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教案存货

财务会计教案存货

财务会计教案存货
财务会计教案存货

第四章存货

第一节存货概述

教学内容:

1、存货的确认。

2、存货的分类。

3、存货盘存制度。

4、存货的计量。

5、存货日常核算方法

教学目标:

1、明确存货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存货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规定。

3、掌握存货的核算方法。

教学重点:

1、存货的核算。

2、典型分录的分析。

教学难点:

1、存货的核算。

2、典型分录的分析。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讲稿:第一节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确认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是为了出售。

应注意:存货包括在途物资、委托加工物资,不包括工程物资。

(二)存货的确认

企业在确认某项资产是否作为存货时,首先要视其是否符合存货的定义,在此前提下,应当同时满足存货确认的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加以确认:

(一)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在通常情况下,随着存货实物的交付和存货所有权的转移,存货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一并转移,因此存货确认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企业是否拥有某项存货的所有权。一般来说,凡企业拥有所有权的

货物,无论存放何处,都应包括在本企业的存货之中;而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已将所有权转移给其他企业的货物,即使存放在本企业,也不应包括在本企业的存货之中。

(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成本的计量必须以取得的确凿、可靠的证据为依据,并且具有可验证性。

二、存货的分类

(一)存货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1.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但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原材料除外(不符定义之持有目的)。

2.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3.半成品,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经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最终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4.产成品,是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5.商品,是指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6.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其中,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其主要作用是盛装、装潢产品或商品。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相对较低、使用期限相对较短,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因而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二)存货按存放地点的分类

存货按存放地点,可以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在制存货和发出存货。

(三)存货按取得方式的分类

存货按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接受抵债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盘盈的存货等。

三、存货盘存制度。

(一)实地盘存制

(二)永续盘存制

四、存货的计量。

(一)收入存货的计量

1、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一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大宗物资的市内运杂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存货的采购成本一般不包括:按规定可予抵扣的增值税、市内零星货物运杂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采购机构的经费以及供应部门经费等。

2、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的处理

①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②也可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③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二)发出存货的计量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同一个题目列表计算,比较不同,加深记忆。

五、存货日常核算方法。

(一)实际成本法。收、发、结按存货取得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二)计划成本法。收、发、结按企业预先确定的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教学后记:

应收账款的商业折扣核算和现金折扣核算的区别还要通过实训加强之。

第二节原材料

教学内容:

1、原材料的内容。

2、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3、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教学目标:

1、明确原材料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原材料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规定。

3、掌握原材料的各种核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原材料的核算。

2、了解原材料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规定。

3、典型分录的分析。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稿:第二节原材料

一、原材料的内容

(一)概念

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但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原材料除外(不符定义之持有目的)。

(二)分类(了解性内容)

1、按经济内容分

2、按存放地点分

二、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1、“原材料”

2、“在途物资”

(二)原材料购进的核算

1、单货同到

2、单到货未到

3、货到单未到

4、购进溢余

5、购进短缺和毁损

(三)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核算

(四)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五)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了解即可)

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1、“材料采购”

2、“原材料”

3、“材料采购差异”

(二)原材料购进的核算

1、单货同到

2、单到货未到

3、货到单未到

(三)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1、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2、结转本月发出材料应结转的成本差异

(四)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了解即可)

教学后记: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还要通过实训加强之。

布置作业:

1、P100,习题四;

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三节低值易耗品

教学内容:

1、低值易耗品概述。

2、低值易耗品核算。

教学目标:

1、低值易耗品概述。

2、低值易耗品核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核算。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三节低值易耗品

一、低值易耗品概述

(一)周转材料的概念和内容

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

(二)低值易耗品的概念和内容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低值易耗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一般工具。

2、专用工具。

3、替换设备。

4、管理用具。

5、劳动保护用品。

6、其他周转材料。

(三)低值易耗品核算的账户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四)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方法

1、一次摊销法。

2、分次摊销法。

3、五五摊销法。

二、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一)低值易耗品取得的核算

与原材料核算基本相同

(二)低值易耗品领用的核算

1、一次摊销法。

【例4-24】、【例4-25】讲解

2、分次摊销法。

与五五摊销法核算基本相同。

3、五五摊销法。

【例4-26】讲解

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四节包装物

教学内容:

1、包装物概述。

2、生产领用包装物的核算。

3、随商品出售包装物的核算。

4、包装物出租、出借的核算。

教学目标:

1、包装物包含的范围。

2、包装物核算的典型分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包装物核算的典型分录。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4课时。

讲稿: 第四节包装物

一、包装物概述

包装物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为了包装本企业的产品或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其主要内容包括: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随同商品产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3.随同商品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4.出租或出借给其他单位的包装物;

二、生产领用包装物的核算

一般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计入生产成本。

【例4-27】讲解

三、随商品出售包装物的核算。

(一)单独计价

其账务处理与出售材料相同。

【例4-28】讲解

(二)不单独计价

作为企业的“销售费用”处理。

【例4-29】讲解

四、包装物出租、出借的核算。

(一)发出包装物

出租记“其他业务成本”,出借记“销售费用”。

(二)收取押金

计入“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

(三)收取租金

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例4-30】讲解

(四)包装物收回

押金反向记,残料:出租冲减“其他业务成本”,出借冲减“销售费用”。

【例4-31】【例4-32】讲解

(五)包装物逾期不能收回,没收押金

借记“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例4-33】【例4-34】讲解。书中摊销的讲解,我保留意见。

教学后记: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五节库存商品

教学内容:

1、库存商品的概念和内容。

2、库存商品的核算。

教学目标:

1、库存商品的概念和内容。

2、库存商品的核算典型分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库存商品的核算典型分录。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讲稿: 第五节库存商品

一、库存商品的概念和内容

(一)库存商品的概念

工业企业的库存商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的规定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进行销售的各种产品。

(二)库存商品的内容

1、自制产成品。

2、代制品、代修品。

二、库存商品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库存商品”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

(二)工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1、产成品的计价方法。

一般按实际成本法核算。

2、产成品入库核算。

典型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例4-35】讲解

3、产成品发出核算。

典型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例4-36】讲解

教学后记: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第六节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

教学内容:

1、存货的清查。

2、存货的期末计量。

教学目标:

1、存货的清查。

2、存货核算典型分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存货的清查。

2、存货核算典型分录。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4课时。

讲稿:第六节存货清查与期末计量

一、存货清查

(一)存货清查的方法

1、实地盘点法。

衡量出实物的实际结存数量。

2、技术测量法。

结合有关数据测算出实物的结存数量。

(二)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存货盘盈

(1)发现。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

(2)处理。冲减管理费用。

【例4-37】讲解

2、存货盘亏和损毁。

(1)发现。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计划成本法要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2)处理。自然和差额记“管理费用”;残料记“原材料”;赔偿记“其他应收款”;灾害和意外记“营业外支出”。

【例4-38】【例4-39】讲解

二、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谨慎性原则。

方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成本是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不是存货的现行售价。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1、账户设置。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备抵调整账户。用法类似于坏账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典型分录:

成本比可变现净值高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时: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例4-40】讲解

3、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动态调整过程,当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时,要调整使“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为零。

【例4-41】讲解

4、发出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如果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例4-42】讲解

教学后记: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思考与训练课

教学内容:

1、通过提问和练习强化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

2、融汇本章知识点。

3、解疑答惑。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章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掌握本章内容。

教学方法:

以提问和课堂练习为主,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随堂练习,及时解决问题。

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华师在线《初级财务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初级财务会计学 一、选择题 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A.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是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相互可以代替的 2.成本预测要在(B) A.计划期开始之前 B.成本决策之前 C.计划执行过程中 D.成本核算期间 3.下列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是(D) A.制造费用 B.营业成本 C.生产成本 D.原材料 4.下列会计基本前提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下列各项中,为解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提供了基础的会计基本前提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会计主体的是(C) A.企业集团 B.分公司 C.合作企业 D.子公司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发生额记录内容的是(B) A.期初在产品成本 B.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C.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 D.期末在产品成本 8.在不设置“预收账款”的情况下,依据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原理,如果“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为贷方余额,则可以判定该账户属于下列各项的(B) A.债权结算账户 B.债务结算账户 C.资产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9.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是(B) A.会计账户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簿 10.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所依据的原则是(B)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历史成本计价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确认依据的是(A) A.资产和负债 B.收入和费用 C.投资者投入的资产 D.投入资产和盈余公积12.下列各项中,属于购进材料发生的间接费用是(C) A.材料的买价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与购进其他材料一起发生的运杂费 D.运杂费13.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分配”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B) A.资本公积 B.本年利润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累计折旧”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C)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 15.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买价为50000元,运输费为500元,保险费为50元,安装费为1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D) A.50000 B.50500 C.50550 D.51550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跨期摊提账户依据的是(D) A.收付实现制 B.谨慎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权责发生制 17.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A)

基础会计说课稿.(精选)

《基础会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下午好,感谢大家给我这次说课机会,我的课题是《基础会计》。我将从以下七方面来介绍对这门课的设计:即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课程展望。 一、课程定位 课程的定位应以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基础,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 因此在我院“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这一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和英语水平,能在各类工商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从事财会、理财及相关工作,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将《基础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条主线对该课程加以学习。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入门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在企业中,会计的职业岗位设置包括11项,包括:出纳会计、成本核算会计、往来结算会计、总账报表会计、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等岗位。根据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财务管理教研室特设置了7门核心课程。而在这七门课程中,基础会计作为入门课程为其他六门课程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们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书”等提供了保证。 二、教学内容

课程设计原则: 对于《基础会计》来说,我们的课程设计原则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职业技能为主线,按照“必须、够用”与“拓宽知识面”相结合原则,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真正做到“教、学、相结合”。 职业能力: 根据这一原则,针对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有哪些呢?包括:填制凭证、日记账、总帐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这其中就涉及到《基础会计》中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能内容。 课程目标: 根据会计这一职业能力的需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遵循了三大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其中 1.知识目标有: ●掌握会计的定义、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等内容。 ●掌握复式记账中有关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及试算 平衡原理。 ●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及填制方法。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有: ●能根据具体经济业务合理区分会计核算的内容。 ●能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能熟练处理经济业务。 3.素质目标有: 要求具备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严格公正地执行财经纪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抵制金钱的诱

中级财务会计 存货总结

第三章存货 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存货 存货成本=买价+运杂费×(1-可抵扣税率)+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相关税费+关税 【PS:(资料:)☆计入成本的有: 1.运杂费(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包装费等),其中专门的运输费若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以按7%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2.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3.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也包括相应的存储费用。 4.相关税费:计入存货的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关税。(书上原话: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大宗物资的市内运杂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但不包括:市内零星货物运杂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采购机构的经费以及供应部门经费等。) ☆计入管理费用的有:1.采购人员差旅费2.不合理损耗3.入库后发生的一些存储费用4. 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房产税 ☆外购的过程中出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书上见P42)】 1、验收入库和货款结算同时完成 借:原材料(或周转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货款已结算但存货尚在途中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验收入库后: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存货已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结算(若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达) 借:原材料(或周转材料,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月初红字记账凭证冲回估价入账分录 借:原材料 贷 收到结算凭证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4、预付货款方式购入存货(定金—结算—补付) 借:预付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X公司 支付余额 借:预付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5、赊购方式 ①没有现金折扣 借:原材料(或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X公司 收到后: 借:应付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②有现金折扣 借:应付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③分期付款(画出融资费用分摊表) 购进原材料: 借:原材料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X公司 每年末分摊融资费用: (增值税按题要求分摊或一次付清) 借:长期应付款——X公司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初级财务会计练习题

初级财务会计练习题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 第二章负债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是( )。 A、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改用于自建厂房 B、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 C、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用于对外捐赠 D、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 2、某企业出售一栋自用房屋,应交的营业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营业外支出 B、固定资产清理 C、营业税金及附加 D、其他业务成本 3、企业因债权人撤销而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将所转销的应付账款计入( )。 A、资本公积 B、其他应付款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4、下列各项中,关于应付票据的利息核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B、通过“应付票据”科目核算 、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C

D、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5 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10万元,支付加工费6万元、增值税1.02 万元、消费税2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16 B、217.02 C、240 D、241.02 6、企业从职工工资中代扣的职工房租,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 A、其他应付款 B、银行存款 C、预付账款 D、应付职工薪酬 7、A企业库存材料因自然灾害毁损一批,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确认的成本为2 000元,增值税额为 340元。那么当期这批毁损的材料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为()元。 A、2 340 B、2 000 C、340 D、0 8、下列各项中,导致负债总额变化的是( )。 A、从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习题与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 外购存货的相关税金:价税---计入存货成本 价外税---小规模纳税人-计入存货成本 一般纳税人-未取得增值税发票-计入存货成本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计入存货成本 存货的其他成本: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 计入存货的成本 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换入的存货:存货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 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 阶段所必需的费用—即计入存 货成本)。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第四章存货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0万元,增值税额153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用9万元(可抵扣7%),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 2.7万元。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4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B )万元。 A.911.70 B.914.07 C.913.35 D.914.70 2.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 )。 A.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用 D.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 3.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在取得时应以( B )为入账价值。 A.现行市价 B.取得时的实际成本 C.换入时的公允价值 D.包括制造费用在的全部成本 4.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批商品,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30%,其中合理损失5%,另25%的缺损尚待查明原因。该商品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D )万元。 A.70.20 B.56 C.80 D.60 5.按我国目前相关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应按( D )确定。 A.实际成本 B.可变净现值 C.公允价值 D.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6.商品流通企业购进的存货以( A )作为实际采购成本。 A.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税金、采购费用 B.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税金 C.买价 D.买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采购费用 7.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中,期末存货价值最接近期末进货成本的是( A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计划成本法 8.在物价持续下降前提下,使当期利润最低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是( A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计划成本法 9.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存货围的有( C )。 A.委托加工材料 B.在产品 C.顾客交款并已开出提货单,而尚未提走的货物 D.货款已付正在运输途中的外购材料 10.某企业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1997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280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销售退回为300万元。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 C )万元。 A.1300 B.1900 C.2110 D.2200 11.某零售商店年初库存商品成本为25万元,售价总额为36万元。当年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万元,售价总额为100万元。当年销售收入为当年购入商品售价总额的80%。在采用零售价法的情况下,该商店年末库存商品成本为( B )万元。 A.33.6 B.35 C.30 D.40 12.某一般纳税企业收购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购买价款10万元,另发生保险费0.5万元,装卸费0.7万元。该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 C )万元。 A.11.2 B.11.7 C.9.9 D.10 13.2008年末,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丙产品。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丙产品的外购D材料全部出售,2008年12月31日其成本为200万元,数量为10吨。据市场调查,D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万元/吨,同时销售10吨D材料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1万元。2008年12月31日,D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A )万元。 A.99 B.100 C.90 D.200 14.2008年10月5日,北方公司与西方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9年1月10日,北方公司按每台3万元的价格向西方公司销售A商品15台。2008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A商品的单位成本为2.4万元,数量为10台。2008年12月31日,A 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8万元,若销售A商品时每台的销售费用为0.5万元。在上述情况下,2008年末北方公司结存的10台A 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A )万元。 A.24 B.23 C.3 D.25 15.2008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40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3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600万元,甲产品的成本为590万元。2008年12月31日,A材料的价值为( C )万元。 A.380 B.600 C.400 D.590 16.2008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55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下降,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150万元下降为135万元,乙产品的成本为14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8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2008年12月31日,B材料的价值为( C )万元。 A.60 B.50 C.55 D.80 17.2008年9月3日,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9年1月20日,新世纪公司应按每台62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甲产品6台。2008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甲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280万元,数量为5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台。销售5台甲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

中级财务会计-存货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存货范围的有----- A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B货款已付正在运输途中的外购材料 C接受外单位委托代销的商品D已作为销售单购货方尚未运走的商品 2、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应采用-------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3、存货的归属以-----为划分标准 A法定产权B经济用途C存放地点D交货时间 4、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采用------计价可使期末库存材料的价值最接近市场价值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移动平均法 5、采用----计价方法能及时并比较客观地反映发出及结存存货的成本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移动平均法 6、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计价会使当期净利润最大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移动平均法 7、采用------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移动平均法 8、企业外购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的短缺和毁损,如属途中合理损耗,应作如下处理------- A若未付款,应拒付货款B若已付款,应向供货单位索赔 C列入营业外支出D相应提高入库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再另作账务处理9、某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2008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2月初的存货成本为160000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620000元,销售收入为950000元,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 A665000 B495000 C285000 D115000 10、某商品流通企业期初库存商品成本为30万元,售价总额为43万元,当期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为万元,售价总额为107万元,当期销售收入为110万元。采用零售价法的情况下,该企业期末库存商品成本为-----万元 B40 C26 11、某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外购一批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格为1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另支付运费800元,支付装卸费200元,该材料的采购成本为------元 A12700 B11000 C10944D10930 12、随同产品一起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收入应计入------账户 A主营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营业外收入D其他业务收入13、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是----信息质量要求的运用 A真实性B权责发生制C谨慎性D历史成本 14、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情况下,凡是已支付货款,不论材料到达与否,都应计入-------账户的借方 A在途材料B材料采购C应付账款D预付账款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存货的有----

华师在线《初级财务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初级财务会计学一、选择题 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A.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是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相互可以代替的 2.成本预测要在(B) A.计划期开始之前 B.成本决策之前 C.计划执行过程中D.成本核算期间 3.下列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是(D)A.制造费用 B.营业成本 C.生产成本 D.原材料4.下列会计基本前提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下列各项中,为解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提供了基础的会计基本前提是(B)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会计主体的是(C)A.企业集团 B.分公司 C.合作企业 D.子公司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发生额记录内容的是(B) A.期初在产品成本 B.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C.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D.期末在产品成本8.在不设置“预收账款”的情况下,依据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原理,如果“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为贷方余额,则可以判定该账户属于下列各项的(B) A.债权结算账户 B.债务结算账户C.资产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9.下列各

项中,属于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是(B) A.会计账户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簿 10.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所依据的原则是(B)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历史成本计价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确认依据的是(A) A.资产和负债 B.收入和费用 C.投资者投入的资产 D.投入资产和盈余公积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购进材料发生的间接费用是(C) A.材料的买价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与购进其他材料一起发生的运杂费 D.运杂费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分配”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B) A.资本公积 B.本年利润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14.下列各项中,属于“累计折旧”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C)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固定资产D.实收资本15.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买价为50000元,运输费为500元,保险费为50元,安装费为1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D)A.50000 B.50500 C.50550 D.51550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跨期摊提账户依据的是(D) A.收付实现制 B.谨慎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权责发生制 17.在实际工作中,工

财务会计说课稿

财务会计实务说课稿 一、课程设置 1、课程定位 (1)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任务:偏重于应用技能和操作经验,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会计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根据调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一般设置如下会计岗位:出纳、各会计要素核算岗位、会计主管、财务负责人等不同层级,会计要素核算岗又包括存货岗位、固定资产岗位、职工薪酬岗位等等,不论是哪一层级的岗位都要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而财务会计课程即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布局涉及到的六大会计要素涵盖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为课程主线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课程。 (2)课程衔接 财务会计实务是我院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职称考试的必考课程。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课程与工作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基本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主干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学生在学习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需要先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学完《财务会计》课程后,学生可以在

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成本会计》等技能课程,提升和拓展其会计业务技能。由于税法是将税 收法律与会计相结合的课程,因而 《税法》课程开在本课程之后。财务管理是以会计资料为 基础加以分析的,因此,《财务管理》课程开在本课程之后。审计是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因 此,《审计》课程也安排在财务会计之后。由此可见,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是 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又是学好税法、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前提。因此,本课程处于专业 核心课程体系的中间位置。 2、课程设计思路 在《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确立了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在行业专家和教育理论专家的指导下,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按照会 计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以岗位技能及标准、行业规范及标准和 职业素养培养为主要内容,共同开发课程,达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考证和企业顶岗 实习工作经历证书(或证明)融为一体的目的,即:把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财务会计的技 能实践和会计专业资格考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 一体。 实践一一技能一一考证融合为 会计与审计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会计专业

中级财务会计第3章-存货教程文件

22、星海公司的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某月15日,购进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材料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 500元。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也已验收入库。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购进原材料的下列会计分录: (1)支付货款 (2)材料验收入库 ①假定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9 000元 ②假定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2 000元 23、星海公司4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的3 000元。4月份,购进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47 000元,计划成本为230 000元。本月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 000元,其中,生产领用235 000元,车间一般消耗12 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 000元。 要求:作为星海公司发出原材料的下列会计处理 (1)按计划成本领用原材料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3)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4)计算月末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25、某年1月份,星海公司管理部门领用一批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为45 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的2%;当年12月份,该批低值易耗品报废,将残料作价1 000元入库,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超支的1%。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领用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

27、星海公司的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1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0 000元。 要求:编制下列不同假定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1)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无余额 (2)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400元 (3)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1 200元 35、星海公司在存货清查中发现盘亏一批B材料,账面成本为3 000元。 要求:编制星海公司存货盘亏的下列会计分录 (1)发现盘亏 (2)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处理 ①假定属于定额内自然损耗 ②假定属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毁损,又过失人赔偿1 000元,款项尚未收取;残料作价200元入库 ③假定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由保险公司赔偿2 500元,款项尚未收取;取得残料处置收入200元,已存入银行。

《初级财务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A.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是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相互可以代替的 2.成本预测要在(B) A.计划期开始之前 B.成本决策之前 C.计划执行过程中 D.成本核算期间 3.下列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是(D) A.制造费用 B.营业成本 C.生产成本 D.原材料 4.下列会计基本前提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下列各项中,为解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提供了基础的会计基本前提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会计主体的是(C) A.企业集团 B.分公司 C.合作企业 D.子公司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发生额记录内容的是(B) A.期初在产品成本 B.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C.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 D.期末在产品成本 8.在不设置“预收账款”的情况下,依据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原理,如果“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为贷方余额,则可以判定该账户属于下列各项的(B) A.债权结算账户 B.债务结算账户 C.资产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9.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是(B) A.会计账户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簿

10.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所依据的原则是(B)A.谨慎性B.实质重于形式C.重要性D.历史成本计价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确认依据的是(A) A.资产和负债 B.收入和费用 C.投资者投入的资产 D.投入资产和盈余公积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购进材料发生的间接费用是(C) A.材料的买价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与购进其他材料一起发生的运杂费 D.运杂费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累计折旧”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C)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 15.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买价为500元,运输费为500元,保险费为50元,安装费为1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D) A.500 B.500 C.50550 D.51550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跨期摊提账户依据的是(D) A.收付实现制 B.谨慎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权责发生制 17.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A) A.废品损失 B.产品销售费用 C.行政管理费用 D.筹集资金费用 18.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科目与账户共同点的是(C) A.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 B.登记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情况 C.对经济业务分类的项目 D.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 19.下列各项中,构成再次确认的关键性标准是(B) A.可计量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谨慎性

教师资格证会计说课稿.

原材料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考生张琳,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下面我首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由谢国珍主编的《财务会计》及戴桂荣的《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发出核算》是属于本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让他们提前了解什么是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性质以及要涉及的账户科目等。 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方面来展开。 本节课选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存货”的第三节的内容。从全书来看,本章是我们学习会计核算方法的起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从本章来看,先后介绍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三部分,都与实际财务工作紧密联系,其中存货占了相当的比重,特别是存货的计价方法及其应用贯穿全书的始末,应该说是全书的“重中之重”。如果这节课学习能够学透、吃透,就如同打了一场漂亮的先锋仗,后面的许多知识点都将迎刃而解。 基于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通过与实际成本计价法的比较,把握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法的原理;2)在领会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材料成本差异、发出领用、结转差异的帐务处理;3)通过学习,既培养学生“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管理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归纳对比”“举一反三”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①“材料成本差异”帐户性质、结构、内容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核算;②发出领用、结转差异的帐务处理。 因为本讲教材内容较深,“物资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结构内容复杂。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因此,对此段教材的处理,是采用了一个例题来详细讲解,实施的程序和注意点如下(教学方法): 1)前面已经讲了计划成本的概念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直接举例,让同学们自己先尝试着做一下。 2)再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并在举例中直观地运用了“T”帐户,数字简明,便于学生理解。3)据实例,鼓励学生大胆地自己尝试去填写“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内容。 4)实施过程中,贯穿“创设问题”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心理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以达到师生互动,产生共鸣。

初级财务会计业务练习题

模拟练习 1.大信有限责任公司200*年12月份发生下列会计事项: (1)2日,从伟业公司购入甲材料10000公斤,每公斤10元,价款100000元,增值税款17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2)5日,从伟民公司购入材料7000公斤,每公斤15元,价款105000元,增值税款1785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3)6日,销售A产品50件,单价1500元,价款75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12750元。款项已收回存入银行。 (4)10日,企业耗用材料,根据发出材料汇总分配结转材料费用。发出材料汇总表的格式如表1所示。 表81 发出材料汇总表 200*年12月10日单位:元 额17,000元。款项已收回存入银行。 (6)13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6,000元。 (7)15日,计算和分配本月职工工资及职工福利费见表8-3 表8-3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 (9)20日,以现金107,200元支付本月工资。

(10)21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10,732元,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2,360元,生产B产品耗用1,372元,生产车间照明耗用4,500元,行政管理部门 耗用2,500元。 (11)22日,销售给丙公司A产品140件,单价1,500元,货款21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35,700元,货款尚未收回。 (12)23日,销售给丁公司B产品60件,单价1,000元,货款6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元,货款尚未收回。 (13)24日,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产品运费2,000元。 (14)25日,以现金支付行政部门办公用品款100元。 (15)27日,收到丙公司前欠货款250,000元,已存入银行。 (16)28日,行政人员报差旅费300元,以现金支付。 (17)29日,以银行存款支付生产车间设备修理费3,060。 (18)31日,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长期待摊费用3,000元,该费用为生产车间工具摊销费。 (19)31日,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20,000元,其中生产车间折旧费为12,000元,行政管理部门折旧费为8,000元。 (20)31日,本月发生制造费用77,360元,其中应分配给A产品51,110元、B 产品26,250元。 (21)31日,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A产品完工200件,B产品完工150件,产品成本情况见表2。 (22)31日,计算本年经营性长期借款利息5,000元。 (23)31日,结转本月产品销售成本302,000元,其中A产品销售190件,销售成本190,000元,B产品销售160件,销售成本112,000元。 (24)31日,计算出本月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6,700元,教育费附加2,800元。(25)31日,将本月主营业务收入445,00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26)31日,将本月主营业务成本302,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9,500元、销售费用8,000元、管理费用49,400元和财务费用5,000元,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 (27)31日,计算和结转本月所得税费用23,463元。 (28)31日,进行利润分配,本年应计提法定盈余公积122,000元,应对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350,000元。 (29)31日,计算未分配利润: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609,432元由“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账户“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将提取的盈余公积122, 000元和分配的现金股利350,000元,分别由“利润分配”有关明细账转入“利 润分配”账户“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 (30)31日,以银行存款交纳税金60,000元,其中增值税40,000元,所得税

财务会计-固定资产取得说课稿-闫丽

《财务会计-财产物资岗位-外购固定资产的取得》 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旅游与商务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专业教师闫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说课内容是我本学期所教授的《财务会计》中的第二章《财产物资岗位-固定资产的取得》。 一、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财务会计实务》属于岗位技能核心课程,专门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性课程,旨在培养高职学生从事岗位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处理工业企业每一个岗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之后在企业中能够适应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之后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会计的相关知识之后对于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分类处理会计账务,为之后学习《成本会计》等课程做好铺垫工作。本课程的重难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每一个岗位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要求学生在基本的实务操作中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相关的账务处理。 (二)本单元分析 1、判断外购固定资产的不同种类不一样的账务处理; 2、固定资产外购业务实战演习。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基础会计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会计理论基础。 2、会计专业紧跟国家经济政策,以理论指导实际操作,因此在

教学中更多引用学生平时熟悉的事物和案例讲解会计理论知识,让他们感觉原来会计是这么简单的东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外购固定资产的不同种类,比较它们的入账价值确认有什么不同。 2、学会不同的固定资产外购时的账务处理 (二)能力目标: 1、学会如何辨认原始凭证 2、分析经济业务、确定会计分录 3、填制记账凭证,从纸上谈兵飞跃到实践操作为踏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情感目标: 1、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培养学生学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强化学生建立优秀财务人员的职业意识。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深度思考的个人学习与处事的品质,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教学重点 1、学会根据不同企业性质和持有目的判断资产的归属 2、理解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包括哪一些 3、不同的固定资产的外购时的账务处理 (五)教学难点 1、学会根据不同企业性质和持有目的判断资产的归属 2、不同的固定资产的外购时的账务处理,特别是增值税进项税的处理

初级财务会计学习

资产:本章为重中之重主观题的考点主要是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以及存货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法的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增减以及折旧、处置的核算;无形资产的核算。 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一、特征: (1)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注意:典型例子:待处理财产损失、开办费不属于资产。(2)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注意:控制的例子:融资租赁。融资租入、经营租出均是本企业资产。 (3)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例子:(2006)下列各项,属于资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BC) A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B被企业拥有或控制; C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D具有可辨认性.(无形资产里讲到)例子:(2009)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有(ABD) A 委托加工物资;B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C受托代销商品;(违法所有权)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例子: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A) A开办费;B委托代销商品;C经营租出固定资产;D发出商品 二、资产的分类: 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按来源不同:自由资产、租入资产(融资租入) 按流动性不同: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三、货币资金: 重点:现金清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题) 考点一、货币资金的概念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 补充:商业汇票不属于货币资金,商业汇票属于应收票据; 存放在企业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备用现金、存出保证金,不属于货币资金,属于其他应收款; 考点二、现金管理制度 一、现金使用范围:个人可用的现金(如、工资、奖金、福利、差旅费) 以及结算起点(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零星支出。

《初级财务会计》习题

第一章总论 练习一 目的:练习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资料: 某企业月末各项目余额如下: 1、银行存款120000元; 2、投资者投入资本7000000元; 3、向银行借入二年期的借款600000元; 4、出纳处存放的现金1500元; 5、向银行借入半年期的借款500000元; 6、仓库里存放的原材料519000元; 7、应付外单位货款80000元; 8、机器设备价值2500000元; 9、房屋及建筑物价值420000元; 10、仓库里存放的产成品194000元; 11、应收外单位货款100000元; 12、以前年度尚未分配的利润750000元; 13、正在加工中的产品75500元; 14、对外长期投资5000000元。 要求: 1、判断上列资料中各项目的类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并将各项目金额填入下表。 练习二 目的:练习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资料: 1.某企业2005年7月1日所有资产项目合计为800 000元,负债项目合计为210 000元,所有者权益项目合计为590 000元。 2.该企业2005年7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材料一批已入库,金额6 000元,材料款尚未支付。 (2)购入材料一批已入库,金额4 000元,材料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3)投资者追加投入设备一台,价值70 000元。 (4)从银行借入资金40 000元,并存入银行帐户。 (5)收到购货单位归还所欠货款20 000元,存入银行。 (6)以库存现金1 000元支付采购人员出差预借的差旅费。 (7)以银行存款30 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8)接受外单位捐赠设备一套,市场价值40 000元。 (9)从银行取得借款6 000元,直接偿付所欠购料款。 (10)以银行存款30 000元缴纳应交税金。 (11)以银行存款10 000元偿付前欠某公司购货款。 (12)从银行提取现金4 000元。 (13)将盈余公积10 000元转增资本。 要求: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逐项分析其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三类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影响。 2.计算7月份末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三类会计要素的总额,并列出会计等式。

2018中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期末考试范围)第03章 存货-原创

第03章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不得采用的方法是()。 A.先进先出法 B.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 C.个别计价法 D.后进先出法 2.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 200元,增值税额为3 604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则该企业取得的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 )元。 A.20 200 B.21 400 C.23 804 D.25 004 3. 对于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企业发出该包装物时,该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应计入(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销售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4. 某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该企业购入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含税单价为50元,发生运杂费2 0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450元。该批甲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为( )元。 A.50 B.54 C.55 D.56 5. A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2010年8月8日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是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下列有关购入材料的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 A.借记在途物资234,贷记银行存款234 B.借记原材料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贷记银行存款234 C.借记材料采购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贷记银行存款234 D.借记在途物资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贷记银行存款234 6.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为8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6万元、包装物押金4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 A.500 B.510 C.506 D.595 7. 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9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元。 A.10 000 B.10 500 C.10 600 D.11 000 8.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3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9. A公司5月1日甲材料结存300公斤,单价2万元,5月6日发出100公斤,5月10日购进200公斤,单价2.20万元,5月15日发出200公斤。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则5月15日结存的原材料成本为( )万元。 A.400 B.416 C.420 D.440 10.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100元。本期购进A材料3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3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100元,另发生运杂费5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抵扣),途中保险费用800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为290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10吨。则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为( ) A 8500 B 7400 C 7997 D8450 11.某股份有限公司从2001年1月1日起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该公司2001年6月30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万元、21万元、36万元;A、B、C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万元、25万元、36万元。该公司当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净额为()万元。 A.85 B.87 C.88 D.91 12.某商业企业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2006年10月初存货成本为450万元,售价总额为675万元;本月购入存货成本为2250万元,相应的售价总额为27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2250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