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析研究进展

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析研究进展

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析研究进展
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析研究进展

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

丛敬1,2,指导:吴景东1

<1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2 沈阳医学院,沈阳110034 )

【摘要】延缓皮肤老化,永葆青春是人类从未放弃的梦想。成纤维细胞作为真皮中主要细胞成分,已广泛应用于皮肤老化模型的建立和研究中。较系统的介绍了成纤维细胞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影响皮肤老化的机制,对深入研究皮肤老化的机制、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皮肤老化;机制;中药研究

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真皮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在合成分泌纤维和细胞外基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组织创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老化突显,可以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皱纹增多、加深,皮肤松弛,弹性下降等。这些临床表现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合成功能下降或异常有关。因此,在皮肤老化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成纤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其对皮肤老化产生的影响。

1 成纤维细胞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

光镜下观察[1],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常呈多突起的扁平星状。细胞核较大,扁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细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胞质内有较多的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很强。电镜下,细胞表面有一些微绒毛和粗短的突起,胞质内富于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表明,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旺盛。成纤维细胞既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生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也合成和分泌糖胺多糖和糖蛋白等基质成分[1]。在婴儿和青年人皮肤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约占70%,Ⅲ型胶原蛋白占30%。在衰老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合成Ⅲ型胶原蛋白增加,Ⅰ型胶原蛋白减少。成纤维细胞受损,还可以产生大量异常弹性蛋白,导致皮肤弹性下降,皱纹增多,且难以平复。

2 成纤维细胞致皮肤老化的作用机理

皮肤老化包括自然老化和外源性老化两种形式,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成纤维细胞在致皮肤老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基因调控异常

紫外线照射可导致成纤维细胞急性DNA 光损伤和突变,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6- 4 嘧啶- 嘧啶酮光产物,光老化的成纤维细胞对其修复能力下降,表达参与细胞核外切修复的蛋白及其mRNA水平亦下降[2-3]。而光老化成纤维细胞DNA修复能力的下降是由于修复合成相关因子表达下降导致核苷酸切除修复后期功能障碍造成的[4]。

人类线粒体DNA

Spiering等[6]还在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发现了DNA合成抑制因子,它抑制细胞DNA 合成,使细胞复制速度减慢,错误率增加,导致基因突变,细胞衰老、死亡。另一方面,控制DNA合成的抑制物增多,则转录生成的RNA含量就会下降,蛋白的翻译、合成减少,最终胶原减少、皮肤老化。可见,mtDNA突变增加,细胞对突变修复能力的下降,合成抑制物的表达是影响皮肤老化的重要因素。

2.2细胞凋亡增加

凋亡,是清除损伤、衰老和突变细胞的有效途径,是维持机体动态平衡的必要的生理现

象。但是过度凋亡会使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在生长和消亡之间失去平衡,引起和加速皮肤老化。老化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对生长因子或外源性分裂原的反应性丧失,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UV A照射可以损伤细胞核和mtDNA,可以诱导一系列基因表达,如血红素氧化酶基因、细胞间粘附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也可以通过活性氧的介导发挥生物学效应,诱导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7]。

2.3抗氧化损伤能力下降

目前,衰老自由基学说已获得广泛认可,抗衰老的机制和药物研究也多从此方面入手[8]。有研究显示,成纤维细胞从“年轻”向老化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DNA 和蛋白质的氧

化损伤,可能反映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9]。增强氧化应激的实验中[10],可以观察到氧化应激能导致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异常,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在自由基攻击下,成纤维细胞内的羟化酶失去羟化功能,不能将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影响胶原纤维合成。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可以促进胶原纤维的交联,降低组织通透性,影响新陈代谢,使皮肤硬度增加。

抗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酶的减少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障碍也可影响皮肤老化。研究发现[11-12],老年人成纤维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含量明显低于小孩;紫外线照射后,过氧化氢酶含

量也明显降低。而在体外培养的人皮肤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培养物中加入过氧化氢酶,可以观察到成纤维细胞形态正常,没有出现细胞膜破坏,细胞溶解等表现[13]。提示过氧化氢酶能有效的保护成纤维细胞免受自由基生成系统产生的羟基对细胞的伤害。

2.4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是一个由MMP基因编码的锌依赖性的酶家族,能够特异性地降解结缔组织中的蛋白质。如①MMP-1:又称胶原酶,可降解Ⅰ、Ⅲ、Ⅶ、Ⅹ型胶原;②MMP-2:又称明胶酶,可降解Ⅳ、Ⅴ型胶原、变性胶原和弹性蛋白;③MMP-3:又称基质溶解素-1或蛋白多醣酶,能降解Ⅲ、Ⅳ、Ⅴ、Ⅹ型胶原、蛋白多糖、纤粘连蛋白和变性胶原等[14-16]。

研究表明,长波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白介素-1,6和肿瘤坏死因子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产生MMP-1,在光老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7-18]。紫外线照射还可以通过活化转录因子活化蛋白AP-1,调节MMP-1,3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MMPs的表达,降解胶原[19]。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自然老化皮肤的胶原降低是由于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减少,分泌的MMP-1,2增加,而光老化皮肤的胶原减少主要是成纤维细胞分泌MMP增加,而胶原合成下降不明显[20]。MMP活性增强,降解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增多,导致皮肤松弛,出现较深皱纹。

真皮组织结构的维持除了与MMPs活性有关之外,还与其组织抑制剂TIMP关系密切。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21],MMPs分泌增加,或者TIMP分泌减少均使胶原分子细胞内降解增加。例如[22],局部应用脱氢表雄酮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抑制MMP-1合成,促进TIMP-1分泌,使胶原合成增加。但是皮肤老化是二者协同作用的结果,还是个别作用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3 对成纤维细胞的中药研究进展

3.1 黄芪甲苷

黄芪是古今常用的一种滋补上品。黄芪甲苷是一种黄芪皂甙类单体成分,是黄芪制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王曦等[23]研究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有皱纹、无皱纹中老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认为黄芪甲苷在较低浓度时可促进有皱纹、无皱纹中老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降低细胞凋亡率,延缓皮肤衰老。

3.2 枸杞多糖

枸杞多糖是从枸杞果实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辐射和保护细胞等作用。王发选等[24]用中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发现给定浓度范围的

枸杞多糖能剂量依赖性的减少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损伤,增加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减少乳酸脱氢酶的漏出。梁国威等[25]对D-半乳糖拟衰老小鼠进行枸杞多糖灌胃后,检测其背部皮肤,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

3.3 白芨胶

白芨胶是中药白芨的提取物,具有收敛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近年来作为创面修复材料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王庆等[26]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白芨胶进行干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4人参皂甙

人参具有保护机体细胞和全身免受应激的影响,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许多方面。人参皂甙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表明细胞活力、抑制衰老等作用。程基焱等[27]在建立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后,用人参皂甙Rb1进行干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其对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4小结

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成纤维细胞致皮肤老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索,目前应逐渐向更深入的层次发展。将成纤维细胞应用于皮肤衰老模型的建立和研究中,可以为探讨预防和延缓皮肤老化提供新思路,为评价抗皮肤老化药物的疗效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 邹仲之. 组织学与胚胎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23.

[2] Goukassian D,Gad F,Yaar M,et al.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age-associated decrease in DNA repair capacity [J]. FASEB J,2000,14<10):1325-1334.

[3]周琼,雷铁池,耿晶,等.细菌衍生黑素对长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和坏死的保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1):7-10.

[4] TakahashiY,MoriwakiS,SugiyamaY,et al. Decreased gene expression responsible for post-ultraviolet DNA repair synthesis in aging: a possible mechanism of age-related reduction in DNA repair capacity[J].J Invest Dermatol,2005,124<2):435-442.

[5] 刘仲荣,刘玉峰,高天文.线粒体DNA突变与皮肤老化[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29<3):173-176.

[6] Spiering AL,Pereira-Smith OM,Smith JR. Correlation between complementation group for immortality and DNA synthesis inhibitors[J]. Exp Cell Res,1991,195<2):541-545.

[7] 王曦,李利. 成纤维细胞与皮肤老化[J].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2):243-245.

[8]吴景东,李德新. 绞股蓝延缓大鼠皮肤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26-1227.

[9]周武,盛晚香,吴剑波,等. 雌激素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29<2):202-205.

[10] 杨国志,王润秀,林源,等. 氧化应激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2):6428-6431.

[11] Albert M,Kligman,Yoshio Takase. Cutaneous aging [M].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1997:293-303.

[12] Rhie G,Shin MH,Seo JY,et al. Aging- and photoaging-dependent changes of enzymic and nonenzymic antioxidants in the epidermis and dermis of human skin in vivo [J]. J Invest Dermatol,2001,117<5):1212-1217.

[13] 胡晞棠,熊良俭,梁秉中,等. 抗氧化剂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及其中的吡啶连接链形成的影响[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9):590-592.

[14] 刘玮. 皮肤光老化[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7):424-426.

[15]Biesalski HK,Obermueller-Jevic UC. UV light,beta-carotene and humanskin-beneficial and potentially harmful effects[J]. Arch Biochem Biophys,2001,389<1):1-6.

[16] Berneburg M,Plettenberg H,Krutmann J. Photoaging of human skin[J].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2000,16<6):239-244.

[17] Kondo S. The roles of cytokines in photoaging[J]. J Dermatol Sci,2000,23

[18] 潘敏,骆丹,林向飞,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中波紫外浅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1表达的影响[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4):210-212. [19] Rittié L,Fisher GJ. UV-light-induced signal cascades and skin aging[J]. Ageing Res Rev,2002,1<4):705-720.

[20] Chung JH,Seo JY,Choi HR,et al. Modulation of skin collagen metabolism in aged and photoaged human skin in vivo [J]. J Invest Dermatol,2001,117<5):1218-1224.

[21] Lahmann C,Young AR,Witten KP,et al. Induction of mRNA fo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oproteinases 1 in human skin in vivo by solar simulated radiation[J]. Photochem Photobiol,2001,73<6):657-663.

[22] ShinMH,RhieGe,ParkCH,et al. Modulation of collagen metabolism by the topical application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to human skin[J]. J Invest Dermatol,2005,124<2):315-323.

[23]王曦,石钰,C. Viennet,等. 黄芪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2):93-97.

[24] 王发选,宋绮如,杨正贵. 枸杞多糖对中波紫外线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6):501-503.

[25] 梁国威,张陈威. 枸杞多糖延缓小鼠皮肤衰老的实验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6):734-736.

[26] 王庆,刘曦明,徐峰. 白芨胶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VEGF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4):15-16.

[27] 程基焱,刘国红,黄吉春,等. 人参皂甙Rb1与芳维甲酸乙酯对光老化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的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672-1673.

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析研究进展

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 丛敬1,2,指导:吴景东1 <1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2 沈阳医学院,沈阳110034 ) 【摘要】延缓皮肤老化,永葆青春是人类从未放弃的梦想。成纤维细胞作为真皮中主要细胞成分,已广泛应用于皮肤老化模型的建立和研究中。较系统的介绍了成纤维细胞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影响皮肤老化的机制,对深入研究皮肤老化的机制、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皮肤老化;机制;中药研究 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真皮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在合成分泌纤维和细胞外基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组织创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老化突显,可以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皱纹增多、加深,皮肤松弛,弹性下降等。这些临床表现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合成功能下降或异常有关。因此,在皮肤老化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成纤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其对皮肤老化产生的影响。 1 成纤维细胞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 光镜下观察[1],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常呈多突起的扁平星状。细胞核较大,扁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细胞质较丰富,呈弱嗜碱性。胞质内有较多的核糖核酸,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很强。电镜下,细胞表面有一些微绒毛和粗短的突起,胞质内富于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表明,细胞合成蛋白质功能旺盛。成纤维细胞既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生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性纤维,也合成和分泌糖胺多糖和糖蛋白等基质成分[1]。在婴儿和青年人皮肤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约占70%,Ⅲ型胶原蛋白占30%。在衰老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合成Ⅲ型胶原蛋白增加,Ⅰ型胶原蛋白减少。成纤维细胞受损,还可以产生大量异常弹性蛋白,导致皮肤弹性下降,皱纹增多,且难以平复。 2 成纤维细胞致皮肤老化的作用机理 皮肤老化包括自然老化和外源性老化两种形式,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十分复杂。成纤维细胞在致皮肤老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基因调控异常 紫外线照射可导致成纤维细胞急性DNA 光损伤和突变,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6- 4 嘧啶- 嘧啶酮光产物,光老化的成纤维细胞对其修复能力下降,表达参与细胞核外切修复的蛋白及其mRNA水平亦下降[2-3]。而光老化成纤维细胞DNA修复能力的下降是由于修复合成相关因子表达下降导致核苷酸切除修复后期功能障碍造成的[4]。 人类线粒体DNA

成纤维细胞的最新用途

成纤维细胞的最新用途 一、自体成纤维细胞除皱整形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1、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去皱技术在整形外科上的应用 2005年Anon道在2002年ChelseWestminster医院用Isoagen治疗85%烧伤病人取得了被称为“接近奇迹”的效果。病人康复后说:“瘢痕的皮肤整个不再正常,但治疗后很多的活力回到了她脸上,朋友们见到她认为又回到了她自己,我不能想象有可能用任何其他的方法。” 2、作用原理: 注射培养的自体成纤维细胞制剂能促进软组织的强化作用和促进组织的再生用于除皱和软组织的缺陷,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具有组织细胞的支持功能,是构成皮肤的支架。胶原分子在成纤维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在细胞内先合成多肽链,继之,3条前α链集聚,生成前胶原,即胶原分子的前体。前胶原分子分泌到细胞外间隙内以后受到限制性蛋白水解作用,消除分子的伸展肽而软化为胶原。在细胞外间隙内消除伸展肽后,胶原分子自发地排到成纤维。胶原交联后,纤维获得了所需的张力强度。注射培养的自体成纤维细胞制剂增加了皮肤成纤维细胞,促进胶原分子的合成、交联,使皮肤恢复弹性,皱纹消失。 二、成纤维细胞成骨作用的研究 1、成纤维细胞在骨折愈合中的成骨作用 成纤维细胞在骨缺损等特殊环境下同成骨细胞一起参与成骨过程。Chai

Parrasad]等通过电镜发现成纤维细胞分泌合成胶原纤丝,并在胶原纤丝内沉积钙盐结晶,在纵形排列的胶原纤丝内可以看到64 OA的周期带。软骨细胞合成分泌的是Ⅱ型胶原;而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的是Ⅰ型胶原,两种细胞合成分泌的Ⅰ型胶原,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生化结构上是完全一样的。成纤维细胞形成基质小泡,并引起小泡内的钙盐沉积。钙化的基质小泡形成毛球状钙球,钙球合并融合成为骨组织。金大地在骨缺损修复的超微结构中发现了不同发育阶段的成纤维细胞的成骨现象。 2、作用原理: 在骨折愈合实验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实验研究中均已被证实。成纤维细胞在骨折修复中不仅对早期形成的纤维骨痂起到固定作用;在以后阶段中,纤维骨痂中的成纤维细胞两种途径演变为骨组织,成为两种相互联系的细胞。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证实,成纤维细胞不仅能分泌胶原、软多糖等基质成份,在细胞胞浆内及培养液中, ALP活性检测均为阳性,且能分泌大量骨小结节。成纤维细胞的固有发生性只有在特殊环境特殊需要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一些成骨因子在成纤维细胞骨化过程中起到诱导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在骨诱导因子的作用下,成纤维细胞不仅参与骨折愈合,在病理状态下,这种具有游走性的成纤维细胞可能发生局部浸润及成为组织病理性钙化和骨化的原因之一。

细胞衰老论文

细胞衰老概括 【引言】人体衰老的实质即为细胞衰老,当前科学家无不探究着生命的奇迹意欲找出防止细胞衰老而延缓生命的方式,然而细胞衰老一方面对人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领一方面又不为人们所接受。 【The advantage of cell senescence】 1.细胞衰老可抑制肝脏纤维化 人类繁殖后期(post—reproductive)的生命通常与衰退、能力丧失联系在一起,细胞中称为衰老(senescence)的状态,即细胞衰老与此相似。然而近期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霍德华休斯医学院、巴西圣保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类特殊的衰老肝脏细胞能调控活体小鼠中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抑制纤维化(fibrosis)——这是肝脏遇到急剧伤害的时候作出的自然反应。 这一惊人的发现是由这一研究团队去年将肝脏细胞衰老与抵抗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器官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技术获得的。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22日的《细胞》(Cell)『1』杂志上。 这项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了细胞衰老在非癌症性病理中的特殊作用,CSHL研究小组认为这有助于针对一些严重肝脏疾病的前体,譬如肝硬化提出新的治疗方法——肝硬化是美国第12种最常见的致死疾病。 在2003年Scott W.Lowe博士等人就发现细胞衰老机制会让癌细胞停止生长,并且他们成功的让癌细胞在进行治疗后处于无法复制的细胞衰老阶段,并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在那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进一步找出了这个使细胞停止生长的分子机制,即细胞衰老是由于一些特殊的染色体区域被紧密的包裹在异染色质内所致。研究人员将这些新发现的区域命名为“衰老相关异染色质基因座”(senescence—associated heterochromatic foci,SAHF)。 去年研究小组又发现诱导衰老的细胞衰老能够有效预防自发性癌症。衰老细胞有异常染色体,上面携带机能不良的端粒和较短的末端,在肿瘤抑制子p53缺失时促进肿瘤发生,可能与老年人癌症高发性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衰老途径的活化,足够抑制原发性肿瘤,说明通过阻止细胞增殖,p53介导的衰老是抑制衰老细胞形成肿瘤的一个重要机制。 而近期Lowe研究小组的有关肝脏疾病的相关衰老研究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哪些伤害对于肝脏组织而言是急性,哪些则是慢性,这种对照性的实验有助于发现衰老是如何帮助抑制损伤的,以及衰老过程是如何和何时被肝脏受到的慢性伤害“打垮”的。 在针对第一项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小鼠肝脏施用一种毒素——急性伤害,发现了与之前实验的一致的结果:在细胞纤维化增多之后,出现肝细胞死亡(纤维化是小鼠,人类中都存在的应对组织损伤的一种天然反应)。之后的研究就越来越有趣了,Low e博士说,“我们观测到肝脏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出现增殖激增之后,我们发现这些细胞为了避免更多纤维化反应,最终走向衰老,从肝脏中清除了出去。”

一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

Ist. Nazionale Neurologico Carlo Besta Laboratory Procedures for Human Cell Culture August 20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IMARY FIBROBLAST CULTURE FROM HUMAN SKIN BIOPSY This protocol describes the steps for obtaining a primary fibroblast cell line from human skin biopsies. Fibroblasts are derived directly from excised skin as explants; enzyme digestion by collagenase may help obtain cells in a shorter time. This protocol describes the different steps for obtaining a primary cell line from a skin biopsy.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Laminar flow hood ?CO2 incubator ?Inverted microscope ?Sterile 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microdissection ?BME fibroblast medium +2 or Mg+2 ?PBS 10x without Ca ?Collagenase type II (4mg/ml) ?Petri dishes 100 mm ?Pasteur pipettes 2 ?Culture flask, 25 cm ?15 ml sterile plastic tube BME Fibroblast medium BME 80 ml Foetal bovine serum 20 ml Penicillin-streptomycin solution 100x 1 ml Filter and store at +4°C, up to 1 month. The skin biopsy sample should be shaped as a diamond and about 5-10 mm in diameter. Collect the tissue sample in sterile BME fibroblast medium. Procedure 1 1.Rapidly wash the skin biopsy in PBS in a Petri dish, cut into small fragments and transfer these to a flask. https://www.doczj.com/doc/193667789.html,ing a sterile Pasteur pipette with flame-rounded tip, distribute the small tissue fragments over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culture flask. 3.Pass the flask rapidly and carefully through the Bunsen flame in order to evaporate the medium so that the minced tissue pieces adhere to the plastic surface, but so as not to heat-damage the minced tissue. Take care not to cook the tissue! 4.Carefully add BME medium for fibroblast growth, firmly close the lid of the flask and place in CO2 incubator. 5.The next day, slightly unscrew the lid of the flask so that the tissue can “breathe.” 6.Replace the culture medium after two days and, from this point on, replace it three times a week.

皮肤光老化的分子机制-精选资料

皮肤光老化的分子机制 光老化是由于皮肤暴露于紫外线下而造成的慢性损伤。 UVB可以直接作用于DNA使其吸收能量,发生突变;UVB与UVAT 生的活性氧簇(ROS)可以间接损伤细胞核及线粒体DNA导致细胞 功能异常或凋亡。UV照射产生的ROS可氧化损伤蛋白质及脂质,引起相应功能及结构的异常。紫外线照射可影响皮肤色素代谢即刻反应为黑素的反应性合成增加及其重新分布; 迟发反应为黑素细胞数目增加及活力升高。紫外线可以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上调, 从而引起毛细血管的增生及扩张。同时, 紫外线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导致免疫细胞数量、活力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改变, 但与光老化表现相关性最大的是紫外线引起的真皮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比例、质量及功能的改变。临床上光老化皮肤的主要特征是:皮肤粗糙、干燥,不规则色素沉着,弹性降低及深在 性的皱纹。光老化皮肤的特征性改变是: 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组织结构缺失, 以及无定形弹力蛋白样物质的沉积。本文重点回顾了皮肤光老化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现综述如下。 1真皮细胞外基质 真皮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网、弹性纤维网和蛋白多糖。胶原纤维是主要的细胞外成分, 其中最主要的是I 型胶原蛋白。新合成的I 型前胶原蛋白被分泌到真皮细胞外间隙,经 过相关酶的代谢, 形成三螺旋空间复合体, 又与其他的细胞外基

质蛋白结合 (例如: 小分子蛋白多糖 ), 形成结构规则的胶原纤维 束, 为皮肤提供韧性和抗拉性。 弹性纤维网给皮肤提供弹性 ,而蛋 白多糖发挥保湿及生物信号传导的作用。在光损伤的皮肤中 三种成分均发生了特定的改变 [1-2] 。 层堆积,其形成机制目前仍不很清楚 , 可能是由于原有弹力纤维 的降解以及原纤维合成失调造成的。体外实验发现 , 在自由基刺 激或急性UV 照射后,成纤维细胞的弹力纤维和原纤维基因表达 上调,但这些物质是结构和功能异常的 ,并形成典型光损害皮肤 中的大量无定形物质 [3] 。光损害皮肤的胶原蛋白合成减少 , 与弹 力纤维网一样 , 胶原纤维网也出现了退化和崩解 , 未被吸收的胶 原纤维片段也部分堆积下来 [4] 。研究发现 , 暴露于大量退化胶原 蛋白的成纤维细胞 , 其增殖能力和胶原蛋白的合成能力均降低 [5] 。 2 氧化应激与 ROS 紫外线作用于细胞 , 首先是细胞内发色基团吸收其电磁能量 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量。细胞内发色基团包括 :DNA 尿刊酸、芳 香族氨基酸等 , 吸收能量后 , 与氧分子相互作用 , 产生活性氧簇 (R0S )[6]。ROS 可分为两大类:自由基(例如:超氧自由基和羟自 由基),非自由基成分(单线态氧和过氧化氢)。UVA 和UVB 匀可导 致皮肤细胞膜附近产生 R0S[7]。当紫外线照射产生的 ROS 超过 了细胞所能消除的能力 , 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被打破 , 发生氧化应,这 在光老化的皮肤 中 , 大量的弹性蛋白样物质在真皮上层及中

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发生的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发生的研究进展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15 戚嘉铭 【摘要】近几年,细胞衰老成为一种针对癌细胞永久性生长的治疗肿瘤新途径,一直是细胞生物学家的研究重点。研究发现,细胞衰老可以作为阻碍癌细胞致癌的抑制机制。原因在于癌基因诱导具有双向性,癌基因的活化可以诱导细胞衰老。但研究发现,细胞衰老同样可能促使癌细胞的增值。 【关键词】细胞衰老肿瘤癌细胞 细胞衰老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永久性生长抑制现象,能够防止老化的或非正常细胞的进一步生长,对抗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因此,死亡的细胞衰老与无限增殖的癌细胞一直都是细胞生物学家们致力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是描述探究决定细胞走向衰老还是转为癌细胞的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1、细胞衰老:一种阻碍癌细胞致癌的机制 在多种衰老细胞中,某些抑癌基因的过表达会引起细胞进入衰老程序,细胞绕过衰老途径是其永生化及癌变的必要条件,因而细胞复制性衰老是抑制肿瘤的一种可能机制.这样对衰老细胞的研究将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策略[12]。细胞衰老是人体防癌的机制之一,研究细胞衰老对于抗肿瘤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为打开抗肿瘤药物治疗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1961年,Hayflick在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研究中发现,正常二倍体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增殖分裂50~70代即进入一种衰老的状态,无法进一步传代培养,但仍然存活.正常的动物细胞无论是在体内生长还是在体外生长,其分裂次数总存在一个"极限值",此值被称为"Hayflick"极限,亦称最大分裂次数[11].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系会发生自发性老化,其程度与细胞系种类有关.短期饥饿培养会明显增加老化细胞所占的比率,提示饥饿诱发细胞老化可能是抗肿瘤治疗的又一快速、简单且有效的途径[13]。 2、癌基因诱导的双向性 在人部分的肿瘤中都发现有癌基因的活化,癌基因的活化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然而,在野生型细胞内,癌基因的活化可以诱导细胞衰老,称为癌基因诱导的细胞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 OIS)[1]。癌基因诱导的衰老( OIS)是指癌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异常增殖信号,通过MAPK和PI3 K信号通路,使细胞处于生长停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获取-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获取 一、材料:手术过程中获取的老年人皮肤组织 二、所需试剂:DMEM高糖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PBS缓冲液,青霉素,链霉素 三、方法: 1.提前准备好含有添加过青霉素和链霉素的PBS缓冲液的15ml离心管低温放置。 2.将得到的皮肤组织置于含有PBS(添加300U/ml青霉素和300μg/ml链霉素)的15ml 离心管中,并以冰盒存放拿至实验室立马进行实验。 3.在生物安全柜中将得到的皮肤组织于培养皿内用(含300U/ml青霉素和300μg/ml链霉 素)的PBS缓冲液反复漂洗3-5次。 4.用无菌手术刀片和镊子轻轻剪除、刮去皮下肌肉和脂肪组织。或在PBS清洗前,用70% 酒精浸泡半分钟。 5.清理干净的皮肤组织转移至新培养皿内,用含抗生素的PBS反复清洗后,取出皮肤组织 转移到新的皿中。 6.用剪刀将皮肤剪成体积约1mm3大小的组织块。 7.将小组织块贴附于一新的培养皿底部,每平方厘米均匀接种10-15块组织。 8.5-10分钟后(以团块贴紧培养皿为准),加入少量含10%FBS的DMEM培养液,使组织 块刚刚接触培养液即可(不能浸没组织,防止组织块飘起来),置于CO2培养箱。 9.2-3h后沿培养皿边缘缓慢加入含10%FBS的DMEM培养液浸没组织块,随后将培养皿 轻轻放置于培养箱内,在移动过程中严禁剧烈晃动培养皿影响组织块的贴壁。 10.间隔2-3天观察组织块贴壁情况,并进行换液。 11.观察细胞爬出情况,当组织块周边细胞生长汇合率达90%以上时进行胰蛋白酶的消化传 代。剩余的组织块加入10%FBS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细胞达到融合后,再消化传代,然后剩余组织块加入10%FBS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反复上面的步骤。

论文:皮肤衰老与皮肤光老化

皮肤衰老与皮肤光老化 刘玮蔡瑞康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皮肤光老化(photoaging)是指由于长期的日光照射导致皮肤衰老或加速衰老的现象。衰老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自然规律。皮肤衰老作为机体整体衰老的一部分,具有突出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因为机体衰老在皮肤上表现的最清楚、最直观,而皮肤的特征性变化也常被作为估计一个人年龄的重要标志。人们通常把由于遗传及不可抗拒的因素(如地心引力、机体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等)引起的皮肤内在性衰老(intrinsicaging)称为自然老化,把由于环境因素如紫外辐射、吸烟、风吹及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皮肤衰老称为外源性老化。由于日光中紫外辐射是环境因素中导致皮肤老化的主要因素,所以通常所说的外源性皮肤老化即指皮肤光老化。本文现就皮肤光老化的临床与基础问题论述如下。 一、皮肤光老化的临床表现 皮肤老化的基本改变为出现皱纹。而光老化的特征在于上述变化限于光暴露部位,皮肤粗燥略显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出现皮革样外观,即所谓粗深皱纹。项部菱形皮肤就是用来描述常见于海员和农民的一种典型皮肤光老化病变。光老化也可以表现为皮肤高度萎缩,表皮菲薄,皮肤静脉凸起,这种变化多见于户外工作者的面部和手背部皮肤。慢性日光照射还会引起皮肤微循环的显著变化,如早期可表现为表皮下毛细血管襻迂曲、扩张、排列紊乱,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晚期皮肤小血管减少、毛细血管网消失,使皮肤看起来暗无光泽或呈灰黄色。皮肤光老化的另一特征是光照部位出现污秽的色素斑点,如老年斑,也可以出现深浅不均匀的色素失调现象。 Glogau等根据皮肤皱纹、年龄、有五色素异常、角化及毛细血管情况将皮肤光老化分为共四个类型,见表1 皮肤光老化可以并发多种皮肤病变或表现为多种特殊形态,如临床上称之为光化性弹力纤维病的一组征候群,除了前述的菱形皮肤之外,还有播散性弹性瘤、结节性类弹力纤维病、柠檬样皮肤、手足胶元斑和耳部弹力纤维性结节等。长期日光照射还可以诱发一系列增生性病变,如脂溢性角化、胶样粟丘疹、光线性肉芽肿、星状假性瘢痕、日光性角化病等等。日光性角化又称光化性角化病,临床上认为是一种皮肤的癌前病变,又称原位癌。此外,日光照射和多种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素细胞瘤等,这是和皮肤自然老化的一个重要区别。有关这一部

皮肤光老化及其防治

皮肤光老化及其防治 吴景东周鸿波 辽宁中医学院110023 皮老化是机体衰老的一部分,机体的衰老在皮肤上表现最清楚。皮肤老化分为有遗传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如重力,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随机体衰老的改变)引起的固有老化又称自然老化或内源性老化;及有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吸烟,风吹,接触化学物质引起的外源性老化,由于日光中紫外线长期反复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老化的最重要因素,故外源性老化又指光老化。 1 紫外线与皮肤 大量研究表明日光中的紫外线(UVR)与皮肤老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光老化”中的最重要因素。根据UVR的波长和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分成三段: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nm~400n;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nm~320nm;短波紫外线UVC 波180nm~280nm。波长短于160nm的紫外线被空气完全吸收,天然环境中几乎不存在。在自然界中,UVR约占太阳光、的13%,到达地面时,大部分UVB和几乎全部的UVC 被大气平留层的臭氧层所吸收,因此,自然界的UVA约占97%UVB只占3%。对于地区上的生物来说,主要作用的是UVA和少量UVB。UVB照射皮肤可达表皮基地层,它可产生红斑效应,DNA损伤甚至诱发皮肤癌,UVA尽管能量底穿透力较强,可达真皮深部,UVA UVB在皮肤老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先进认为UVA对皮肤DNA的损伤能力是UVB的30倍,且由于UVA比UVB更多,更容易达到真皮层,UVA是导致皮肤结缔组织重要损伤的主要因素。 . 2 光老化的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暴露皮肤松弛,粗深皱皮,结节皮革样外观,色素斑增多毛细血管扩张,原有几何外观明显改变或消失,肤色呈灰黄色,可发生各种良性,癌前期或恶性肿瘤。 3 光老化的组织形态学 在组织形态学上,光损伤的表皮早期反映是过度增殖样修复,表皮增厚,细胞

皮肤老化(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皮肤老化(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皮肤老化是指皮肤功能衰老性损伤,使皮肤对机体的防护能力,调节能力等减退,由此皮肤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颜色、色泽、形态、质感等外观整体状况的改变。皮肤的老化分为内源性老化和外源性老化。内源性老化是指皮肤随年龄增长的自然老化。表现为皮肤变白,出现细小皱纹、弹性下降、皮肤松弛等。外源性老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晒所致的光老化。表现为皱纹、皮肤松弛、粗糙、淡黄或灰黄色的皮肤变色、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形成等。 二病因1.内源性老化 遗传因素控制的老化,随着年龄增长的自然老化。 2.外源性老化 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老化,包括日光、机械作用、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污染、过度皮肤美容等。 三临床表现1.内源性老化 皮肤薄,萎缩没有弹性,产生皱纹,脸部纹路明显,以萎缩变化为主。 2.外源性老化 皮肤蜡黄、粗糙、皮革变化,以肥厚变化为主。老化的皮肤外形,表情肌皱纹加深,眼睑下垂,皮肤干燥、松弛,失去弹性,牙齿、牙龈萎缩;头发皮肤色素脱失,头发稀少,四肢皮下脂肪变薄等。四治疗采用激光治疗皮肤老化的方法较多,基本可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类。 1.有创光嫩肤又可分为应用全表皮气化结合光热原理进行的表皮重建光嫩肤,与部分表皮气化结合局灶性光热原理进行的点阵表皮重建嫩肤两种形式,以达到表皮重建、胶原蛋白收缩和真皮再生,改善皮肤质量的目的。 2.无创光嫩肤也可分为表浅的强光嫩肤治疗、扫描激光的真皮嫩肤治疗和局灶性的点阵激光嫩肤治疗等多种形式。 五预防1.防晒日光是光老化的最大杀手,选择防晒措施,譬如穿长袖长裤、戴宽边帽、撑伞、正确地使用防晒乳,避免在早上10点至下午2点时外出。 2.抗自由基 适当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或在皮肤上涂抹维生素C,有助于防止皮肤老化。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差异比较

论著 【收稿日期】2004-10-12;【修回日期】2004-12-03 【作者简介】李卫华(1971-),男,籍贯河北,硕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瘢痕的形成机理。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差异比较 李卫华1,李德水2,刘洪琪2 (武警医学院:11整形美容中心;21烧伤整形科;天津300162) 摘 要: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基因表现型的差异以及EGF 、PD GF 和 bF GF 对其的影响。【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液闪计数测定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结果】增生性 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速度比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慢;胶原蛋白的合成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EGF 、PD GF 和 bF GF 均对两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EGF 和bF GF 可减少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 合成,PD GF 可以使两种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增加。【结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是一种特殊基因表现型的成纤维细胞,它具有自己特殊的生物学特性。EGF 、PD GF 和bF GF 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文章编号】 100825041(2005)022******* 【中图分类号】 R32912 【文献标识码】 A The study of the phenotypic differences of hypertrophic scar f ibroblasts versus normal dermal f ibroblasts by cytokine stimulation L I Wei 2hu a ,L I De 2shui ,L IU H ong 2qi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Esthetic Surgery ,The A ff iliated H 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Chinese People ′s Armed Police Force ,Tianjin 30016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enotyp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and normal dermal fibroblasts by determining their responsiveness to EGF 、PD GF and bF GF 【Methods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and normal dermal fibroblasts were propagated in culture.Their proliferative behaviors were studied.The collagen synthetic rates were determinedwith liquid scintillation technology.【R esults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grew at a lower rate than that of normal dermal fibrob1asts.The collagen synthetic rate of the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rmal dermal fibroblasts.EGF 、PD GF and bF GF stimula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both cells violently.The col1agen synthesis of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was inhibited by EGF and bF GF whereas PD GF increased both cells ′collagen synthesis.【Conclusion 】The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 is a different phenotype from the normal dermal fibrob 2last.EGF 、PD GF and bF GF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formation of hypertrophic scars.K ey Words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Collagen ;EGF ;PD GF ;bF GF 增生性瘢痕一直是限制患者正常愈合的一个主要问题,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Worrall 1的研究结果显示将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长期暴露于可溶性单核细胞提取物的环境中可使成纤维细胞发生红斑 狼疮样基因表现型改变。G arner 2的研究结果揭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表现型。为了进一步明确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基因表现型,我们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生长曲线以及胶原蛋白的合成,并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于(PD GF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 GF )对增生性瘢

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

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详细说明 ?原型物种人 ?来源UVA,UVB紫外导致皮肤老化 ?模式动物品系SPF级ICR小鼠,健康,雄性,6~8W。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实验周期4-6 weeks ?建模方法雄性ICR小鼠,年龄约6周。小鼠在正常温度下(23±2℃)湿度(55%±10%)和光照(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无紫外线照射)喂养。喂养一周,等小鼠适应了环境,用8%硫化钠在小鼠的背部剃出超过2厘米x3厘米的脱毛区。 紫外照射方法:2根UVB灯管和4根UVA灯管(40W,北京电光源研究所)并列穿插安放至自制福照箱中作为紫外福照光源。利用紫外照度仪(UV-B紫外辐照计、UV-A紫外辐照计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测定UVA和UVB的辐射强度。造模前,UV灯管预热10 min,待光源稳定后将实验鼠放入自制的鼠笼内(使小鼠间不能相互攀爬、站立),并放入箱照箱内,鼠笼与UV灯管相距30 cm,根据预试所得最小红斑剂量(MED)及光源强度调节福照时间,照射期间用排气

扇降低箱体温度。第1周按1个MED的剂量进行照射,每周照射3次,往后每周照射剂量比前周递增1个MED,直至第4周4个MED为止,之后保持4个MED直至第8周实验结束。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明显增厚、皱纹粗深、松弛等光老化皮肤表征,说明小鼠皮肤光老化造模成功。 MED测定方法:对预实验小鼠分别采用30mJ/cm2、60mJ/cm2、90mJ/cm2、120mJ/cm2、150mJ/cm2、180mJ/cm2的紫外福照剂量对其背部皮肤进行辐照,照射后24h观察小鼠背部皮肤出现肉眼可见红斑所需剂量为最小红斑剂量(MED)。 ?应用n/a ? ? 1.最小红斑剂量(MED)剂量的确定:选用2根UVB灯管和4根UVA 灯管,造模前,UV灯管预热10 min,鼠笼与UV灯管相距30 cm(此时辐照仪测的 UVA 的总辐照量是3.25 uW/cm2 左右;UVB 的总辐照量是0.134 uW/cm2 左右;这个值略有波动)。 选8只ICR小鼠,用剃毛器将小鼠背部的毛剃掉,再使用8%硫化钠将残留的毛发脱干净,然后设置4个不同辐照的时间点:分别照射10分钟、15分钟、20分钟、30分钟,每个时间点2只小鼠,到辐照时间点,取出小鼠,正常饲养,第2日观察小鼠背部的红斑情况。辐照10

皮肤光老化与其防治的研究述评

?研究生论坛? 皮肤光老化与其防治的研究述评 王诗晗,指导:吴景东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 要: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内源性自然衰老,很大程度上在衰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另一个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外源性衰老,其中紫外线(UV )的影响尤为主要,被更普遍的定义为光老化。在日光照射部位此两方面共同作用。紫外线致皮肤衰老机理以免疫抑制、自由基学说、线粒体突变学说、结缔组织合成分解失衡学说为主,还有人认为与非酶糖基化反应关系密切。其防治包括药物的内服和外用、激光治疗、化学剥脱术以及手术疗法等。 关键词:光老化;非酶糖基化反应;免疫抑制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31(2004)01-0018-02 收稿日期:2003-01-17 作者简介:王诗晗(1978-),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医药抗皮肤衰老的研究。 1 光老化的临床及组织学表现 临床表现[1]:暴露部位皮肤松弛、粗深皱纹、结节、皮革样外观,色素斑增多、毛细血管扩张,原有几何图形外观明显改变或消失,肤色常呈灰黄。组织学改变:表皮厚度因增生或重度萎缩明显不均一,表皮极性损伤(有序的成熟),个别角质形成细胞不典型增生,表皮真皮连接境界清楚,表皮突消失;真皮炎性细胞浸润较为多见,弹性纤维增粗、排列紊乱或聚集成团,弹力纤维和溶菌酶的沉淀增加;真皮上层胶原退行性变明显,胶原束的大小有中度改变,血管壁开始增厚最后变薄,周围常有炎性细胞浸润;黑素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密度增加等。 2 光老化的造模 实验动物[2]:常用的为无毛小鼠和豚鼠,经长期UV 照射引起真皮结缔组织的改变非常类似于人光老化的皮肤,且后者体表面积大,可多次取材,连续观察皮肤变化。缺点:前者UV 照射后角质囊肿大量增殖,后者所需的UV 照射量大,且胶原损伤较轻。值得一提的是雏型猪,已被用于皮肤光老化的实验研究,其真皮富含弹力纤维,皮肤血管系统较其它动物更类似于人。作用光谱 [2] :中波紫外线(UVB290~ 320nm ),与皮肤光老化的发生关系密切。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 ),有较深的穿透力,易使成纤维细胞和结 缔组织受影响。日光中UVA 同UVB 不可分隔,研究表明, UVA 具有加强UVB 的作用。3 光老化的机制311 非酶糖基化反应 生物体内非酶糖化反应是指在无酶催化的条件下,还原性糖的醛基或酮基与某种大分子中的游离氨基反应生成可逆或不可逆结合物的过程。其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 GEs )在体内积累,使相邻的大分子交联,尤其是引起胶原分子间交联。不但降低了结缔组织的通透性,使养料及废物的扩散性能减弱,组织硬度增加,而且难以被胶原酶水解,从而造成皮肤弹性下降,皱纹不易平复而不断加深。Wondrak [3]等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在UVA 引起的光老化皮肤过氧化反应中,非酶糖基化蛋白质是体内皮肤细胞紫外线过氧化损伤的 光感物这一假说。 312 皮肤免疫系统 紫外线照射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免疫抑制造成皮肤感染性疾病恶化、皮肤衰老,甚至皮肤癌[4]。UV 抑制抗原的表达,刺激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的释放并引起有抑制表型的淋巴细胞产生。在光老化皮肤[5],表皮郎格罕细胞的特征性改变是细胞数量减少、形态萎缩、缺乏树突形成和缺少 Birbeck 颗粒。这些形态学改变可能与树突细胞的功能丧失 有关。周华[6]等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VA 照射对培养的角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多种抗原成分表达的影响,结果提示, UVA 对角肮细胞的角肮蛋白、层粘蛋白、桥粒结构蛋白、粘 集素Interln α6和Intedn β4抗原成分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或对这些抗原成分有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作用。推测UVA 可损伤角肮细胞合成皮肤组织结构蛋白的功能。对成纤维细胞抗原表达也有影响,其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对UVA 照射尤为敏感。 313 自由基学说[7~9] 正常情况下自由基产生与消除处于动态平衡,当失衡时,产生过多或清除下降,自由基会引起生物大分子损伤。自由基可是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的产物,也可是外源性物质刺激机体而形成的。紫外线照射促进机体产生过多自由基,同时皮肤酶和非酶系统中的抗氧化系统水平下降,打破了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造成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光老化皮肤中细胞内径基化酶在自由基作用下直接影响基因表达,发生大分子交联,失去羟化功能,使脯氨酸不能羟化为羟脯氨酸(Hyp ),导致羟脯氨酸含量下降,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AP -1信号转导通路也受自由基调控,介导MMP 基因表达,影响真皮基质代谢。有研究表明,UV 能诱导皮肤细胞死亡或凋亡,而许多凋亡抑制剂也是抗氧化剂,提示UV 诱导凋亡也与抗氧化系统下调有关。 314 基质合成与降解[8] UV 照射激活皮肤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 随即启动了AP -1或Ras ,Rac 信号通路,AP -1调控机体 ? 81?第6卷 第1期 2004年1月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L IAONING COLLEGE OF TCM V ol.6 N o.1Jan.,2004

细胞衰老研究进展

细胞衰老研究进展 吴其俊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土木学院地质专业,11地质①班)[摘要]细胞衰老的机理不详。综观至目前的各种研究,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基因损伤的积累效应。自由基不断作用导致基因积累的错误信息超出了机体的修复能力,引起细胞衰竭死亡。(2) 生命钟基因控制着细胞程序衰老。生物体细胞内存在一系列基因,它们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分化、老化和死亡。(3) 染色体端粒的缩短。端粒的长度随细胞的不断分裂而缩短,当DNA 丢失到一定程度,细胞随之发生衰老和死亡。端粒酶能延长被缩短的端粒,延迟细胞的衰老,端粒酶的活性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与衰老有关的基因。 [关键词]细胞衰老; 自由基; 生命钟基因; 端粒 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对多细胞有机体来说,由受精卵开始,通过分裂分化出执行不同功能的细胞,这些细胞从产生时始,就处在衰老的过程中,直至死亡。多细胞有机体的体细胞大致可分为两类, (1) 干细胞:是已发生了分化但仍可产生同类型子细胞的细胞,在个体一生中,保持有丝分裂能力,能不断补充被消耗的细胞,如表皮生发层细胞、造血干细胞、消化道的隐窝上皮生发细胞等,这类细胞衰老缓慢。(2) 功能细胞:是不能分裂的高度特化细胞,常执行一定细胞的功能后死亡,这些细胞一般不再分裂,但在受到某种刺激或再生时,可恢复分裂能力,如上皮细胞、红细胞等,这类细胞在执行功能过程中可明显地表现出衰老的征象。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很多,涉及到细胞内基因及细胞外因素

的影响,本文就目前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综述。 细胞衰老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积累至一定程度的后果。功能上,表现氧化磷酸化减少,呼吸速率减慢,酶活性及受体蛋白降低,导致细胞功能降低,细胞的增殖出现抑制,其生长停滞在细胞G1 期,不能进入S期[1 ] ,或停滞在有丝分裂后期[2 ] 。形态上,不规则的和不正常分叶的核、多形性空泡状线粒体、内质网减少,高尔基体变形,色素、钙、各种惰性物质沉积,常有细胞膜性结构改变,如膜脂过氧化[3 ] 。近年的研究发现,某些衰老的细胞,有异常染色体、染色体端粒缩短及基因组的改变[4 ,5 ] ,细胞早衰现象也可见一些遗传性疾病[6 ] ,表明细胞衰老是基因变化的后果。目前发现很多与细胞衰老有关的基因,如 P53 、P16ARF 、P16INK4a 、P19ARF 、P18INK4a 、Cip/ k family、cdk2、cdk4、cyclins D、cyclins D3 、cyclones E 等[6 ,7 ] 。细胞衰老是多因素的,关于细胞衰老的机制方面的学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 基因损伤的积累效应 一些学者认为,细胞衰老是由物种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由于基因中的遗传密码逐渐积累了一些错误信息或基因的丢失,造成蛋白质合成错误。开始,染色体中存在着密码复制错误的修复系统,不断地纠正复制错误,但这种修复能力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降低,同时修复系统本身的编码也可发生错误,导致编码出错误的修复酶,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自由基导致细胞的衰老[8 ,9 ] 。衰老的自由基理论是Harman 于1995 年在美国的原子能委员会提出的,他认为衰老是自由基(主要是

光老化性皮肤病的概念

1、光老化性皮肤病的概念: 光老化是指皮肤长期受到光照而引起的老化,主要由UV A、UVB照射引起皮肤氧自由基产生过多,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变性、断裂和减少,黑素合成增加,主要表现为:色素异常:色素沉着斑、日光型角化、脂溢性角化。 其他:雀斑也能治疗 面部红血丝:毛细血管扩张 其他:酒渣鼻、皮肤异色症及座疮消失后遗留的红斑 皮肤松弛、细小皱纹、毛孔粗。 其他:座疮消失后遗留凹陷性瘢痕 皮肤颜色晦暗。 2、容易发生光老化的年龄: 在人25岁之后。由于人们在环境中长期受到紫外线UV A、UVB照射是引起光老化主要原因。尤其对肤色较浅的人来说,遮挡紫外线能力较弱,更易发生光老化。另外工作劳累,失眠,饮食不规律可以加速光老化的过程。 3、光子嫩肤治疗光老化性皮肤病的原理和疗效: 原理: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强脉冲光可发射的谱段范围为430-1200nm,决定了不同疾病可选择不同的波长进行治疗。 对于浅表色素性疾病,如色素沉着斑、雀斑等,可选择波长560nm、590nm进行治疗。对于较深黑色性疾病,可选择波长615nm、695nm进行治疗。 色素沉着斑:100% 雀斑:100% 老年斑:85% 黄褐斑:74% 血红蛋白吸收峰值约为585nm,血红蛋白吸收了能量后,产生了热能从而使血管发生凝固、破坏。因此去除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等其他血管扩张性疾病。 毛细血管扩张:85% 酒渣鼻:74% 强脉冲光作用于皮肤后产生的光化学作用,使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内部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产生新的胶原蛋白,排列更加有规律,恢复皮肤的弹性,消袪皱纹,缩小粗大的毛孔。 光老化皮肤松弛:90% 毛孔粗大:72% 4、光老化性皮肤病如何预防? 尽量避免强烈日光的照射,外出时应打伞、穿浅色衣服或外用遮光防晒剂, 日光保护因子(SPF)大于15的防晒剂。 坚持自我面部保健按摩可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加皮肤细胞活力、 光子嫩肤:恢皮肤的弹性,消袪皱纹,缩小粗大的毛孔。改善红脸症(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雀斑、黄褐斑)等 应注意切勿选用含激素、汞、砷等成分的化妆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