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探工作步骤

化探工作步骤

化探工作步骤
化探工作步骤

0000代表需填数据,根据你们的资料填,这是方法,其余的不方便给你。

6.3 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及质量评述

6.3.1 野外工作方法

6.3.1.1 水系沉积物测量

(1)采样布局和采样密度

依据1:50000地球化学普查规范,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本区水系沉积物测量选用根据1981年1:25万地形图修测的1983年出版的1:5万地形图做为野外采样手图,以方格网为采样格子,将设计的样点按1.25km2为采样单元标于1:50000手图上,样品布在二级水系或一级水系口上,采样点均匀分布,99.2%以上的采样格都有采样点分布,基本上未出现连续两个空白小格。工作区面积0000(扣出水库、海滩、盐田),实测面积0000,采样0000件(未包括重复分析样),采样密度为0000个/km2。

(2)采样物质及方法

采样部位选择在水系有利于细粒物质沉积的部位,如河床底部、河道岸边与水面接触处,水流缓慢和水流停滞处,转石背后,河道转弯的内侧。

采样物质主要为淤泥、粉砂,在15~30米的范围内,采集2~3个重量大致相等的样品合并为一个样,每个采样点均留有标记。

野外定点用已布好样品的1:5万地形图作手图,根据地形地貌确定采样点实地位置,定点误差在图上不大于2毫米,每个采样点在实地都留有标记。样品编录采用1:5万地球化学普查规范

推荐的“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记录卡”,严格按照其格式进行填写。

(3)样品初步加工

采样人员每天将所采样品检查无误后,将样品连同采样记录卡同时交于样品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核对验收,并将验收后合格样品悬挂凉晒。为防止样品固结,经常揉搓或用木棒敲打。凉晒干的样品过60目尼龙筛,为了使样品均匀,每个样品都全部过筛,用缩分法留足150克单样装入纸袋,每50个组合为一批,重点采样编号以密码形式。

(4)异常查证

本次1:5万沉积物物测量工作,旨在分解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缩小金找矿靶区,对圈出的异常,用加密取样进行验证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对本次工作圈出的异常开展1:1万地质测量及异常追索调查、1:1万岩石剖面地球化学测量、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异常验证工作,矿化蚀变岩石出露地段,布置了槽探工程。各项工作均按有关规范进行,质量满足普查工作要求。

6.3.1.2 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

岩石测量剖面布置在沙柳金异常区和鞠格庄金异常区。剖面线均以垂直于构造方向为主,线距200米,取样点距20~40米,岩性均—区点距为40米,岩石矿化蚀变地段点距20米,野外以1:10000地形图为底图,采样用皮尺、罗盘定位,样品采自路线中的岩石露头,样品重量200~250克,剖面记录采用1:50000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推荐的地球化学岩石采样记录卡,记录内容按照其规定要求。通过岩石剖面测量,了解异常区内不同岩石的元素含量,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金的高含量地质体,例如:0000

6.3.1.3 土壤剖面测量

主要布置在0000异常区,共测量剖面0000km,剖面线均以垂直于该区构造线走向为主,线距200m,点距40m,剖面起点及各采样点均由技术人员用GPS定位,样品采自地表以下土壤的B

层,剖面记录采用1:50000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推荐的“地球化学土壤采样记录卡”。样品凉晒、干燥后过60目筛经缩分后取150克装入纸袋,按顺序编号,送实验室化验。

通过土壤剖面测量,了解异常区第四系覆盖地段残积物中金、银、汞、砷四种元素含量及其聚集情况。

6.3.1.4 质量检查及评述

(1)采样小组日常自检

采样小组对当天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有:样品编号,野外手图和记录卡三者是否统一,记录内容是否齐全。经采样小组日常自检,样品物质全部合格,记录内容符合要求。未发现编号、手图、记录不一致的现象。

(2)项目负责人及大组长检查

项目负责和大组长不定期抽查或跟组检查,全面观察野外采样过程中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检查内容主要是:采样定点误差、标记、记录、采样部位和采样对象等;室内检查样品加工、采样手图及记录卡等原始资料。检查完毕均填写“质量检查记录卡”。野外共检查0000个点,均合乎要求,野外检查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0000,室内检查0000个点,记录、手图、总图均对口无误。室内检查工作量为总工作量的0000。

6.3.2 分析质量评述

工作区全部化探样品,均由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实验室测试。其分析水系沉积物样品0000件,二级标样0000件,重复分析样0000件,岩石剖面样品0000件,土壤剖面样品0000件。

6.3.2.1 分析项目及方法

本次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岩石剖面测量、土壤剖面测量共分析Au、Ag、Hg、As四种元素院实验室根据其仪器设备条件选取4种方法完成(表6-1)。

元素分析方法、检出限、报出率—览表 6-1

6.3.2.2 检出限和报出率

采用上述分析方法,相应元素的检出限和报出率列于表6-1中,由表6-1可以看出,所有被测元素的检出限均等于或小于1:50000地球化学普查规范中规定分析元素的检出限要求,并报出率为100%,说明四院实验室采用的分析方法检出限已完全满足本测区的化探要求。

6.3.2.3 分析精密度、准确度、合格率

所选用的各元素的分析方法,除了必须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以适应大量化探样品日常分析的需要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山东省二级标准样检验。

选用的二级标样编号及分析精密度、准确度、合格率见表6-3。由表6-3可知,Au、Ag、Hg、As四种元素的分析精密度主要利用二级标样分析结果统计求得。各元素的分析精密度均小于40%的要求,准确度均小于0.20的要求,从表6-2中还可看出各元素分析合格率平均为100%,达到优秀级标准。

标样分析精密度、准确度、合格率表6-2

6.3.2.4 内检分析:

按样品总数分别抽取金、银0000。汞、砷0000进行内部检查分析,本批共抽取金、银分析0000件,汞、砷内检分析0000件,通过监控计算样品内检合格率:Au内检合格率0000,Ag内检合格率0000, As内检合格率0000,Hg内检合格率0000。

6.3.2.5 方差分析:

化探对数据的基本要求是采样、分析两方面总误差,在其数据的起伏变化范围之内,不会掩蔽或歪曲真实数据波态势。

三层套合方差分析是较常用的检验方法之一,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3。

由表6-3可以看出,全部F1值都远大于临界值(0000)说明在测区中采样与分析误差的变化,即元素含量的自然变化未被采样与分析误差所掩蔽或歪曲,因此,这批数据是可靠的,是可以利用的。

方差分析结果表6-3

全部F2值小于临界值(1.73),根据各层次方差分析的数值来看,误差应以分析误差为主,详见测区分析质量监控图,图6-1。综上所述,工作区样品分析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全部指标均满足化探《规范》要求。详见图6-1,因此,可以认为样品实验测试数据是准确可靠的。

6.3.3室内资料整理

6.3.3.1数据的初步处理

6.3.3.1.1空白点的取值原则:测区内因个别未取样格子所造成的空白点,采取从周围8个数据平均值填于空白格中央来弥补。

6.3.3.1.2高值点的处理

对于特高值在统计计算背景值时,由计算机自动对数据加工处理剔除高值。用迭代法剔到高值不大于平均值加三倍离差为止。

6.3.3.1.3地球化学参数的确

(1)背景平均值(X —

该测区是用统计方法确定背景值,因为一般情况下,当分析的 样品数量足够多时,分析灵敏度又能满足要求,用统计方法确定较为适宜。因微量元素分布一般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规律,故在计算时将元素转换为对数值再作统计。 公式为:

Lgx=1n ∑=n

i i Lgx 1

(2)标准离差(S )

在背景平均值(X —

)计算的基础上按下式计算: S=

1

)

lg (lg 1

2

--∑=n x x

n i i i

(3)变异系数(CV ):标准离差与背景平均值的比值。 Cv=x

s

6.3.3.2地球化学图件的编制 6.3.3.2.1原始图件的编制

(1)采样点位图

水系沉积物采样以1983年版1:50000地形图为底图,在图上以直径2mm 的小圆圈标示采样点位。从野外手图搬绘到清图上,转点误差不大于0.5mm 。将采样点位清图扫描后输入微机进行微机制图。采样点位图内容包括水系分布、采样点位、采样编号、方里网经纬度、主要城镇等,由计算机成图。

(2)原始数据图

在每个采样点底部标上元素的分析数据,制成元素原始数据图(由计算机成图)比例尺为1:50000。 6.3.3.2.2主要成果图件的编制 (1)单元素地球化学图

在数据图上根据元素含量直接勾绘等含量线,等含量线的间隔

一般采用0.1lg。该图图廓右侧为参数表、色标等。色区划分原则遵

照《规范》要求,即平均值加、减0.5-2倍标准离差。色区界线采用靠近的等量线加以区分。

(2)综合异常图

按剔出高值后计算的异常下限(异常下限为平均值加两倍标准差)在网格化数据图上圈定异常,然后把各元素异常按不同颜色线条综合编绘在一张图上,1:50000地质矿产图为底图印成。由计算机成图,比例尺1:50000。

(3)土壤地球化学剖面图

在方格纸上绘制,横坐标表示采样点位,纵坐标表示地球化学测量数值,各点的地化数据连成一波状起伏的曲线,最后由微机扫描成图。

(4)岩石地球化学剖面图

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岩石化学测量剖面图,下部为同比例尺的地质剖面图,此图绘在方格纸上由微机扫描成图。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的体会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课程改革的体会 2013年12月14、15日,姜大源教授应邀到我校为全院教职工进行了一整天的讲座,姜教授精彩的讲座,让我们受益非浅、感受颇深。下面从对姜大源教授讲座的感受和我们的行动两方面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一、对姜大源教授讲座的感受 姜教授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及理论创新》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基本问题辨析》两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系统的阐析。姜教授对所讲的问题研究非常透彻,不仅能从“道”的层面对所讲问题进行阐析,从哲学的层面进行剖析,真正让我们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够从应用的层面全面展示他所提出的理论,他用全国大量的老师的实践和案例来说明理论的具体运用。 姜教授用最通俗的比喻对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危机做出了警示。其提倡的“工作过程导向”思想,列举的“为融入社会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的校训,“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的标语,以及“走向职场,走进职场,纵横职场”的课程设置主线,以及一个专业10-20门课程设置,一门课程3个以上主题单元设计的经验,和农业类课程、软件类课程、旅游、财会、体育等课程教学设计都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我们是否可以举一反三,链接了无数个“情境”,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我们的老师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力?! 如果我们都把握好机会,如果我们都能真抓实干,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我们的工作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听完姜教授讲座后的行动 这段时间,我们计算机教研室的每个教师都一直在思考,也在积极行动,对《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这门课程进行改革,经过讨论,我们有如下思考:《房地产企业办公自动化》是高职高专院校管理大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必修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衔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模块《办公软件应用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章第二节“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从对比分析两种路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入手,再通过搭接一个路灯自动控制的电子模型,来学习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后面各章提供了一把钥匙。 2.学情分析 学生在通用技术必修2的学习中,已学过关于控制系统的一些概念,例如输入、控制、输出,以及功能模拟方法的含义,但对电子控制系统内部电子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三极管等的工作原理不太了解,教师可用通俗的语言补充解释其作用,以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能用方框图分析生活中常见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两种路灯控制系统方框图的对照,知道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通过搭接一个路灯自动控制的电子模型,加深对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动手尝试的兴趣和热爱技术的情感。 (2)提高学生比较及分析电子控制系统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能用方框图分析生活中常见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2.难点 电子控制系统内部常见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策略 本节课程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观察、基本知识讲授、小组探究、分析表达、技术试验、能力展示等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准备 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多媒体、课件、路灯自动控制模型。 六、课时安排 共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路灯自动控制模型 板书:第一章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第二节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撰写工作总结的方法和技巧

撰写工作总结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写好总结是秘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职责,是“笔杆子”必备的基本功。我在实践中体会到,总结要写好,“三要”不可少,即情况要清楚,思想要深刻,写作要创新。 一、总揽情况 总结总结,先总后结,总是总揽情况,结是结晶思想。总的情况要清楚,我的体会是“三要”。 一要“两下功夫”,弄清“半熟”情况。很多总结是“给我总结”,自己的情况当然是清楚的,再扩大一点,写本单位工作总结,情况至少是比较清楚的。但这种清楚和比较清楚对于写总结报告来说还只能算个基本清楚,我把它叫做“半熟”状态,还需要朝着“更加清楚”的方向“下更深功夫”。 功夫一:“纵、横、大、新”四遍梳理。“纵”是从时间上梳理,“横”是从事件上梳理,“大”是从大事上梳理,“新”是从创新(亮点)上梳理。“纵横”梳理是基本梳理,“大新”梳理是上层梳理,真正要写进总结报告的事情,主要是大的事情和富有创新亮点的事情。 功夫二:跳出局外对照比较。古诗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古话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有必要跳出来看一看,请别人说一说,和外面比一比,这样,就更清楚哪些是真正的成绩,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事大哪些事小,哪些当写或不当写。尤其是经验总结和先进材料,一定要比较,找出“个性事”、“特色事”、“独立事”、“亮点事”。 二要“六听三看三查”,弄清“陌生”情况。更多总结是“替人总结”。我们经常受命去总结某个地方或某个部门的工作,怎样在很短的时间把一片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摸清楚,变陌生为熟悉,变外行为?我的体会是多听多看多查。 一是“六听”,即听主要领导宏观讲,听中层干部中观讲,听职工和群众微观讲;听正面的了解成绩,听中间的了解情况,听反面的了解问题。有了前三听情况就有了个“八九不离十”,加上后三听情况就更加明了清晰。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六听”就是全方位去听,意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情况。 二是“三看”,即看材料、看数据和看现场。看材料包括看综合性材料、看单型材料、看方方面面的材料,有时不妨再看看举报材料。看材料其实是走捷径,写得好的材料是可以剪切粘贴为己所用的,但也容易被牵着走,自己要有判断。看数据包括看年度月度的报表,看一天的原始数据,看一个阶段的数据变化。当前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总结,越来越重视数据这一块,君不见各

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87834825.html, 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作者:何舒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4期 【摘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背景的教学改革是当前社会的需要,符合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27-02 引言 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学会某种职业技能并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职业学校、学院的目的是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它的核心在于职业人才的培养,而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开发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中最关键和敏感的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如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进行开发是职业教育不断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1.从学科系统化到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职业类课程的发展方向 学科系统化课程不适合职业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定位,课程需要改革。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就要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工作。然而,学科课程中的内容和任务与行业中的工作岗位联系不紧密、不明确,这样会造成学生就业能力不够,到新的工作岗位要有较长的适应时间。所以,职业教育中的课程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它不同于以学科边界进行课程设置,并按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选择和组织内容的学科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能整体建构职业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过去学科系统化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它们是分散的,对应职业中岗位的需要,学生不能马上把它们整体应用起来。学生在学校中没有学习到如何整体应用知识和能力,甚至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某些能力,学生没有学过。例如:厨师要制作一道美味佳肴,只知道用什么主料和配料及调味品是不行的,同时还要知道它们的用量和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更重要的还要知道各种材料的下锅顺序及烹调时间和火候,才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一道菜;从以上例子可知,要完成一项工作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要用正确的方法、知识、能力,经验和保证措施

工作分析的过程

对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的工作分析的计划草案 准备阶段: (一)明确这次工作分析的目的: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这个工作职位,包括工作职能,工作流程,整个协会在学校中的价值与位置等. (二)结果使用范围,明确工作分析信息的用途,即对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这个职位进行分析并编写岗位说明书。更具工作分析的用途决定需要收集何种类型的信息。 (三)确定所要分析信息的内容和方式,预算分析的时间、费用与人力: 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的工作职能职责、工作流程与任职资格,以及整个协会的组织结构等信息。 收集信息的方式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预算时间是一周,预算费用主要是打印资料方面的花费,控制在100元以下。人力就主要是小组所有成员,包括张硕城、王子豪、罗丹和彭春香。 实施过程: 1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和分析有关人力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的资料信息,了解这个职位的基本资料 2通过对协会会长这个职位的大致了解,确定这次工作活动的基本任务,然后根据任务确定大致的工作流程。 3访谈规划: (1)确定访谈对象,即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张立群 (2)分配承担这次访谈任务的小组成员. 访谈人:罗丹访谈记录:彭春香 (3)确定访谈时间,地点,以及访谈的方式,主要通过面对面提问的现场采访. (4)明确这次访谈的目的与任务,即我们想通过这次访谈得到些什么,要获得哪些方面与方向的关于协会会长的信息. (5)根据访谈目的编写一份详细的访谈提纲.主要涉及到问题的设计,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的工作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方式,以及整个协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6)正式进行访谈 (7)对记录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4问卷调查: (1)确定调查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尽可能多的方法和渠道来收集资料,保证信息的全面性,想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会员角度来了解会长这个职位,完善职位描述所需的信息.所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协会会员发放问卷. (2)设计问卷 (3)发放问卷 (4)回收问卷 (5)整理工作,收集有用信息。 4信息与资料的整理分析: (1)工作名称分析 (2)工作内容分析 (3)工作环境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电力机车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初探

价值工程 0引言 我院电力机车专业自2009年获批省级精品专业以来,通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积极探索适合我国铁路高职电力机车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开发“教、学、做“合一的新课程;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1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按以下流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对原有学科化的课程知识进行解构和重构,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质、职业基础能力、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四个学习领域,表1简要说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计划。 1.1工作任务分析。我们先后调研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及南方周边铁路局机务运营站段,包括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株洲、怀化机务段;南昌铁路局向塘机务段;南宁铁路局南宁机务段;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等,从电力机车钳工、机车电工和电力机车司机三个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入手,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列表,为下一步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作准备。(表2) 1.2行动领域归纳。我们邀请了机务段运用、检修主要生产车间和业务科室一起座谈,将运用和检修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按性质相同或相近或前后相互关联的原则,归类出行动领域。(表3) 1.3学习领域转换。从行动领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转化为学习领域,即课程。(表4) 1.4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规划是将课程内容以某一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为载体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的过程,比如:我们将《电力机车运用与管理》学习领 域设计了行车信号与闭塞、 整备作业、乘务员一次作业过程、行车安全设备以及列车运行与运用维护五个学习情境,各情境之间体现由易而难或并列与包容的关系,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2《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课程建设 —— —————————————————————作者简介:江利国(1965-),男,湖南平江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 术学院,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机车运用检修与专业教学;陈燕萍(1983-),女,江西上饶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机车专业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电力机车专业课程与教学 改革初探 Exploration 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 Locomotive Major Based on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江利国JIANG Li-guo ;陈燕萍CHEN Yan-ping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株洲412000)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Railway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0,China ) 摘要:本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思想,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电力机车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理念和思路,以《电力 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课程为案例,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下的学习情境、课业文本、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设计 等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内容,并针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d concepts and ideas of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 locomotive major based on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learning from advanced thought of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introduced learning area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ntents of learning situation,texts,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design based on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taking the course of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Locomotive Body and Bogie as a case,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学习领域课程;问题;对策Key words: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learning area cours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38-03 学习 领域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备注123456 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职业意识、应用数学、身心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职业基础能力 机械制图、铁路机械制造基础、铁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PLC 应用技术√√√岗位能力 JC1JC2JC3JC4JC5JC6JC7 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 电力机车电器的检修与维护电力机车电机的检修与维护机车电力电子装置的检测与维护 电力机车制动系统的检修和维护 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的检修与维护 电力机车运用与管理90727254707090 √√√√ √√√拓展能力 铁道概论、机车新技术、行车安全心理、自动检测技术、机务管理 √ 总学时 表1 ·238·

工作总结、思路及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思路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自8月14日正式上岗至今已经过去一个月有余了,在领导的培养帮助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我正在逐步的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步入正轨。现在我将自己的感受、想法以及对于工作的打算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结 在航天凯天的一个月,协助了安全制度的汇编,参与了厂区的安全大检查,并前往宁夏银川宝丰能源焦化脱硫项目进行了督察、督办。 1.在进行安全制度及汇编时,了解了公司和项目的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措施及流程,这也是我今后工作当中的指导性文件,怎么让制度在相应国家相应制度前提下适合公司及可操作性强也是我们汇编制度的目的; 2. 在厂区大检查中,领导们对于安全的重视,和对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都绝不放过的态度,更深刻明白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 在前往宁夏银川宝丰能源焦化项目督察、督办的十五天中,作为在工程管理岗位工作四年的我来说,来到项目上,感到十分亲切,而角色的转变,也让我更清楚了工程管理中心的重要性。项目人员最了解项目情况,最明白项目问题所在,但对于项目上问题的解决措施上却不一定清晰,也不一定能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项目人员对项目上的某些问题习以为常,没有很高的警惕性去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是项目人员本身无法解决的,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工作流程的限制,这就需要工程管理中心的帮助。 二.工作思路 1.思考问题的角度: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管理者,作为工程管理中心的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一个公司员工,也是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只有高屋建瓴地站在公司管理层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发现并更有责任心地去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公司更有效率地运转,不能光靠着公司领导去辛辛苦苦地盯着每一个工地。 2.良好的工作态度:我们的工作时间不是以上班时间为准的,而是以工作任务,项目情况为指导,责任心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工作进程的效率,需要以极大的热忱去做实事。 3积极的有效沟通:无论是公司同事或领导也好,项目成员也好,都应该主动多练习。通过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让他人明白你的想法,也能更好地发现工作中和项目上存在的问题,便于有效地解决。 4.良好的工作方法:好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工作中的PCDA计划、检查、执行、反馈处理,形成闭环,自我的回顾和反省也能让你在工作中得到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的提升,避免重复错误。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熟悉公司制度及组织架构,明白公司项目的运营过程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流程及负责人,熟悉公司在建项目的基本情况,了解各项目从组织架构,工作流程有问题的思考并与部门同事或领导商量对策,积极解决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公司分忧。 2.熟悉各项目的施工工艺,通过书籍,上网搜寻,请教公司专业人员,了解项目控制程序,这样才能合理调整项目计划,才更明白怎么指导项目如何去运行。工作管理中心人员的专业实力和综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的各类教学法解读

价值工程 0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的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这些课程的利用率和在课堂上实施效果却不甚理想。 高职课程改革是从学科系统化教学向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很多教师不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式,效果甚至不如传统教学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本身不愿做出大的转变,对“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了解的很少,另一方面是很多学校在狠抓课程改革的同时,忽略了与课程改革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走的基本的路。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选取教学方法时也就有着不同的选择。很多学校在选取教学方法时,多选用一刀切的方法,比如很多工科院校会让所有的教师都采用项目教学法。这种做法很呆板,起到的效果往往是教案发生了变化,而教学还是老样子。熟悉各类“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灵活选取不同教学方法实现不同的目标,会给教师带来成就感,给教学改革注入活力。下面我就最常见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分成两大类做下介绍。 1针对课程宏观面的教学方法 1.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培训与课堂教学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共同承担一个项目,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和理解综合复杂的工作情境。此方法适用于实践性的工作任务,要有工作设备和工具。学生要参与计划与实施过程,能够积累真实的工作经验。 项目教学法的步骤为:(一)项目起草和目标制定; (二)学生独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确定工作步骤,教师 对工作计划提出意见;(三)实施;(四)成果展示报告;(五)评估。 1.2角色扮演法学生作为演员扮演一个真实的角色,在扮演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反馈自己或别人所扮演的角色。此方法适合具有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的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社会经验,提高应变能力。 角色扮演法步骤为:(一)准备阶段,学生们了解角色扮演的基本规则和目标;(二)引导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情境,学生分配角色;(三)加工准备,分析角色间的关系和任务;(四)扮演,参与者进入角色演出;(五)走出角色;(六)讨论,教师、演员和观察者客观的讨论角色扮演的过程和经验。 1.3案例学习法学生通过对一个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强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并对比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案例学习法的步骤为:(一)面对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来自实践的案例;(二)收集信息并评价;(三)探索,学生独立探索出多个解决方案;(四)结果,讨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选择出最佳方案;(五)讨论,小组间讨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最终方案;(六)评价,由教师对各小组方案进行评价。 1.4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是职业培训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借助引导文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引导文是由教师制定的书面任务,它包括了任务介绍、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评估表等。通过引导文学生应独立地完成行动导向学习任务。 引导文教学法的步骤为:(一)信息,学生按照引导文 中的引导问题和引言,借助辅助工具(教科书,专业报刊等) 收集并加工重要信息;(二)计划,每个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思考工作步骤, 所需辅助材料和工具;(三)决策,小组讨论,听取教师意见,修改并优化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四)实—————————————————————— —作者简介:杜俊贤(1980-),男,山东泰安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 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系统工程专业; 王连桂(1981-),女,山东滨州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的各类教学法解读 The Explan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杜俊贤DU Jun-xian ;王连桂WANG Lian-gui ;王宁WANG Ning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烟台265500) (Yantai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Yantai 265500,China )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逐渐深入,教学法的改革也越来越迫切,在此对教学方法做了 一下解析,帮助各位多教师加深对各种教学法的理解,并选取与自己所教授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加以应用,真正做到教 学一体。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pedagogy reform is increasingly urgent.This paper resolved the teaching method to help more teacher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 variety of pedagogy,and select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and apply them in the classroom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法;课程开发Key words: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pedag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36-02 ·236·

工作分析的程序(5个阶段)

工作分析的程序(5个阶段) 工作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做周密的准备。同时还需具有与组织人事管理活动相匹配的科学的、合理的操作程序。下图是工作分析的程序模型,工作分析通常依照该程序进行。 一、准备阶段 由于工作分析人员在进行分析时,要与各工作现场或员工接触。所以,分析人员应该现行在办公室内研究该工作的书面资料。同时,要协调好与工厂主管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免导致摩擦或误解。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建立工作分析小组 小组成员通常由分析专家构成。所谓分析专家,是指具有分析专长,并对组织结构机组织内各项工作有明确概念的人员。一旦小组成员确定之后,赋予他们进行分析活动的权限,以保证分析工作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二)明确工作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 根据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数据和资料。 (三)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正确确定分析的范围、对象和内容,规定分析的方式、方法,并弄清应当收集什么资料,到哪儿去收集,用什么方法去收集。 (四)明确分析对象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应该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工作。 (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为了搞好工作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心理准备工作,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二、计划阶段 分析人员为使研究工作迅速有效,应制定一执行计划。同时,要求管理部门提供有关的信息。无论这些信息来源与种类如额,分析人员应将其予以编排,也可用图表方式表示。这一阶段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选择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的选择应主意:(1)不同层次的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2)工作分析人员应站在公正的角度听取不同的信息,不要事先存有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讲稿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 前言: 首先祝贺咱们学校进入第三批100所示范高职,我更多的想对校长和老师们说:进去不容易,进去后更难,如果你上了这个船你想打退堂鼓,想下船就肯定被淹死了。进入示范校很难,真正做示范更难,你们的方案写完是否能够通过,一定会折腾得半死。第一批申报成功的学校两年多了,几乎没有放过假。实际上就是这个过程很困难,但是对每个学校,对每个老师提高都很快。在两年前谈高职和现在谈高职,在全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是二流、三流的教育,还是一流的教育?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对象是我们传统的认为是不聪明者,或者是失败者、淘汰者,还是可能具有另外一种智力特点?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所以我今天给大家做个汇报,和大家交流一下。 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什么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工作过程导向是个朴实性的东西,谋划课程的实训课也可以作为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更可以做工作过程导向,但是工作过程系统化很可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个更新的发展。如果我们说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作为系统化开发课程的,高等职业教育很可能是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格式。所以,一个学科知识系统化,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这是两个不同类型教育的最高范式。 请大家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我在2005年写过12个《观》,每个月写一篇卷首语,2006年写12个《说》;2007写了12个《论》;今年写了12个《辩》,现在写完了10个《辩》了还差2个《辩》。 《观》——第一年写的《观》,举例来讲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句式和字数完全一样,就标题写了12个。 《说》——2006年《十二个说》。比如职业教育创新说、职业教育结构说、职业教育功能说,句式和字数也是完全一样的。 《论》——去年写12个《论》,职业教育方法与职业教育教学原理论、职业教育技术教学论、职业教育经济教学论,也是句式和字数完全一样。 《辩》——今年写12个辩,依然是句式和字数是一样的。已经写完的十个辩: 1、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辩; 2、职业教育供给需求辩;传统的教育经济学说:企业是需方,学校是供方,我认为这不正确的。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情况下,教育经济学必须改写,因为学校和企业是互为主客体的。但很多情况下,也许学校是供方,企业是需方,但在共同培养人才这方面企业同样也是供方;另外一个角度,企业为学校提供基地,提供实训教师,企业是供方,学校是需方。不能机械地把学校和企业分为供方和需方。 3、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辩;培训与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学校的教育与培训的教育是有区别的。 4、职业教育评估与示范辩;评估的生命是规范,而示范的生命在于特色。前面四个写的是宏观的,后面六个已经写完的是微观的。 5、职业教育资格与能力辩; 6、职业教育经验与策略辩; 7、职业教育情景和情境辩; 8、职业教育案例与范例辩; 9、职业教育过程与程序辩; 10、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辩。 此次讲课的三点目的——即三个冲击: 现在老师在课堂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强加于人的教学方式,但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我讲课尽量不用文字,尽量用图形表达,所以现在我给大家三个冲击: 1、视觉冲击 我尽量把自己的思想用形象的框图或者是逻辑的框图给它表达出来,我希望在我讲的过程当

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写作方法及范文

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写作方法及范文 一、年度工作总结写作方法 首先自然是标题,年终总结的标题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写时间+文种即可。例如“20XX年度年终工作总结”,不用过于华丽修饰, 有些标题还直接省略了时间,例如“年终工作总结”,不过还是推荐使用时间+文种的格式。 然后就是正文了,首先自然是对一年中的工作做一个大致的回顾。这是总结的开头,我们可以称之为前言。前言多用于说明工作总结的缘由,是对一年的工作以及工作过程的概述和评估。篇幅不宜过长,点到为止,不做深入分析。 接着就是书写工作的心得和体会,这是年终总结的主体,也是 最重要的部分,内容是就前言的概述展开分述。一般会使用小标题分别阐明成绩与问题、工作方法与心得体会,有些小标题中内容过多的话还可以采用小小标题进行分类阐述。 正文的最后一般都会书写今后的计划或者打算,这是年终总结 的结尾部分。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度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今后的设想和打算,为新的一年制定计划提出依据。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如何提高现有成绩,克服存在问题,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等等。 虽然正文完成了,但是工作总结并没有完成,我们还需要写署 名和日期。相信不少朋友在写完正文的时候就认为已经完事了,常常会忘记书写署名和日期,只有写上署名,才方便让别人知道这是谁写的年终工作总结,写上时间方便自己和他人了解这个总结是何时所写。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年终工作总结应该有的格式,年终工作总结中最重要的就是正文,而正文中最重要的就是主体,书写主体的时候最好分类叙述,这样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如果有必要的话,小标题下面还可以套小小标题,最后千万别忘了署名和日期。 二、注意事项 1、开端回顾过去一年,概括简述工作经历,例句“过去一年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取得了一些成绩”等等。适当照顾领导的阅读口味。 2、接下来具体列举各方面工作花费的力量和取得的成绩,例句“在与该单位人员火热厮混打成一片中,取得了xx报道的成果”。重点体现自己付出的繁重劳动。 3、对工作的不足略加陈述,先大量描述客观不利因素,再把帐算到自己的主观因素头上。例句“当然,我自己xxxx也是一部分原因” 4、展望明年一年的工作,列举雄心壮志一二,不管能不能做到。例句“请同志们和领导们看我的实际行动吧!!”后附若干加黑惊叹号更体现决心。 三、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转眼间猪年就快过去了,在工作这一年中,感受颇多,收获颇多。从几乎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手,到现在基本能独立地完成一项工作。新环境、新领导、新同事、新岗位,对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涵和开发思路的基础上.针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路径与步骤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内涵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职业能力是由具体的工作过程、工作要求得到的。所以,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归结于工作过程。根据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周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巾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课程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巾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思路 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普通教育课程的不同。课程标准开发宏观流程为: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从微观上讲,具体的流程首先是市场调研,经过专业定位与岗位(群)论证、岗位任务与胜任能力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职业能力分析、知识领域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分析、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资料的编制和教学资源建没等环节,最后形成完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开发过程足学科体系工程的解构和行动体系课程的重构过程。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统一的教学项目。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路径与步骤 (一)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筛选,即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要根据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工作任务分析. 要从大量的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 这需要足够多的样本,样本中有三分之二代表现实的工作岗位,三分之一代表未来的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分析可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改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改方案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冷淑君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平台+岗位”课程体系特征和数据库岗位课程的要求,结合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加强实践技能、教学难度较大等特点,所以我们一直非常注重课前做好教学设计。 1.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把课程各教学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注重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把课程作为“数据库岗位课程”的重要组成部份来考虑,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问题,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应从课程整体与教学要素、教学要素与教学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策划,例如处理好学习需求和学生特征,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教学和教育教学媒体等要素和要素的相关性、制约性,使课程教学系统最优化,使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系统中各要素的功能之和。 (2)动态循环原则: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教学系统的有序性、动态性、循环性、过程性的特点,在教学内容选取和排序时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有序性,同时也要考虑教学循环递增性,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问题,始终使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引入过程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3)工学结合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

学方式,实现多度结合或融合。 课内课外结合---课内高效率完成必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活动,课外以大作业、较大项目等为载体开展自学能力培养活动。 校内校外结合---在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引进企业专家、企业实际项目到学校,在IT特长生工作室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生产实习一体化。 理论实践融合---有效实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会并知道”的教学理念,以实践教学为主要载体,有机融合必需的理论知识教学。在一堂课中,既有必要的理论概念讲解,又有必要技能演示指导,同时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过程。 教学考核融合---根据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偏弱的特点,在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岗位内容、教学内容、考核内容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与考核过程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目标、IT类职业相关岗位、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员岗位的综合要求,“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大类专业(专业群)职业平台课,它的后续课程有:数据库设计与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课程,它们又综合形成一个数据库岗位系列课程。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职业平台课,结合Access 数据库(易用)知道数据库的基本知识;结合SQL Server 2000/2005 数据库(实用)熟练掌握数据库建立管理、查询应用、简单编程及数据保护等实用技术;结合掌握客户端开发工具与SQL SERVER 2000/2005 数据库配合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具体可体现为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及知识教学目标

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1.1有传感器的开环控制系统:比如自动门控制系统、声控灯控制系统,红外线自动水龙头 “某某装置”检测到“某某”信号,该信号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指令,让“执行器”“运作”,使“控制对象”“怎么样”。 “某某装置”检测到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便发出相应的指令,让“执行器”“运作”,使控制对象“怎么样”。 说明: “某某装置”: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等等 “某某”信号:红外信号,声音信号,光线信号 “控制器”,“执行器”,“控制对象”等都是可以从控制系统的方框图里读出;“运作”,即“控制量”转化成动词;“怎么样”,即“被控量”转化成动词。 注意点: 在阐述工作过程时,要把控制系统所有状态的控制都写出来,可以按照以上的模式阐述,但是可以简洁一些。例如自动门的控制系统,要说明如何自动开启,也要说明如何自动关闭。 实际上,写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就是将方框图转化为文字表述,所以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好方框图。同理,在写方框图的时候,也是从工作过程找到“控制器”、“执行器”等等。 举例:自动门控制系统 红外装置检测到人体的红外信号,该信号输入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便发出相应的指令,让电机转动,从而使门开启。当门开启之后,如果没有人在门四周,控制电路作出判断,并发出指令,电机就反向转动,使门关闭。 1.2无传感器的开环控制系统:农业灌溉水泵抽水系统,电风扇风速控制系统 “一个输入量”,“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便发出相应的指令,让“执行器”“运作”,使控制对象“怎么样”。 举例:农业灌溉水泵抽水系统 表述一:只要接通电源,电机接受到该信号后,带动水泵工作,水从水管里排出。只要关闭电源,电机停止工作,停止供水。 表述二:只要接通电源,电机就带动水泵工作,水从水管里排出。只要关闭电源,电机停止工作,停止供水。 水流量 输入量 到人热辐射 发出的信号) 门开或门关

工作分析的流程作用与意义

职等职级体系干部序列 一、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1、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岗位工作的分析。即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 理解这一概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工作分析的主体是:工作分析者; (2)工作分析的客体是:工作岗位; (3)工作分析的对象是:岗位中的工作内容、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心理以及岗位在组织中的运作关系。 (4)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职务说明书。 (5)工作的具体形式或是职业、职务、职位(岗位)、任务与要素。 (6)分析的具体行为形式是调查、研究、分解、比较、综合、分类、排序、评价、记录、说明与描述。 (7)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的调查入手,顺次找出工作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内容范围、属性关系、繁简难易与所需的资格条件。 2、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便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如从工具箱中取出工具、将夹具与加工件安装在机床上,开启机床,加工工件等均是工作要素。 3、任务: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要素组成。如工人加工件、打字员打字都是一项任务。 4、职责:个体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与大部分任务。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组成。如打字员的职责包括打字、校对、机器维修等任务。 5、职位:也称岗位,指某一工作班制时间内某个人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的集合,职位与个人是一一匹配的,也就是有多少个职位就有多少人,二者的数量相等,例如,为了达到组织的生产目标,必须搞好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统计、生产调度等,为此设置生产计划员、生产统计员、生产高度员和生产科长等职位。其中,生产计划员主要完成生产任务的编制和监督执行任务,对生产计划的质量负责;生产统计员完成生产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等任务,对生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生产调度员完成为实现生产计划而所需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任务,对高度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负责;生产科长完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2) 文档内容: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章节: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课时:第1课时 作者:叶朝晖(海南省海南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灯的开关、投影幕升降、婴儿尿湿报警器等控制系统案例分析,归纳控制系统的基本特征; (2)通过对音乐贺卡和自动门等典型案例的分析,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了解开环控制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用方框图来归纳控制系统实例的基本特征,学会用方框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借助老师搭建的支架,形成自己关于控制设计的创意,并学会用方框图表示自己的控制设计想法; (3)通过动手制作简单控制玩偶,亲自体验开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和原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通过魔术及控制系统的实物形成和保持学生了解控制系统、探究控制系统的兴趣与热情。 (2) 借助老师搭建的支架,形成自己关于控制设计的创意,从而体会创新的快乐,培养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分析和理解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分析,学会用方框图描述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学会用方框图来表达设计想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形成开环控制思想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节是“控制与设计”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1课时的内容,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是学生在学习控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探讨有关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并为下一课时进一步学习“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打下基础。为此,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处理:首先理解什么是控制,再到归纳出控制系统的一般特征,接着分析开环控制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最后对开环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制作,其内容是逐渐的深入和深化。其中画方框图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贯穿这些内容中。对于画方框图,重点不在于教学生怎样画方框,而是要教学生怎样利用方框图来分析和理解控制系统,怎样利用方框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怎样用方框图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 2. 学情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