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四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9个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观察物体,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实践等。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更牢固的掌握;

2、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知识领域的角度回顾梳理知识,体会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并进一步养成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三、复习重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运算;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统计知识中的平均数内容。

四、复习建议:

1、“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的复习,突出运算间的联系。加法是基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除法又是乘法的逆运算等。

2、“运算定律”的复习,突出基于运算意义的理解。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不仅在于对定律的记忆,更应关注学生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选择运算的定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3、“小数”内容的复习,突出数系的扩展与整数学习方法的迁移。重点让学生从数要领的若干方面去掌握,包括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比较大小等。此外,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也是复习的重点。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系的一次扩展,整数和小数之间有着内存的联系,复习时注意让学生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

4、“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复习,突出概念的理解与操作技能的形成、强化。本期“图形与几何”内容包括三部分:观察物体、三钐形和图形的运动。

5、“统计”内容的复习,突出统计量的意义以及统计图中相关信息的理解。内容主要包括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两部分。复习中,重点关注统计量-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及其价值,并且能够结合对平均数的认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7、在“用”中强化认识,形成素养。

8、开放学习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归类复习各部分内容,再

在各部分中又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及时检测学生对所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早发现问题,早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2、狠抓学生基础计算,坚持每天课前口算、课后笔算练习。

3、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帮扶工作,帮助他们取得进步。

4、加强家校联系,关注孩子思想动态,关心孩子学习情况,共同教育。

5、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归纳以及应用的能力。

六、课时划分:4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加法和减法………………………1课时左右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课时左右

三角形………………………………………………………1课时左右

统计和数学广角……………………………………………1课时左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共 4课时主备人:杨金秀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午第节授课内容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

法和减法(第1课时)

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

2、小数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熟练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教学难点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复习卷

教学设计:

一、讲评试卷

1、口算。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及验算。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复习将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要求掌握好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的移动)。将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4、小数的简算(复习巩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连减的简算方法)。

5、解决问题(复习购物小票的填写方法)。

二、复习小数单位改写、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师: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 10 倍、 100 倍、 1000 倍、……缩小它的 1/10、1/100、1/1000…… 练习:12.376÷10=( )×100=( ) ÷1000=( )

2、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练习: 2.37 米=()厘米1.46 米=()毫米

5070 千克=()吨 6.5 吨=()千克

1 吨 25 千克=()吨 5

2 米 4 厘米=()米

教师提问: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3、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 、“亿”作单位的小

数。

练习:345670000 千米=()亿千米≈()亿千米(保留二位小数)

教师:想—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 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 0 能不能去掉?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三、综合练习

课本 P111、1、2、3、4题。

四、课后小结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共 4课时主备人:杨金秀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午第节

授课内容总复习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

算(第2课时)

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复习卷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入复习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复习课”

二、师生互动整理复习

1、复习加减法与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316+59)÷3= 38+56÷7×4= 940×【128-(154-31)】=

3、复习简便运算

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

4、组织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111第2、3题。P112第6题。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运算的,分别运用哪些运算定律。

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 98 米,宽是 27 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 23 人,女生 27 人,每人交课本费 37 元,一共要交多

少钱?(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 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三、小结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共 4课时主备人:杨金秀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午第节授课内容总复习三角形(第3课时)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特性、三角形的分类;

根据特性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特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复习卷

教学设计: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2、三角形的稳定性。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5 3.3.3 2.2.6 3.3.5 为什么?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1)三边相等(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 50 度

(3)有一个锐角 50 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 75 度,顶角是多少?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交流讨论——汇报

五、综合练习:课本 P112— 8、9、10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共 4课时主备人:杨金秀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午第节授课内容统计和数学广角(第4课时)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教学目标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复习卷

教学设计

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3、练习: 1991—2003 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 (展示)

(1)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情况,它有什么危害。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4)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P110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交流。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

(4)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P114第15、16题根据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宋晓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多位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空间和图形,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基本是按照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复习的,同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集中编排,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再如,把“角的度量”“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集中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做一简要说明。 1.“多位数的认识”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多位数的认识”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认识。对于数的认识,重点仍然是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包括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等。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相比,在本册教材开始出现数级的概念,利用不同数级上数的读写方法的一致性,使学生了解数的读、写的一般方法,更突出规律性,更强调让学生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而迁移类推的依据是十进制计数法。“四舍五入”法在本册教材中也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复习的重点之一。 2.“乘法和除法”的复习。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整数乘、除法的范围只限于三位数乘(除以)两位数,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是整数笔算乘、除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春霞)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 青年巷小学:李春霞 复习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5、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分析: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量÷另一个数。 2、应该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应纳税额 = 收入×税率 复习过程: 一、典型例题 例1、(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的辆数占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原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实际比计划多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500辆

500 ÷ 5000 = 0.1 = 10%……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000 = 110%……实际产量相当于原计划的110%110% - 100% = 10%……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答:实际比计划多生产10%。 例2、(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的辆数占实际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实际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 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 计划比实际少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计划比实际少生产500辆 500 ÷ 5500 ≈ 9.1%……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500 ≈ 90.9%……计划产量相当于实际的90.9% 100% - 90.9%≈ 9.1%……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答:计划比实际少生产9.1%。 小结:想一想,在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如果和百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求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少)百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分率。就用“多(少)的量÷单位1”。 二、难点突破 例3、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20% 分析与解:苹果比梨重20%,表示苹果比梨重的部分占梨的20%,把梨的质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册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大数的认识(10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这里介绍几种,供参考。 1.多位数计数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使用(见教科书第3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一年级下册的计数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也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 2.多级数位顺序表教学数位、计数单位、大数的读写时使用(见教科书第20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二年级下册的“万以内数位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加上数级、计数单位等的内容,并可在表的下面贴上一张白纸或连接几排插袋,便于进行读、写数的练习。 3.计算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大数的四则计算时使用。计算器一般分成算术型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两种,算术型计算器可完成基本的四则计算,但是不能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科学型计算器比算术型计算器的功能有所扩展,可以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统计等运算,能够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套教科书以信利牌(TRUL Y)P-127型小学生专用计算器为例,介绍电子计算器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4.算盘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使用。教师应准备一个算盘教具,有条件的学校可再准备几个算盘学具。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角的度量和平行四边形时使用。通过操作理解角的大小变化,测量角的大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教学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使用。这几种教具和学具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自己很难制作,可在市场上购买。 7.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用小棒作为算筹记数,找两把扇子认识平角和周角等;根据教科书第57页的“格子乘法表”制作表格。教科书第120页思考题的学具,如果计数器不能代替,可以自己制作类似的便于操作的学具。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数小数小数的分类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 2、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如:18000000=1800万 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3)去尾法 二、练一练 (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 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 d.课本第1-----6题。 三、总结: 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提醒大家? 四、提高练习

1、用 2、 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 六、课后反思: 完整总复习教案点此:点击此文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乘法、三角形 教学目标: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这部分题目 2、复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知道其进率,知道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3、掌握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三边关系,角度问题、画高等 教学过程: 一、乘法: 学生练习:238×45和117×23 算完后交流得数,问:同样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得的积位数一样吗?板书:三位舒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继续练习:308×46和78×250 算完后,交流:这两题分别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末尾有0的乘法,在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写法。)辨析:乘数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及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三、三角形的认识: 1、三角形三边关系: (画图略)abc 指出:只有当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才能围成三角形 有这样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分别可能是多少厘米?怎么想?(4厘米~12厘米) 2、画锐角三角形,分别画出它的三条高。 画直角三角形,指出它现成的高,画出它斜边上的高 画钝角三角形,画出它形内的高。 依次标出:三个锐角,1个直角2个锐角,1个钝角2个锐角 指出: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3、两块三角板的度数: 30+60+90=180 45+45+90=180 指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是90度 选择:下面三个度数,哪个不能用三角板拼?说说为什么? (1)15度(2)40度(3)135度 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问:底角怎么求?顶角怎么求?周长怎么求? (分别用字母式子表示) 画一个等边三角形。 问:其中一个角怎么求?周长呢?用字母式子表示。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四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小数天地(第51课时) [复习内容] : 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 1、复习小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和反思,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复习重难点] : 1、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 2、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准备] :课件 [复习方法] : 练习法、小组讨论法。 [复习过程] : 一、整理导入。 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 二、整理知识。 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三、五单元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1、学生独立翻阅课本。 2、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3、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脚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课堂练习。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 五点八七四 二百三十点九 12.03 1.023 0.082

十二点零三零点零八二 230.9 一点零二三 5.87 要求: (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 (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 (3)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第1题。 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102页第2、3题。 教师以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 3、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 (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 ○1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面积是多少米? 长是宽的几倍? ○2课件呈现: 节日特别供应 精致汉堡每块9.80元 薯条每包5.50元 可乐每杯3.85元 鸡块每杯10.5元 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02、103页的第4~10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第一课时《认识大数》(P2_P4)则是从“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为避免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尽量少出错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4、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地获得知识,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 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五、课时安排 大数的认识约20课时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 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 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 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 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 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 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 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 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 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 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 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 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 (一)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整数、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 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 识。 2、使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数学课里,我们将进行数学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到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总复习分七节内容安排,第一节是整数和小数。 今天这节课,首先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提高整数、小数的读写能力。 二、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 1、整理整数的概念。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里包括哪些数?(板书)谁来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自然数?(板书:0,1,2,3……)你能举几个自然数的例子吗?(板书学生举例的数)数物体时什么情况下要用。表示?提问: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大庄小学四(3)班汤桂华 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1、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学生回家归纳在练习本上。P51、P52、P61、P73的概念 2、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是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左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二位小数有()个(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8)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3、小数性质 (一)复习概念 (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练习: (1)0.6里面有()个0.01 (2)0.61里面有()个0.01(3)3.61里面有()个0.01 (4)0.061里面有()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23/1000改写成小数() 34/10000改写成小数();3/1000改写成小数() 0.25写成分数();0.312写成分数()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4、小数点的移动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1)复习课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 第一课时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 知识点梳理: 数与代数 一.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意义: ①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 ②能正确读、写小数。 ③能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 ④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 ⑤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 ⑥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 ⑦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 ⑧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 二.小数的运算 1.小数的加减法 ①不进位、不退位。 1.2+3.4 6.6-1.3 ②进一位、退一位。20.6+3.7 19.1-2.7 ③连续进位,连续退位。12.75+2.25 71.13-16.55 ④位数不同。16.3+2.75 60-2.88 2.小数的乘法 ①一般情况。 2.8×1.1 ②乘数中间有“0”。 1.06×3.3 ③乘数末尾有“0”。 1.06×470 ④积末尾有“0”。8.5×0.88 ⑤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⑦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 3.小数的除法 ①除数是整数。②除数是小数。③商中间有“0”。④商末尾有“0”。 ⑤验算。⑥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 ⑦循环小数。会判断循环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⑧余数问题。(把一段长3.6米的绳剪成长为0.6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 ⑨近似数。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页主题图)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例1图: 老师:19612368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总复习全套教案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1) 教学内容:总复习(一)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零 ….(小于0)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有限小数 数小数小数的分类 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小数的性质 …… 2、基数、序数概念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如:18000000=180万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3)去尾法 二、练一练 (1)p.9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p.9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 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0.7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 亿的整数。 d.课本、92页第3题。 三、总结: 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提醒大家? 四、提高练习 1、用 2、 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 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 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总复习(2) 教学内容:总复习(二)整除概念 教学目标:1、理解整除的意义,掌握整除及有关的基本概念,能正确的判断。 2、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弄清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整除的概念。 一、知识整理 1、复习整除的意义。 出示:下列各式中,哪些式子表示整除? 12÷4=3 20÷0.5=40 35÷7=5 45÷45=1 4.2÷1.4=3 78÷7.8=10 (1)学生思考后回答。 (2)问:为什么这些式子表示整除?谁能说说整除和除尽有什么关系? 出示: 请把这两个概念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2、复习概念系统。 (1)数的整除单元里,你学过哪些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2)看书93页并填空。 (3)看图回答: 这些概念中,最基础的概念是什么? 与倍数有关的概念是哪些?

新人教版四年下数学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 1、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学生回家归纳在练习本上。P51、P5 2、P61、P73的概念 2、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是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左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一定比1小吗()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个,二位小数有()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8)0.4里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3、小数性质 复习概念 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个0.01 (2)0.61里面有()个0.01 (3)3.61里面有()个0.01 (4)0.061里面有()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 23/1000改写成小数()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九单元整组备课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多位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空间和图形,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基本是按照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复习的,同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集中编排,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再如,把“角的度量”“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集中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做一简要分析。 1.“多位数的认识”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多位数的认识”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认识。对于数的认识,重点仍然是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包括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等。和万以内数的认识相比,在本册教材开始出现数级的概念,利用不同数级上数的读写方法的一致性,使学生了解数的读、写的一般方法,更突出规律性,更强调让学生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而迁移类推的依据是十进制计数法。“四舍五入”法在本册教材中也是第一次出现,也是复习的重点之一。 2.“乘法和除法”的复习。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整数乘、除法的范围只限于三位数乘(除以)两位数,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是整数笔算乘、除法的最后阶段。本单元把乘法和除法的知识集中复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重点是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2017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体会并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再跳性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 1、大数的认识……………………………………………………15课时 2、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3、角的度量………………………………………………………7课时 4、三位数乘两位数………………………………………………15课时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课时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课时 7、统计……………………………………………………………2课时 8、数学广角………………………………………………………3课时 9、总复习…………………………………………………………6课时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概念,掌握有关性质,并能正确地判定数的范围。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灵活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自然数十进制的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 整数 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 数小数小数的分类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 2、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预表。 4、整数、小数的读法 5、万、亿做单位记数 较大的数可用万、亿作单位进行改写不是整万、整亿的数可用小数表示。

如:18000000=1800万 110600000=1.106亿 6、近似数表示:(1)四舍五入法(常用) (2)进一法(3)去尾法 二、练一练 (1)填空 a.学生练习 b.反馈:说出正误理由,并讨论如何改正。 (2)判断 a.学生练习判断。 b.反馈并说明理由。 (3) a.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一个五位数减去一就变成四位数, 这个五位数是()。 b.把下列各数从小到大用符号连接起来0.70.7550.760.75。 c.用0、1、2、3、9这十个数字,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写出一个最接近十亿的整数。 d.课本第1-----6题。 三、总结: 本课复习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复习的?你认为哪些知

识非常重要或者以前对哪些题目要犯错通过今天的复习想 提醒大家? 四、提高练习 1、用 2、 3、4分别去除一个数,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小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 2、互质的两个数的积是68,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绕操场滚铁环,绕一周甲要3分,乙要6分,丙要9分。3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至少要()分,3人才能同时在出发地点相会。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 六、课后反思: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 2、正北方向 3、角的画法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 (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 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 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课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工具 教学ppt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1.揭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 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 铁路长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已知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怎么计算? 生:把西宁至格尔木这一段和格尔木至拉萨这一段合并起来,就是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列式为:814+1142=1956(km)

师: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 生: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板书) 师: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板书) 2.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 学生改编后,教师集体讲解展示:(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 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多少千米?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出示两小题后,让学生列式计算。 (2)列式为:1956-814=1142(km) (3)列式为:1956-1142=814(km) 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小题与第(1)小题有什么 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两段路的长,求全长,用加法计算。第(2)题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的长,用减法计算。第(3)题也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长,用减法计算。 启发学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教师小结: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4.教师提问:减法与加法又有什么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