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

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

《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

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

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

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

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

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

世做官。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

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

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

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

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

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但儒家济世

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

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

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

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

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

了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

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

西。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可以说,王维的

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

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体现诗人

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陶渊明是

自己选择,而苏轼则是一种情势所逼。但是毕竟这种生活的况味,苏轼也在东坡时期感觉到了。苏轼在在陶诗的题跋中写到:“陶彭泽晚节躬耕,每以诗自解,意其中未能平也。晚寓黄州二年,适值艰岁,往往乏食,无田可耕,盖欲为彭泽而不可得者。”从中可以看出苏轼当时由于自己处境的艰难,对于陶渊明的这种生活甚为羡慕,但可以看出当时的羡慕之在于物质生活的匮乏,羡慕渊明的有田可耕,有饭可食而已。这只能说是对于陶渊明的最粗浅的一种了解和向往了。

后来的苏轼由于自身处境的日益艰难,对于陶渊明的理解也愈加深刻,而自己与陶渊明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的诗歌成为他宣泄痛苦的一剂良药。

“予久有陶彭泽赋《归去来辞》之愿而未能。兹复有岭南之命,料此生难遂素志。舟中无事,依原韵用鲁公书法,为此长卷,不过暂舒胸中结滞,敢云与古人并驾寰区也耶!”这时候的苏轼对于陶渊明的向往和钦佩已成为一种精神上的疗伤药。他开始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带给他的精神自由感到向往,而自己却是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可以说,苏轼后期的生活态度确实学习了陶渊明,如他的饮酒,游赏,躬耕。尤其是在思想意识方面,他更是积极的追随陶渊明,学习他的诗歌技巧,甚至遍和陶渊明的所有作品。这些都是因为苏轼看到了陶渊明生活态度中自得的一面。而对于陶渊明表现在诗歌中的关于自己政治抱负和理想方面的诗歌,苏轼却没有倾注太多的注意力,这是因为陶渊明在苏轼这里,代表的是一种对个人生命的主宰,个人的生命哲学。陶渊明对于苏轼的意义也正在这里。对于苏轼来说,能

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果断的作出归田的举动,并且坚持这种主张,就是苏轼最佩服和羡慕的地方。由自己积极出仕到最后的远贬

岭南,对比陶渊明的决然归田,老于家园,苏轼感到了自己的不幸和对自己的不满。

所以陶渊明对苏轼最大的影响是他在面对仕途坎坷时,可以心无旁骛的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而在山水之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乐趣,而这是苏轼做不到的。

苏轼的内心总是在牵挂,牵挂国家,牵挂百姓,在他看来,国家需要他,百姓需要他,他所做到的随缘自适,是生存下去的一种方式而已,既然自己无法选择生活,那只有努力地去适应,正所谓“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和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苏轼的旷达是在极其困窘的情况下为生存不得不采取的生命策略。苏轼与唐代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政治命运何其相似,苏轼只有象刘禹锡一样说服自己,乐观顽强地生活,他明白抑郁只能亡身,欢乐苦难,忧愁实多,才要借助旷达来化解,因此苏轼的旷达中不可避免地蕴含着几许失落与无奈,甚至是难以化解的悲哀。“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仍如樽酒,日往烟萝”(《诗品二十四则?旷达》),正所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他在《送沈逵赴广南》中云:“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风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正是这几许失落与无奈,他才会自我调节似的多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此求得心理的平衡。“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世

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同上),“十五年间真梦里”(《定风波》)。这种寻求平衡的心态注定了苏轼只能淡然地看待一切,超越名利和生死,但他无法做到通透,他本人亦言“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和饮酒二十首》)。读其诗文词,我们可以体会到这隐隐的失落与无奈、安与危、毁与誉的茅盾,而且一生都不曾得到解决。这或许正是苏轼去学习陶诗的真正原因所在,一个无法释怀、无法放弃的人真正需要的便是努力寻找这种达观与超脱。

王维对苏轼的影响

王维很早就归心佛法,精研佛理,撰写了《能禅师碑》。他在《哭殷遥》诗中说:“忆昔君在日,问我学无生。”晚年《秋夜独坐》中说:“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学无生的具体方法是坐禅,静心澄性,最大限度的平静思想和情绪,让心体处于寂灭的虚空状态,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和浑然感受,进入物我冥合的无我之境。王维的这种心灵状态,对他的山水诗的影响极大,诗人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的对象,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由早期的写气图貌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如《别终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尽处自然也是深山空静无人处,人无意而至此,云无心而出岫,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静极生动,动极归动,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到了山水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而

自然。与坐禅的体验相关联,王维多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辉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如《过感化寺》以果落、虫鸣、鸟声反衬山林的静谧,寄寓诗人的幽独情怀,表现诗人静观寂照时感受到的自然界的轻微响动,以外物而入诗心,显示出心境的空明寂静。

同样,苏轼几经贬谪后,把政治上遭到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诗歌中表现了一种萧疏冲淡的风格,其思想上受佛老影响至深,以庄禅的淡泊独立万物之表,用佛家缘起性空的空静观物,使诗人心灵净化到空无的境界,才形成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达到与造物者游的心胸旷达。他在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以在家奉佛之人自居,时常“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污染自落,表里倏然,无所附丽,思窃乐之。”他以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佛老思想澡雪精神,创作风格表现出清旷神逸平淡自然。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三: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诗写的平淡而有深味,于清闲平静的日常生活情趣中,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山水生活的爱好,不为物累、不为情牵的清旷禅宗空静自悟的关照方式影响了作家的思维。在类于陶诗那种齐物我、了生死的老境中,融进了性自清静的禅悦,以“质而实绮,匷而实腴”的诗歌风格,促进了平淡美的发展。可见禅对两位诗人思想以及诗风的重大影响。

王维在阅尽官场之苍狗白云以后,树勋之心顿减,而归佛求隐之

念日渐强烈,整个生活态度呈现出内敛的趋势。其外求功利的动态人生演化为内向禅隐的静态人生。这主要与他对解脱方式的认知有关。他在《叹白发》中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他有意将自己一生的烦恼痛苦消除泯灭于佛教这个精神王国和幽寂净静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获得一种解脱、自由、轻松、愉悦、和谐的感受,消除心中的矛盾和痛苦。

苏轼虽然历尽官场险恶,甚至险些命丧毒手,但由于苏轼坚韧的性格、坚强不屈的人格追求,使其始终没有放弃入世的念头。苏轼自始至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都在追求天地合一的境界,不少作品表现出在主观意识上高度自觉超越耳目之乐,执著地追求理性的感悟和精神的升华,探索人生安身处世之道。“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叶澜风静毂放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3]94 这种观念使苏轼在处理自然审美中的物我、人神关系时,坚持以我为主、物为我所用的立场。

所以,苏轼既没有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完全纵情于现实生活中的山水,不像王维一样借由山水打造的禅家意境来躲避和消解现实的愁苦,而是有着儒家积极入世的理想,不断追寻着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文集[M].(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孔凡礼点

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张惠民,张进.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第十册[A].北京:语文出

版社,2001.

[4]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杜景华《陶渊明传》. 天津:百花出版社.2005年1月.

[6].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4月.

[7].陈铁民《王维集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8月.

[8].师长泰等《王维研究》.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9月.

[9].魏正申《陶渊明评传》. 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年3月.

[10]杜安成.苏轼诗词的旷达风格简论[J].康定学刊,1997(2),P30-35.

[11]王晓莉.微苦的旷达[J].天中学刊,2002,P49-50.

[12]赵爱梅.旷达与乐观[J].青海社会科学,2005(4),P73-75.

[13]王萍.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J].淮南

师范学院学报,2005(2),P49-53.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苏轼.苏轼全集(上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5]全唐诗(第四册)[M].中华书局,1960.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 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 《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 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 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 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 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 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 世做官。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 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 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 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

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 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但儒家济世 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 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 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 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 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 了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 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 西。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可以说,王维的 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 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体现诗人 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陶渊明是

孟浩然与陶渊明比较

陶渊明和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出名的田园诗人。一个是晋代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尽管都有写田园农家的成分,但他们所表达的田园情结尽不相同。由于社会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的原因,在这个方面上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有相同之处,但又具有明显的不同。现以与田园情怀相关的异同在陶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王诗《渭川田家》中作一分析。两首诗的不同点 1.思想内容上的不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战乱不断,政治上门阀制度森严,显赫的祖业轮到他时,家境已衰落。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辞官归隐后,返回田园躬耕。《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归园后恬淡的愉悦心情和对污浊官场的憎恶。全诗共二十句,前八句叙写了自己性格志向及误入尘网,最后远离官场,返回田园;接下来的八句,都是描写宁静的田园风光及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最后四句,写的是清静的生活乐趣和返朴自然的心情。诗人以简约的二十句诗,就描绘出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王维活动在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繁荣的盛唐时期,过着一种亦仕亦隐的生活。《渭川田家》描写的是山村景色和农家生活。这首诗写的是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写出恬静自然的田家晚归的情境。读毕《渭》,全诗的重心自然而然就落在一个“归”字。在诗人笔下,夕阳西下、牛羊归来、老人候人、牧童归来、麦田鸡鸣等这些农家平常随处可见的景色,显得诗情画意盎然,简直就是妙笔生花,别具一番牧歌情调。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与诗人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之下,农夫显得更加安然、更加自由,故闲逸之情溢于诗中。诗中前大半部分都是写那么多“归”,实际写的就是人人有得归,反衬出诗人自己无随归;人人归得亲切、安然,反衬出诗人自己归隐得太迟以及自己官场上的孤单苦闷。诗的最后一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即点出全诗的灵魂所在。由此可以得出,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的不同造就了陶王两位诗人分别在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 2.归隐方式的不同,情感亦就不同。陶渊明挂冠归隐,往往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是穷隐,得与乡民同生活共劳作,其诗出于直接体验,生活与诗,诗与生活,无不给人一种纯朴而水乳交融的亲切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仅透露出一点点信息,其组诗接下来的就能深透出这方面的体验。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是富隐,在乡间别墅诗酒书画,闲情逸致,故其山水诗精致闲雅,疏淡亲禅,而田园诗则分明是一种局外的、旁观的、缺少陶诗那种亲切感的闲适清淡。《渭》的“即此”一句,就显现出这一点。王维以下千余年,山水田园诗车载斗量,如摩诘者大可指数,而如渊明者则无一人,究其原因,与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鄙视劳作,远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亦是两人写田园山水诗情怀不同的因素之一。3.艺术特点上的不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诗风因其创新和发展,明显又别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1).景与人的关系。《归园田居》只描写景物而没有涉及到人物,从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到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诗中虽没有人物的痕迹,但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渭川田家》则是两者兼而有之,从夕阳、牛羊、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苏轼和陶渊明:跨越千年的基情——苏轼和陶诗创作考 摘要:苏轼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其晚年在扬州、惠州、儋州创作了“和陶诗”,据清代王文诰统计为124首,另有11首和陶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大规模次韵前代诗人之诗,似乎是苏轼首创,实属罕见。自他而后,和陶诗的创作历代不乏其人,影响甚至远及国外。历代评论家对此也有褒有贬,争论不休。然而苏轼为什么会创作和陶诗,而且是在晚年,并用次韵的手法进行创作。本文就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探讨苏轼以前的陶渊明接受史,苏轼本人接受陶渊明的思想历程,次韵手法到宋代的发展历程和苏轼本人对次韵手法的运用,以考察苏轼和陶诗创作的动机以及来龙去脉。 绪论 “堂堂复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读范滂传,晚和渊明诗”,这首小诗是清初诗人杜濬的《咏苏东坡》。龚鼎孳以为“二十字说尽东坡一生,真不可及”[1]。又黄庭坚五古《跋子瞻和陶诗》云“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和陶诗”在文学史上早被人所注意,并且被当做苏轼晚年诗歌的一种代表而出现在人们眼前。 一、苏轼之前的陶渊明接受史 钱锺书先生指出“渊明文名,至宋而极。永叔推《归去来辞》为晋文独一;东坡和陶,称为曹、刘、鲍、谢、李、杜所不及。自是厥后,说诗者几于万口同声,翕然无间。”[3]然而当我们考察宋前陶渊明诗歌接受史时,会发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而非一个前辈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学史中。 陶渊明的挚友、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颜延年在陶渊明死后为他撰写的《靖节徵士诔》仅仅提到了“文取旨达”[4]而已,沈约在《宋书》本传中虽然引用其诗赋,也无一语道及其文学成就[5],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史臣论赞中论列历代五言名家时,同样无一语及陶,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作为浔阳三隐之一、“高祖王业渐隆,不肯复仕”[6]这样一个隐士形象出现在当时的朝野上下眼中。 嗣后,锺嵘《诗品》列其为中品,下了“文体省净,殆无长语”[7]的评语,实际上排除六朝崇尚华美的时代风尚,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陶诗一跃而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紧接着,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为他编集的过程中撰写了《陶渊明传》《陶渊明文集序》,对陶氏大加推崇,称其为“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8],并且在其编撰的《文选》中选入了陶氏诗文一共九篇,无疑大大推动了陶诗的转播与发展。所以我们能在江淹的诗中发现《拟陶征君田居》的诗题[9],表明陶在某些作家眼中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风格的诗人形象存在了。 到了唐代,出现在盛唐的大诗人笔下的陶渊明,无疑更多的是隐士而非诗人,诸如“尝读《高士传》,最喜陶征君”(孟浩然《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李白《戏赠郑溧阳》)、“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李白《九日登山》)、“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高适《封丘县》),除此之外,暗袭陶诗典故的,如五柳、南山、北窗、黄菊等意象更是数不胜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思想初探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初探 成员:方淑嘉 王纯纯 王喆 辅导老师:蒋同萍

【导语】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自成一家的伟大诗人,其对后代的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本文介绍了陶渊明其人,并简单探讨了其思想性格特点。 【一】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传唱不绝的诗歌创作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十分巨大的文学遗产。更在于他在出世与隐逸的徘徊之间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思想境界,透过其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思想变化历程,展现了一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图画。使得其文学作品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为历代所称颂。陶渊明思想的形成及变化是复杂的,其总体趋势是从积极入世到淡然出世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及陶渊明的个人性格及其价值观念是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等原因。从而使他的思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矛盾体。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其作品以农村自然风景及田园生活为主要特色,多表达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显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二】陶渊明的思想 1、积极的入世思想 首先,陶渊明形成积极入世的思想是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杂诗?其五》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写出了陶渊明少年时期对建功立业的渴盼之情。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期间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却得以接受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渗入了儒家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读书目的及最高人生追求的理论基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行为准则在陶渊明的思想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其走上仕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其祖父与父亲都曾做过太守。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由于早年丧父,因此陶渊明的早年生活在物质上是贫苦的,但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在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有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济世之志。中年时当陶渊明在仕途上仍找不到出路时雄心壮志依然未曾消减,他曾写下“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及至晚年他仍热情地歌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可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想法一直都是陶渊明思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李白、苏轼、屈原、陶渊明、项羽、司马迁)

高考作文素材一:李白 一、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二、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三、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四、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五、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六、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 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 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七、“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 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 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高考作文素材二:苏轼 一、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 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 二、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三、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 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四、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 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 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1

儒道释三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儒道释三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谈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形成的源、缘 [摘要] 儒、道、释三家历来有“三教”之说,自魏晋以来逐渐打破儒家一统天下,形成“三教”合一的文化现象,大大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思想与创作。“诗仙”李白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作气魄,继屈原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遗风,将我国诗歌创作推上了浪漫主义创作的巅峰。首先,儒教济时用世的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创作起了主导作用。李白的许多诗篇,总是畅意地表达出其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而道教更以其土生土长的优势,使李白的更多诗歌打上了求仙问道、羽化成仙的烙印。以释济道、释道并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又渗透着浓厚的佛性禅趣。总之,儒、道、释三家在李白的体系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就了李白的浪漫、豪放之名。所以,本文通过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简要分析,谈谈儒、道、释三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儒道释李白诗歌创作

儒道释三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谈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形成的源、缘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历来有“三教”之说,乃指“‘儒’、‘释’、‘道’”三家而言。南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书》云:“大抵学术有虚有实,儒者有儒者之说,老者有老者之说,释者有释者之说,天下之学术众矣,而大别此三家。”又如近人陈寅恪先生在审阅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下卷的报告中说“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李唐之世,遂成为固定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 一、儒教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中国想入世的知识分子,只有习儒进仕这一条路了。儒家济时用世的精神,深深的积淀在文人士子的心灵深处已悠悠两千年。这两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文人士子在未入仕之前或刚刚登上仕途之初,个个意气昂扬,以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以期实现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李白诗中充满了英雄主义艺术追求。《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以为士生而桑弧逢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又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表示当时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是在人生坎坷,仕途不展的时候,也时时表现出强烈的追求功业的愿望:“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诧,思欲解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颂古文。不然拔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赠何七判官昌浩》)更有家喻户晓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仅李白如此,就连“诗佛”王维也不例外。在他们骨子深处,仍是儒家精神起主导:“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等雄浑壮阔!“暮云空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塞上》)何等粗犷豪爽!“拔剑已断天骄臂,归案共饮月支头。”(《燕支行》)何等气概非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从军行》之四、六、)又是何等壮伟昂扬!时时不忘报效国家,时时不忘建功立业,这是古代文人所共有的精神品质,这在唐代以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身上表现的更为执着。 二、道教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比较而言,唐代中前期更是道教和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唐人《封氏闻见记》云:“国朝以李氏出自老子,故崇道教。”从唐高祖起即以老子为祖先,武则天又追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将道教置于三教之首位。这是因为道教不仅为李唐王朝提供了一个借以抬高门第出身的祖先—李耳,同时,道教形体不灭的理论又可以刺激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正因为它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它的地位排在佛教之上,且在唐代前期就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和佛教相反,道教是我们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给人们描绘了一个长生不死、超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陶渊明的隐逸

陶渊明的隐逸 在古代高贤雅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最值得推崇的人生。陶渊明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所处的东晋末代,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奢靡,石崇、王恺斗富使侈浊之风登峰造极。东晋的司马王朝就像一驾老牛拉着的破车,行进在风雨迷蒙的荒野上。 据陶渊明在《命子》诗中自述:先祖源于上古的陶唐,累世名德,功臣迭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名将,戎马倥偬而官至八州都督(不知相当于今天来说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封长沙郡公。可到了他父亲一辈,家境急剧败落。到陶渊明这一代,已经是很贫寒了。 在“回崖叠嶂凌苍苍”的庐山脚下的小村庄,是陶渊明

的摇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大自然的日月、山水、草木、虫鱼,启迪着他的聪慧,塑造着他的风骨。依高山流泉,他从小就苦读诗书。 陶渊明原本是想做官的,少时就有济世之大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他也曾做过几次官。29岁开始踏上仕途,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还经常要违心地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使得他对仕途前程有些灰心丧气。但为了生计,他还是几次的仕而归、归而仕。 四十一岁那年的秋天,陶渊明被封为彭泽县令,因受不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奴颜卑膝,才当了80多天的县太爷,陶渊明就愤而辞官归隐。他对自己曾经的大济苍生之望冷齿了。官场的腐败与骄奢淫逸,令陶渊明深恶痛绝,又不愿同流合污,更是无能为力,他只好选择逃避,选择从此隐居不仕。 他的脊椎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在彭泽县衙,

陶渊明最后一次冷眼打量着公堂,把大印放在了彭泽县衙的堂桌上,发出了几声讥笑。然后有点悲壮地大步走了出来,走到阳光和清风中,走到那片贫瘠却诚实的土地上,他要回归山野的怀抱。看着迎风摇曳的凄凄芳草,看着林中的数株寒梅,他的心襟慢慢旷达了,这时候,一篇千百年来为人称颂的辞赋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山由〕,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叙述-2】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一) 本周末,儿子的家庭作业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苏东坡和陶渊明来到现代》。 我喜欢这样的题目:有挑战,也很有想象的空间。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看见儿子已经在开始动笔了。我很想知道,他会写些什么呢。但是,我拿定主意,在他写完成之前,不要按奈不住自己,提前给他什么想法。 反过来,我给自己出了一个题:如果这是我的作业,我会怎么写呢? (二) 首先,做一些随意的,但是适当的假设和推理: 苏东坡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的人了。如果他们来到现代,肯定有多东西都没见过。 苏东坡会问陶渊明:家乐福是干什么的啊?什么东西叫法国啊? 陶渊明说:咱没见识过。走,去看看先。 .....

他们也没看过电影。放电影前,看见周围的人手里都拿个小盒子,凑在耳边说话。 电影放一半了,进入到卧室部分,苏轼说: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啊..... ..... 换了一部《后天》,陶渊明说:现代的人越来越不象话了,你看他们把气候搞成啥样了。能跟我悠然见南山的时候比吗?..... 信马由缰后,罗列出一些素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想想这两个人会是什么性格,他们在现代的生活中,会有哪些不适应,会有哪些冲突,或者可以接受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松散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换句话说,想归想。最终,你得把这些东西用一种形式串起来。给大家讲一个有点意思的故事。 讲故事,就是寻找一种叙述的结构: 你得有一种符合逻辑的讲述方式,把你认为重要的那点东西讲出来,让人们感觉是真的一样。 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 我打算借鉴或者说是山寨一下《非诚勿扰》的结构。 让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如果我们现在是故事的讲述者,我们很容易发现故事的叙述逻辑。 简单的说,《非诚勿扰》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谐终端机】是个引子。这部分主要的作用是解释秦奋相亲的缘由。就跟后面故事要安排笑笑为第三者一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叙述的合理性。 故事的讲述,首先要设置一些合理的背景,让人容易接受这样的假设,从而对故事的延续造成驱动的悬念。 故事的前提,如果设置的很好。读者的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引发。而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来说,故事的主角在合理的背景中可以自己活动、讲话,展开故事。 第二部分【相亲】是一种相亲大集合。各种相亲的场合堆叠在一起,有一种现实的对应感,不乏幽默的细节。 在这样的部分中,细节和重复,是叙述的基本要素。 细节可以跟人留下真实、幽默等等愉悦的情感。而重复可以象多棱镜一样,折射出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的侧面。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 影响 [键入文档副标题] [键入作者姓名] 儒家是入世的智慧,道家是出世的哲学。儒道两家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既实用又不肤浅的性格和人生追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辛弃疾为例,阐释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学号: 摘要:儒家是入世的智慧,道家是出世的哲学。在得意时,中国人是儒家,谈理想谈奋斗;失意时,中国人是道家,论山水论洒脱。儒道两家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既实用又不肤浅的性格和人生追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辛弃疾为例,阐释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中国性格传统文化 儒家是入世的,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而道家是出世的,讲求淡泊明志,清心寡欲。儒家坚韧奋斗,道家轻蔑嘲弄。儒家和道家看似相互矛盾,互不相容,实质上却是中国文化的阴阳两极,相互矛盾,却又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儒家给了中国人得意时入世奋斗的理想,道家给了中国人失意时逃离现实的缺口。儒家和道家的相互结合,在顺境中给了中国人不沉溺其中的理想,在逆境中给了中国人豁达开朗的胸襟。这在中国许多文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首先我们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李白的身上,儒家和道家的影响都体现的尤为明显。青年时期的李白,一直抱有儒家的济世报国,建功立业的入世理想,例如从著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就能够看出李白青年时期的报复,所以,李白曾多次出川去长安谋求政治出路,但是,都失意而归。尽管李白在政治上并不顺遂,但是他一生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一生关心国事,一生保有自己经世济民的人生报复,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由此看来,苏轼思想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确实是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处处为国家人民考虑是苏轼不断创作的源泉,并以此为创作主要内容,引起有志之士的注意,从而达到救世济国的目的。 另外,苏轼还吸收了佛家思想有益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苏轼文学作品的豪放风格。佛家思想主张在现世求得一种自由解脱,而要在现世求得解脱,关键在于“自性真空”,使心灵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也就是说,要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佛家所崇尚的这样一种超然玄悟的心性正好被苏轼应用于文学创作中来。如其《薄薄酒》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擂玉种万人祖送归北邝,不如悬鹑百结独坐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色万世忙,夷齐、盗路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柞忧乐两都忘。这里把上层社会所向往和夸耀的富贵功名贬得一文不值,显示出绝然不同于世俗的人生价值观念。苏轼认为人生贵适意,他的“薄富贵”、“轻生死”都是为此他希望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实现人生的最大自由。诗的结尾一句是要求在醉中达到这一境界,紧接着第二首又对这一点做了否定“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终于以一切皆空的领悟获得更为彻底的超脱。这些思想无疑烙有佛禅及老庄的印记。当然,这里的消极成分是应该批评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思想也表现了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仕途上重重忧患的信条。因此,即使在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泰然自若,自得其乐,并创造出最乐观、最淡泊的诗文。苏轼作品中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幽远的艺术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禅诗的影响,并且这种

《走进陶渊明》

《走进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的生活经历,体会其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全面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意义。 2、分析体会陶诗歌平谈质朴的语言特色。 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和思想性格 一、导入 以初中所学陶渊明的作品导入 二、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 三、陶渊明的生平阶段 陶渊明(365~427),友人尊他为陶征士,私谥靖节,世称陶靖节、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因称陶彭泽、陶令。他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居家读书时期 这一时期从陶渊明出生到29岁。此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居家读书。 由于父亲早逝及战乱等原因,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陶渊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柴桑农村度过的。此间他潜心学习经籍。“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与子俨等疏》)陶渊明俨然是个超脱“尘事”、忘乎“世情”的读书郎。 其实,陶渊明并没有完全忘却“尘事”与“世情”,他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有三个志向:一是忠君孝亲,二是弘扬信义,三是诚心获显。这三个志向的宗旨是做一个“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好官。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摘要】: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没错,自古陶渊明就被誉为“千古隐逸之宗”。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的一生如江上雪浪几遭起伏,几番出士入士后归隐田居。本文主要通过对其隐逸思想的形成以及出仕与隐退的辩证来浅析他的隐逸思想。 【关键词】:隐逸自然价值观反俗 【正文】: 历史的洪水冲刷掉无数才子名士,然而陶渊明那一派怡然自得的形象却越显光辉,他以固穷守节的的志向,恬淡平和的性情和笃意真古的诗作为后世文人建筑了一座精神家园,开创了隐逸之风。他始为江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可以说,陶渊明就是徘徊在出仕与退隐两者中不断冲击证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 一、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形成 环境因素塑造了陶渊明心性恬淡,娴静少言的性格。他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江南古郡——柴桑,其北有庐山,那巍峨高峻的气势和云雾缭绕仿佛天人接壤的神奇景色,曾对诗人产生巨大吸引力。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如此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境长大的陶渊明汲取了天地精华,未沾染俗世尘埃。而从小习惯并熟悉山水田园生活,较之于生长于市井城镇中的世家子弟,更善于发现田园生活中的乐趣与意蕴,也更能忍受田园生活的平淡与清苦。壮志凌云的年纪,诗人却徜徉于自然之间,所以不管远离多久,多远,终究会回到田园。只要等到那一个契机就有义无反顾的冲动回到自然。 深刻的哲学思考给了陶渊明一种超然悠然的心境。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这使他卓然于一般诗人之上。陶渊明以“自然”作为化解人生苦恼的良药,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自己“质性自然”。在创作《归鸟》、《形影神》等诗篇中,他都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和漫不经心的口吻咏他的诗句的。他着迷于庄子的“物化自然”,他在老庄哲学里,看到了与自然的契合点,看到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