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汇报

2018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汇报

市人民医院2018年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汇报

兴平市人民医院

(2019年1月10日)

2018年,是市人民医院凝心聚力提升能力、追赶超越加快发展的一年。全院上下扭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高点定位,开拓创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百姓健康”活动,党建工作有序深化; 医院内涵建设,医疗质量管理、重点专科建设、服务环境改善,特别是以胸痛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医院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门急诊、住院人次、手术台次再创新高;康复医学科、介入导管室等一批新科室运行良好,医院科室布局不断细化完善,全脑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等一批新技术、新业务顺利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能力不断拓展和加强;医改工作有效推进,副院长年薪聘任制活力初现;医联体建设日益紧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释放,医院辐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健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慢病签约、大病救治和“一站式”结算服务等工作高效运行,群众就医

获得感明显增强,各级领导、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满意度得到提升。

一、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一)共性目标完成情况

1、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医院党委和院委会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计局党的正确领导下,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始终把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医院形象建设的重要抓手,坚决做到了有部署、有载体、有督查、有成效,结合医院环境整治,在医院东墙设立医院廉政教育苑;要求科室每月政治学习中至少安排一次廉政教育学习;在党委办楼设立廉政教育长廊;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党性体检”、重温入党誓词、收看廉政教育片《榜样》;利用锐兴平、健康兴平、兴平市人民医院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宣传精神文明先进典型事迹、坚持每季度医德医风考评、纪律作风教育经常化等,保持了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全年共有六名党员干部被评为局党委优秀共产党员、院党委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收费处王佳佳、王艳红两同志拾金不昧的事迹、肾内肿瘤科王艳大夫精心照料、治愈患者、神内二科郭绸鸽大夫对患者似亲人等先进事迹先后被锐兴平、《百度新闻》、《今日头条》等新媒体报道,在市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2、意识形态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逐步形成。2018年,医院党委在抓好党建引领的同时,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利用党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科室政治学习等载体,始终把意识形态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调整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构,根据医院意识形态动向,及时研究部署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知党恩、爱祖国教育和职业荣誉感教育,使全院意识形态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逐步形成。

3、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2018年,由于任职年龄到龄和全市医疗工作大局需要,我院领导班子人员变动较大,先后有三位同志离开了我院领导岗位,有三名年轻同志加入到医院领导班子,为医院领导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不管领导班子人员如何变动,但医院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民主决策、廉洁勤政、追赶超越的凝聚力、向心力始终没变,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加快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能力建设的思想和干劲始终没变,医院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增强。

4、安全稳定工作效果明显。2018年,我院依托扫黑除恶、打击医闹侵医专项行动和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全院电子显示屏、医院工作群、医院公众号、宣传展板、科室健康教育栏等平台大力开展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适时召开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动员会,加强了医患关系科工作能力,强化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不断提高医疗安全隐患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化解医疗纠纷,安全稳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举行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会五次,开展各种全院性应急演练6次以上,投诉、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了100%,全年未发生一次集中上访事件。

5、爱国卫生工作有序推进。2018年,我院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以优化医院就诊环境为抓手,调整、扩大建设了医院绿化园林、休息长廊、文化苑;调整了健康教育机构;落实了病媒生物防治制度和清洁区责任保洁制度,调整加强了保洁员队伍,落实了科室包抓保洁责任;规范了禁烟标志,细化了禁烟举措,定期开展了环境卫生检查,确保了医院内外环境整洁、优美。

6、健康扶贫成效显著。2018年健康扶贫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院立足实际,开拓思路,先后全面完成了西城、南市、店张三个镇办共计47个行政村、836人的定期入户慢病随访签约诊疗任务;组织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和我院专家对辖区11重大病患者入户随访、进行诊疗和用药指导4次,“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执行情况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受到了省市领导和贫困户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1、门急诊及住院人数显著增加。住院人数在批准床位范围之内,无加床现象发生。截至12月底,全院共接收门、

急诊患者272097人次,其中门诊239856人次,急诊32241人次;住院患者23641人次,出院23654人次,床位使用率达到了95.91%以上,平均住院天数为7.51天。

2、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能力专项行动、庆祝建院60周年系列活动和胸痛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完善了院科两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修订完善了50多项医院管理制度,强化落实了医疗工作18项核心制度,加强了对疑难复杂危重患者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度的落实,有效的化解了医疗诊断和治疗风险,保障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和获得感。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骨外科、康复医学科、介入导管室等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3、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拓展。2018年,我们以“医疗质量安全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庆祝建院60周年、无痛病房建设、胸痛中心建设等为契机,在全院临床科室中不断“强内涵,提效能”,不断开展新业务,拓展新业务。全年共开展共举办各种医疗技术培训40多场,参训人次达到5000多人次;外出参加中长期进修学习医师18人次,护理人员30多人次;短期培训125人次,优质护理工作覆盖全院所有科室;以骨外一科为代表的无痛病房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成功举办

了骨科疼痛关爱研讨会和创伤规范性镇痛临床应用学习班,受到了来自宝鸡、长武、永寿等省内县、市级医院同行的一致好评。全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8项,全年介入手术共完成434例,其中,完成冠脉造影289例,全脑血管造影20例,冠脉支架置入14例,冠脉支架+支架植入78例,起搏器植入8例,腰椎骨质疏松板骨折准提成形术23例;骨外一科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复杂腰椎手术6例;骨外二科完成开胸探查肺修补/病变组织切除/肺大泡切除/肋骨内固定5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2例,妇产科共开展四级子宫切除手术9例。

4、各项医务工作效果明显。 2018年,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病案、学术、药事、临床用血、继续教育等专业学术机构不断完善制度和开展工作,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培训50

多场次;三级查房制度有效落实;医疗手术分级管理全面推进;强化了医疗风险防范机制,对于疑难危重患者和多脏器综合重症患者全面实现了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度。全院病历质量抽检3000份,甲级率达到了93%;检验、影像工作记录完整,资料详尽,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达到了80%以上,常规检查达到了50%以上;各种检验基本做到了操作规范,报告及时准确;传染病报告制度落实到位,应急预案和保障措施得到了完善和加强。

5、优质护理工程全面加强。以深化优质护理工作为抓手,与时俱进,积极修订完善各类护理管理制度及技术规范,加强了护理二级质控体系建设,狠抓了临床护理中查对制度管理、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安全用药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和护理文书质量等重点护理工作的督导检查。不断强化护士长管理能力提升和专科护士知识技能培训,全年共开展全院护士长外出学习44人次、护理骨干外出培训50余人次,开展手术室、重症医学、新生儿、急诊、血液透析等专科护理培训200多人次,平均合格率达到100%;各临床科室月均开展护理业务学习4次以上,全院性护理大查房4次;病区优质护理开展率100%;优质护理单元开展率80%以上;心血管内二科获得省级优质护理先进科室,获得咸阳市级优秀护士1人,兴平市优质护理先进病区2个;5名一线护士获得兴平市“优秀护士”称号;成功举办了庆祝“5.12”护士节颁奖暨文艺汇演和“咸阳市中心医院护理联盟2018年总结暨学术交流会”,收到了社会各界和医疗行业的一致好评。

6、质控工作不断强化。按照《二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2版)》及其实施细则的质量要求,积极完善了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落实了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院长和科主任第一责任责任,强化了质量控制指标落实和督导,积极运用PDCA管理工具推进医疗质量改进。不断加强了临

床路径管理,管理病种达到了18个专业的45个病种。全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总人数为4192人次,较上年减少50人次。

7、药品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持续坚持药品“三统一”零差率销售。2018年我院基本药物采购6514万元,比上年增加595元,销售金额为6384万元,三统一采购比例为97.5%。;抗菌药物品种实际使用32种,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15.46%,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7%,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送检率为10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了52.5%。全院平均药占比为33.9%。共出版《药学通讯》四期。

8、合疗医保工作规范有序。合疗及医保工作不断加强,规范有序,2018年,合疗住院补偿15493人次,比去年减少304人次,补偿费用5852万元,补偿比例为64%,较去年增长743万元;农村孕免项目补助1615人次,补偿费用141

万元,民政救助1139人次,救助费用122万元,大病报销652人次,补偿费用99万元,补充医疗保障70人次,补偿金额2万元,日间门诊补偿2052人次,补偿费用95万元;西咸新区住院补偿1401人次,住院总费用713万元,补偿费用470万元,慢病审核1442人次,报销469人次,补偿费用16万元,民政救助86人次,救助费用8万元,大病报销57人次,补偿费用8万元;异地结算合疗住院补偿191

人次,补偿费用54万元。本年度共接诊医保门诊患者23182人次,医疗总费用4880212.72元,住院患者3645人次,医疗总费用16245938.68元,基金支付10805954.93元,生育保险住院患者198人次,医疗总费665223.08元,工伤保险患者84人次,医疗总费用351367.66元;共编辑印刷《医保、合疗简报》12期。

9、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快。 2018年,以影像中心、胸痛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建设等为抓手,医院积极落实“人才兴院”战略,全面加快了人才招聘、引进、培养、提升步伐,先后会同市卫生局、人社局为我院招聘医学类大学生15名,邀请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陕西省肿瘤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专家10多名来院讲座、指导;派出进行技术学习、培训36人次;开展各种心脑血管介入技术、糖尿病诊治知识、手足口病防控、心肺复苏急救术等各种医疗知识及技能培训21次,培训人数400多人次,派出进修一年以上人员8名;参加各种医学年会交流学习21人次。影像中心编制的舞蹈在西咸影像年会及学术论坛上获得了优秀奖,两名同志在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10、科室建设成效明显,诊疗科目不断细化。2018年,在去年肾病肿瘤科、新生儿科和呼吸内分泌科发展壮大的同

时,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创造必要条件,加强科室建设,细化诊疗科目,满足群众专科专治需求。先后建成并顺利开诊了康复医学科、老年病科,使科室布局更加优化,人员结构更加合理,为医院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11、医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积极落实了副院长年薪聘任制改革。二是实现了医用耗材配送企业遴选制度改革,成功举办了医用耗材配送企业遴选评审会,科学选定了医用耗材配送企业。三是积极探索了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分级诊疗工作稳步实施,为下一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积极制定了市镇村一体化实施方案,组建了帮扶团队,为帮扶任务的有效落实奠定了基础。

12、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一是加强了信息安全保护建设,在内网主干光线内部安装了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和入侵防御系统。二是在外网域内网之间架设了网闸系统,确保了医院内外数据传输安全。三是在门诊大楼一楼大厅安装了智能导诊与信息发布系统,极大方便了患者就诊需求,提高了就诊获得感。四是建立了智能导诊与信息发布系统,完善了患者支付方式,方便了患者就诊。五是实现了16排CT、介入导管室、移动超声接口与医院内网的无缝对接,极大地缩短了诊疗时间。六是实现了全院智能WIFI全覆盖,提升了患者就诊获得感。同时,信息报送工作做到了及时、准确。

13、医废处置和卫生保障工作不断完善。一是从严规范管理医废分类、称重、交接,落实了双签字制度,与咸阳医废处置中心收集人员认真填写“医废转运联单”。二是对医院“医废暂存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升级改造,定期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排放水质进行监测,确保完全符合排放标准。三是投资11万元,对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消毒工艺进行设备改造。四是投资10万元安装了“检验科废液处理系统”,使检验科废液排放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加强了医院食堂食品卫生管理,按照市治霾办要求,对医院食堂加装了油水分离器、油烟净化器,实施了煤改气工作,严格执行了“食品留样制度”、原材料合格证查验制度、餐厨垃圾和沉淀油脂专业机构处置制度,确保了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

14、全院业务收入有所增加。截至2018年12月底,全院业务收入实现1.8亿元。

二、工作亮点

1、以全脑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急性心梗患者快速溶栓和支架植入等技术为标志的一批新技术成熟应用,填补了兴平地区县级医院的空白,有力提升了医院的对外形象,彰显了医院的技术实力。

2、无痛关爱病房的创建和创伤规范性镇痛临床应用,极大地解除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3、智能导诊与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导诊与信息发布系统、16排CT、介入导管室、移动超声接口与医院内网的无缝对接,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增强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三、存在问题

2018年,虽然我们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许多满意的业绩,但距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要求、广大患者群众对我们的期待和健康兴平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还很薄弱,人才梯队建设滞后,中高级医疗技术人员还比较缺乏。二是医院专科建设较为薄弱,专而不强、专而不精的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医院整体医疗技术还需要大力提升,一些中层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医师缺乏担当和创新精神。四是眼科、耳鼻喉等一些小科室陈旧设备亟待更新换代。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整改。

四、2019年重点工作设想

2019年医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及市卫生计生局党委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总基调,以促进医院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凝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医院服务能力提升上台阶为主线,以开展“医院品质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打造“名

专家、名专科和名医院”,不断强化医院管理,深化医疗技术内涵提升,努力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全面推进医院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按照市委和市卫计局党委部署要求,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进政治学习制度化,查摆问题常态化,持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创新举措,持续推进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建专题会等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做好党委标准化建设工作,继续做好党员培训、发展与管理及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选拔工作。

2、按照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制,严格遵守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医疗、财务管理制度,持续加强医疗业务和财务管理,强化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医疗腐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院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加强对高值耗材、医疗器械采购、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方面的监督;持之以恒地深化行风建设,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为医院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3、以强化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医院重点科室建设,千方百计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努力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4、提升医院内涵建设为目标,以强力以推进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医学康复中心建设为载体,继续强化新技术应用和新业务拓展,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5、抢抓上级医改新机遇,积极筹划医共体建设和实施健康细胞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为医院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强力推进医院重点工程建设,千方百计推进医院康复体检中心大楼、行政及后勤保障服务大楼建设,为医院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7、加强医院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和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和实施科主任、护士长绩效考核、述职述廉和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干部人事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医院发展活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