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三)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三)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三)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三)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下列哪一术语是判断热压灭菌过程可靠性的参数()

A Z值

B D值

C F0值

D F值

E K值

2.用热压灭菌器灭菌时所用的蒸汽是()

A流通蒸汽 B 过热蒸汽 C湿饱和蒸汽 D饱和蒸汽

3.以下关于热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多糖是热原的主要成分

B 热原具有滤过性因而不能通过过滤除去

C 热原可在100℃加热2h除去 D热原可通过蒸馏避免

4.在注射剂中具有局部止痛和抑菌双重作用的附加剂是()

A 盐酸普鲁卡因

B 盐酸利多卡因

C 苯酚

D 苯甲醇

E 硫柳汞

5.制备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哪一条是正确的()

A 精滤、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B 精滤、灌封、安瓿干燥灭菌后冷却为洁净区

C 配制、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D 灌封、灭菌为洁净区

E 配制、精滤、灌封、灯检为洁净区

6.氯化钠的等渗当量是指()

A 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钠量

B 与1g氯化钠呈等渗效应的药物量

C 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钠克当量

D 与1g氯化钠呈等渗效应的药物克当量

E与1mg氯化钠呈等渗效应的药物毫克当量

7.注射剂质量要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各类注射剂都应做澄明度检查

B.调节pH应兼顾注射剂的稳定性及溶解性

C.应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D.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

E.热原检查合格

8.关于热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引起人的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

B.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C.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外毒素

D.不同细菌所产生的热原其致热活性是相同的E.热原的主要成分和致热中心是磷脂

9.对热原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于水,不耐热

B.溶于水,有挥发性

C.耐热、不挥发

D.不溶于水,但可挥发

E.可耐受强酸、强碱

10.注射用水与蒸馏水检查项目的不同点是()

A.氨B.硫酸盐C.酸碱度D.热原E.氯化物

11.注射剂的抑菌剂可选择()

A.三氯叔丁醇B.苯甲酸钠

C.新洁而灭D.酒石酸钠E.环氧乙烷

12.不能作注射剂溶媒的是()

A.乙醇B.甘油C.1,3-丙二醇D.PEG300 E.精制大豆油

13.注射液中加入焦亚硫酸钠的作用是()

A.抑菌剂B.抗氧剂C.止痛剂D.乳化剂E.等渗调节剂

14.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若配制0.5%盐酸普鲁卡

因等渗溶液2000ml,需加入氯化钠的量是()

A.16.2g B.21.5g C.24.2g D.10.6g E.15.8g

15.通常不作滴眼剂附加剂的是()

A.渗透压调节剂B.着色剂C.缓冲液D.增

粘剂

E.抑菌剂

16.对注射剂渗透压的要求错误的是()

A.输液必须等渗或偏高渗

B.肌肉注射可耐受0.5~3个等渗度的溶液

C.静脉注射液以等渗为好,可缓慢注射低渗溶液

D.脊椎腔注射液必须等渗

E.滴眼剂以等渗为好

17.冷冻干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燥过程是将冰变成水再气化的过程

B.在三相点以下升温或降压,打破固-汽平衡,使体系朝着生成汽的方向进行

C.在三相点以下升温降压使水的汽-液平衡向生成汽的方向移动D.维持在三相点的温度与压力下进行

E.含非水溶媒的物料也可用冷冻干燥法干燥

18.关于洁净室空气的净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空气净化的方法多采用空气滤过法

B.以0.5μm和5μm作为划分洁净度等级的标准粒径

C.空气滤过器分为初效、中效、高效三类

D.高效滤过器一般装在通风系统的首端

E.层流洁净技术可达到100级的洁净度

19.对灭菌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灭菌法的选择是以既要杀死或除去微生物又要保证制剂的质量为目的的

B.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物料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C.灭菌效果以杀灭芽胞为准

D.热压灭菌法灭菌效果可靠,应用广泛

E.热压灭菌法适用于各类制剂的灭菌

20.能杀死热原的条件是()

A.115℃,30min B.160~170℃,2h C.250℃,30min

D.200℃,1h E.180℃,1h

21.可用于滤过除菌的滤器是()

A.G3垂熔玻璃滤器B.G4垂熔玻璃滤器

C.0.22μm微孔滤膜D.0.45μm微孔滤膜E.砂滤棒

22.油脂性基质的灭菌方法是()

A.流通蒸气灭菌B.干热空气灭菌C.紫

外线灭菌

D.微波灭菌E.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23.控制区洁净度的要求为()

A.100级B.10000级C.100000级D.300000级

E.无洁净度要求

24.注射剂的pH要求一般控制的范围为()

A.4-9

B.3-6.5

C.2-8

D.9-12

E.5-10

25.不能用于注射剂配制的水是()

A.注射用水

B.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无热原水

C.灭菌注射用水

D.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

E.纯化水

26.灭菌中降低一个lo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定义为()

A.Z值

B.D值

C.F值

D.F0值

E.无此定义

27.流通蒸汽灭菌的温度为()

A.121℃

B.100℃

C.115℃

D.105℃

E.80℃

28.维生素C注射液的灭菌条件为()

A.100℃、30分钟

B.121℃、30分钟

C.100℃、15分钟

D.121℃、15分钟

E.115℃、15分钟

29.注射剂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为抗氧剂时,通入的气体应该是()

A.O2

B.CO2

C.H2

D.N2

E.空气

30.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汽加热杀死所有的菌繁殖体和芽孢的

灭菌方法为()

A.流通蒸汽灭菌法

B.干热空气灭菌法

C.煮沸灭菌法

D.热压灭菌法

E.微波灭菌法

31.已知盐酸普鲁卡因1%的水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2℃,欲配制

2%的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1000毫升,用氯化钠调成等渗溶液需加氯化钠()

A.6.2g

B.3g

C.5.63g

D.4.83g

E.4.52g

32.洁净室技术中,以那种粒径粒子作为划分洁净等级的标准粒子

()

A.0.5μm

B.0.5μm和5μm

C.0.5μm和0.3μm

D.0.3μm和0.22μm

E.0.22μm

33.油性注射液配制时注射用油的灭菌条件为()

A.100-115℃,30分钟

B.121℃,15分钟

C.150-160℃,1-2小时

D.105℃,1小时

E.180℃,30分钟

34.耐热产品的灭菌条件易采用()

A.100℃,30分钟

B.121℃,15分钟

C.100℃,45分钟

D.115℃,30分钟

E.105℃,30分钟

35.下列不属于营养输液的为()

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B.5%葡萄糖注射液

C.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输液

D.静脉注射脂肪乳剂

E.羟乙基淀粉注射液

36. 滴眼剂的pH值要求范围为()

A.4-6

B.5-9

C.8-12

D.6-11.5

E.3-8

37.维生素C注射液中依地酸钠的作用为()

A.pH调节剂

B.抗氧剂

C.防腐剂

D.金属螯合剂

E.渗透压调节剂

38.无法彻底破坏的热原加热方法为()

A.180、3-4小时

B.260℃、1小时

C.100℃、10分钟

D.250℃、30-45分钟

E.605℃、1分钟

39.醋酸可的松混悬型注射剂中加入硫柳汞的作用()

A.增溶剂

B.等渗剂

C.助悬剂

D.抗氧剂

E.抑菌

40.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下列哪一项相等的溶液()

A.血清

B.血浆

C.全血

D.细胞间隙液

E.

组织体液

41.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氯化钠溶液的浓度范围为()

A.0.6%-1.5%

B.0.8%-2%

C.0.9%-2.5%

D.0.5%-2%

E.0.2%-0.5%

42.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兵员微生物杀死的技术是()

A.灭菌

B.除菌

C.防腐

D.消毒

E.过滤除菌

43.紫外线灭菌中灭菌力最强的波长是()

A.250nm

B.220nm

C.25nm

D.360nm

E.300nm

44.输液分装操作区域洁净度要求为()

A.10万级

B.1万级

C.100级

D.30万级

E.无特殊

要求

45.在工作面上方保持稳定的净化气流,使微粒在空气中浮动不沉降

的措施称()

A.空调净化技术

B.层流净化技术

C.无菌操作技术

D.紊流净化技术

E.中等净化技

46.静脉注射用乳剂的乳化剂有()

A.十二烷基硫酸钠

B.吐温80 Ct-grid-mode:char'>写出下

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5.防腐剂()

6.助悬剂()

7.渗透压调节剂()

8.润湿剂()

[9~12]

A 180℃3~4h破坏

B 能溶于水

C不具挥发性 D 易被吸附 E 能被强氧化剂破坏

下列去除热原方法对应于哪一种性质

9.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10.用活性炭过滤()

11.加入高锰酸钾()

12.玻璃容器的热处理()

[13~17]

A.滤过除菌

B.流通蒸气灭菌

C.热压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干热空气灭菌

选择灭菌的方法

13.葡萄糖注射液()

14.维生素C注射液()

15.注射用油()

16.胰岛素注射液()

17.更衣室与操作台面()

[18~22]

A.深层截留

B.表面截留

C.保温滤过

D.滤饼滤过

E.加压滤过

18.可提高滤过效率()

19.微孔薄膜滤过()

20.砂滤棒滤过()

21.药材浸出液的滤过()

22.降低药液粘度促进滤过()

[23~27]

A.皮下注射剂

B.皮内注射剂

C.肌肉注射剂

D.静脉注射剂

E.脊椎腔注射剂

23.注射于真皮和肌肉之间的软组织内,剂量为1~2ml ()

24.多为水溶液,剂量可达几百毫升()

25.主要用于皮试,剂量在0.2ml以下()

26.可为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剂量为1~5ml()

27.等渗水溶液,不得加抑菌剂,注射量不得超过10ml

()

[28~32]

A.F值

B.F0值

C.D值

D.Z值

E.K值

28.验证干热灭菌可靠性的参数()

29.验证热压灭菌可靠性的参数()

30.灭菌速度常数()

31.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的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32.灭菌效果相同,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33~37]

A.灭菌法

B.灭菌

C.防腐

D.消毒

E.除菌

33.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

34.用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35.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或非致病的微生物及其芽孢全部杀死()

36.将药液过滤,得到既不含活的也不含死的微生物的药

液()

37.将物品中的微生物杀死或除去的方法()

[38~40]

A.188-195

B.不大于0.1

C.126-140

D.125-200

E.不大于0.65

38.注射用油的碘值范围为()

39.注射用油的皂化值范围为()

40.注射用油的酸值要求为()

[41~45]

A.干热灭菌法

B.热压灭菌法

C.辐射灭菌法

D.紫外线灭菌法

E.滤过灭菌法

41.输液的灭菌()

42.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的灭菌()

43.激素的灭菌()

44.金属用具的灭菌()

45.无菌室的灭菌()

[46~49]

A.除去离子的作用

B.除去热原作用

C.二者作用均有

D.二者作用均无

46.0.3μm微孔滤膜滤过()

47.电渗析法制水()

48.蒸馏法制水()

49.离子交换法制水()

[50~51]

A.聚山梨酯

B.泊洛沙姆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50.注射剂增溶剂()

51.注射剂抗氧剂()

[52~56]

A.制备过程中需用醇沉淀法除去杂质,调节pH,加抗氧剂,100℃灭菌

B.制备时溶媒需除氧加碳酸氢钠调节pH,加抗氧剂,灌封时通入

二氧化碳,100℃灭菌

C.制备时加盐酸调节Ph3.8-4.0,精滤确保澄明度合格,115℃灭菌,成品需热原加查

E.用大豆磷脂作为乳化剂,经高压乳匀机匀化两次,通入氮气灭菌

52.磺胺嘧啶注射液()

53.维生素C注射液()

54.5%葡萄糖注射液()

55.脂肪乳注射液()

56.复方丹参注射液()

[57~58]

A.滤过灭菌

B.干热灭菌

C.射线灭菌

D.湿热灭菌

E.热压灭菌

57. F值常用于()

58. F0值仅限用于()

[59~63]

A.在复方碘溶液中加入碘化钾

B.维生素B2分子中引入一PO3HN A形成维生素B2磷酸酯钠而溶解度增加

C.用90%的乙醇作为混合溶剂增加苯巴比妥的溶解度

D.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E.将普鲁卡因制成盐酸普鲁卡因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59.制成可溶性盐()

60.使用潜溶剂()

61.引入亲水基团()

62.加入增溶剂()

63.加入助溶剂()

[64~68]

A.口服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静脉注射

E.蛛网膜下腔注射

64.适用于少量溶液,一般少于2毫升的给药方式

()

65.奏效迅速,用量较大,一般大于10毫升的给药方式()

66.)

A.脊椎注射的产品

B.输液

C.多剂量注射液

D.用于外伤和手术的滴眼剂

E.常用滴眼剂

1.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

A.溶液型注射液

B.混悬型注射液

C.乳液型注射剂

D.注射用无菌粉末

E.高分子型

注射液

2.下列属于营养输液的是()

A.氟碳乳剂

B.葡萄糖注射液

C.静脉注射脂肪乳剂

D.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E.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射液

3.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

A.调节pH

B.调节等渗

C.抗氧剂

D.稳定剂

E.抑菌剂

4.眼用药物吸收途径有()

A.虹膜

B.角膜

C.巩膜

D.结合膜

E.晶状体

5.调节眼用溶液常用的缓冲液有()

A.磷酸盐缓冲液

B.醋酸盐缓冲液

C.人工房水缓冲液

D.硼酸盐缓冲液

E.碳酸盐缓冲液

6.注射液中常用的止痛剂有()

A.苯甲醇

B.利多卡因

C.布比卡因

D.苯酚

E.三氯叔丁醇

7.F0值作为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

A.适用于湿热灭菌

B.适用于干热灭菌

C.一定温度下杀灭微生物90%所需要的时间

D.一定温度下给定Z值所产生灭菌效果与参比温度下给定Z值所

产生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E.标准灭菌时间

8.安瓿的洗涤方法有()

A.常水冲洗

B.洗液泡洗

C.甩水洗涤法

D.加氯水漂洗

E.加压喷射水洗涤法

9.下列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有()

A.干热灭菌法

B.气体灭菌法

C.湿热灭菌法

D.射线灭菌法

E.滤过灭菌法

10.无菌检查方法有()

A.间接接种法

B.直接接种法

C.显色法

D.薄膜滤过法

E.酶解法

11.提高过滤效率的方法有()

A.加压或减压过滤

B.趁热过滤

C.加入助滤剂

D.减小过滤面积

E.增加过滤层厚度

12.有关F0值描述正确的是()

A.定义中参比温度定为120℃

B.F0值应用仅限于干热灭菌

C.定义中微生物指示菌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D.F0值又称为标准灭菌时间

E.考虑增强灭菌安全因素,试剂操作F0值一般增加50%

13.湿热灭菌法分为()

A.火焰灭菌法

B.热压灭菌法

C.煮沸灭菌法

D.低温间歇灭菌法

E.流通蒸汽灭菌法

14.影响热压灭菌的因素()

A.高压灭菌器的大小

B.细菌的数量和种类

C.蒸汽的饱和程度

D.灭菌器中空气的排空程度

E.灭菌的温度和时间

15.注射用水的检查项目有()

A.重金属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热原

E.不挥发物

16.注射剂中加入附加剂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B.增加药物的物理稳定性

C.增加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D.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E.抑制微生物生长

17.冷冻干燥过程中常出现的异常现象有()

A.产品外观呈疏松多孔块状或粉末壮

B.喷瓶

C.含水量偏高

D.产品外观不饱满或萎缩成团核

E.产品表面潮解

18.冷冻干燥的优点有()

A.不耐热药物可避免因高温分解变质

B.产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复药液原有的特性

C.含水量低,干燥在真空中进行,不易氧化,利于贮存

D.污染机会相对减少

E.产品剂量准确,外观优良

19.下列分散系属于注射剂的有()

A.溶液

B.乳状液

C.混悬液

D.无菌粉末

E.浓缩液

20.用于精滤的滤过介质有()

A.石棉板

B.滤纸

C.垂熔玻璃漏斗

D.微乳滤膜

E.砂

滤棒

21.注射用水的储备条件是()

A.4℃以下密闭储存

B.80℃以上密闭储存

C.65℃以上保温循环

D.80℃以上保温循环

E.65℃保温循环

22.下列有关无菌可靠性参数的单位为时间的是()

A.F0值

B.D值

C.Z值

D.N t值

E.F值

23.输液的质量要求主要为()

A.除无菌外,还必须无热原

B.pH应尽量与血浆等渗,若因稳定等原因,可允许在4-9范围内

C.渗透压应为等渗,不能用高渗溶液输入静脉内

D.不得添加抑菌剂

E.澄明度符合要求

24.下列属于射线灭菌法的是()

A.干热灭菌法

B.辐射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滤过灭菌法

E.微波灭菌法

25.热原遭破坏的温度、时间条件为()

A.250℃,30分钟

B.200℃,15分钟

C.115℃,45分钟

D.200℃以上,45分钟

E.121℃,45分钟

26.用于气体灭菌法的物质有()

A.环氧乙烷

B.甲醛蒸汽

C.丙二醇蒸汽

D.甘油蒸汽

E.过氧乙酸蒸汽

27.下列用于化学药剂杀灭菌法的物质有()

A.0.1%-0.2%苯扎溴铵溶液

B.75%乙醇

C.丙二醇蒸汽

D.2%左右的酚溶液

E.2%左右的煤酚皂溶液

28.灭菌滤过选用微孔薄膜滤器的型号为()

A.0.22μm

B.0.25μm

C. 0.3μm

D. 0.45μm

E. 0.35μm

29.注射剂中加入附加剂种类有()

A.抗氧剂

B.保护剂

C.填充剂

D.抑菌剂

E.助悬

30.不能作静脉注射的注射剂有()

A.水溶液

B.油溶液

C.乳浊液

D.混悬液

E.高分

子液

31.注射液的优点有()

A.作用迅速可靠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安全性低于口服制剂

D.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E.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32.为确保用药安全,需加入适宜抑菌剂的注射剂有()

A.低温灭菌注射液

B.热压灭菌注射液

C.滤过除菌注射液

D.无菌操作注射液

E.多剂量装注射液

33.以油为溶剂的注射剂,选用的灭菌方法有()

A.流通蒸汽灭菌法

B.低温灭菌法

C.干热灭菌法

D.无菌

操作法 E.煮沸灭菌法

34.常用的助滤剂为()

A.硅藻土

B.纸浆

C.滑石粉

D.硅胶

E.活性炭

35.可用微孔滤膜过滤的是()

A.胰岛素注射液

B.维生素C注射液

C.辅酶A注射液

D.血清蛋白注射液

E.葡萄糖注射液

36.微孔滤膜的优点有()

A.孔径小,截留能力强

B.滤速快

C.无介质脱落

D.不影响药物的pH

E.吸附性小,不滞留药液

37.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有()

A.pH

B.无菌

C.黏度

D.澄明度

E.渗透压

38.可用作注射用油的有()

A.大豆油

B.麻油

C.红花油

D.棉籽油

E.茶油

39.影响滴眼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有()

A.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

B.药物从外周血管的消除

C.药物的pH

D.药物的pK a

E.黏度

40.有关血浆代用液描述错误的是()

A.在机体内具有代替血浆的作用

B.能代替全血

C.不防碍血型试验

D.不防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

E.能在脏器组织中蓄积

41.紫外线灭菌法适用于()

A.照射表面灭菌

B.药液的灭菌

中职药剂学期末考试试卷

题11~15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医师处方 D.协定处方 E.法定处方 11.国家标准收载的处方 12.医师与医院药剂科共同设计的处方 13.提供给药局的有关制备和发出某种制剂的书面凭证 14.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 15.不需执业医师的处方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B型题 题16~20 A.分散片 B.舌下片 C.口含片 D.缓释片 E.控释片 16.含在口腔内缓缓溶解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片剂17.置于舌下或颊腔、药物通过口腔粘膜吸收的片剂18.遇水迅速崩解并分散均匀的片剂 19.能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片剂 20.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 题26~30 A.硫酸钙 B.羧甲基淀粉钠 C.苯甲酸钠 D.滑石粉 E.淀粉浆 26.填充剂 27.粘合剂 28.崩解剂 29.润滑剂 30.助流剂 题31~35 A.裂片 B.松片 C.粘冲 D.崩解迟缓 E.片重差异大 31.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大 32.压力不够 33.颗粒流动性不好 34.压力分布不均匀

35.冲头表面锈蚀 题36~40 A.3min完全崩解 B.15min以内崩解 C.30min以内崩解 D.60min以内崩解 E.人工胃液中2hr不得有变化,人工肠液 中1hr完全崩解 36.普通压制片 37.分散片 38.糖衣片 39.肠溶衣片 40.薄膜衣片 题41~45 硝酸甘油片的处方分析 A.药物组分 B.填充剂 C.粘合剂 D.崩解剂 E.润滑剂 41.硝酸甘油乙醇溶液 42.乳糖 43.糖粉 44.淀粉浆 45.硬脂酸镁 题46~50 A胃溶薄膜衣材料 B肠溶薄膜衣材料 C水不溶型薄膜衣材料 D增塑剂 E遮光剂 4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47.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48.醋酸纤维素 49.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50.二氧化钛 题61~65 A.质轻者先加入混合容器中,质重者后加入B.采用配研法混合 C.先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再与其它固体组分混匀D.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倍散 E.用固体组分或辅料吸收至不显湿润,充分混匀61.比例相差悬殊的组分

药剂学复习题和答案(三)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粉体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几何学粒子径() A.定方向径; B. 三轴径; C.比表面积等价径; D. 体积等价径。 2.下列关于药物吸湿性的说法有误的是() A.水不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吸湿性具有加和性;B. 根据E1der 假说,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成分CRH的乘积,而与各成分的量无关;C. 一般药物的CRH越大,药物越易吸湿;D. 药物应贮存在湿度低于其CHR的环境下,以防吸湿。 3.粉体的密度可分根据所指的体积不同分为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和振实密度等,这几种密度的大小顺序为() A.真密度≥颗粒密度>振实密度≥松密度 B. 真密度≥振实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 C. 真密度≥颗粒密度>松密度≥振实密度 D. 真密度≥松密度≥颗粒密度>振实密度 4. 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为() A、休止角越大,无聊的流动性越好 B、休止角大于300,物料的流动性好 C、休止角小于 300,物料的流动性好 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 E、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5. 关于粉体润湿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粉体的润湿性与颗粒剂的崩解无关 B、粉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 C、粉体的润湿性由休止角表示 D、接触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 E、休止角小,粉体的润湿性差 6.CRH为评价散剂下列哪项性质的指标() A、流动性 B、吸湿性 C、粘着性 D、风化性 E、聚集性 7.当药物粉末本身(结晶水或吸附水)所产生的饱和蒸气压低于环境中水蒸气分压时产生() A、风化 B、水解 C、吸湿 D、降解 E、异构化 8.将CRH为78%的水杨酸钠50g与CRH为88%的苯甲酸30g混合,其混合物的CRH为() A、69% B、73% C、80% D、83% E、85% 9.在相对湿度为56%时,水不溶性药物的A与B的吸湿量分别为3g 和2g,A与B混合后,若不发生反应,则混合物的吸湿量为()A、8g B、6g C、5g D、2.8g E、1.5g 10.粉体的基本性质不包括() A.粉体的粒度与粒度分布 B.粉体的比表面积 C.粉体的重量 D.粉体的密度 E.粉体的润湿性 11.关于粉体比表面积的叙述错误的是()

药剂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药剂学 一. 问答题 1.写出Stocks定律,并根据Stocks定律解释影响微粒的沉降速度的因素及可采用何种措施措施来减少微粒的沉降速度。 答:混悬粒子的沉降混悬剂中的微粒沉降速度服从Stocks定律:2r2 (pl-p2) g V=9式中,V-微粒沉降速度,r一微粒半径,pl,p2-微粒和介质的密度,nl- 分散介质的粘度,g一重力加速度。 由Stocks公式可见,微粒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平方、微粒与介质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介质的粘度成反比。因此为了减少微粒的沉降速度,可采用的措施有: (1) 减小微粒的半径, (2) 加入助悬剂。 2.浸出过程、影响浸出的因素? 答:浸出过程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1) 浸润和渗透过程 2) 溶解和解析3) 扩散和平衡。 二. 填空题 1.药物给药系统包括微粒系统溶蚀性骨架脉冲给药系统、择时给药系统、自调式释药系统、经皮给药系统、生物技术药物给药系统、粘膜给药系统。 2.由于流化沸腾制粒是在一台设备内可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

程,又称一步制粒。 3.一般而言,阳离子型表面活性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 三. 名词解释 1.粘膜给药系统:经粘膜给药系统,是由至少一种粒径在500nm 以下的聚合物组装胶束与含有或不含药物的亲水性或水性基质混合制备成的经粘膜给药系统,包括贴片剂、软膏剂、凝胶剂、乳剂、水溶液制剂、水分散或混悬液型制剂等。 2.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为该药物对某基质的置换价。 3.临界胶团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4.等张溶液:指渗透压力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5.G MP: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 6.热原: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7.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配制、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四. 计算题 1、硫酸锌滴眼剂中含属硫酸锌0.2%,硼酸1% 若配制500ml试

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1.应用Noyes-Whitney方程分析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 K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 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 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 形成饱和层, 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 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 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 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 增加扩散系数 5.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之间的摩擦 3.缓、控释制剂(一天给药2次)体外释放度试验至少取几个时间点?为什么?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η 2)g / 9ρ 1- ρ答:Stocks定律:V = 2 r2( 是分散介质的粘度η 2为介质的密度;ρ 1为粒子的密度;ρr为粒子的半径,

2016年药剂学期末考试卷

药剂学期末考试卷 一、?型题 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每张处方中规定不得超过( )种药品 ?. ?. ?. ?. ?. 、不属于按分散系统分类的剂型是( ) ?.浸出药剂 ?.溶液剂 ?.乳剂 ?.混悬剂 ?.高分子溶液剂 、下列属于假药的是( ) ?.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不标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超过有效期的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被污染的 、在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下列不属于四查内容的是( ) ?.查处方 ?.查药品 ?.查配伍禁忌 ?.查药品费用 ?.查用药合理性 、不必单独粉碎的药物是( ) ?.氧化性药物 ?.性质相同的药物 ?.贵重药物 ?.还原性药物 ?.刺激性药物 、泡腾颗粒剂遇水能产生大量气泡,是由于颗粒剂中酸和碱发生反应产生气体,此气体是( )?.氢气 ?.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 ?.其他气体 、相对密度不同的粉状物料混合时应特别注意( ) ?.搅拌 ?.多次过筛 ?.重者在上 ?.轻者在上 ?.以上都不对 、一般应制成倍散的药物的是( ) ?.毒性药物 ?.液体药物 ?.矿物药 ?.共熔组分 ?.挥发性药物 、下列哪种药物宜做成胶囊剂( ) ?.风化性药物 ?.药物水溶液 ?.吸湿性药物 ?.具苦味或臭味的药物 ?.药物的稀乙醇溶液 ?、软胶囊具有很好的弹性,其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 ) ?.水分 ?.明胶 ?.甘油 ?.蔗糖 ?.淀粉 ?、一般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 ) ?. ?分钟 ?. ?分钟 ?. ?分钟 ?. ?分钟 ?. ?分钟 ?、下列对各剂型生物利用度的比较,一般来说正确的是( )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胶囊剂>颗粒剂>散剂 ?.颗粒剂>胶囊剂>散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无法比较 ?、每片药物含量在( )??以下时,必须加入填充剂方能成型 ?. ? ?. ? ?. ? ?. ?? ?. ?? ?、下述片剂辅料中可作为崩解剂的是( ) ?.淀粉糊 ?.硬脂酸镁 ?.羟甲基淀粉钠 ?滑石粉 ?.乙基纤维素 ?、片剂制粒的主要目的是( ) ?.更加美观 ?.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原辅料得可压性 ?.增加片剂的硬度 ?.避免配伍变化 ?、对湿、热不稳定且可压性差的药物,宜采用( ) ?.结晶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 ?.粉末直接压片 ?.湿法制粒压片 ?.空白颗粒压片法 ?、流动性和可压性良好的颗粒性药物,宜采用( ) ?.结晶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 ?.粉末直接压片 ?.湿法制粒压片 ?.空白颗粒法 ?、《中国药典》 ???年版规定,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为( ) ?. ?分钟 ?. ?分钟 ?. ?分钟 ?. ?分钟 ?. ?分钟 ?、糖衣片包衣工艺流程正确的是( ) ?.素片?包粉衣层?包隔离层?包糖衣层?打光 ?.素片?包糖衣层?包粉衣层?包隔离层?打光 .素片?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打光 ?.素片?包隔离层?包糖衣层?包粉衣层?打光 ?.素片?打光?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 ?、粉末直接压片时,具有稀释、黏合、崩解作用的辅料是( ) ?.淀粉 ?.糖粉 ?.氢氧化铝 ?.糊精 ?.微晶纤维素 ?、一步制粒完成的工序是( ) ?.制粒?混合?干燥 ?.过筛?混合?制粒?干燥 ?.混合?制粒?干燥 .粉碎?混合?干燥?制粒 ?.过筛?混合?制粒 ?、以下关于表面活性剂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可溶于水又可溶于油 ?.具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可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作用 ?.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 ?、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称为( ) ?.增溶作用 ?.乳化作用 ?.润湿作用 ?.消泡作用 ?.去污作用 ?、 ??的司盘 ?(???为 ??)和 ??的去山里只 ?(???为 ?)混合后的???值是( )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 A.合剂 B.胶囊剂 C.气雾剂 D.溶液剂 E.注射剂 3.靶向制剂属于() A.第一代制剂 B.第二代制剂 C.第三代制剂 D.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 4.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数学 B.化学 C.经济学 D.生物学 E.微生物学 5.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加水量 B.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 D.药物水溶性好坏 E.药物的粉碎方法 6.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A.溶液剂 B.气雾剂 C.片剂 D.乳剂 E.散剂 7.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 A.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 C.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E.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 8.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药品 B.方剂 C.制剂 D.成药 E.以上均不是 9.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 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10.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 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 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

药剂学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答:Noyes—Whitney方程:dC/dt二KS(CS-C) K 是溶出速度常数;s为溶出介质的表面积;CS是药物的溶解度,C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溶解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首先是溶质分子从固体表面溶解,形成饱和层,然后在扩散作用下经过扩散层,再在对流作用下进入溶液主体内。 1.增加固体的表面积 2.提高温度 3.增加溶出介质的体积 4.增加扩散系数 5 . 减小扩散层的厚度 2.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哪几类?每类辅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片剂的辅料主要包括:稀释剂和吸收剂、润湿剂和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 (1)稀释剂和吸收剂。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当主药含量少时增加重量和体积。吸收剂:片剂中若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或其它液体成分时,需加入适当的辅料将其吸收后,再加入其它成分压片,此种辅料称为吸收剂。 (2)润湿剂和粘合剂。润湿剂的作用主要是诱发原料本身的粘性,使能聚合成软材并制成颗粒。主要是水和乙醇两种。粘合剂是指能使无粘性或粘性较小的 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粘性的固体粉末或粘稠液体。 (3)崩解剂。崩解剂是指加入片剂中能促进片剂在胃肠液中快速崩解成细小粒子的辅料。 (4)润滑剂。润滑剂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助流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

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流动性,使其能顺利流入模孔,片重准确。②抗粘着性主要用于减轻物料对冲模的黏附性。③润滑性减少颗粒与颗粒之间及片剂和模孔

之间的摩擦 答:至少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2h,控制释放量在30% 以下。此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效应);第二个取样点:4?6h,释放量控制在约50%左右;第三个取样点:7?10h,释放量控制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4.根据stoke ' 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2)g / 9 : 1- 答: Stocks定律:V二2 r2(是分散介质的粘度:2为介质的 密度;:1为粒子的密度;:r为粒子的半径, 粒子越大,粒子和分散介质的密度越大,分散介质的粘度越小,粒子沉降速度 越快,混悬剂的动力学稳定性就越差。方法:1.减小粒度,加入助悬剂;2.微粒的荷电、水化;3 .絮凝、反絮凝;4 .结晶增长、转型;5 .降低分散相的浓度、温度。 5.影响滤过的因素是什么? 答:随着滤过的进行,固体颗粒沉积在滤材表面和深层,由于架桥作用而形成滤渣层,液体由间隙滤过。将滤渣层中的间隙假定为均匀的毛细管束,则液体 的流动符合Poiseuile公式: p n r4t V = 8 n l式中,V —液体的滤过容量;p —滤过压力差;r —毛细管半径;l —滤渣层厚度;n —滤液粘度;t —滤过时间。由此可知影响滤过的因素有: ①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快,因此常采用加压或减压滤过法; ②滤液的粘度越大滤速越慢,为此可采用趁热过滤;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药剂学》复习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药剂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 C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佛洛伦斯药典 E.中华药典 2.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如加入碘化钾,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I2 + KI→ KI3,其中碘化钾用作( C )。 A.潜溶剂 B.增溶剂 C. 助溶剂 D.润湿剂 E.乳化剂 3.将Span-80(HLB值为 4.3)35%和Tween-80(HLB值为1 5.0)65%混合,此混合物的HLB值为( D )。 A.9.7 B.8.6 C.10.0 D.11.26 E.7.8 4.下列物质属于液体制剂中半极性溶剂的是( C )。 A.水 B.脂肪油 C.聚乙二醇 D.液体石蜡 E.乙酸乙酯 5.西黄蓍胶在混悬剂中的作用是( A )。 A.助悬剂 B.稀释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6.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E )。 A.干热灭菌 B.热压灭菌 C.煮沸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滤过除菌 7.输液配制通常加入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不包括( C )。 A.吸附热原 B.吸附杂质 C.稳定剂 D.吸附色素 E.助滤剂 8. 下列哪个不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 D )。 A.溶胶剂 B.乳剂 C.混悬剂 D.高分子溶液剂 E.乳浊液 9.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用氯化钠调节等渗,求所需氯化钠的加入量。(已知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2℃,1%氯化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58℃)(E) A.0.2g B.0.35g C.0.38g D.0.52g E.0.48g 10.中药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包括( C )。 A.粒度 B.外观均匀度 C.干燥失重 D.水分 E.微生物限度 11.缓释片制备时常用的包衣材料是( D )。 A.CAP B.MC C.HPC D.EC E.HPMC 12.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可不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D ) A.装量差异 B.外观 C.微生物限度 D.崩解时限 E.含量均匀度 13.甘油常用作乳膏剂的(A )。

药剂学成人电大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392343) 一、名词解释 1、制剂 2、临界胶团浓度 3、注射剂 4、热原 5、乳剂 6、胶囊剂 7、药剂学 8、临界相对湿度 9、缓释制剂 10、混悬剂 11、休止角 12、润湿剂 13、F0值 14、昙点 15、OTC 参考答案: 1、制剂:指根据药典或国家标准将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适合临床要求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 2、临界胶团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 3、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混悬液、乳浊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 5、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非均相液体药剂。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 6、胶囊剂:是指将药物充填于空心硬质胶囊或弹性软质囊材中而制成的制剂。 7、药剂学:是研究制剂的处方设计、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综合性应用技术的科学。 8、临界相对湿度:粉体在低湿度环境中不吸湿,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大,吸湿量缓慢增加,当相对湿度达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上升,此时的相对湿度即为临界相对湿度。 9、缓释制剂:是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 10、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较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11、休止角:系指在水平面堆积的一堆粉体的自由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的最大角度。12润湿剂,是指可使物料润湿以产生足够强度的黏性,以利于制成颗粒的液体。 13.F0值为一定灭菌温度(T)下,Z值为10℃时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即等效灭菌时间。 14.昙点:主要针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吐温类,其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这种

药剂学期末复习题库附答案(免费) (5)

题目编号:0101 第 1 章 1 节页码难度系数:A (A B C三级,A简单,C最难) 题目:举例分析在散剂处方配制过程中,混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答案:混合时可能遇到问题有固体物料的密度差异较大时,先加密度小的再加密度大的,颜色差异较大时先加色深再加色浅的,混合比例悬殊时按等量递加法混合,混合中的液化或润湿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若是吸湿性很强药物(如胃蛋白酶等)在配制时吸潮,应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度以下的环境下配制,迅速混合,密封防潮;若混合后引起吸湿性增强,则可分别包装。 答案关键词: 固体物料,密度差异,密度小,密度大,颜色差异,色深,色浅,混合比例,等量递加法,润湿,液化,吸湿性很强,临界相对湿度,密封防潮,分别包装 题目编号:0201 第 2 章 2 节页码难度系数:A (A B C三级,A简单,C最难) 题目: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流程。 答案:主药、辅料的处理→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包装 答案关键字: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衣 题目编号:0202 第 2 章 1 节页码难度系数:A (A B C三级,A简单,C最难) 题目:指出硝酸甘油片处方中辅料的作用 处方硝酸甘油0.6g 17%淀粉浆适量 乳糖88.8g 硬脂酸镁 1.0g 糖粉38.0g 共制1000片 答案:硝酸甘油主药 17%淀粉浆黏合剂 硬脂酸镁润滑剂 糖粉、乳糖可作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 答案关键词:黏合剂,润滑剂,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 题目编号:0301 第 3 章5节页码284 难度系数:A (A B C三级,A简单,C最难) 题目:举例说明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乳剂的操作要点。 答案:以液状石蜡乳的制备为例 [处方] 液状石蜡--- 12ml 阿拉伯胶 ---4g 纯化水---共制成 30ml 干胶法制备步骤:将阿拉伯胶粉4g置干燥乳钵中,加入液状石蜡12ml,稍加研磨,使胶粉分散后,加纯化水8 ml,不断研磨至发生噼啪声,形成稠厚的乳状液,即成初乳。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即得。 湿胶法制备步骤:取纯化水约8毫升置乳钵中,加入4克阿拉伯胶粉研匀成胶浆后,分次加入液状石蜡,迅速研磨至稠厚的初乳形成。再加入适量水,使成30ml,搅匀,即得。 两法均先制备初乳。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

药学 药剂学 试题及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学院医学院分院 学士学位课程综合考试例卷(1) 专业:药学(专升本) 学习中心 ___ _____ 学号___ 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第一部分药剂学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在一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 最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为: A.<1h B.2~8h C.24—32h D.32—48h E.>48h 2.不属于被动靶向的制剂是: A. 乳剂 B. 前体药物 C. 纳米球 D. 阿霉素微球 E.微囊 3.下列关于肠溶衣片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EC包衣的片剂属于肠溶衣片剂; B.用HPMC包衣的片剂属于肠溶衣片剂; C.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在pH 1的盐酸溶液中1小时不崩解; D.可检查释放度来控制片剂质量; E. 必须检查含量均匀度。 4.下列物质不可作助溶剂的是: A.聚乙二醇 B.碘化钾 C.苯甲酸钠 D.乌拉坦 E.尿素 5. 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的地位与作用的叙述哪条错误? A.药物本身虽有固有的药理作用,但只能借制剂(剂型)才能发挥疗效。 B.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常用剂量、显效时间、维持时间可有不同。 C.同一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一样,即使剂型不一样,其治疗作用也应是一样的。 D.同一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可呈现不同的治疗作用。 E.不同的药物制剂,其释药速度不同。 6.下列关于固体分散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A.固体分散体与包合物一样,都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B.固体分散体与包合物一样,都可增加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C.固体分散体可速释、缓释,也可肠溶。 D.固体分散体最常用的肠溶性载体材料是聚乙二醇。 E.固体分散体最常用的肠溶性载体材料是CAP。 7. 有关湿热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 A.湿热灭菌法包括热压灭菌、低温间歇式灭菌、流通蒸汽灭菌和煮沸灭菌等。 B.湿热灭菌效果可靠,灭菌效果与注射剂灭菌前微生物污染过程无关。 C.用于热压灭菌的蒸汽要求是不饱和蒸汽。 D.湿热灭菌法不仅适用于真溶液型注射剂灭菌,也适用于供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灭菌。 E.湿热灭菌为热力灭菌,在注射剂灭菌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则对注射剂质量

中药药剂学试题 附答案

中药药剂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药物剂型符合的三性是指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 2.药厂生产车间一般根据洁净度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洁净区一般要求达到(1万或100级)级标准)。 3.散剂常用的混合方法有研磨、(搅拌)、(过筛 )混合法。 4.为防止煎膏剂出现“返砂”现象,蔗糖的转化率宜控制在(40~50%)。 5.浸出制剂中规定流浸膏浓度为(1g/ml),浸膏为(2~5g/g)。 6.亲水胶体的稳定性可因加入(电解质)或(脱水剂)物质而破坏。 7.凡士林经常作为(软膏)剂型的基质,并常与(羊毛脂)合并使用。 8.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填充剂(稀释剂或吸收剂))、(崩解剂)。 9.红升丹主要成分是(氧化汞),采用(升法)制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适用于空气灭菌的方法是( B) A微波灭菌 B紫外线灭菌 C γ射线灭菌Dβ射线灭菌 E 60Co辐射灭菌 2.药材浸提时(D )

A浸提温度越高越好 B浸提时间越长越好 C药材粉碎越细越好 D细胞内外浓度差越大越好 E浸提压力越高越好 3.《中国药典》规定,糖浆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B) A50%(g/ml) B60%(g/ml) C65%(g/ml) D40%(g/ml) E75%(g/ml) 4.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 A)起的作用 A形成胶团 B分子极性基团 C多分子膜 D氢键 E分子非极性基团 5.我国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为(A ) A重蒸馏法 B离子交换树脂法 C电渗析法 D反渗透法 E凝胶滤过法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是( D) A保湿剂 B增粘剂 C溶媒 D等渗调节剂 E药物 7.下列基质释药、对皮肤穿透力最强的是(B ) A凡士林 B O/W型 C W/O型 D PEG E卡波谱尔 8.要使药物迅速吸收,成人用栓剂纳入直肠的部位应在( D) A距肛门口3cm处 B距肛门口4cm处 C距肛门口6cm处 D距肛门口肛门内1~2cm 处 E距肛门口肛门内5cm处

最新药剂学期末考试试卷

药剂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制剂。 2、我国工业标准筛号常用目来表示,目系指每平方英寸面积内所含筛孔的数目。 3、崩解剂是指能促使片剂在胃肠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 4、用于眼部有外伤或手术后的滴眼剂必须无菌,因此配制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并应加入少量的抑菌剂。 5、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现象是乳剂的转相。 6、热原致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7、静脉脂肪乳注射液中含有甘油2.25%(g/ml),它的作用是乳化剂。 8、用于创伤面的软膏剂的特殊要求是无菌。 9、滴丸中的药物高度分散于基质,所以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 10、甘油在膜剂中的主要作用是促使基质溶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那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A、加入助悬剂 B、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C、制成盐类 D、应用潜溶剂 2、下列哪项是常用的防腐剂()A、氯化钠B、苯甲酸钠C、氢氧化钠D、亚硫酸钠 3、彻底破坏热原的温度是() A、120℃、30min B、250℃、30min C、150℃、1h D、100℃、1h 4、注射用水是由纯化水采取()方法制备的 A、离子交换 B、蒸馏 C、反渗透 D、电渗析 5、滴眼剂中关于增稠剂的作用错误的是() A、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 B、增强药效 C、减少刺激性 D、增加药物稳定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是() A、增溶作用 B、杀菌作用 C、形成胶束 D、HLB值 2、用于O/W型乳剂的乳化剂有() A、聚山梨酯80 B、脂肪酸山梨坦 C、豆磷脂 D、泊络沙姆 3、影响中药材浸出的因素有() A、药材粒度 B、药材成分 C、浸出温度、时间 D、浸出压力 4、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适量的活性炭,其作用是() A、脱色 B、吸附热原 C、助滤 D、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5、关于氯霉素滴眼液叙述正确的是() A、氯霉素的稳定性与药液PH无关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药剂学

1.以下哪一条不是影响药材浸出的因素 a.温度 b.浸出时间 c.药材的粉碎度 d.浸出溶剂的种类 e.浸出容器的大小 2.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 a.混悬微粒的半径 b.混悬微粒的粒度 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 e.混悬微粒的直径 3.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a.加入助溶剂 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制成盐类 d.应用潜溶剂 e.加入助悬剂 4.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 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钠 e.硅皂土 5.作为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是 a.f值 b.fo值 c.d值 d.z值 e.nt值 6.对维生素c注射液错误的表述是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使成偏碱性,避免肌注时疼痛 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 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 e.采用100℃流通蒸汽15min灭菌 7.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法 b.多次过筛 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e.搅拌 8.片剂制备中,对制粒的目的错误叙述是 a.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 b.增大颗粒间的空隙使空气易逸出 c.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d.避免粉末因比重不同分层 e.避免细粉飞扬 9.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a.装量差异 b.崩解时限 c.硬度 d.水分 e.外观 10.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 a.乙基纤维素 b.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c.微粉硅胶 d.甲基纤维素 e.甘露醇 11.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1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广西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期末考试药剂学试卷-4

广西中医药大学成教院专升本专业考试试卷4 课程名称:药剂学考试形式:闭卷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 以下缩写中表示临界胶束浓度的是( C) A.HLB B.GMP C.CMC D.MAC 2. 关于休止角表述正确的是( C )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 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C.休止角小于30o,物料流动性好 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 3. 根据Stock定律,混悬微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B ) A.混悬微粒的半径 B.混悬微粒半径的平方 C.混悬微粒的粒度 D.混悬微粒的粘度 4. 片剂包糖衣工序的先后顺序为( A ) A.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 B.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 C.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 D.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有色糖衣层 5. 碘酊属于哪一种剂型液体制剂( D ) A.胶体溶液型 B.混悬液型 C.乳浊液型 D.溶液型

6. 全身作用的直肠栓剂在应用时适宜的用药部位是( B ) A.距肛门口6cm处 B.距肛门口2cm处 C.接近肛门 D.接近直肠上静脉 7.《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属于哪种类型注射剂(D ) A.纯净水 B.蒸馏水 C.去离子水 D.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再经蒸馏而制得的水 8. 下列哪些制片法不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D ) A.空白颗粒制片法 B.粉末直接压片法 C.干法制粒压片法 D.软材过筛制粒压片法 9.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D ) A.加入助溶剂 B.加入表面活性剂 C.制成盐类 D.加入助悬剂 10.进行混合操作时,应注意( C ) A.两组分比例量悬殊时,易混合均匀 B. 两组分颗粒形状差异大时,易混合均匀 C.先将密度小者放入研钵,再加密度大者 D.为避免混合时产生电荷,可降低湿度 11.下列影响过滤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 ) A.过滤速度与滤饼厚度成正比。 B.过滤速度与药液粘度成反比。 C.过滤速度与滤渣层两侧的压力差或滤器两侧的压力差成正比。 D.过滤速度与滤器的面积或过滤面积成正比。

药剂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简要说明下列概念、名词或术语(每小题3分。共15分) 1.制剂学 2.表面活性剂 3.糖浆剂 4.灭菌法 5.等量递加法 6.药典 7.氯化钠等渗当量 8.溶胶剂 9.静脉注射脂肪乳剂 10.休止角 11.剂型 12.临界胶束浓度 13.芳香水剂 14.热原 15.乳剂 16.药剂学 17.表面活性剂 18.等渗溶液 19.HLB值 20.乳剂 21.剂型 22.表面活性剂 23.昙点 24.临界相对湿度 25.HLB值 26.剂型 27.休止角 28.冷冻干燥 29.热原 30.临界胶束浓度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20分) 1.表面活性剂通常按其能否解离而分为—----------—与------------.

2.乳剂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 、-------- 。 3.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稳定性、--------稳定性、 ----------稳定性。 4.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和------。 5.输液包括 ------ 、 ------ 、------和治疗性输液四大品种。 6.眼用溶液pH值的确定要兼顾产品的刺激性、溶解度和稳定性,常用的缓冲溶液有---- .---------- 7.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包括()() ()() 8.液体药剂按分散体系分为()与() 9.下列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钠、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苯扎溴铵、卵磷脂)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表面活性剂等。 11.输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及澄明度与微粒污染问题。 12.热原的性质有——、——、——、——、吸附性和不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超声波等。 13.GMP是一--------简称。 14.根据Stokes定律,欲使混悬剂沉降缓慢,可采取的措施有 ----------.--------------.----------------. 15.药物制剂中化学降解的途径主要包括——和——,除此以外还有异构化、聚合、脱羧反应等。 16.物理灭菌法包括--------、---------、-----------------和 -----------。 17.热原的性质有一---、——、——、——一、——和不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超声波等。 18.注射剂的滤过一般采用粗滤与精滤相结合的方式,最常用的组合是 ----------.---------.--------- 19.制备软胶囊的两种方法是----------和--------。

最新药剂学期末复习题库-计算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计算题 简单二组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 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混悬剂中的微粒受重力作用产生沉降时,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 定律: 2 122()9 r g V 1. 乳化硅油所需HLB 值为10.5,若选用55%的聚山梨酯60(HLB 值为14.9)与45%另一待测表面活性剂混合取得最佳乳化效果,试计算该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A 卷,B 卷考题,本题5分) 解:HLB=(HLB1×W1+HLB2×W2)/(W1+W2) =(14.9×0.55+HLB ×0.45)/(0.55+0.45) =10.5 HLB2=5.12 答:该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5.12 2. 配制0.5%硫酸锌滴眼液200ml, 使其等渗需加NaCl 多少克?其基本处方如下: 硫酸锌 0.5 克盐酸普鲁卡因 2.0 克氯化钠适量蒸馏水加至100毫升 已知: 1%硫酸锌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0.085; 1%盐酸普鲁卡因液的冰点下降度 为0.122;1%氯化钠液的冰点下降度为 0.58。(A 卷考题,本题5分)解:w=(0.52-a)/b=(0.52-(0.5*0.085+2*0.122))/0.58*2=0.81g 3. 下列处方调成等渗需加NaCl 多少克? b a b b a a ab W W W HLB W HLB HLB

硝酸毛果芸香 1.0g 无水磷酸二氢钠 0.47g 无水磷酸氢二钠 0.40g NaCl 适量 注射用水 100ml (注:硝酸毛果芸香碱的NaCl等渗当量0.23,无水磷酸二氢钠的NaCl等渗当量为0.43,无水磷酸氢二钠的NaCl等渗当量为0.51)。(B卷考题,本题5分)解:等渗当量 X=0.9%V-EW =0.9%×100-(1.0×0.23+0.43×0.47+0.51×0.40) =0.2639g 答:调成等渗需加NaCl0.2639克 4.一副肛门栓模,单用基质注模制得10枚基质栓重30g,另将鞣酸15g与适量基质混匀后,倒入该栓模中,制得10枚含药栓重36g ,请问鞣酸对该基质的置换价是多少?(A卷及B卷考题,本题5分) 解:置换价=W/(G-(M-W)) =1.5÷(30÷10-(36÷10-15÷10)) =1.67 答:鞣酸对该基质的置换价是 1.67 5. 某复方药物片剂主药为茶碱和巴比妥,其中茶碱标示量为每片100mg,巴比妥标示量为每片40mg。质量要求其含量为标示量的90.0—110%。加完所有辅料的颗粒经测定茶碱含量为3 6.2%,巴比妥含量15.0%,求理论片重应为多少? 6.欲配制下面复方多粘菌素B滴眼液,需加入氯化钠多少克使成等渗溶液。硫 酸多粘菌素 B 0.25g 硫酸新霉素 0.75g 氯化钠适量,注射用水加至 100ml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药剂学》复习题及答案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药剂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20分) 1.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C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 .新修本草 D.佛洛伦斯药典 E.中华药典 2. 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 ,如加入碘化钾,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I2 + KI 用作 (C )。 A.潜溶剂 B.增溶剂 C.助溶剂 D.润湿剂 E.乳化剂 3.将Span-80 (HLB值为 4.3 )35°%^ Tween-80 (HLB值为1 5.0 )65%昆合,此混合物的 A.9.7 B.8.6 C.10.0 D.11.26 E.7.8 4.下列物质属于液体制剂中半极性溶剂的是(C )。 A.水 B.脂肪油 C.聚乙二醇 D .液体石蜡 E. 乙酸乙酯 5.西黄蓍胶在混悬剂中的作用是(A )。 A.助悬剂 B.稀释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6.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采用的灭菌方法是(E )。 A.干热灭菌 B.热压灭菌 C.煮沸灭菌 D .紫外线灭菌 E. 滤过除菌T KI 3,其中碘化钾HLB值为(D )。

7.输液配制通常加入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不包括(C )。 A.吸附热原 B.吸附杂质 C.稳定剂 D.吸附色素 E.助滤剂 8.下列哪个不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D )。 A.溶胶剂 B.乳剂 C.混悬剂 D .高分子溶液剂 E.乳浊液 9.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 ,用氯化钠调节等渗,求所需氯化钠的加入量。 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2 C, 1%氯化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58 C)(E) A.0.2g B.0.35g C.0.38g D.0.52g E.0.48g 1 0.中药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包括(C )。 A.粒度 B.外观均匀度 C .干燥失重 D冰分 E .微生物限度 11. 缓释片制备时常用的包衣材料是(D )。 A.CAP B.MC C.HPC D.EC E.HPMC 1 2.凡规定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可不进行下列哪项检查。(D ) A .装量差异 B.外观 C .微生物限度 D.崩解时限 E .含量均匀度 13.甘油常用作乳膏剂的(A )。 A.保湿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