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0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学

第30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学

第30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学
第30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学

-/

第30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1第 30 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学习要求】重点掌握: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掌握: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病因及处理原则。

了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相关检查。

【重点内容】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一)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原因。

2.损伤 3.遗传因素 4.妊娠(二)临床表现 1. 症状(1)腰痛发生早且最常见。

(2)坐骨神经痛见于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

单侧疼痛多见。

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至足背或足外侧的放射痛,并可伴麻木感。

咳嗽、大便或打喷嚏等腹压增高的动作时疼痛可加剧。

(3)马尾神经受压可出现双侧大小腿、足跟后侧及鞍区感觉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

2. 体征(1)腰椎侧突(2)腰部活动受限几乎所有病

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前屈位受限最明显。

(3)压痛及骶脊肌痉挛(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正常人直腿抬高 60~70才开始感到不适,而本病病人由于神经根受压或粘连影响了活动度,仰卧被动直腿抬高患肢 60以内即出现坐骨神经 2痛,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此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至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其踝关节,若又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图 30-2)。

(5)神经系统表现腰4~5间盘突出可压迫腰5神经根,腰5骶1间盘突出可压迫骶1神经根,病人下肢相应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肌力和腱反射异常或减弱。

(三)相关检查单纯 X 线片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CT 和 MRI 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X 线脊髓造影可间接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及其突出程度。

(四)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年轻、病程较短、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以及 X 线检查无椎管狭窄者,绝大多数可好转或治愈。

具体方法:

①卧硬板床:

以往主张绝对卧床 3~4 周,现多主张仅卧床 2~3 天;②药物治疗;③骨盆牵引;④理疗、推拿和按摩;⑤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

2.手术治疗诊断明确,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巨大、骨化椎间盘,中央型椎间盘压迫马尾神经者,应考虑摘除髓核。

-/

(五)护理措施 1.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及术前护理(1)体位(2)骨盆牵引护理(3)用药和理疗护理(4)活动与功能锻炼 1)侧身起卧 2)功能锻炼:

常用方法包括飞燕点水、五点式和三点式等。

若病人不能进行主动锻炼,则应在医务人员帮助下做肢体的被动活动,以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5)术前指导 2. 术后护理(1)搬运:

搬运过程中应保持病人身体轴线平直。

(2)体位和轴线翻身。

(3)功能锻炼:

手术后 24 小时开始指导病人做直腿抬高和股四头肌舒缩练习,以防神经根粘连和肌肉萎缩。

手术 5~7 天后开始腰背肌练习,如飞燕点水、五点式和三点式等,坚持锻炼半年以上。

颈椎有病变者不宜用三点式。

(4)下床活动 3二、颈椎病(一)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

病人多先有颈痛和颈部发僵,上肢有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咳嗽、打喷嚏及活动时加重。

患侧上肢沉重,握力减弱,手指动作不灵活,有时可发生放电样锐痛。

检查可见病人患侧颈部肌肉紧张、压痛,活动受限,有颈神

经根受累的相应神经定位体征。

病人可出现上肢牵拉试验(又称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或压头试验阳性。

上肢牵拉试验:

检查者一手扶病人患侧颈部,另一手握患侧腕部外展上肢,双手反向牵引,若诱发已经受压的神经根出现放射痛和麻木感,则为阳性。

压头试验:

病人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若出现颈痛并向患肢放射,则为阳性。

2.脊髓型发病率次之,占 10%~15%。

脊髓受压早期,颈痛不明显,而最先出现下肢沉重麻木和行走不稳,部分病人行走时有踩棉花样感觉。

随后,病人出现手部发麻,精细活动失调,握力减退。

还可有躯干部感觉障碍平面,出现皮带捆绑样的束带感。

部分病人有大小便障碍。

体检示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等。

3.椎动脉型常见表现:

①发作性眩晕:

为主要症状,头部活动可诱发或加重;②头痛;③视觉障碍;

④猝倒。

4.交感神经型。

-/

(二)处理原则 1. 非手术治疗大部分病人经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仅小部分病人需要手术。

治疗原则是去除压迫,消炎止痛,恢复颈椎稳定性。

(1)颌枕带牵引脊髓型颈椎病一般不宜采用此方法。

(2)颈托或围领可限制颈椎过度活动而不影响行动。

(3)推拿按摩脊髓型颈椎病者不宜用此方法。

(4)理疗(5)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者应尽早手术。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的其他类型颈椎病病人也适宜手术治疗。

根据途径不同目前手术主要包括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

(三)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4(1)心理护理(2)缓解疼痛(3)选择和佩戴围领(4)预防外伤(5)鼓励自理(6)术前准备:

应严格戒烟,并进行以下训练以适应术中操作:

①仰卧位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肩部垫枕,使颈部呈后伸位并制动,以坚持约 2~3 小时为宜。

手术前 3~5天,练习用右手拇指将气管自右向左推过中线,循序渐进,以 15~20 分钟/次为宜;②俯卧位:

用于后路手术者,应收下颌,胸下垫枕 20~30cm,头部顶书本样硬物,以坚持 3 小时为宜。

2.术后护理(1)颈部制动(2)预防并发症:

除观察手术后肢体恢复情况外,对行前路手术者应观察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其中呼吸困难是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 1~3天,处理不当可死亡。

因此颈椎手术病人床旁常规放气管切开包。

(3)卧位和活动(4)功能锻炼【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1.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上肢牵拉试验阳性 3.压头试验阳性二、单项选择题 1.男性, 39 岁,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手术治疗,对其的出院指导中正确的是 A.避免猛力转头动作B.告诉病人 1~2 周后症状即可完全消失 C.日常生活中减少颈部活动,尽量保持颈部固定 D.枕头高度以头颈部未压上时有一拳高为宜 E.乘坐高速行驶的汽车时,应面对正前方或正后方而坐 52.腰椎间盘突出最常压迫的神经根是 A. L2 和 L3 神经根 B. L3 和 L4 神经根 C. L4 和 L5 神经根 D. L5 和 S1 神经根 E. S1 和 S2 神经根 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行直腿抬高练习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预防 A.肌肉萎缩 B.血肿形成 C.骨质疏松 D.伤口感染 E.神经根粘连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是 A.妊娠 B.车祸撞伤腰椎C.椎间盘退行性变 D.长期反复弯腰扭转 E.腰部急性损伤三、简答题 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应做哪些练习?目的是什么?【部分参考答案】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E 4. C 6第 31 章骨肿瘤病人的护理【学习要求】掌

-/

握:

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了解:

骨肿瘤的相关检查及处理原则;常见骨肿瘤的临床特点。

【重点内容】一、概述(一)临床表现 1.疼痛疼痛是生长迅速的肿瘤最显著的症状。

2.肿块与肿胀 3.压迫症状 4.病理性骨折或脱位5.转移、复发和恶性变表现(二)相关检查 1. X 线检查正、侧位 X 线片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良性骨肿瘤多界限清楚,密度均匀。

肿瘤多为外生性缓慢生长,可形成膨胀性骨病损,通常无骨膜反应。

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密度不均匀,界限不清,骨破坏区不规则呈虫蛀样或筛孔样。

若骨膜被肿瘤顶起,可在骨膜下产生新骨,这种 X 线片上见到的三角形骨膜反应阴影称 Codman 三角,多见于骨肉瘤。

若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超出骨皮质范围,同时血管随之长入,肿瘤骨和反应骨沿放射状血管方向沉积,表现为日光射线现象。

2. 病理检查是确认肿瘤唯一可靠的检查。

(三)处理原则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

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术前和术后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1)良性骨肿瘤的手术方式刮除植骨术、外生性骨肿瘤的切除。

(2)恶性骨肿瘤的手术方式保肢手术、截肢术。

2. 化学治疗

3. 放射治疗 7

4. 其他治疗(四)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控制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或脱位、营养支持和功能锻炼。

2. 术后护理(1)体位(2)生活护理(3)适当活动

二、骨巨细胞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好发年龄在 20~40 岁,女性多于男性,肿瘤常见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是一种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

(一)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是疼痛、局部肿胀和压痛,皮肤温度升高。

2.体征局部包块有压痛,且压之有乒乓球样感觉。

可伴病理性骨折。

(二)相关检查 X 线片显示病灶呈偏心性溶骨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病灶区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

(三)处理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无效,放疗有效。

若肿瘤生长于手术困难部位(如脊椎),可采用放射疗法,但照射后易发生肉瘤变,应高度重视。

(四)护理要点指导病人观察肿瘤变化,若肿块在短时间内肿大,伴疼痛或疼痛加重,关节活动受限明显,应及时就诊。

-/

放疗期间注意是否发生肉瘤变。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三、骨肉瘤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恶性度高。

(一)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为局部疼痛。

开始是间歇隐痛,以后转为持续性剧痛,夜间加剧而影响睡眠,并伴有全身恶病质。

发生肺转移后可有胸痛、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难等表现。

骨破坏多时,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体征病变局部肿胀,迅速发展成肿块。

肿瘤表面皮肤温度高,静脉扩张,红外线照 8射时更明显。

病变附近关节不同程度的屈曲畸形和功能活动受限。

(二)相关检查根据 X 线变化将肿瘤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三种。

可见 Codman 三角和日光射线现象。

(三)处理原则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在术前进行大剂量化疗,然后根据肿瘤浸润范围作根治性切除瘤段、灭活再植或置入假体的手术,术中保留肢体或截肢,术后继续大剂量化疗。

对于不适宜手术治疗者,可采用放射治疗。

(四)护理要点 1. 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加强营养,减轻疼痛,保护患肢避免病理性骨折等损伤。

(2)化疗护理 2. 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患肢是

否有肿胀、发红、水疱、渗血渗液和感染征象,有无疼痛或感觉异常、皮温下降、动脉搏动减弱等血液循环障碍表现,评估患肢运动功能,创口留置引流管者做好引流液的观察等。

(2)体位和功能锻炼(3)截肢护理 1)心理护理 2)出血和血肿:

一般用棉垫加弹性绷带包扎即可避免残端积血水肿。

但应避免在残肢近端加压,以免远端水肿和缺血。

3)幻肢痛:

即病人感到已切除的肢体仍然存在,且有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

幻肢痛属精神因素性疼痛,药物治疗虽有止痛和暗示作用,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在术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使其从内心承认并接受截肢的事实。

术后引导病人注视残端,感到疼痛时可轻轻敲打残端,从空间和距离的确认中慢慢消除幻肢感。

应尽早装配临时性假肢下床活动,对残肢进行热敷和间歇性加压刺激,一般数月后穿戴正规假肢,幻肢痛有望自然消失。

顽固性幻肢痛者除给予止痛剂、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外,还可行神经切断术或切除术。

4)神经瘤 5)关节挛缩 6)残肢锻炼:

锻炼目的是使残端能负重,关节伸屈灵活,为安装假肢做准备。

过早锻 9炼会引起疼痛,一般残端伤口在术后 2 周拆线,因此伤口完全愈合后可开始。

-/

锻炼方法为用弹性绷带每天包扎数次,对残端给予经常性的均匀压迫,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

此外还可对残端进行按摩、拍打,锻炼初期用残端蹬踩柔软物品,以后逐渐过渡到蹬踩较硬物体。

鼓励病人使用扶车、拐仗、手杖和吊架等辅助设备,反复进行肌肉强度、关节活动范围和平衡锻炼。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1. Codman 三角 2.幻肢痛二、单项选择题 1.骨巨细胞瘤病人的 X 线检查可见 A. Codman 三角B.日光射线现象 C.葱皮状骨膜反应 D.肥皂泡样骨质破坏阴影 E.蒂状、鹿角状或血丘状骨性凸起 2.女性, 18 岁,因骨肉瘤行右大腿截肢术,术后出现幻肢痛,护理人员向病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可对患肢进行热敷 B.残肢制动以避免疼痛C.疼痛时可轻轻拍打患肢 D.长期顽固性疼痛者可行神经阻断手术 E.幻肢痛是病人感觉已切除的肢体仍有疼痛或有其他异常感觉 3.诊断恶性骨肿瘤最主要的依据是 A.病情发展快B.实验室检查 C.临床表现明显 D.病理组织学检查 E. X 线或同位素检查 10三、简答题 1.简述骨肉瘤病人残肢功能锻炼方法。

2.简述骨肉瘤截肢病人的护理重点。

【部分参考答案】二、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D

颈肩腰腿疼痛护理试题108

颈肩腰腿疼痛护理1081 考试时间:1分钟总分: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0分) 1.肩周炎急性期治疗目的是( ) A.消炎止痛B.松解黏连 C.促进关节功能恢复D.以上都是 2.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 ) A.8~10mmB.5~6mm C.2~3mmD.12~14mm 3.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是( ) A.肩关节B.肘关节 C.腕关节D.踝关节 4.高频电疗的频率高于( ) A.100kHzB.10000Hz C.50000HzD.50kHz 5.引起一过性眩晕的颈椎病为( ) A.神经根型B.脊髓型 C.椎动脉型D.以上都是 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选择__________种床铺( ) A.席梦思床B.木板床 C.钢丝床D.以上都不是 7.超短波疗法,波长及频率为( ) A.波长1~10m频率30~300MHzB.波长10~20m频率50~500MHz C.波长3~30m频率50~500MHzD.波长16m频率10MHz 8.脊髓型颈椎病禁用治疗方法是( ) A.牵引、推拿、按摩手法治疗B.理疗 C.活血药物D.围领 9.佩戴腰围时间一般为( ) A.2~3周B.4~6周 C.4个月D.1年 10.腰椎易发生脱位的部位( ) A.腰3~4B.腰4~5 C.腰2~3D.腰1~ 211.引起双下肢麻木的颈椎病为( ) A.神经根型B脊髓型B.椎动脉型 C.以上都是 12.肩周炎慢性期治疗目的是( ) A.消炎B.止痛 C.松解黏连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D.以上都是 13.低频电疗法是以频率低于__________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 A.1000HzB.2000Hz C.10000HzD.500Hz 14.颈椎间盘最易发生慢性劳损的是( ) A.C5~6B.C6~7

第30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学

-/ 第30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1第 30 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学习要求】重点掌握: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掌握: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病因及处理原则。 了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相关检查。 【重点内容】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一)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原因。 2.损伤 3.遗传因素 4.妊娠(二)临床表现 1. 症状(1)腰痛发生早且最常见。 (2)坐骨神经痛见于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 单侧疼痛多见。 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至足背或足外侧的放射痛,并可伴麻木感。 咳嗽、大便或打喷嚏等腹压增高的动作时疼痛可加剧。 (3)马尾神经受压可出现双侧大小腿、足跟后侧及鞍区感觉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 2. 体征(1)腰椎侧突(2)腰部活动受限几乎所有病

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前屈位受限最明显。 (3)压痛及骶脊肌痉挛(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正常人直腿抬高 60~70才开始感到不适,而本病病人由于神经根受压或粘连影响了活动度,仰卧被动直腿抬高患肢 60以内即出现坐骨神经 2痛,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此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至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其踝关节,若又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图 30-2)。 (5)神经系统表现腰4~5间盘突出可压迫腰5神经根,腰5骶1间盘突出可压迫骶1神经根,病人下肢相应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肌力和腱反射异常或减弱。 (三)相关检查单纯 X 线片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CT 和 MRI 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X 线脊髓造影可间接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及其突出程度。 (四)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年轻、病程较短、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以及 X 线检查无椎管狭窄者,绝大多数可好转或治愈。 具体方法: ①卧硬板床: 以往主张绝对卧床 3~4 周,现多主张仅卧床 2~3 天;②药物治疗;③骨盆牵引;④理疗、推拿和按摩;⑤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 2.手术治疗诊断明确,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巨大、骨化椎间盘,中央型椎间盘压迫马尾神经者,应考虑摘除髓核。

腰腿痛和颈肩痛题库11-1-8

腰腿痛和颈肩痛题库 11-1-8

问题: [单选]男,45岁,诉头痛,头晕3个月,颈侧屈或后伸时头晕加重,猝倒3次,有时视物不清,椎动脉造影有部分梗阻,最大可能是 A.A.梅尼尔综合征 B.B.椎动脉型颈椎病 C.C.体位性眩晕 D.D.脊髓肿瘤 E.E.粘连性蛛网膜炎

问题: [单选]男,24岁,因抬家具扭伤腰部后,腰痛1周,腰椎出现前屈,侧弯畸形,左右活动度不对称,腰椎间隙及一侧坐骨神经压痛,且该侧小腿内侧皮肤痛觉减弱,跟腱反射迟钝,应首选哪一种治疗 A.A.理疗,痛点封闭 B.B.卧床牵引 C.C.髓核化学溶解疗法 D.D.经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E.E.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

问题: [单选]某工人,双下肢发紧,无力3个月,继而行走困难,双手持物力弱,查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弱,有不规则感觉减弱区,Hoffiman征+,可能是 A.A.横断性脊髓炎 B.B.发性神经炎 C.C.脊髓型颈椎病 D.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E.E.脊髓空洞症 (动作游戏 https://www.doczj.com/doc/1714916855.html,/)

问题: [单选]男,60岁,半年来双下肢沉重感,走路无力,右腿明显,无头晕头痛,查体:颈部无明显压痛,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双膝踝反射亢进,右膝髌阵挛阳性,右侧巴氏征阳性,应考虑的治疗是 A.A.按摩 B.B.手术 C.C.注射激素 D.D.颏枕吊带牵引 E.E.围领和颈托

问题: [单选]女,49岁,颈肩痛5年余,出现四肢麻木,无力半年,行走时步态不稳,查体见双手尺侧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Ⅲ~Ⅳ级,X线片见颈椎骨质明显退行性变,其诊断可能为 A.A.颈椎增生 B.B.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C.C.神经根型颈椎病 D.D.脊髓型颈椎病 E.E.椎管内肿瘤

腰腿痛和颈肩痛练习题

腰腿痛和颈肩痛练习题 一、A1 1、颈椎病性颌枕吊带牵引治疗,错误的是 A、可解除颈肌痉挛 B、可适用小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复位 C、适用于除交感神经型的各型颈椎病 D、牵引重量为2~6kg E、牵引时头前屈15° 2、腰腿痛与下列韧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黄韧带和棘间韧带 B、黄韧带和前纵韧带 C、棘间韧带 D、黄韧带和后纵韧带 E、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 3、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是 A、尽量保守治疗 B、括约肌功能障碍多见 C、下肢肌无力少见 D、腰腿痛症状重,范围大 E、直腿抬高试验多阴性 4、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症状主要的不同点为 A、双下肢无力情况 B、大小便是否障碍 C、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的程度 D、有否间歇性跛行 E、鞍区感觉改变情况 二、A2 1、患者女,65岁。近半年反复出现头痛头晕,今晨在突然转头时感眩晕耳鸣,恶心呕吐,摔倒在地上,2分钟后缓解。既往曾有2次类似发作病史。X线检查:颈5~6椎体后缘骨折增生,椎间孔明显缩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A、椎动脉颈椎病 B、癫痫发作 C、神经根型颈椎病 D、脊髓型颈椎病 E、交感神经性颈椎病 三、A3/A4 1、女性,50岁。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腰背部放射痛12小时,伴呕吐,吐后腹痛不缓解。既往有胆总管结石病史。查体:体温38℃,腹略膨隆,上腹正中压痛,轻度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白细胞20×109/L,尿胆红素(-),血清钾4mmol/L,血清钠135mmol/L,血清氯106mmol/L 。 <1>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 A、急性胆管炎

B、重症胆管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囊炎 <2> 、此病人此时应选以下哪种检查 A、呕吐物潜血试验 B、腹腔液淀粉酶检查 C、血细菌学培养 D、尿硝酸盐测定 E、大便真菌检查 <3> 、如果出现下列哪项化验结果提示病变严重 A、血清脂肪酶1.5康氏单位 B、血钙0.8mmol/L C、血淀粉酶1256温氏单位 D、尿淀粉酶>1024温氏单位 E、血WBC 12×109/L <4> 、该病人最有意义的检查为 A、腹部B超 B、血癌胚抗原测定 C、粪便隐血试验 D、胃酸测定 E、胃镜检查 2、一位扭伤后腰及左腿痛2个月的病人,未经任何治疗。在当地医院CT检查显示L4~5间盘突出(偏左)。 <1> 、其定位体征应是 A、腰向患侧凸弯 B、左跨伸肌力减弱 C、左跟腱反射消失 D、腰骶棘突左侧压痛 E、左直腿抬高试验(+) <2> 、最佳治疗方法是 A、通过间盘镜摘除突出髓核 B、立即手术行髓核切除 C、坐骨神经封闭 D、局部涂骨质宁擦剂(外用药) E、暂行牵引,按摩和理疗等 <3> 、除哪项外都是手术适应证 A、多次反复发作者 B、中央型间盘突出,影响大小便者 C、CT确诊后 D、神经根刺激症状明显,疼痛严重者

(完整word版)腰腿痛和颈肩痛教案

大理学院课程教案 (理论教学) 课程名称:外科学 课程类型:(1 )1、必修;2、选修;3、其它 授课对象:专业(本、专科)级班授课时间:2007 至2008 学年下学期计划学时: 2 学时(其中:理论 2 ,实验:)任课教师:李绍波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课程管理部门(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

大理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外科学 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出版社),吴在德、吴肇汉编著,2003年第6 版 讲授人:李绍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 讲授题目:腰腿痛和颈肩痛 所属章节:第六十九章计划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l.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颈椎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了解腰腿痛、颈肩痛的病因和分类。 教学重点: l.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颈椎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 l.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颈椎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用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思考题: 如何鉴别腰4~5椎间盘突出症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 参考资料: 1、《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9版),S.Terry Canale[美]主编,卢世壁主译 3、《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the 10th edition ), 4、《腰椎外科学》(第3版),Herkowitz H N 主编,海涌、郑召民、陈仲强主译

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一、A1 1、肩关节周围炎的早期症状 A、关节僵硬 B、肩部疼痛 C、废用性肌萎缩 D、“方肩” E、皮下瘀斑 2、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A、理疗 B、针灸 C、以手术为主 D、肩部制动,局部温热治疗 E、肩部制动,局部冷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最多见的体征是 A、Thomas征试验(+) B、深静脉通畅试验(+) C、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 D、直腿抬高试验(+) E、巴宾斯基征(+) 4、青壮年腰痛最常见的原因 A、劳损,椎间盘突出 B、化脓性感染,结核 C、肿瘤 D、骨质增生 E、先天生性畸形 5、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主要依据是 A、有无向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B、有无间歇性跛行 C、腰部疼痛程度 D、CT检查 E、X线平片 6、有关肩关节周围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女性多于男性 B、左侧多于右侧 C、青少年多于老年人 D、三角肌有轻度萎缩 E、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受限 7、腰椎管狭窄症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腰椎平片

B、腰椎穿刺 C、腰椎管造影 D、腰椎CT E、腰椎MRI 8、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A、腰肌痉挛 B、压痛明显 C、弯腰时疼痛加剧 D、间歇性跛行 E、lasegue征阳性 9、肩关节周围炎的好发年龄 A、20岁左右 B、30岁左右 C、40岁左右 D、50岁左右 E、各年龄发生率相等 10、若妊娠期间妇女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因为 A、腰椎盘较厚 B、韧带松弛 C、体位不当 D、活动度大 E、肌肉松弛 二、A2 1、患者男性,68岁,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入院第二天行颈椎前路手术,手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不包括 A、伤口出血 B、喉头水肿 C、术中损伤脊髓 D、引流液过多 E、植骨块脱落 2、患者,男性,60岁,颈肩疼痛,僵硬,双侧上肢麻木、感觉过敏、无力,放电样串痛,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该患者属于颈椎病的 A、椎管狭窄型 B、椎动脉型 C、脊髓型 D、副交感神经型 E、脊神经根型 3、患者男,51岁。右颈肩痛1年,伴右手麻3个月。诊断为颈椎病。在此诊断中,以下哪一条是可靠的依据 A、颈肩部疼痛 B、X线摄片显示有骨刺

主管护师外科讲义第四十七章腰腿痛及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第四十七章腰腿痛及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1)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2)损伤。 (3)遗传因素。 (4)妊娠。

2.病理: (1)膨隆型 (2)突出型 (3)脱垂游离型 (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二)临床表现 腰4~5、腰5~骶1是最易发生的部位——非常重要! 1.症状 (1)腰痛:最多见。

(2)坐骨神经痛。 (3)马尾神经受压: 双侧大腿、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 2.体征 (1)腰椎侧突:腰椎为减轻神经根受压而呈现的姿势性代偿畸形;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侧时,腰椎突向健侧; 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侧时,腰椎突向患侧。

(2)腰部活动受限:以前屈受限最明显。 (3)压痛、叩击痛:在病变椎间隙的棘突间、棘突旁1cm处有深压痛和叩击痛,并向下肢放射。(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病人平卧,患侧下肢伸直,被动抬高,当抬高至60°以内即出现放射痛(坐骨神经受牵拉)。 加强试验——在此基础上,缓慢降低患肢高度,至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踝关节,疼痛再现。 (5)神经系统表现——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5神经根受累——患侧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内侧的痛、触觉减退,第1足趾背伸力下降。 骶1神经根受累——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的痛、触觉减退,足跖屈无力,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小结TANG】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系统表现 (三)辅助检查 1.X线。 2.CT和MRI——MRI能显示脊髓、髓核、脊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情况。 3.电生理检查——肌电图检查——神经受损的范围。 (四)治疗原则 1.非手术 (1)绝对卧床休息。 (2)理疗、推拿和按摩。 (3)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 (4)持续牵引:应用骨盆带牵引——增大椎间隙,缓解疼痛。

腰腿痛和颈肩痛

腰腿痛和颈肩痛 腰腿痛和颈肩痛 第一节腰腿痛 解剖生理概要 1.脊柱腰段生理性前凸,而骶段后凸。当直立活动时,各种负荷应力均集中在 腰骶段,尤其是两个相反弯曲的交界处,故该处容易发生急、慢性损伤及退行性变化 2.脊柱依靠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棘间韧带、横 突间韧带等将各脊椎连接而成。骶棘肌、腰背肌和腹肌等协助增强其稳定性。 以上任何一种结构的病损,均会使脊柱的稳定和平衡受到破坏而产生症状3.椎间盘是由上、下软骨板,中心的髓核及四周的纤维环构成。目前多数研究 证实,仅纤维环表层有细小血管供应及窦椎神经支配,而软骨板及髓核无血管、神经结构,故椎间盘损伤后难以自行修复 4.通过椎间盘测压发现,前屈位活动和负重是导致腰段脊柱退变或损伤的不良 姿势,故有相关职业劳动者易于发生腰腿痛 5.脊髓在腰1椎管水平形成马尾神经,而腰神经则呈一角度向下、后、外经神 经根管出椎间孔。因此,腰段椎管狭窄或小关节退变、增生使神经根管及椎间孔狭窄,均可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腰神经根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病因和分类 1.损伤 2.炎症 3.退变 4.发育及姿势异常 5.肿瘤及类肿瘤 疼痛性质及压痛点 1.疼痛性质 (1)局部疼痛:是由于病变本身或继发性肌痉挛所致。其部位较局限,多有固定的明显压痛点,用麻醉剂行局部封闭治疗,疼痛可在短期 内迅速消失 (2)牵涉痛或感应痛:亦称反射痛。是指腰骶椎或腹膜、盆腔脏器疾病时,刺激传递到脊神经后根或脊髓丘脑束神经元,通过“聚合-易化” 或“聚合-投射”作用,使同一节段的神经元兴奋,在相应的皮肤支 配区出现感觉异常。其疼痛部位较模糊,少有神经损害的客观体征, 但可伴有肌痉挛

腰腿痛和颈肩痛题库6-1-8

腰腿痛和颈肩痛题库 6-1-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54岁。右颈肩痛2年,伴右手麻3个月。查体:颈椎生理弧度消失,颈5~6棘突间压痛,右手桡侧皮肤感觉减退,霍夫曼征(+)。诊断为颈椎病。在颈椎病的诊断中,以下较为可靠的依据是()。 A.颈肩部疼痛 B.X线检查示有骨刺 C.患侧霍夫曼征(+) D.颈椎生理弧度消失 E.颈部活动受限 颈肩部疼痛、手指麻木、颈部活动受限、X线检查显示有骨刺都是颈椎病的表现,但不具特异性,患侧霍夫曼征(+)更有价值。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女性,45岁。颈部不适,右肩及上肢放射痛伴感觉障碍,考虑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下治疗措施中不宜采用的是()。 A.反复发作考虑手术 B.局部理疗 C.颈肩部痛点局部封闭 D.颈椎牵引 E.手法推拿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部位与神经病变部位并不一致,痛点局部封闭常无效。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女性,51岁。半年多以来反复出现腰腿疼,行走时出现双小腿间歇性跛行。查体:双小腿背外侧及足部麻、痛,下蹲片刻缓解,卧床不痛。双足及小腿外侧,马鞍区痛觉稍减弱,双跟腱反射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存在。根据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A.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 B.神经根管狭窄症 C.椎间盘突出症 D.末梢神经炎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鞍区感觉障碍为马尾神经损伤的表现,此表现只出现在中央型腰椎管狭窄中。 https://www.doczj.com/doc/1714916855.html,/ 手机小游戏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28岁。1周前搬重物后感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咳嗽、喷嚏时症状加重,不能下床活动。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查体:腰椎生理弧度消失,活动明显受限,直腿抬高仅达30°,加强阳性。左足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左跟腱反射减弱。X线平片:腰椎生理弧度消失。尿常规正常。诊断首先考虑()。 A.急性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 B.急性腰扭伤 C.腰4~5椎间盘突出 D.腰5~骶1椎间盘突出 E.腰椎弓根峡部不连

腰腿痛和颈肩痛

腰腿痛和颈肩痛 一、选择题: 1、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A、颈肩痛、手麻 B、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持物不稳 C、头痛、眼痛、吞咽困难、面部出汗异常 D、四肢麻或四肢瘫,病理反射,颈段MRI E、痛觉、触觉、温度觉分离、肌萎缩 2、患者男性,40岁,车工,因近两月以来经常加班劳动而引起腰背疼及活动障碍。约5天前 又扭伤腰部,疼痛加剧,且向右下肢后侧放射,咳嗽时加重,跛行,脊柱向左侧凸,第4、5腰椎棘间和棘旁压痛,右小腿及右足背外侧痛、温觉减退,跟踺反射减弱,右侧直腿抬高试验(+)约25°,加强试验(+),右足趾背伸力减弱,X线照片仅见腰部脊柱变直,根据以上情况初步诊断: A、腰肌劳损 B、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C、强直性脊柱炎 D、腰椎间盘突出症 E、腰椎结模 3、下列哪种类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 A、颈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交感神经型 D、椎动脉型 E、食管型 4、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是: A、疼痛放射到上臂、前臂及手指 B、肢体发紧、发麻,无力感 C、肢体的不规则感觉障碍区 D、吞咽不适 E、头晕、头痛、眩晕及猝倒 5、引起腰腿痛病因很多,最常见为: A、非化脓性炎症 B、感染 C、肿瘤 D、腿行性变 E、结构性缺陷 6、腰椎间盘突出症最重要的体征是: A、棘突间压痛 B、椎旁压痛 C、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 D、腰椎侧凸畸形 E、跛行 7、女,45岁,今晨在转头中突然出现眩晕、头昏、恶心,既往在拾物中曾发生猝倒1次,首 先考虑诊断是: A、椎动脉型颈椎病 B、颈椎骨折脱位 C、神经根型颈椎病 D、美尼尔氏综合征 E、脊髓型颈椎病 8、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治疗方法是: A、卧床休息 B、推拿按摩 C、手术治疗 D、骨盆牵引 E、腰背肌锻炼 9、腰椎间盘最常见的突出部位:

第30章 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第30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 1第 30 章腰腿痛和颈肩痛病人的护理【学习要求】重点掌握: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掌握: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病因及处理原则。 了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相关检查。 【重点内容】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一)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原因。 2.损伤 3.遗传因素 4.妊娠(二)临床表现 1. 症状(1)腰痛发生早且最常见。 (2)坐骨神经痛见于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 单侧疼痛多见。 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至足背或足外侧的放射痛,并可伴麻木感。 咳嗽、大便或打喷嚏等腹压增高的动作时疼痛可加剧。 (3)马尾神经受压可出现双侧大小腿、足跟后侧及鞍区感觉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 1 / 12

2. 体征(1)腰椎侧突(2)腰部活动受限几乎所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前屈位受限最明显。 (3)压痛及骶脊肌痉挛(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正常人直腿抬高 60~70才开始感到不适,而本病病人由于神经根受压或粘连影响了活动度,仰卧被动直腿抬高患肢 60以内即出现坐骨神经 2痛,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此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至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其踝关节,若又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图 30-2)。 (5)神经系统表现腰4~5间盘突出可压迫腰5神经根,腰5骶1间盘突出可压迫骶1神经根,病人下肢相应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肌力和腱反射异常或减弱。 (三)相关检查单纯 X 线片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 CT 和 MRI 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X 线脊髓造影可间接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及其突出程度。 (四)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年轻、病程较短、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以及 X 线检查无椎管狭窄者,绝大多数可好转或治愈。 具体方法: ①卧硬板床: 以往主张绝对卧床 3~4 周,现多主张仅卧床 2~3 天;②药物治疗;③骨盆牵引;④理疗、推拿和按摩;⑤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 2.手术治疗诊断明确,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巨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