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经济学》EconomicandLaw考试大纲

《法经济学》EconomicandLaw考试大纲

《法经济学》EconomicandLaw考试大纲
《法经济学》EconomicandLaw考试大纲

《法经济学》(Economic and Law)考试大纲

一.课程编号:070034

二.课程类型:任选课

课程学时:32学时/2学分

适用专业:全校任选

先修课程:法律基础经济学基础

三.概述

1、考试目的: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检查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情况。

2、考试基本要求:

(一)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历史;

理解早期法学家的经济思想、经济学家的法律思想,法经济学的发展浪潮,熟悉法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二)经济学基础理论

熟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个人主义方法论,理解理性选择的具体含义,了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等学科,掌握经济学十大原理;

(三)法学基础理论

理解法律的含义、法律的形成,熟悉法律的体系和结构,法律的运行

(四)法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

掌握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法经济学六大定律,交易成本理论、波斯纳定律、海瑞定律

(五)财产权与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

理解财产权,熟悉产权的概念,掌握产权制度的经济本质,知识产权的本质以及保护的限度;

(六)合同与侵权法的经济分析

理解合同制度的本质,熟悉合同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合同法的经济分析方法,理解侵权法的本质,熟悉侵权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侵权法的经济分析方法(七)婚姻制度的经济分析

熟悉婚姻的经济本质,掌握婚姻经济分析的方法

(八)法律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理解法律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考试内容及范围

布置大型作业,对本学期课程进行综合评析。

五.考试对象

所有必修本课程的学生

《中医外科学》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细目一:致病因素 要点: 1.外感六淫致病 2.情志内伤致病 3.饮食不节致病 4.外来伤害致病 5.劳伤虚损致病 6.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7.痰饮瘀血致病 细目二:发病机理 要点: 1.邪正盛衰 2.气血凝滞

3.经络阻塞 4.脏腑失和 第二单元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细目一:辨病 要点: 1.辨病的概念 2.辨病的方法 细目二:阴阳辨证 要点: 1.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2.阴阳辨证应注意的问题 细目三:部位辨证 要点: 1.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2.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3.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细目四:经络辨证 要点: 1.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2.引经药 细目五:局部辨证 要点: 1.辨肿 2.辨肿块结节 3.辨痛 4.辨痒 5.辨脓 6.辨溃疡 7.辨出血 第三单元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细目一:内治法 要点: 1.外科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应用与内涵 2.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细目二:外治法 要点: 1.膏药、油膏的临床应用 2.箍围药的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3.掺药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4.切开法的适应证及具体运用 5.砭镰法、挑治法、挂线法、结扎法的适应证及用法 6.引流法、垫棉法、药筒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溻渍法、冷冻法、激光疗法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第四单元疮疡 细目一:疖 要点:

1.疖的定义与特点 2.疖的病因病机 3.疖的临床表现 4.疖的治疗方法 细目二:疔 要点: 1.疔的特点与种类 2.颜面部疔疮的临床表现及与疖的鉴别 3.手足部疔疮的临床表现 4.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要求 5.红丝疔的定义、特点及外治 6.疗的内治法原则 细目三:痈 要点: 1.痈的概念与特点

2018年度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 币及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 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楚 1市场需求、供給和均衡价格。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給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3.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市场结构理论。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

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 10.国际贸易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咱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第二部分财政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東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東、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3.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市场结构理论。理解市场结枃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

定方法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増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 10.国际贸易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第二部分财政 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理解公共物品、财政职能、现代财政制度,掌握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失灵的原因,理解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 12.财政支出。理解我国财政收支趋势,理解财政支出数据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辨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福建师范大学-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01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详见学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考查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共70分,5小题,每小题14分) (2)论述题(共80分,2小题,每小题40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第三节价值形式和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五章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 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第七章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 第一节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二节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第三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最新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必考考点归纳(最全版)

1.2012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第一部分经济学 3.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a)需求是指在 一定时间和 一定价格条 件下,消费 者对某种商 品或服务愿 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4.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5.影响需求最 关键的因素 还是:该商 品本身的价 格 6.市场供给是 所有生产者 供给的总和 7.影响供给的 因素主要 有:产品价 格、生产成 本、生产技 术、预期、 相关产品的 价格、其他 因素,包括 生产要素的 价格以及国 家政策等 8.市场上商品 或服务的供 给量和市场 价格呈正向 关系变化 9.需求价格弹 性指,需求 量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 度,是需求 量变动百分 比与价格变 动百分比的 比率 10.通常可以 把需求价格 弹性分为三 种:1)当需 求变量百分 数大于价格 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大于1时, 叫做需求富 有弹性或高 弹性;2)当 需求变量百 分数等于价 格变动百分 数,需求弹 性等于1时, 叫做需求单 一弹性;3) 当需求变量 百分数小于 价格变动百 分数,需求 弹性小于1 时,叫做需 求缺乏弹 性; 11.影响需求 价格弹性的 因素:替代 品的数量和 相近程度、 商品的重要 性、商品用 途的多少、 时间与需求 价格弹性的 大小至关重 要 12.影响供给 价格弹性的 因素:时间 是决定供给 弹性的首要 因素、资金 有机构成不 同影响供给 弹性的大 小、供给弹 性还受生产 周期和自然 条件的影 响、投入品 替代性大小 和相似程度 对供给弹性 的影响也很 大 13.消费者收 入变动与需 求的变动呈 同方向变 化。价格与 需求之间的 这种呈反向 变化的关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金融专业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金融专业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金融专业理论原理,掌握专业工作方法和专业技术,了解专业相关法律、规范(规定),以及是否具有运用上述知识从事金融专业实务工作,科学、合理实施金融服务与管理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1.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理解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性质、类型,理解货币市场及其工具,理解资本市场及其工具,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分析我国的各类金融市场及其工具,理解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模式,分析我国的互联网金融。 2. 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计算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理解利率风险结构、利率期限结构和利率决定理论,计算各种收益率,理解并掌握金融资产定价,分析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3. 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理解金融机构的性质、职能、类型及体系构成,理解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金融制度,分析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与金融制度。 4.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理解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原则和关系,开展商业银行的负债、贷款、中间业务和理财业务的经营,进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资本、风险、财务的管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5. 投资银行与证券投资基金。理解投资银行的性质、经营机制、功能和股权管理,分析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特点、参与主体、法律形式、运作方式和类别等内容,理解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分析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业务。 6. 信托与租赁。理解信托的性质、功能、起源与发展、设立及管理、市场及其体系,掌握信托公司的经营与管理,理解租赁的性质、种类、特点、功能、产生与发展,理解租金管理、融资租赁合同与融资租赁市场体系,掌握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与管理。 7.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理解金融工程及其内容、产生与发展,应用基础知识、管理风险的方式及优势、应用领域、分析方法,理解和应用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互换和金融期权,理解金融风险理论、类型、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应用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分析各类风险管理,理解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和完善,分析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 8.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理解货币需求理论,分析不同货币需求理论的影响因素及

政治经济学考试范围总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种含义: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二种含义:由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本身最终决定,并又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应该或必须投入到各类产品生产上去的劳动量 两者的辩证联系:第一种含义涉及价值决定,第二种含义涉及价值实现。 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新生产的产品仅够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扩大再生产 大于原有规模的生产,新生产的产品除了用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以外,还有剩余部分,可以追加到生产中去,借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 利息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根本来源是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生产力P2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是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将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题,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支配作用。只有通过人对自身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各种生产的要素才能结合起来形成能动的生产过程,制造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生产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其中,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承担人的劳动的传导体。劳动对象则是人们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是从劳动资料的变革开始的,因此劳动资料成为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除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这两个基本要素外,信息、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体现在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生产资料的创新与改进上,便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P2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考试考核大纲.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 (一)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1、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2、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大纲(二)综合笔试考核大纲 1、中医基础理论 2、中医诊断学 3、中药学 4、方剂学 5、中医内科学 6、中医外科学 7、中医妇科学 8、中医儿科学 9、针灸学 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技能一、出师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大纲 (一)基本操作 1、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推拿、拔罐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2、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3、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晕厥、虚脱、抽搐、痛经、内脏绞痛、牙痛、高热等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 4、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二)临床答辩 1、中医基础知识 (1)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2)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3)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2、临床辨证能力 (1)结合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进行答辩; (2)中医病证测试范围(本大纲未涵盖的中医病证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考生实际情况补充) 列缺犊鼻肾俞翳风神庭 少商足三里委中角孙水沟 商阳三阴交秩边风池中极 合谷阴陵泉承山环跳关元 曲池血海昆仑阳陵泉气海 肩髃通里至阴悬钟神阙 迎香神门涌泉太冲中脘 四白后溪太溪腰阳关太阳 地仓听宫内关命门印堂 下关风门外关大椎十宣 天枢胃俞支沟百会 技能二、确有专长考核临床实际本领考核大纲 (一)基本操作 1、中医望诊、问诊、闻诊、切诊、针灸、推拿、拔罐等临床技术操作能力 2、专长技术演示 (二)临床答辩 1、中医基础知识 (1)与专长有关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 (2)与专长有关的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 (3)与专长有关的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 2、临床辨证能力 (1)结合技术专长进行答辩; (2)中医病证测试范围(本大纲未涵盖的中医病证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考生实际情况补充)。 感冒泄泻消渴有机磷农药中毒 咳嗽痢疾眩晕肠痈 喘证腹痛头痛颈椎病 肺胀胁痛中风痄腮 肺痨黄疸痹证急惊风 胸痹(真心痛)积聚不寐小儿泄泻 心悸水肿血证崩漏 胃痛淋证虚劳绝经前后诸证 综合笔试考核大纲 一、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很多高校经济学专业考试包含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今天凯程考研晶晶老师就为大家整理了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1.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2.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运行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 3.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4.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 5.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到共产主义阶段,其会消亡。 6.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7.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8.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③产品分配形式。 10.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外科学发展概论 要点: 1.名医名著与外科学发展。 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发展。 第二单元外科疾病命名、分类释义及病因病理细目一:外科疾病命名、分类释义 要点: 1.疡:疮疡、肿疡、溃疡。 2.疮疡:痈、有头疽、发等。 3.皮肤病:疮、疳、斑等。 4.肛门二病:痔、漏等。 5.肿瘤:瘿、瘤、岩等。 6.其他:风毒等。

细目二:外科致病因素及致病特点要点: 1.外感六淫邪毒致病。 2.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3. 外来伤害致病。 4.情志内伤致病。 5.饮食不节致病。 6.房室损伤致病。 细目三:外科发病机理 要点: 1.总病机。 2.疮疡与气血的关系。 3.疮疡与脏腑的关系。 4.疮疡与经络的关系。

第三单元外科辨证 细目一:四诊在外科的应用 要点: 1.望诊要点。 2.闻诊要点。 3.问诊要点。 4.切诊要点。 细目二:辨阴证阳证 要点: 1.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2.以全身情况及病程缓急等辨别阴阳。 细目三:辨肿痛痒脓 要点: 1.辨肿。 2.辨痛。

3.辨痒。 4.辨脓。 细目四:辨溃疡形色 要点: 1.辨溃疡的色泽。 2.辨溃疡的形态。 细目五:辨善恶顺逆 要点: 辨善恶顺逆的概念。 第四单元外科治法 细目一:内治法 要点: 1汐l、科内治消、托、补三大法之应用与内涵。 2.清热法的代表方剂及其应用。 细目二:外治法

要点: 1.膏药、油膏、掺药等的临床应用。 2.箍围药之调剂、适应症、用法、注意点。 3.切开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等之适应症、用法、注意点。 4.引流法(药线、扩创、导管等)、垫棉法、药筒拔法、灸法、熏法、熨法、洗涤 法等之适应症、用法及注意点。 第五单元疮疡 细目一:疖 要点: 1.疖的定义及特点。 2.暑疖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治疗。 3.疖病的特点及治疗。 细目二:疔疮 要点: 1.颜面疔疮的特点与疖的鉴别。

2020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考试大纲(官方打印版本)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原理,掌握专业 工作方法和专业技术,了解专业相关法律、规范(规定), 以及是否具有运用上述知识从事工商管理专业实务工作, 科学、合理进行工商管理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1. 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辨别企业战略的特征和层次,理 解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方案,控制 企业战略方案的实施,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开展企业综合分析,区分企业战略类型,选择恰当的企业 经营战略,辨别企业经营决策的类型,理解企业经营决策 的构成要素,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合理使用定性和 定量决策方法实施企业经营决策。 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区分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解释公 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说明股东的分类、构成及其法 律地位,辨别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会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的性质、职权,执行董事会制度,依法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 司的董事会,发挥国有独资公司党组织作用和诠释经理机 构的地位,依法建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 独资公司的经理机构,执行监事会制度,依法建立有限责 任公司的监事会,依法构建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的监督机构。

3. 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理解市场和市场营销,诠释市场 营销观念,理解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区分市场营销宏观 环境和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市场 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制定市场定位的策略,选择市场营 销组合策略,识别品牌和品牌资产,区分品牌战略的类型,实施品牌战略。 4. 分销渠道管理。理解渠道管理的目标与任务,辨别消费品、工业品、服务产品,构建分销渠道,执行渠道成员的 激励,辨别渠道权力的来源,运用渠道权力,了解渠道冲 突分类和产生原因,处理渠道冲突,理解渠道差距的产生,选择恰当的指标实施分销渠道系统评估,了解分销渠道发 展趋势,实施渠道扁平化或渠道战略联盟。 5. 生产管理。辨别生产能力的种类,总结影响生产能力的 因素,核算生产能力,理解生产计划的指标,编制生产计划,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和特点,制定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编制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理解 生产控制,制定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细化生产控制的方式,开展生产进度、在制品及库存控制,进行生产调度, 掌握MRP、MRPII、ERP的原理和内容,实行丰田生产方式 和看板管理系统。 6. 物流管理。理解物流和企业物流,辨别企业物流的内容、分类和作业目标,进行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说明企 业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和流程,区分企业生产物流的类型 和方式,理解企业仓储管理的功能、内容及主要任务,理 解企业仓储管理的主要业务,区分库存的类型,进行企业 库存管理,理解企业销售物流的特征和意义,开展企业销 售物流的管理。 7. 技术创新管理。理解技术创新的特点,区分技术创新的 类型,理解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模式,理解技术创新战略的 特点,辨别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选择技术创新的战略, 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技术创新决策的评估,辨别企业技术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共70分,5小题,每小题14分) (2)论述题(共80分,2小题,每小题40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第三节价值形式和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五章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 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第七章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 第一节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二节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第三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和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点内容参考模板

●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 ●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育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疽: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常见的有有头疽无头疽两类。有头疽是发生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无头疽是指多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 ●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四个方面。 ●外感六淫的特点:1)六淫邪毒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人体2)在人体抵抗力能力低下时发病3)六淫邪毒致病有季节性4)六淫邪毒可单独致病,也可混合致病5)六淫邪毒可以无脏腑致病6)六淫邪毒致病有一定的部位,上部:风温风热;中部:气郁、火郁;下部:湿热、寒湿。 ●上部辩证:病因特点:风邪易袭,温热多侵。风邪易袭阳位,温热其性趋上,故病因多为风温,风热。发病特点:上部疾病的上升一般来势迅猛。因风邪侵袭长发于突然之间,而起病缓慢者风邪为患则较少。常见症状:发热恶风,头痛头晕,面红赤目,口干咽痛,舌尖红而苔薄黄,脉浮而数。局部红肿宣浮,忽起忽消,根脚收束,肿势高

突,疼痛剧烈,溃疡则脓稠而黄。 ●中部辩证的:病因特点:七情内伤,五志不畅可致气机郁滞,过极则化热生火,或由于饮食不节,劳伤虚损,气血郁阻,痰湿凝滞而致脏腑功能失和。多为气郁,火郁。发病特点:中部疾病的发生,常于发病前有情志不畅的刺激史,或素有性格郁闷。一般发病时常不易察觉,一旦发病,情志变化可影响病情。常见症状:中部症状比较复杂,由于影响脏腑功能,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概括之主要有:呕恶上逆,胸肋胀痛,脏腑痞满,纳食不化,大便秘结或而不爽,腹痛肠鸣,小便短赤,舌红,脉弦数。 ●下部辩证:病因特点:寒湿,湿热多见,由于湿性趋下,鼓下部疾病者多夹湿邪。发病特点:起病缓慢,缠绵男愈,反复发作。常见症状:患部沉重不爽,二便不利,或肿胀如绵,或红肿流滋,或疮面紫暗,腐肉不脱,新肉不生。 ●辨肿: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火欣热疼痛,肿势急剧。常见于阳证疮疡,如疖疔初期。丹毒等。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常见于冻疮,脱疽等。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件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而较小触之可及的称之为结节,主要见于皮肤或皮下组织。 ●辨痛:热痛:皮色火欣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寒痛: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以原因来辨痒: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2021年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2021年最新版) 精选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 (2021年最新版) 1、单选题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_____。A: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 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2、单选题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_____。 A: 剩余价值规律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 价值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选项A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B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C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多选题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有_____。 A: 简单商品经济 B: 发达商品经济 C: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D: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答案】AB。解析: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它是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使用价值(物品)方面的需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发达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且是为了价值(货币)。发达商品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多选题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_____。

2019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考试大纲(精品文档)

2019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考试大纲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 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考核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二、考核要求 识记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规律等基本概念;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和发展的基本点及其主要内容。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一、考核知识点 商品;商品价值量。 二、考核要求 识记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掌握商品二因素及其内在矛盾;掌握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商品价值的实体、价值的构成及价值量的决定;掌握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领会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 一、考核知识点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形式;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二、考核要求 识记货币、纸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概念;掌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考核知识点 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二、考核要求

识记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价值规律、市场体系等基本概念;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局限性;明确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 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考核知识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二、考核要求 识记垄断、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概念;掌握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掌握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特点;明确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 一、考核知识点 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资本主义工资。 二、考核要求 识记资本、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规律等概念;明确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性;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掌握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工资的基本形式;明确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领会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劳资关系的新变化。 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 一、考核知识点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 二、考核要求 识记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等基本概念;掌握资本的循环时间、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采取的三种职能形态及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领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因素以及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大纲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大纲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致病因素 要点: 1.外感六淫致病 2.情志内伤致病 3.饮食不节致病 4.外来伤害致病 5.劳伤虚损致病 6.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7.痰饮瘀血致病 细目二:发病机理 要点: 1.邪正盛衰 2.气血凝滞 3.经络阻塞 4.脏腑失和 第二单元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细目一:辨病

要点: 1.辨病的概念 2.辨病的方法 细目二:阴阳辨证 要点: 1.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2.阴阳辨证应注意的问题 细目三:部位辨证 要点: 1.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2.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3.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细目四:经络辨证 要点: 1.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2.引经药 细目五:局部辨证 要点: 1.辨肿 2.辨肿块结节 3.辨痛 4.辨痒 5.辨脓 6.辨溃疡

7.辨出血 第三单元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细目一:内治法 要点: 1.外科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应用与内涵 2.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细目二:外治法 要点: 1.膏药、油膏的临床应用 2.箍围药的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3.掺药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4.切开法的适应证及具体运用 5.砭镰法、挑治法、挂线法、结扎法的适应证及用法 6.引流法、垫棉法、药筒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溻渍法、冷冻法、激光疗法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第四单元疮疡 细目一:疖 要点: 1.疖的定义与特点 2.疖的病因病机 3.疖的临床表现 4.疖的治疗方法 细目二:疔 要点:

最新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所有曲线.pdf

2018年经济基础所有曲线 第一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P:价格;Qd:需求量含义: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规律: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面变化(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需求的的两种变化情况: 1、需求数量变动: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 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变动(点移动) 2、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 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线移动) 通常情况下:以下情况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1、消费者偏好增强; 2、收入增加; 3、替代品价格上涨; 4、互补品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或者向右移动的因素: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需求量变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PS:价格;QS:供给量 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供给的两种变化情况: 1、供给数量变动: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点移动) 2、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 这样的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产品价格不变,以下因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 A、生产成本降低; B、生产技术提高 供给曲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原因: 生产成本上升时,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1、消费者的偏好;1、产品价格;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2、生产成本; 3、产品价格;3、生产技术; 4、替代品的价格4、相关产品;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知识

202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 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3. 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 市场结构理论。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6.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 10. 国际贸易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精华版

现代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商品 第一节:商品价值 1.商品的两个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能用来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及价值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使用价值(社会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 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旦进入交换就具有交换价 值。(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 之间交换产品的社会关系。(两种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原 因就在于交换双方的价值是相等的。)(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价值由人们劳动所创造。劳动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商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劳动的凝结,是物化的社会 劳动) 劳动表现为价值,人们以价值来交换商品,实际上就是交换劳动。商品的价值体现人们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这就是价值的实质。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 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体现交换劳动的关系,这就是价 值的实质。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所在。) (补充:各种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知识价值论,要素价值论) 两者关系:

从现象形态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要素的统一;从本质内涵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的统一。商品是两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使用价值反映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交换的物质或精 神承担者;价值反映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 矛盾性: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直接动机是实现价值,而使用价值只 是价值的物质或精神承担者。其次,商品交换是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离而实现,即买卖结束,卖方实现价值,买方实现使用价值。 辨析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交换价值: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 关系或比例。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2.劳动二重性: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彻底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 规律的一个基点。)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以制造某有用物为目的(即反映某商品的自然属性),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各自 不同的劳动。(“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仍属于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具体劳动的对象,操作方法及结果的差别,形成了社会分工。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 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若果具体劳动离开与自然 物质的结合,也就无法创造出使用价值来。 抽象劳动:表现为一种非具体形式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具体劳动是生产目的,操作方式,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