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动轴的工艺设计

从动轴的工艺设计

从动轴的工艺设计
从动轴的工艺设计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减速器从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

产纲领:5000件)

班级:机电111

设计者:郑垚

指导老师:黄智

日期:2012年12月16日星期六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序言 (3)

一.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的作用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二).基面的选择 (4)

(三).制定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

三课程设计体会心得 (11)

四参考文献 (12)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从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生产纲领: 5000件

生产类型:批量生产

具体要求:

产品零件图 1张

产品毛坯图 1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套

机械加工工序卡 1套

课程设计说明书(3000字以上) 1份

上交时间安排: 12月14日(6周时间)

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技术与设备周同玉主编

2.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吴拓主编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大学所学习过的大多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一些相关课程的一个总和。他把个个学科都相连起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个个学科。同时,让我们独自的完成一个设计,对于以后以后的毕业设计,甚至为以后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在设计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该零件是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的从动轴。它位于箱体中,一侧通过齿轮和主动轴相连,一个用于连接滚筒。其主要的作用是传动转矩。零件两端φ60的圆柱是为了和轴承相连,φ65的圆柱上有个键槽是为了连接齿轮,φ40的圆柱是和滚筒相连接,把转矩传给滚筒。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以毛坯为粗基准,加工零件右端的φ72、φ65、φ60的圆柱面。

2.以φ65圆柱面为基准加工零件的φ60、φ65、φ40的圆柱面。

3.最后来洗键槽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需要加工的零件为轴类零件,并且年生产5000件,属于大批量的生产。

(二)几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以毛坯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

以φ65圆柱面为精基准。

(三) 制定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制定,应当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技术要求能够得到合理的保证。要使工艺路线尽量的集中来提高生产效率。并考虑经济的效果,来降低生产成本。

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平两端端面,转中心孔

工序二:两端顶住,用两把左右车刀,粗加工个端圆柱面。

工序三:两端顶住,用两把左右车刀,精加工个端圆柱面。

工序三:洗键槽

工序四:倒角

工序五:检验

2.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平两端端面

工序二:以毛坯外圆面为粗基准,粗精车加工φ72、φ65、φ60圆柱面

工序三:以φ65外圆面为基准,用铜皮抱住,粗精车加工φ65、φ60、φ50圆柱面。

工序四:洗键槽

工序五:倒角

工序六:检验

工序一的比较集中,但装夹浪费时间,适合小批零声场。

工序二的工序相对比较分散,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以形成比较完善的流水提高线,大大的生产效率。

根据任务给的要求,工序二比较合适

(四)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毛坯的确定

该零件材料为45钢,硬度为207~241HBW,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该零件长度为395mm,最大直径方向为72mm,长度方向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6得,其两端车削的余量为4~6,现取5mm。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3-5得,粗车加工,经济精度IT11级以下,粗糙度Ra100~25;精车加工,经济精度IT7~8级。Ra1.6~0.8.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6-9得,粗加工时。径向方向工序余量为2.5mm,精加工的工序余量为0.5mm。

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

由此可得毛坯规格为φ75X400mm。

2外圆柱面沿轴线方向的加工余量。

精车端面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6-16,直径在50~150范围的余量为1.2mm。其长度偏差为-0.6。

3槽的加工余量及偏差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6-19得。槽宽<10mm,加工余量为1mm,公差为0.2;槽宽<18mm,加工余量为1.5mm,公差为0.2。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1:粗车端面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4,车刀刀杆为16mm×25mm,背吃刀量≤3的进给速度,毛坯直径为φ75mm时,f=0.6~0.9mm/r。

现取f=0.8mm/r,a p=3。

切削速度的确定,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7,切削公式为(选T=60mm)

V c=(C v/T m a xv p f yv)k v

C v=235, m=0.2, x v=0.15, y v=0.45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8,k v=1

计算得V c=97.16m/min.

确定主轴转速,公式为n=1000V c/πd

计算得n=417.87r/min.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31,CA6140相近的转速为n=400r/min.

实际V c=94.2m/min.

计算基本工时 T m=L/(n×f)计算得T m=0.234min

工序2和3.

粗车各段圆柱面,选择a p=2,f=0.8mm/r

切削速度的确定,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7,切削公式为(选T=60mm)

V c=(C v/T m a xv p f yv)k v

C v=235, m=0.2, x v=0.15, y v=0.45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8,k v=1

计算得V c=103.25m/min.

确定主轴转速,公式为n=1000V c/πd

计算得n=505.87r/min.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31,CA6140相近的转速为n=500r/min.

实际V c=102.05m/min.

粗车φ72外圆柱时间T m=L/(n×f)=0.288min 粗车右端φ65外圆柱时间T m=L/(n×f)=0.167min

粗车右端φ60外圆柱时间T m=L/(n×f)=0.167min

粗车左端φ65外圆柱时间T m=L/(n×f)=0.815min

粗车左端φ60外圆柱时间T m=L/(n×f)=0.437min 粗车φ50外圆柱时间T m=L/(n×f)=0.25min

精车各段圆柱面,选择a p=1,f=0.5mm/r

切削速度的确定,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7,切削公式为(选T=60mm)

V c=(C v/T m a xv p f yv)k v

C v=242, m=0.2, x v=0.15, y v=0.45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28,k v=1

计算得V c=145.78m/min.

确定主轴转速,公式为n=1000V c/πd

计算得n=773.78r/min.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31,得到CA6140相近的转速为n=710 r/min 和n=900r/min.

选取n=710 r/min 实际V c=133.76m/min.

精车φ72外圆柱时间T m=L/(n×f)=0.056min 精车右端φ65外圆柱时间T m=L/(n×f)=0.056min

精车右端φ60外圆柱时间T m=L/(n×f)=0.056min

精车左端φ65外圆柱时间T m=L/(n×f)=0.423min

精车左端φ60外圆柱时间T m=L/(n×f)=0.211min 精车φ50外圆柱时间T m=L/(n×f)=0.281min

工序4.铣键槽

刀具选择为硬质合金立铣刀,在φ50和φ60的圆柱面上铣宽8长45,和宽12长44的键槽。

由于加工余量不是很大,铣削宽度为3。

查表 3.17,f z=0.1~0.03mm/z,V c=115~135m/min。

取f z=0.08mm/z,V c=120m/min。

计算基本工时 T m=L/V f计算得T m=4,17min

三课程设计体会心得

设计课程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的综合,让我们全面的体会了各科的重要和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同时也为我们进入社会,求职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这一次的设计,我体会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自己的基础是如此的薄弱。没有稳健扎实的基础,我们在设计中将寸步难行。就像离开水的鱼,只会在原地乱蹦。

与此同时,课程设计深深的使我体会到,做设计耐心、细心和信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当有算不出的数据,又不知道去哪里查询时,此时会让你心烦意乱。若没有足够的耐心,又则能继续做下去。面对一大堆数据表格时,没有足够的信心,又则能差到精确的数据。面对如此多的,又有挑战的工作,若没有足够的信心,又则么将它完成。最后,通过这一次设计,让自己在自己的学业中充分的了解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大学时间里,要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基础如磐石般牢靠。并深深的感谢老师,您的谆谆教导将是未来我在社会里劈荆斩路时的一把利剑。

五参考文献

1.李红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0

2.艾兴、肖诗纲.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周同玉.机械制造技术与设备.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

潍坊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 :洪飞 学号:8 院系部:机械工程系 班级: 2010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3班指导教师:中秀 二〇一三年五月

潍坊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目录 传动轴加工工艺的设计 【摘要】 传动轴是组成机器零件的主要零件之一,一切做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例如:齿轮,蜗轮等)都必须安装在传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及动力的传动,传动轴常用于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连接。通过对该零件的图样进行分析到选取制作该零件毛坯的材料,再对该零件的表面的加工方法的确定及定位基准的确定,和对该零件加工的各阶段进行了仔细的划分及一些其他因素(热处理,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的安排,最后拟定了工艺过程。 【关键词】 传动轴;加工工艺;加工尺寸;切削用量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 I 绪论 (1) 1.轴类零件加工 (2) 1.1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2) 1.2 主要技术要求 (2) 1.2.1尺寸精度 (2) 1.2.2几何形状精度 (2) 1.2.3位置精度 (2) 1.2.4表面粗糙度 (2) 1.3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 (2) 1.3.1轴类零件的材料 (2) 1.3.2轴类零件的毛坯 (3) 1.4轴类零件的预加工 (3) 1.5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3) 1.6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3) 1.7零件传动轴图样分析 (5) 2.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分析 (6) 2.1确定毛坯 (6) 2.2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6)

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目录 第一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 1.1 计算生产纲领 (1) 1.2 确定生产类型 (1) 第二章审查零件的工艺性 (1) 2.1 零件的作用 (1)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第三章选择毛坯件 (2) 第四章工艺过程设计 (2) 4.1 定为基准的选择 (2) 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2) 4.3 制定工艺路线 (3) 第五章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5) 5.1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5) 5.2 确定毛坯尺寸 (6) 5.3设计毛坯图 (6) 第六章工序设计 (7) 6.1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7) 6.2 确定工序尺寸 (10) 第七章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1) 第八章结论 (18)

第九章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1.1 计算生产纲领 该产品年产量为10000台,每台中该零件为一件。该零件生产备品率为10%,废品率为1%。 则生产纲领: ()()()()11110 + ? ? + QH N件/年 ? a =b + = % 1 1 % 10 1 1= 1 10000 + 1 由(表1-1)可知该零件应该为大批量生产。 1.2 确定生产类型 由于该产品为轻型机械,该零件年产量为11110件,根据表(1.1-2)机械产品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第二章审查零件的工艺性 2.1 零件的作用 该轴是芯轴,轴上的键槽用于周向定位,轴端的螺孔用于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轴零件图样的试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两个Φ30±0.0065外圆面的轴线为设计基准,要求表面粗糙度Ra1.6μm,其它个加工表面均以此基准有圆跳动度要求,各加工表面加工并不困难。 第三章选择毛坯件 该零件所选材料为45钢,形状简单,轮廓尺寸小,在工作过程中传递扭矩,承受交变和冲击载荷。毛坯采用锻造件,以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为大批量生产,而且尺寸变化不大,故采用模锻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doc 29页)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doc 29页)

摘要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 本次设计就是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典型轴类零件,主要侧重于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包括完成该零件的工艺规程,主要工序工装设计,并绘制零件图、夹具图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典型轴类零件的设计又有了深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巩固、扩大、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培养和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科学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控技术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

1.引言 数控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成组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数控车床己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需品。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及市场日益繁荣,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对数控车床选择也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对数控机床技术的掌握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对生产效率也有相应的提高。数控机床的出现实现了广大人们的这一愿望。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的质量、保证零件的精度,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对高品质、高品种、高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这不但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目的,即实现了产品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更新速度快的要求,同时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数控工艺规程的编制是直接指导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 法的工艺文件,它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质量、效益、竞争能力。本文通过对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对零件进行编程加工,给出了对于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方法,对于提高制造质量、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本人以严谨务实的认真态度进行了此次设计,但由于知识水平与实际经验有限。在设计中会出现一些错误、缺点和疏漏,诚请各位评审老师提出批评和指正。

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 .零件任选 .零件图一张,用CAD画 .毛坯图一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综合卡片一套 .说明书一份 .按大批大量生产考虑 二、零件图 轴的作用 轴主要应用在动力装置中,是主要零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传递转矩,使主

轴获得旋转的动力,其工作中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因此,该零件需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扭强度。 输出轴的结构特点、工艺,表面技术要求分析 从图示零件分析,该轴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主要由有φ55、φ 40、φ23、φ20的外圆柱面。φ50的外圆的粗糙度要求都为, φ20的外圆的粗糙度 要求都为,φ35的圆弧面的粗糙度要求都为,莫氏4的锥度表面要求为,形位精度也比较高,为径向跳动量小于,由于输出轴在工作中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为了增强耐磨性和抗扭强度,要对输出轴进行调质处理,硬度为 250HBS。加工零件不能使用砂布、锉刀及其他砂磨工具进行锉修及打光。未标注的公差按IT14,未倒得角按1x45度。莫氏4锥度用涂色法检查接触70%。三、确定毛胚 选择毛胚材料 毛坯的材料 45钢 制造毛胚的种类有很多,如1、型材2、锻造3、铸造,由于该输出轴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为了增强其刚性和韧性,所以要选择锻件做为毛胚。如果选用棒料,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从经济上考虑,棒料要切削的余量太大,浪费材料,所以不选。 毛胚的的简图 四、工艺路线的确定 基准的选择 基准可以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 粗基准 由于此零件为轴类零件,为了保证精度,所以选择外圆作为粗基准面。首先选用三爪卡盘自动找正原理,夹紧。以外圆为粗基准面,加工外圆、端面、中心孔。然后用已加工过的外圆作为基准,加工另一端面和钻中心孔,保证两个中心孔在同一直线上。 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对一个零件加工完成后的精度非常重要。此零件选用两端的中心孔作为精基准,所以用两端中心孔来对外圆精加工。外圆加工完成后用外圆作为精基准,加工内圆,攻螺纹。 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 工序集中 工序集中就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内容多,工艺路线短。其主要特点是:

传动轴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设计

更多资料请访问.(.....) ...../ 4、毕业设计说明书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Omm;右边距:2Omm;行间距1.5倍行距。 5、页眉的文字为“中北大学XXXX届毕业设计说明书”,用小四号黑体字,页眉线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8mm。 6参考文献 以上三项我也不会弄,你再弄一下。其他的自己再检查一下。

毕业设计说明书 传动轴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设计 学生姓名:贾伟学号:0821210509 学院:软件学院 专业:数控技术 指导教师:马军 2010年 5 月 27日 摘要 轴类零件在整个制造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汽车领域起着连接动力装置和运动装置的部位,在重型机械领域,起着传动动力,吊卸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细长轴是传动轴类零件的特点,在整个

轴类零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根据其零件特性,对其加工过程作详细分析,确定其加工过程中所 选刀具的种类、型号及其注意事项,并总结出该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 关键词:工艺分析,刀具,工艺卡片,编程 summary The summary axis parts throughou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plays a connection to the power plant and exercise equipment parts, in heavy machinery industry, plays a transmission power, lifting heavy objects, such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nloading. Slender shafts are driven shaft parts features throughout the axles in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basi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art of its process for detailed analysis, to determine which process the selected type, model number and its considerations, and summarize the axle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Tags: technology analysis tool process card programming 3。 目录 1 引言 ................................ ..... ................................ 2 1、零件图 ............................... ................................ 1.1、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3)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 计学生作品 所属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小组成员: 组长: 授课教师: 提交时间:

传动轴设计准备工作——明确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1.问题提出: 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针对车床传动轴,应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进行一次加机械工工艺过程设计的综合性工程应用训练。 2.专题研究的目的: (1)掌握零件主要部分技术要求的分析方法; (2)掌握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和确定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3)掌握工艺分析方法; (4)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方法; (5)掌握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加工顺序的原则和方法; (6)掌握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加工路线的方法。 车床传动轴的几何设计要求——研究内容 图1所示为车床的传动轴,轴上开有键槽用来安装齿轮以传递运动和动力,两端是安装滚动轴承的支承轴颈。完成该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 (1)进行零件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分析研究; (2)确定传动轴的材料、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热处理工艺;(3)进行加工工艺分析;

(4)确定定位基准; (6)制定传动轴的加工顺序; (6)制定传动轴的加工路线。 图1 传动轴 工作安排 1.查阅资料了解传动轴各部位的作用; 2.根据相关资料及所学知识确定材料、毛坯及热处理工艺; 3.根据传动轴的结构特点,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路线,并确定加工工序; 4.总结上述过程,完成研究报告。 组员分工 1.查阅资料—— 2.选材、毛坯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3工艺路线的确定—— E F M N P Q

3传动轴工艺设计

3传动轴工艺设计 3.传动轴加工工艺分析 绘制好零件图后,同组的同学集体对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结果如下: 先粗车外圆,然后钻中心孔,粗车外圆轮廓,接着精车,切槽,再切断。 加工基准的确定,从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出发,定位基准应选精基准,再选粗基准。且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减小基准不重合误差。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保证工件加工精度和安装方便可靠。选择原则包括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互为基准原则,方便安装原则。 粗基准的选择主要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使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间的位置符合图样要求,并特别注意应尽快获得精基准。选择基准原则,包括选择重要表面,不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3.1.1 毛坯的选择 由于齿轮轴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性能,毛坯选用锻件,零件的总长为137,为方便加工采用Φ30×200mm的尺寸。 3.1.2工艺分析 1)Φ25处轴段 考虑到表面粗糙度为1.6,圆跳动为0.02加工精度较高查阅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我们采用的方案是:粗车-精车-磨。并且同轴度 要求为 2) Φ22处轴段 考虑到表面粗糙度为1.6,圆跳动为0.02加工精度较高查阅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我们采用的方案是:粗车-精车-磨。 3) 其余部分 其余部分为自由公差,粗糙度要求为12.5,粗车即可达到要求。 6)热处理 为了提高齿轮的综合性能需进行调质处理,为了避免零件热处理过程中变形,将热处理安排在半精车之前。 3.1.3机床的选择

参考各机床参数以及结合实验楼设备的实际情况,机床型号选择如下: 车 CA6140 铣 X8126B 磨 M1432A 3.2 确定齿轮轴加工工艺路线 参照前述加工工艺分析,现将齿轮轴的加工工艺路线列述如下: 下料-锻造-粗车-热处理-精车--铣键槽-磨 …… 3.5 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如图1.1所示,零件外形规则,被加工部分的各尺寸、形位、表面粗糙度值等要求较高。工件复杂程度一般,包含了圆柱面、切槽、倒角以及螺纹的加工,且大部分的尺寸均达到IT8~IT7级精度。 选用通用三爪卡盘装夹工件,校正三爪卡盘,使之与工作Z轴移动方向平行。采用试切法对刀,找正工件X、Z轴零点,零点位于工件右端面Φ32的中心位置,设置Z轴零点与机械原点重合,刀具长度补偿利用X轴定位器设定;有时也可不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而根据不同刀具没定多个工件坐标系零点进行编程加工。图中A表面为执行刀具长度补偿后的零点表面。 (1)根据零件图样要求给出加工过程为: 1. 粗车外圆柱面保证直径为Φ25.8mm,选用外圆车刀。 2.粗车右端长度为22mm的外轮廓,预留0.8mm 的精加工余量,选用外圆车刀。 3.精加工外轮廓,选用外圆车刀。 4.右端面倒角1×45°,选用外圆车刀。 5.切槽,宽度分别为2mm、3mm,选用切槽刀。 (2)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工步1:平端面,使用01号车刀(外圆车刀),切削用量:F=60mm/min,n=560r/min。 工步2:粗车外轮廓,使用01号车刀(外圆车刀),切削用量:F=200 mm/min,n=560r/min, a=0.5mm。 p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图七

摘要 本设计所选的题目是有关轴类零件的设计与加工,通过设计编程,最终用数控机床加工出零件,数控加工与编程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数控原理,数控工艺,数控编程,制图软件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等专业知识对零件进行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熟悉设计的过程有利于对加工与编程的具体掌握,通过设计会使我们学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同时还会对本专业有较完善的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知识的目的。 此次设计也是我们走出校园之前学校对我们的最后一次全面的检验以及提高我们的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和完成毕业论文也是我们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设计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过对零件的分析与加工工艺的设计,提高我们对零件图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一个毕业生应有的能力,使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得以巩固,以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各种挑战。 此次设计主要是围绕设计零件图七的加工工艺及操作加工零件来展开的,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质量,加工精度及以及生产的经济成本来完成,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主要内容有:分析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和毛坯,确定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确定加工方案及装夹方案,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处理,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加工程序的编辑,加工时的实际操作,加工后的检验工作。撰写参考文献,组织附录等等。 关键词 加工工艺、工序、工步、切削用量:切削速度(m/min)、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n、mm/r)。

“十字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优秀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十字轴加工工艺及车夹具设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这次设计的是十字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包括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和了解其作用,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作用。然后,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械加工余量。最后拟定拨差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 画出夹具装配图。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Abstract This time I design the lathes of the shift forks CA6140(831005), including that the part pursuing , the blank pursues , assembling pursues , the machine work procedure card the working procedure card every sheet .We should know the part very well and know its effect first , it is worked in the organization which is used for change the speed in a lathe, and the mainly role of the part is alter the speed. Then, we design the dimension of the blank and instrument process a margin of the part according to part character and the harshness of each face .Finally, I design the handicrafts route picture of the shift forks, work out the fastening motion scheme being workpiece's turn , draw up clamp assembling picture. As far as my individual be concerned, I want to knowing the general productive technology of machine part , consolidating and deepening the knowledge of basic course and specialized course what I have already learned , integrates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what’s more , striking the basis for the future work and the following course’s studying .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设计书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人:陈浩 专业:机制 班级:1006 学号:22号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零件图样分析 (3) 2.毛坯的确定 (4) 3.工艺分析 (5) 4.工艺路线的拟定 (6) 5.切削用量的选择 (6) 6.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9) 7.机械加工程序 (9) 7.1确定加工方法 (9) 7.2机床选择 (10) 7.3刀具选择 (10) 7.4量具选择 (11) 8.设计总结 (12) 9.参考文献 (13) 10.工序卡片编制 (14) 11.附录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本设计通过传动轴零件图的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尺寸规格;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编写了详细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零件在加工中必须保证重要尺寸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并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装进行说明。 关键词:传动轴;尺寸;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 传动轴是某机器中的一个重要传输动力的零件,属于典型的轴类零件。其形状结构如下图:

图中以Φ20±0.01mm 的外圆与Φ25±0.025mm 的外圆公共轴线为基准,作为装配要求,加工零件的其它外圆基准。001 01.035+-φ圆和0 025.035-φmm 外圆轴线有跳动公差,公差值为0.03mm ,零件表面粗糙度最小数值为Ra0.8μm ,零件采用材料为45号钢在加工过程中有调质的要求,这样有利于改善零件的加工综合性能,故加工过程中应适时转序。该传动轴零件形状为较简单的阶梯轴,结构简单。为实现轴的准确传递动力和轴与轴之间的精密配合,要求很高的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为了在传力过程中承受交变扭转负荷和冲击,传动轴需要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一般要对其进行调质处理,材料可为45号钢,就可以达到它的使用要求.分析零件图可知,传动轴两端面和各阶梯轴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并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了加工面积,又提高了接触刚度;为了加工阶梯轴,需在加工前切出退刀槽,以方便在加工外圆表面时退刀,避免刮伤加工好的端面;在加工各重要外圆表面时,可以两端定位,通过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来达到技术要求,加工起来比较方便;键槽加工也可以在车床上用铣刀铣出来。总体上,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2、毛坯的确定 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合理选择毛坯不仅影响到毛坯本身的制造工艺和费用,而且对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生产率和经济性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零件属于轴类,用来传递动力的要求有较好的韧性,加上径向尺寸变化较大,故采用锻件最为适宜,锻件的毛坯余量选择单边为3mm,相比棒料而言减少了加工余量。零件采用的是45钢,具有较好综合机械性能。为了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故在中批量生产中采用模锻制造毛坯,毛坯总长为156mm 。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工艺方案分析 (2) 2.1 零件图 (2) 2.2 零件图分析 (2) 2.3 确定加工方法 (2) 2.4 确定加工方案 (2) 第3章工件的装夹 (4)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4)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 (4)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 (4)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 (4)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 (4) 3.6 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 (5)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6)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 (6) 4.2 选择数控车削用刀具 (6)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 (6) 4.4 确定切削用量 (7) 第5章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 (9)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9) 5.1.1技术要求 (9) 5.1.2毛坯选择 (9) 5.1.3定位基准选择 (9) 5.1.4轴类零件的预备加工 (9) 5.1.5 热处理工序 (10)

5.1.6加工工序的划分 (10) 5.1.7加工顺序 (10) 5.1.8走刀路线和对刀点选择 (11) 5.2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11) 5.2.1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11) 5.2.2选择刀具 (11) 5.2.3选择切削用量 (11)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 (13) 5.3.1建立工件坐标系 (13) 5.3.2试切法对刀 (13) 5.3.3选择切削用量 (14) 5.4 手工编程 (15) 第6章结束语 (18) 第7章致谢词 (19) 参考文献 (20)

第1章前言 在机械加工工艺教学中,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及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都要学习数控车床操作技术。让学生了解相关工种的先进技术,同时培养工作岗位的前瞻性;在讲授数控知识的同时,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加工工艺,增强系统意识,理解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之间的联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岗位的多面手。数控车工基础工艺理论及技能有机融合,包括夹具的使用、量具的识读和使用、刃具的刃磨及使用、基准定位等,分类叙述了车床操作、数控车床自动编程仿真操作、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初、中级容。以机械加工中车工工艺学与数控车床技能训练密切结合为主线,常用量具识读及工件测量、刀具及安装、工件定位与安装、金属切削过程及精加工,较清晰地展示了数控车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途径。对涉及与数控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计算,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述,目的在于塑造理论充实、技能扎实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本文以与切削用量的选择,工件的定位装夹,加工顺序和典型零件为例,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分别进行工艺方案分析,机床的选择,刀具加工路线的确定,数控程序的编制,最终形成可以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在整个工艺过程的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使得零件的加工成本最低,合理的选用定位夹紧方式,使得零件加工方便、定位精准、刚性好,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参数,使得零件的加工在保证零件精度的情况下,加工效率最高、刀具消耗最低。最终形成的工艺文件要完整,并能指导实际生产。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班级: 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 组员: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 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

图A-1 图A-1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 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 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 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 V 7

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 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 N, 外圆P 、Q 以及轴肩G H 、I 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 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 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 M N 和外圆P 、Q 的加工。 毛坯图 2. 确定毛坯 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 45钢可满 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 故选择0 60mm 勺热轧圆钢作毛坯 键槽 ■- kr 丿 & W77~ ■r y L - —J r 16.-- / - ' 777777777777/ 〈///// ■///Z/ZAI

设计-传动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毕业设计 题目:传动轴的工艺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吕书星 班级:机电六班 学号:2010010306036 指导教师:孔祥林

目录 前言------------------------------------------------------2 课程设计简要分析------------------------------------------3 1 零件最小直径的确定--------------------------------------4 2 零件的工艺分析------------------------------------------4 3 工艺计算与设计------------------------------------------5 3.1 毛坯选择---------------------------------------------5 3.2 工艺路线的确定---------------------------------------5 3.2.1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与装夹方式----------------------5 3.2.2 主要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6 3.2.3 装夹方式------------------------------------------6 3.2. 4 划分阶段------------------------------------------7 3.2. 5 热处理工序安排------------------------------------7 3.2.6 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方案的确定--------------------8 4 工序与工步的划分---------------------------------------10 4.1 工序的划分------------------------------------------10 4.2工步的划分-------------------------------------------11 4.3加工顺序及加工路线的确定-----------------------------11 4.3.1 零件加工必须遵守的安排原则------------------------11 4.3.2进给路线-------------------------------------------11 4.4 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12 4.5拟定工艺过程-----------------------------------------12

轴类零件的工艺路线设计及

轴类零件的工艺路线设计及NC 编程 主要研究内容 对设计零件的加工细节进行工艺分析及其设计,解决零件的装夹、刀具的对刀、工艺路线的制订、工序与工步的划分、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车削加工程序的编写等问题。绘制其加工路线图,最后根据确定下来的工艺对其进行NC 编程,加工出实体零件。 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 设计中所选轴零件具有代表性,零件材料处理为:钢,45 调制处理HRC26~36。要求具有倒角、圆角和槽等特征要求有数控加工程序和试加工。 用AutoCAD 绘图软件绘制出一个典型轴类零件的图样,使用仿真软件完基本要求成轴类零件的实体加工,各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尺寸符合要求并根据零件图确定出加工工艺路线。[1]金捷、刘小菡编《械制造技术与项目训练》[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年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2]周虹主编《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年[3]孙建东、程光主编《机械制图》[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年[4]黄应勇主编《数控机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5] 李华编《机械制造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I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回转轴类零件工艺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它意义深重,本文将对它进行讲述。零件的工艺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加工工序设计、加工路线设计、程序设计,以及机床、刀具、夹具的选择等等。本文重点分析了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及所采用的加工路线和加工程序。例如合理运用G71、G73、、G70、G90、G92 等常用复合循环指令进行的粗加工、精加工程序的编制。课题贯穿本专业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术。从分析设计到计算、操作得到成品,同时本次选题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完成的机会。毕业设计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应用性等特点。本次选题的目的时检验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程度是数控技术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数控仿真的综合练习。 关键词:关键词:工艺分析,工艺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II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o rotate kind parts of nc machining process technology analysis, it a meaning alot, this article will tell to it. Parts of the process design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design, processing process design, processing route design, program design, and machine, cutter, jig choice and so on.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parts CNC machining process and adopted the processing route and processing procedures. For example, G71 reasonable use of G73, and G70, G90, G92 some compound circulation instructions of rough machining, finish machining procedure formulation. Throughout this specialized subject has learne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technology. From analyzing the design to calculation, operation get finished goods, while this topic provide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ndependent selection, independent completed opportunities. Graduation design is practical, comprehensive and exploratory, applicability etc. Characteristics. The purpose of this topic when inspection praic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egree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fessional skills is to use nc simul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Key words: process analysis and process design, nc machining, programming.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装备设计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装备设计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1零件的用途 图中所设计的零件为一复杂的轴类零件,而轴类零件又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连接和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图示的零件也不例外。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图示零件则为阶梯轴。 2加工设备及辅助工具的选择 2.1机床的选择 根据该零件外形属于轴类零件,比较适合在车床上加工,又经过对零件图尺寸及形状分析,尺寸精度较高且要加工椭圆弧及内腔,普通机床不能加工出该零件的形状,也很难保证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因此选用数控车床。 2.2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中重要的工艺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编程时,选择刀具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因素。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精度高、刚度高、红硬性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发表时间:2013-12-03T10:54:32.420Z 来源:《赤子》2013年10月下总第292期供稿作者:江灵智[导读] 对一些适用于特殊场合、对其加工条件及方式存在多种限制的零部件,可对其进行此操作 江灵智 (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温岭 317507) 摘要:在机械运动装置传递运动形式中,轴类零件是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各传动件不仅通过轴类零件传递扭矩带动运动,另外也通过其承受载荷。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决定着它在机械运动中的性能,本文就轴类加工工艺规程予以讨论,以求获得更为完善的产品,提高其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关键词: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中图分类号:TH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轴类零件是机械装置中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不仅是传动零部件的载体,还具有扭矩和运动形式传送的作用,实现机械装置间连续运动。轴类零件根据外形的差异,有直轴、曲轴和软轴之分,这里讨论的主要以直轴为主。其包括有光轴、阶梯轴等。由于轴类零件在机械传动中至关重要,其精度、表面粗糙度等需符合使用标准,因而其加工工艺流程必须经过严格的工艺规程。无论是加工光轴、阶梯轴或是空心轴等其他轴类零件,其加工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针对不同的结构,只需要在细节上做些处理。 一、毛坯及材料的选择 加工轴类零件之前,首先应该挑选使用哪种材料的毛坯。毛坯是否选取适当,将决定后期加工难度和工作量。轴类毛坯根据轴类现场使用场合、加工制造分类、加工预期成本、现有加工车床的限制等而定,一般常使用棒料、锻件等,棒料适用于阶梯不太明显趋近于光轴的轴类零件,相反地,若是外圆间变化较大的阶梯轴或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轴类,通常是选取锻件毛坯。另在选择毛坯时,优先选择外形形状和大小贴近于制造零件的毛坯,这样可减少零件加工所需的冗余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毛坯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实际使用中轴类零件工作而定,如其支承的传动件的重量,其传递的扭矩等。因而,在选择毛坯材料时,其抗变形能力、抗弯曲能力、耐磨度等是重要参数,并需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来强化这些参数。[1] 二、定位及装夹方式的确定 待选定使用哪种毛坯后,需通过定位和装夹装置标记最优的加工点。基准表面及装夹方式的确定,决定着零件经过车削后其大小和切削位置与理论上的偏移程度。在选择参考平面用作基准时,主要有粗基准和精基准类型,根据零件各位置不同功能而定的误差范围值,选取合适的基准。一般粗基准使用可加工范围广、表面平滑、较为重要的未加工表面;优先使用已加工处理的表面作为精基准的参考面,尤其是其他未进行修改的面都能以此为准的表面。在一些情况下,也可采用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方式确定基准面。[2] 毛坯零件的装夹方式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形状而定,针对矩形的零件,使用合适的平口钳夹住固定;针对圆状零件,使用三爪卡盘压在铣床床面上;针对特殊形状的零件,可制作专用的铣床夹具。 三、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遵循的原则与其他加工类似,切削工艺安排严格按照“先攻基准、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执行。使用数控车床车削误差变化范围较小的零件时,起始位置点选择为轴的最右端。 1.首先分析零件样图。 零件图样中给出的一些使用参数,以及表面粗糙度、平行度、同心度等数值要求,是我们在作加工工艺的指导依据。 2.加工路线的拟定。 对零件图分析后,可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根据加工工序中“基准先行”的规则要求,在设计中作为基准使用的外围面需优先进行,方便其他表面的加工。此加工可采用外圆车削的方式,包括有粗车、半粗车、精车等阶段;其次,根据“先主后次”的原则,优先处理尺寸接近于理想状态约束较多的零件外围部分。而轴上的矩形键槽、花型键槽及螺孔等在外围表面加工到某个精度后执行;再次,当零件要求钻孔时,需先加工端面,然后再钻孔,这样就可确保一些情况下指定的同心度、平行度等条件,提高孔的加工精度。 四、工艺过程 确定了轴类零件的主要基准面和实施方案,待毛坯正确地装上和固定时,其操作流程可开始执行。轴类零件常用的加工方法为车削和磨削。前者适用于粗加工场合,相反地,后者则在精加工上占有优势。零件成型历时三种时期,即预加工处理、半精加工处理、精加工处理时期,若是对零件的尺寸等有更严格限制,可再加上光整加工工序。[3] 1.毛坯的预加工。 在选择毛坯时,其与成品是有差别的,通过粗加工切除毛坯上的多余存量,使得毛坯的形状和大小接近于成品,为后续加工提供便利,节约生产成本。预加工主要包括有对毛坯的校正,主要针对毛坯在各种条件下产生的变形弯曲等情况;另有当使用棒料时,应切除毛坯与实际成品相比的多余部分;当一些零件需要钻孔时,需先切端面然后钻孔;若是使用锻件或是尺寸较大的铸件,还需拉荒处理,除去其表面的氧化层,减少加工余量。 2.轴类零件的半精加工。 半精加工方案实施在粗加工之后,进一步缩小与理论上的差距,使成品更接近于要求。在使用半精方式加工前,需添加一道工序,即对零件实行调质,改变物理结构,进而改善其抗弯曲和抗变形能力。 3.精加工。 零件经过半精加工后还会存在较小范围的误差,此时需要通过精加工处理零件,以符合零件图样中的指标。同样地,在进行精加工前,其物理结构也需改变,对零件的一些部分需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并通过对外圆表面和一些锥面进行精磨,以确保主轴中最重要表面的精度要求。精加工一般选择使用磨具,其对零件的切除操作影响甚微,可实现趋近与理想状态下的成品。 4.光整加工。 对一些适用于特殊场合、对其加工条件及方式存在多种限制的零部件,可对其进行此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