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应用_张道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应用_张道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应用_张道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应用_张道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应用

张 道1 付文刚2 崔成剑1

(1.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0061,南京;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710043,西安∥第一作者,工程师)

摘 要 以重庆地铁6号线为技术背景,阐述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的集成设计,并对火灾报警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火灾模式识别、联动功能的实现做了较详细的阐述,最后对地铁的火灾报警系统给出了总结与展望。火灾报警系统除了对站内火灾进行有效报警外,还应在火灾前期时对地铁的消防设备进行联动,及时灭火和防排烟,提示并指导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保证地铁系统运营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地铁

中图分类号 U 231.96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etro Fire Alarm System

Zhang Dao,Fu Wengang,Cui Chengjian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inurban rail transit is introduced based on Chongqing metroLine 6.Firstl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integration isanalyzed;then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automatic firealarm system is introduced;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issystem is summarized and predicted.Except effective a-larm,this system will also guide the evacuation of passen-gers and ensure their safety.

Key words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ISCS);subway

First-author’s address NARI Technology DevelopmentCo.,Ltd.,210061,Nanjing,China

地铁属于地下建筑,具有客流量大、乘客密度高、车站公共区域空间小等特点。为了保证在发生火灾时及时疏散乘客,确保乘客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遭受损失,在地铁车站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简为FAS)是必不可少的。地铁车站内与消防相关的设备种类众多,控制方式繁杂,当车站发生火灾时,如何使整座车站的风、水、电等消防专业快速转入消防救灾工作模式,并有序地展开灭火救灾行动,是至关重要的,而火灾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设计方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我国现行的各类规范和标准,对地铁车站火灾

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方案没有具体的规定,下面就重庆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车站火灾报警系统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

1 系统结构

地铁系统与一般的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宾馆酒店相比具有站点众多、区域分散、管理相对集中等特点,这就要求火灾联动报警系统在系统集成、组网结构、联动模式等方面在技术方案设计上与一般的工业及民用建筑存在明显的差异。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大多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引进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简为ISCS),提出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理念。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简为BAS)、门禁系统(Access Control System,简为ACS)、FAS、电力系统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Power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简为PSCADA)、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Collection,简为AFC)等系统首先纳入了地铁综合监控集成系统。ISCS的引入大大减少了车站工作人员的配置,并有效地提高了地铁运营行车管理水平和消防救灾能力。

重庆地铁6号线综合监控集成系统采用中央级、车站级和就地级三级网络结构,ISCS系统相应地被分为信息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国内地铁项目综合监控系统与FAS系统主要有以下3种集成方式。

(1)深度集成:FAS在车站只设置FAS现场级设备,车站级与中央级完全集成在ISCS,由ISCS实现其车站级和中央级功能。

(2)界面集成:FAS中央级、车站级、现场级功能相对ISCS是独立的,在车站与ISCS进行了界面集成,与ISCS共用一个操作工作站。

(3)互联:FAS与ISCS作为两个完整的系统,

FAS中央级、车站级、现场级功能由自身完成,与ISCS之间只有信息的传递。

重庆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采用了界面集成的设计方案。图1是FAS与ISCS在车站集成结构示意图。

图1 ISCS-FAS车站集成结构示意图

由图1可以看出,在车站,FAS通过ISCS的前端处理器(Front End Processor,简为FEP)集成到ISCS。并通过硬线的方式连接车站的集成后备盘(Integrated Backup Panel,简为IBP)。FAS的车站日常管理功能和状态监视工作主要由车站级ISCS工作站来完成。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的FAS采用通信系统提供的单模光纤进行全线FAS组网,通过采用跨站跳接的方式把车站火灾报警控制器(FACP)组建形成了一个环形的分布式对等网络。

图2是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FAS的网络拓扑结构,各车站FAS联动型FACP通过跨站跳接方式形成令牌环网,并连接到控制中心的网络型FACP。该方案设计不但避免了数据的长距离传输,而且保证了FAS网络的闭环连接。通过控制中心的FAS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接入,FAS实现了双重管理的功能,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易维护性和数据存储能力。

图2 重庆地铁6号线FAS的网络拓扑结构

2 系统功能

FAS按照中心级、车站级两级管理,中心级、车站级和现场级三级控制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设计。

中心级FAS主要完成全线FAS的信息管理功能,是全线FAS的调度、管理中心,对全线火灾报警系统及消防设施有监视、控制及管理权,对车站级的防救灾工作有指挥权。通过全线防灾直通电话、闭路电视、列车无线电话等通信工具,组织指挥全线防灾救灾工作。在控制中心可编制、下达全线FAS的运行模式,火灾时确定全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运行模式,监视运行工况;接收各车站FAS主机报送的火灾信息和防救灾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记录存档,按信息类别进行历史资料存档与管理。

车站级FAS能够实现管辖范围内实时火灾的预期报警功能,监视管辖范围内的火情,智能化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防救灾设备,控制防救灾设施,显示运行状态,将所有信息上传至中心级;接收中心级指令或独立组织、管理、指挥管辖范围内防救灾工作;向本站ISCS、BAS、ACS、AFC、公用广播等专业发布报警信息和灾害模式指令,指示有关的设备和系统转入救灾的工作模式。

现场级FAS主要由探测器、输入输出模块、手动报警按钮、警铃等设备组成。可完成火灾的识别、

报警,以及联调相关消防系统完成现场灭火、阻隔火源蔓延等功能。

3 报警联动

车站FAS实时监视车站环境,当发生火灾时,发出报警并与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低压配电系统、ISCS、BAS、ACS、AFC、屏蔽门(PlatformScreen Doors,简为PSD)、紧急广播(PublicAddress,简为PA)等专业实现火灾状况下的自动灭火和消防救灾工作。

3.1 报警联动流程

FAS通过分布在现场的感烟和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来对现场的火灾进行探测及报警。由于地铁系统存在环境复杂、设备众多、电磁干扰大等原因,现场探测器难免会发出错误报警信号,引起乘客恐慌,影响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营工作。重庆6号线FAS在报警方案设计时,为了减少该类误报情况的发生,通过增加车站工作人员现场查看确认等环节,大大减少了火警信息误报现象。地铁车站火警信息确认主要采用了以下3种方式:①同一防火分区内有2个或2个以上探测器同时报警;②同一防火分区内有至少1个探测器和1个手报同时报警;③人工确认方式下发火灾报警信息。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有自动和手动2种工作模式。火灾报警主机可以通过放置在各车站车控室的ISCS工作站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Interface,简为HMI)或在火灾自动报警控制主机操作盘上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来设置火灾联动系统的工作模式。正常情况下设置为自动模式,即满足以上3个条件之一时,FAS就自动联动相关消防设备;在设备检修、测试或有人值守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手动模式,当处于手动模式时,FACP收到火灾信息后不自动下发相关联动指令,只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工作人员,需要车站值班员人工确认后才下发指令到各消防专业。图3为火灾报警联动的流程图。3.2 联动接口设计

在火灾联动关系中,FAS与ISCS、BAS的通信是至关重要的,在重庆地铁6号线中FAS与ISCS的通信接口协议采用了基于TCP/IP的MODBUS形式,而与BAS的通信采用了基于RS 485的MODBUS RTU形式,两个接口的通信都采用了双机冗余备份,大大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另外与FAS有联动关系的专业有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排烟风机、AFC、ACS等。图4显示了FAS系统在车站与其主要联动专业的接口关系图。

3.3 联动功能实现

当车站发生火情时,FAS向有消防联动要求的系统发出火灾模式指令,各系统根据该模式指令控制各自设备的运行工况。同时FAS将根据应急救灾模式表中的联动关系,实现启动报警区域的专用排烟风机、启动消火栓泵、切除报警区域内的非消防电源、启动报警区内的应急照明电源、启动应急广播、释放ACS通道门和AFC闸机等联动功能。

如果FAS下发到消防专用设备的控制命令因设备或通道故障无法正常执行时,可以通过设置在车站控制室紧急后备盘上的消防专用设备按钮对其进行操作,主要包括专用排烟风机、加压送风机、消防泵、喷淋泵的手动操作。

地铁消防设备的联动是以车站级联动控制为主,当发生车站火灾时,根据火灾发生位置,按预先编制控制程序发布救灾指令,相关联动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消防水系统的联动。消防水系统主要包括消火栓系统、水喷淋系统、消防泵系统等。

重庆6号线一期工程车站消防泵控制方案经过与当地消防部门沟通,并经过专家多次开会讨论,最终现场采用的起泵控制方式有以下3种:①自动起泵—FAS收到报警信号后,经过确认,通过输出输入模块控制消防泵起动,并显示工作状态,消防人员看到起泵指示灯点亮后,即可使用消火栓;②手动起泵—当有火灾发生时,可在车站控制室IBP盘直接手动操作起动消防泵进行灭火,并显示泵的工作状态;③消火栓按钮起泵—在IBP盘上设有消防泵控制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转换开关置自动位时,通过按下消火栓起泵按钮可直接起动消防泵;当转换开关置手动位时,可由车站值班人员在IBP盘上手动起动消防泵。

(2)与通风空调系统的联动。重庆6号线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兼用风机由BAS进行监控,专用排烟风机和加压送风机由FAS监控。发生火灾时需要和BAS专业配合来完成风机系统的联合控制。当区间发生火灾时,区间两端的车站接收控制中心下发的调度指令,相邻车站FAS、BAS根据中心指令控制相关设备的动作,实现送风、排烟等功能。

图3 火灾报警联动流程图

图4 车站FAS系统联动专业接口关系图

(3)与其他系统的联动。火灾确认后,FAS与其余系统联动实现的功能还有:①自动切断背景音乐广播,进行紧急广播,指导楼内人员有序撤离;②启动相应的声光报警装置,提醒人员及时疏散;③联动PSD、AFC、ACS等系统,打开所有的屏蔽门、检票闸机、通道门,以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④迫降所有电梯至底层,并自动切断扶梯、电梯的电源,仅保留消防电梯正常工作;⑤切断相应区域的非消防电

源,以保证消防电源的正常使用和人员疏散的安全;

⑥驱动摄像机自动定位,自动切换火灾现场图像,以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更好地组织人员快速疏散。

4 结语

火灾报警系统除了对站内火灾进行有效报警外,还应在火灾前期时对地铁的消防设备进行联动,及时灭火和防排烟,提示并指导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保证地铁系统运营的人身安全。本文通过对重庆6号线一期工程火灾联动系统的结构分析和功能实现的论述,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地铁火灾报警联动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传统地铁火灾报警设计方案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改善,大大减少了现场火警误报现象,提高了乘客的满意度。在专家评审时获得了一致好评,该方案对国内地铁火灾联动报警控制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下转第79页)

图7 列车、电网、超级电容功率波形图

从仿真结果来看,超级电容组方案A、B对降低接触网峰值电流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超级电容启动时间的不同,牵引接触网的峰值电流下降幅度也不同。牵引接触网电流降低幅值与超级电容阀值功率的关系如图8所示。

图8 超级电容方案A和方案B降低峰值电流效果图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电网峰值电流有明显的下降,并且同时对电网的峰值功率进行了补偿。由于实际运营中的地铁车辆都是多车共线运营,它们过大的峰值功率会造成电网电压的过多跌落;而车辆安装车载储能系统后,可以减小牵引网电压跌落,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供电质量。此外,若进一步增大超级电容在列车惰性行驶时的放电电流,则可以进一步释放储能空间,提高节能效果。4 结语

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及车载超级电容进了MATLAB建模,从不同工况下的列车运行仿真对比中可以看出:

(1)车载超级电容若从充分利用自身容量储存电能角度出发,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轨道列车能耗,从而节约运行成本。

(2)从降低峰值电流角度出发,延迟超级电容启动时间,则可以保证在电网达到峰值电流附近时超级电容能够保持较大的放电电流,从模型仿真结果来看,可以明显降低峰值电流,并且其降幅随着储能器件本身的容量增大而增大;同时超级电容的剩余电能可以考虑为惰性运行时列车辅助系统运行提供一部分电能支持。

使用车载超级电容储能装置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能耗,并且随着储能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本的降低,其节能效果还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邓文豪,肖彦君,吴茂杉,等.基于列车制动的超级电容型储能系统的参数设计与控制[J].铁道机车车辆,2010,30(4):58.[2] Hanmin Lee,Gildong Kim,Sehchan Oh et al.A study onenergy storage system for gold line of LA Metro[C]∥2009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Exposition:Asiaand Pacific.Seoul:IEEE,2009:633.

[3] 王彦峥,苏鹏程.城市轨道交通再生电能的吸收与利用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6):42.

[4] 陈胜,袁登科,韦莉,等.城轨交通车辆应急自牵引能耗需求分析及仿真[J].机电一体化,2011(6):48.

[5] 李娜,杨检,方宇,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储能装置与辅助电源控制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2):64.

[6] 袁登科,周巧莲,余国华,等.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紧急自牵引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3):65.

(收稿日期:2013-01-15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上接第74页)

参考文献

[1] 湛维昭.地铁机电系统综合集成平台的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06,4(2):81.

[2]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初步设计[R].西安: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集团有限公司.2009.

[3] 唐贾言.地铁火灾报警系统设计[J].轨道交通,2010(3):43.[4] 马克刚,马小兵,赵宇.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评估系统框架[J].都市快轨交通,2010,2(23):63.

[5] GB 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收稿日期:2012-10-2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探测区域和报警区域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火灾探测器的种类、设置部位和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探测器种类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监控系统的选择和系统布线以及工程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火灾应急广播或火灾警报装置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4设计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讨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讨 发表时间:2016-11-11T16:34:36.75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作者:汪海天 [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问题,对系统的可靠性及系统的构成与设计做了深入的分析,仅供参考。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12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阐述了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问题,对系统的可靠性及系统的构成与设计做了深入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南京地铁;FAS系统;可靠性;探讨;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简称FAS),是地铁的一种自动消防技术,对火灾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实时报警,同时对火灾现场进行有效的探测,以在火灾发生时知道乘客疏散,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1.1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现状 火灾报警系统是建筑物防火监控系统的关键,近年来,在城乡居民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及早地发现和通报火灾,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在现代化的工业民用建筑、宾馆、图书馆、科研和商业等部门中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设施,而且也形成了独特的防火报警系统体系。例如在车站得到广泛应用的诺蒂菲尔系统警系统,具有自我系统故障诊断功能,不但能够智能报警,而且对人员疏散和火灾预警都有一定的智能性。目前,感温光纤测温系统模式的火灾报警系统和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地铁通道中也得到了一些应用。新型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正在进一步向智能化、高效率化迈进。 1.2地铁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性 FAS按照地铁中央、车站两级调控管理,根据地铁、中央、车站三级监控的方式进行设置,对整个地铁全线及各个相关的建筑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和控制。其独有的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火灾现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给地铁和乘客发出信息,并且按照相关的控制程序,给予一定的人员疏散指示,最终实现整个地铁的安全运行。 地铁中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有效的、及时的发现火灾,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人员疏散和灭火等,大大地降低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了地铁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地铁整体的安全指数。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火灾探测器是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和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有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光电式感烟探测器两种。这两种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初期都有良好表现。它们的灵敏度、稳定性都很高。离子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电离室的离子流的变化基本正比于进入电离室烟雾浓度大小来探测烟雾浓度的。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烟雾粒子对光线产生散射、吸收的作用,从而将光信号送达接收极并发出报警信号。探测器的可靠性取决于火灾探测器的反应速度,速度越快,其可靠性也就越高,安全性也就越好。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所造成的可靠性最大的不同就是反应时间上长短的不一样,从发生火灾到报出火警所需的时间,感烟探测器比感温探测器少和快。感烟探测器在火灾发生初期,燃烧还未形成大火时,就能探测到并报警。而感温探测器只有等到火势造成一定温度,或者是火势产生的温度上升速率达到一定值时才能报警。以上所述,感温探测器不及感烟探测器可靠。但是感烟探测器对潮湿、灰尘多、烟雾多、水蒸气高、化学气体浓密等场合容易引起“误报”。火灾探测器刚开始采用比较简单的多线制,这种多线制技术不仅给安装、使用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容易形成众多故障,而且不易查找,所以可靠性低。而可编址的二总线使自动报警系统、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这种可编址二总线制自动报警系统虽然可靠性提高了,但并不能解决开关量探测器对烟、雾、灰尘、气体与火灾烟尘的识别,并不能解决“误报”问题,而模拟量可寻址报警技术的采用,给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带来了一场改革,并开创了探测技术智能化的先驱,从而减少了“误报”,提高了可靠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探测器外,还有总线(传输线)、手动按扭、控制器、警报装置、输出入模块等部件组成。系统的构成形式和质量也都影响到可靠性和安全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分为三种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这三种形式不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复合使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比其他两者较好,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保护对象的危险等级、重要程度、经济可能,组成能够达到安全要求的报警系统。 3系统构成与设计 地铁全线FAS按照中央、车站两级管理,中央、车站、就地三级控制模式设计。由中央级设备和车站级设备组成。车辆段作为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车站级,对车辆段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进行监控。在车辆段共设有2个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盘(FACP),分别设在车辆段综合楼、运用库。车辆段在车辆段综合楼、列检库各设置一处消防控制室,用以实现对车辆段综合楼、综合检修楼、信号楼、混合变电所、消防泵房、列检库、联合检修库、内燃机车、特种车库、易燃品库、备品配件库、小车站、主变电站等建筑的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其中车辆段综合楼、综合检修楼、信号楼、消防泵房、备品配件库、小车站、主变电站的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由车辆段综合楼消防控制室负责;内燃机车、特种车库、蓄电池检修间、易燃品库、混合变电所、列检库、联合检修库、蓄电池检修间的火灾探测、报警由车辆段运转值班兼消防控制室负责;车辆段综合楼消防控制室负责车辆段的全部联动部分。在未设置的火灾控制盘的单体内设置火灾显示盘,便于对单体报警设备进行显示。综合办公楼消防控制室作为车辆段内的消防区域控制中心。车辆段内FAS各控制盘采用光纤环形连接,自成一个环网,设置在综合办公楼的FACP通过外线通道在信号楼通信设备室内通过光纤接入FAS全线冗余网络中,将车辆段内的火灾报警信息传至FAS中央级。车辆段设置两套独立的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两台消防电话主机分别设在车辆段综合楼、车辆段列检库内。在变配电室、控制室、风机房、消防水泵房、给水设备房等处和气体保护房间门设壁挂电话,气体保护房间门的壁挂电话设在门外。在各单体的建筑有值班室处至少设置一部消防壁挂电话,在各个建筑单体内设置电话插孔。FAS系统在车辆段不单独设置消防广播,与通信广播系统合用。火灾时自动将广播系统转入消防广播状态,引导人员疏散,未设置广播的建筑单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警铃。 系统设计特点:(1)全线设置骨干传输网和FAS维修网,车辆段自成FAS光纤环形网络。车辆段内FAS分两级控制,即车站级(车站和车辆段)和就地级。(2)二号线FAS独立设置。车辆段FAS通过车辆段区域控制中心上传至FAS系统的骨干网,将信息传至二号线全线控制中心。(3)车辆段的消防联动系统由FAS单独设置。各FACP除实现自动联动外,在紧急情况下可实现手动后备操作控制。(4)火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案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案 ●本系统采用控制中心型智能消防报警系统,具有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等功能。系统包括以下内 容:手动报警按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警铃和水流指示器等报警装置,系统同时监视 消火栓按钮、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等的动作信号。 ●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所有消防信号将显示于总控制屏上,以便一旦发生火灾时,可迅速报告 消防局。 ●消防总控制室内有以下设备:消防系统主机(工作站)、火灾视屏显示屏(LED)、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总控制屏、消防联动控制盘、消防专用电话主机、应急电源配电盘和UPS电源、消防系统 运行记录打印机等。消防控制室可监听所有消防电源设备的状态。另外,消防总控制室内设置 一部直拨消防单位的外线电话,并同时提供与消防电话插孔匹配的手提电话。 (1)火灾报警系统保护目标 ●快速火灾探测 ●准确定位火灾地点 ●及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警示相关人员以实现: ●快速疏散建筑物内人群 ●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救援措施 ●指示相关消防设备动作以实现: ●自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等水系统灭火设备 ●联动火灾隔断手段如关闭防火卷帘门和防火阀等 ●开启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防排烟设备 ●开启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2)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应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消防管理条例和标准。 ●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严格保证设备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避 免误报。 ●系统应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在安装调试、 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各方面均简便易行,并适合建筑特点,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在系统设计时应明确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防系统之间的接口界面,且系统的各项技术规范 均符合相应要求。 ●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预留该系统与综合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之间信息数据交换接口,系 统的各项技术规范均符合相应要求。 ●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优化设备配置,考虑了整个建筑全系统的统筹配置,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 和管线的混乱局面。 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足够的冗余度:探测点与控制点的容量上及回路卡的设置上均应保留不少于20%的扩展余地。报警系统施工主要程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操作规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操作规程 一、消防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是经消防职能部门认可的专职人员。 二、消防中心必须全天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 三、工作人员在使用和操作消防主机之前,必须详细参阅主机《使用说明 书》,并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方可操作。严禁非专职人员操作消防主机! 四、消防主机在平时必须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发出警报。 五、本系统消防连动设备可设置为自动和手动状态;在有人值班的消防中心 时可将连动状态转到手动位置。但在任何情况下不许关闭地区音响! 消防连动设备为手动或自动状态下,消防主机接收来自现场的报警信 号,消防主机均发出蜂鸣报警音并鸣动当前报警层和邻近层的地区音响;当需要鸣动其它层的地区音响时,可按地区音响全部鸣动按钮。同时,主机对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发出启动指令。 消防连动设备为连动手动状态时,主机发出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根据主机屏幕上提供的报警位置,前往现场确认是否发生火灾。 如确认发生火灾,应立即按下附近的报警按钮。消防中心收到火灾确认信号后,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同时,按动消防主机“火灾断定“按钮直至相应指示灯亮为止。此时,系统处于连动自动状态时,消防主机接收来自现场的报警信号,自动发出启动相关的消防设备的控制指令,并接受消防水泵、防火卷帘、防火阀等消防设备的运行或动作的反馈信号。 同时,主机启动消防应急广播预警指令;按住地区音响停止按钮,停止地区音响的鸣响。打开应急消防广播“强制报警“开关,启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引导并疏散人群。 值班人员应监视消防主机接收到的消防设备工作的反馈信号。如该启动的消防设备没有运行或反馈信号,及时到设备现场查看或手动启动。六、紧急时,在任何情况下,值班人员都可在消防中心或设备现场根据需要 手动启动消防水泵、喷淋水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 七、当使用消防栓设备实施灭火时,须按下消防栓旁的按钮;或通知消防中 心启动消防水泵;或前往水泵控制房直接启动消防水泵。 八、确认火情得到处理后,必须将主机恢复到正常监控状态,可按“复位 “按钮。并到现场将运行或动作的消防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 九、系统可能发生非火灾报警的情况,应查明原因。如属偶发误报的,可 按“复位“按钮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十、当消防主机检测有异常发生时,会发出异常报警音。值班人员做好记 录后,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1总则 1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1报警区域AlarmZone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探测区域DetectionZone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3保护面积MonitoringArea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4安装间距Spacing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5保护半径MonitoringRadius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6区域报警系统LocalAlarmSystem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集中报警系统RemoteAlarmSystem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8控制中心报警系统ControlCenterAlarmSystem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3.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3.1.1的规定。 注:①一类建筑、二类建筑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规定;工业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 ②本表未列出的建筑的等级可按同类建筑的类比原则确定。 3.2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3.2.1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与保护对象的等级相适应。 3.2.2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具体部位可按本规范建议性附录D采用。 4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4.1报警区域的划分 4.1.1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4.2探测区域的划分 4.2.1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1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从主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方案与对策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案 ●本系统采用控制中心型智能消防报警系统,具有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等功能。系统包括以下容: 手动报警按钮、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警铃和水流指示器等报警装置,系统同时监视消火 栓按钮、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等的动作信号。 ●为了便于控制和管理,所有消防信号将显示于总控制屏上,以便一旦发生火灾时,可迅速报告 消防局。 ●消防总控制室有以下设备:消防系统主机(工作站)、火灾视屏显示屏(LED)、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总控制屏、消防联动控制盘、消防专用主机、应急电源配电盘和UPS电源、消防系统运行记 录打印机等。消防控制室可监听所有消防电源设备的状态。另外,消防总控制室设置一部直拨 消防单位的外线,并同时提供与消防插匹配的手提。 (1)火灾报警系统保护目标 ●快速火灾探测 ●准确定位火灾地点 ●及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警示相关人员以实现: ●快速疏散建筑物人群 ●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救援措施 ●指示相关消防设备动作以实现: ●自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等水系统灭火设备 ●联动火灾隔断手段如关闭防火卷帘门和防火阀等 ●开启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防排烟设备 ●开启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2)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应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消防管理条例和标准。 ●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格保证设备可靠性和系统可靠性,避免 误报。 ●系统应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在安装调试、 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各面均简便易行,并适合建筑特点,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在系统设计时应明确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防系统之间的接口界面,且系统的各项技术规均 符合相应要求。 ●在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预留该系统与综合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之间信息数据交换接口,系 统的各项技术规均符合相应要求。 ●在系统设计时应尽量优化设备配置,考虑了整个建筑全系统的统筹配置,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 和管线的混乱局面。 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足够的冗余度:探测点与控制点的容量上及回路卡的设置上均应保留不少于20%的扩展余地。报警系统施工主要程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1 总则 1.0.1 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报警区域Alarm Zone 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0.2 探测区域Detection Zone 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0.3 保护面积Monitoring Area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2.0.4 安装间距Spacing 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2.0.5 保护半径Monitoring Radius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0.6 区域报警系统Local Alarm System 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7 集中报警系统Remote Alarm System 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Control Center Alarm System 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3.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 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3.1.1的规定。 注1:一类建筑、二类建筑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的规定;工业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 注2:本表未列出的建筑的等级可按同类建筑的类比原则确定。 3.2 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3.2.1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部位应与保护对象的等级相适应。 3.2.2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具体部位可按本规范建议性附录D采用。 4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4.1 报警区域的划分 4.1.1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4.2 探测区域的划分 4.2.1 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1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4.2.1.2 红外光束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不宜超过100m,缆式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长度不宜超过200m;空气管差温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长度宜在20~100m之间。 4.2.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二级保护对象,可将几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整理)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及门禁系统

第十八章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及门禁系统18.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 A S) 18.1.1概述 为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给乘客创造安全的乘车环境,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全线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及联动控制。本系统主要考虑防火灾的功能,对风灾、水灾、地震等灾害,详见第二十六章。 车站内的商铺报警纳入车站F A S系统,与地铁车站出入口或通道相连的物业不纳入本系统,但车站F A S系统预留与物业火灾报警系统通信的接口。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 i r e A l a r m S y s t e m---简称F A S)设中央级和车站级二级监控方式,对地铁全线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和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 A S)是二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二个系统在不同的工况下能正确地协调工作,并能对各自系统内的设备进行控制、检测和报警,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设计范围包括控制中心中央级(由综合监控系统设置)、车站、主变电所、车辆段及地下区间隧道。 18.1.2设计原则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2)2号线F A S系统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3)系统消防设备必须是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并通报认定产品。 4)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及稳定性,技术先进,组网灵活,容易维护及具有扩展功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能实现全线时间同步。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控制中心中央级和车站级二级监控管理模式。第一级为中央级,作为F A S系统集中监控中心,设置于控制中心中央控制室(O C C);第二级为车站级,作为本地F A S系统消防控制室,设置于车站控制室、车辆段、主变电所消防控制室。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集中监控系统,全线消防系统所有的指挥调度权在中央级。控制中心作为消防指挥中心,实现对地铁全线的消防集中监控管理。各车站的车站控制室、车辆段和主变电所的消防控制室,均能够接受消防控制中心的消防救灾指令并对其所管辖范围独立地进行消防监控管理。 6)正常工况和火灾工况兼用的设备,如防排烟风机、自动扶梯等,正常工况由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监控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之间设通信接口。F A S 系统监视车站消防设备运行状态,接收车站火灾报警信号,并显示报警部位,通过控制盘的数据接口向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 A S)发出模式指令,由B A S系统启动消防联动设备,火灾工况具有优先权。 7)火灾报警保护等级: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车辆段车辆停放和检修车库、燃油车库、可燃物品库房、其它重要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及其重要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及其重要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火灾隐患,肩负安全防范重任,是智能建筑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CBS)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首先必须符合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适应智能建筑的特点,合理选配产品,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分三种形式设计: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就智能建筑的基本特点,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是最适用的方式。 智能建筑中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点是:根据被保护对象发生火灾时燃烧的特点确定火灾类型;根据所需防护面积部位;按照火灾探测器的总数和其他报警装置(如手报)数量确定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总容量;按划分的报警区域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根据消防设备确定联动控制方式;按防火灭火要求确定报警和联动的逻辑关系;最后还要考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智能建筑“3AS”(建设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适应性。 1 火灾探测器的设计选配 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象分为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以及气体火灾探测器,按其测控范围又可分为点型火灾探测器和线型火灾探测器两大类。点型火灾探测器只能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点周围的温度、烟等参

数进行控制,如点型离子感、点型紫光火焰火灾探测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等,线型火灾探测器则可以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线路周围烟雾、温度进行探测,如红外光束线型火灾探测器,激光线型火灾探测器,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等. 智能建筑中应以感烟火灾探测器选用为主,个别不宜选用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应该选用感温火灾探测器。 探测区域探测器设置要点 标准规定:火灾探测区域一般以独立的房间划分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内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在敞开或封闭的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闷顶、夹层等场所都应单独划分的探测区域,设置相应探测器、内部空间开阔且门口有灯光显示装置的大面积房间可划分一个的探测区域,但其最大面积不能超过1000m2。探测器的设置一般按保护面积确定,每只探测器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确定,要考虑房间高度、屋顶坡度、探测器自身灵敏度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但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必须考虑到梁突出顶棚影响 另外,在设置火灾探测器时,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部走道宽度、至端墙的距离、至墙壁梁边距离、空调通风口距离以及房间隔情况等的影响。 探测器总数确定 首先确定一个探测区域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N=S÷KA 式中:N—探测器数量(只),取整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简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专用系统等组成,是建筑弱电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系统之一。 是建筑电气与建筑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建筑学等各个专业之间结合最紧密的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火灾形成特点 OA段:火灾初始期,产生少量烟雾。 AB段:火灾成长期,产生大量烟雾、温度上升很快。 BC段:火灾最盛期,产生明火。 C以后:火灾衰减期,火逐渐熄灭。 二.火灾探测器 1.探测器分类: 依据探测的物理量分类:

依据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类型分类: 2.探测器类型的选择

3.探测器的数量、布置、安装 探测器数量的确定: 式中,N:一个探测区域探测器的数量; S: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m2); A:单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烟感约60m2、温感约30~40m2);K:安全系数,一类建筑取0.5~1,二类建筑取1~1.2。 探测器的布置:

探测器的安装: 探测器组成:编码底座+探头 现阶段的探测器均为无极性、二总线制安装方式: 4.探测器的误报和漏报 误报:没有发生火灾,但探测器输出报警信号。漏报:发生火灾,但探测器未发出报警信号。 减少误报、漏报的应从下列方面考虑: 探测器安装位置、灵敏度、类型的选择;

采用模拟量、智能型探测器取代开关量型探测器(误报率理论上从2%减少为3‰);采用人工报警装置作为火灾的确认报警信号。 三.火灾人工报警装置 1.手动报警按纽 设置位置:走廊、楼梯口、大厅等明显位置处。 设置数量:任何位置到邻近的手动报警按纽的距离小于30m。 2.消火栓按纽:按给排水设计要求设置。 3.火警电铃。 4.:任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都必须设置火灾人工报警装置。作为火灾的确认信号。 四.其他自动报警装置 1.水流指示器; 2.压力开关。 上述两种报警装置需要配置监视模块。 五.火灾自动报警器 1.集中报警器,主要作用: 向探测器等报警设备提供24VDC电源; 监视线路中的设备有无故障、断线等; 接收各种报警设备输入的报警信号、并显示火灾报警部位(有声光提示)等; 向联动控制器输出信号; 一条2总线制报警输出回路可连接64~242个报警设备(视厂家产品说明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解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解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解读 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与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区别做了整理,列出了新规范在以往的基础上新增的内容,以方便大家对GB50116- 与GB50116-98之间做出清晰区分。 一、目录 1、增加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相关设计规定。 2、增加道路隧道、油罐区、电缆隧道以及高度大于12米的空间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关设计规定。 3、取消第3章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4、将原第4章(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第5章(系统设计)与第6章(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内容合并为新的第3章(系统设计)。 5、增加区域显示器、模块、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等设备设置规定。 二、术语 不再引入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定义;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信号、联动反馈信号、联动触发信号的定义。 三、基本规定

①3.1一般规定 1、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场所规定: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用于人员居住和经常有人滞留的场所、存放重要物资或燃烧后产生严重污染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2、增加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接口通讯协议的强制性规定:3.1.4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3、增加火灾报警控制器地址总数、单回路设备总数、回路设备余量;模块总数、联动回路中设备总数、联动回路设备余量的详细规定。 4、增加隔离器设计相关规定。 5、规定超过100米的建筑中跨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火灾报警控制器。 6、规定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应采用变频启动方式。 7、规定地铁列车上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经过无线网络等方式将列车上发生火灾的部位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 ②3.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1、系统形式的选择改为按照报警和联动要求进行选择,原规定中按照系统对象保护等级进行选择(特级、一级、二级)。 2、将图形显示装置和区域显示器设置规定添加至不同形式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

基于PL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在仓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灭火系统,这样在火灾初期可得到报警信号并能采取措施,从而防止火灾蔓延将火灾损失降到最小。本文重点讲述了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概况,系统的构成等方面做了介绍,根据控制要求,对控制系统的分析给出I/O列表、控制梯形图以及程序的调试,并给出了调试过程和控制系统逻辑控制部分的方法。 关键词:火灾PLC 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Abstract In the warehouse set up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which can receive the alarm signals and can take measure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a fire,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fire the fire damage to minimu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fire automatic alarm control system,system structure are introduced,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debugging and analysis of control systems to I/O list,control of ladder diagram and the program,and presents the debug method of logic control part of the process and control system.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KEY WORD:The fire PLC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fire fighting system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论文是针对龙华里和顺园旧楼改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对高层建筑的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一些学习心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使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其火灾的危险性和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性,一套完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们生命财产的有利保障,是能否快速准确地发现火情,把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消防设计,论述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除了这一大系统中所包括的编码感温探测器、编码感烟探测器、火灾紧急报警电话、地址式报警按钮、报警指示灯、手动报警按钮等外,水流指示器、带监视信号的检修阀、防火卷帘门等。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火灾探测器;高层建筑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just for the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of The Building of rebuild of Long hua li he shun yuan. Along with the quick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continuous increasing of the people’s life level, the city is increasingly nervous with the ground, urging the buildings just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high and density.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buildings decides the risk of fi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A set of integrity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is the beneficial guarantee of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when a high building fire occurs and it’s the key of if people can discover the fir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o put it out at the embryotic place of the appearance of fire. The project design for fire protection that mainly was consisted autoalarm of fire and fire control link the system. Add to designing the code temperature sensing detector that includes in these two major systems, the sense cigarette detector of the code , urgent alarm call of fire , address type alarm button , warning indicator lamp , manual alarm button , for instance: Rivers indicator,overhaul valve of monitoring signal, fire prevention rolling screen door etc. Keywords :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detection devices of automatic fire alarming system; risk; high buildings

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

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 针对当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误报漏报频繁、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低、特殊恶劣条件下火灾探测报警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向高可靠性、高灵敏性、低误报率、系统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标签:消防工程;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发展趋势 以火灾自动报警技术为核心的建筑消防系统,是预防和遏制建筑火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火灾自动报警工程应用技术实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通讯协议不一致,火灾自动报警工程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①适用范围过小。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比美、英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安装范围主要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场所和部位,而在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中小型公众聚集场所和社区居民家庭甚至部分高层住宅都没有规定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用范围过小,防范措施不到位。②智能化程度低。我国使用的火灾探测器虽然都进行了智能化设计,但由于传感器件探测的参数较少、支持系统的软件开发不成熟、各种算法的准确性缺乏足够验证、火灾现场参数数据库不健全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难以准确判定粒子(烟气)的浓度、现场温度、光波的强度以及可燃气体的浓度、电磁辐射等指标,造成迟报、误报、漏报情况较多。③网络化程度低。我国应用的火灾119动报警系统形式基本上以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安装形式主要是集散控制方式,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尚未形成区域性网络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④组件连接方式有待改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多线制和总线制连接方式为主,探测器和报警器及控制器之间是采用两条或多条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穿管相接,存在耗材多、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的缺点。同时,铜导线耐高温性能差、易磨损,系统施工维修复杂,影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更广泛的应用。 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漏报问题较多。由于火灾探测器的安装环境极其复杂,加之各种传感器在探测火灾方面存在着某些先天不足,无法准确地感应各种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所特有的声波、光谱、辐射、气味等诸多方面发生的微妙变化,对火灾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粒径和颜色的烟存在探测“盲区”,误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⑥超早期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应用还几乎处于空白。国外已开发出适合洁净空间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如激光式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器,吸气式高灵敏度感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气体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与普通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相比,其探测灵敏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甚至更多,这些系统采用了激光粒子计数、激光散射等原理监视被保护空间,以单位体积内粒子增加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系统可在火灾发生前几小时或几天内识别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实现超早期火灾报警。而该技术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火灾自动报警应用技术应进一步着眼于当前国际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更新改造进程,加强对数字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改进系统能

解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解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规范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解读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对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与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区别做了整理,列出了新规范在以往的基础上新增的内容,以方便大家对GB50116-2013与GB50116-98之间做出清晰区分。 一、目录 1、增加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相关设计规定。 2、增加道路隧道、油罐区、电缆隧道以及高度大于12米的空间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关设计规定。 3、取消第3章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4、将原第4章(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第5章(系统设计)与第6章(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内容合并为新的第3章(系统设计)。 5、增加区域显示器、模块、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等设备设置规定。 二、术语 不再引入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定义;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信号、联动反馈信号、联动触发信号的定义。 三、基本规定

①3.1一般规定 1、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场所规定: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用于人员居住和经常有人滞留的场所、存放重要物资或燃烧后产生严重污染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2、增加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接口通讯协议的强制性规定:3.1.4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3、增加火灾报警控制器地址总数、单回路设备总数、回路设备余量;模块总数、联动回路中设备总数、联动回路设备余量的详细规定。 4、增加隔离器设计相关规定。 5、规定超过100米的建筑中跨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火灾报警控制器。 6、规定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应采用变频启动方式。 7、规定地铁列车上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通过无线网络等方式将列车上发生火灾的部位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 ②3.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1、系统形式的选择改为按照报警和联动要求进行选择,原规定中按照系统对象保护等级进行选择(特级、一级、二级)。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器的设计方案

地铁火灾具有突发性强、人群逃生条件差且灭火困难的特点。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作为防控火灾的重要手段,其在地铁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它能够对整个地铁的运行路线进行有效的探测和监控,能够在短时 间内快速识别出火灾信号,发出火警信息并启动联动应急设施,实现地铁 的安全运行目标。如何科学、规范地设计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是其 充分发挥火灾防控作用的重要基础。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地铁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下内容只供参考,不具有适用性,需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设计) 、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 从设置位置来看,地铁中的车站、区间隧道、区间变电所及系统设 备用房、主 变电所、集中冷站、控制中心、车辆基地,都应设置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分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 火灾危险性、 疏散和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车站、区间隧道和控制中心,保护等级应为一级; (2) 设有集中空调系统或每层封闭的建筑面积超过 不超过3000 m 的地面车站、高架车站,保护等级应为二级, 面积2000 m 2,但面积

超过3000 m2的保护等级应为一级。 3、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 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具备火灾的自动报警、手动报警、通信和网络信息报警,并应实现火灾救灾设备的控制及与相关系统的联动控制。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由设置在控制中心的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车站和车辆基地的车站级监控管理系统、现场级监控设备及相关通信网络等组成。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宜由操作员工作站、打印机、通信网络、不间断电源和显示屏等设备组成,并应具备下列功能: (1 )接收全线火灾灾情信息,对线路消防系统、设施监控管理; (2)发布火灾涉及有关车站消防设备的控制命令; (3)接收并储存全线消防报警设备主要的运行状态; (4 )与各车站及车辆基地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通信联络; (5 )火灾事件历史资料存档管理。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车站级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打印机、不间断电源和消防联动控制器手动控制盘等组成,并应具备下列功能: (1 )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央级管理系统及本车站现场级监控系统间进行通信联 络; (2)管辖范围内实时火灾的报警,监视车站管辖内火灾灾情; (3)采集、记录火灾信息,并报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央监控管理级; (4 )显示火灾报警点,防、救灾设施运行状态及所在位置画面; (5)控制地铁消防救灾设备的启、停,并显示运行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