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收练习题 课堂测验

吸收练习题 课堂测验

吸收练习题 课堂测验
吸收练习题 课堂测验

吸收练习题

一、填空题:(31)

1、压力__ _,温度____,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2、由双膜理论可知,____ ___为吸收过程主要的传质阻力;吸收中,吸收质以

_____的方式通过气膜,并在界面处溶解,再以_ __ ____的方式通过液膜。

3、吸收操作的依据是____ ____,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4、亨利定律的表达式Ex

p

*,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

气体为___气体。

5、对极稀溶液,吸收平衡线在坐标图上是一条通过点的线。

6、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中的溶质组分分压总是___ _____溶质的平衡分压,

因此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 ____。

7、吸收过程中,

X

K是以___ _为推动力的总吸收系数,它的单位是____。

8、吸收操作中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 ___,吸收推动力___ ___。

9、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吸收任务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__ _。

10、用吸收操作分离气体混合物应解决下列三方面问题:_ 、

与。

11、填料塔操作中,气液两相在塔内互成__ _ 流接触,两相的传质通常在_

___的液体和气体间的界面上进行。

12. 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而

表示传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

13.分子扩散中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D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减小),随压力增加而(增大、减小)。

1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

压,只要组份在气相中的分压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

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15.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相平衡常数m=1 ,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

数分别为k

ya =2×10-4kmol/m3.s, k

xa

=0.4kmol/m3.s, 则该吸收过程及气膜阻力占

总阻力的百分数分别为;该气体为溶气体。

二、选择题(40)

1、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

A.液体均相混合物

B.气液混合物

C.气体混合物

D.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2、难溶气体的吸收是受______。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双膜控制

D.相界面

3、在吸收塔的计算中,通常不为生产任务所决定的是:_____。

A.所处理的气体量

B.气体的初始和最终组成

C.吸收剂的初始浓度

D.吸收剂的用量和吸收液的浓度

4、在吸收塔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____。

A.吸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5、设计中,最大吸收率ηmax与_____无关。

A.液气比

B.吸收塔型式

C.相平衡常数m

D.液体入塔浓度X2

6、吸收塔内,不同截面处吸收速率。

(A)各不相同(B)基本相同

(C)完全相同(D)均为0

7、在一符合亨利定律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浓度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浓度的差值为:_____。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确定

8、只要组分在气相中心的分压_____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9、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溶解度系数H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A.H

A >H

B

B.H

A

<H

B

C.H

A

=H

B

D.不确定

10、对于低浓度溶质的气液传质系统A、B,在同样条件下,A系统中的溶质的溶解度较B系统的溶质的溶解度高,则它们的相平衡常数m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A.m

A >m

B

B.m

A

<m

B

C.m

A

=m

B

D.不确定

11、下列不为双膜理论基本要点的是:______。

A.气、液两相有一稳定的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

B.吸收质是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两膜层的,阻力集中在两膜层内

C.气、液两相主体内流体处于湍动状态

D.在气、液两相主体中,吸收质的组成处于平衡状态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对给定物系,影响吸收操作的只有温度和压力

B.亨利系数E仅与物系及温度有关,与压力无关

C.吸收操作的推动力既可表示为(Y—Y*),也可表示为(X*—X)

D.降低温度对吸收操作有利,吸收操作最好在低于常温下进行

13、吸收操作中,当X*>X时:_____。

A.发生解吸过程

B.解吸推动力为零

C.发生吸收过程

D.吸收推动力为零

14、根据双膜理论,当溶质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表示的总传质系数将:。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15、根据双膜理论,当溶质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时,以气相表示的总传质系数将:。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16、气相吸收总速率方程式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总系数只与气膜有关,与液膜无关

B.气相吸收总系数的倒数为气膜阻力

C.推动力与界面浓度无关

D.推动力与液相浓度无关

17、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

收率将:。

A.增大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18、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

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

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9、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

为:。

A.X*—X

B.X—X*

C.X

i —X D.X—X

i

20、在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G为2.7,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5X(Y,X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0%,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______。

A.1.5

B.1.8

C.2

D.3

21、在吸收塔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______。

A.回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22、吸收操作中,当物系的状态点处于平衡线的下方时:______。

A.发生吸收过程

B.吸收速率为零

C.发生解吸过程

D.其他条件相同时状态点距平衡线越远,

吸收越易进行

23、吸收操作中,最小液气比______。

A.在生产中可以达到

B.是操作线的斜率

C.均可用公式进行计算

D.可作为选择适宜液气比的依据

24、吸收操作中,增大吸收剂用量使:______。

A.设备费用增大,操作费用减少

B.设备费用减少,操作费用增大

C.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均增大

D.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均减少

25、逆流吸收操作线:______。

A.表明塔内任一截面上气、液两相的平衡组成关系

B.在X-Y图中是一条曲线

C.在X-Y图中的位置一定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D.在X-Y图中的位置一定位于平衡线的下方

26、吸收操作中,完成指定的生产任务,采取的措施能使填料层高度降低的

是:______。

A.用并流代替逆流操作

B.减少吸收剂中溶质的量

C.减少吸收剂用量

D.吸收剂循环使用

27、关于适宜液气化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不受操作条件变化的影响

B.不能少于最小液气比

C.要保证填料层的充分湿润

D.应使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

之和最小

28、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液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29、吸收过程产生的液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液体流速过大

B.液体加入量不当

C.气体速度过大

D.温度控制不当

30、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_____的流速。

A.气相

B.液相

C.气液两相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1、对于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其它条件不变,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

A.吸收推动力最大

B.吸收率最高

C吸收液浓度趋于最低 D.吸收液浓度趋于最高

32、吸收在逆流操作中,其它条件不变,只减小吸收剂用量(能正常操作),将引起:______。

A.操作线斜率增大

B.塔底溶液出口浓度降低

C.吸收推动力减小

D.尾气浓度减小

33、其它条件不变,吸收剂用量增加,填料塔压强降______。

A.减小

B.不变

C.增加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4、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

Y

为4×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

数k

X

为8×10-4 kmol/(m2·S),由此可判断该过程:_______。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双膜控制

D.判断依据不足

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溶解度系数H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B.相平衡常数m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C.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D.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36、能改善液体壁流现象的装置是:。

A.填料支承

B.液体分布

C.液体再分布

D.除沫

37、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入塔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体浓度

Y

1

,则:出塔气体浓度Y2将。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8、某合成氨厂变换气中含CO

2 27%(体积),其余为N

2

、H

2

、CO(可视作惰

性气体),含量分别为18%、52.4%、2.6%,CO

2

对惰性气体的比摩尔分数为______,比质量分数为____。

①0.37,1.74 ② 1.74,0.37 ③1.37,0.74 ④0.74,1.37

39、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

(A)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B)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

(C)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D)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

40.当X*>X时,。

(A)发生吸收过程(B)发生解吸过程

(C)吸收推动力为零(D)解吸推动力为零

三、判断题:(20)

1.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吸收。( )

2.吸收操作中,所选用的吸收剂的粘度要低。()

3.在吸收操作中,不被吸收的气体称为惰性组分,即吸收尾气。( )

4.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下方,解吸的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上方。()

5.液膜控制吸收时,若要提高吸收率,应提高气相流速。()

6.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力减小而增大。()

7.亨利系数小的气体溶解度大,溶解度系数小的气体溶解度也大。()

8.对于易溶气体为气膜控制,对于难溶气体为液膜控制。( )

9.双膜理论将吸收过程简化为通过气液两膜的分子扩散过程。( )

10.吸收操作的依据是根据混合物的挥发度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原子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在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光,这种谱线称为,二者均称为。各种元素都有其特有的,称为。 2、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前者是,后者是。 3、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其主要部分是,它是由或 制成。灯内充以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 4、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区别在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电子能级跃迁时和对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而原子吸收光谱法师测量电子能级跃迁时的强度对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5、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及三部分组成。 6、分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的相同点是:都是,都有核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波长范围。二者的区别是前者的吸光物质是,后者是。 7、在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的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nm,狭缝宽度要调到。 8、分别列出UV-Vis,AAS及IR三种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各仪器组成(请按先后顺序排列):UV-Vis: AAS: IR: 9、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 ______产生共振发射线, ________产生共振吸收线。 在光谱分析中,灵敏线是指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谱线,最后线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行_____分析。 A.定性、半定量和定量, B.高含量, C.结构, D.能量。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_____、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B.空心阴极灯; C.原子化器; D.辐射源. 3、C2H2-Air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时,最适宜的火焰是性质:_____ A.化学计量型 B.贫燃型 C.富燃型 D.明亮的火焰 4、贫燃是助燃气量_____化学计算量时的火焰。 A.大于;B.小于C.等于 5、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光的吸收符合_______,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多普勒效应; B.朗伯-比尔定律; C.光电效应; D.乳剂特性曲线. 6、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约70种元素(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常用于______。 A.定性; B.半定量; C.定量; D.定性、半定量及定量. 7、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_____,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多普勒效应, B.光电效应, C.朗伯-比尔定律, D.乳剂特性曲线。 8、在AES中, 设I为某分析元素的谱线强度, c为该元素的含量,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I 与c具有______的函数关系(以下各式中a、b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 A. c = abI; B. c = bI a ; C. I = ac/b; D. I = ac b.

现代测试技术课后习题详解答案 申忠如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现测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1. 直接的间接的 2. 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设备 3.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直读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时域测量频域测量数据域测量 4. 维持单位的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地传递基准量具标准量具工作用量具 5. 接触电阻引线电阻 6. 在对测量对象的性质、特点、测量条件(环境)认真分析、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对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要求选择恰当的测量方法(方式)和测量设备,进而拟定出测量过程及测量步骤。 7. 米(m) 秒(s) 千克(kg) 安培(A) 8. 准备测量数据处理 9. 标准电池标准电阻标准电感标准电容 第2章 填空题 1. 系统随机粗大系统 2. 有界性单峰性对称性抵偿性 3. 置信区间置信概率 4. 最大引用0.6% 5. 0.5×10-1[100.1Ω,100.3Ω] 6. ± 7.9670×10-4±0.04% 7. 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 8. 测量装置的误差不影响测量结果,但测量装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9. ±6Ω 10. [79.78V,79.88V]

计算题 2. 解: (1)该电阻的平均值计算如下: 1 28.504n i i x x n == =∑ 该电阻的标准差计算如下: ?0.033σ == (2)用拉依达准则有,测量值28.40属于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有以下结果: 28.511?0.018x σ '='= 用格罗布斯准则,置信概率取0.99时有,n=15,a=0.01,查表得 0(,) 2.70g n a = 所以, 0?(,) 2.700.0330.09g n a σ =?= 可以看出测量值28.40为粗大误差,剔除,重新计算值如上所示。 (3) 剔除粗大误差后,生于测量值中不再含粗大误差,被测平均值的标准差为: ?0.0048σσ ''== (4) 当置信概率为0.99时,K=2.58,则 ()0.012m K V σ'?=±=± 由于测量有效位数影响,测量结果表示为 28.510.01x x m U U V =±?=± 4. 解: (1) (2) 最大绝对误差?Um=0.4,则最大相对误差=0.4%<0.5% 被校表的准确度等级为0.5 (3) Ux=75.4,测量值的绝对误差:?Ux=0.5%× 100=0.5mV

化工原理传质概论与气体吸收考试题目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成绩查询 第七章传质概论 1. 双组分理想气体进行定常单向扩散,如维持气相各部分pA不变,总压增加,气相中的传质通量NA将如何变化? A:增加 B :减少C:不变 D:不定 2. 下述_______分离过程中哪一种不属于传质分离。 A :萃取分离B :吸收分离C :结晶分离D:离心分离 3. 气相压力一定,温度提高1倍,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_______。 A:增大1 倍B:约原来的2.83倍 C:减少1倍 D:不变 4. 若温度不变,压力增加1倍,则扩散系数_______。 A:增大1 倍B:约原来的2.83倍 C:减少1 倍D:不变 5. 双组分气体(A、B)在进行定常分子扩散,JA及NA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 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整个系统为单向扩散时:_______。 A:|JA|=|JB|, |NA|>|NB|B:|JA|>|JB|, |NA|=|NB| C:|JA|<|JB|,|NA|>|NB D:|JA|=|JB|,|NA|

8. 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_______。 A: >1B:<1 C:=1 D:不确定 9. 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过程的阻力集中在_______。 A :相界面两侧的膜层中B:相界面上 C:液膜之中 D:气膜之中

现代测试技术习题解答--第二章--信号的描述与分析---副本

第二章 信号的描述与分析 补充题2-1-1 求正弦信号0()sin()x t x ωt φ=+的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 p (x )。 解答: (1)0 00 11lim ()d sin()d 0T T x T μx t t x ωt φt T T →∞== +=? ? ,式中02π T ω = —正弦信号周期 (2) 2 222 2 2 0000 1 1 1cos 2() lim ()d sin ()d d 22 T T T x T x x ωt φψx t t x ωt φt t T T T →∞-+== += = ? ? ? (3)在一个周期内 012ΔΔ2Δx T t t t =+= 000 2Δ[()Δ]lim x x T T T t P x x t x x T T T →∞<≤+=== Δ0Δ000 [()Δ]2Δ2d ()lim lim ΔΔd x x P x x t x x t t p x x T x T x →→<≤+==== 正弦信号 x

2-8 求余弦信号0()sin x t x ωt 的绝对均值x μ和均方根值rms x 。 2-1 求图示2.36所示锯齿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2-4周期性三角波信号如图2.37所示,求信号的直流分量、基波有效值、信号有效值及信号的平均功率。

2-1 求图示2.36所示锯齿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补充题2-1-2 求周期方波(见图1-4)的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形式),划出|c n|–ω和φn–ω

图,并与表1-1对比。 解答:在一个周期的表达式为 00 (0)2 () (0) 2 T A t x t T A t ? --≤

在线考试系统中题库的设计与实现

在线考试系统中题库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如今,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考试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教育考试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传统的出题工作中,一份试卷的形成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大量的时间做着繁琐的工作。因此为方便在线考试的试卷管理而建立的题库也应运而生。 关键词:在线考试;JDBC技术;B/S模式;题库 网络的普及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信息的传递共享也变得更加的迅速与便捷;因而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线考试就逐渐进入人们的网络生活;在进行网络考试的同时,网络在线考试的后台题库管理至关重要。建立一个完备的题库管理部分,需要通过利用数据库以及先进的开发平台,根据现有的数据关系,开发一个具有开放体系结构、便于管理、方便教师在线组卷、对试题进行合理的题库管理系统。 1 系统相关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数据库来进行后台数据整合以及分类处理的大型数据库越来越多,通过JDBC 技术建立与数据库后台的连接,实现Java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JSP技术是编写WEB网页前台页面的主流技术;Tomcat

服务器成为了一个桥梁通过JSP页面将用户与服务器连接起来。而对于题库管理的核心――组卷算法,选取合理有效的组卷算法将有利于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 1.JDBC技术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的简写),是Java语言中用来规范客户端程序如何来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接口,提供了相应查询和更新数据库中数据的方法。它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 API,可以为多种关系数据库提供统一的访问,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 2.B/S模式 B/S模式(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之下,WEB浏览器是最主要的用户工作界面,极少的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主要的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从而形成三层架构。对于B/S结构的软件来讲,由于其数据是集中存放的,客户端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单据都直接进入到中央数据库,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 3.CSS样式 CSS是Cascading Style Sheets(“级联样式表单”或“层叠样式表单”)的英文缩写,这是一种用于表现HTML或XML 等文件样式的计算机语言,用于控制WEB页面的外观。它可

原子吸收试题_答案解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卷 答卷人:评分: 一、填空题(共15 分1 分/空) 1. 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 为了消除火焰发射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脉冲方式供电。 5. 当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6. 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通常把能产生1%吸收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 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8. 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9.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采用乙炔-空气火焰,使用时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 10. 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11. 采用氘灯校正背景时,空心阴极灯测量的是原子吸收+背景吸收(或AA+BG)信号,氘灯测量的是背景吸收(或BG)信号。 12、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二、选择题(共15 分1.5 分/题) 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 A.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 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 D )。 A.大量的空气 B. 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 C.少量的空气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 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D ) 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 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B )。 A.将光源发射的带状光谱分解成线状光谱; B.把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其它谱线分离开来,只让待测元素的共振线通过;C.消除来自火焰原子化器的直流发射信号; D.消除锐线光源和原子化器中的连续背景辐射 6.下列哪个元素适合用富燃火焰测定?( C ) A.Na B.Cu C. Cr D. Mg 7.原于吸收光谱法中,当吸收为1%时,其对应吸光度值应为( D )。 A.-2 B.2 C.0.1 D.0.0044 8.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钾时,加入1%钠盐溶液其作用是( C )。 A.减少背景B.提高火焰温度 C.减少K 电离D.提高K 的浓度 9.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 D ) A.释放剂B.保护剂C.缓冲剂D.标准加入法 10.下列哪一个不是火焰原子化器的组成部分?(A ) A.石墨管 B.雾化器 C.预混合室 D.燃烧器 三、简答题(共30 分) 1.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钙含量时,PO43-的存在会干扰钙含量的准确测定。请说明这是什么形式的干扰?如何消除?(8 分)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填空题 1.(3分)球形粒子在介质中自由沉降时,匀速沉降的条件是_粒子所受合力的代数和为零_ 。滞流沉降时,其阻力系数=_24/ Rep_. 2. 在静止的、连续的同种流体内,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 3.水在内径为φ的只管内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s,密度为1000kg*m3,流速为1m/s,则Re=99502,流动类型为湍流。 4.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2 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4 倍. 5.求取对流传热系数常采用因次分析法,将众多影响因素组合成若干无因次数群,再通过实验确定各特征数数之间的关系,即得到各种条件下的关联式。 6. 化工生产中加热和冷却的换热方法有_直接换热_, 间壁换热和蓄热换热. 7.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饱和蒸汽侧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 K 接近空气侧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8.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将取决于以下两种情况: 9.(1) 若 pe〉p 或 C 〉Ce则属于解吸过程 10.(2) 若 p 〉pe 或 Ce〉C 则属于吸收过程 11.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平衡关系_,_物料衡算,_传质速率._. 12.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自由水分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非结合水分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平衡水分。 13. ,当20℃的水(ρ=m3,μ=厘泊)在内径为100mm的光滑管内流动时,若流速为s时,其雷诺准数Re为×105;直管摩擦阻力系数λ为. 14.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流体具有粘性 15.计算管道流体局部阻力的方法有:当量长度法;阻力系数法;,其相应的阻力计

solidworks考试试题考试系统题库

在一个草图中,绘制两个没有交集的圆,对其进行拉伸,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_____。 (A)提示不能生成不连续的实体 (B)生成两个实体 (C)生成一个实体 (D)生成两个曲面 相同的零件如果多次插入装配体,SolidWorks使用_____来记录装配体插入的次数。 (A)数量 (B)编号 (C)标记 (D)实例号 如果选择模型边线,然后单击草图绘制工具,SolidWorks将会:_____。 (A)生成一个垂直于所选边线的参考基准面(其原点在选择边线位置的最近端),然后在新基准面上打开草图 (B)报告一个错误,表示必须先选择一个基准面或模型面才能生成草图 (C)打开一个3D草图 (D)编辑选择的草图 要将SolidWorks的颜色、纹理和装饰螺纹数据延伸给所有阵列实例和镜向特征,在PropertyManager中选取_____属性。 (A)随形变化 (B)延伸视象 (C)源特征 (D)保持形状 在工程图纸中,常常要用到符合标准的图纸格式。用户如何编辑自己的图纸模板呢? _____。 (A)直接在现有的图纸上画边框 (B)进入“编辑图纸格式”中进行编辑 (C)直接利用原来在二维软件中的标准格式 (D)直接选用软件本身自带的图纸格式 怎样将一个直径尺寸修改成半径表示?下列哪种做法不正确_____。 (A)右击尺寸,在属性对话框中将【显示为直径尺寸】选项的勾去掉 (B)右击尺寸,在【显示选项】中选择【显示成半径】 (C)右击尺寸,选择【显示成半径】 (D)删除直径尺寸,然后重新标注成半径尺寸 尺寸标注中,使用那种命令实现?_____ (A)智能尺寸 (B)基准尺寸 (C)尺寸链 (D)共线/径向对齐 使用拉伸特征时,终止条件选择【到离指定面指定的距离】选项。若指定面是圆锥面,拉伸的结束面是_____。 (A)平面 (B)圆柱面 (C)无法成形 (D)圆锥面

现代测试技术复习试题

一、选择 1.把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离散化时产生混迭的主要原因是( ) a.记录时间太长; b.采样时间间隔太宽; c.记录时间太短; d. 采样时间间隔太窄 2.下述参量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法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b.用弹簧秤称物体重量; c.声级计测声强级; d.线圈靶测速 3.磁感应测速传感器中的速度线圈之所以用两个线圈串联而成,其作用主要为( ) a.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改善线性; b. 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改善频响特性; c.改善传感器的频响特性及补偿永久磁铁在线圈铁心垂直方向上的微小跳动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d.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补偿永久磁铁在线圈铁心垂直方向上的微小跳动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4.表示随机信号中动态分量的统计常数是( ) a.均方值; b.均值; c.均方差; d.概率密度函数 5.半导体应变片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 a.电阻应变效应; b.压电效应; c.热阻效应; d.压阻效应 6.压电式加速度计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压电测压传感器的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d.放大器的时间常数τ 7.二阶系统中引入合适的阻尼率的目的是( ) a.使得系统输出值稳定; b.使系统不共振; c.获得较好的幅频、相频特性; d.获得好的灵敏度 8.带通滤波器所起的作用是只允许( )通过。 a.低频信号; b.高频信号; c.某一频带的信号; d.所有频率分量信号 9.压电加速度测量系统的工作频率下限取决于( ) a.加速度力学系统的频率特性; b. 压电晶体的电路特性; c. 测量电路的时间常数 10. 自相关函数是一个( )函数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 三角函数 11.在光作用下,使物体的内部产生定向电动势的现象,称( )效应。 a.内光电; b.外光电; c.热电; d.阻挡层光电 12.( )传感器是根据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变化而工作的。 a.差动变压器式; b.变间隙电容式; c.变阻器式; d. 电压式 13.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α可用下式( )表示(已知半导体热敏电阻与温度系数关系可用T B Ae R =描述) a.α=dT R dR ;b. α=2T B ;c. α=2T A ;d. α=00111ln ln T T R R --(R 1,R 0分别是温度T 1,T 0时的电阻值) 14.如果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 x (τ)是一定周期性不衰减,则说明该信号( ) a.均值不为0; b.含周期分量; c.是各态历经的 ; d.是各态不历经的 15.用方程法求解回归直线时,误差最小的方法是( )

大二化工原理吸收练习题.doc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1.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设计型,操作型)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 , 产生结果是()。 答:设计型吸收率下降,达不到分离要求 2.已知分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 有三股物流:N A,J A,N。 等分子相互扩散时: J A()N A()N ()0 A组分单向扩散时: N ()N A()J A()0 (﹤,﹦,﹥) 答:= > = ,< > > 。 3.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高,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 答:增强 4.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答;升高升高 5.A,B两组分等摩尔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A在B中单向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 ()。 答:满足恒摩尔流假定的精馏操作吸收 6.在相际传质过程中,由于两相浓度相等,所以两相间无净物质传递()。(错,对) 答:错 7.相平衡常数m=1,气膜吸收系数 k y=1×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 k x 的值为k y 的100倍,这一 吸收过程为()控制,该气体为()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 K Y=() Kmol/(m2.s)。(天大97) 答:气膜易溶 9.9×10-4 8.某一吸收系统,若1/k y 》1/k x,则为气膜控制,若 1/k y《1/k x,则为液膜控制。(正,误)。 答:错误,与平衡常数也有关。 9.对于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界面浓度y I 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界面浓度x I 接近于 ()。 答:y*(平衡浓度) x(液相主体浓度) 10.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 0.02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接触,操 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 p*=1.62 C (大气压),则 SO2将从()相向()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Kmol/m3 。 答:气液 0.0676 0.0417 11.实验室中用水吸收 CO2基本属于()控制,其气膜中浓度梯度()(大于,小于,等于) 液膜浓度梯度,气膜阻力()液膜阻力。(清华97) 答:液膜小于小于

执法人员在线考试系统题库

执法人员考试 总分:100分合格分数线: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1 、行政处罚通常的管辖机关是: A.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D.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受委托的组织 【收藏】 本题得分:1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所在章】行政处罚法 【知识点】行政处罚法 【答案解析】 C 2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人处以罚款的当场处罚,在()情形下,当事人有权拒绝当场缴纳罚款。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的罚款处罚的 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不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 D.不适用听证程序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 【收藏】 本题得分:1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 【所在章】行政处罚法 【知识点】行政处罚法 【答案解析】 C 3 、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合法行为造成的损失可以给予()。 A、行政赔偿 B、行政补偿 C、民事赔偿 D、司法赔偿 【收藏】 本题得分:0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所在章】 【知识点】 【答案解析】 B 4 、在一起离婚诉讼中,人民法院误将传票送达给与黄月琴同名的邻村的黄月琴,后者的丈

夫一直在外地打工,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后,承受不住这种打击,引起精神病复发,不能劳动,生活上不能自理。对于此案,人民法院对精神混乱的黄月琴应否负赔偿义务?()A、不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黄月琴以前就有精神病,并不是人民法院误发传票的行为才导致其有精神病 B、不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人民法院误发传票的行为只是给其精神造成损害,而对于精神赔偿在我们国家赔偿中是不存在的 C、不应当承担赔偿义务,因为黄某所受损害是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造成的,应当由有关责任人员负赔偿责任 D、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121条的规定承担赔偿义务 【收藏】 本题得分:0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所在章】 【知识点】 【答案解析】 D 5 、国家对()行为,不承担赔偿责任。 A、行政机关违反法律规定征收财物的 B、违法的行政处罚 C、违法的强制执行措施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收藏】 本题得分:1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所在章】 【知识点】 【答案解析】 D 6 、行政复议法》的制定主体为: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中国共产党 【收藏】 本题得分:1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 【所在章】 【知识点】 【答案解析】 7 、王某贩卖盗版光碟被文化局查处,罚款1000元。王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复议机关也维持了处罚决定。王某逾期不履行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如何处理? A.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B.由行

在线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可行性研究 2.1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当前,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在线考试是现阶段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它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应用系统,客户端的配置可以极为简单,使考试不受地域的局限。一个完备的在线试题库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网上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这样一来,教师所要做的只是精心设计题目、维护题库,而不是组织考试,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表明其经济性是相当可观的。 2.2技术可行性 目前,网络应用软件运行的模式主要有两类:C/S模式,B/S模式。C/S模式简单地讲就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应用系统。它和B/S模式相比最大的好处是不依赖企业外网环境,即无论企业是否能够上网,都不影响应用。但是它也有很多缺点,他必须安装客户端,势必造成维护、升级的麻烦。而B/S模式则解决了这一问题,B/S模式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它何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查询和浏览业务,维护简单,只需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开发简单,共享性强。所以大多数软件都采用B/S模式。服务器端采用SQLServer 数据库系统和微软最新的.net平台及https://www.doczj.com/doc/1711864593.html,技术来构成考试的应用服务系统;客户端采

原子吸收题库

原子吸收光谱题库 一、填空题 1.原子吸收光谱工作原理:根据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来确定 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 3.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能量之后跃迁到较高的能量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激发态。 4.原子吸收常用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5.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五个组成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数据处理 输出系统。我们现有原子吸收光谱仪有火焰和石墨炉两种原子化器。 6.目前主要使用的锐线光源为空心阴极灯(HCL)和无极放电灯(EDL)。 7.用火焰原子化法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为了防止“回火”,火焰的点燃和熄灭 时开启有关气体的顺序:点燃时先开助燃气,后开燃气,熄灭时先关燃气,后关助燃气。 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特征灵敏度是指得到1%吸收时水溶液中元素的浓度. 9.原子吸收分析中主要的干扰类型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光谱干扰、电离干扰。 10.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头组成的。燃烧头 是由耐腐蚀性的钛元素制成。 11.空气-乙炔火焰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约为2300℃,氮氧化物-乙炔火焰能达到的最 高温度为2900℃。 12.与火焰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优点: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用样量少,试样 直接注入原子化器,从而减少溶液一些物理性质差异带来的干扰。 13.使用石墨炉法的升温程序有干燥、灰化、原子化和除残四个步骤。 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能发射锐线光谱的光源有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和无极放电灯等。 15.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构成部件是雾化器和燃烧器,而最常用的燃气和助燃气分别为乙炔和空气。 16.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气;而使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无火焰原子化法和火焰原子化。 1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对光源最主要选择的参数是灯电流。 18.空心阴极灯的阳极是钨棒,而阴极材料是金属或合金,管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习题 库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习题库 一、 1.量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准确度的高低,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标准电阻常采用四端接线法,目的是为了消除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影响。3.测量准备阶段的任务是 。4.国际单位制(SI制)的基本单位是、 、、 、开尔文(K)、摩尔(mol)和坎德拉(cd)。 5.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阶段、阶段和阶段。 二、 填空: 1.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_____误差、_____误差和_____误差、其中_____误差是可预知可 修正的。 2.随即误差的统计特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置信度是表征测量数据或结果可信赖程度的一个参数,可用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表示。 4.指针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根据_______误差划分的,若用0.5级150V电压表测量某电压,读书为120.4V,被测电压的相对误差是_________。 5.对某电阻进行无系差等精度重复测量,所得测量列的平均值为100.2Ω,标准偏差为0.2Ω,测量次数15次,平均值的标准差为_______Ω,当置信因子K=3时,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_。 6.某4位半数字电压表的允许误差为+(0.025% U +3个字),用该表测量某电压读数为 x 1.9867V,被测电压的绝对误差为______V,相对误差为_________%; 7.在等精度重复测量中,测量列的最佳可信赖值是。 8.替代法的特点是 9.用安法测量电阻,已知U = 100V,U = 1 V ;I = 0.5 A ,I = 0.01A ,则电阻/ =的绝对误差 R为。 R U I 10.对某电压做无系统误差等精度独立测量,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已知被测电压的真值=79.83,标准差σ(U)= 0.02V,按99%(置信因子k = 2.58)可能性估计测量值出U 现的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0Ω,?R1=±0.75Ω;R2=100Ω,?R2=±0.4Ω,则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绝11.R 1 对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 1.已知R =150Ω,?R1=±0.75Ω;R2=100Ω,?R2=±0.4Ω,试求 1

企业题库考试管理系统方案

企业题库考试管理系统方案 软件开发部 2015-05-14

目录 1.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设计原则 (4) 2.总体架构 (5) 2.1总体流程 (5) 3.系统功能 (6) 3.1题库管理 (6) 3.1.1知识体系管理 (6) 3.1.2出题权限管理 (6) 3.1.3知识体系类别管理 (6) 3.1.4试题管理 (6) 3.1.5查询统计 (8) 3.2自学自测管理 (8) 3.2.1自学管理 (8) 3.2.2自测管理 (9) 3.2.3错题本管理 (9) 3.3手机自学模块 (9) 3.3.1手机自学管理 (10) 3.3.2手机错题本管理 (10) 3.4在线考试管理 (10) 3.4.1试卷管理 (10) 3.4.2参考人管理 (11)

3.4.3在线考试 (11) 3.4.4查询统计 (12) 3.5系统管理模块 (12) 3.5.1组织机构管理 (12) 3.5.2人员管理 (12) 3.5.3人员权限管理 (12) 4.功能清单 (12)

1.概述 1.1项目背景 考试作为直接体现信息化社会中人们掌握知识水平的一种方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形式之一,传统的考试从出题、组卷、印刷、到试卷分发、答题、收卷、再到判卷、公布成绩,整个过程都需要人工参与,周期长,工作量大,容易出错,还要有适当的保密工作,使得整个考试成本比较大。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考试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成为可能。考试题库管理系统是取代传统考试的应用型软件,完全实现电脑自动化,为出题、组卷和答题提供了良好的系统架构,从而实现统一管理题库、自动组卷、自动判卷,并提供丰富的报表统计功能,还可按照用户的需求定制化开发个性功能,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效率,真正实现无纸网络考试和学习。 1.2设计原则 先进性:系统的软件结构、组网方式和设备配置保证系统的先进性,以确保系统能有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系统还能保持中长期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系统发展的需要。 稳定性: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攻击能力,系统的接入不影响原有相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本身的升级和扩充不影响系统的实时运行。 规范化:系统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系统开发、系统验收、售后服务及维护均遵循规范的流程以保证系统质量。 标准化:系统遵循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并对外提供标准接口以利于系统的向上接入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 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 (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 (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 (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无 (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 (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 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 (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 (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 (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 (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 (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原子线(少) 离子线(谱线多) (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 (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 (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 (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 (12)灵敏度高中高 (13)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 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 l0-3Pa,火焰温度为2 500K时,电离平

最新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期末复习题

1.X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 2.X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荧光辐射,俄歇效应。 3.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4.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 7.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 8.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 9.人眼的分辨率本领大约是:0.2mm 10.扫描电镜用于成像的信号: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原理:光栅扫描,逐点成像。 11.TEM的功能是:物相分析和组织分析(物相分析利用电子和晶体物质作用可发生衍射的特点;组织分析;利用电子波遵循阿贝成像原理) 12.DTA:定性分析(或半定量分析),测温范围大。DSC:定量分析,测温范围常在800℃以下。 13.放大倍数(扫描电镜):M=b/B(b:显像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扫描幅度,通常固定不变;B:入射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幅度,通常以改变B来改变M) 14.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是衍射仪法。 15.透射电镜室应用透射电子来成像。 16.TEM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多数以多相、多组分的非导电材料,直到60年代初产生了离子轰击减薄法后,才使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薄膜制备成为可能。 17.适合透射电镜观察的试样厚度小于200nm的对电子束“透明”的试样。 18.扫描电镜是用不同信号成像时分辨率不同,分辨率最高的是二次电子成像。 19.在电子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中,从试样表面射出的电子有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俄歇电子。 20.影响红外光谱图中谱带位置的因素有诱导效应,键应力,氢键,物质状态。 1.电离能:在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发生电离,电离所必须的能 量称为电离能。 2.原子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原子在气体状态下发射或吸收特种辐射所产生的光谱 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 3.X射线光电效应:当X射线的波长足够短时,其光子的能量就很大,以至能把原 子中处于某一能级上的电子打出来,而它本身则被吸收,它的能量就传递给电子了,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光电子,并使原子处于高能的激发态。这种过程称为光电吸收或光电效应。 4.衍射角:入射线与衍射线的夹角。 5.背散射电子:电子射入试样后,受到原子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有一部分电子的 总散射角大于90℃,重新从试样表面逸出,成为背散射电子。 6.磁透镜:产生旋转对称磁场的线圈装置称为磁透镜。 7.俄歇电子:当外层电子跃入内层空位时,其多余的能量也可以不以X射线的形式 放出,而是传递给其他外层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样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8.热重法:把试样置于程序控制的加热或冷却环境中,测定试样的质量变化对温度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 传质单元高度 ,而表示传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 传质单元数 。 2 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 双膜理论 、 溶质渗透理论 、表面更新理论。 3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 严重漏液 、 严重泡沫夹带及 液泛 等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 4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 2·h , 气相传质总K y =1.5kmol/m 2 ·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0.01???。平衡关系y=0.5x 。 5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当吸收因素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 塔低 达到平衡。 6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 A>1 。漂流因数可表示为 BM P P ,它反映 由于总体流 动使传质速率比单纯分子扩散增加的比率。 7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HCl ,当水量减少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 增加 。 8一般来说,两组份的等分子反相扩散体现在 精流 单元操作中,而A 组份通过B 组份的单相扩散体现在 吸收 操作中。 9 板式塔的类型有 泡罩塔 、 浮阀塔 、 筛板塔 (说出三种);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汽液两相呈 逆流 接触,在板上汽液两相呈 错流 接触。 10分子扩散中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dz dC D J A AB A -= ,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增大、减小),随压力增加而???减小???(增大、减小)。 12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小 ,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大 ,只要组份在气相中的分压 大于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13压力 减小 ,温度 升高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吸收因素A= L/mV ,当 A>1 时,对逆流操作的吸收塔,若填料层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塔 顶 达到平衡。 14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 已知相平衡常数m=1 ,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 ya =2×10-4kmol/m 3.s, k xa =0.4 kmol/m 3.s, 则该吸收过程及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分别为 气膜控制,约100% ;该气体为 易 溶气体。 二、选择 1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相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B 。 A 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 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2 单向扩散中飘流因子 A 。 A >1 B <1 C =1 D 不一定 3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0.025,液相主体浓度x=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 y =2kmol/m 2·h ,气相传质总K y =1.5kmol/m 2·h ,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 i 应为???B ???。平衡关系y=0.5x 。 A 0.02 B 0.01 C 0.015 D 0.005 4 已知SO 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 1、t 2、t 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 1=0.0035atm 、E 2=0.011atm 、E 3=0.00625atm ,则??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