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夏季四防培训教案(DOC8)(1)资料

【人力资源】夏季四防培训教案(DOC8)(1)资料

【人力资源】夏季四防培训教案(DOC8)(1)资料
【人力资源】夏季四防培训教案(DOC8)(1)资料

夏季四防培训教案

夏季四防:防火防爆、防暑、防雷击、防汛

一、防火防爆有关术语及定义

(一)燃烧

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称为‘燃烧的三要素“。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且互相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方可发生。

3燃烧的过程

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汽或气态下进行的,由于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其燃烧的特点也不同。

气体最容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的热量便能迅速燃烧。液体在火源作用下,首先使其蒸发,然后蒸汽氧化分解进行燃烧。固体燃烧,如果是简单物质,如硫、磷等,受热时首先熔化,然后蒸发、燃烧,没有分解过程。如果是复杂物质,受热时,首先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生的蒸汽着火燃烧。

(二)爆炸定义

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核爆炸三种。

1、爆炸和燃烧的区别

从化学反应角度上讲,燃烧与爆炸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在传播过程与机理上有所不同。

(1)燃烧是化学反应,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2)燃烧时化学反应区域的能量是通过传导、热辐射以及燃烧产物的扩散作用传入反应物中,而爆炸的传播是借助冲击波对爆炸物质的强烈冲击压缩作用而进行的。

(3)燃烧波与冲击波传播的速度不同,燃烧波的传播速度通常为每秒数毫米到数米,爆炸时沖击波速度超过声波,甚至可达每秒数千米。

3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如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发生一起特大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0多人,直接损失达数千万元。

并不是所有的的粉尘都能发生爆炸,能够引起爆炸的粉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粉尘必须是可燃的,这里所说的可燃指容易和氧反应,容易产生可燃性气体。有的固体,在燃烧时不产生可燃性气体,也不出现有火焰的燃烧而只是表面燃烧,如活性炭,但不产生粉尘爆炸,假如活性炭吸附大量的溶剂蒸气,则会产生激烈的爆炸。

B粉尘必须呈悬浮状态,这是因为悬浮状态粉尘可很好与氧气接触,故堆积状态粉尘是不可能引起爆炸的,但如用气流扰动或某种外来因素使堆积的粉尘飞扬起来,它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粉尘不发生爆炸则已,一旦发生往往接连爆炸,造成巨大爆炸。

C粉尘浓度必须在爆炸范围以内,粉尘爆炸和气体爆炸性混合物一样,有一个爆炸极限的问题,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发生爆炸,当然爆炸极限与颗粒大小、湿度、环境温度、点火能量因素有关。

D有一定的点火源,粉尘爆炸的点火能量远高于气体爆炸性混合物。

(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1闪燃与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当火源接近时,能发生闪燃现象。引起闪燃的温度叫闪点。如丙酮闪点-20;甲醇闪点7;乙醇14;甘油160。

闪点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不同的易燃可燃液体有不同的闪点,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2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需要一定的浓度才能爆炸。这种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其中最低的浓度要求称为爆炸下限,最高的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也是判断火灾爆炸危险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3、1974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如下:

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按照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做好防火防爆工作,公司分为防火区、防爆区、固定动火区。防爆区又分为甲、乙级防爆区。

4、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

根据1995劳动部《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特别危险场所、高度危险场所和一般危险场所三个等级(划分原则见附件一)。

特别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性质特别危险,储存的数量特别大,工艺条件特殊,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人员伤亡,危害极大的危险场所。

高度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危险性较大,储存的数量较大,工艺条件较为特殊,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具有一定危害的危险场所。

一般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危险性较小,储存的数量较少,工艺条件一般,即使发生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较小的场所。

在划分危险场所等级时,对周围环境条件较差或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危险场所应提高一个危险等级。

5、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原则

1.危险等级划分依据物质性质、数量和工艺条件三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分为A、B、C三级。见下表

2.物质性质最为危险或数量特别大或工艺条件最为特殊为A级,B级次之,C级最小。

3.工艺条件分为温度、压力和化学反应三个子因素,每个子因素同样分为a、

b、c三级,根据三个子因素的级,按照二个c级相当于一个B级,二个b级相当于一个A级的原则,定出一个工艺条件级。

4.危险等级划分的三个主要因素一个为A级、一个为B级、一个为C级及以上者为特别危险场所;三个主要因素中一个为B级、二个为C级及以上者为高度危险场所;在高度危险场所规定的级以下者为一般危险场所。

5.危险等级划分时,危险场所的周围环境条件和发生过重大事故是作为附加因素考虑的,当周围环境条件较差或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场所,应提高一个危险等级。

二、防火防爆技术

安全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是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