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人项目验收分析报告

机器人项目验收分析报告

机器人项目验收分析报告
机器人项目验收分析报告

转台机器人焊接工作站——验收单

巡检机器人的调研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 关于巡检机器人的调研报告 院(系部)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电机与电器 学生姓名: 杨雪莹 导师: 薛阳 2013 年 12 月

目录 1 巡检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巡检机器人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压线路巡检机器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巡检机器人越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园巡逻机器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巡检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目前巡检机器人已在多个领域中应用,它的智能化推动着它在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景将是越来越广,尤其是在电力行业。它在多种场合发挥着作用,如变电站,高压线路中等等。 2013年12月9号中山供电局经过三个多月的试运行,该局将“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投入到500千伏桂山巡维中心使用,开创南方电网公司首例无轨化设备巡视工作。传统的机器人需要铺设类似于火车轨道那样的磁轨,机器人就只能沿着磁轨作运动。而最新投入使用的机器人实现了无轨化运作,不需要铺设任何轨道,也无需进行任何基建工程,机器人就可以直接在日常的路面上运作,既省下基建施工的时间,又节约了投入成本。凭靠机器人配备的四驱越野底盘,还可以爬上30度的陡坡。该机器人上配备了激光扫描设备,可将站内的设备位置,道路扫描为地图,我们在后台为它规划好巡视路径后,它就可以按照指示去工作了。 机器人巡线最大的优点则是,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它都可以在没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能自动自觉并出色完成一般日常巡视所包含的工作内容。这样一来,机器人不但减轻了工作量,而且在遇到严重故障或者恶劣天气时,它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 智能机器人还具有自动续航功能,当蓄电池电量低于设定值时,它将自动驶入存放室进行充电。据悉,中山供电局通过对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了三个月的试用,已经收到不错的成效。此次正式投入使用,在南方电网公司尚属首例。 2013年11月11日上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由国网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申报的外观专利“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荣获外观专利金奖,成为5个金奖之一。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中国外观专利金奖,也是中国电力行业惟一当选的金奖。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能够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无人值守巡检,从而代替繁重的变电站设备人工巡检,提高了变电站巡检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确保了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产品外壳采用无污染、抗冲击、高绝缘的ABS树脂材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性和安全性;产品外观采用了“仿人”化创新性设计,整体颜色融合变电站“环境”因素,同时配以红色的机器人颈部绕圈与多色的告警指示灯

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项目概论 (1) 一、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6) 十一、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6)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0)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0)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0)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2)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3)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3) 二、工艺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4) (二)技术保障措施 (24)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机器人动力系统电机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 我国现行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竞争体制,宏观调控归属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以及商务部,主要通过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中长期产业发展导向和指导性意见等履行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职能。 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自律组织系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侧重于行业内部自律性管理,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在中国注册的机器人行业骨干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在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的指导下,贯彻落实政府部门对机器人行业提出的相关产业政策和要求;研究产业发展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决策支持等。 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无准入限制。 (2)行业主要法规与政策 2006年起,国家先后出台多项规范和扶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规划和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工业智能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行业的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工业智能机器人首次成为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在国务院、工信部、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领域的发展规划中,均强调要重点开发并突破有关工业机器人及相关零部件等技术,明确了工业机器人及相关零部件的发展方向,上述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完善机器人产业链,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影响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具体情况如下: 时间部门政策法规相关内容 2006年02月国务 院 《国家中长期 科学和技术发 强调了要围绕国民 经济、社会发展需

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求,以装备制造为突破口,以绿色制造为导向,以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加强自主开发,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2006年06月国务 院 《国务院关于 加快振兴装备 制造业的若干 意见》 提出为加快我国装 备制造业的振兴,国 家将采取以下政策 对装备制造业予以 扶持:①完善相关法 律法规和标准;②制 定重点领域装备技 术政策③调整进口 税收优惠政策;④鼓 励订购和使用国产 首台(套)重大技术 装备;⑤加大对重大 技术装备企业的资

机器人项目研究报告

机器人项目研究报 告

机器人项目研究报告 ●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占市场份额的80%。未来服务机器人的行业规模或将超过工业机器人,成为新蓝海。 ●预计 ~ 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累计将达亿元,复合增速将达到22%,中国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增速。以清洁机器人为例,”双十一”期间,国内扫地机器人公司科沃斯实现全网销售3.15亿元,其中在天猫商城销售达2.76亿元。这让我们看到了服务机器人在终端消费需求的爆发力。 ●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仅为3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而世界最高的韩国达到437。工信部工业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曾透露,国家的相关产业规划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体系要具备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8至10个产业配套集群,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从30到100对应的是3倍以上市场规模的增长。 ●机器人将迎来政策密集落地期,制造强国战略对机器人产业是长期利好。 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

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广泛采用机器人,不但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进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机器人能干的工作也已经从搬运、码垛、焊接等生产活动,到读报、陪护、弱交流等生活活动,再到排雷、战斗等军事活动,渗透到了人类的方方面面。随着需求范围的扩大,机器人结构和形态的发展呈现多样化。高端机器人具有明显的仿生和智能特征,其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不断扩展和完善,各种机器人系统逐步向具有更高智能方向演进。 当前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工业机器人细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处理机器人、喷涂机器人五大类,服务机器人细分为个人、家用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材料 基于实时信息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 应用 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公司 20 年月

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一、项目总体技术水平 新型多功能自走式玉米/ 青贮联合收获机项目产品为“十一五” 重大专项项目,项目产品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核心技术属国内首创,产品整体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代表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装备的发展水平,成为我国玉米机主流机型。 通过本项目建设,提高企业获得的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新型多功能自走式玉米/ 青(黄)贮联合成果产业化能力,新建自动焊接工作站,引进焊接机器人、光纤激光切割机等先进制造设备;新建阴极电泳、静电喷涂及烘干生产线;新建产品关键零部件加工车间,关键部件实现数字化制造;对现有的装配生产线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设计制作280台套工装模具,已建成年产20 台套项目产品的生产线,工艺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我区领先水平,实现重大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 二、项目实施技术方案 1.制定项目实施技术路线 本项目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路线,以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

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我国玉米收获农艺要求,采用不对行收获 技术,满足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玉米机械化收获。应用先进的“模块化设 计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开发,通过产品优化设计、工艺设计及改进、生 产试验、技术集成、成果辐射转移、示范推广、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形 成产业化。 2. 优化工艺路线、引进关键工艺装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引进先进了自动焊接工艺技术及装备, 提升关键部件整体焊接工 艺技术水平; 并在关键部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引进应用先进数制造技 术,依托公司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的产业化基地, 制定产 业化关键部件及产品装配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文件,优化和规范作业 工序及工位要求,确定13个工位,完成关键部件装配及整机装配、 调试作业,使装配作业进度要求达到目标要求; 通过先进的技术装备 及工艺引进优化,项目产品制造成本下降 3% 3. 建立健全产品制造工艺与工装 项目产品在产业化实施过程中,确定了合理的产品生产工艺,制 定了相应的工艺操作技术规程,通过关键技术的改进和工艺的完善, 完成了产品设计定型;按照批量生产的要求,完善了相关技术文件; 为保证关键的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大量采用专用模具、仿型加工、 激光切割、 制/C 产品生产大纲 优 化产岛参数、绪构 设 讣制作工装模具 4、批呈生广 工艺验证 翳低生严成本 JW 黄生产 项目验收

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机器人项目背景 从实践看,传统的产品仍可以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开拓市场。全球造船业遭遇“寒潮”,大家都说“船大掉头慢”,大部分船企半路“抛锚”,而我市仍有造船厂“顶住风浪”接到订单,造出数万吨巨轮逆势远航,其成功关键在于优化技术、强化质量,捕捉细化后的市场。“四换”工程特别强调“机器换人”、技术创新,它不仅给企业换出空间、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还能提高品质、增加利润、赢得市场。各地要乘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东风,抓紧进行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科技改革,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地突破现阶段我市制造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把转型升级往纵深推进。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机器人生产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肇庆某某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肇庆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市、江门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和贺州市交界,北部和东北部与清远市相邻。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境域内设置的四会县,是广东省4个最早建制县之一。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高要县;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端州;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端州为兴庆军,重和元年(1118年)易名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1988年1月设立地级市。享有地方立法权。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表明,距今14万年左右,肇

机器人调研报告

关于那智不二越电焊机器人SRA系列的调研 点焊机器人的发展和组成 点焊机器人(spot welding robot)用于点焊自动作业的工业机器人。世界上第一台点焊机于1965年开始使用,是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机器人,中国在1987年自行研制成第一台点焊机器人──华宇-Ⅰ型点焊机器人,同时也不断在各个机器人公司出现。点焊机器人由机器人本体、计算机控制系统、示教盒和点焊焊接系统几部分组成,由于为了适应灵活动作的工作要求,通常电焊机器人选用关节式工业机器人的基本设计,一般具有六个自由度:腰转、大臂转、小臂转、腕转、腕摆及腕捻。其驱动方式有液压驱动和电气驱动两种。其中电气驱动具有保养维修简便、能耗低、速度高、精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因此应用较为广泛。点焊机器人按照示教程序规定的动作、顺序和参数进行点焊作业,其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并且具有与外部设备通信的接口,可以通过这一接口接受上一级主控与管理计算机的控制命令进行工作。 点焊机器人的特点 (1)技术综合性强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技术,集中并融合了多项学科,涉及多项技术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机器人构建有限元分析、激光加工技术、模块化程序设计、智能测量、建模加工一体化、工厂自动化以及精细物流等先进制造技术,技术综合性强。 (2)应用领域广泛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是生产过程的关键设备,可用于制造、安装、检测、物流等生产环节,并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IC装备、军工、烟草、金融、医药、冶金及印刷出版等众多行业,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3)技术先进工业机器人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应用开发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通过对过程实施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实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最高体现。 (4)技术升级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具备精细制造、精细加工以及柔性生产等技术特点,是继动力机械、计算机之后,出现的全面延伸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新一代生产工具,是实现生产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点焊机器人最先大规模使用的区域将会出如今发达地区。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发达地区的制造业需要提升。基於工人成本不断增长的现实,点焊机器人的应用成为最好替代方式。未来我国点焊机器人的大范围应用将会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其点焊机器人拥有量将占全国一半以上。日益增长的点焊机器人市场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世界着名机器人生产厂家的目光。当前,我国进口的点焊机器人主要来自日本,但是随着诸如“机器人”类似的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点焊机器人将会由中国制造。 那智不二越简介 NACHI不二越公司创立于1928年,自创立开始一直致力于发展机械技术,以及机械制造事

2020服务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

2020服务机器人行业分析 报告 2020年版

摘要 回首2014-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经历了萌芽-狂热-市场教育-回归理性的历程。2014 年起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达到商业化门槛,软银发布的Pepper 机器人为服务机器人背书,服务机器人产业风起;2015年借助工业机器人浪潮和政策扶持,阿里巴巴、富士康注资 Pepper 站台,服务机器人“千亿蓝海”的愿景吸引资本和企业蜂拥入场;2016年服务机器人已经被应用于家政、医疗、物流、农业、金融等多个行业,并正在改变原有的产业模式。此外,国家出台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政策也给予服务机器人市场强有力的支持。2017年产品呈现功能单一化、初步智能化、拟人化的形态,大多属于一台“聪明的机器”,市场各类服务机器人兴起,市场处于狂热阶段。2018年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开始进行细分赛道,酒店、银行、法律等进行市场细分,但产品功能还较为单一,成本较高;2019年-2020年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优胜劣汰,多家服务机器人研发厂家纷纷退出市场舞台,迎宾接待、语音对话、智能识别、智能移动已成为公共服务机器人的基础性功能,市场细分化分类,分别以场景进行细分领域,如酒店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银行服务机器人、送餐服务机器人。以功能进行产品分类,如配送、迎宾、业务办理、娱乐等功能。2020年市场服务机器人功能进入瓶颈阶段,产品价格竞争阶段,销售渠道多样化。 一、服务机器人定义: 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新资料,将机器人定义为:具有一

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期任务的可编程执行机构。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划分标准,可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指除工业机器人以外,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机器人,分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及专业服务机器人。 二、服务机器人产业驱动因素 内在价值、技术创新、社会结构、经济环境及政策体系是共同驱动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五大关键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且在未来仍然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内在价值:能否有效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及提升服务质量是服 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内在基础。 服务机器人的本质在于服务,其内在价值可根据主要作用及需求满足类型分为三大类: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及提升服务质量。价值

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有限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经营 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公司为以适 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 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基于业务优化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通过关键业务优化改善产 业相关流程;并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动业务体系提升。 公司研发试验的核心技术团队来自知名的外企,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公 司还聘用多名外籍专家长期担任研发顾问。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高端装 备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中国制造2025》指出,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

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并要求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市场需求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蓬勃发展。 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15.20万元,同比增长22.00%(4907.70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机器人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3669.6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97%。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 我国现行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竞争体制,宏观调控归属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以及商务部,主要通过研究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中长期产业发展导向和指导性意见等履行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职能。 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自律组织系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侧重于行业内部自律性管理,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在中国注册的机器人行业骨干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在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的指导下,贯彻落实政府部门对机器人行业提出的相关产业政策和要求;研究产业发展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决策支持等。 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无准入限制。 (2)行业主要法规与政策 2006年起,国家先后出台多项规范和扶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规划和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支持工业智能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行业的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工业智能机器人首次成为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在国务院、工信部、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领域的发展规划中,均强调要重点开发并突破有关工业机器人及相关零部件等技术,明确了工业机器人及相关零部件的发展方向,上述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完善机器人产业链,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影响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具体情况如下:

3、行业发展历程 1920年,捷克作家K.凯比克在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提出了ROBOT这个名词。现在已被人们作为机器人的专用名词。 (1)第一代机器人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机构理论和伺服理论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使用化阶段。1954年美国的G.C.Devol发表了“通用机器人”专利;1960年美国AMF 公司生产了柱坐标Versatran机器人,可做点位和轨迹控制,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上的机器人。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74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Milacron公司成功开发了多关节机器人;1979年,Unimation公司推出了PUMA 机器人,它是一种多关节、全电动驱动、多CPU二级控制的机器人,采用了V AL 专用语言,可搭配视觉、触觉、力感等传感器,在当时是一种技术先进的工业机器人,现在的这hi能机器人结构大体上是以此为基础的。 这一时期的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Tech-in/Playback)型机器人,只具有

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

机器人产业分析 一、机器人产业链构成情况 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研发、零配件生产、机器人单体制造、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 其中机器人单体、系统集成、售后服务是机器人在生产、销售、维修、淘汰等全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 图表机器人行业产业链构成情况 二、机器人产业链价值分布 在《2016-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机器人单体、系统集成、售后服务分食了一个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利润。按照国际上的惯例,一台机器人的全生命周期的毛利率约为60%左右,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端装备。其中,单体、集成、服务分别占据三分之一。因此,覆盖的产业链越长,盈利能力越强。所以,如果机器人制造商只覆盖集成的产业链长度,那么毛利率只有20%。 图表机器人产业链价值分布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三、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构成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是生产过程的关键设备,可用于制造、安装、检测、物流等生产环节,并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IC装备、军工、烟草、金融、医药、冶金及印刷出版等众多行业,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图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构成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四、服务机器人产业链构成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企业是指生产各种服务机器人所需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商或材料供应商。其中,主要零部件包括自动焊机、电子器件、微处理器、机器人用伺服电机、高精度减速器、机加件、气动元器件、传感器、电池、单板机等,归属于标准零部件、电子设备以及电子元器件等。中游制造环节包括总装厂、操作系统提供商、云系统提供商等。服务机器人产业的下游则主要是医疗、家用、农用、军事等行业和领域。 图表服务机器人产业链构成图

巡检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巡检机器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实业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致力于一个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具有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力的新型一流企业。公司是跨文化的组织,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将诚信、平等、公平、和谐理念普及于企业并延伸至价值链;公司致力于制造和采购在技术、质量和按时交货上均能满足客户高标准要求的产品,并使用现代仓储和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配送及售后服务。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公司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长,企业贡献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本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本公司不断创新,勇于开拓,以优质的产品、广泛的营销网络、优良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市场。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的强力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企业科学发展的永恒目标和

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公司始终坚持“源头消减、过程控制、资源综合利 用和必要的未端治理”的清洁生产方针;以淘汰落后及节能、降耗、清洁 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重点;以强化能源基础管理、推进节能减排技术 改造及淘汰落后装备、深化能源循环利用为措施,紧紧依靠技术创新、管 理创新,突出节能技术、节能工艺的应用与开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细化管理、对标挖潜、能源稽查、动态分析、指标考核为手段,全面推 动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的管理思想;在项目承办单位全体职工中树立“人人要节能,人人会节能”的节能理念,达到了以精细管理促节能,以 精细操作降能耗的目的;为切实加快相关行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科技 含量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 争力,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承办单位的高速、高效、健康发展。公司及 时跟踪客户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了深入、广泛、紧密的合作,为客户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新科技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业界领先且具鲜明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在未来三年将进一步坚持技术创新,加 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设计能力,优化工艺制造流程;扩大产能,提升自 动化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不 断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市场地位;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完 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政策,激发员工潜能;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 理效率,为公司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加强人

陪伴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陪伴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工业自动化学院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陪伴机器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服务机器人,陪伴儿童学习、生活、娱乐。具有服务、安全监测、互动和多媒体娱乐四大功能。同伴本文介绍了机器人的定义和发展前景,分析了服务机器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当前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最后给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研究服务机器人。 关键字: 智能陪护机器人、智能控制 Abstract:Escort robot, a new type of multi-functional service robot, auxiliary to the old life.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s, security monitoring, interactive and multimedia entertainment four big functio ns. Companion robot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spects, analyz 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ervice robo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urrent service robots are discussed th e key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finally shows the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res earch service robot. Key words: intelligent escort robot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引言 家用陪护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现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达到2.43亿,占比将超过17.2%。老龄化的加剧和典型的“4-2-1”中国家庭结构,为能够提供情感交流、儿童陪伴等服务功能的智能陪伴机器人奠定了巨大的市场基础。 针对老龄化社会的潜在需求,多家企业不约而同在各自展位的显眼位置展示研发的养老陪护机器人,他们或卖萌与人对话,或跳“小苹果”机器人舞,憨态可掬之余,颇具智慧管家的“未来感”。本文对陪护机器人技术的市场现状和关键技术及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 1国内外陪护机器人的现状 深圳市鼎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ibotn儿童陪伴机器人”小i 卫士和小i 书童就是呆萌的企鹅外形,高540mm,深受儿童群体喜爱,其外观也获得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ibotn 机器人主打儿童看护、儿童陪伴、儿童教育三大核心功能,集“一键视频”、“远程监控”、“目

2018年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目录 1. 全球工业机器人:2017 年销量加速度提升,中国销量占比30%以上 (5) 2. 全球工业机器人:电子电器行业将取代汽车,成为第一大应用领域 (8) 3. 物流机器人销量占比43%,医疗机器人销售额占比34% (10) 4. 国产品牌中国市场占比三成,全球市场占比一成 (12) 5. 国内公司资产周转率加快,营业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 (13) 5.1. 依赖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出口工业机器人价值量偏低端 (13) 5.2. 国内机器人公司营收快速增长,盈利水平蓄势待发 (15) 6. 机器人短期利好:去产能自动化率提升,提升机器人需求 (20) 7. 机器人中期逻辑:零部件进口替代,行业自动化升级 (21) 7.1. 寻找有望实现单点突破的核心零部件公司 (21) 7.2. 对行业应用理解透彻的机器人集成商 (22) 8. 机器人长期趋势:低密度+人口老龄化是长期发展驱动力 (23) 8.1. 中国国内机器人密度较低,纵深空间广阔 (23) 8.2.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需向技术密集型转化.24 8.3. 消费群体分化,高端制造产品需求有望带来机器人增量空间 (25) 9. 建议相关标的 (26) 9.1. 侧重下游产业应用的系统集成类机器人公司: (26) 9.1.1. 拓斯达(300607):客户资源十分丰富,机器人业务产销两旺 (26) 9.1.2. 天奇股份(002009):在手订单充裕,循环产业布局完善 (27) 9.2. 侧重全产业链覆盖的工业机器人公司: (28) 9.2.1. 埃斯顿(002747):业绩高增长,“机器人+”战略推动智能升级.. 28 9.2.2. 机器人(300024):业绩符合预期,布局新领域领跑行业 (29) 9.3. 侧重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寻求突破的机器人公司: (29) 9.3.1. 双环传动(002472):业绩符合预期,RV 减速机业务增长潜力大.29 9.3.2. 中大力德(002896):专注于减速电机和减速器的核心零部件企业30 9.3.3. 上海机电(600835):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减速机业务未来弹性.. 30 10. 风险提示 (31)

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 录 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 (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3) (二)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5) 1.机器人的介绍和分类 (5) 2.机器人的产业链 (7) 3.机器人工作原理 (8) 二、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市场机会分析 (9) (一)从产业链条各关键环节看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9) (二)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发展方向 (10) 三、机器人产业的投资机会分析 (12) (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逻辑 (12) (二)重点上市公司推荐 (13) 1.埃斯顿(002747) (13) 2.双环传动(002472) (14) 四、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风险 (14) (一)钢铁、贵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导致利润的下降 (14) (二)核心技术突破难度较大,只能聚集于产业链的低端 (14) (三)资源重复性配置, 出现产能过剩 (14) 图表目录 图表1.年末中国工业机器人库存量 单位:万台 (4) 图表2.智能装备的分类 (7) 图表3.机器人产业链条 (8)

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中国经济也在加速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突破和渗透,搭载了智能技术的传统产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而作为中国经济第一支柱的制造业,同时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成本高企、需求减缓、环保政策高压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摆脱困境,重新洗牌是摆在制造业企业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为了提振制造业企业,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规划将创新定位于发展制造业的核心位置,鼓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距离《中国制造2025》发布逾两年时间,规划中提及的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包括: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在部分领域国内企业已经从初涉逐渐走向产业化。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数据,在2016年,在电子、电气信息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机器人增长最快,存量最大的市场,2016年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了27%,达到8.7万台。IFR 预测,从2018年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每年的平均销量增长将保持在15%—20%之间。毫无疑问,未来几年,机器人产

哈工大研究生机器人技术报告汇总

《机器人技术》大作业 (2015年秋季学期) 题目消防机器人发展与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报告提交日期2015.12.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内容及要求 1.以某种机器人(如搬运、焊接、喷漆、装配等工业机器人;服务机 器人;仿生鱼、蛇等仿生机器人;军用及其它机器人等)为例,撰写一篇大作业,题目自拟,以下内容仅作参考: 1) 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包括各部分名称、功能、传动等); 2) 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3) 机器人的控制及轨迹规划; 4) 驱动及伺服系统设计; 5) 电气控制电路图及部分控制子程序。 2.题目自拟,拒绝雷同和抄袭; 3.参考文献不少于7篇,其中至少有2篇外文文献; 4.报告统一用该模板撰写,字数不少于5000字,上限不限; 5.正文为小四号宋体,1.25倍行距;图表规范,标注为五号宋体; 6.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1枚钉; 7.提交打印稿及03版word电子文档,由班长收齐。 8.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 成绩(20分):教师签名: 年月日

消防机器人发展与应用 一、我国消防机器人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等行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生产过程中的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制品急剧增长,由于设备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燃烧、爆炸的事故隐患越来越多。一旦事故发生,假如没有有效的方法、装备及设施,救援人员将无法进入事故现场要冒然采取行动,往往只会造成无辜生命的牺牲出惨重代价,结果仍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这方面各地消防及救援部门已有许多次血的教训。深圳清水河大爆炸、南京金陵石化火灾、北京东方化工厂罐区火灾等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要求配备消防机器人的呼声愈来愈高。尤其是在明确公安消防部队作为处置各类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的主力军之后,在我国消防部门配备消防机器人的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二、国外消防机器人发展现状 国际上较早开展消防机器人研究的是美国和苏联,稍后,英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也纷纷开始研究该类技术。目前已有很多种不同功能的消防机器人用于救灾现场。日本投入应用的消防机器人最多。80年代,日本研制了不少于5种型号的自动行驶灭火机器人,分别配备于大阪、东京、高石、太田、蒲田等消防部门,这类机器人以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动力,配置驱动轮或履带式行驶机构,能爬坡、越障碍;装有较大喷射流量的消防枪炮,能作俯仰和左右回转;装有气体检测仪器和电视监视设备;通过电缆或无线控制,控制距离最大为100m。另一类机器人为侦察、抢险机器人,除装有气体检测仪器和电视监视器设备外,还装有机械手,能通过遥控处理危险物品。 美国已研制出能依靠感觉信息控制的救灾智能化机器人,如1994年用于探测阿拉斯加州斯拍活火山的“但丁2号”,抓获杀人犯的RM 1一9型遥控消防机器人等。亚利桑那州消防部门研制的消防机器人,装有破拆工具和消防水枪,能一边破拆,一边喷射灭火。 英国智能化保安公司生产的RO一VEH遥控消防车已装备于中部和西部消防部门,配置为履带式或轮式行驶机构,能爬楼梯,通过电缆供电或自携蓄电池供电。装有消防水炮、摄像机或热像仪。采用有线控制方式。1985年英国中西部消防部门和Firma SAS公司联合研制的机器人消防车,用HunterIII汽车改装而成,装有双臂、水枪、探测器(温度、化学物质、辐射等)、工业电视摄像机、红外线装置。机械手用来启闭阀门、搬移物品或开门等。 国际上对消防机器人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代),第一代是程序控制消防

移动机器人项目立项报告

移动机器人项目 立项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移动机器人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投资公司(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汽车工业、3C电子、烟草行业、物流行业是移动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几个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截止至2017年,我国移动机器人产量为12090台,占工业机器人比重9.2%。而国产移动机器人需求量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达到了12900台,同比增加87.2%。这进一步刺激了移动机器人的进口和海外需求。 该移动机器人项目计划总投资15175.7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375.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4%;流动资金2800.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6%。 达产年营业收入1937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925.78万元,税金及附加247.78万元,利润总额4444.22万元,利税总额5305.00万元,税后净利润3333.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71.8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9.28%,投资利税率34.96%,投资回报率21.96%,全部投资回收期6.05年,提供就业职位292个。 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在项目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操作安全性。采用先进适用的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努力提高项目产品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的同时,做好项目投资

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

ANALYSIS REPORT ON ROBOT INDUSTRY IN CHINA 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2018

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包装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切割机器人 由于IFR暂未对无人机做明确分类,本报告暂不对无人机做进一步的阐述与分析。 机器人主要分类 中 国 机 器 人 产 业 分 析 报 告ANALYSIS REPORT ON ROBOT INDUSTRY IN CHINA

概要 SUMMARY In 2017, Chinese robot industry experienced vigorous development with a world leading growth rate and highly active capital market. 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增速保持全球领先,资本市场高度活跃2017年,中国机器人整体规模超1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增速保持全球第一,工业机器人密度有望首超全球平均水平;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日趋完善,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步伐加快;服务机器人市场成长动能显著,已有厂商实现正向盈利;特种机器人处于萌芽阶段,仿生技术成为研发重点;地方政府产业化扶持政策四面开花,社会资本市场高度活跃,龙头企业并购下游优质资产,新企业和跨界进入者层出不穷;机器人概念板块上市公司营收和利润率大幅改善。请务必阅读文末的免责声明 中 国 机 器 人 产 业 分 析 报 告ANALYSIS REPORT ON ROBOT INDUSTRY IN CHIN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