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填空题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

5. 公共政策的执行可以分为政策宣传、( 政策分解

( 政府实验 )和全面实施这五个主要环节。

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除具有能动性、 社会性、再生

性等一般人力资源特性以外, 治性 )和( 道德性 )两方

面特殊性质。 7.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 公共利益 )为目的,以管理( 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

织。

8. 公共财政的主要内涵一是指公共财政是“( 市场 )”的财政,二是指公共财政是 “公共”的财

政。

9. 信息是一种经加工处理后以特定形式存在的( 数据 ),它对信息接收者有意义。

10 公共部门招募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内部招募),一是(外部招募 )。

11. “新公共管理学”,在( 20 世纪 80 年代 )的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 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12. 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 政治职能 )和( 管理职能 )。

13.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

14. 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 政治实体 )在特定的情境中,为达到( 预 期目标 )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或行动准则。 15. 在某一特定规模的行政组织内, 行政组织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呈 ( 反比 )关系。

16. 国家预算管理过程包括 (

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预算的执行与监督、 (国 家决算 )三个阶段。

17. 公民有权知道他们应该知道的事情, 这种权利被称为公民的(

知情权 ) 18. 公共部门绩效, 尤其是政府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 (

社会绩效 )、( 政

治绩效 )三个方面。

19. 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研究 (

公共管理活动 ) 规律的学科,它是在 ( 公共

行政学 )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 行使公共权力 )的组织和个人。

二、简答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

2. 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 (限制政府干预、

个阶段。

3.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 和专

门性。

4. 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 术

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 执行情况

主张政府干预) 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 公益性 )、( 正规性 ) 价值标准 ),运用科学的评估技 、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物质和组织准备、 还具有( 政

1. 公民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二是政府向社会和公民

公开信息。

2. 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虽同属管理领域,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机构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特定的范围和特殊的规律,与企业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别。

(1)目的不同。(2)限制因素不同。(3)物质基础不同。(4)管理人员的选拔方式不同。(5)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

3. 预算会计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答:预算会计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有:(1)会计科目;(2)记帐方法;(3)会计凭证;(4)会计帐簿;(5)财产清查;(6)会计报表。

2. 公共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1)公正原则;(2)

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

4. 政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政府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包括:(1)政府决策信息;(2)服务信息;(3)反馈信息;

(4)政府间交流信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除包括对信息内容的管理外,还应包括与政府信息

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关的决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等活动,特别是与信息内容及其相关资源有关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资金管理和技术规范、标准的管理。同时由于政府工作的特性,政府应用信息系统管理也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绩效管理的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绩效管理的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讲究结果导向;(2)注重组织绩

效;(3)重视动态管理;(4)强调战略管理;(5)关注系统管理。

6.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1)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2)强化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公平、公正

(3)实行宏观调控, 稳定经济发展(4)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7.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2)严格考核,功

绩晋升;(3)政治中立,职务常任;(4)人事分类,依法管理;(5)专业培训,素质更新。

8. 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形成互动应注意的问题。答: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形成互动应注意的问题。(1)精简政府机构,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合理局面。(2)改变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方式,由下而上的建立公共组织。(3)

营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并逐渐形成社会机制。

9. 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政治性-- 国家权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陈述、表示和实施国家意志的代理机关。具有浓郁

的政治色彩。(2)社会性-- 政府负有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几乎包括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权威性-- 各级政府组织的设立和运行是以法律授权为基础的。

(4)法制性-- 政府的自身建设、行政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并受法律监督。(5)系统性--指公共行政组织体系的完整性。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收集信息;(2)处理信息;(3)存储信息;(4)检索信息;(5)传输信息;(6)管理信息。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收集信息;(2)处理信息;(3)存储信息;(4)检索信息;(5)传输信息;(6)管理信息。

12.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对快速发展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2)政府信息化缺少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保

障。

(3)政府信息化建设整体应用水平不高。(4)网络安全问题。

(5)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不高。(6)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13.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难有哪些方面?答: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困难主要有:(1)公共部门的垄

断性;(2)公共部门具有目标多

元性和目标弹性;(3)公共部门产出的特征;(4)公共部门生产过程的特点;(5)公共部门内部的管理机制的特点;(6)公众监督的困难;(7)绩效评估标准的限制。

14.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

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看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15. 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利益选择性;(2)目标指向性;(3)权威约束性;(4)功能多极性;(5)动态发展性

三、论述题

1. 结合实际分析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并阐述消解其阻力的对策。论述要点:阻力是动力的对立面,

有动力就有阻力。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认知;(2)利益;(3)成本;(4)组织惰性;(5)变革的不确定性;(6)习惯性。

对策:公共组织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不让那些阻碍变革的因素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消解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量降低。为此,应采取以下基本对策:(1)客观分析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强弱;(2)精心设计方案,加强改革宣传;(3)进行人事调整,做

好组织保证;(4)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对组织变革的参与程度;(5)正确运用组织动力,消除对

变革的抑制心理;(6)强化革新行为;(7)折中妥协;(8)提高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完善领导行为方式;9、妥善安置因改革而受到冲击的人员。

2. 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对政府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缺少心理和理论上的准备;(2)国家对政府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3)政府信息化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

和制度保障;(4)政府信息化建设与政府实际工作有分离;(5)网络安全问题;(6)信息资源

的开发质量不高;(7)人员素质问题。

在“十五”期间政府信息化工作应重视规范政府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主要业务网络化、信息交换规范化、信息公开制度化。具体措施:(1)确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制,逐步推行信息主管制度;(2)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条例、政府信息采集和登记办法、政府信息交换管理办法、政府信息公告办法、政府信息网络建设实施标准、政府信息库建设标准等法规,围绕政府部门主要业务,建设信息系统和网络,开发相应信息库;(3)调整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运行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引入竞争招标、外包等模式,实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预算管理,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本——绩效评价规范和制度;(4)扩大非密信息

开放,鼓励信息服务企业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商业开发和利用;(5)强化技术培训,政府工作人员不定期接受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6)实施政府信息工程,建设政府信

息交换系统。

3. 结合公共部门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点,阐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性:一般特性有:(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2)人力资源的社

会性(3)人力资源的再生性(4)人力资源的时效性(5)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自身的特殊特性有:(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政治性(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道德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有效率、政治责任、个人就业的权利和社会公平等;(2)划分人事行政管理权限,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

范围是完整统一原则的实施,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基础;(3)公共部门的目标上谋求

公共利益,因而国家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规制,保证他们依法合理地行使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权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4)就人力资源的获取而言,针对政府组织的工作性质与公职人员的政治要求,应强化德才兼备的观念,“德”保证了忠诚和责任,“才”保证了效率和质量,二者不可或缺;(5)就人员的评价机制而言,公共部门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应该是灵活的,随着机构任务的不同而变化;(6)就人员的激励机制而言,在公共部门中,依靠强调公共部门任务的重要性及组织成员的使命感、增加员工的责任范围、鼓励员工参与决策等非物质性的激励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4. 论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由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各地实施准备工作开展得并不平衡,有的地区准备工作缓慢,各级政府机关步调不一,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1)信息公开主体的工作不到位。(2)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比较差。(3)在信息公开的方式上,公式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时就大张旗鼓,涉及有关问题的内容时就遮遮掩掩,无法取信于民。

对策:(1)信息公开主体应加强责任意识,转变观念。(2)信息公开主体应明确职责,落

实行动。(3)信息公开主体应规范行为,依法行事。(4)信息公开主体应加强网站建设,提高

效率。(5)信息公开主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公众参与。

5. 谈谈你对政府失效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论述要点:(一)政府失效论及其表现: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其主要表现及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二)政府失效论的启示: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第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适当管理和干预;第三,在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第四,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建设,使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的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 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 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 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 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案例一要点答案:温州市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有为”与“无为”,很好地反映了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所表现出来的几大特点,即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加强法制建设, 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提高工

作效率。

案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 年、1988 年、1993 年和1998 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982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 个减少到61 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改革后在机构和人员数量上有回潮的现象发生。

1988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直属机构、非常设机构数量、人员编制都有明显减少。国务院的部委从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原有的22 个减少为19 个,人员编制比原来的实有人数减少了9700多人,减少了19.2%。但由于种种原因,职能转变没有到位,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

1993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不过,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建设,政府职能不可能马上转变到位,因此,1993 年机构精简的成就并不显著,比如,国务院工作部门从1993 年86个仅仅减少到59个(其中国务院部委机构40个),但1997 年又膨胀到72个,精简的人员也是如此。

1998 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历年来力度最大的,也是取得成效较多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此次改革同以往政府机构改革相比较其主要特点:一是精简力度大, 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由40 个减至29 个,减量为11 个,减幅为27%;中央各部委办直属局公务员从1997 年 3.4 万人减少到

1.7 万人,国务院人员编制总数减少了47.5%。二是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有了一些新突破,这主要表

现为:(1)设立了由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托管的国家局,即把原国务院工业经济专业管理部门全部降格转换成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下设的机构,同时对其职能做出了新的、明确的定位。(2)设立和加强了公共服务机构,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等新的职能机构。尽管如此,此次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中央财政并未因此而节约,反而为此多支出了20%。除此之外,一些市场监管机构得到了强化,规格提高了,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成为正部级单位。而一些部门下面也设立了很多司局级单位,比如外贸部建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司,还成立了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等。还成立了一些正部级单位,如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等。这些部门职能的强化或许是必要的,但并非一定要通过提高机构的行政级别来运作,这些现象都可以看作是1998 年改革之后的回潮。

2003年3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标志着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理论,说明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

案例二答案要点:如何使政府机构改革真正取得成效,摆脱“精简——膨胀”的怪圈,关键性的问题还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其次,全面分析影响组织变革的阻力,采取有效的消解公共组织变革阻力的基本对策。(可参见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组织变革的有关要点阐述)

案例三

政府上网干什么?

“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了,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始在中国公用数据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上建网站,可以将各部门的名称、职能向公众公开,及时宣传各项政策、法规,公开各项活动了。一时间反响热烈,叫好制胜不绝于耳。

政府上网之后,其结构和功能无疑将是异常纷繁复杂的。但简而言之,作为信息处理的一种高级方式,政府上网可以分为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两个方面。如果政府网站上发布的只是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信息,那么除了查询起来比较方便之外,我看不出它与各部门的资料室、各大城市的图书馆,与那些过一段时间就汇编成册的“月报”、“索引”、“年鉴”有什么本质区别。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地方,电脑远未普及,上网者更是寥寥无几,人们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手段获得信息,肯定要比政府从网上“满载而归”要现实得多。当一些基层干部每每能成功地截留政策,使群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时候,身居现代都市的政府工作人员即便每人建了网站,又能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呢?

再看接受信息,即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接收来自公众的申请、建议和意见。且不说现在不少人囿于物质条件,尚不能通过网络传送信息,就是那些每天都坐在家里去政府网上“潇洒走一回” 的人,结果又能怎样呢?如果政府不对接收到的信息及时做出处理和答复,那么除了接受速度快、

储存量大之外,政府的电子邮箱与那些24小时都是电脑值班“X长电话”,与那些锈迹斑斑、破

败不堪的“举报箱”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优点。

1999年3月3日,政府上网一个多月后,我的一位朋友访问了信息产业部门的官方网站,想进一步了解3月1日前各大媒体都已披露的、源自信息产业部的邮电资费调价方案的详情,不料该网站上未置一词,其“自费索引”上提供的竟然还是1998年3月31日的价格!

按我的理解,政府上网应该是个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社会管理科学化和公共决策民主化的良机。纳税人的钱一分一厘是怎样花掉的,人大代表竞选者的背景资料,政府官员候选人的施政方案,某项重大工程从提议到拍板,某个备受瞩目的大案从立案侦破到判决执行……诸如此类以前往往讳莫如深的“秘闻”,现在政府网站都可以事无巨细、详尽无疑地予以披露,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政府既然上网了,就不能仅仅停留于改善办公条件的水平,而应当有意识地寻求“形而上”的制度创新,在利用好现有社会管理资源的同时,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