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若复数z1与z2=﹣3﹣i(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则z1=()

A.﹣3i B.﹣3+i C.3+i D.3﹣i

2.已知集合A={﹣l,0,m),B={l,2},若A∪B={﹣l,0,1,2},则实数m的值为()

A.﹣l或0 B.0或1 C.﹣l或2 D.l或2

3.若,则tan2θ=()

A.﹣B.C.﹣D.

4.已知命题p:?x∈R,2x﹣x2≥1,则¬p为()

A.?x?R,2x﹣x2<1 B.

C.?x∈R,2x﹣x2<1 D.

5.某校随机抽取100名同学进行“垃圾分类”的问卷测试,测试结果发现这l00名同学的得分都在[50,100]

内,按得分分成5组:[50,60),[60,70),[70,80),[80,90),[90,100],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这100名同学的得分的中位数为()

A.72.5 B.75 C.77.5 D.80

6.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 n≠0,若a5=3a3,则=()

A.B.C.D.

7.已知α,β是空间中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空间中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α,n∥β,且α∥β,则m∥n

B.若m∥α,n∥β,且α⊥β,则m∥n

C.若m⊥α,n∥β,且α∥β,则m⊥n

D.若m⊥α,n∥β且α⊥β,则m⊥n

8.将函数y=sin(4x﹣)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左

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f(x)的图象,则函数f(x)的解析式为()

A.B.

C.D.

9.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M,N是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的点.若|MF|+|NF|=5,则线段MN的中点到

y轴的距离为()

A.3 B.C.5 D.

10.已知,则()

A.a>b>c B.a>c>b C.b>a>c D.b>c>a

11.已知直线y=kx与双曲线C:(a>0,b>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F为双曲线C的左

焦点,且满足|AF|=3|BF|,|OA|=b(O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A.B.C.2 D.

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x)=f(2+x),当x≤2时,f(x)=xe x.若关于x的方程f(x)

=k(x﹣2)+2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1,0)∪(0,1)B.(﹣1,0)∪(1,+∞)

C.(﹣e,0)∪(0,e)D.(﹣e,0)∪(e,+∞)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已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2y的最大值为.

14.设正项等比数列{a n}满足a4=81,a2+a3=36,则a n=.

15.已知平面向量,满足||=2,||=,且⊥(﹣),则向量与的夹角的大小为.

16.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P1P2P3中,边P1P2,P2P3的中点分别为B,C现将△AP1B,△BP2C,△

CP3A分别沿AB,BC,CA折起使点P1,P2,P3重合,重合后记为点P,得到三棱锥P﹣ABC.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体积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7.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Ⅰ)求sin A的值;

(Ⅱ)若△ABC的面积为,且sin B=3sin C,求△ABC的周长

18.某公司有l000名员工,其中男性员工400名,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员工进行5G手机购

买意向的调查,将计划在今年购买5G手机的员工称为“追光族”,计划在明年及明年以后才购买5G手机的员工称为“观望者”调查结果发现抽取的这100名员工中属于“追光族”的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各有20人.

(Ⅰ)完成下列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该公司员工属于“追光族”与“性别”有关;

属于“追光族”属于“观望族”合计

女性员工

男性员工

合计100(Ⅱ)已知被抽取的这l00名员工中有6名是人事部的员工,这6名中有3名属于“追光族”现从这6名中随机抽取3名,求抽取到的3名中恰有1名属于“追光族”的概率.

附:K2=,其中n=a+b+c+d.

P(K2≥k0)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 k0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7.87910.828

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P⊥平面PBC,底面ABCD为菱形,且∠ABC=60°,E,F分别为BC,

CD的中点.

(Ⅰ)证明:BC⊥平面P AE;

(Ⅱ)点Q在棱PB上,且,证明:PD∥平面QAF.

20.已知函数f(x)=(a﹣1)lnx+x+,a∈R,f'(x)为函数f(x)的导函数.

(Ⅰ)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Ⅱ)当a=2时,证明f(x)﹣f'(x)≤x+对任意的x∈[1,2]都成立.

21.已知椭圆C:+y2=1的右焦点为F,过点F的直线(不与x轴重合)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

直线l:x=2与x轴相交于点H,E为线段FH的中点,直线BF与直线l的交点为D.

(Ⅰ)求四边形OAHB(O为坐标原点)面积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直线AD与x轴平行.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P是曲线C1:x2+(y﹣2)2=4上的动点,将OP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得到OQ,设点Q的轨迹为曲线C2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Ⅰ)求曲线C1,C2的极坐标方程;

(Ⅱ)在极坐标系中,点M(3,),射线≥0)与曲线C1,C2分别相交于异于极点O的A,B两点,求△MAB的面积.

23.已知函数f(x)=|x﹣3|.

(Ⅰ)解不等式f(x)≥4﹣|2x+l|;

(Ⅱ)若=2(m>0,n>0),求证:m+n≥|x+|﹣f(x).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分析】由已知可得复数z1与z2=﹣3﹣i(i为虚数单位)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则z1可求.【解答】解:∵复数z1与z2=﹣3﹣i(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复数z1与z2=﹣3﹣i(i为虚数单位)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

则z1=﹣3+i.

故选:B.

【知识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2.【分析】因为A∪B={﹣l,0,1,2},A,B本身含有元素﹣1,0,1,2,根据元素的互异性m≠﹣1,

0,求出m即可.

【解答】解:集合A={﹣l,0,m),B={l,2},A∪B={﹣l,0,1,2},

因为A,B本身含有元素﹣1,0,1,2,所以根据元素的互异性,m≠﹣1,0即可,

故m=1或2,

故选:D.

【知识点】并集及其运算

3.【分析】由题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求得要求式子的值.

【解答】解:若,则tanθ=,则tan2θ==﹣,

故选:C.

【知识点】二倍角的正弦

4.【分析】根据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命题为全称命题,则命题p:?x∈R,2x﹣x2≥1,则¬p为.,

故选:D.

【知识点】命题的否定

5.【分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50,70)的频率为0.4,[70,80)的频率为0.4,由此能求出这100

名同学的得分的中位数.

【解答】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50,70)的频率为:(0.010+0.030)×10=0.4,

[70,80)的频率为:0.040×10=0.4,

∴这100名同学的得分的中位数为:

70+=72.5.

故选:A.

【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

6.【分析】将S9,S5转化为用a5,a3表达的算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依题意,==,

又=3,

∴=×3=,

故选:D.

【知识点】等差数列

7.【分析】由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逐一核对四个选项得答案.【解答】解:由m∥α,n∥β,且α∥β,得m∥n或m与n异面,故A错误;

由m∥α,n∥β,且α⊥β,得m∥n或m与n相交或m与n异面,故B错误;

由m⊥α,α∥β,得m⊥β,又n∥β,则m⊥n,故C正确;

由m⊥α,n∥β且α⊥β,得m∥n或m与n相交或m与n异面,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8.【分析】直接利用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的应用求出结果.

【解答】解:函数y=sin(4x﹣)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y=sin(2x﹣)的图象,

再把所得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f(x)=sin(2x+)的图象,

故选:A.

【知识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9.【分析】抛物线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可求出横坐标之和,进而求出中点的横坐标,求

出结果即可.

【解答】解:由抛物线方程得,准线方程为:x=﹣1,

设M(x,y),N(x',y'),

由抛物线的性质得,MF+NF=x+x'+p=x+x'+2=5,

中点的横坐标为,

线段MN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

故选:B.

【知识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10.【分析】利用根式的运算性质、幂函数的单调性可得a,b的大小关系,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

可得出c<1.

【解答】解:∵a==,b==,∴1<a<b.

c=ln<1.

∴c<a<b.

故选:C.

【知识点】对数值大小的比较

11.【分析】取双曲线的右焦点F',连接AF',BF',可得四边形AF'BF为平行四边形,运用双曲线的定

义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以及离心率公式可得所求值.【解答】解:设|BF|=m,则|AF|=3|BF|=3m,

取双曲线的右焦点F',连接AF',BF',

可得四边形AF'BF为平行四边形,

可得|AF'|=|BF|=m,设A在第一象限,可得3m﹣m=2a,即m=a,

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可得(2b)2+(2c)2=2(a2+9a2),

化为c2=3a2,则e==.

故选:B.

【知识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12.【分析】本题根据题意先利用一阶导数分析当x≤2时,f(x)=xe x.的函数单调性及图象,然后根

据f(2﹣x)=f(2+x)可知函数f(x)关于x=2对称.即可画出函数y=f(x)的大致图

象.一次函数y=k(x﹣2)+2很明显是恒过定点(2,2),则只要考查斜率k的变动情况,

当k=1时,y=f(x)与y=k(x﹣2)+2正好在原点处相切,再根据数形结合法可得k的

取值范围,当x>2时也同理可得.

【解答】解:由题意,当x≤2时,f(x)=xe x.

f′(x)=(x+1)e x.

①令f′(x)=0,解得x=﹣1;

②令f′(x)<0,解得x<﹣1;

③令f′(x)>0,解得﹣1<x≤2.

∴f(x)在(﹣∞,﹣1)上单调递减,在(﹣1,2]上单调递增,

在x=﹣1处取得极小值f(﹣1)=﹣.且f(0)=0;x→﹣∞,f(x)→0.

又∵函数f(x)在R上满足f(2﹣x)=f(2+x),

∴函数f(x)的图象关于x=2对称.

∴函数y=f(x)的大致图象如下:

而一次函数y=k(x﹣2)+2很明显是恒过定点(2,2).

结合图象,当k=0时,有两个交点,不符合题意,

当k=1时,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是(0,0).此时y=f(x)与y=k(x﹣2)+2正好相切.

∴当0<k<1时,有三个交点.

同理可得当﹣1<k<0时,也有三个交点.

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1,0)∪(0,1).

故选:A.

【知识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分析】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平移即可求z的最大值.

【解答】解:作出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由z=x+2y得y=﹣x+z,

平移直线y=﹣x+z,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x+z经过点A时,直线y=﹣x+z的截距最大,

此时z最大.

由,解得A(2,2),

代入目标函数z=x+2y得z=2×2+2=6

故答案为:6.

【知识点】简单线性规划

14.【分析】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基本量a1,q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a1,q,进而可以得到a n.

【解答】解:依题意,

解得,

∴a n==3?3n﹣1=3n,

故答案为:3n.

【知识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5.【分析】由题意利用两个向量垂直的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求出向量与的夹角的大

小.

【解答】解:∵平面向量,满足||=2,=,且⊥(﹣),

∴?(﹣)=?﹣=0,∴=.

设向量与的夹角的大小为θ,则2??cosθ=3,

求得cosθ=,故θ=,

故答案为:.

【知识点】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16.【分析】根据题意,得折叠成的三棱锥P﹣ABC三条侧棱P A、PB、PC两两互相垂直,可得三棱锥

P﹣ABC的外接球的直径等于以P A、PB、PC为长、宽、高的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由此结

合AP=2、BP=CP=1算出外接球的半径R=,结合球的体积公式即可算出三棱锥P

﹣ABC的外接球的体积.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三棱锥P﹣ABC中,AP=2,BP=CP=1

∵P A、PB、PC两两互相垂直,

∴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直径2R==

可得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半径为R=

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得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知识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7.【分析】(Ⅰ)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求cos A的值,进而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 A

的值.

(Ⅱ)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bc的值,由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可得b=3c,

解得b,c的值,根据余弦定理可求a的值,即可求解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Ⅰ)∵,

∴由余弦定理可得2bc cos A=bc,

∴cos A=,

∴在△ABC中,sin A==.

(Ⅱ)∵△ABC的面积为,即bc sin A=bc=,

∴bc=6,

又∵sin B=3sin C,由正弦定理可得b=3c,

∴b=3,c=2,则a2=b2+c2﹣2bc cos A=6,

∴a=,

∴△ABC的周长为2+3+.

【知识点】余弦定理

18.【分析】(Ⅰ)由题意填写列联表.计算观测值,对照临界值得出结论;

(Ⅱ)利用列举法求出基本事件数,计算所求的概率值即可.

【解答】解:(Ⅰ)由题意填写2×2列联表如下;

属于“追光族”属于“观望族”合计

女性员工204060

男性员工202040

合计4060100

由表中数据,计算K2==≈2.778<3.841,

所以没有95%的把握认为该公司员工属于“追光族”与“性别”有关;

(Ⅱ)设人事部的这6名员工3名“追光族”分别为“a、b、c”,

3名“观望族”分别为“D、E、F”;

现从这6名中随机抽取3名,所有可能事件为:

abc、abD、abE、abF、acD、acE、acF、aDE、aDF、aEF、

bcD、bcE、bcF、bDE、bDF、bEF、

cDE、cDF、cEF、DEF共20种;

其中抽取到的3名中恰有1名属于“追光族”的事件为:

aDE、aDF、aEF、bDE、bDF、bEF、cDE、cDF、cEF共9种;

故所求的概率为P=.

【知识点】独立性检验

19.【分析】(Ⅰ)连接AC,先证明BC⊥AE,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证BC⊥AP,进而根据线面垂

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BC⊥平面P AE;

(Ⅱ)连接BD交AF于点M,连接QM,由,根据已知可求,

可证PD∥QM,进而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PD∥平面QAF.【解答】证明:(Ⅰ)如图,连接AC,

∵底面ABCD为菱形,且∠ABC=60°,

∴△ABC为正三角形,

∵E为BC的中点.

∴BC⊥AE,

又∵AP⊥平面PBC,BC?平面PBC,

∴BC⊥AP,

∵AP∩AE=A,AP,AE?平面P AE,

∴BC⊥平面P AE;

(Ⅱ)连接BD交AF于点M,连接QM,

∵F为CD的中点,

∴在底面ABCD中,,

∴,

∴,

∴在△BPD中,PD∥QM,

又∵QM?平面QAF,PD?平面QAF,

∴PD∥平面QAF.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0.【分析】(Ⅰ)求出导数,讨论a的取值范围,求出单调区间;

(Ⅱ)a=2时,令h(x)=lnx﹣,根据导数求出h(x)的单调性,即可证

明.

【解答】解:(Ⅰ)f′(x)===,

因为x>0,a∈R,所以当a≥0时,x+a>0,函数f(x)在(0,1)上单调递减,在(1,+∞)

上单调递增;

当﹣1<a<0时,0<﹣a<1,函数f(x)在(0,﹣a)上单调递增,在(﹣a,1)上单调递

减,在(1,+∞)上单调递增;

当a=﹣1时,f′(x)=≥0,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

当a<﹣1时,﹣a>1,函数f(x)在(0,1)上单调递增,在(1,﹣a)上单调递减,在(﹣

a,+∞)上单调递增.

(Ⅱ)当a=2时,f(x)=lnx+x+,则f′(x)=,x∈[1,2],

所以f(x)﹣f′(x)﹣x﹣=lnx﹣,

令h(x)=lnx﹣,则h′(x)==,

令u(x)=x2+x﹣4,因为函数u(x)在[1,2]上单调递增,u(1)<0,u(2)>0,

所以存在唯一的x0∈(1,2),使得h′(x0)=0,

因为当x∈(1,x0)时,h′(x0)<0,当x∈(x0,2)时,h′(x0)>0,

所以函数h(x)在(1,x0)上单调递减,在(x0,2)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h(1)=0,h(2)=ln2﹣1<0,所以h(x)max=0,

即f(x)﹣f′(x)≤x+对任意的x∈[1,2]都成立.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21.【分析】(I)令直线AB:x=my+1(m∈R),联立解方程组,代入四边形OAHB面积S,利用基本

不等式求出范围;

(II)求出直线BE的方程y=,求出y D,根据(I)的韦达定理,代入

求出y D=y1,得到证明.

【解答】解:(I)由F(1,0),令直线AB:x=my+1(m∈R),A(x1,y1),B(x2,y2),联立,消去x,得(m2+2)y2+2my﹣1=0,

因为△=4m2+4(m2+2)>0,,,

所以==,

所以四边形OAHB面积S=,

令t=,∴S=,当且仅当t=1,即m=0时,取等号,

所以四边形OAHB面积S∈(0,];

(II)证明:∵H(2,0),F(1,0),∴E(,0),

∴直线BE的斜率k=,直线BE的方程为y=,

令x=2得,,

由(I)得,,,

所以y1+y2=2my,,

代入得:=,

∴直线AD与x轴平行.

【知识点】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2.【分析】(Ⅰ)由题意,点Q的轨迹是以(2,0)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写出其普通方程,再

结合ρ2=x2+y2,x=ρcosθ,y=ρsinθ,可得曲线C1,C2的极坐标方程;

(Ⅱ)在极坐标系中,设A,B的极径分别为ρ1,ρ2,求得|AB|=|ρ1﹣ρ2|,再求出M(3,)到射线≥0)的距离h=,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求△

MAB的面积.

【解答】解:(Ⅰ)由题意,点Q的轨迹是以(2,0)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

则曲线C2:(x﹣2)2+y2=4,

∵ρ2=x2+y2,x=ρcosθ,y=ρsinθ,

∴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θ,

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θ;

(Ⅱ)在极坐标系中,设A,B的极径分别为ρ1,ρ2,

∴|AB|=|ρ1﹣ρ2|=4||=.

又∵M(3,)到射线≥0)的距离h=.

∴△MAB的面积S=.

【知识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3.【分析】(I)原不等式可化为:|x﹣3|≥4﹣|2x+1|,即|2x+1|+|x﹣3|≥4,分段讨论求出即可;

(II)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出|x+|﹣f(x)≤,m+n,证明即可.【解答】解:(I)原不等式可化为:|x﹣3|≥4﹣|2x+1|,即|2x+1|+|x﹣3|≥4,

当x≤时,不等式﹣2x﹣1﹣x+3≥4,解得x,故x;

当﹣<x<3时,不等式2x+1﹣x+3≥4,解得x≥0,故0≤x<3;

当x≥3时,不等式2x+1+x﹣3≥4,解得x≥0,故x≥3;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0,+∞);

(II)因为f(x)=|x﹣3|,

所以|x+|﹣f(x)=||x+|﹣|x﹣3|≤|x+﹣x+3|=,当且仅当(x+)(x+3)≥0,且|x+|

≥|x﹣3|时,取等号,

又=2(m>0,n>0),

所以(m+n)()≥(1+2)2=9,当且仅当m=2n时,取得等号,

故m+n,

所以m+n≥|x+|﹣f(x)成立.

【知识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卷1详解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2017?新课标Ⅰ)已知集合A={x|x<2},B={x|3﹣2x>0},则() A.A∩B={x|x<}B.A∩B=?C.A∪B={x|x<}D.A∪B=R 2.(5分)(2017?新课标Ⅰ)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是x1,x2,…,x n,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 A.x1,x2,…,x n的平均数B.x1,x2,…,x n的标准差 C.x1,x2,…,x n的最大值D.x1,x2,…,x n的中位数 3.(5分)(2017?新课标Ⅰ)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为纯虚数的是() A.i(1+i)2B.i2(1﹣i)C.(1+i)2D.i(1+i) 4.(5分)(2017?新课标Ⅰ)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B.C.D. 5.(5分)(2017?新课标Ⅰ)已知F是双曲线C:x2﹣=1的右焦点,P是C上一点,且PF与x 轴垂直,点A的坐标是(1,3),则△APF的面积为() A.B.C.D. 6.(5分)(2017?新课标Ⅰ)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A.B.C. D. 7.(5分)(2017?新课标Ⅰ)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大值为() A.0 B.1 C.2 D.3 8.(5分)(2017?新课标Ⅰ)函数y=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A.B.C. D. 9.(5分)(2017?新课标Ⅰ)已知函数f(x)=lnx+ln(2﹣x),则() A.f(x)在(0,2)单调递增 B.f(x)在(0,2)单调递减 C.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D.y=f(x)的图象关于点(1,0)对称 10.(5分)(2017?新课标Ⅰ)如图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3n﹣2n>1000的最小偶数n,那么在和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

试论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陈夏明 近三年的数学试卷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遵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从题型设置、考察知识的范围和运算量,书写量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好多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是课本题的变形和创新.这充分体现了高考数学试题“来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同时,也注重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与综合,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的原则。 2009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与往年对比,总体保持平稳,个别做了修改,修改后更加适合中学实际和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大纲来看,高考主干知识八大块:1.函数;2.数列;3.平面向量;4.不等式(解与证);5.解析几何;6.立体几何;7.概率与统计。仍为考查的重点,其中函数是最核心的主干知识. 考试要求有变化: 今年数学大纲总体保持平稳,并在平稳过渡中求试题创新,试题难度更加适合中学教学实际和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加大文理卷的差异,力求文理学生成绩平衡,文科试题“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应降低,而试题难度终点应与理科相同”。 试题难度没有太大变化,但思维量进一步加大,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不回避重点知识的考查。函数、数列、概率(包括排列、组合)、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知

识仍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稳定性,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命题. 针对高考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 1.注重专题训练,找准薄弱环节 2.关注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重视高考模拟试题的训练 4.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5.重视易错问题和常用结论的归纳总结 6.心理状态的调整与优化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我建以审题与解题的关系要一慢一快: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解题要规范,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这非常重要,在平时训练时要严格训练. (3)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因此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特别不要“小题大做”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未心能拿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而且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 因此,我建议答题应遵循: 三先三后: 1.先易后难 2.先高(分)后低(分) 3.先同后异。

2019高考数学卷文科

★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设3i 12i z -=+,则z = A .2 B .3 C .2 D .1 2.已知集合{}{}{}1,2,3,4,5,6,72,3,4,52,3,6,7U A B ===,,,则U B A =I e A .{}1,6 B .{}1,7 C .{}6,7 D .{}1,6,7 3.已知0.20.3 2log 0.2,2,0.2a b c ===,则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 51-( 51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 51 2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cm ,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 ,则其身高可能是

A .165 cm B .175 cm C .185 cm D .190 cm 5.函数f (x )= 2 sin cos x x x x ++在[—π, π]的图像大致为 A . B . C . D . 6.某学校为了解1 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为1,2,…,1 000,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46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4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A .8号学生 B .200号学生 C .616号学生 D .815号学生 7.tan255°= A .-2-3 B .-2+3 C .2-3 D .2+3 8.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2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A . π6 B . π3 C . 2π3 D . 5π6 9.如图是求1 12122 +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A .A = 1 2A + B .A =12A + C .A = 1 12A + D .A =112A +

高三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科)精选

高三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0] B.(﹣∞,0)C.(0,)D.(﹣∞,) 2.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1﹣2i B.1+2i C.﹣1+2i D.﹣1﹣2i 3.已知向量=(λ, 1),=(λ+2,1),若|+|=|﹣|,则实数λ的值为( ) A.1 B.2 C.﹣1 D.﹣2 4.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4=9,a6=11,则S9等于( ) A.180 B.90 C.72 D.10 5.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2x B.y=±x C.y=±x D.y=±x 6.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A.“在三角形ABC中,若sinA>sinB,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p:x≠2或y≠3,命题q:x+y≠5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x∈R,x3﹣x2+1≤0”的否定是“?x∈R,x3﹣x2+1>0”; D.“若a>b,则2a>2b﹣1”的否命题为“若a≤b,则2a≤2b﹣1”. A.1 B.2 C.3 D.4 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 ) A.B.16πC.8πD. 8.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63,则判断框中的整数M的值是( )

A.5 B.6 C.7 D.8 9.已知函数f(x)=+2x,若存在满足0≤x0≤3的实数x0,使得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与直线x+my﹣10=0垂直,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三分之一前有一个负号)( ) A.C.D. 10.若直线2ax﹣by+2=0(a>0,b>0)恰好平分圆x2+y2+2x﹣4y+1=0的面积,则的最小值( ) A.B.C.2 D.4 11.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为Ω1,不等式x2+y2≤1表示的平面区域为Ω2.若Ω1与Ω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等于( ) A.﹣B.C.±D. 12.已知函数f(x)=sin(x+)﹣在上有两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函数f(x)=,则方程f(x)=的解集为__________. 14.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_. 15.若点P(cosα,sinα)在直线y=﹣2x上,则的值等于__________. 16.1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棱C1D1、C1C的中点.以下四个结论: ①直线AM与直线CC1相交; ②直线AM与直线BN平行; ③直线AM与直线DD1异面; ④直线BN与直线MB1异面.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_.

高考试题数学文科-(全国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数学(文史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直线2y x x =关于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 A .12 y x =- B .12 y x = C .2y x =- D .2y x = 2.已知,02x π??∈- ??? , 54cos =x , 则2tg x = ( ) A .24 7 B .247- C .7 24 D .7 24- 3.抛物线2 y ax =的准线方程是2,y a =则的值为 ( ) A . 1 8 B .1 8 - C .8 D .8- 4.等差数列{}n a 中, 已知1251 ,4,33,3 n a a a a n =+==则为( ) A .48 B .49 C .50 D .51 5.双曲线虚轴的一个端点为M , 两个焦点为1212,,120F F F MF ∠=?,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6.设函数?????-=-2112)(x x f x 00>≤x x , 若1)(0>x f ,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 1) B .(1-, ∞+) C .(∞-, 2-)?(0, ∞+) D .(∞-, 1-) ?(1, ∞+) 7.已知5 ()lg ,(2)f x x f ==则( ) A .lg 2 B .lg32 C .1 lg 32 D .1lg 25

8.函数sin()(0)y x R ??π?=+≤≤=是上的偶函数,则( ) A .0 B . 4 π C . 2 π D .π 9.已知(,2)(0):-30a a l x y a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 ) A B .2 C 1 D 1 10.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 高为3R , 它的内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 4 R , 该圆柱的全面积为( ) A .2 2R π B .24 9R π C .238 R π D .252R π 11.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 (0, 0), B (2, 0), C (2, 1)和D (0, 1), 一质点从AB 的中点0P 沿与AB 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 上的点1P 后, 依次反射到CD 、DA 和AB 上的点2P 、3P 和4P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若40P P 与重合, 则tg θ= ( ) A .3 1 B . 5 2 C . 2 1 D .1 12.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 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 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A .π3 B .π4 C .π33 D .π6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 学(文史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92)21(x x -的展开式中9 x 系数是 ________ . 15.在平面几何里, 有勾股定理:“设22,,ABC AB AC AB AC BC +=V 的两边互相垂直则”

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命题走向

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2019年命题走 向 一、2019年高考试卷分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卷i)继承2019年的改革方向。既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创新和发展;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1考试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2试题结构与2019年大体相同。全卷共22小题,选择题12道,每题5分;填空题4道,每题4 分;解答题6道,前5道每题12分,最后1道14分。 3考试要求与考点分布。第1小题,(理)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文)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符号,能够正确表示简单的集合。第2小题,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第3小题,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平移公式。第4小题,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第5小题,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第6小题,(理)了解空集和全集,属于、包含和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文)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第7小题,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第8小题,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第9小题,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0小题,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各

种位置关系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第11小题,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第12小题,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第13 小题,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第14小题,(理)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文)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第15小题,(理)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第16小题,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第17小题,(理)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文)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第18小题,(理)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意义,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并能根据其分布列求出期望值。(文)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第19小题,( 理)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文)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第20小题,(理)掌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文)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第21小题,(理)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文)掌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第22小题,(理)了解数列通项公式

2018高考数学全国3卷文科试卷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1.已知集合{}|10A x x =-≥,{}012B =,,,则A B =( ) A .{}0 B .{}1 C .{}12, D .{}012, , 2.()()12i i +-=( ) A .3i -- B .3i -+ C .3i - D .3i +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棒头,凹进部分叫 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棒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

4.若1 sin 3 α=,则cos2α=( ) A .89 B . 79 C .79 - D .89 - 5.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 A .0.3 B .0.4 C .0.6 D .0.7 6.函数 ()2tan 1tan x f x x =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 4 π B . 2 π C .π D .2π 7.下列函数中,其图像与函数ln y x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的是( ) A .()ln 1y x =- B .()ln 2y x =- C .()ln 1y x =+ D .()ln 2y x =+ 8.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 2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围是( ) A .[]26, B .[]48, C . D .??

高三文科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三文科数学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31i i ++(i 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 ) A .2 B .1- C .2i D .i - 2.已知集合{3,2,0,1,2}A =--,集合{|20}B x x =+<,则()R A C B ?=( ) A .{3,2,0}-- B .{0,1,2} C . {2,0,1,2}- D .{3,2,0,1,2}-- 3.已知向量(2,1),(1,)x ==a b ,若23-+a b a b 与共线,则x =( ) A .2 B .12 C .12 - D .2- 4.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俯视图是一个直径为1的圆,那么 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4π B . 3 2 π C .3π D .2π 到函 5.将函数()sin 2f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6 π 个单位,得数()y g x =的图象,则它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 A .(,0)2 π- B . (,0)6 π- C . (,0)6 π D . (,0) 3 π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10 - B .3- C . 4 D .5 7. 已知圆22:20C x x y ++=的一条斜率为1的切线1l 与1l 垂直的直线2l 平分该圆,则直线2l 的方程为(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A. 10x y -+= B. 10x y --= C. 10x y +-= D. 10x y ++= 8.在等差数列{}n a 中,0>n a ,且301021=+++a a a , 则65a a ?的最大值是( ) A .94 B .6 C .9 D .36 9.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210x y x y x y +-≥ ?? -≤??-+≥? ,设22z x y =+,则z 的最小值是( ) A. 12 B. 2 C. 1 D. 13 10. 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当0≥x 时,?????+∞∈--∈+=) ,1[|,3|1) 1,0[),1(log )(2 1x x x x x f ,则函数)10()()(<<-=a a x f x F 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 A .12-a B .12--a C .a --21 D .a 21- 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 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 命题“若12

高考文科数学真题 全国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1,2} ( ) 5.若某群里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又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A.0.3 B.0.4 C.0.6 D.0.7 A.π 4B.π 2 C.π D.2π 8.直线x+y+2=0分别于x轴,y轴交于A,B两点,则?ABP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2,6] B.[4,8] C.[√2,3√2] D.[2√2,3√2] A.π 2B.π 3 C.π 4 D.π 6 A.12√3 B.18√3 C.24√3 D.54√3 14.某公司有大量客户,且不同年龄段客户对其服务的评价有较大差异,为了解客户的评价,该公司准备进行抽样调查,可供选择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则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

19.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弧CD 上异于C,D 的点。 (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 (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MC ∥平面PBD ?说明理由。 20. 已知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C :22143x y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1,(0)M m m >. (1)证明:1;2 k <- (2)设F 为C 右焦点,P 为C 上一点,且0FP FA F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证明:2.FP FA F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分析.doc

天津市高考十年数学试卷分折 目录 第一部分:选择题与填空题基本知识点分析 知识点:复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历年都考)。重点:复数的乘除 运算。 试题类型:选择题;位置:第一题;难度:容易试题规律:复数的基本运算为必考试题,一般是放在选择的第一题, 作为全卷的第一题非常容易,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但此题绝对不能出错。 2?知识点:四种命题及充要条件(历年都考)。重点:充要条件判断、命 题的否定与否命题,考真假命题。 试题类型:选择题;难度:容易或中等 试题规律:都是与其它知识点结合,重点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新课 标有转向全称与特称命题的趋势。充要条件的判断根本的一点是“小范围可以推大范围,大范围不可以推小范围”,而范围经常是用图形来表示的,所以要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求解。 3?知识点:分式与绝对值不等式及集合。重点:解二次和分式不等 式、解绝对值不等式、集合间的子、交、并、补运算、用重耍不等式求最值。 试题类型:选择题;位置:前7题;难度:容易试题规律:经常与集合结合,含绝对值不等式。 4?知识点:三角函数图象性质,止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图象性质, 考解三角形)重点:化一公式、图象变换、函数y = Asin(血+ 0)的性质、止余弦定理解题。 试题类型:选择题;难度:容易或中等试题规律:常考查三角函数的单调

性、周期性及对称性;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重点为y = Asin(祇+ 0)型的函数。 5?知识点:函数性质综合题(奇偶、单调、周期、对称等)、特别是 结合分段函数是新课标的考查重点(每年都考)试题类型:选择题;位置:选择后3题;难度:较难试题规律:是必考题。重点考查函数的奇偶、单调、周期、对称等性质的综合。结合分段函数是新课标的考查重点 6?知识点:圆锥曲线定义及几何性质有关问题(椭圆双曲线准线不 考)(抛物线定义、双曲线渐近线与抛物线相交)试题类型:选择题;位置:前五题;难度:容易试题规律:考三种圆锥曲线各自的独特性,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渐近线、抛物线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 7?知识点:抽样统计小题是趋势 试题类型:填空题;难度:中等或容易 试题规律:抽样方法,概率与统计,重要不等式的应用,分层抽样应用题 &知识点:直线与圆(常与参数方程极坐标等结合,主要是直线与圆相切或相割) 试题类型:选择题或填空题;位置:前六题;难度:容易试题规律:重点考查直线与圆的基本题型,直线和圆相切、直线被圆截得弦长问题、圆与圆内外切及相交问题等。每年必考。 9?知识点:平面向量基本运算(加法、减法、数乘和数量积,以数 量积为主,近年常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为载体)(每年必考)试题类型:选择题或填空题;位置:较靠前;难度:中档试题规律:注重向量的代数与几何特征的结合,基底的思想加强了考査,向量的几何特征进行考査,题目小巧而灵活。 10?知识点:排列与组合 试题类型:选择题或填空;容易或中等试题规律:有两个限制条件的排数问题,球入盒问题,涂色问题,排列卡片问题,排数问题。总的看是以考查排列问题为主,考查的是基本的分类与分步思想。有成为选择或填空压轴题的趋势。

2010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科数学(必修+选修)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Ⅱ卷3 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 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2 4S R π=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 34 V R π=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 (0,1,2,)k k n k n n P k C p p k n -=-=… 一、选择题 (1)cos 300?= (A)2 - 12 (C) 12 (D) 2 1.C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特殊三角函数值等三角函数知识 【解析】()1co s 300co s 36060co s 602 ?=?-?=?= (2)设全集{}1,2,3,4,5U =,集合{}1,4M =,{}1,3,5N =,则()U N M ?=e A.{}1,3 B. {}1,5 C. {}3,5 D. {}4,5 2.C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的概念、集合运算等集合有关知识 【解析】{}2,3,5U M =e,{}1,3,5N =,则()U N M ?=e{}1,3,5{}2,3,5?={}3,5

高考数学文科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七校联考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文科)(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U={1,2,3,4},集合A={x∈N|x2﹣5x+4<0},则?U A等于()A.{1,2}B.{1,4}C.{2,4}D.{1,3,4} 2.已知=b+i(a,b∈R),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a+b=() A.﹣1B.1C.2D.3 3.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3+a8=6,则3a2+a16的值为() A.24B.18C.16D.12 4.设0<a<b<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a3>b3B.C.a b>1D.lg(b﹣a)<0 5.已知函数f(x)=x2+,则“0<a<2”是“函数f(x)在(1,+∞)上为增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运行如图所示框图的相应程序,若输入a,b的值分别为log43和log34,则输出M的值是() A.0B.1C.3D.﹣1 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24B.48C.54D.72 8.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2,b=2,C=30°,则角B等于( A.30°B.60°C.30°或60°D.60°或120° 9.已知函数,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B.(﹣1,0]C.D. 10.如图F1,F2是双曲线与椭圆C2的公共焦点,点A是C1,C2在第一象限内的公共点,若|F1F2|=|F1A|,则C2的离心率是() A.B.C.D. 11.函数y=(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的图象大致是()A.B.C. D. 12.设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2z=2x+ny(n>0),z的最

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全国卷

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全国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科)(课标I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x|-1<x <3},N={x|-2<x <1}则M ∩N=( ) A. )1,2(- B. )1,1(- C. )3,1( D. )3,2(- (2)若0tan >α,则 A. 0sin >α B. 0cos >α C. 02sin >α D. 02cos >α (3)设i i z ++=11,则=||z A. 2 1 B. 2 2 C. 2 3 D. 2 (4)已知双曲线)0(13 2 22>=-a y a x 的离心率为2,则=a A. 2 B. 26 C. 2 5 D. 1 (5)设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都为R ,且)(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x g x f 是偶函数 B. )(|)(|x g x f 是奇函数 C. |)(|)(x g x f 是奇函数 D. |)()(|x g x f 是奇函数 (6)设F E D ,,分别为ABC ?的三边AB CA BC ,,的中点,则 =+FC EB A. AD B. AD 21 C. BC D. BC 2 1 (7)在函数①|2|cos x y =,②|cos |x y = , ③)62cos(π+=x y ,④)4 2tan(π -=x y 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8)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事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A.三棱锥 B.三棱柱 C.四棱锥 D.四棱柱

2016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6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随着2016年高考的结束,,作为一线教师,也应该是对今年的高考试题进行一番细致的研究了。陕西省是即课改后首次使用全国卷。2015年的陕西卷已经为下一年的平稳过度做好了铺垫。首先在题型设置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这已给师生做好了思想工作,当2016年的高考数学进入人们眼帘的时候,似乎也不是很陌生,很有老朋友相见的感觉。 今年的全国卷数学试题从试题结构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严格遵守考试大纲说明,五偏题,怪题现象。试卷难度呈阶梯型分布,试题更灵活。入口容易出口难,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一、总体分析: 1,试题的稳定性: 从文理试卷整体来看,考查的内容注重基础考查,又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创新。知识覆盖全面且突出重点。高中知识“六大板块”依旧是考查的重点。无论大小体目90%均属于常规题型,难度适中。是学生训练时的常见题型。其中,5,15,18注重考查了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这就提示我们数学的教学要来源实际,回归生活,既有基础与创新的结合,又能增

加学生的自信心,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试题的变化: 有些复课中的重点“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定积分”。“均值不等式”等知识点并没有被纳入,而“条件概率”则出现在大题中,这也对试题的难度进行区分。 在难度方面,选择题的12题,填空题的16题,对学生造成较大困扰。这也有利于对人才的选拔。解答题中的20,21题第一问难度适中,第二问都提高了难度。这也体现了入口易,出口难,对人才的选拔非常有利。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更注重了试题的广度,而简化了试题的深度。而这对陕西高考使用全国卷的过度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平稳过度已是事实。给学生,教师都增加了信心。 试题的详细分析: 选择题部分 (1),考查复数,注重的是知识点的考查。对负数的运算量则降低要求,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求对运算过关,更强调知识点的全面性(2)集合的运算: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应是同等对待。在平时的教学中,出现的交集运算比较多,。并集,补集易被忽略。(而

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全国一卷)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集共有() A.2个B.4个C.6个D.8个 2.(5分)复数=() A.2﹣i B.1﹣2i C.﹣2+i D.﹣1+2i 3.(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y=2x3B.y=|x|+1C.y=﹣x2+4D.y=2﹣|x| 4.(5分)椭圆=1的离心率为() A.B.C.D. 5.(5分)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B.720C.1440D.5040 6.(5分)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B.C.D. 7.(5分)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A.﹣B.﹣C.D. 8.(5分)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A.B.C.D. 9.(5分)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A.18B.24C.36D.48 10.(5分)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x)=e x+4x﹣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A.(,)B.(﹣,0)C.(0,)D.(,)11.(5分)设函数,则f(x)=sin(2x+)+cos(2x+),则()A.y=f(x)在(0,)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B.y=f(x)在(0,)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C.y=f(x)在(0,)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D.y=f(x)在(0,)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12.(5分)已知函数y=f(x)的周期为2,当x∈[﹣1,1]时f(x)=x2,那么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gx|的图象的交点共有() A.10个B.9个C.8个D.1个

高考文科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文科数学模拟题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 12,03A x x B x x =-<=<<,则A B =() A .{} 13x x -<”是“0<

2017全国卷文科数学高考大纲

文科数学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

2014年四川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2014年四川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今年四川数学高考的试卷结构、题目数量、分值分布、主干知识的考查 都保持了去年的总体风格,10道选择、5道填空、6道解答题。相比与去年,很多考生考下来的第一反应是题目难度有所增加,下面就以下几方面对本试题实行分析。 一、紧扣考纲,突出导向 今年新发的考纲和2013年相比有一些变化,对数的运算和性质从B级提升到C级,在选择题第9题、填空题第15题级解答题第19题都有所体现。在今的考纲中新增了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增强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在解答题19题中体现出来了数列、函数、导数的综合应用。因为数列解答题和去年相比的大幅变化,加上本道题中对数及求导公式的应用,使得很多考生没有很大把握,这也算考生下来说试题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全卷重视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了整个高中数学的所有知识板块;试题突出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对高中数学中的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向量、不等式等实行了重点考查。重视对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的考查,保证了试卷的内容效度,有利于引导高中数学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核心和主干、回归数学本质。 三、重视思想,突出水平 数学全卷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重要定理等的理解与应用,注意控制和减少繁琐的运算,体现了“多想少算”的命题理念。尤其是17题以一款击鼓游戏为背景设置问题情境,考查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第(Ⅲ)题要求使用概率统计知识分析并说明若干盘游戏后积分减少的原因,引导考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游戏过程,通过概率和数学期望的计算,对游戏及其规则实行理性分析,真切体会“用数据说话”的统计思想方法。21题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科学性,解答时需要考生借助几何直观发现解题思路和结论,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实行证明,整个解答过程需经历“画图-观察-探究-发现-证明”的过程。 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题紧扣了教学大纲和考纲,体现了水平立意,具有很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对一线的数学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