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

20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

20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
201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

精品文档2019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标准示范卷(A)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4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

A.②⑥ B.④⑤ C.②③ D.①④

2.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运动的( )

A.轨道平面与地球一致 B.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

C.运行轨道与地球一致 D.以上都正确

3.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D 2.B 3.C[第1题,天体M介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应为水星或金星。第2题,图中两箭头表示天体M和地球的运动方向一致。第3题,天体M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M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中标明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a B.B C.c D.d

5.当地球处于a、b之间时,下列有关全球昼夜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南半球白昼变长,但昼短于夜

D.南半球黑夜变长,但昼长于夜

4.C 5.B [第4题,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和太阳光照射情况,可以判断a点为冬至日,c点为夏至日,b点为秋分日,d点为春分日。公转速度最慢时为7月初,夏至日(c点)时最接近。第5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地球公转处于a、b之间时即北半球由秋分日向冬至日转变,北半球白昼变短,且昼短于夜,南半球白昼变长。]

下表为“2016年10月8日北京、拉萨、湛江三地的天气资料表”,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表完成6~8题。

气温/℃城市白天晚上最高最低

北京(纬度39.9°

20 12 N;海拔50 m)

拉萨(纬度29.6 °

19 6 N;海拔3 658 m)

湛江(纬度21.5°

27 25 N;海拔60 m)

6.该日北京比湛江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海拔

.季节 DC.天气湛江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在夏季,7.)

( 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B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精品文档

8.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对应“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 ( )

A.增强a,提高农作物存活率B.阻止b,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c,提高夜间的温度 D.削弱d,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6.C 7.D 8.A [第6题,北京跟湛江相比,北京白天和晚上都是晴天,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温度升高快,晚上空气稀薄,云层薄,大气逆辐射弱,对大地的保温作用差,降温快,故北京的日较差大,故正确选项为C。第7题,黑色的尼龙网有强烈的吸热作用,太阳辐射在经过黑色尼龙网时,大部分会被尼龙网吸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可以减少树木的蒸腾,

有利于树木的成活,故D正确。第8题,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相当于增厚云层,可以增加晚上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故A正确。]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

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9~10题。

9.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0.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9.C 10.B [第9题,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沉积岩。第10题,“钙华梯田”出现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所以B正确。]

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平

衡起着重要作用。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若经纬网示意图中粗实线为洋流,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下列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洋流流向正北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

C.②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岸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

12.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在③洋流强度变大的年份,则热带太平洋( )

A.东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B.东部秘鲁渔场会大幅度减产

C.西部沿岸出现洪涝灾害 D.西部沿岸台风次数减少

11.C 12.C [第11题,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则②洋流可能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①洋流应流向正南;④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第12题,依题意,③洋流强度变大说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更强,则秘鲁寒流更强,出现拉尼娜现象,利于秘鲁渔场生产;此时西太平洋中低纬度上升气流较强劲而易出现洪涝灾害。太平洋的东岸地区由于更寒冷而出现干旱现象。]

13.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我国( )

A.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B.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D[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的相关理论。“全面二孩”政策会影响儿童的总数量、儿童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不会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A说法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受资源、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二孩政策不是其影响因素,B说法错误;“全面二孩”政策将增加每年新生人口的数量,大大地提高人口出生率,在人口死亡率基本不变的趋势下,增大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说法错误;“全面二孩”政策从长远角度来看将减缓我国的

人口老龄化趋势,有利于社会养老,有利于国防建设,有利于社会安定,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综上分]

。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D析,。读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题。14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14)

( 其发展的顺序是

.

精品文档 B.甲→丙→乙A.甲→乙→丙 D.丙→乙→甲C.丙→甲→乙)

( 15.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B.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A.城市用地规模

逐渐缩小 D.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C.市中心人口逐步向外扩散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不同阶段人口分布特征。城市化早期,市区人口第1415.C [14.B

密度最高,距离市区越远,人口密度越低。随着城市化的不

断推进,市区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郊区的人口密度则明显15增加,后期会出现郊区人口密

度超过市中心区的现象。第]

。题,据图可知,人口逐渐由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选C 题。16~18读下图,回答) 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16..大牧场放牧业A.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 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17..便利的交通运输.当地广阔的市场 BA .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先进的科技 DC)

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18.与M .国际局势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 D.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A区域地处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农业题,M [第16C 16.17.A 18.D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题,M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农作物

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第17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区域地广人稀,对粮食需求少。M区位条件不包

括当地广阔的市场。因为M有以下几点:①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②地广人稀,农产

品商品率高;③科技水平高,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国题,M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第18]

际形势关系不大。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

养起了“慢生。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

剂的浓缩饲鸭”~192料喂养的晚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题。20)

.“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19 .公正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A.公平性原则 B C)

,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20.为了生产“绿色食品”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①使用剧毒

农药防治病虫害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D.③④ B.②④

C.①③A.①②题,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是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19 [第20.B19.A

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等;持续性原则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共同性原则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公正性原则没有在我们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中。由于“慢生鸭”更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故而比普通的鸭价题,绿色食品,20A对。第格要高,鸭农因此获得更高的利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获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当然不行,①错;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实现无污染,②对;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对人类健康不利,③]

B。错;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④对,选

分。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共40.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21) (20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分,A_____ _,B_____ _写出地貌名称:(1))

D____ _(6C______ ,分.

精品文档

(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

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4分)

(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海拔最高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

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4分)

(4)学生丙说道:“我是在我国最炎热的地方,冒着高温绘制的这幅图。”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

________图,该地貌主要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 (4分)

(5)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2分)

A.飞沙走石——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为风蚀蘑菇,B为海蚀崖(柱),C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U”谷、角峰,D为河口三角洲。第(2)题,海南三亚是沿海城市,常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水侵蚀地貌。第(3)题,在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角峰、刃脊、冰川“U”谷等冰川侵蚀地貌。第(4)题,最炎热的地方可能是内陆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第(5)题,“飞沙走石”指的是搬运作用,“水滴石穿”指的是侵蚀作用,“泥沙俱下”指的是搬运作用,“山崩地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1)风蚀蘑菇海蚀崖(柱) 冰川地貌(冰川“U”谷、角峰) 河口三角洲

(2)B 海水侵蚀作用

(3)C 冰川侵蚀作用

(4)A 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5)B

22.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小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造成流域内甲、乙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结合图示分析,区域的共同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6分)

(3)试分析甲、乙两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其发展方向。(10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造成甲、乙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甲为山地丘陵,乙为平原。第(2)题,区域的主要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内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第(3)题,依据区域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山地丘陵适宜发展林果业,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

答案:(1)地形(地貌)

(2)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功能

(3)甲区域:处于山地丘陵,林业资源丰富,可发展林果业等。

乙区域:地处平原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发展耕作业。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