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注意:请独立完成作业,若作业为雷同将有可能被评为0分。为保证特殊字符的准确识别,如您的作业需要用到“ √ 或× ”的字符,请您直接在答题处复制。)1、解释下列概念: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总线复用、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答:(1)总线宽度: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的二进制位(bit)数;

(2)总线带宽:指的是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是兆字节每秒(MB/s),这是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总线带宽越宽,传输效率也就越高;

(3)总线复用:指既传送地址信息,又传送数据信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完成传送地址和传送数据的任务;

(4)总线的主设备(主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拥有总线控制权的设备(模块);

(5)总线的从设备(从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配合主设备完成数据传输的设备(模块),它只能被动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

(6)总线的传输周期:指总线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

(7)总线的通信控制:指总线传输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置方式。

2、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种,分别有: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制方式。

(1)同步控制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

特点: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来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2)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特点: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了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3)联合控制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结合的方式;

特点:一种情况是,大部分操作序列安排在固定的集齐周期中,对某些时间难以确定的操作则以执行部件的“回答”信号作为本次操作的结束。另一种情况是,及其周期的节拍脉冲数固定,但各条指令周期的集齐周期数不固定。

3、什么是微指令和微操作?微程序和机器指令有何关系?微程序和程序之间有何关系?

答:(1)微指令:是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完成某个基本微操作的命令,是微程序级的命令,属于硬件;

(2)微操作是指计算机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解的操作;

(3)微程序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每一条机器指令都对应一个微程序;

(4)微程序和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微程序是由微指令组成的,用于描述机器指令,实际上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微程序是由计算机的设计者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的,一般不提供给用户;程序是由机器指令组成的,由程序员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主存放器中;

4、外部设备在系统中如何编址,如何与主机连接?

答:通常根据与存储器地址的关系,有两种编址方式。

(1)统一编址:指外设接口中的I/O寄存器和主存单元一样看待,将它们和主存单元组合在一起编排地址;或者说,将主存的一部分地址空间用作I/O地址空间。这样就可以用访问主存的指令去访问外设的某个寄存器,因而也就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可以简化CPU的设计;

(2)单独编址:为了更清楚地区别I/O操作和存储器操作,I/O地址通常与存储地址分开独立编址。这样,在系统中就存在了另一种与存储地址无关的I/O 地址,CPU也必须具有专用于输入输出操作的I/O指令和控制逻辑。

5、什么是I/O组织方式?有哪几种I/O组织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1)I/O组织方式是指计算机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

(2)计算机主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有5种: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通道式、外围处理机方式。

从系统结构的观点看,前两种方式是以CPU为中心的控制,都需要CPU 执行程序来进行I/O数据传送,而DMA式和通道式这两种方式是以主存贮器为中心的控制,数据可以在主存和外设之间直接传送。对于最后一种方式,则是用微型或小型计算机进行输入和输出控制。程序查询和程序中断方式适用于数据传输率比较低的外设,而DMA、通道和外围处理机使用于数据传输率比较高的外设。

1)程序查询式控制简单,但系统效率很低;

2)中断式通过服务程序完成数据交换,实现了主机与外设的并行性;

3)DMA式通过硬件实现了数据传送,速度快,但只能控制同一类外设;

4)通道式采用执行通道程序实现对不同类型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并行性进一步提高;

5)外围处理处理机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并行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