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L O 5A L S002)收稿日期:2006 12 03

作者简介:刘筏筏(1973 ),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7年第2期(总第97期)民族经济

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刘筏筏

(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商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为主线,分别从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模式,以期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实践性较强的新思路。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商品;民族文化;创新开发

中图分类号:F 127 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4922(2007)02 0054 04

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如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日用品等,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文化艺术、工艺技巧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产物。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不同,旅游商品更突出商品的产地特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我国地域广阔,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加之各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商品的突出优势。但反观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国内外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旅游购物一直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块 软肋 。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因地制宜地建立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模式,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我国旅游商品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意义重大

1.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业经济效益。在旅游产品构成要素中,旅游购物可挖掘的经济效益潜力最大。从当今世界旅游消费情况看,游客所带现钞中,约有60%是用来购买旅游商品的。也就是说,如果每接

待一位海外游客创汇1000美元,其中出售旅游商品

即可创汇600美元。[1]

因此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商品的生产与经营,可以有效刺激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2.保护民族文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强烈冲击,民族手工艺濒临失传。通过发展旅游商品,可以使当地人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自觉传承和学习传统民间工艺,有利于民族古老工艺的保存、恢复、发展与创新。

3.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旅游业其他要素相比,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吸收就业人数多等特点。同时社区居民参与开发生产的门槛较低,并可获得较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旅游商品是旅游地形象与文化品格的生动体现。旅游商品随着旅游消费者流传到各地,不仅扩大了旅游地的影响,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54

二、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虽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从总体上讲,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规模不大,旅游商品在旅游收入中所占比例较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005年的国家旅游局统计数字表明,世界旅游购物收入总额约占旅游消费总收入的40%,香港、新加坡等地旅游商品比重为60%。而同期我国内地旅游购物比重仅为20 8%[2],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还远远不能达到这一数字。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观念落后,对于旅游商品开发的巨大潜力和自身优势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民族地区旅游项目开发大多以景区、景点规划建设为重,对于旅游商品开发重视程度不够,观念陈旧,思路闭塞,缺乏具体生产组织配合及成型的销售渠道,导致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严重脱节。加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政府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都极其有限,特别是用于旅游商品开发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致使旅游商品开发长期停留于简单再生产阶段。

2.旅游商品缺乏地方和民族文化特色。进入21世纪,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消费群体的大众化,要求旅游企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根据不同的购买对象,提供品种各异的旅游商品。但纵观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对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商品雷同、制作工艺粗糙、结构单一,已成为中国旅游商品市场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在考察甘肃、广西、云南、贵州等一些民族地区的旅游商品市场后,发现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难觅,各地出售的所谓 民族特色 纪念品大同小异,如背包、服装、手绢、扇子等商品除所印景点名称、景象有所不同外,载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其他诸如食品、土特产等商品更是包装粗糙,档次偏低,无附加值可言。总之,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可用 两多两少 概括,即一般性、在全国都可以买到的商品多,无民族特色、无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多; 两少 即旅游商品专卖店少,景区中销售与景点特色相关的旅游商品少。

3.缺乏完善的旅游商品销售协调机制。民族地区旅游商品销售市场普遍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生产者与经营者各自为政,盲目生产,肆意定价,恶性竞争,经营规模和商业网点布局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严重阻碍了旅游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缺乏大型、高档的旅游购物中心,商品促销手段单一,宣传力度不够,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多为地方品牌,国内、国际知名度不高,成为制约旅游商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4.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专业人才缺乏,科研力量薄弱,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多为自发、盲目的短期行为。如部分导游人员为获得回扣, 强迫 游客购物,引起游客反感;部分旅游经营者采用欺诈手段,向游客推荐、兜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影响了游客的购物欲望。

5 资源转化型旅游商品开发过度。资源转化型旅游商品开发技术和成本低,利润空间大,最容易转化为眼前利益。在一些民族地区,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已开发过度,有的甚至严重破坏了旅游资源和环境。如各种珍稀动植物成为游客盘中美食;溶洞中的石笋成为贵重的旅游商品;发菜的过度采挖,导致当地植被受到破坏等。

三、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对策

旅游商品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其开发不仅是一种技术、经济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承袭、积累和创新过程。地方和民族特色是旅游商品的本质属性,因此,区域旅游商品的开发过程,也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挖掘的过程。目前,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虽然在资金、技术和区位上不具备优势,但许多地区所拥有的民族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较高的研发和审美价值,对旅游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藏文化、东巴文化等。因此,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应突出文化优势,创立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开发模式。

(一)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原则

1 特色原则。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才具有纪念意义,并受到游客喜欢。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区域民族风貌、历史文化积淀及旅游地景区特色方面。所谓开发,就是指从上述三方面特色的发掘中设计区域(景区)形象与标志,并将其应用于旅游商品的创制过程。

2 市场原则。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

55

是所有旅游企业实现利润的基本规律。与一般商品的不同之处在于:旅游商品的产、销地往往合一,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旅游商品销售具有波动性,要求淡、旺(季)有别,要投游客所好,适时推出旅游商品;加强宣传,使游客充分了解商品的性能特点,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氛围,触发游客的购买欲望。

3 协调原则。旅游商品的原材料多源于自然资源,部分旅游商品的生产则可能污染环境,如过度开发,不但会破坏自然环境,同时可能引起民族文化的异化,弱化区域旅游吸引力。此外,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特色应与销售地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特征相吻合,以旅游资源促进商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才能构成新的旅游资源。所以旅游商品的特色应与旅游资源协调一致,商品开发与资源保护并举,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兼顾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4 多样性原则。游客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商品需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区域旅游商品开发应突出个性,富有地区和民族特色, 少而全、少而精 。在品种、花色、质地、构型、用途等方面具有较大选择性。此外,随着时代变化,游客的喜好和欣赏的品味也在不断变化,若要保持游客对旅游商品的新鲜感,必须因时制宜,及时更新设计理念,加大推陈出新的力度。

(二)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对策

1 观念创新。民族地区必须充分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将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同步开发。游客的需求和欲望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基点,以超前的眼光和务实的举措,针对市场和游客消费能力、消费心理及购物审美特点确定区域旅游商品开发重点,是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前提。第一,旅游者的购买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物质需求,也有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文化修养、兴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旅游者的文化、心理需求存有巨大差异,所以 少而全,少而精 ,小批量生产的商品才更具有购买和收藏价值。而旅游者的物质需求,即常用消费品的购买,相对需求量较大,则需大批量生产,以满足旅游市场及其他消费市场。第二,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各异,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直接影响旅游商品的需求。如一些海外游客和港澳台地区游客往往喜欢 原汁原味 的淳朴风情,对构思精巧的纯民族、纯手工的生产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情有独钟。所以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一定要针对客源群体的审美心理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转变传统观念,拓宽思路,拓展题材范围,将一般日用品巧妙地融入旅游文化特点,使其成为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另外,在旅游商品包装上,要 土 洋 结合,注重包装质量,同时不失民族特色。

2 开发设计创新。旅游商品不仅体现旅游地的物质资源状况,同时也是旅游地地域文化的载体。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关键在于其所具有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工艺技术和当地物质资源相结合,设计、制造独具特色和较高品位的旅游纪念品,才能使旅游商品具有珍藏、馈赠、纪念的功能。因此,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设计可以另辟新路,即以民族文化为创作的源泉和素材,开发民族文化系列旅游商品,如服饰文化、艺术文化、民间工艺、建筑文化等系列商品。

3 生产创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商品开发缺乏资金投入,导致旅游商品开发技术落后,人才匮乏,后劲不足。有鉴于此,民族地区在旅游商品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 双轨 式生产模式:对于需要批量生产、含民族文化元素,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大宗旅游商品,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部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在本地投资建厂;对于数量较少,但艺术要求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制品,可通过组织本地居民成立生产协作小组或建立民族手工艺村寨等方式实现。

4 销售创新。传统的旅游商品销售大多采用摆摊设点、铺面销售的形式,因此大多数地区强调建立以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旅游商品销售中心、旅游商品一条街为主的销售网络。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市场商品的取舍不再仅仅依据质量、性能和价格等硬性标准,而是开始重视所购商品能否带来美感、自豪感和新鲜感。旅游商品是购物旅游资源的核心,也是吸引旅游者购物的根源,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不

56

仅是旅游者争相购买的对象,也是体验、欣赏的对象。旅游商品中所蕴涵的独特体验价值越来越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因此,民族地区在有选择地建立传统旅游商品销售网络的基础上,还应挖掘民族地方特色,创立符合游客体验需求的销售方式,具体途径如下:一是传统手工艺生产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机制。民族地区的旅游商品本身及其 神秘 的制作过程都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许多民族的纺织工艺品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如将制作过程向公众展示,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还可以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看到或体验其中所包含的智慧与附加劳力,激发其购买欲望。因此在旅游风景区设立集设计、制作、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工艺展示中心,通过制作工艺、过程展示和游客直接参与,不仅可以增加旅游收入,提高旅游者游憩效益,还可以起到 活广告 的连锁宣传效应。二是注重民族文化的理解,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导购。据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统计,2004年中国旅游者在马来西亚旅游购物消费达4200元/人,其中70%来自导游导购[3]。通过导游的讲解,不仅宣传了旅游地文化,提高了旅游商品的附加值,而且也使旅游者在购物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得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所以,除利用宣传手册、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引导旅游者购物外,还应高度重视导游的作用。三是借用民间传统集市,营造独特的购物环境。良好的购物环境可以极大地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民族地区在有选择地建立购物街、百货商店、购物中心等旅游商品购物场所的基础上,应着力营造既能实现商品集散,又能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购物场所。集市作为一种传统贸易组织形式,目前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仍然广泛存在。在这些地区,集市上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手工艺的现场展示,以及说唱、曲艺、乐舞、百艺杂耍等民间游艺表演和各种地方风味饮食,可以说少数民族地区集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鲜活的吸引物,充满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此外,还可借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商贸节庆等传统节庆活动吸引旅游者。四是注重售后服务,创新商品销售方式。在旅游景区设立相应机构,为游客提供送货、代购代邮、代托寄存等多种形式的售后服务,并注意创新销售方式,刺激旅游者购物的热情,如将旅游纪念品制成半成品,留下比较容易完成的工序由游客自己完成,这种方式既能让游客享受创造的乐趣,又能突出所购买物品的纪念意义。

5 保障机制创新。一是社区参与机制创新。社区居民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商品开发,在保护当地原生文化的前提下,必须建立社区居民的保障激励机制,通过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使其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实惠,从而自觉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二是资源保护机制创新。注重对资源的保护是旅游商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给旅游地的风情民俗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如民族文化的同化、民族文化的商品化、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等,可以说旅游对民族地区文化环境影响较之对自然环境影响更广泛、更深入,并影响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旅游商品开发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积极保护、继承、恢复和发展民族文化。三是投融资机制创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业发展资金有限,扶贫拨款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必须创新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旅游商品开发资金。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资金、税收等方面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遵循优胜劣汰原则,对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旅游商品,给予优先立项和重点扶持,促进其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当地政府要设立专项基金,对在旅游商品开发中作出贡献的旅游企业及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以刺激更多的组织及个人加入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行列。各级旅游部门在制定旅游景区规划时,对于具有完备旅游商品购物体系规划的景区景点,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经济政策扶持。用贴息贷款等方式,鼓励民族地区地方企业生产优质旅游商品。

参考文献:

[1]张广瑞,魏小安 旅游绿皮书2001-2004年中国旅游发

展:分析与预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贾克俭 中国旅游市场商品生产开发的基本思路探

讨[G]//中国旅游年鉴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381

[3]魏小安 旅游商品:12345到54321 旅游纵横产业发

展新论[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89

[责任编辑 韩光明]

57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变成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消费所占的比重。对广大游客来说,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购物,游览过程中选购一些当地的传统工艺品作为纪念,是一种旅游的乐趣。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商品的销售是赚取外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的销售额已成为衡量当地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产业是旅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能否最大限度开发旅游商品市场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发达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中国旅游产业将持续带动旅游商品市场上升,运作管理成为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瓶颈。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尽管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起步较晚,但在这20多年里,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无论是入境、国内、出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旅游商品的大量推出,成为延续旅游效应的必然,所以,旅游商品也就成为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满足人们休闲和消遣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发达国家,旅游商品的收入占整个旅游业收入的40%~60%。我国旅游业发展较晚,旅游商品在旅游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较低,这严重地影响了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所以,发展旅游商品成为国家和地区全面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现状 1.旅游商品资源丰富 我国乃泱泱大国,不仅拥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拥有品种繁多、技艺精湛的各种传统工艺品和地方特色鲜明的土特产品及各种物产。其中可供开发和生产旅游商品的资源非常丰富。大体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类、旅游食品类、土特产品类等。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和土特产品等,历来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为我国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 2.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小

旅游商品产品的开发方案设计

开阳旅游产品统一开发运营 实 施 方 案

XXXX发展 2015年9月 一、概述 从2006年起,我县就把发展旅游产业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旅游产业作为继磷煤化工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来加以打造。近年来,紧紧依托市打造“避暑之都,温泉之城”旅游品牌的有利契机,通过举办汽车拉力赛、南江大峡谷漂流赛、乡村旅游文化节等节会赛事活动,对外加大宣传力度,对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档次,“开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将南江大峡谷景区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将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打造为“全国农业旅游示点”,被评为“十大标志性景观”。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35.5万人次,年均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0.7亿元,年均增长182.5%。2012年,全年共接待游客419.52万人次,较2011年的288.81万人次增长45.25%;完成旅游总收入50.4亿元,较2011年的28.84亿元增长74.9%。

而地域性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能带动旅游区经济的发展,又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旅游区文化的作用。随着开阳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已迫在眉睫。必须开始考虑从开阳地域性特色进行挖掘和开发属于开阳的旅游产品,这对提升开阳旅游服务档次有极大作用,也是开阳旅游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实施办法 1、统一规划,由XXXX发展对开阳旅游产品进行统一规划,包括深度挖掘开阳的地域特色,比如富硒农特产品、高寨小花苗工艺品等。 2、合作共赢,根据实际情况,将开阳地域性特色产品进行深化,筛选符合该类产品的当地企业,与其洽谈合作开发事宜,我公司将负责策划、设计、营销工作。 3、旅游产品开发,结合我公司在南江大峡谷旅游购物店营运一年的市场经验以及市场调查情况,对开阳现有优质地域性特色产品进行从新策划、设计、包装及营销,改变之前的市场定位,专门以旅游市场作为主要盈利对象,开发出适合开阳旅游的地域性旅游产品。 4、景区营销,在旅游商品开发的同时大力做好市场开发工作,我公司计划将开阳所有景区、景点作为开阳旅游商品的营销终端,在各景区、景点铺设开阳旅游产品购物店、购物专柜。争取实现让来开阳旅游的游客在任何景区、景点都能够购买到开阳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旅游地开发策略 旅游地开发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一个旅游地要进行旅游产品开发,首先必须凭藉其旅游资源的优势,或保护环境,或筑亭垒石,或造园修桥,使之成为一个艺术化的统一游赏空间,让原有风光更加增辉添色,更符合美学欣赏和旅游功能的需要。旅游地开发的策略,根据人工开发的强度及参与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资源保护型开发策略。对于罕见或出色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要求完整地、绝对地进行保护或维护性开发。有些景观因特殊的位置而不允许直接靠近开发,它们只能作为被观赏点加以欣赏,其开发效用只能在周围景区开发中得以体现,对这类旅游地的开发,其要求就是绝对地保护或维持原样。 2、资源修饰型开发策略。对一些旅游地,主要是充分加以保护和展现原有的自然风光,允许通过人工手段,适当加以修饰和点缀,使风景更加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山水风景的某些地段小筑亭台;在天然植被风景中调整部分林相(林业术语,指各种植物群);在人文古迹中配以环境绿化等,就属于这类开发。 3、资源强化型开发策略。这类开发指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采取人工强化手段,烘托优化原有景观景物,以创造一个新的风景环境与景观空间。如在一些自然或人文景点上搞园林造景,修建各种陈列馆和博物馆,以及各种集萃园和仿古园等。 4、资源再造型开发策略。这类开发不以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仅是利用其环境条件或设施条件人工再创造景点,另塑景观形象。如在非资源点上兴建民俗文化村、微缩景区公园等。 (二)旅游路线开发策略 旅游路线开发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最有利于企业竞争为指导,遵循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具有以下几种旅游路线产品的组合策略: 1、全线全面型组合策略。即旅游企业经营多种产品线,推向多个不同的市场。如旅行社经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多种产品,并以欧美市场、日本市场、东南亚市场等多个旅游市场为目标市场。企业采取这种组合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扩大市场份额,但经营成本较高,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实力。 2、市场专业型组合策略。即向某一特定的市场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如旅行社专门为日本市场提供观光、修学、考古、购物等多种旅游产品;或者以青年市场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开发探险、新婚、修学等适合青年口味的产品。这种策略有利于企业集中力量对特定的一个目标市场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其各种需求,开发满足这些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但由于目标市场单一,市场规模有限,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也受到限制,所以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少。 3、产品专业型组合策略。即只经营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多个目标市场的同一类需求。如旅行社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推向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市场。因为产品线单一,所以旅游企业经营成本较少,易于管理,可集中企业资金开发和不断完善某一种产品,进行产品的深度加工,树立鲜明的企业形象。但采取这种策略使企业产品类型单一,增大了旅游企业的经营风险。 4、特殊产品专业型组合策略。即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如对欧美市场提供观光度假旅游产品,对日本市场提供修学旅游产品,对东南亚市场提供探亲访友旅游产品;或者经营探险旅游满足青年市场的需要,经营休闲度假旅游满足老年市场的需要等。这种策略能使旅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目标市场,使产品适销对路。但企业采取此种策略需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投资较多,成本较高。

张家界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对策

张家界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对策 摘要:张家界市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在开发中存在旅游购物品企业规模偏小、人力资源短缺、旅游购物品缺乏特色和创意等问题。张家界旅游购物品市场前途非常广阔,企业间要加强合作,扩大规模,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要注意重视政府的作用的发挥,创建知名旅游购物市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 关键词:张家界;旅游;购物品 Abstract: Zhangjiajie travel industry booming development,but exist the tour shoppingarticle business enterprise scale to be partial to in the development small, the human resource is missing, tour the shopping article lacks the problems, such as special features and creativity...etc..Zhangjiajie travel shopping articlemarket prospect is very vast,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wants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expand large-scale, grow to develop the industry to gather the cluster?鸦to notice the function of the value government exertive,establish the well-known tourshopping market brand,enlargement publicity strength. Key words: Zhangjiajie; tour; shopping article

促销实施方案之旅游产品促销活动实施方案

促销实施方案之旅游产品促销活动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旅游产品促销活动方案 【篇一:旅游产品的营销方案与促销手段】 旅游产品的营销 新产品的开发是旅行社经营活动的一个起始环节,在开发出新产品后,旅行社还应继续对产品组合进行决策,并且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注定出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通过服务网点、代理商等各种渠道将产品传递给目标市场。与此同时,旅行社还需要通过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促进和人员推销等多种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了解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这就是旅行社进行营销管理的全过程。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销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旨在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购买者之间有益的交换关系的设计方案所作的分析、计划、实施与控制。 而旅行社营销组合则是指旅行社为达到目标市场上所追求的销售水平而采用的可控性营销变量的组合,主要包括产品、价格、促销和销售渠道四个方面(简称4ps)。 营销组合是旅行社营销管理决策的核心,是各种市场营销手段的综合运用。营销过程包括:分析旅游产品、选择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制定营销战略、实施营销计划。 一、旅行社产品线路组合 旅行社的产品组合是指旅行社提供给旅游者的产品线路产品项目的组合。产品组合具有一定的宽度、长度、深度和一致性。 旅行社的产品组合方式应遵循有利于促进销售和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这一原则,一般说来,拓宽产品系列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潜能,开辟新市场,同时能避免较大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加深产品系列可

旅游商品开发赛的策划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034 (方案范本系列) 旅游商品开发赛的策划方 案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旅游商品开发赛的策划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迎接甘肃武威第三届“天马”旅游节,充实凉州旅游商品市场,提高旅游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根据市政府《关于举办全市旅游商品开发大赛的意见》文件精神,经区政府研究决定:于20xx年4月初举办凉州区“xx杯”旅游商品开发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旅游商品大赛,以市场为导向,以精品为目标,挖掘开发一批有较高品位、富含科技含量、独具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旅游商品,积极培育凉州旅游商品的客源市场,进一步完善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宣传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我区旅游商品的产销队伍,树立凉州

旅游的品牌意识,做大做强凉州的旅游业。 二、活动名称20xx年凉州区“xx杯”旅游商品开发大赛 三、主办单位凉州区人民政府凉州区旅游局凉州区文体局凉州区经贸局凉州区广播电视局中国共青团凉州区委 四、协办单位(待定) 五、组织机构大赛设组委会,组委会下设评委组、办公室。 组长:张祥生凉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李吉仁凉州区旅游局局长赵继洲凉州区文体局局长李长东凉州区经贸局局长杨新年中国共青团凉州区委书记陈德正凉州区旅游局副局长评委组:张祥生凉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吉仁凉

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对策探析案例

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对策探析旅游景区的产品在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第一次飞跃后,面临着从旅游产品向旅游商品的第二次飞跃,只有当消费者购买了这个旅游产品后,才实现了二次转化,而这个过程需要营销这个工具和催化剂来完成。由此可见营销对旅游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而我国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分析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借鉴营销创新的思路,对未来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对策分析。一、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理论概述 (一) 旅游景区产品的相关理论 1. 旅游景区的定义旅游景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景区指旅游区,2003 年2 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表国家标准的《旅游区(点)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 T1 7775- 2003) ,其中对旅游区(点) 的定义为: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的功能,具有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服务的独立管理区。包括有风景区、文博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 。而狭义的旅游景区是指旅游区中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对旅游景区的定义尚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论述。国外的有英国国家旅游局的定义:旅游景区(点) 必须是一个长久性的旅游目的地,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开放并让公众得到消遣的机会,做感兴趣的事情,或受到教育,而不仅仅是用于购物、体育运动、观看电影或表演。景区(点) 能够吸引一日游游客和旅游者,其进入无需预订。游览地点不仅应该能够吸引旅游者、一日游者,而且对当地居民具有吸引力。国内学者禹贡和胡丽芳则认为旅游景区(点) 是由具有某种或多种价值,能

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用品,不仅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而且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可以作为一种形象宣传和促销工具。 我县通过多年努力,已成功打造张飞庙、龙缸、梯城三个4a景区,特别是玻璃廊桥建成后,游客成井喷式增长,县城及生态经济走廊的餐饮娱乐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景区门票收入大幅增长。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一,但“购”成了我县旅游发展的短板,与我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适应,旅游商品消费在旅游业中还没有确立应有的形象,在产、供、需三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一、我县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渝东北核心区域,名胜古迹众多,国家4a景区张飞庙、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梯城景区等景点日趋成熟,全县旅游资源已形成了以新县城组团、龙缸景区两点,生态经济走廊观光带连线的大景区格局。**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34.28万人次,旅游收入23310万元,同比增长596%,4100%。其中,龙缸景区共接待游客7.36万人,门票收入1161.8万元,同比增长332%,1000%。张飞庙景区共接待游客 1.83万人,门票收入62.04万元。同比增长126%,145%。成为重庆最热门的景区。 随着我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商品市场伴随着旅游业的壮大也悄然兴起。据调查,目前全县旅游商品种类达130余种,涉及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文物复制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生活用品五大类。其中,地方土特产达到50余种,食品类占了70%以上。桃片糕、牛肉干、黑木耳、菊花、蜂蜜花粉、茶叶、高粱酒等商品已打响名号,远销县内外。民间文化艺术品收藏种类繁多,具有三峡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根石艺术品、拓片装裱、三峡刺绣等都有一定规模。如此丰富的资源为我县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旅游商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县旅游商品具有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应看到,旅游商品的销售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偏低,旅游商品的发展不平衡,其问题主要体现在: 1、产品杂乱差,缺乏商品性。从我县旅游商品的五大类来看:一是土产品不“特”。如高粱白酒、票草牛肉干等产品没有排他性,体量、包装未能充分考虑旅游者购物时“精、美、便于携带”的心理,缺乏深度加工,更像是农副产品而不是旅游商品,商品包装仅停留在传统层次上,商品包装较大、较差、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只土不特形成“一等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钱”的情况。二是工艺品制作不“俏”。如三峡刺绣、竹编工艺、根石艺术等工艺美术品数量小、门店少、体量大、档次低、价格高等情况,真正适合大多数旅游者需要的则较少。三是文物复制品不“多”。我县目前有张飞庙字画拓片、张飞水晶坐像,真正体现**文化的较少,缺乏旅游市场占有率。四是旅游纪念品不“精”。目前清水乡已开发体现龙缸山水的陶瓷、水晶制品,但艺术性不够,不能激发购买欲望;已有的根雕、实景山水画装裱展示品单一,手工制作成本高,卖品缺乏竞争力。五是生活用品售卖不“便”。集中接待点和成规模的农家乐综合性商店少,服饰、洗漱用品、方便食品、医疗服务、上网服务、娱乐服务、旅游信息咨

关于景区成立旅游商品店方案草案

关于景区成立旅游商品 店方案草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关于景区成立旅游商品店方案(草案) 随着旅游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游客在景区游览存在着巨大的旅游商品需求。旅游商品的重要性也越加凸显,我们景区旅游商品紧缺销售收入仍然严重偏低,旅游商品产业方面发展的滞后性不仅影响了景区收入,更无法满足游客对于景区旅游商品的购买需求,甚至影响到了景区的功能服务。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拥有体现地方特色特产。目前景区旅游商品大部分都是可以在小商品批发市场买到,既能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又能丰富景区二次消费项目,大大增加游客的购买欲。 一、商铺选择: 1、公司市场部建议在景区把购这个环节做好做大。并开设旅游商品专区、专柜,将旅游商品购物店设立游客聚集处(迎宾广场或海的女儿旁边增设商铺),对原有的商铺进行外租。 2、景区提供商铺,免去商铺半年租金,商铺须销售我公司指定类别商品,由商铺自行进货。 二、特色商品种类销售及业务提成: 1、除余庆本土已有的农家酶豆腐、水豆食、泡辣椒、糟辣椒、冰糖大蒜等,另暂选特色小商品130种待挑选采

购。 2、商品畅销方式:一是团队销售,明确给予带团导游销售额10%的提成,二是给负责店面销售的工作人员按2%提成,以此提高销售力度。 3、可在微信、网站作旅游特色商品销售。 4、商品须明码标价,利润控制在20%-80%,视物定价。 三、商品滞销处理: ①本土特产商品进货两个月内可换货;已同厂家确认过。(龙溪泡辣椒厂罗兴贵) ②景区活动时用于抽奖或作精美礼品赠送; ③附近居民可代销,给予进货价格大力支持; ④节假日做特价商品处理销售;降低利润; ⑤低价处理给同行; ⑥采购时严格控制数量,避免后期商品滞销。 四、旅游商品清单及预算(见附件) 1、本地特产品5种,具体出厂金额待定; 2、暂定特色小商品130种待挑选采购,预算大概投入5万元左右,具体金额按实际产生费用为准。 五、合作商家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旅游商品开发方案

旅游商品开发方案 ___天津宝坻潮白河 班级:____旅游1101________ 姓名:_____南伟艳__________ 学号:____0304110106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城区北部的宝坻自古是商业要地。素有“京东第一集”之称,而潮白河板块恰好位于京津唐城市群的中央核心位置,位于天津城市规划的“轴”和“带”交汇处,也是京津城市一体化的前沿阵地。该板块距北京市区、天津市区、滨海新区、天津港、天津机场40分钟内均可到达,50分钟可抵首都国际机场,成为连通环渤海城市群的核心“纽带”,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该板块拥有比较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京沈、津蓟两条高速公路十字交汇,2、3号出口位于板块西侧;在2008年7月建成的京津塘高速二线、蓟塘高速公路以及正在规划中的京沪、津蓟高速联络线经此而过,是京津塘城际交通“枢纽”。直达天津外环的绿色快捷通道宝白快速路于2009年通车,与滨海新区连接的快速路也已完工。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潮白河,潮白河为流经北京市北部、东部的重要河流,属海河水系。其上源有两支,东支为潮河,西支为白河。潮河,古称大榆河、濡河,又称鲍丘(邱)水,因其“时作响如潮”而称潮河。 天津的潮白河板块依托的即是潮白新河。在缺水的华北地区,潮白河板块有着比较大的水域优势。潮白河、青龙湾两条河流交汇,潮白河水域宽约1000多米,青龙湾面宽达350米,而且潮白河是天津的九条大河中惟一能够流动的、有流域、有活水来源的。同时该板块还靠近天津两大饮用水源之一的尔王庄水库。该地区地下矿泉、温泉储量超过百亿立方米,大面积的绿化以及湿地也为开发和居住提供了较好的自然环境。 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经赤城县,于白河堡进入本市延庆县境,东流经怀柔县青石岭入密云县,沿途有黑河、汤河、白马关河等支流汇入,在张家坟附近注入密云水库。潮、白两河出库后,各自排放故道,于密云县城之西南的河漕村汇合后称潮白河。南流,经怀柔县、顺义县,至通县,沿途有支流怀河、箭杆河来汇,于通县牛牧屯出本市入河北省境,东流汇入海河而注渤海。 潮白河及其支流组成潮白河水系,本境流域面积653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 33 .4%,年均径流量10.22亿立方米,占全市水系总径流量的39. 4%。两项均居全市首位。解放后,在这一水系上修建了密云水库、怀柔水库2座大型水库和5座中型水库、 3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46. 6867亿立方米,亦居全

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L O 5A L S002)收稿日期:2006 12 03 作者简介:刘筏筏(1973 ),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从事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7年第2期(总第97期)民族经济 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刘筏筏 (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商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为主线,分别从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模式,以期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实践性较强的新思路。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商品;民族文化;创新开发 中图分类号:F 127 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4922(2007)02 0054 04 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如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日用品等,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文化艺术、工艺技巧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产物。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不同,旅游商品更突出商品的产地特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我国地域广阔,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加之各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商品的突出优势。但反观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国内外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旅游购物一直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块 软肋 。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因地制宜地建立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模式,对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我国旅游商品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意义重大 1.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业经济效益。在旅游产品构成要素中,旅游购物可挖掘的经济效益潜力最大。从当今世界旅游消费情况看,游客所带现钞中,约有60%是用来购买旅游商品的。也就是说,如果每接 待一位海外游客创汇1000美元,其中出售旅游商品 即可创汇600美元。[1] 因此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商品的生产与经营,可以有效刺激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2.保护民族文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间工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强烈冲击,民族手工艺濒临失传。通过发展旅游商品,可以使当地人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自觉传承和学习传统民间工艺,有利于民族古老工艺的保存、恢复、发展与创新。 3.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属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旅游业其他要素相比,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吸收就业人数多等特点。同时社区居民参与开发生产的门槛较低,并可获得较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旅游商品是旅游地形象与文化品格的生动体现。旅游商品随着旅游消费者流传到各地,不仅扩大了旅游地的影响,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54

杭州乐园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杭州乐园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111班 姓名*** 指导教师***(教授) 所在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 开题时间2014年12月

杭州乐园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现代服务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的节庆旅游发展迅速,在这种前景看好同时竞争也日趋加剧的情况之下,世界各国纷纷开拓新的旅游项目,节庆旅游成为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例如西班牙的斗牛节、挪威的海盗节、德国的啤稻节、日本的樱花节等等.都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类节庆旅游多达5000余个,但是综观各地的节庆旅游,真正成功并且可以持续下来的节庆旅游屈指可数,这说明我国目前的节庆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节庆活动以其巨大的经济辐射效应、形象传播效应、环境改善效应而受到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普遍重视。目前,全国上下形成一股“办节”热潮,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类节庆活动已超过5 600个。但是,综观各地的节庆旅游,真正成功并且可以持续下来的屈指可数,绝大部分节庆活动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弱,不仅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节庆旅游在国内旅游业是一种可持续开发的特色旅游, 它将传统民俗与现代产业进行了有机结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节庆旅游开发。在当前市场大环境下,想要提高节庆旅游产品的层次,就必须加快节庆旅游产品的开发。节庆旅游产品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经济产业活动,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利益性也决定了它最终必然走向市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虽然主题公园节庆旅游产品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备良好的资源开发基础,并且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但由于市场调查不充分、资源评价不客观、市场把握不准确,导致整体开发水平较低,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组成部分,节庆旅游产品开发没有发挥起作用,综合程度不高,特色不够鲜明。 国内目前对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理论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如何合理开发节庆旅游产品的研究就更少了,本文通过对主题公园节庆旅游的现状、主题公

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实施方案

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我市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培植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商品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为指导,以发展旅游产业为载体,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特色、规模、效益农业”的总体要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作为特色旅游农产品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农产品产业集群,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我市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现实需求,着眼潜在需求,统筹规划,重点发展商品率高、开发前景广的特色农产品,用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旅游农产品产业。加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无公害、绿色、有机化,打造安康旅游农产品名牌,构建特色产业群体,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三、开发目标 1、特色农产品的确定 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种多、分布广,依照特色农产品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结合“市场竞争力强、开发增值潜力明显、技术成熟、规模相对较大、对农民增收贡献率高、见效快”的原则,确定以腊肉、蚕丝、茶叶、魔芋、绞股蓝、木瓜食用菌、富硒菜油、富硒大米、皱皮柑为十个优先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并进行系列产品开发。 2、目标任务

泰安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策略_0

泰安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策略_0 泰山学院 2011 届 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泰安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策略 李晓东 2007110210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年级 2007级1班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管理学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邢莉讲师 2011年 6月 日 6 摘要 摘要 旅游商品对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流与宣传的重要媒介。泰安作为著名的自然与文化旅游名城,既拥有旅游商 品开发的悠久传统和现实优势,又存在旅游商品发展严重滞后、市场价格混乱、 生产技术落后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逐渐影响到泰安的城市形象,亟待解决。 关键词:旅游商品现状品牌建议及策略 I abstract

Abstract Tourism commodity for improving tourism economic benefit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and also is a country or region exchanges and the important media publicity. Taian known as natural and cultural tourism city, already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tourism commodity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existence and reality lagg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ommodities, market price chaos, production backward in technology and professional talent travellers. These issues have been gradually affect taian city image,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is paper aims to present situation of TaiAnShi tourism commodity market research,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ommodities TaiAnShi obstacles reason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 tourism commodity、status 、brand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II 目录 目录 1(引 言 ................................................................. ........................................................................ . (1) 2(旅游商品的致谢----------------------------------------------------------------------10

关于××县旅游商品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县旅游商品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 旅游购物是旅游收入中最具弹性的部分,是提高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市场的兴衰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定位水平息息相关。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明确将旅游业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拉动战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文化艺术提升推动力,大力发展和扶持旅游服务、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使之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亮点和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期,××县旅游局根据自治区政协相关文件要求,对我县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 1、旅游工艺品加工。主要有玉石工艺品(和田玉、昆仑奇石等)、手工羊毛地毯、民间工艺品(核桃木器、胡杨根雕、维吾尔木制器皿、手工刺绣品等)、维吾尔民族乐器、传统技艺工艺品以及维吾尔、塔吉克、柯尔克孜民族服装、日常用品等。 2、土特产品加工。××石榴、和田玉枣、昆仑雪菊、核桃、葡萄、杏子等深加工商品。石榴酒、葡萄酒、大芸酒饮料等。 3、旅游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目前,我县有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企业3家,分别是××县××果蔬食品加工厂、××县××食品加工厂、××县光明食品加工厂。其主要产品为:番茄酱、辣子酱、干果加工和方糖、点心等食品,部分产品已具备出口创汇能力。

二、旅游商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 目前我县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尚处于小手工作坊 式的经营模式,从事旅游纪念品加工、销售的主要以个体为主,尤其是旅游工艺品的加工、销售几乎都是个体,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主要以民族乐器、手工地毯和塔吉克、柯尔克孜族花帽、服饰为主,与当前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容量和品质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2、缺乏主导产品,特色旅游商品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我县旅游业起步较晚,始终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销一体化的主导旅游商品。如××石榴酒和昆仑雪菊。虽然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生产企业小、规模较小。在旅游商品的热销中,总有利益驱动,无序竞争,旅游商品市场的回扣之风越刮越烈,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现象屡屡发生,市场环境直接导致了特色旅游商品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 3、市场机制不完善,旅游商品研发能力不足 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旅游产品市场的开发和生产几乎处于空白。据有关部门统计,游客在旅游地购物要占旅游总费用的19%。而我县旅游产品收入几乎为零。生产企业与旅游商品研发脱节,加上有关优惠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新研发的旅游产品并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转化为特色旅游商品。 4、缺乏地方特色、个性差。 目前,缺少本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已成为××县旅游发展的“短板”。石榴、核桃、杏干、葡萄干这些旅游商品在南疆各县市普遍存在,找不到能代表××特点、象征××城

案例-国内旅游商品雷同

国旅游商品遭吐槽:景区千百个特产一个样 国庆假期,在国某景区,一位游客买了一块“湘绣”手绢。这名游客无奈表示,一块绣了几朵花的手帕,在、叫“绣”,到了叫“蜀绣”,到了成了“赣绣”,花样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有网友吐槽道:“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应有尽有。”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国,但旅游购物不振仍是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软肋。对此,一些业人士表示,其实旅游纪念品的创意不少,但能把这些好想法做成一门生意的体制机制比较欠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的保护力度和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创意产品的产业链要衔接紧密。这样才能产生叫好又叫座的旅游纪念品。 目前,国一些景区已在尝试开掘旅游商品这一“富矿”。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说:“景点未必要自己生产旅游纪念品,可以将自身独有的文化符号授权给相应的公司,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创造出无法复制的资源基因,打造出‘离开这个景点就买不到的特色纪念品’。” 贫瘠的旅游文化滋生出同质的旅游商品 从本质上讲,旅游应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风光旖旎的自然景点,还是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抑或是那些别有风味的民间小吃,它们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并不是这些东西能够带来多少视觉或味觉上的感受,反倒是这之中透视出来的文化涵,可以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并由此将旅行中的人们带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从而达到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放松。 旅游商品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属性。它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外在体现,还是其在蕴含,都应是一个景点的文化浓缩。人们在买这些产品的同时,其实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回味某个旅程中的心灵释放,并在纪念之外寻求更多的心升华。遗憾的是,当下的旅游商品,似乎都穿上了同质的外衣,它们在同一个地区生产却被安上了不同的“名号”,一味的模仿与借鉴背后还透露着粗制滥造的尴尬现实,凡此种种,无不隐喻着贫乏的旅游文化。 但反观这一现象的形成之因,你又会惊讶的发现,它的产生,却有着极其深厚的现实背景。一方面,在门票、住宿、饮食成为景区主要经济支撑的当下,没有哪个景区愿意在这块看不起眼的蛋糕上大费周章。他们宁愿耗费巨资打上一条诱人的广告,也不愿静下心来思考如何通过旅游商品的打造来彰显景点的旅游文化,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是造成当下景区特产不“特”的根本原因。 而另一方面,还在于一些景区自身本就是靠金钱堆积起来的复制品,这种积淀少、底子薄的人造景观,除了在外形上有一定的游览价值之外,在景区文化的体现上,往往是贫瘠和荒凉的。因此,它的景区特产,也只能通过千篇一律的同质模式来欺骗游客的双眼。这种因模仿而带来的连锁反应,也正是当下诸多景区特产不“特”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地方的特有展示,景区特产理应具有不被模仿与不可复制的特性。而要打破当下景区特产同质严重、特产不“特”的魔咒,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打造独一无二的个性产品。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具体来讲,则是

探析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

探析旅游纪念品开发策略 摘要:旅游纪念品的品质和销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却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对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立足于地方特色,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具体对策。关键词:旅游纪念品地方特色对策 旅游纪念品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能反映旅游地的特色,浓缩了地域和民俗风情,沉淀着旅行的记忆。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缩影,它是该旅游地独有的特色商品,在旅游市场上具有独占性的商品。而购买纪念品是旅游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旅游纪念品的特点 文化性。文化渊源是旅游纪念品的生命力之所在。现代旅游的性质是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文化特征越鲜明、文化品格越高的纪念品其价值越高。 纪念性。对旅游者而言,旅游是一段短暂的经历,是一种心理体验和精神享受。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物化,是其日后重温美好旅游经历的象征和载体,因此,纪念性是旅游商品的显著特征。 独特性。旅游纪念品多是以旅游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为题材,选用当地特有材料甚至采用当地特有工艺制作而成的商品。 轻便性。旅游者流动性强,携带物品有一定限额和重量限制,因此,十分重视旅游纪念品的轻便性。为便于其携带,旅游纪念品一般具有小巧、精致的特点。 时尚性。旅游纪念品不仅反映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体现当代人的现代文化需求。 实用性。一些旅游纪念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它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具有某种实际意义。 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旅游纪念品雷同现象普遍。对于游客来说,总是希望购买到最富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然而目前很多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品种少,没有特色,缺少地方性,对游客没有吸引力,甚至让游客感到乏味。

旅游商业模式设计技术

旅游商业模式设计技术 一、3L坐标分析法 民间投资商,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这些旅游投资人,对于如何锁定风景及土地资源、如何确定项目的主题与市场定位、如何建设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如何实施有效的营销,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获取盈利,都在反复思考,并感到不易把握。 投资商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获取利润。 旅游产业的综合行太强,投入大而获利周期长,因此盈利方式很难用简单的算数进行计算。对盈利方式中的盈利时序、盈利大小、盈利结构没有搞明白时,投资的决心是很难下定的。如果此时投资进入运作,往往会形成“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走一步看一步。结果一般都是:效率低下,大走弯路。 旅游开发所涉的层面很多,开发运作环节复杂,交叉联动行业多。明晰的商业模式可以让投资者透过错综复杂的表象,看清具体项目的关键问题所在,项目的风险和利润所在,在具体的运作中能够从容以对。 因此,借助专业机构的经验与技术,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的商业模式设计,是投资商借脑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旅游商业模式设计――全面综合的研究旅游项目开发,系统解决锁定资源、定位主题与市场、设计并成型产品、制定营销战略,清晰建构盈利模式。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需要实用有效的技术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将投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和问题加以考虑,找出最适合项目的解决方案。

我们为此长期研究旅游产业经济及具体投资项目,并逐步建立了一套旅游投资商业模式专用分析工具――3L坐标分析法(或三链坐标分析法)。 通过持续的具体项目实践和理论研究,我们发现,由三个角度出发的链条(旅游业价值链、旅游开发运作链、旅游产业联动链)构成的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在旅游产业中所有可能的商业模式,都能在该坐标系中找到位置;而任何旅游产业的项目,都可以运用3L坐标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盈利点、盈利结构,并由此形成商业模式的构架;对于旅游企业或正在经营中的旅游景区,运用3L坐标进行分析,可以对企业或景区进行诊断,发现其原有商业模式的缺陷,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寻找出可持续扩展的盈利新模式。1、3L坐标 产业价值链勾勒出产业各环节中价值分布状况。 投资和整合是应该放在拿原始资源,还是在销售渠道,客户环节中哪部分客户的价值大,是观光游客还是度假游客;哪种产品的价值含量高; 旅游开发运作链为投资者预演了整个开发运作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环节,不同项目的条件和环境会每个环节会有不同的模式。 其中资源评价的评判方法、游憩模式设计的要点、有哪些盈利点、哪些部分利润高,如何投资,可用的融资途径有哪些,如何营销,怎样管理。 产业联动链综合了与旅游各要素相关连的产业,为投资者提供可能的综合交叉开发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