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他们见证“菜篮子”的成长

他们见证“菜篮子”的成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713980865.html,

他们见证“菜篮子”的成长

作者:崔建玲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48期

“菜篮子”工程已走过25个春秋,很多人都亲身感受了“菜篮子”的变化和发展。本文采访

了“菜篮子”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领域的见证者,听他们讲述有关“菜篮子”的故事。

从“老三样”到丰富多彩的“菜篮子”

最初“菜篮子”工程的建立是为了充足供给人们对副食的需求。

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也许在家里的某个犄角旮旯或父母的存钱罐里还能看到粮票的身影。粮票是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个特定年代,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凭蔬菜票、肉票才能购买蔬菜和肉类等副食,“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

冬日,晌午。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南里小区,天气寒冷,但阳光依然明媚,78岁的田大妈

正在小区晒太阳。她的老家在河北保定,但从十几岁就来到了北京,之后生儿育女,一直就在北京生活,算是半个北京人。说起粮票、蔬菜票,田大妈打开了话匣子。

上世纪80年代,田大妈还在一家幼儿园后勤处工作。那会儿,她一个月的工资是24块钱。像所有家庭一样,她也经历了用粮票买粮,蔬菜票买菜的岁月。当时,田大妈的丈夫在北京房山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她一个人负责养育三个子女。

“当时,国家分配粮票是根据个人工作情况的不同来分配的,例如从事体力劳动的和不从事体力劳动的定量会有所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每个成年人可以领到的30斤粮票,而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则只能分到25斤的粮票。”田大妈说。

说到自己买粮、买菜的经历,田大妈说:当时在万寿路附近,有公家(国营)的合作社,里面有包括酱油、醋、粮食、肉、蔬菜等购买专区。虽然粮票量不多,但他们一家差不多可以维持生活。说到买菜,田大妈说:“用蔬菜票买菜,我一周平均去2-3次合作社”,她说,那会买菜,基本就是老三样——白菜、萝卜和土豆,一家四口,最常吃的便是白菜。虽然也有芹菜、茄子等“稀罕”菜,但他们一般都不太舍得买。

说到当时的一日三餐,田大妈说,每天早上7点上班前,她会帮孩子们将窝头掰开放在炉子上烤着,待烤热后,三个孩子拿着窝头边走边吃,就去上学了。孩子们吃饱后,田大妈才拿着剩下的窝头吃。中午的时候,他们一家有时吃早上剩下的窝头,或者偶尔煮点挂面。晚上时间稍微充裕,则可以炒个白菜或土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