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有效管理压力

如何有效管理压力

如何有效管理压力
如何有效管理压力

如何有效管理压力,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压力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压力导致的工作压力。每个家庭都是独子,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高;社会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集体领导者,还要是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社会日益强化的功利观念与工资收入相对低下的现实生活的强烈反差,使部分教师失落心理强烈,出现心理压力在所难免。

2、工作压力导致的身心压力。一些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要求教师无偿加班加点,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同时很多教师有病不请假、带病工作、疏于关心自己,积劳成疾。

二、预防教师的职业倦怠,减轻教师的压力,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的大力配合。

1、要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了解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则,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点,更要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去改进自己的缺点。

2、学会与人相处。教师要树立“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思想,积极主动地搞好与领导、同事、学生等各方面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要为他人着想,允许他人犯错误,要为集体着想,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主动退让。

3、学会合理宣泄和放松。教师要学会合理宣泄,要学会自我放松,教师要有自己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要有自己的交际圈子,要加强锻炼身体。

4、要树立自信心,形成自我激励的习惯。要认识到得失贯穿于人的一生,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要认识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工作的成与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长效性,必须以平常心来对待眼前的得与失。学校给予的荣誉与奖励并不能代表工作成效的全部回馈,而真正的收获是学生的成材,是学生在一生中给予你的尊敬与爱戴,从事教育就要淡泊名利,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

5、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关键所在,要尊重教师,拒绝管理过度。要为教师保留一定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的空间,尽量为教师提供较为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文体活动,定期为教工体检,对于确有困难的教师给予特殊的关心、帮助。

6、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和谐的环境造就和谐的人,和谐的人铸造和谐的环境。在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关系中,教师会产生安全感,心理压力自然会得到舒解,相反在不和谐的人际环境中,人的受挫感会更加强烈。

总之,教师要正确对待压力,尽可能避免压力对身心健康的损害,同时教师也要学会逐渐适应压力,最好的办法是把压力视为动力,作为促进自己发展的机遇,面对压力,采取最佳应对策略,积极应对。这样,教师就会化害为利,把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变成一种有力条件,在压力中发展自己,促进自己的成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