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24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一般防护措施

(1) 加强对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特别是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宣传。

(2) 建立并遵守规范化操作程序, 加强检查和督促医务人员坚持标准预防措施和足够的个人防护的执行,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3)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损伤应立即报告院感染管理科。

(4) 改善工作条件, 配备必要的隔离设施如手套、口罩、隔离衣、防护眼镜、围裙等。

(5) 开展对医务人员针刺伤后或其他锐器伤后的流行病学调查。

2.接触时的预防

(1) 全面预防原则:

(2) 工作人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不要把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

(3) 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 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

量减少创口出血。

(4) 医务人员绝对不要将针套罩回针头,必须回套时采用单手回套技术或夹子夹持,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也不要徒手毁坏注射器等坚硬器材和物品,同时防止喷溅。

(5) 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后立即准确地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

(6) 收集箱要有牢固的盖子和箱体锁定装置,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7) 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得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接触工作。

(8) 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备用。

3.医疗锐器刺伤时应急程序

(1)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2) 用安尔碘或0.5%碘伏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3)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院感室,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 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4) 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5} 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

4-6周后检测HCV的RNA。

(6) 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 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 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