腔中注射含台盼蓝的淀粉肉汤的小鼠一只 b)鸡红细胞悬液 c)生理盐水 2.实验设备: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载玻片、盖玻片若干 c)注射器 d)染色皿若干、吸水纸、滴管、剪刀、白瓷板等

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 2016级生技班612组姓名同实验者 2018年 3 月 26日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小鼠处理与巨噬细胞采集 a)连续2-3天(每天一次)向小鼠腹腔中注射含台盼蓝的淀 粉肉汤。 b)选择已注射淀粉肉汤3小时以上的小鼠一只。 c)一人控制住小鼠,露出腹部,另一人用注射器向小鼠腹腔 中注射1ml鸡红细胞悬液。按摩小鼠腹部。 d)20-30分钟后,再注射1-1.5ml生理盐水(0.9%NaCl)按 摩小鼠腹部。 e)3分钟后,引颈法处死小鼠 f)迅速在腹腔剪开一个不大的开口(注意要剪开腹部的肌肉 层),用无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腹腔液。 g)在载玻片上滴2-3滴腹腔液,加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 察。 2.观察 在不同倍数下观察样本,找到正在消化或者吞噬鸡红细胞 的巨噬细胞。注意避免玻片液体干涸。

常见的细胞凋亡诱导剂和抑制剂

表1 常见的细胞凋亡诱导剂和抑制剂 诱导剂与抑制剂靶细胞诱导剂 激素地塞米松T细胞 细胞因子IL—2 胸腺细胞 TGF—β肝细胞、上皮细胞、慢性B淋巴瘤细胞 IL—10 髓样白血病细胞 IFN—Υ前B细胞、T细胞抗体抗IgM抗体B细胞 抗IgD抗体B细胞 抗HLA—II抗体静止B细胞 超抗原SPE CD4+T细胞 胞内信号分子调节 剂 放线菌酮T细胞 PKC激活剂胸腺细胞 其他DNA拓扑异构酶抑制 剂 白血病细胞放射线淋巴样细胞 抑制剂 细胞因子IL—2 T H1细胞 IL—4 T H2细胞 IL—10 B、T细胞 IFN—ΥT细胞 IL—4 B细胞 黏附分子LFA—1、ICAM—1 B细胞 VLA—4、VCAM—1 B细胞 胞内信号分子调节 剂 PKC激活剂T、B细胞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死亡方式。1972年,英国教授Kerr首先提出凋亡的概念。近十余年来,细胞凋亡现象引起了广泛重视,有关的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并成为医学生物学各学科共同关注的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细胞凋亡与组织器官的发育、肌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维持、某些疾病的发生以及细胞恶变等过程均有密切的关系。

1.形态学变化: 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胞体缩小,与周围细胞失去联系,细胞器变致密,核体积缩小,核仁消失,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内表面下,形成新月形致密小斑块。 2)染色体断裂,核膜与细胞膜均内陷,包裹胞内成分(胞浆、细胞器、碎裂的染色质及核膜)形成“泡”样结构,此为“凋亡小体”。最后,整个细胞均裂解成这种“小体”。 3)凋亡小体被邻近的巨噬细胞、上皮细胞等识别、吞噬、消化。 上述三个阶段维持时间很短,通常在几分钟、十几分钟内即可完成。 2.细胞凋亡的生化改变: 1)胞内Ca2+浓度增高 所有细胞凋亡过程中均出现胞内Ca2+浓度增高,这可能是Ca2+内流所致。 2)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激活 细胞发生凋亡时,由于内源性核酸内切酶被激活,DNA被从核小体连接处水解,形成180—200bp 或其整倍数的片段。 3)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凋亡过程的发生一般依赖于新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如在激素、射线作用下,或由于去除生长因子等所引起的细胞凋亡中,情况均为如此。 常用的检测方法: 1.形态学方法 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透射电镜可对组织切片、切片涂片或细胞悬液进行形态学观察,凋亡细胞在组织中散在分布,表现为核致密浓染、核碎裂等。该方法简便、经济,可定性、定位。但在组织成分及细胞死亡类型复杂的情况下,难以判断结果,也无法定量。 2.电泳法 对凋亡细胞的基因组DNA进行琼脂凝胶电泳,由于存在180—200bp或其整倍数的片段,故电泳结果可见“梯状”(ladder)DNA条带。该法简便,可定性及定量,但无法显示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也不能反映凋亡细胞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细胞在发生凋亡时,会激活一些DNA内切酶,这些内切酶会切断核小体间的基因组DNA。基因组DNA 断裂时,暴露的3'-0H 可以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 yn ucleotidyl Tran sferase,TdT)的催化下加上荧光素(FITC)标记的dUTP(fluorescein-dUTP),从而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这就是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原理。 TUNEL法特异性检测细胞凋亡时产生的DNA断裂,但不会检测出射线等诱导的DNA断裂(和细胞凋亡时的断裂方式不同)。这样一方面可以把凋亡和坏死区分开,另一方面也不会把 射线等诱导发生DNA断裂的非凋亡细胞判断为凋亡细胞。 针对问题2(TUNEL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基本原理:对不同组织切片先增加细胞膜通透性,然后让rTDT和bio标记的dUTP进入细 胞内,在rTDT的辅助下dUTP与核断裂的DNA 3 -0H结合,再用HR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与dUTP 上的biot in 结合(每个链霉亲和素至少可以再结合3个biot in 分子),最后用DAB 过氧化氢与SP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发生氧化、环化反应,形成苯乙肼聚合物而呈现棕褐色,最终通过计数每张切片上不同视野中TUNEL阳性细胞的比例来判断细胞凋亡发生情 况。■ 1. TUNEL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一一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是用来检测细胞在凋亡过程中细胞核DNA的断裂情况。 其原理是;生物素(biot in )标记的dUTP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 En zyme)的 作用下,可以连接到凋亡细胞中断裂的DNA的3' - 0H末端,并可与连接了的辣根过氧化酶的 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HRP )特异结合,在辣根过氧化酶底物二氨基联苯胺(DAB的存在下,产生很强的颜色反应(呈深棕色),特异准确地定位正在凋亡的细胞,因而在普通 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和计数凋亡细胞;由于正常的或正在增殖的细胞几乎没有DNA的断裂,因而没有3'-0H形成,很少能够被染色。 针对问题3 (TUNEL实验中几个关键步骤是什么?): 1. 充分脱蜡和水化。脱蜡可以先60度20min,再用二甲苯两次5~10min ;而水化用梯度乙 醇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浸洗,这些以便后面的结合反应充分、均匀; 2. 把握好细胞通透的时间。一般根据切片的厚薄,选择蛋白酶k的孵育时间,常用10~30min, 几um切片用短时间;几十um切片用长时间,通过摸索达到既不脱片,有能够使后面的酶和 抗体进入胞内。 3. 适当延长TUNEL反应液的时间。一般是37度1h,你也可以根据你的凋亡损伤程度,选择更长的时间,可长至2h,但要结合你最终的背景着色。 4. DAB显色条件的选择。一般DAB反应10分钟左右,结合镜下控制背景颜色,最长不超过 30min;我不喜欢用promega公司提供的DAB液(桃红色),不利于辨认棕褐色。 5. PBS的充分清洗。我个人认为,在TUNEL反应后和酶标反应后的清洗应十分严格,可增加 次数达5次,因为这些清洗直接决定最后切片的非特异性着色。 6. 此外,内源性POD的封闭也十分关键。对于肝脏、肾脏等血细胞含量多的组织,我的经 验是适当延长封闭时间和升高过氧化氢的浓度,可以达到很好的封闭效果,且不影响最终的 特异性染色。 针对问题5.细胞通透的原理、通透剂的浓度、孵育时间及其配制方法? 1. 蛋白酶K是消化膜蛋白,从而起打孔作用,增加

细胞凋亡的研究方法实验

细胞凋亡 同学们好,这一讲开始我们来学习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细胞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坏死(necrosis),它是细胞受到物理或化学损伤的情况下,以及缺氧时会发生的现象,另一种常见的死亡方式是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它是细胞主动的有序的死亡过程,用来去除多余的,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保障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其他死亡方式还有自噬性细胞死亡(autophagic cell death)和细胞焦亡(Pyroptosis)。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这些死亡方式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被关注。 不同的死亡方式有着各自的特征。比如坏死,从形态学上观察,胞体肿胀、胞质空泡化,胞膜破损、最后崩解,所以坏死又称细胞胀亡(Oncosis)。而细胞凋亡,胞体缩小,膜表面出芽状形成凋亡小体,最终从细胞表面脱落,膜基本保持完整、。 细胞凋亡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授予了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工作。细胞凋亡参与机体的正常发育与分化、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防御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一旦凋亡异常就会导致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比如肿瘤的发生,肿瘤早期阶段细胞凋亡都是受到抑制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年来,许多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四种近年来细胞凋亡的主要检测方法: 一、形态学观察 细胞发生凋亡时会出现一系列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如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染色质高度凝聚,且堆积在核膜内侧缘或聚集于核中央部;接着凋亡小体的产生,细胞膜皱褶、细胞表面产生了许多泡状或芽状突起,形成单个的凋亡小体。借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可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地观测到这些形态学特征。这种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的方法简易、直观和有较好定位,但也有不足之处:缺乏特定标准,主观性大,因人而异;又不能定量,有较大的局限性,因而形态学观察多用于固定组织细胞检测,常作为其他技术的辅助。 二、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对液相中分散着的细胞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分选的设备,具有分析速度快、敏感性好,和精确度高的特点,能够对于不同细胞发生凋亡进度不同的过程,进行准确检测。当待检测的细胞随着液流系统经过探测点,检测到的前向散射光强度代表了细胞的大小,而侧向散射光反应细胞内颗粒的复杂程度。细胞凋亡时,细胞固缩,体积变小,细胞内颗粒往往增多,故凋亡细胞的前向散射光降低,侧向散射光增高;而坏死细胞的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同时增高。因此,可区分正常、坏死和凋亡细胞。FCM可以配合荧光染料进行多参数测定,凋亡检测中常用的是AnnexinV-FITC/PI双荧光标记,能够进行早、中期凋亡阶段凋亡率的测定。 三、细胞凋亡的DNA片段检测 DNA断裂是细胞凋亡最显著的生物化学特点,细胞凋亡时,核酸内切酶与相关蛋白水解酶被激活,将DNA降解,形成长度为180~200bp或其整倍数的

细胞凋亡诱导剂

细胞凋亡诱导剂 在凋亡研究中,成功的诱导细胞凋亡是最关键的前提条件。凋亡诱导试剂多种多样,每种诱导剂均有其敏感的细胞,而不同的细胞也有其最佳的诱导剂。因此,选择合适的、有效的、特异性的诱导剂也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Biovision公司作为世界主要的凋亡试剂供应商,提供各种不同的凋亡诱导剂供研究者选择。 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 放线菌素D是一种抗肿瘤的抗生素类药物。通过脱氧鸟苷残基与DNA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活性,阻断转录过程。是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强有力的凋亡诱导剂(1)。Camptothecin 可以结合并稳固拓普异构酶-DNA复合物,从而达到可逆性的抑制拓普异构酶I活性的目的,而诱导细胞凋亡。可抑制Tat介导的HIV-1的转录。常用于诱导Jurkat、骨肉瘤和肝细胞癌细胞的凋亡。Cycloheximide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多种酵母和真菌的抗生素,可抑制真核生物蛋白

质的合成,而多数原核生物则无效。在100ug/ml的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霉菌,而对大部分的致病细菌则无抑制作用。通过作用于真核细胞60S核糖体而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和延长过程。常被作为抑制剂用于研究真核生物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也被用于阻断体外核糖体依赖的多肽合成。可诱导多种细胞的凋亡。 Dexamethasone 是一种具有抗炎症作用的皮质类固醇,同时具有抗炎症和抗风湿的特性。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但对cNOS则无效。在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刺激Na+-K+泵,可加速活化阳离子的转位。一般用于诱导人胸腺细胞凋亡(500-1000nM,37°C 6小时) Etoposide 是拓普异构酶II的抑制剂。是从鬼臼毒素来源的衍生物,主要可以抑制多种肿瘤,包括生殖细胞肿瘤、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可用于诱导人T细胞、小鼠胸腺细胞、HL-60细胞凋亡。Staurosporine Staurosporine是蛋白激酶C和其他大部分激酶(包括酪氨酸蛋白激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

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家常把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混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大家可以在死亡细胞的形态、生化和分子指标上将二者区分开来,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不少,这里就总结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更多详情,点击查看不可不知的细胞检测方法——MTT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根据凋亡细胞固有的形态特征,人们已经设计了许多不同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方法。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 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 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染料与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成终浓度为2~5mg/ml。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0.5 ~1mg/ml。 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评判: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图2

RT-PCR实验报告课件

逆转录pcr rt-pcr 为反转录r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和实时pcr (real time pcr )共同的缩写。逆转录pcr ,或者称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 ,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变形。在rt-pcr 中,一条rna 链被逆转录成为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通过pcr 进行dna 扩增。 由一条rna 单链转录为互补dna(cdna) 称作“逆转录”,由依赖rna 的dna 聚合酶(逆转录酶)来完成。随后,dna 的另一条链通过脱氧核苷酸引物和依赖rna 的dna 聚合酶完成,随每个循环倍增,即通常的pcr 。原先的rna 模板被rna 酶h 降解,留下互补dna。 rt-pcr 的指数扩增是一种很灵敏的技术,可以检测很低拷贝数的rna 。rt-pcr 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并且可以用于定量监测某种rna 的含量。(检测基因表达的方法,参见northern blot 法。) rt-pcr 有时候也会指代实时pcr(real-time pcr) 。为了与逆转录pcr 相区别,通常被写作“定量pcr ”(quantitative pcr) 或者rt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 实时pcr 实时pcr(real-time pcr) ,属于定量pcr (q-pcr )的一种,以一定时间内dna 的增幅量为基础进行dna 的定量分析。real time pcr 的定量使用萤光色素,目前有二种方法。 一种是在ds dna 中插入特异的萤光色素;另一种使用一种能与增幅dna 序列中特定寡核酸序 列相结合的一种萤光探针(probe )。real time pcr 与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相结合,能用微量的rna 来找出特定时间、细胞、组织内的特别表达的遗传基因。这两种rt pcr 的组合又被称之为“定量rt-pcr (quantitative rt-pcr )” rt-pcr 技术相关试剂 oligo: 多聚体,相当于mrna 引物 amv (m-mlv):逆转录酶 dntp :脱氧核苷酸 rnase :rna 酶抑制剂 pcr buffer :rt-pcr 缓冲液 mgcl2 :2 价镁离子 pcr 各步骤的目的 (一)预变性: 破坏dna 中可能存在的较难破坏的二级结构。使dna 充分变性,减少dna 复杂结构对扩增的影响,以利于引物更好的和模板结合,特别是对于基因组来源的dna 模板,最好不要吝 啬这个步骤。此外,在一些使用热启动taq 酶的反应中,还可激活taq 酶,从而使pcr 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二)变性-- 退火-- 延伸循环: ①模板dna 的变性:模板dna 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 双链或经pcr 扩增形成的双链dna 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 与引物的退火( 复性) :模板dna 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 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 模板-- 引物结合物在taq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 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三)pcr 仪扩增循环后72 度延伸10 分钟 用pcr 仪扩增时,( 变性. 退火, 延伸) 循环完成后, 继续72 度延伸了10 分钟的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