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9M高 模板计算书_

8.9M高 模板计算书_

8.9M高 模板计算书_
8.9M高 模板计算书_

8.9M高支模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8)+1.4×2.5,1.35×(0.1+(24+1.1)×0.18)+1.4×0.7×2.5] ×1=8.137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18))×1=4.618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q1l2/8=8.137×0.182/8=0.033kN·m

M2=q2L2/8+pL/4=0.108×0.182/8+3.15×0.18/4=0.142kN·m

M max=max[M1,M2]=max[0.033,0.142]=0.142kN·m

σ=M max/W=0.142×106/37500=3.792N/mm2≤[f]=9.68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5ql4/(384EI)=5×4.618×1804/(384×4680×281250)=0.048mm

ν=0.048mm≤[ν]=L/400=180/400=0.45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11k2k3k1k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3+(24+1.1)×0.18)+1.4×2.5,1.35×(0.3+(24+1.1)×0.18)+1.4×0.7×2.5]×0.18=1.504kN/m

因此,q1静=0.9×1.2×(G1k

+(G2k+G3k)×h)×b=0.9×1.2×(0.3+(24+1.1)×0.18)×0.18=0.937kN/m

q1活=0.9×1.4×Q1k×b=0.9×1.4×2.5×0.18=0.567kN/m

q2=0.9×1.2×G1k×b=0.9×1.2×0.3×0.18=0.05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0.1q1静L2+0.117q1活L2=0.1×0.937×0.92+0.117×0.567×0.92=0.13kN·m

M2=max[0.08q2L2+0.213pL,0.1q2L2+0.175pL]=

max[0.08×0.058×0.92+0.213×3.15×0.9,0.1×0.058×0.92+0.175×3.15×0.9]=0.608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1.504×0.152/2,0.058×0.152/2+3.15×0.15]=0.473kN·m

M max=max[M1,M2,M3]=max[0.13,0.608,0.473]=0.608kN·m

σ=M max/W=0.608×106/54000=11.252N/mm2≤[f]=13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q1静L+0.617q1活L=0.6×0.937×0.9+0.617×0.567×0.9=0.821kN

V2=0.6q2L+0.675p=0.6×0.058×0.9+0.675×3.15=2.158kN

V3=max[q1L1,q2L1+p]=max[1.504×0.15,0.058×0.15+3.15]=3.159kN

V max=max[V1,V2,V3]=max[0.821,2.158,3.159]=3.159kN

τmax=3V max/(2bh0)=3×3.159×1000/(2×40×90)=1.316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γG(G1k +(G2k+G3k)×h))×b=(1×(0.3+(24+1.1)×0.18))×0.18=0.867kN/m

挠度,跨中νmax=0.677qL4/(100EI)=0.677×0.867×9004/(100×9000×243×104)=0.176mm≤[ν]=L/400=900/400=2.25mm;

悬臂端νmax=ql14/(8EI)=0.867×1504/(8×9000×243×104)=0.003mm≤[ν]=2×l1/400=2×150/400=0.75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5+(24+1.1)×0.18)+1.4×1.5,

1.35×(0.5+(24+1.1)×0.18)+1.4×0.7×1.5]×0.18=1.336kN/m

q1静=0.9×1.35×(G1k +(G2k+G3k)×h)×b=0.9×1.35×(0.5+(24+1.1)×0.18)×0.18=1.097kN/m

q1活=0.9×1.4×0.7×Q1k×b =0.9×1.4×0.7×1.5×0.18=0.238kN/m

q2=(γG(G1k +(G2k+G3k)×h))×b=(1×(0.5+(24+1.1)×0.18))×0.18=0.903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三等跨连续梁,R max=(1.1q1静+1.2q1活)L=1.1×1.097×0.9+1.2×0.238×0.9=1.344kN

按悬臂梁,R1=q1l1=1.336×0.15=0.2kN

R=max[R max,R1]=1.34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三等跨连续梁,R'max=1.1q2L=1.1×0.903×0.9=0.894kN

按悬臂梁,R'1=q2l1=0.903×0.15=0.135kN

R'=max[R'max,R'1]=0.894kN;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2、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σ=M max/W=0.603×106/4120=146.43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τmax=2V max/A=2×4.436×1000/384=23.103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主梁变形图二(mm)

跨中νmax=1.022mm≤[ν]=900/400=2.25mm

悬挑段νmax =0.596mm ≤[ν]=2×150/400=0.75mm 满足要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支座反力依次为R 1=4.768kN ,R 2=7.047kN ,R 3=7.405kN ,R 4=3.628kN 图二

支座反力依次为R 1=4.18kN ,R 2=7.244kN ,R 3=7.244kN ,R 4=4.18kN

七、扣件抗滑移验算

c c 满足要求!

八、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普通型 立柱顶部步距h d (mm) 1300 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m)

200

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非顶部立柱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立柱钢管截面类型(mm) Φ48×2.7 立柱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2.7 钢材等级

Q235 立柱截面面积A(mm 2

) 384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16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3) 4.12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

)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柱段:l 01=kμ1(h d +2a)=1×1.386×(1300+2×200)=2356mm 非顶部立柱段:l 0=kμ2h =1×1.755×1500=2632mm λ=max[l 01,l 0]/i=2632.5/16=164.531≤[λ]=210 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小梁验算

q1=1×[1.2×(0.5+(24+1.1)×0.18)+1.4×1]×0.18 = 1.336kN/m

同上四~六步计算过程,可得:

R1=4.771kN,R2=7.25kN,R3=7.411kN,R4=4.183kN

顶部立柱段:

l01=kμ1(h d+2a)=1.185×1.386×(1300+2×200)=2792.097mm

λ1=l01/i=2792.097/16=174.506

查表得,φ=0.235

不考虑风荷载:

N1 =Max[R1,R2,R3,R4]=Max[4.771,7.25,7.411,4.183]=7.411kN

f=N1/(ΦA)=7411/(0.235×384)=82.12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柱段:

l0=kμ2h =1.185×1.755×1500=3119.512mm

λ=l0/i=3119.512/16=194.97

查表得,φ1=0.191

不考虑风荷载:

N

=Max[R1,R2,R3,R4]+1×γG×q×H=Max[4.771,7.25,7.411,4.183]+1×1.2×0.15×8.85=9.004k N

f=N/(φ1A)=9.004×103/(0.191×384)=122.764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第6.9.7:支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

H/B=8.85/24=0.369<3

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抗倾覆验算!

十、立柱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1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

可得:βh=1,f t=0.911N/mm2,η=1,h0=h-20=380mm,

u m =2[(a+h0)+(b+h0)]=9920mm

F=(0.7βh f t+0.25σpc,

)ηu m h0=(0.7×1×0.911+0.25×0)×1×9920×380/1000=2403.874kN≥F1=9.004kN

m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

c c

βl=(A b/A l)1/2=[(a+2b)×(b+2b)/(ab)]1/2=[(4400)×(600)/(4000×200)]1/2=1.817,

A ln=ab=800000mm2

F=1.35βcβl f c A ln=1.35×1×1.817×9.686×800000/1000=19003.132kN≥F1=9.004kN 满足要求!

250×700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讲解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WKL14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8.2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250×7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6.6 梁侧楼板厚度(mm) 120 二、荷载设计

平面图

立面图四、面板验算

W =bh 2/6=1000×15×15/6=37500mm 3,I =bh 3/12=1000×15×15×15/12=281250mm 4 q 1=0.9max[1.2(G 1k + (G 2k +G 3k )×h)+1.4Q 2k ,1.35(G 1k + (G 2k +G 3k )×h)+1.4×0.7Q 2k ]×b=0.9max[1.2×(0.1+(24+1.5)×0.7)+1.4×2,1.35×(0.1+(24+1.5)×0.7)+1.4×0.7×2]×1=23.57kN/m q 2=(G 1k + (G 2k +G 3k )×h)×b=[0.1+(24+1.5)×0.7]×1=17.95kN/m 1、强度验算 M max =q 1l 2/8=23.57×0.252/8=0.18kN·m σ=M max /W =0.18×106/37500=4.91N/mm 2≤[f]=1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 =5qL 4/(384EI)=5×17.95×2504/(384×10000×281250)=0.325mm≤[ν]=l/400=250/400=0.62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1=R 2=0.5q 1l=0.5×23.57×0.25=2.95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1'=R 2'=0.5q 2l=0.5×17.95×0.25=2.24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45×9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 15.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 2 ) 1.78 小梁弹性模量E(N/mm 2 )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 3 ) 60.75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 4) 273.38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模板支架选型 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3.6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案。设计围包括:楼板,长*宽=8m*8m,厚0.25m。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3#和4#楼地下室区域选择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搭设案 (一)基本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高H为3.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8m,立杆纵距l a取0.9m,横距l b取0.9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2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2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 本支撑架使用?48 *3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禁打;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取与底模木平行的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此时,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72/6=4.82?04mm3; 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 =0.3kN/m;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25?4? =6kN/m;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 =0.275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 =1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2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 =(x1+x2+x3)?.35=(0.3+6+0.275)?.35=8.876kN/m; q1 =(x4+x5)?.4=(1+2)?.4 =4.2kN/m; 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

1700×1700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 B=1700mm ,B 方向对拉螺栓3道,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1700mm ,H 方向对拉螺栓3道,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 L = 6900mm ,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 d = 600mm 。 柱箍采用双钢管48mm×2.8mm。 面板计算采用宽度600mm 板面厚度3.00mm 截面参数。 面板厚度3mm ,剪切强度125.0N/mm 2,抗弯强度215.0N/mm 2,弹性模量206000.0N/mm 2 。 木方剪切强度1.3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170 柱模板支撑计算简图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 ;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40.54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40.000=36.00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3.000=2.700kN/m 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简支梁计算,计算如下 28.19kN/m A 面板计算简图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小钢模宽度0.60m 。 荷载计算值 q = 1.2×36.000×0.600+1.40×2.700×0.600=28.188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13.020cm 3 I=58.870cm 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模板施工方案计算书

附录1掉头隧道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 1.1. 顶板支架模板计算 1.1.1.计算参数 结构板厚700mm,顶板与侧墙设置500×500倒角,计算采用倒角处最大板厚1200mm,层高5.36m,结构表面考虑外露;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2.00N/mm2,顺纹抗剪强度 fv=1.40N/mm2 ;支撑采用Φ48.3×3.0mm钢管: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 600mm,支撑立杆的步距h=1.2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6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9c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v=125.00N/mm2。 图1.1.1-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正立面图

图1.1.1-2闭口段支模体系搭设平面图

图1.1.1-3闭口段支模体系搭设横向立面图

图1.1.1-4闭口段支模体系搭设纵向立面图 1.1. 2. 顶板底模验算 1. 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计算宽度(m) 板厚(m) 系数 设计值 ①底模自重 0.30 kN/m2 × 1.0 ×1.2 = 0.36kN/m ②砼自重 24.00 kN/m3 × 1.0 × 1.2 ×1.2 = 34.56kN/m ③钢筋荷载 1.1kN/m3 × 1.0 × 1.2 ×1.2 = 1.58kN/m ④ 2.50 kN/m2 × 1.0 × 1.4 = 3.50kN/m 施工人员 及施工设 纵向剪刀撑 间距4000

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40kN/m 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 q2 = 36.5kN/m 2. 顶板底模板验算 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L=250mm ,计算跨数5跨。 底模厚度18mm,板模宽度=1000mm W=bh 2 /6=1000×182/6=54000mm 3, I=bh 3/12=1000×183/12=486000mm 4。 3. 内力及挠度计算 a.①+②+③+④荷载 支座弯矩系数K M =-0.105, M 1=K M q 1L 2 =-0.105×40.00×2502=-262500N ·mm 剪力系数K V =0.606 , V 1=K V q 1L=0.606×40.00×250=6060N 图1.1.2-1顶板底模板荷载示意图 b.①+②+③荷载 支座弯矩系数K M =-0.105, M 2=K M q 2L 2=-0.105×36.50×2502=-239531N ·mm 跨中弯矩系数K M =0.078, M 3=K M q 2L 2=0.078×36.50×2502=177938N ·mm 剪力系数K V =0.606, V 2=K V q 2L=0.606×36.50×250=5530N 挠度系数K υ=0.644, υ2=K υq ,2L 4/(100EI) =0.644×(36.50/1.2)×2504/(100×6000×486000)=0.26 mm

模板计算书

400x1600梁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梁侧模板计算 (一)参数信息 1、梁侧模板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梁截面高度 D(m):; 混凝土板厚度(m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次楞间距(mm):300;主楞竖向道数:4;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600; 主楞材料:圆钢管; 直径(mm):;壁厚(mm):;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材料:木方; 宽度(mm):;高度(mm):; 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3、材料参数 木材弹性模量E(N/mm2):;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 1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 1、强度计算 面板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σ = M/W < f 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150××6=81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σ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M = 1l+ 2 l 其中,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 1 = ×××= 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 2 = ××4×=m; 计算跨度(次楞间距): l = 300mm; 面板的最大弯矩 M= ××3002+××3002= ×105N·mm; 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 1l+ 2 l=××+××=;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 = ×105/ ×104=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5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 =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5N/mm2,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Q=××300+××300)/1000=; τ=3Q/2bh=3××1000/(2×1500×18)=mm2;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v]=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值τ=mm2小于面板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00EI)≤[ν]=l/1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 l--计算跨度: l = 30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6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150×××12=72.9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 = ××3004/(100×6000××105) = 0.722 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v] = min(l/150,10) =min(300/150,10) = 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722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v]=2mm,满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作者: ————————————————————————————————日期: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3;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顶托; 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 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4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5; 木方弹性模量E(N/mm2):8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40X70 模板支架立面图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1000×15×15/6=37500mm3 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1 剖面图 受力分解图 1、荷载计算 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00mm ,踏步高度为175m m,宽度为26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8步。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21 ×0.175×25+0.10×25/αcos =5.104 kN / ㎡ 其中:根据图纸可得α=31° 故αcos =?31cos = 0.857 q1 = 5.104×1+0.5×1 = 5.604 kN/m; α

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计算书 品茗软件大厦工程;工程建设地点:杭州市文二路教工路口;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某某房开公司投资建设,某某设计院设计,某某勘察单位地质勘察,某某监理公司监理,某某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由章某某担任项目经理,李某某担任技术负责人。 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600.00;柱截面高度H(mm):6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 2.00kN/m2;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对拉螺栓直径(mm):M12;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楞; 宽度(mm):80.00;高度(mm):100.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楞;竖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整理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

模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国家现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及相关现行施工规范。 1.2上海世茂佘山国际会议中心暨酒店施工图纸。 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说明: 2.1上海世茂佘山国际会议中心暨酒店模板支撑采用“满堂红”体系:排架间距1000×1000,步距1800; 2.2验算:立杆稳定性验算(取1m2计算面积) 1.相关参数: 扣件:直角,旋转扣件(抗滑)为8.0KN 钢管:φ48 t=3.5mm A=4.89cm2 2.按不组合风荷载时:

N/φA≤f 其中N:模板支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1.2∑N GK +1.4∑ N GK 1.按最高梁900考虑,其中∑N 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 砼自重、钢筋自重轴向力的总和 ∑ N GK =0.9+24×1×0.9+1.5=24kN ∑N GK——施工荷载及振捣荷载轴向力总和 ∑N GK =1.0+2.0=3.0kN 则 N=1.2∑ N GK +1.4∑ N GK =1.2×24+1.4×3=34 kN φ——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入值表求得 λ=l/i=1.8÷(1.58×10-2)=113.92 查表得φ=0.489 N/φ×A=(34×103)÷(0. 489×4.89×10-4) =1.42*108

模板计算书(最终版)

附录一: 1 模板及外挂架计算书 1.1墙体定型大模板结构模板计算 该模板是按《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84)﹑《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进行设计与计算的。 已知:层高为2900mm,墙厚200mm,采用全刚模数组合模板系列,2根[10#背楞,采用T30穿墙螺栓拉结,混凝土C30﹑Y=24KN/m2,混凝土塌落度13cm,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1.8m/h,温度T=25,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模板挠度为L/400(L为模板构件的跨度)。 模板结构为:面板6mm厚普热板,主筋为[8#,间距h=300mm,背楞间距L1=1100mm,L2=300mm,穿墙螺栓水平间距L3=1200mm。L=5400mm。 1.1.1 模板侧向荷载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0.22Y*β1β2ν1/2*250/(T+15) =0.22*24*1*1.15*1.81/2*250/(25+15) =50.92KN/m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1=50.92*1.2=61.1KN/m2 有效压头高度:h=61.1/24=2.55m 2.混凝土倾倒力标准值:4KN/m2 其设计值:4*1.4=5.6KN/m2 1.1.2 面板验算 由于5400/250=21.6>2,故面板按单向板三跨连续梁计算。1. 强度验算: 取1m宽的板条为计算单元 F3=F1+F2=48.88+5.6=54.48KN/m2=0.05448N/mm2 q=0.05448*1*0.85=0.046308N/mm

M max=K mx ql y2=0.117*0.046308*2602=366.26N.mm 则: W x=1/6*1*62=6mm3 所以: δmax=M max/(γx W x)=366.26/1*6=61.04N/mm2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4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54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4×14/6=32666.667mm3,I=bh3/12=1000×14×14×14/12=228666.6 67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ψc Q2k]×b=0.9×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1=29.77 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9]×1=28.00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9)]×1=23.0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 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28.006×0.12+0.117×1.764×0.12=0.03kN·m σ=M max/W=0.03×106/32666.667=0.92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2L4/(100EI)=0.677×23.05×1004/(100×5400×228666.667)=0.013mm≤[ν]=L/250=100/250=0.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4=0.4q1静L+0.45q1活L=0.4×28.006×0.1+0.45×1.764×0.1=1.2kN R2=R3=1.1q1静L+1.2q1活L=1.1×28.006×0.1+1.2×1.764×0.1=3.292kN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5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1=0.8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k b L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X 3.5。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5 5 匚 纵向钢昔 僑向钢背 板底方木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静荷载标准值q1 = 25.000 X 0.120 X 1.000+0.350 X 1.000=3.35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 = (2.000+1.000) X 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W = 100.00 X 1.80 X 1.80/6 = 54.00cm 3; I = 100.00 X 1.80 X 1.80 X 1.80/12 = 48.60cm 4; (1) 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f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 其中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 = 0.1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 X 0.450=0.16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强度计算值f = 0.166 X 1000X 1000/54000=3.083N/mm2 面板的强度验算f < [f], 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2.21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X 2219.0/(2 X 1000.000 X 18.000)=0.18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

模板施工方案 XXXXXX宿舍楼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 xxxxxx有限公司 、编制依据 1 、 xxxxxx宿舍楼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2 、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3 、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4、_、 建筑施工现场检查手册等工程概况 1 、 xxxxx佰舍楼工程,位于xxxxxxx。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条形基础与平板式筏 板基础,建筑面积3797.22平米,地上六层,建筑高度22.05米。 三、施工准备 1 、 据工程各构件尺寸提出模板工程详细计划,包括:模板、钢管、扣件.加固穿墙螺栓.蝶形卡 及木方子等。 2 、 材料部门按计划组织周转工具进场。 3 、模板支设以前,应做好各种预留.预埋及钢管隐验。 四、施工方法 (一)墙模板工程 剪力墙全部采用木模板配o 14穿墙螺栓,用0 48X 3.5钢管和5X 10方木作为横纵龙骨进行加固。龙骨横向间距700,纵向间距20;穿墙螺栓水平方向间距700,垂直向间距600。为保证剪力墙位置及断面尺寸正确,支模前,在水平钢筋上放置定制好的混凝土支撑。

施工方法:模板位置弹好以后,先安一面模板,相邻模板搭接要紧密,然后安装斜撑及穿墙螺栓。清扫干净墙内杂物,安装另一侧模板。安装完后,安装纵横龙骨,先安纵向(用铅丝临时固定),后安横向,同时用穿墙螺栓外垫碟形卡,两端拧上双螺母固定,调整斜撑并拧紧穿墙螺栓螺母,必须保证模板牢固可靠。 验收要求:模板位置误差w 5mm,垂直误差w 6mm . 注意事项: (1)支模前先复标高及内外墙线位置,看不清线或受钢筋位移影响不支模; (2)支模前,模板表面要涂刷隔离剂; (3)外围剪力墙所用穿墙螺栓中间必须加止水片。 (二)柱模施工柱模施工采用木模板,钢管柱箍竖向龙骨、斜撑和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找正。 施工方法: (1)首先根据柱断面尺寸配模。 (2)模板安装前,先配置对拉螺栓(作用及方法同前),安装时从一面开始安装,安装完毕后安装钢管柱箍(用0 48X3.5钢管及十字扣件拉紧),然后调整至正确位置再进行加固, 柱箍间距400—600mm。 (3)安装竖向钢管龙骨,用以竖向调直及增加柱模整体性。 (三)梁模板施工; 梁底模板根据图纸设计尺寸情况进行整体配模,待梁底支撑脚手架搭设完毕后进行入模、调整位置、加固,形成梁底模整体。 1、支撑系统: 梁底支撑系统采用双或三排脚手架,全部使用0 48X 3.5钢管、扣件搭设。 所有支撑脚手架均设扫地杆,因操作人员行走要求,第一大道横杆高度可为1800mm因为本工程梁较密,固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架体搭设时及时加剪力撑。 2、施工方法: ( 1 )梁模 a. 放梁位置 b. 在梁两侧立钢管支柱(间距400-500mn),支柱下要夯实并铺通长木脚手架板; c. 距地200mm加设纵横扫地杆;距地1800mm 3300mm设纵横水平拉杆。 d. 按梁底标高调整支柱高度,安设梁底支撑龙骨(间距》500mn)并将龙骨找平, e. 安装梁底模,并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 f. 安装两侧模,侧模和底模通过角模进行接连;

模板计算书范本

剪力墙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次楞(内龙骨)间距(mm):20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600;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 主楞肢数:2; 3.次楞信息 / 龙骨材料:木楞; 宽度(mm):;高度(mm):; 次楞肢数: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面板弹性模量(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 c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5.木方和钢楞 (N/mm2):;方木弹性模量E(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 】 钢楞弹性模量E(N/mm2):;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N/mm2):; c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h; &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 β --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 1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β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kN/m2、 kN/m2,取较小值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 kN/m2。

24.4m模板支撑计算书

碗扣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4.4m, 立杆的纵距 b=0.6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4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00mm,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6.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85.×85.mm木方。 模板自重0.2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0.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50kN/m2。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2.8。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100×0.300×0.600+0.200×0.600=4.638kN/m

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设计计算书

模板的支撑设计计算书 ●本工程的模板均采用胶合板模板,木方背楞,钢管扣件支撑,配合采用 对拉螺栓。

施工荷载 1.4×2500=3500N/m 2 钢筋自重荷载 1.2×1100=1320N/m 2 振捣荷载 1.4×2000=2800 N/m 2 合计: 15480 N/m 2 mm q bh f l bh W m 80148 .156181********* 12 22=****=*≤ (2)按剪应力验算 mm q bhf l f bh ql bh V ql V v v 201648 .1533.118100043443232/1max =****=≤≤== =τ (3)按挠度验算

mm q EI l l EI ql 487200 632.0100200 100632.034=??=< ?=ω 现浇板木胶合板模板跨度(即70×100mm 木方背楞间距)取400mm. 4) 70×100mm 木方背楞受力验算 70×100mm 木方背楞搁置在钢管大横杆上,现进行木方背楞受力验算。 (1)按抗弯强度验算 上式中q ’=15480×0.4=6.192N/mm (2))按剪应力验算 (3 根据以上计算,胶合板木方70×100mm 背楞跨度可取1200mm 。 但模板下钢管扣件支撑,每一扣件抗滑能力约为6500N ,而其上荷载为15480N/m 2,可知如支撑立杆间距布置为600mm×600mm,则扣件承受

的力为15480×0.6×0.6=5.57KN<6.5KN,可满足要求。 则木方背楞下,φ48×3.5钢管大横楞及φ48×3.5立杆间距取@600mm ,也即,木方背楞的实际跨度为600mm ,现进行大横杆及立杆验算。 5) 木方背楞下φ48×3.5钢管大横杆受力验算 作用于钢管横楞上的集中荷载为F=q ×0.6×0.4=4.39KN 则按单跨梁,最大弯距可能为: m KN Fl M ?=?== 439.04 6.039.44max (2) 按挠度验算 mm mm F EI l l EI Fl 6008364390400121867101.24820048400 4853<=????=≤≤ =ω 6) 钢管支撑立杆受力验算。 支撑立杆步距1800m ,采用φ48×3.5钢管对接连接: 立杆最大受力F=15480×0.6×0.6=5573N<扣件的抗滑能力值 2 2/205/01.36489 316.05573316 .0,1488 .151800 3.1mm N mm N A N i l <=?=?===?= ?= ?σ?μλ则查表 150mm 厚及其以下模板支撑设计

塔楼模板支架施工方案计算书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 塔楼施工方案 检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十日 青田项目部塔楼施工模板支架计算书 1编制依据 (1)《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相关设计图纸》; (2)《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方案简介 青田县瓯江四桥(步行桥)工程设计瓯南桥头塔楼一座、瓯南滨水塔楼一座、瓯北滨水塔楼一座、瓯北桥头塔楼一座,总建筑面积为2817.76m2。 其中瓯南桥头塔楼位于P1墩处,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6.940m,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瓯南滨水塔楼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9.928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瓯南、瓯北桥头塔楼及滨水塔楼外排脚手架及承重支架全部采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瓯北滨水塔楼地上七层,建筑高度36.368m,结构形式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瓯北桥头塔楼地上四层,建筑高度17.720m,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瓯南、瓯北桥头塔楼为钻孔桩加承台基础,待承台及基础梁施工完成后搭设内外脚手架,然后再进行柱梁板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待下层施工完成后继续安装上层脚手架并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瓯南滨水塔楼采用P3和P4墩承台作为基础,瓯北滨水塔楼采用P8和P9墩承台作为基础,在承台施工时预留塔楼墙柱插筋,待墩身施工完成后,搭设塔楼内外脚手架进行塔楼墙柱梁板的施工,瓯南、瓯北桥头塔楼建筑施工完成后再进行相应的箱梁施工。瓯南、瓯北桥头塔楼计划于2017年1月16日进行装饰施工;瓯南、瓯北滨水塔楼装饰施工计划于2016年6月10日开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合理性,瓯南、瓯北塔楼施工起重吊装选择汽车吊进行物资的上下倒运作业。 按照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在墙柱钢筋及模板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梁的施工。首先进行满堂支撑架的架设,再进行顶板模板的施工,之后进行梁位置的定位放线,再施工梁模板和梁钢筋,最后进行梁的加固。 (1)梁模支设:模板采用15mm竹胶板,加固肋条采用100×100木方及φ48×3.0钢管做背肋,对于高度小于600mm的梁不采用对拉螺杆,当梁高600~800mm时设一道对拉拉杆,高度大于800mm的梁设两道对拉螺杆,螺杆水平向间距@600mm。 (2)搭设梁底模支架,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及水平标高线,钉柱头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顶托标高,然后放梁底模,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模起拱按设计要 求做,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1‰-3‰跨长。 (3)梁模支架设单排立杆加顶托、二道水平拉杆并设剪刀撑。根据所弹墨线安装梁侧模板,顶撑杆及斜撑等。立杆纵向间距控制在500-600㎜,梁底增设一根立杆,即横距500㎜,其他同楼板支撑系统,梁下钢管扣件必须设置双扣件,防止滑扣。

500×500柱标准规定模板计算书

500×500柱模板计算书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500.00;柱截面高度H(mm):5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3.00m;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3;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0;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3;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方;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柱箍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1;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方;竖楞合并根数:1; 宽度(mm):60.00;高度(mm):8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6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 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 E(N/mm2):90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 t(N/mm2):1.5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3.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分别计算得20.036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20.036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一、方案选择 1、通道涵施工顺序 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 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48×3.5,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 1.8m。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48×3.5钢管,间距为400mm。螺栓采用?12,间距400mm。满堂支架图如下:

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 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 钢筋砼板自重:0.6×25×1.2=18KN/㎡(标准值17.85KN/㎡) 模板重:0.3×1.2=0.36KN/㎡(标准值0.30 KN/㎡) 人与设备荷载:2.5×1.4=3.50KN/㎡ 合计:q=21.9KN/㎡ 2.强度计算 弯矩:M==0.1×21.9×0.32=0.197KN·m q: 均布荷载 l:次楞木间距 弯曲应力:f ==(0.197×106)/(×1000×182)=3.64 N/mm2 M: 弯矩 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 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 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 因此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

W==(0.677×(17.85+0.3)×3004)/(100×9.5×103×1000×183/12) < =0.216㎜<300/400=0.75㎜,符合要求. q:均布荷载标准值 E: 模板弹性模量,取9.5×103 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 三、顶板下楞计算 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48×3.5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楞木线荷载:q=21.9×0.3=6.57KN/㎡(标准值18.15×0.3=5.45N/mm2) (1)、强度计算 弯矩:M==0.1×6.57×0.52=0.164KN·m : 楞木截面宽度 弯曲应力:f ==(0.164×106)/(×50×1002)=1.968N/mm2 因此f<13.0 N/mm2,符合要求。 (2)、挠度计算 W==(0.677×(17.85+0.3)×5004)/(100×9.5×103×1000×183/12) < =0.194㎜<500/400=1.25㎜,符合要求. 四、支承顶板楞木水平钢管计算 顶板支承钢管线荷载:q=25.28×0.5=12.64KN/㎡(标准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