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6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

第1章前言

车架和悬架系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部分,因为它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各个方面(操控、性能、安全、舒适)性能。

现代汽车绝大多数都具有作为整车骨架的车架。汽车绝大多数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驾驶室、货箱和有关操纵机构。车架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所以在车辆总体设计中车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使装在其上面的有关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保持不变并使车身的变形最小,车架的刚度不足会引起振动和噪声,也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某些机件的可靠性下降。过去对车辆车架的设计与计算主要考虑静强度。当今,对车辆轻量化和降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对车架的结构形式设计有高的要求。首先要满足汽车总布置的要求。汽车在复杂多边的行驶过程中,固定在车架上的各总成和部件之间不应发生干涉。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车架在载荷作用下可能产生扭转变形以及在纵向平面内的弯曲变形;车架布置的离地面近一些,以使汽车重心位置降低,有利于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1

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撑力)、纵向反力(驱动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在进行设计时,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规范合理的型式和尺寸选择,结构和布置合理。

b.保证整车良好的平顺性能。

c.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修、调整。

d.尽量使用通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e.在保证功能和强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小整备质量。

f.其它有关产品技术规范和标准。[]2

目前,农用运输车不能满足“三农”市场需求,突出表现为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剩,技术水平低,质量和维修服务水平差,价格较高,而市场急需的高质量经济型产品不能满足需求。结合生产实际,在农用运输车基础上对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进行了设计。

第2章总体方案论证

2.1 设计选型原则

2.1.1车架的设计方案

根据纵梁的结构特点,车架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案:

a.周边式车架,用于中级以上的轿车;

b.X形车架,为一些轿车所采用;

c.梯形车架,梯形车架是由两根相互平行的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其弯曲刚度较大,而当承受扭矩时,各部分同时产生弯曲和扭转。其优点是便于安装车身、车箱和布置其他总成,易于汽车的改装和变型,因此被广泛地用在载货汽车、越野汽车、特种车辆和用货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上;

d.计量式车架;

e.综合式车架;

结合生产实际及设计要求,选用方案c。[]3

2.1.2 悬架的设计方案

a.前轮和后轮均采用非独立悬架;

b.前轮采用独立悬架,后轮采用非独立悬架;

c.前后轮均采用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车身)连接。

结合生产实际及设计要求,选用方案a。

由于是载货汽车,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半椭圆形钢板弹簧,当采用纵置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时,它兼起导向装置作用。缓冲块用来减轻车轴对车架(或车身)的直接冲撞,防止弹性元件产生过大的变形。装有横向稳定器的汽车,能减少转弯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和横向角振动。[]3

2.1.3整体设计方案

综合上述两方案确定了整体设计方案:梯形车架和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半椭圆形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

2.2 设计内容

a .参与总体设计;

b .车架、悬架结构型式分析和主要参数的确定;

c .车架、悬架结构设计。

第3章 主要尺寸参数的选定

3.1 外廓尺寸

我国对低速载货汽车的限制尺寸是:总高不大于2.05米;总宽不大于2米;总

长不大于6米。

3.2 质量参数

3.2.1 装载质量G m

按要求取G m =1500kg

3.2.2 整备质量0

m 汽车的装载量与整备质量之比G m /0m 称为汽车的整备质量利用系数0m η。它表明

单位汽车整备质量所承受的汽车装载质量。参考国内外同类型同级别的汽车整备质

量利用系数和查《汽车设计》表2-10,所以:

kg m m G 18758.0/15008.0/0===

在轻型载货汽车之列,所以满足设计要求取0m kg 2000

=。[]3 3.2.3满载质量a m

kg m m m G a 35000=+=

3.2.4车架宽度

车架宽度是指左右纵梁腹板外侧面之间的宽度。在总体设计中,整车宽度确定

后,车架前后部分宽度就可以根据前轮最大转向角、轮距、钢板弹簧片宽、装在车

架内侧的发动机外廓宽度及悬置等尺寸确定。从提高整车的横向稳定性以及减小车

架纵梁外侧装置件的悬伸长度来看,车架尽量宽些,同时前后部分宽度应相等。以

便简化制造工艺和避免纵梁宽度变化处产生应力集中。由(汽车设计)表2-25取的

车架宽860mm 。

3.2.5轴距L

由总体设计取轴距2800mm。

第4章车架总成设计

4.1 车架的结构设计

车架是支撑、连接汽车备总成的零部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的基础构件。传统的梯形车架由于其所起到的缓冲、隔振、降低噪声、延长车身使用寿命等特点及生产上的继承性、工艺性等原因仍广泛应用在大型挂车上。货车车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同时要求其质量尽可能小。此外,车架应布置得离地面近一些,以降低整车重心位置,有利于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图4-1 车架结构示意图

4.1.1 纵梁形式的确定

纵梁是车架的主要承载部件,在汽车行驶中受较大的弯曲应力。车架纵梁根据截面形状分有工字梁和槽形梁。由于槽形梁具有强度高、工艺简单等特点,因此在载货汽车设计中选用槽形梁结构。另外为了满足低速载货汽车使用性能的要求,纵梁采用直线形结构。这样既可降低纵梁的高度,减轻整车自身重量,降低成本,亦可保证强度。材料选用16Mn低合金钢,16Mn低合金钢在强度,塑性,可焊性方面能较好地满足刚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低合金钢,综合机械性能良好,正火可提高塑性,韧性及冷压成型性能。

4.1.2 横梁形式的确定

横梁是车架中用来连接左、右纵梁,构成车架的主要构件。横梁本身的抗扭性能的好坏及其分布,直接影响着纵梁的内应力大小及其分布合理设计横梁,可以保证车架具有足够的扭转刚度。

从早期通过试验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可以看出,若加大横梁的扭转刚度,可以提高整个车架的扭转刚度,但与该横梁连接处的纵梁的扭转应力会加大;如果不加大横梁,而是在两根横梁间再增加横梁,其结果是增加了车架的扭转刚度,同时还降低了与横梁连接处的纵梁扭转应力

在横梁上往往要安装汽车上的一些主要部件和总成,所以横梁形状以及在纵梁上的位置应满足安装上的需要。横、纵梁的断面形状、横梁的数量以及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对车机架的扭转刚度有大的影响。纵、横梁材料的选用有以下三种:车架A:箱型纵梁、管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焊接连接,扭转刚度最大。车架B:槽型纵梁、槽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铆接连接,扭转刚度适中。车架C:槽型纵梁、工字型横梁,横、纵梁间采用铆接连接,扭转刚度最小。

从以上三种车架的对比可以看出:低速载货汽车应该选用车架B。

本设计共有六根横梁,有前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第六横梁。

4.1.3 纵梁与横梁的连接

轿车车架的纵、横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货车则多以铆钉连接(见下图)。铆钉连接具有一定弹性,有利于消除峰值应力,改善应力状况,这对于要求有一定扭转弹性的货车车架有重要意义。

图4-2 车架铆接示意图

铆接设计注意事项:

a.尽量使铆钉的中心线与构件的端面重心线重合;

b.铆接厚度一般不大于5d;

c.在同一结构上铆钉种类不益太多;

d.尽量减少在同一截面上的铆钉孔数,将铆钉交错排列;[]8

4.2 车架的技术要求

a.车架左右纵梁间的距离为86002?±,而在车架前横梁及转向器范围内应为

8600.1±。

b .车架总成左右纵梁上表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不平度在全长上不大于3.0,且

在转向器固定处,该表面与纵梁侧面的垂直度应不大于0.5。

c .车架总成驾驶室前后固定点的相对位置尺寸应符总装图要求,驾驶室后支点

与前支点高度差为100.1±。

d.在车架总成上,左右对称的前后钢板弹簧支架及吊耳支架其销孔中心线应在

同一直线上,且与车架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1000:1.5,左右对称支架的相对位

置尺寸应符合要求。

e .车架总成铆接零件的接合面必须紧固无缝隙,紧接面的直径应不小于铆钉直

径的1.5倍,且具有正确形状不允许有倾斜,呲牙等缺陷,铆接后的铆钉头和铆钉中

心线的不同轴度应不大于1.0。

f .车架的全部铆接部分应仔细检查,铆后零件上不得有裂缝,若有裂缝须更换重

铆。

g . 车架总成车架第二横梁连接的螺母应装置于车架的内部。

第5章 车架的设计计算

5.1 车架的计算:

5.1.1 纵梁弯曲应力

弯矩M 可用弯矩差法或多边形法求得。对于载重汽车,可假定空车簧上重量Gs

均布在纵梁全长上,载重Ge 均布在车箱中,空车时簧上负荷 s G (对4X2货车可取

s G =23/0g m )0m 整备质量。[]3

图5-1纵梁弯曲应力

由上图得:

()()l c c G b L G R e s f 4/]22[2-+-= (5-1)

)

(4L b a G M s ++= )(4])([21222

2c c G a L x b L x a L x x L e ++--+-])([222221c L x L

x c L x c +--- (5-2) ()()c G L G c c l G L a G R x e s e s f //]

//2[1+-+-=. (5-3) a=625mm ,b=800mm ,l =2800mm ,L=4225mm ,mm c 12002=,mm c 24001=,

mm c 3600=。

将已知量代入上式得:

()()8.2/4/]2.126.381.935008.0222543/81.920002[?-??+?-????=f R

=6744.4N

()()

6.3/81.93500225.4/3/81.920002]

6.3/4.28.281.93500225.4/625.03/81.9200024.67442[?+??-??+???-?=x

=1.24m )

8.28.0625.0(43/81.935002++??=M )2.14.2(481.93500]625.08.224.18.08.224.1625.0)8.224

.124.1(8.2[2222+?+-?-?+-])2.18.224.1(8.224.12.18.224.14.2[222+--?-?=7352.03N.m

5.1.2局部扭转应力

相邻两横梁如果都同纵梁翼缘连接,扭矩T 作用于该段纵梁的中点,则在开口断面

梁中扇性应力可按下式计算:

W W I BW /=σ (5-4)

式中 Iw —扇性惯性矩;

W —扇性坐标;

对于槽形断面

)6(2/)3(b h b h hb W +?+?= (5-5) 由材料力学表B-4热轧槽钢(GB/T-707-1988)查得

h=80mm,b=43mm,d=5.0mm,t=8.0mm

则55.1063

)43680(2/)43380(4380=?+??+??=W mm 2 对于工字形断面 4/hb W -=

5.1.3 车架扭转时纵梁应力

如横梁同纵梁翼缘相连,则在节点附近,纵梁的扇性应力:

l L W E a w ??=ασ (5-6)

式中 E —弹性模量,对低碳钢和16Mn 钢:E=2.06MPa 510?;

α—车架轴间扭角;

L —轴距;

l 节点间距;

a 系数,当kL=0时,a=6;kL=1~2时,a=5.25。

车架扭转时,纵梁还将出现弯曲应力,须和w σ相加。[]3

5.2 车架载荷分析

汽车静止时,车架上只承受弹簧以上部分的载荷称为静载荷。汽车在行驶过程

中,随行驶条件(车速和路面情况)的变化,车架将主要承受对称的垂直动载荷和斜对

称的动载荷。

5.2.1 对称的垂直动载荷

这种载荷是当汽车在平坦道路上以较高车速行驶时产生的,其值取决于作用在

车架上的静载荷及其在车架上的分布,还取决于静载荷作用处的垂直加速度之值。

这种动载荷会使车架产生弯曲变形。

5.2.2 斜对称的动载荷

当汽车在不平道路上行驶时,汽车的前后几个车轮可能不在同一平面上,从而使车架连同车身一起歪斜,其值取决于道路不平坦的程度以及车身、车架和悬架的刚度。这种动载荷将会使车架产生扭转变形。

由于汽车的结构复杂,使用工况多变,除了上述两种主要载荷的作用外,汽车车架上还承受其他的一些载荷。如汽车加速或制动时会导致车架前后载荷的重新分配;汽车转向时,惯性力将使车架受到侧向力的作用。一般来说,车架主要损坏的疲劳裂纹起源于纵梁和横梁边缘处,然后向垂直于边缘的方向扩展。在纵梁上的裂纹将迅速发展乃至全部断裂,而横梁上出现的裂纹则往往不再继续发展或扩展得很缓慢。根据统计资料可知,车架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纵梁抗疲劳损伤的强度。因此,在评价车架的载荷性能时,主要应着眼于纵梁。

5.3 车架弯曲强度的计算

由于结构的限制,车架必须满足强度要求和结构设计要求。

5.3.1 受力分析

为简化计算,设计时做以下几点假设:

a .纵梁为支撑在前后轴上的简支梁

b .空车时簧载质量均布在左、右纵梁的全长上.

c .所有作用力均通过截面的弯心(局部扭转的影响忽略不计)

其中1l =413mm,2l =910mm,3l =906mm,4l =885mm,5l =835mm,mm l 2806= 所以mm l l l l l L 4225

l 654321=+++++= 5.3.2 弯矩的计算

总体设计中又知:车载质量为G m =1500kg ,簧上整备质量=0m 2000kg 。

A .所以均布载荷集度q 为:

()()6543210/l l l l l l m m q G ++++++=

()()280835885906910413/20001500++++++=

mm N mm kg /13.8/83.04225/3500=≈=

图5-2 车架载荷示图

B .求支反力

由平衡方程02=∑F M 得:

()()13.82/800280080028002/62513.862528002?+?+=??+?F

得:N F 6.186292=

()()N F g m m F G 4.157056.1862981.920001500201=-?+=-+=

把车架纵梁分为六段。如图5-3所示:

图5-3 纵梁分段受力示图

当10l x ≤<时:

剪力x qx Q 13.81-=-= 弯矩22

107.42

x x q M -=-= 当43211l l l l x l +++≤<时:

剪力x F qx Q 13.84.1570511-=+-=

弯矩()()2211107.44134.157052/x x qx l x F M --=--=

当654321l l x l l l l +≤<+++时:

剪力x F F qx Q 13.834335211-=++-=

弯矩()()2

26543211422513.82/x x l l l l l l q M -?-=-+++++-= a. 变载面处的剪力和弯矩:

当mm l x 4131==时:

N N x Q 3104.369.335741313.813.8?-≈-=?-=-=

mm N mm N x M ??-≈?-=?-=-=522109.683.69421541307.4

当mm l l x 132391041321=+=+=时:

N N x Q 31095.44.4949132313.84.1570513.84.15705?≈=?-=-=

()()22132307.441313234.1570507.44134.15705?--?=--=x x M

mm N mm N ??≈?=61017.797.7168074

当mm l l l x 2229906910413321=++=++=时:

N N x Q 31042.237.2416222913.84.1570513.84.15705?-≈-=?-=-=

()()22222907.441322294.1570507.44134.15705?--?=--=x x M

mm N mm N ??≈?=6103.853.8299451

当mm l l l l x 31148859069104134321=+++=+++=时:

N N x Q 3106.942.9611311413.84.1570513.84.15705?-≈-=?-=-=

()()22311407.441331144.1570507.44134.15705?--?=--=x x M

mm N mm N ??≈?=61095.268.2953511

当mm L x 4225==时:

N x Q 5.56422513.83433513.834335-≈?-=-=

()()04225422507.4422507.42

2=-?-=--=x M b. 求最大弯矩:

因为dx dM Q /=,所以当Q=0时,弯矩最大

即013.88.7469

=-=x Q ,mm x 79.918≈时,弯矩最大 ()()22max 79.91807.441379.9184.1570507.44134.15705?--?=--=x x M

mm N mm N ??≈?=6105.476.4507841

5.3.3 强度验算

实验表明,当车速约40 km /h 时,汽车在对称的垂直动载工况下,其最大弯矩max D M 约为静载荷下的3(卵石路)~4.7(农村土路)倍,同时,考虑到动载荷作用下,车架处于受疲劳应力状态,如取疲劳安全系数为1.15~1.4,可求得动载荷下的最大弯矩:

mm N M M D ??≈???=??=76max max 1096.2105.47.44.17.44.1

可用下式来校核纵梁的弯曲强度:

x D W M /m a x

=σ (5-7) 式中:σ —— 纵梁的弯曲强度

x W —— 抗弯模量

MPa 9.15821087.1/1096.247=??=σ

如图可知区域载面形状和载面特性,即抗弯截面系数为:

()

H bh BH W 6/33-= (5-8) 12δ-=H h , 2δ-=B b (5-9) ()

34331087.1806/70388043mm W x ?≈??-?=

比较车架全长上受力分析可知:

最大受力可能发生在最大弯矩处或变载面处,求两点的受力值加以比较求出安全系数:

i s n σσ/= (5-10) 其中s σ为材料的屈服应力,取其值为345MPa ()MPa W M x 8.2401087.1/105.4/46max max ≈??==σ

43.18.240/345/max ≈==σσs n

综上所述:车架发生最大受力时,静载安全系数不小于1.43, 按上式求得的弯曲应力不超过纵梁材料的疲劳极限MPa 260~2201=-σ。[]7

5.4 车架扭转应力的计算

5.4.1 受力分析

简化设计计算,假设牵引横梁为一根前悬架梁,共有七根主横梁,分别为前端横梁,工具箱横梁,三根方形横梁,一根矩形横梁和后端横梁,间距分别为a l =413mm, b l =910mm, c l d l e l f l

图5-4 车架在反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受扭情况简图

1—6为横梁;a —e 为纵梁的区段

图5-4为车架在反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受扭情况简图。作用在车架上的四个力R 位

于前后车轮轴线所在的横向铅垂平面内。[]3

5.4.2 求最大扭矩max T

这时各横梁的扭转角相等。此外,纵横梁单位长度的扭转角亦相等。由于扭转角θ与扭矩T ,扭转刚度k GJ 存在以下关系: ()?==k

k GJ Tl GJ Tl 3.57θ (5-11) 式中:T ——车架元件所受的扭矩,N ·mm

L ——车架元件的长度,mm

G ——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MPa

k J ——车架元件横断面的极惯性矩,4m m

因此,作用在车架元件上的扭矩k T 与该元件的扭转刚度kk GJ 成正比,故有4721721::::::::::::::k kb ka k k k f b a J J J J J J T T T T T T ??????=??????

式中: ???,,21T T ——横梁1,2,…所受的扭矩;

???,,21k k J J ——横梁1,2,…横断面的极惯性矩;

???,,21T T ——纵梁在1,2和1,2,…横梁间所受的扭矩;

???,,21k k J J ——纵梁在1,2和1,2,…横梁间横断面的极惯性矩;

如果将车架由对称平面处切开见图5.8,则切掉的一半对尚存的一半的作用相当于在切口横断面上作用着扭矩621,,T T T ???和横向力621,,Q Q Q ???。对最右边的横梁1取力矩的平衡方程式,则有

图5-5 车架在反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受力简图

()()()c b a b a a l l l Q l l Q l Q T T T T T T RL ++-+-++++++-432654321

()()065=++++-+++-e d c b a d c b a l l l l l Q l l l l Q (5-12) 由(5-11)式得:1212k k J J T T =;1

313k k J J T T =;… 11k ka a J J T T =;1

1k kb b J J T T =;…

1

1122J J C T C T Q ka a ?== ()ka kb k a b J J CJ T C T T Q -=-=11222

;… 将上式代入(5-12),经整理后得: ()

∑∑==+=71112

n f a

m m km kn

k l J C J RLJ T (5-13) 式中:n ——横梁数为6;

M ——两横梁之间的纵梁区段数为5;

C ——车架宽为860mm ;

L ——前后桥的距离为2800mm ;

a .求极惯性矩1233bh BH I x -=和抗扭截面系数H bh BH W x 633-=;[]3

第6章 悬架的总成设计

6.1悬架的设计要求:

a .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和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b .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的能力。

c.汽车制动或加速时,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侧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d.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e.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f.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另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4

6.2悬架的两种形式:

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A.非独立悬架如图(a)所示。其两侧车轮安装于一整体式车桥上,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力时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上。

B.独立悬架如图(b)所示,其两侧车轮安装于断开式车桥上,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弹性地连接,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6

图6-1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C. 钢板弹簧又叫叶片弹簧,它是由若干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叠加在一起组合成一根近似等强度的梁。如下图所示。钢板弹簧3的第一片(最长的一片)称为主片,其两端弯成卷耳1,内装青铜或塑料或橡胶。粉沫冶金、制成的衬套,用弹簧销与固定在车架上的支架、或吊耳作铰链连接。钢板弹簧的中间用U形螺栓与车桥固定。中心螺栓4用来连接各弹簧片,并保证各片的装配时的相对位置。中心螺栓到两端卷耳中心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为了增加主片卷耳的强度,将第二片末端也弯成半卷耳,包在主片卷耳和外面,且留有较大的间隙,使得弹簧在变形时,各片间有相对滑动的可能。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各片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促使车架的振动衰减。各片间的干摩擦,车轮将所受冲击力传递给车架,且增大了各片的摩损。所以在装合时,各片间涂上较稠的润滑剂(石墨润滑脂),并应定期保养。

图6-2钢板弹簧示意图

1.卷耳;

2. 弹簧夹;

3. 钢板弹簧;

4. 中心螺栓;

钢板弹簧可分为对称式钢板弹簧和非对称式钢板弹簧,对称式钢板弹簧其中心螺栓到两端卷耳中心的距离相等,不等的则为非对称式钢板弹簧。我们设计的是对称式钢板弹簧,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各片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促使车架的振动衰减,起到减振器的作用钢板弹簧本身还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可不必单设导向装置,使结构简化,并且由于弹簧各片之间摩擦引起一定减振作用。[]4 D.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面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a .在压缩行程(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b .在悬架伸张行程中(车桥和车架相互远离),减振器阻尼力应大,迅速减振。

c .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桥间的相对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筒式减振器,且在压缩和伸张行程中均能起减振作用叫双向作用式减振器,还有采用新式减振器,它包括充气式减振器和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图6-3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图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原理说明。在压缩行程时,指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3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少,油压升高,油液流经流通阀8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1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开压缩阀6,流回贮油缸5。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8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4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主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储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7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由于伸张阀弹簧的刚度和预紧力设计的大于压缩阀,在同样压力作用下,伸张阀及相应的常通缝隙的通道载面积总和小于压缩阀及相应常通缝隙通道截面积总和。这使得减振器的伸张行程产生的阻尼力大于压缩行程的阻尼力,达到迅速

减振的要求。[]3

6.3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6.3.1悬架静挠度c f

悬架静挠度c f 是指汽车的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w F 与此时悬架刚度c 之比即 c F f w c /= (6-1) 汽车前后悬架与其簧上质量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因现代汽车的质量分配系数ε近似等于1,于是汽车前、后轴上方车身两点的振动不存在联系。因此,汽车前后部分车身的固有频率n 1和n 2(亦称偏频)可以用下式表示

n 1=11m c ()π2; n 2=()π222m c (6-2) 式中,c 1、、c 2为前后悬架的刚度(N/cm );m 1、m 2为前后悬架的簧上质量(kg )。 当采用弹性特性为线性变化的悬架时,前、后悬架的静挠度可用下式表示 1c f =m 1g/c 1; 2c f =m 2g/c 2 (6-3)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g=981cm/s 2。

将1c f 、2c f 代入式(6-1)得到:

n 1=51c f n 2=52c f (6-4)

由(2)可知:悬架的静扰度c f 直接影响车身振动的偏频n 。因此,要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必须正确的选取悬架的静扰度。在选取前、后悬架的静扰度1c f 和2c f 时,应当使之接近,并希望后悬架的静扰度2c f 比前悬架的静扰度1c f 小些,这有利于防止出身产生较大的纵向角振动。理论分析证明:若汽车以较高车速驶过单个路障,n 1/n 2<1时的车身纵向角振动要比n 1/n 2>1时小,故推荐取:2c f =(0.8~.9)1c f 。考虑到货车前后轴荷的差别和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取前悬架的静扰度值大于后悬架的静扰度值,推荐2c f =(0.6~.8)1c f 。货车满载时,前悬架偏频要求在1.50~2.10Hz ,而后悬架则要求在1.70~2.17Hz 。根据需要我选定:n 1=1.3,n 2=1.5

将n 1=1.3, n 2=1.5代入(6-4)得

1c f =14.8cm ,2c f =11.1cm []4

6.3.2 悬架的动扰度d f

悬架的动扰度d f 是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高度的1/2或2/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的垂直位移。要求悬架应有足够大的动扰度,以防止在坏路面上行驶时经常碰撞缓冲块。对货车,d f 取6~9cm 。货车车架的最大弯曲扰度通常应小于10mm 。货车车架质量

约为整车整备质量的1/10。[]4

6.3.3 悬架弹性特性

悬架受到的垂直外力F与由此所引起的车轮中心相对于车身位移f(即悬架的变形)的关系曲线,称为悬架的弹性特性。其切线的斜率是悬架的刚度。

图6-4悬架弹性特性曲线

悬架的动容量越大,对缓冲块击穿的可能性越小。对于空载与满载时簧上质量变化大的货车和客车,为了减少振动频率和车身高度的变化,应当选用刚度可变的非线性悬架。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弹性特性可视为线性的,而带有副簧的钢板弹簧均为刚度可变的非线性弹性特性悬架。[]4

6.3.4 后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

货车后悬架多采用有主、副簧结构的钢板弹簧。

图6-5货车主、副簧为钢板弹簧结构的弹性特性

具体确定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使副簧开始起作用时的悬架扰度a f 等于汽车空载时悬架的扰度0f ,而使副簧开始起作用前一瞬间的扰度k f 等于满载时悬架的扰度c f 。于是,可求得k F =w F F 0。式中,F 0和w F 分别为空载与满载时的悬架载荷。副簧、主簧的刚度比为

w m a F F c c /,1/0=-=λλ (6-5) 式中:

a c 为副簧刚度;

c m 为主簧刚度。

用此方法确定的主、副簧刚度的比值,能保证在空、满载使用范围内悬架振动频率变化不大,但副簧接触托架前、后的振动频率变化比较大。

第二种方法是使副簧开始起作用时的载荷等于空载与满载时时悬架载荷的平均值,即k F =0.5(F 0+F w ),并使F 0和k F 间的平均载荷对应的频率与k F 和w F 间平均载荷对应的频率相等,此时,副簧与主簧的刚度比为

()()3|/22/+-=λλm a c c (6-6)

用此方法确定的主、副簧刚度的比值,能保证副簧起作用前、后悬架振动频率变化不大。对于经常处于半载运输状态的车辆,采用此法较为合适。

5)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

悬架侧倾角刚度系指簧上质量产生单位侧倾角时,悬架给车身的弹性恢复力矩。它对簧上质量的侧倾角有影响。侧倾角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货车车身侧倾角不超过?6~?7。[]4

6.4钢板弹簧的设计

6.4.1钢板弹簧的布置方案

纵置钢板弹簧能传递各种力和力矩,并且结构简单,故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纵置钢板弹簧有对称和不对称之分,因大多数汽车采用对称式钢板弹簧所以我选用了对称式钢板弹簧。

6.4.2 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确定

A .钢板弹簧材料及许用应力选用: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 弹簧·起重运输件·五金件,7—112表7-11-6

材料:60Si2MnA ,,1372MPa s =σ M P a

b 1568=σ,05.010=σ,2.0=ψ 。 表7-11-7钢板弹簧许用应力

载重汽车的前板簧许用弯曲应力MPa p 441~343=σ;

载重汽车的后板簧许用弯曲应力MPa p 490~441=σ。

B .板弹簧设计与计算:

表7-11-8

半椭圆式板弹簧: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 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 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便,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

拥有最高的权限。允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便的操作。 3 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图3.1 功能模块图 3.2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 教师信息 课程信息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某轿车机械式紧急制动辅助装置设计与仿真研究 宽轨机车运输车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工程车辆联网系统及软件平台设计 叠经中空结构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地铁土建工程投资控制研究 基于6-σ的某轻型车制动跑偏的分析与改进 基于数据仓库的汽车故障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与应用 基于道路自识别的智能汽车控制系统设计 旋转冲压转子气流激振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 基于稳健性优化的乘员约束系统性能改进 汽车侧向防撞预警系统的研究 汽车驱动轮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插值函数的路面不平度的模拟研究 运动型多功能汽车防侧翻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 两类复合弹簧系统的运动复杂性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下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研究 面向城市工况的LPG公交车用发动机动力性能研究 微型纯电动车车架结构性能分析与优化

基于多维模糊控制的汽车半主动悬架仿真及研究 空间网壳结构主动抗震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 智能车视觉导航中路径识别技术的研究 华瑞汽车制造执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道路自动识别与控制的智能车系统的研究 某轿车悬架运动特性分析及线性区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ABS在环仿真实验平台研究 输出假设对大学生英语分词状语短语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分析与优化 模拟驾驶视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动汽车差速控制设计 基于变刚度的车辆悬架减振系统设计研究 配戴近视镜驾驶者的驾驶疲劳检测 基于DSP的电动高尔夫球车数字化驱动系统的研究 超限治理对汽车产品的影响 平行泊车方法研究与仿真 智能车定向天线跟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研究 轻型电子机械制动汽车横摆与侧偏控制研究 驱动与制动工况轮胎模型研究 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智能车载红外视觉预警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道路模拟试验台CMAC与PID复合控制仿真研究 基于ARM7的双驱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视觉导航的智能车系统研究 山西农村客运车辆发展研究 高压低噪恒流量离心泵动力学研究 城市道路车道变换微观模型及仿真研究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1127最终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览表

车辆工程专业12届毕业设计(论文)一览表 编号选题名称选题来源 选题类型名称 (本专业分类) 学生 姓名 指导教 师姓名 职称 1 多片湿式离合器及其试验装置 设计 生产实践底盘王俊 郭新民 荆崇波 教授 副教授 2 柴油机冷EGR系统文丘里管的 设计计算 科学研究发动机李亚慧 郭新民 尹旭峰 教授 讲师 3 轻型客车493发动机过热问题 的分析改进 生产实践发动机梁大伟 郭新民 尹旭峰 教授 讲师 4 公交车后置发动机冷却系统性 能改进研究 生产实践发动机冯燕华 郭新民 尹旭峰 教授 讲师 5 DA471QA发动机可变式配气机 构的改进方案 生产实践发动机刘洋 郭新民 尹旭峰 教授 讲师 6 车用发动机冷却水泵驱动方式 的改进研究 生产实践发动机邹勋冠 郭新民 尹旭峰 教授 讲师 7 柴油机冷EGR与传统EGR的对比 分析研究 科学研究发动机朱鼎 郭新民 尹旭峰 教授 讲师 8 无轨有线电动轿车自动变线装 置研究 生产实践新能源邓宗云 郭新民 吴维 教授 讲师 9 车用冷EGR自控冷却系统的研 究 科学研究发动机董志强 郭新民 吴维 教授 讲师 10 轻型货车制动系统性能的改进 研究 生产实践底盘陈迪 郭新民 吴维 教授 讲师 11 汽车修理厂气动抽油机的改进 研究 生产实践发动机施旭东 郭新民 吴维 教授 讲师 12 比亚迪F3汽车制动系统的改进 研究 生产实践底盘彭泽明 郭新民 吴维 教授 讲师 13 比亚迪双模混合动力车汽油机 的选配研究 科学研究发动机麦嘉锋 郭新民 吴维 教授 讲师 14 EQ1044轻型货车前悬架的选配 研究 科学研究底盘旋楚平 郭新民 吴维 教授 讲师 15 装载机冷却系统过热问题的改 进研究 生产实践发动机雷军军 郭新民 吴维 教授 讲师 16 基于CATIA的汽车座椅调节机 构的设计 生产实践车身电器肖茂清 陈思忠 杨延勇 教授 助教 17 无障碍公交车踏板装置的设计生产实践车身电器彭晓嘉陈思忠 杨延勇 教授 助教 18 汽车前大灯弯道照明调节系统 设计 生产实践车身电器李嘉豪 陈思忠 杨延勇 教授 助教 19 汽车胎压监测与自动加气装置 设计 科学研究底盘黄耀飞 苑士华 宋长森 教授 工程师 20 线控电动四驱模型车的设计与 制作 生产实践底盘杨皓光 苑士华 宋长森 教授 工程师

车辆管理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_开题报告

车辆管理系统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的车辆数量增长迅速,由此各地的车辆管理所需要保管的机动车档案资料增加迅速。随着档案资料的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大,档案资料的存储、查询等工作与办公高效率的要求矛盾日渐突出。本论文所介绍的便是一个车辆管理系统,以规范对车辆信息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二、需求分析 各地区状况虽有不同,但车辆档案快速增长的情况是相同的,由此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库房面积日趋增加 车辆管理所需要比较多的物理空间用于存储档案,今后还有增加的趋势,每年为此存在的档案保管费用较高。 2.查询频繁,查询效率低,查询劳动强度大 由于过户、变更等业务,档案资料的变动频繁,无论从归档还是从管理上都很困难。查询机动车档案时,档案员要经常跑路。为防止丢失,查阅前后都要核对数目。 3.档案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由于直接对原始资料查阅,为防止查询人员对原件的毁坏、涂改,要派专人负责陪同。即使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没有历史记录也无从查对,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归档困难 由于资料的变动以及多份相关档案同时查询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可避免地发生归档错误。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就有可能需要将大量档案重新整理,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归档的频繁导致工作人员从事大量的体力工作。 5.档案资料缺乏安全备份

三、系统功能模块及数据流图

四.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线路 1、选用设计语言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以Microsoft公司的可视开发环境Visual Basic 6.0作为主要开发工具,使用Microsoft Access 2000作为关系数据库,并在VB编程语言 中采用ADO 数据库编程模型,配合功能强大的SQL查询语言实现建立关系数据库,访问数据库,对数据库的更新,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需求功能。 Visual Basic 6.0是一种可视化、面向对象和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各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 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以及动态链接库(DLL)、动态数据交换(DD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连接(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Windows 环境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Visual Basic 6.0 是专门为Microsoft的32位操作系统设计的,可用来建立32位的应用程序。在Windows9x、WindowsNT或Windows2000环境下,用Visual Basic 6.0的编译器可以自动生成32位应用程序。这样的应用程序在32位操作系统下运行,速度更快,更安全,并且更适合在多任务环境下运行。 2、选用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 Access2000 就是关系数据库管理工具,数据库能汇集各种信息以供查询、存储和检索。 Access 的优点在于它能使用数据表示图或自定义窗体收集信息。数据表示图提供了一种类似于 Excel的电子表格,可以使数据库一目了然。另外,Access允许创建自定义报表用于打印或输出数据库中的信息。Access也提供了数据存储库,可以使用桌面数据库文件把数据文件置于网络文件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用户共享数据库。Access 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工具,关系数据库是已开发的最通用的数据库之一。如上所述,Access 作为关系数据库开发具备了许多优点,可以在一个数据包中同时拥有桌面数据库的便利和关系数据库的强大功能。 作为应用程序与OLE DB连接的桥梁,ActiveX Data Objects (ADO)为Visual Basic 6.0 下开发的应用程序访问本地或远程数据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 主要优点是易于使用、高速度、低内存支出和占用磁盘空间较少。ADO 支持用于建立基于客户端/服务器和 Web 的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在VB中,可以使用开发环境提供的ADO控件,数据库访问方法,对ACCESS中建立的关系数据库简单快捷的进行访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一、引言 1.1介绍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管理信息系统即MIS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普及,它跨越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科学,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系统。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众多的经济学家纷纷提出新的管理理论。20世纪中叶,西蒙提出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思想。同时维纳也发表了控制论。1958年,比尔.盖尔在书中写到:“管理将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到较好的控制”。 1970年,Walter T.Kennevan给管理信息系统下了一个定义:“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却没有强调应用模型,也没有提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的应用。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B. Davis给管理信息系统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以及数据库的人一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者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它全面说明了管理的目标,功能和组成,同时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在当时达到的水平。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起初应用于最基础的工作,如打印报表、计算工资、图书管理等,进而发展到企业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这些都属于电子数据处理(EDP,即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系统。有了数据库,借助计算机网络达到数据共享后,从系统观点出发,实施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时,就达到管理信息系统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系统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更加强调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支持单位高层领导的决策这一功能,更侧重于单位外部信息的收集、综合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其它人工智能工具能否直接面向决策者,这是决策支持系统(DDS,即Decision Support System)的任务。 1.3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初阶段是统计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数量或者资料之间的表面规律,它可以把资料分成比较相关和比较不相关的组,从而把数据转换为信息。 第二阶段是数据更新系统,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低级阶段。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目录 一、系统开发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系统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学生基本信息浏览:BASIC_B()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测试MAIN_FORM()函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附件(代码、部分图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辆工程专业知识试题库

车辆工程系本科毕业答辩题库 说明: 试题内容出自以下15 门专业课:汽车理论、汽车底盘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设计、车身设计、发动机原理、内燃机学、内燃机设计、热工基础、汽车实验学、汽车排放与控制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安全技术、汽车工程概论。 每门专业课的试题为15 道题或稍多,共232 题。 汽车理论专业题(共16 题) 1. 什么是汽车的比功率? 答:是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2. 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是什么? 答:当发动机的节气门全开时,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如功率、燃油消耗率等性能指标随速度变化的情况为,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 3. 汽车的制动性是什么? 答: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4. 什么是汽车的动力性? 答: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5. 地面制动力是什么? 答:由地面提供的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 6. 什么是汽车附着率? 答:是指汽车在直线行驶状况下,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7. 什么是最大爬坡度? 答: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第一档克服的最大坡度,表征汽车的爬坡能力。 8. 什么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答: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9. 汽车行驶阻力包括哪些? 答: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10.什么是汽车的平顺性? 答: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主要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对于载货汽车还包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11.什么是汽车的通过性? 答: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等)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等)的能力

汽车租赁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 汽车租赁业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借助租赁特有优势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并带动消费,还起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89年8月1日始建了国内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从最初的一家公司70辆车起步至今,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在国家工商部门注册的汽车租赁公司就已经有近500多家,运营车辆5万多辆,全国汽车租赁市场的营业额约为17—22亿元,随着汽车租赁业的高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国内汽车租赁市场的营业总额将达到180亿元。 在国外,有遍及全球的汽车租赁管理系统网络,如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公司有遍及美、加、英、爱尔兰等国的5000多个汽车租赁点,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全球营运车辆超过55万辆;世界第二大汽车租赁公司AVIS 可以在全球174 个国家布局,使它的会员做到一国入会,各国租车,已发展到“一地租车,异地还车和修车”的程度。在国外,异地租赁是通常现象,这源于汽车的普及率和人们对汽车租赁的认知程度都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除此以外还有24小时预定服务,包括网络、电话预订;30公里以内免费送取车,24小时紧急,路上救援服务;信用卡及网上收费。 在我国,由于租车用户对汽车的喜好及用途各有不同,而往往在汽车租赁公司挑选汽车时间过于长,而且没有满意的车辆还会去其他公司挑选,这样不仅仅浪费了时间同时也影响了客户心情,而且在价格方面各个公司也有所不同,顾客有时也会出现现金不足等其他情况。鉴于以上情况的发生,汽车租赁管理系统的开发已属必然,汽车租赁管理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网站上直接选择自己喜爱的车型,同时也可以时时了解到租金问题,也可以了解汽车的性能等其他客户锁关心的信息。 汽车租赁管理系统结合我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特点而进行开发,主要功能有系统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 业设计论文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摘要–––––––––––––––––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 (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经过分析,我们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关键字:控件、窗体、域、数据库。 –––––––––––––––––前言–––––––––––––––––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有学生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

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查询、教务信息维护和学生选课三部分。其功能主要有: ⒈有关学籍等信息的输入,包括输入学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级、所学课程和成绩等。 ⒉学生信息的查询,包括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级、已学课程和成绩等。 ⒊学生信息的修改。 ⒋班级管理信息的输入,包括输入班级设置、年级信息等。 ⒌班级管理信息的查询。 ⒍班级管理信息的修改。 ⒎学生课程的设置和修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Visual Basic 概述 1.1Visual Basic 语言的特点 1.2Visual Basic 系统几个程序应用中的常用名词 第二章Windows 下的Visual Basic 编程环境简介 面对对象的编程 实现菜单选项

车辆工程汽车总布置设计论文之欧阳家百创编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汽车整车论文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车身设计的重要内容。车身总布置设计是在整车总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汽车车身底版的布置、前围的布置、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车门布置、发动机舱、行李舱的布置以及其它装备的布置。其中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是主要的内容涉及到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可以说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好坏是决定车身设计和轿车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7161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主要是利用已给的数据和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对该车型的车身外形布置和内部布置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对某一轿车车身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这将为我们以后毕业从事汽车车身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车身总布置设计人体工程学车身外形布置设计车身室内布置设计 Abstract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car body design. It is on the basement of car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ncludes car floor arrangement、front fender arrangement、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door arrangement、engine module and luggage compartment arrangement and other establishments arrangement. Among them, the 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s it relates to ergonomics. We can say that the quality of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body design and car design. During this time’s Ao Tuo mini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he mainly part of my work is to use data which is given by my guiding teacher and the infrastructural knowledge of ergonomics to design Ao Tuo car body external and interior arrangement, and to conduct some calculation about this car’s power and economy performance. This calculation can check that whether the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reasonable or not. 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I fully know and master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o a specific car body, which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our car body design work after graduation. Key words: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ergonomics body external arrangement design interior body arrangement design 1.绪论 1.1汽车设计的规律,决策与设计过程 汽车设计尤其是新新车型的设计,是根据社会对该车型的使用要

车辆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ALKMANS 指导教师 2014年 5 月11 日

摘要 汽车的有这辉煌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工业革命历程的诞生,汽车的产业链在20世纪中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产业。发展至今,汽车的历史已经有百余年。在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当中,运输行业突显出汽车的灵活便利性,日常生活当中对汽车的时候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客观需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汽车的便利极大的影响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汽车科技产业的进步,带动了汽车经济的发展。至今为止,汽车为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伴随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经济日益发展,生活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简便的办公方式。经济昌盛的时代,各家公司、各个单位所配备的车辆也越来越多,车辆管理系统就在此时诞生,为公司、单位对公车的分配问题做出规范化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庞大的信息存储空间,将各种车辆的车型,数量,使用情况,车况等信息,分类处理,记录到系统当中,使得车辆分配的历程管理更加的简便。利用计算机高性能的处理能力,清晰显示车辆信息的变化,用可视化数据来帮助对车辆的管理,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单位减少大量的资源与不必要的开支,并且提高了员工的办事效率,提升了对一对一配比的最大利用化,真正提高了办公质量。 车辆管理系统主要的用途是对单位、企业工作日程对车辆需求的合理化配比,例如单位中车辆信息(车牌,型号)、车辆驾驶人信息(姓名,年龄,身份证等)的记录,车辆使用登记管理,系统的数据运用及维护,登入权限的设置。 本文主要记录车辆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涵盖了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简要说明,详细设计,系统维护和改进等系统特点,重点详细介绍了设

车辆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新能源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的设计 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 车辆工程 学号: 201223079026 学生姓名: 杨曼华 指导教师: 郑安文 日期: 2016.01

摘要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使用电能的电动机作为驱动设备的电动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污染”,现已成为各国汽车研发的一个重点。 纯电动汽车是指利用动力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运转,从而推动车辆前进。而在电动汽车研究的众多技术选型中,依靠轮边驱动的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电动汽车选型方向。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双电机独立驱动桥,该方案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两台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依靠两套减速齿轮组分别进行减速,用短半轴带动车轮旋转。在系统构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电动机、电池在内的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双电机系统

Abstract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 put forwar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 industry is extremely severe challenges. In order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o use the power of the motor as driving device of the electric car can truly realize "zero pollution", has become a national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key. So-called pure electric vehicles is the use of power battery as energy storage power source, through the battery power to the motor, drive motor running, pushing forward vehicle. In the electric car research, technology selection, depending on the round edge drive electric car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direction of the electric car type selection. This paper designs a new type of double motor drive axle independently, the scheme adopts the lithium ion power battery as a power source, two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motor as drive device, rely on two sets of gear group respectively for slowing down, with a short half shaft drives the wheels.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design, the power system parameters, including electric motors, batteries, matching. 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s;Li+;Dual motor system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 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 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方便, 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拥有最高的权限。允许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操作。 3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论文_

变速器 所有变速箱技术中,手动变速器的效益最高,输出功率可达到输入功率的96%,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驾驭手动变速箱,也不是所有人愿意用它。因为用手动变速器需要踩离合器,这是在交通繁忙的时候很不舒服,驾驶员容易疲劳,而由扭矩中断导致的“点头”效应也会使乘客很难受。 由驾驶员操纵离合器而产生的扭矩中断是手动变速器主要的缺点。在换档加速时,驾驶员都必须通过松开油门并踩下离合器来使扭矩中断,完成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秒,但在这段时间里车辆会暂时停止加速,速度也会降低。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自动变速箱,到目前为止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上最复杂的元件。它是一种可以自己换挡的变速器。力矩转换器或流体联合器被用来代替手动离合器连接发动机。 汽车上变后轮驱动或前轮驱动是车辆自动变速器的两种基本类型。在一个后轮驱动的速器通常放在发动机后面凸起后长板旁边气体踏板下方的位置。驾驶杆连接变速器后端,最终驾驶的准确位置在后轴,用操纵力控制后轮。发动机的动力简单连续的在这个系统中循环,在通过变速器时改变力矩,通过传动轴后在主减速器分流到两后轮。 在前轮驱动汽车中,变速器常常兼有最终驱动叫做变速驱动桥。前轮驱动汽车通常在发动机的后下方安装有横向变速驱动桥。前桥直接连接在发动机的变速驱动桥上为前轮提供动力,动力从发动机出发转过一个大链条后经180°转变传给变速器。从而,将主动力通过变速器后分流传到驱动轴再送到两前轮。 也有一些其他方式的前轮驱动车辆,车架前方代替另一边的其他系统驱动四轮,但在这儿仅对其中的两个系统进行说明。相对于前轮驱动来说最流行的是后轮驱动,在发动机上连接一个输出轴,将改变后的力矩传给后驱动轮。这个系统是探寻前后轴实施改进的新的节能动力平衡装置。另一个驱动系统是把所有的驱动零件都按在后轮上。这种排列方式发动机通常后置。 现代自动变速器由许多的部件和系统组成,它们有行星齿轮组、液压系统、密封圈和密封衬垫、变矩器、油压调节器、调制器、节气门拉线、电子

学生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学生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目录 一使用工具及技术简介 (1) 1.1 Microsoft .NET 框架简介 (1) 1.2 开发工具 (2) 1.3 Winform 简介 (3) 1.4 sql 2008 简介 (4) 二总体设计 (6) 2.1 系统设计背景 (6) 2.2 系统概述 (6) 2.3 需求分析 (6) 2.4 实现目标 (7) 2.5 系统流程图 (7) 2.6 数据库设计 (8) 三系统详细设 (10) 3.1 用户登录详细设计 (10) 3.2 学生登陆进入页面 (11) 3.3 教师登陆进入页面 (14) 四软件开发中的困难与成果 (22) 4.1 软件开发中的困难 (22) 4.2 软件开发的成果 (23) 总结 (24) 致谢 (25) 附录 (26) 软件部分代码 (26) 一登陆页面方法: (27) 二学生进入页面方法代码: (28) 三教师登陆页面方法代码 (30)

一使用工具及技术简介 1.1 Microsoft .NET 框架简介 https://www.doczj.com/doc/1817970484.html,是Microsoft XML Webs 平台。XML Webs 允许应用程序通过 Internet 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Microsoft .NET 平台提供创建 XML Webs 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对个人用户的好处是无缝的、吸引人的体验。 https://www.doczj.com/doc/1817970484.html,框架是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家族中一名重要的新成员。它是下一代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石,下一代应用程序更容易开发、部署,以及与其它网络系统集成。 .NET框架帮助软件开发人员、系统管理人员更轻松地开发、管理,提升性能,加强安全,提高稳定性。.NET框架简化了Windows软件开发。它让开发人员用一种方法开发出两种程序:网络应用程序和桌面应用程序(这种程序有时也被称为“智能客户端程序”)。它还能帮助开发人员使用相同的工具和技能开发大至大型服务器安装,小至手持智能的形形色色的软件。 构建在.NET框架上的软件比常规的软件更容易部署,更容易管理。可以把它们开发成自动升级的模式。.NET框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兼容软件之间的冲突。 .NET 框架的主要优点有: 帮助软件使用者与网络服务商部署软件。 提供更稳定、更安全、更易扩容、更高性能的软件开发环境。 让开发人员更有生产力:更易使用现有代码,使他们更轻松地集成所支持的20多种编程。 语言编写出来的组件,让他们用同样的工具和技能开发出更多样化件。

车辆出入库管理PLC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车辆出入库管理PLC系统设计 专业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学生姓名: 李玉鹏 导师姓名: 侯涛 职称:副教授 焦作大学机电工程系 2012年12月

中图分类:密级: UDC:单位代码: The vehicle out of storage management PLC system design 姓名李玉鹏学制3年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研究方向机械制造业方向导师侯涛职称副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2012.12.25 论文答辩日期2012.12.26 焦作大学机电工程系

摘要 本设计针对目前车辆出入库管理系统存在的系统管理介质落后、集成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差、人性化和运行效率低下的不足,结合目前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技术较先进、性能可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车辆出入库智能管理系统。本文主要是对车辆出入库进行智能化设计,通过采取PLC技术对车辆出入库管理的设计,达到车辆出入库智能化、高效化。 关键词:PLC ;智能收费系统;车辆出入库管理;安全管理 Thi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ins and outs of the system management medium behind, integrated automation degree is low, the poor safety, human nature and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the shortage of the low, combining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the design is a kind of advanced technology, reliable performance,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of the ins and outs of vehicl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the vehicle on the ins and outs of intelligent design, through the adoption of PLC technology to the design of the ins and outs of vehicle management, to achieve the ins and outs of intelligent vehicles, and more efficient way. Keywords: PLC; Intelligent charging system; The ins and outs of vehicle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