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库(本科)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库(本科)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库(本科)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库(本科)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库

1、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A. 标准差

B. 离散系数

C. 几何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正确:【A;B】

2、方差差异的假设检验集中情况:()

A.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B. 两个样本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C. 两个独立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D. 两个相关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正确:【A;B】

3、下列表述中,可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数的有()

A.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B.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C. 已知公司下属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D. 已知商场各商品个体销售量指数和各商品基期销售额,求该商场的销售量指数

正确:【A;D】

4、在各类指数中,通常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有()

A. 个体指数

B. 用综合指数变形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C. 综合指数

D. 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正确:【A;C】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 定基发展速度-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正确:【A;C;D】

6、下列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 总体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平衡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A;B;D】

7、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表示()。

A. 为真时拒绝的概率

B. 为真时接受的概率

C. 不真时拒绝的概率

D.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正确:【A;D】

8、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 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 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D. 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正确:【A;B;D】

9、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

C. 绘制相关图

D. 计算相关系数

正确:【A;B;C;D】

10、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中()。

A.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

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

C. 质量指标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D. 指标和标志都是变量

正确:【A;B】

11、如果两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12、用几何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与中间各期水平的大小无关。()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13、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14、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15、进行假设检验时,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区域之外,并不能说明原假设一定为真。()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16、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典型调查()。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17、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而相应的剩余平方和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高()。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18、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增加两倍()。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19、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20、相关系数r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21、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正确:【B】

22、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正确:【D】

2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A. 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B. 环比发展速度之积

C. 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D. 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正确:【B】

24、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 都固定在基期

B. 都固定在报告期

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正确:【C】

25、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目标是: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到14‰;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十万分之22。其中孕产妇死亡率为()。

A. 动态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结构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C】

26、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企业数

B. 职工人数

C. 职工工资

D. 出生人口数

正确:【C】

27、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正确:【A】

28、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 10%

B. 7.1%

C. 7%

D. 11%

正确:【B】

29、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正确:【B】

30、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正确:【B】

31、1997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正确:【D】

32、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甲车间: =70件, =5.6件,乙车间: =90件, =6.3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 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正确:【B】

3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则纯随机重复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A. 一半

B. 2倍

C. 3倍

D. 4倍

正确:【D】

34、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12%,实际提高14%,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1.79%

B. 102%

C. 112%

D. 114.25%

正确:【A】

3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 10%

B. 7.1%

C. 7%

D. 11%

正确:【B】

36、某种商品的销售量连续四年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10%、9%、12%,该商品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8%+10%+9%+12%)÷4

B. {(108%×110%×109%×120%)-1}÷4

C.

D.

正确:【D】

37、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A. 37.5%

B. 125%

C. 115%

D. 15%正确:【D】

38、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A. B. C. D.

正确:【C】

39、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正确:【D】

40、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

A. 犯了第一类错误

B. 犯了第二类错误

C.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D. 备则假设是正确的

正确:【A】

4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 数量性

B. 同质性

C. 总体性

D. 具体性

正确:【A;C;D】

4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中()。

A.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

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

C. 质量指标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D. 指标和标志都是变量

正确:【A;B】

43、下列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 总体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平衡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A;B;D】

44、在各类指数中,通常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有()

A. 个体指数

B. 用综合指数变形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C. 综合指数

D. 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正确:【A;C】

45、下列表述中,可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数的有()

A.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B.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C.已知公司下属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D.已知商场各商品个体销售量指数和各商品基期销售额,求该商场的销售量指数

正确:【A;D】

46、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 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D. 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正确:【A;B;D】

47、方差差异的假设检验集中情况:()

A.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B. 两个样本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C. 两个独立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D. 两个相关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正确:【A;B】

48、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 定基发展速度-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正确:【A;C;D】

49、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表示()。

A. 为真时拒绝的概率

B. 为真时接受的概率

C. 不真时拒绝的概率

D.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正确:【A;D】

50、测定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依据研究目的及资料的不同,可用的指标有()

A. 标准差

B. 离散系数

C. 几何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正确:【A;B】

51、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增加两倍()。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52、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53、如果两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54、用几何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与中间各期水平的大小无关。()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55、相关系数r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56、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57、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58、进行假设检验时,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区域之外,并不能说明原假设一定为真。()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59、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典型调查()。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60、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而相应的剩余平方和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高()。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A】

6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 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 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 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正确:【B】

62、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A. 37.5%

B. 125%

C. 115%

D. 15%正确:【D】

63、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正确:【B】

64、两个变量相关系数可以表面现象的关联程度,下列相关系数中最高的是()

A. 相关系数越接近于0.85

B. 越接近于 -0.96

C. 越接近于0

D. 接近 0.5

正确:【B】

65、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得到结论

正确:【A】

66、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甲车间: =70件, =5.6件,乙车间: =90件, =6.3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

散程度较大()

A. 甲车间

B. 乙车间

C. 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正确:【B】

67、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目标是: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到14‰;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十万分之22。其中孕产妇死亡率为()。

A. 动态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结构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C】

68、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 都固定在基期

B. 都固定在报告期

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正确:【C】

69、某种商品的销售量连续四年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10%、9%、12%,该商品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8%+10%+9%+12%)÷4

B. {(108%×110%×109%×120%)-1}÷4

C.

D.

正确:【D】

70、若各年环比持续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

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做结论

正确:【A】

71、产品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

A. 函数关系

B. 线性关系

C. 正相关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正确:【D】

72、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正确:【D】

73、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计划比去年提高12%,实际提高14%,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1.79%

B. 102%

C. 112%

D. 114.25% 正确:【A】

74、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

A. 犯了第一类错误

B. 犯了第二类错误

C.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D. 备则假设是正确的

正确:【A】

75、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 10%

B. 7.1%

C. 7%

D. 11%

正确:【B】

7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则纯随机重复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A. 一半

B. 2倍

C. 3倍

D. 4倍

正确:【D】

77、1997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正确:【D】

7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 10%

B. 7.1%

C. 7%

D. 11%

正确:【B】

7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A. 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B. 环比发展速度之积

C. 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D. 环比增长速度之积

正确:【B】

80、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正确:【B】

81、下列表述中,可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数的有()

A.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B.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C. 已知公司下属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D. 已知商场各商品个体销售量指数和各商品基期销售额,求该商场的销售量指数

正确:【A;D】

82、在各类指数中,通常可以编制指数体系的有()

A. 个体指数

B. 用综合指数变形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C. 综合指数

D. 用固定权数加权的平均数指数

正确:【A;C】

83、下列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 总体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平衡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A;B;D】

84、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中()。

A.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

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

C. 质量指标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D. 指标和标志都是变量

正确:【A;B】

85、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 数量性

B. 同质性

C. 总体性

D. 具体性

正确:【A;C;D】

86、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 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D. 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正确:【A;B;D】

87、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 定基发展速度-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正确:【A;C;D】

88、方差差异的假设检验集中情况:()

A.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B. 两个样本方差间的差异比较

C. 两个独立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D. 两个相关样本间方差的差异比较

正确:【A;B】

89、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

C. 绘制相关图

D. 计算相关系数

正确:【A;B;C;D】

90、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

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

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不便于计算

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

E.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正确:【C;D】

91、如果两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B】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总体单位 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 D .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 A .d f S f L m m ?-+ -∑1 2 B .d L ??+??+ 2 11 C .∑∑? f f x D . ∑-)(x x 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二者没有区别 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 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 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 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 12 B . ! 8!4! 12 C .12×4 D .12 4 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 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期末必看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 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测试一 注:这是基础统计前两章的测试题;准备本月下旬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C)。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A)。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 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B)。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C)。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C)。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A)。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D)。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 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C)。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B)。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解答)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A)。 A、统计活动 B、统计方法 C、统计学 D、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C )。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只能有一个标志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标志 3、下列变量中,(D )属于离散变量。 A、一个笔筒的直径 B、一袋米的重量 C、一个同学的身高 D、一个县的人数 4、全班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6分、76分和86分,这三个数字是(B )。 A、标志 B、标志值 C、指标 D、变量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 A、工人工资 B、工人身高 C、工人体重 D、工人性别 6、要了解某汽车公司的情况,该公司的产量和利润是(C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后者是离散变量,前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C )。 A、流量指标 B、动态指标 C、质量指标 D、强度指标 8、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C )。 A、马克思 B、威廉·配第 C、凯特勒 D、恩格尔 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单位特征的,所以(C )。 A、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B、指标和标志之间没关系 C、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10、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D )。 A、差异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同质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BCE )。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 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 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 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CDE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职工月平均工资 D、年工资总额 E、产品合格率 3、下列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CDE)。 A、新产品数量 B、高级职称人数 C、考试及格率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平均亩产量 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E)。 A、厂房面积 B、企业个数 C、原材料消耗量 D、人口数 E、利润率 5、以下属于有限总体的是(ABC)。 A、全国人口 B、某县企业 C、某市学校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 A.每一家工业企业 B.2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2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2.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 况,则总体单位是()。 A.6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600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 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D.6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4.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5.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值 B.变量 C.指标值 D.指标 6.年龄是()。

A.变量值 B.连续型变量 C.离散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的方便 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C.确定调查的范围 D.确定调查的单位 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职工调查 B.工业普查 C.工业设备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 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 B.登记期限 C.调查期限 D.标准时间 1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C.确定组距和组数 D.确定全距和组距 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 中值为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A.200 B.300 C.400 D.600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三、简达题(共30分) 1.简述统计的职能 2.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3.简述季节波动及其特征 4.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若干因素 5.简述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 统计学试题答案 三、简答题: 1. 统计是现代国家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信息、进行咨询、实行监督,也即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2. (一)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二)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三)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3. 季节波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季节性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随着时间的重复变化,而引起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动。 季节波动一般有三个基本特征:(1)季节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2)季节波动每年重复出现,具有重复性。(3)季节波动的波动轨迹具有相似性。4. (一)总体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二)样本单位数目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的组织形式 5. 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依存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数量上的推断和认识,以便作出预测和决策。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判断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密切程度。判断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一般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编制相关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A 按照普查资料汇总特点不同,可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两种组织形式。 B 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强度相对指标则用(复名数)表示本期定基发展速度及前一期定期发展速度之比等于(本期环比发展速度),本期累计增长量及本期逐期增长量之比等于(前期累计增长量)。 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频数),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频率)。 累计(頻数)和累计(頻率)可以更简便地概括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特征。 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品质标志),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数量标志)。 C 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及(概率度)的乘积。 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样本指标值)来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数值。抽样误差范围决定估计的(准确性),而概率保证程度决定估计的(可靠性)。 抽样方案的检查主要有(准确性检查)和(代表性检查)两方面。 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有(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重复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及(样本单位数)成反比例关系,又及(标准差)成正比例关系。 重复抽样的样本单位数扩大为原来的4倍,抽样平均误差将缩小(一半),如抽样平均误差允许增加一倍,则样本单位数只需抽原来的(四分之一)。

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方法有(累计法)和(水平法)两种。 从全及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的犯法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 从相关方向上看, 产品销售额及销售成本之间属于(正)相关关系,而产品销售额及销售利润之间属于(负)相关关系。 D 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 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客观时间),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也称(主观时间)。 动态数列是由反映(时间顺序)变化和(各指标值)变化的两个数列所构成的。 F 分组相关表可分为(单变量分组)和(双变量分组)相关表两种。 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原因标志),及其对应的标志称为(结果标志)。 G 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根据时 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首末折半)方法。根据相关密切程度 的判断标准,0.5<|V|<0.8时称为(显著相关),0.8<|V|<1 时称为(高度相关) 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 根据结果标志对因素标志的不同反映,现象总体数量上存在着(相关关系)及(函数关 系)两种类型的依存关系 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点)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各项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累计增长量等于各项逐期增长量的 (之和)。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所有工人为总体,则“工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B、标志值 D、质量指标 2、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 B、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 C、不受次数影响 D、仅受标志值的影响 3、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则() A、众数为零 B、众数就是那个最大的变量值 C、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D、众数就是当中那一组的变量值

4、某企业产品产量增长30%,价格降低30%,则总产值() A、增长 B、不变 C、无法判断 D、下降 5、已知某厂甲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成本与直线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总成本为3万元,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0.6万元,则成本总额对产品产量的回归方程为 ()(4分) A、Yc=6+0.24X B Yc=6000+24X C、Yc=24+6000X D、Yc=2400+6X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如果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必须() A、增加两倍 B、增加到两倍 C、增加四倍 D、增加三倍 7、抽样误差的大小() A、即可避免,也可控制 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

C、可避免,但无法控制 D、无法避免,但可控制 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以拟合() A、指数曲线 B、抛物线 C、直线 D、无法判断 9、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4%,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则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 A、96% B、126.96% C、101.56% D、125.4%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有选错的,该题无分;选择无错,但未选全的,每选对一个得 0.5分,共10分) 1、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 ()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C、极限误差的大小 D、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 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 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 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 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统计学题库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统计学原理试题(2)

《统计学原理》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分×25=25分) 1、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情况,总体是()。 (1)每一个企业(2)所有60家企业 (3)每一双皮鞋(4)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 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 (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 4、最先叫出统计学之名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2)凯特勒(3)国势学派(4)恩格尔 5、以下哪种调查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1)工业普查(2)工业设备普查(3)职工调查(4)未安装设备调查 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1)组中值(2)组距 (3)组数(4)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1)各组的次数均相等(2)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3)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4)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 (3)530 (4)540 9、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4)普查 10、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 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1)66.97%(2)105.03% (3)93.14%(4)92.78% 11、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法(2)加权算术平均法 (3)加权调和平均法(4)几何平均法 12、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1)小于平均差(2)大于平均差 (3)等于平均差(4)不会小于平均差 13、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 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A .只有一个指标 B .可以有多个指标 C .只有一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 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 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动态指标 C .相对指标 D .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A .∑ ∑f x B. f xf ∑ C. ∑∑? )(f f x D.x x -∑ 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 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 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 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 A .大于O B. 小于O C .大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典型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 )的关系为 A .相等 B .置信度(t )越低,则n 越小

统计学题库(含答案)

绪论 1.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2.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3.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4.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5.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6.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7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8.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9.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10.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11.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12.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13.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14.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15.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16.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血压患者, 这是____C____。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7.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下表。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治疗前115 110 129 110 116 109 109 102 104 治疗后116 90 108 92 90 110 87 120 91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A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A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9.统计一批肝炎病人的住院天数是____A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0.某项新手术方法的成功与失败例数是__C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1.一批按贫血儿童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检查记录分类的资料是__E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2.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个体是__D___。 a.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b.全部零售食品的卫生情况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 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 ,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 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 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 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 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 2.25倍 5、 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 ,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 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 户 B 、144 户 C 、100 户 D 、288 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 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 520 B 、 510 C 、 500 D 、 490 8、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 XjX 2’…,X n 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样本均值 X 服从( )分布 A 、N(F 2) B.、N(0,1) C 、 N(n 巴nb 2 ) N(=) D 、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10分) 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 、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 、总体参 题库1 、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

统计学原理模拟题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题 一、填空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3.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 5.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 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 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日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0.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11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多组频率大于0)和(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两个条件。 12.相关分析研究的是(相关)关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标是(相关系)。 中楼阁 13.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首末折半)方法。 14.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城镇所属房屋)、总体单位是(每一座房屋)。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17.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20.本期定基发展速度与前一期定期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环比发展速度),本期累计增长 18.普查的对象主要是(时点)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间)。 19.按照资料汇总特点不同,普查可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两种形式。 20.根据相关密切程度的判断标准,0.5<|V|<0.8时称为(显著相关),0.8<|V|<1时称为(高度相关)。 21.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标)和(平均指标)。 22.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两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 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C) 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 B.第二种,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110%以上 C.第三种,80%以上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第四种,85%以下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 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A)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