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手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手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手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普外科)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7、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8、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9、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0、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12、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3、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术后切口疝13、女性不孕症(约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10、疝复发(复发率2~3%,需二次手术)11、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

四、肝脏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肝癌切除术肝血管瘤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外引流术肝囊肿切开内引流术肝内结石、肝部分切除术肝外伤、肝修补或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无法切除4、术中损伤胆道(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5、术中损伤肠管、肠漏6、术中损伤肾、肾上腺等7、术中损伤膈肌,致气胸(需胸腔闭式引流术)8、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5%)9、术后急性及慢性进行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肝性脑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顽固高热、顽固腹水等,严重者死亡10、术后肝肺综合征(动脉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1、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2、术后胃肠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严重者死亡13、术后膈下积液、脓肿和肝内感染14、术后胸腔积液15、术后腹腔内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约8~20%)16、粘连性肠梗阻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五、胆囊切除、胆道结石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胆道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致肝胆管狭窄、黄疸,胆管炎等(发生率约1~2%)4、肝脏、胰腺、胃肠道损伤(发生率<1%)5、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6、术后胆漏、胰漏、肠漏发生(发生率<1%)7、术后早期胆总管“T”管脱出或部分脱出,胆汁性腹膜炎,须立即再次手术8、术后2 周拔除“T”管后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发生9、长期带管或“T”管折断10、术后肝肾功能衰竭、DIC、ARDS 等多器官功能衰竭11、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逆行性感染、肝脓肿12、术后胆道感染、腹腔感染13、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约2~3%)14、术后结石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约20~30%)上述二者需胆道镜取石或二次手术,6-8 周后经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最终仍可能残留结石14、应激性溃疡,胆道出血1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长期腹泻、疼痛症状不缓解)16、粘连性肠梗阻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切口疝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死亡率约25~30%

六、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食道横断吻合术门腔人工血管搭桥分流术脾肾分流术*手术只能减少消化道

出血机会,无法治疗肝病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手术死亡(发生率约3~5%)3、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4、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漏发生,胆汁性腹膜炎)5、术中脾切除时胰尾损伤(术后胰瘘及感染发生,严重者死亡)6、术中胃壁损伤(脾切除术),肠道损伤,消化道漏发生7、术后腹腔出血,需二次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减退所致)8、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不理想,近期上消化道再出血,死亡率增加,以及远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10~20%)9、术后膈下积液、感染(脾切除术后常见)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发热、腹痛,严重

者死亡11、脾切除术后脾热12、断流术后食道胃瘘、吻合口瘘、出血,食道狭窄,纵膈及胸腔感染13、术后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14、术后肝性脑病,肝昏迷,严重者死亡15、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6、术后肝肺综合征,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7、术后肝功能衰竭,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导致死亡18、术后顽固性腹水19、粘连性肠梗阻20、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等21、术后深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22、胃肠道功能障碍,顽固性胃潴留

七、脾脏手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脾动、静脉损伤)3、术中胰尾损伤(术后胰漏及感染发生增加,严重者死亡)4、术中胃肠道损伤-胃漏、肠漏5、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6、术后急性胰腺炎发作(发生率约1~2%)7、术后肠系膜血栓形成8、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发生率约3~5%,儿童较多见)9、脾切除术后脾热10、膈下积液、血肿,胸腔、心包腔积液,感染11、腹腔内感染12、残脾感染、梗死13、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减退14、粘连性肠梗阻15、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6、术后复脾残留(易发生于ITP 患者),导致治疗失败

八、胰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胰腺囊肿切除术胰腺囊肿内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胰体尾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术中周围脏器损伤,包括脾、胃肠道、胆道、肾脏、肾上腺等4、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腹腔内出血或吻合口出血)5、术后胰瘘-胰皮肤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率约10~20%,死亡率约10%)6、术后胆瘘7、术后胃肠吻合口瘘和十二指肠瘘8、术后腹腔感染9、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1、胰性脑病(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约10~20%)12、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13、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4、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15、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腹泻等16、术后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等17、术后胰源性胸水和腹水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九、胃十二指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胃大部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根治术胃癌姑息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全胃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腔动脉、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结肠或肝脏等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7、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1~2%)8、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发生率约1~5%)9、术后胃肠吻合口瘘或胃残端瘘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1、术后粘连性肠梗

阻12、输入袢、输出袢梗阻,狭窄性肠梗阻13、术后倾倒综合征14、碱性返流性胃炎(Billoroth II 式多见)15、吻合口溃疡(发生率约2~3%)16、残胃癌17、脂肪泻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20、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21、远期胆石症发生率增加

十、结直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结肠癌根治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手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骶前静脉、髂血管、肠系膜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胃、小肠或肝脏等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7、脾脏损伤,需行脾切除术8、输尿管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1~2%)9、膀胱和尿道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3~5%)10、盆腔神经损伤,导致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25~100%)

11、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1~2%)

12、术后吻合口瘘,导致粪性腹膜炎,严重者死亡(发生率约20~30%)13、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4、尿潴留(男性发生率约50%,女性发生率约30%)15、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6、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17、肠造瘘口并发症(造瘘口粘膜炎、周围皮炎、狭窄、肠脱出、疝形成或肠管坏死与回缩)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19、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十一、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死亡2、术中损伤股动静脉,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3、曲张静脉剥脱不全,术后早期复发4、出血和血肿(多出现在腹股沟区或大腿中上段)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发生肺栓塞、死亡(发生率20~30%)6、术后肢体肿胀7、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8、切口积液、感染导致愈合延迟9、下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10、远期复发11、患肢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无法治愈十二、腹膜后肿物手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主动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脾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4、损伤胰腺-胰皮肤瘘5、损伤胆道-胆瘘6、损伤胃肠道-肠瘘7、损伤脾脏、膈肌,女性子宫、卵巢、输卵管8、肾、输尿管、膀胱损伤9、术后腹膜后血肿、感染,严重者死亡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1、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12、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3、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4、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措施 术后肺部并发症(肺膨胀不全、肺炎、呼吸衰竭等)是增加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肺部并发症和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同时也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与住院时间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肺部并发症较心脏并发症更能预测患者术后的远期死亡率。因此熟悉诱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1.与病人相关的危险因素 与病人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慢性肺疾病、吸烟、充血性心力衰竭、ASA分级、肥胖、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感觉中枢受损、胸部检查异常、饮酒、体重减轻、运动能力、糖尿病和HIV感染。 1.1年龄 近期研究指出高龄是诱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升高(例如:60~69岁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比率为2.09,70-79岁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比率则高达3.04)。 1.2慢性肺疾病 多因素分析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最常见原因。但是目前尚无可*证据证明慢性限制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或胸廓畸形(脊柱后凸侧弯)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1.3吸烟 有研究指出,和不吸烟者相比,现时吸烟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比率为5.5。但有趣的是,术前戒烟的现时吸烟者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很可能高于不戒烟者,这可能与病人戒烟1~2个月后咳嗽、咳痰增多有关。也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术前应戒烟2个月以减少术中分泌物。故临床医生应询问病人是否有吸烟史并评估现时的吸烟情况,而且非急诊手术病人应尽早戒烟。 1.4充血性心力衰竭 多变量风险因素分析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导致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危险比率为2.93。 1.5功能相关性 有证据指出功能相关性是预示术后肺部并发症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完全依赖指病人无法进行日常活动,部分依赖则指病人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或他人的帮助来完成日常活动。对于完全依赖的病人其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比率为2.51,而部分依赖的病人则为1.65。 1.6 ASA分级 ASA分级不但能预测围术期死亡率还能预示术后肺部、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ASA分级越高,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越大。与I级相比Ⅱ级或更高级别的危险比率为4.87,Ⅲ级及其以上的危险比率>2.25。 表1. ASA分级和PPCs发生率 ASA分级PPCs发生率(%) I 1.2 Ⅱ 5.4 Ⅲ11.4 Ⅳ10.9 Ⅴ未知 1.7肥胖 研究表明肥胖甚至病态肥胖(体重指数>25kg/m2)均不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且据单变量研究报道肥胖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而非肥胖病人则为7.0%,两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1.8哮喘 哮喘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约3%,但研究指出哮喘并非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手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普外科)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7、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8、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9、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0、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12、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3、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术后切口疝13、女性不孕症(约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10、疝复发(复发率2~3%,需二次手术)11、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

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症

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症:倾倒综合症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毕罗氏Ⅱ式吻合法发生机会更多。根据症状在术后和进食后发生的迟早,临床上将倾倒综合症分为早期倾倒综合症和晚期倾倒综合症二类。一般认为此二种表现不同,性质各异的倾倒综合症,有时同时存在,致临床表现混淆不清。(1)早期倾倒综合症:表现为进食后上腹胀闷、心悸、出汗、头晕、呕吐及肠鸣腹泻等。患者面色苍白,脉搏加速、血压稍高。上述症状经平卧30~45分钟即可自行好转消失,如患者平卧位进食则往往不发生倾倒症状。症状的发生与食物的性质和量有关,进甜食及牛奶易引起症状,过量进食往往即引起症状发作。关于这种症状发生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认为早期倾倒综合症的原因有二种:一是残胃缺乏固定,进食过量后,胃肠韧带或系膜受到牵拉,因而刺激腹腔神经丛引起症状,所谓机械因素;二是大量高渗食物进入空肠后,在短期内可以吸收大量的液体,致使血容量减少,即透渗压改变因素。(2)晚期倾倒综合症:性质与早期综合症不同,一般都发生在手术后半年左右,而多在食后2~3小时发作,表现为无力、出汗、饥饿感、嗜睡、眩晕等。发生的原因由于食物过快地进入空肠内,葡萄糖迅速被吸收,血糖过度增高,刺激胰腺产生过多胰岛素,而继发生低血糖现象,故又称低血糖综合症。预防倾倒综合症的发生,一般认为手术时胃切除不要过多,残胃适当固定,胃肠吻合口不要太大。术后早期应少食多餐,使胃肠逐渐适应。一旦出现症状多数经调节饮食,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极少数病人症状严重而经非手术治疗持续多年不改善者,可考虑再次手术治疗。行胃肠吻合口缩小,或毕罗氏Ⅱ式改为毕罗氏I式,或行空肠代的胃、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

肺叶切除术后的护理常规

肺叶切除护理常规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等因素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膨胀不全、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有关。 3.焦虑/恐惧——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4.疼痛——与手术所致组织损伤有关。 5.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哮喘发作、支气管胸膜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训练患者进行腹式呼吸。 (3)做心、肺、肝、肾重要脏器的功能检查。 (4)遵医嘱做好原发病的控制。 (5)呼吸道准备:戒烟,保持口腔清洁。 2.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呼吸道护理。 (3)术后当日禁食,术后第1日流食。 (4)使用足量抗生素,肺结核者继续抗痨。 (5)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6)术后24小时下床活动。

肺叶切除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一般胸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避免呼吸道感染,如有感染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 3、如作上肺叶切除,需准备双管水封瓶一个或二个水封瓶。 4、支气管扩张和肺脓疡患者,要按病变部位指导病人进行体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5、记录每日痰量。 (二)术后护理 1、按一般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常规吸氧,根据肺叶切除大小,考虑呼吸代偿情况,酌情增加氧量和时间。 3、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术后4小时内,每30分钟测量一次,稳定后可延长间隔时间。 4、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胸腔出血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脉搏加快、颈部气管移位、呼吸音减弱、血压下降或引流量增多等,及时通报医生,并备好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气管切开包及氧气。 5、注意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如体温上升,体位性咳嗽、吐咖啡色痰等,应及时通报医生。 6、为预防肺不张,应鼓励和协助病人咳嗽咯痰,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口鼻内分泌物。肺段切除术后早期咳嗽,往往有血痰咳出,应给予耐心解释,消除顾虑。注意双侧肺呼吸音。 7、全肺切除后的胸腔引流管,是作为肺内调节压力用,故应夹闭引流管,不能随便开放。如病人呼吸困难,同时气管偏移健侧较重,应通知医生,开放夹子,以调节胸腔内压力,开放时,嘱病人勿剧烈咳嗽。 8、输液速度一般每分钟20~30滴为宜,防止肺水肿。 9、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脾切除护理查房

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床号:28 姓名:伍永彬性别:男住院号:1612699 我们今天查房的病例是脾切除、贲门周围离断术,通过今天的查房主要是要让大家了解并掌握此种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护理及其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 病人的病史: 患者,男,52岁。因乙肝25年,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要求手术而入院。 既往身体健康,半月前因不明原因腹胀,头晕,纳差,我院门诊B超提示:肝硬化,脾大,腹腔积液。现为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 入院查体:T36.2℃P 70次∕分 21次∕分BP 120∕80mmHg 体重54㎏ .中年男性,来时神清,精神可,肝病面容,面色晦暗,腹软,脾肋缘下可扪及,无明显触痛。 实验室检查:WBC 1.53×109/L,RBC 4.13×1012/L,HGB 134g/L, 胃镜提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重度),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离断术, 现术后三天,呼吸平稳,能下床活动,进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 术后查体:T37℃,P72次∕分, R21次∕分,BP,111∕78mmHg.切口敷料干燥固定,无渗血,血浆引流管术后未引流出血性液。 护理诊断: 1. 潜在并发症出血 2. 营养失调与机体代谢率增高及手术创伤有 3. 焦虑恐惧与担心治疗效果及花费有关 5. 知识缺乏与知识来源受限有关 6. 自理缺陷与手术创伤及体质虚弱有关 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与措施: 一、潜在并发症——出血 1. 定义出血是脾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一般多发生在脾切除术后的24~48h之间。 2. 原因 1术中血管结扎脱落2止血不彻底3术后病人过度咳嗽,呕吐,活动频繁。 3. 护理目标术后切口处无出血 护理措施 (1)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 (2)严密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出现气促、烦躁不安的及时上报,及时处理。(3)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创口引流者应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速度初时稍快,逐渐减慢;颜色由深变浅。引流过多、过快或引流液鲜红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4)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咳嗽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呕吐进行相应处理,限制探视,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5) 早期卧床休息,床上翻身活动,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术后两天床边活动。 (6)鼓励咳嗽排痰,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

肝切除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肝脏手术并发症? 肝切除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杨广顺,卢军华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 200438)[关键词] 肝切除术;出血;并发症;防治 [中图分类号] R65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7-1954(2001)03-0113-02 肝切除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若处置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很有必要再次强调肝切除术并发症防治的有关问题。 1 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防治 术中出血是肝切除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轻者,可导致血压下降,组织供氧减少;重者,可进一步引发其他并发症,甚至死亡。若术中出血无法控制,则可使手术无法进行。因此,对术中出血的预防和出血的正确处理非常重要。 1.1 血管损伤引起出血 以往,过分强调对术中大出血的 处理,而对大出血的预防则关注不够。由于肿瘤位置特殊,如位于第一、二、三肝门区的肿瘤或位于尾状叶的肿瘤,或行半肝、三叶肝切除时,必定要处理较粗大的血管,在这些情况下稍一疏忽,即有可能损伤血管,引起大出血。首先,术者在术前应对肿瘤的部位,术中可能会遇到的血管,以及如何处理这些血管,术中要做哪些预防措施,都要相当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我们的经验是,术前应结合CT 或MRI 甚至血管重建影像和DS A 行B 超检查,术者应同B 超医师一道研究B 超图像,多角度了解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如肿瘤的大小和部位,肿瘤边界清晰与否,肿瘤包膜完整与否,肿瘤与哪些血管相邻,与血管的最近距离是多少,肿瘤是否压迫血管,血管受压的程度、受压后推移程度和方向,肿瘤是否侵犯血管,血管受侵犯的程度,以及有否癌栓形成等。 对术前估计可能损伤下腔静脉的病人,术中应于肾静脉平面以上预置下腔静脉阻断带,以备修补下腔静脉之用。方法是:剪开静脉鞘,用长直角钳从下腔静脉一侧紧贴其壁,作钝性分离达下腔静脉另一侧,预置阻断带。肝上下腔静脉阻断带有时因其外露部较短,而较难放置,所以可游离左右冠状韧带,显露肝上下腔静脉两侧,再用心耳钳钳夹下腔静脉,同样可以达到阻断下腔静脉的目的。但要注意钳夹住下腔静脉。一旦发生下腔静脉壁撕裂,可以阻断第一肝门、肝下下腔静脉,钳夹住肝上下腔静脉,在无血状态下修补破口。 由于肝静脉的根部粗短,位于肝实质内,又受肿瘤占位的影响而移位,所以用血管钳钳夹静脉有时会滑脱,从而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切除位于第二肝门处的肿瘤时,有时需切断肝静脉。在肝静脉切断之前,可用中号针线缝扎肝静脉根部,再用血管钳钳夹切断后再结扎确实。一旦发生肝静脉 收稿日期:2001-06-10 作者简介:杨广顺(1951-),男,安徽人,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根部撕裂或结扎线滑脱,术者切勿惊慌,避免用止血钳盲目钳夹或盲目缝扎,因这样可导致血管破口扩大,止血更为困难。我们的经验是:术者应以食指置于下腔静脉后方并向前方顶起,拇指压住撕裂的肝静脉根部,暂时控制住出血,立即吸尽积血,显露静脉破口,在直视下予以修补。故切肝前充分游离冠状韧带,术者手指即可达到下腔静脉后方,从而控制出血,并立即进行修补。 作半肝切除或尾状叶切除分离第三肝门时,有时会将肝短静脉撕脱而致下腔静脉壁出现破口,出血汹涌。笔者采用了一种简便的指压缝合修补法,即当下腔静脉破裂出血时,术者先暂用左手食指按压住出血点,吸尽积血,同时迅速暴露术野进行修补,若术野暴露不理想时,切勿过度翻转肝脏而致破口扩大,可先用纱条填压止血,迅速游离肝周韧带切除肿瘤,使损伤部位得以良好暴露,并缝合修补。若仍有出血,而又无法进一步止血,可用明胶海绵填压出血处,在其上用纱条填塞压迫,但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将纱条另一端从切口引出,其旁再放置双套管引流,尽早结束手术。术后一周左右,待血性引流物的量减少后再逐渐拔出。预防肝短静脉出血的要点是:当分离该静脉时,向上牵拉时肝脏不宜用力过猛,宜从下方逐渐向上分离,每遇一根肝短静脉,用蚊式钳钳夹并切断,用细丝线结扎。 在剥离靠近第一肝门或位于中叶下段的肿瘤时,容易撕破门静脉或损伤肝动脉而发生大出血,因左右门静脉干较粗大,在行半肝切除时常因结扎不紧而滑脱出血。若遇此情况,可用双“U ”字交叉缝合肝门,同时打结。我们用此法处理了多例病例,无一例发生门静脉或肝动脉出血。 1.2 手术野广泛渗血 手术野广泛渗血系指手术切口、分 离之创面、肝断面的广泛渗血。多由术前肝脏功能欠佳,术中出血多,又输入过多的库存血引起。术前应重视检查凝血功能,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s 以上,术前应予纠正,予肌注维生素K 120~40mg ,每日一次。手术野广泛渗血,是一个危险的征兆。有效的方法是:一面立刻输入适量鲜血,并输注适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或其他凝血物质,如血小板和冷沉淀等;一面用氩气刀喷凝或缝扎止血,或用大块明胶海绵铺垫渗血区,其上用大纱条紧紧填塞压迫,缝合切口,尽早结束手术,3~5天后情况好转时,再逐渐拔出纱条。 2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2.1 肝切除术后出血 肝切除术后出血包括肝断面和其他 部位的出血,可以发生在术后数小时或数日后。常由术中止   第13卷第3期2001年9月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 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V ol.13N o.3 Sep.2001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和处理 奈曼旗人民医院朝格柱 1.胃出血:胃大部切除术后,一般在24小时以内,可以从胃管引流出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内容物,多为术中残留胃内的血液或胃肠吻合创伤面少量渗出的缘故,属于术后正常现象。 如果短期内自胃管引流出较大量的血液,尤其是鲜血,甚至呕血、黑便、严重者出现出血性休克,是少数病例因切端或吻合口有小血管未结扎或缝合不够紧密;胃粘膜被钳夹伤或旷置的十二指肠溃疡止血不彻底等原因所致的出血。出血也可能是继发的,即在手术后数天发生,多因结扎或缝合过紧,致使组织坏死,结扎缝脱落所致。较严重的早期出血,甚至发生休克,需要果断再次探查止血。继发性出血多不十分严重,大部经保守治疗即可自行止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这是胃大部切除术毕罗Ⅱ式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约10~15%。这一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7天。表现为右上腹突然发生剧烈疼痛或逐渐加重的疼痛,局部或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及持续或间断高热,尤其是腹腔引流见胆汁色肠液,应考虑十二指肠瘘。此时,经口或引流管行水溶性造影剂造影,不但可明确诊断而且还能了解瘘的部位、数目、路径、瘘口大小、肠道的连续性;超声、CT示腹膜后脓肿、积气,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或胆汁色有助于诊断。 预防方法是:要妥善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一旦发生残端破裂,手术修补很难成功,应即行引流术。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以防消化液的腐蚀。纠正内稳态失衡、营养支持与瘘流量控制,十二指肠瘘早期大量消化液丢失及腹腔感染,造成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高消耗状态、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常需补充1 500~3 000 kcal以上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水、电解质,通过中心静脉行TPN,不但可满足患者所需,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可使患者的胃肠道分泌液量减少50%~70%,增加瘘的自愈率,也利于再次手术。但使用中应注意非蛋白热卡、氮、胰岛素的配比等。一般经过2~3天内稳态失衡的纠正即开始TPN。但长期TPN会带来代谢紊乱、导管败血症、肠黏膜屏障损害等并发症,而肠内营养则可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只要提供不低于总热量20%的肠内营养就可避免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与肠道的菌群易位。故一旦瘘得到控制,应尽快过渡至肠内营养。可经从瘘口置入远端肠内的营养管或经空肠营养管注入素膳、牛奶、豆浆混合液等。此外,要应用抗菌素防治腹腔感染。如因输入空肠袢梗阻所致,可行输入空肠与输出空肠侧侧吻合,解除梗阻。经上术处理,多能自愈。 3. 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多发生在术后5-7天,如在术后1~2天内发生,则表示术中根本没有缝合好,一般来说,大多由缝合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局部组织水肿或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所致组织愈合不良。 胃肠吻合口破裂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如因吻合口破裂所致腹膜炎,须立即手术进行修补,多能成功。但术后一定保持可靠的胃肠减压,加强输血、输液等支持疗法。如吻合口破裂发生较晚,已局部形成脓肿或瘘,除了引流外,也要胃肠减压和支持疗法,一般在数周吻合口瘘常能自行愈合。若经久不愈者,则应考虑再次胃切除术。

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案

各类手术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手术并发症是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败血症、休克/心脏骤停、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急性溃疡、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等。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另一类则为多数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⑴术后出血预防措施:①手术时严格止血。关腹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②术中渗血较多时,必要时术后应用止血药物;③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⑵切口感染预防措施:①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②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渗血、血肿;③加强术前、术后的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④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⑥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注意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⑶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①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②术后再突然增加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③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切口血肿和感染;④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⑷肺不张预防措施:保持顺畅的呼吸运动:①术前锻炼深呼吸;②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③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④全麻手术结束前充分吸取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头侧位平卧,防止呕吐物和口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全肺切除护理 【术前护理】 ㈠心理护理 全肺切除术的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情绪,轻松接受治疗,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㈡呼吸道护理 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憋气,入院后可给予间断低流量吸氧,2次/d,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对痰液粘稠者可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咳出。 ㈢术前指导 1、由于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因此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尤为 重要。 ⑴戒烟: 对有吸烟史患者,术前绝对禁烟2周,让患者明白吸烟的危害,了 解术前术后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重要性。 ⑵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等深呼吸训练,讲解 呼吸功能的重要性,从而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①缩唇呼吸:患者双手交叉置于腋前,用鼻深吸气时感胸廓扩张至最大,屏气2~3 s,然后用嘴将气体慢慢呼出,呼气时口唇收拢,作吹口哨样。呼吸按规律进行,每天练习5~10次,每次10 min,开始由护士指导,然后让患者独立练习。 ?②腹式呼吸:病人取平卧位,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稍用力压腹部,腹部尽量回缩,屏气1-2s,呼气时缩唇,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呼气4-6s,吸呼比为1∶2,3次/d,每次10min,开始由护士指导, 直至病人完全掌握后由病人独立练习。 ?③有效咳嗽训练:有效咳嗽可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术前3 d教患者作深呼吸,吸气末屏气片刻后用力咳嗽,此时,腹肌强烈收缩,对抗膈肌在肺内形成压力,对抗关闭的气道,将会厌和声门气体冲出,促使分泌物向上运动,将气管内的痰液排出(即深吸一口气→屏气→咳嗽),应避免只用喉头振动引起的无效咳嗽。 2、加强饮食指导术前必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均衡饮食,以提 高机体的抵抗力。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利于术后恢复。 3、讲解术后监护及各种管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配合。 4、术前3d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的需要。 【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监护 全肺切除术后监护十分重要。护士应立即接好各种监护和治疗仪器,保护好各种管道。术后48h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每15min~30min测量1次,至少连续8次,待生命体征平稳后逐渐改为Q1h、Q2h、Q4h测量。 勤听呼吸音,注意有无干、湿性啰音。密切观察神志、面色、末梢循环状况、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一)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 1.胃出血:胃大部切除术后,一般在24小时以内,可以从胃管引流出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内容物,多为术中残留胃内的血液或胃肠吻合创伤面少量渗出的缘故,属于术后正常现象。如果短期内自胃管引流出较大量的血液,尤其是鲜血,甚至呕血、黑便、严重者出现出血性休克,是少数病例因切端或吻合口有小血管未结扎或缝合不够紧密;胃粘膜被钳夹伤或旷置的十二指肠溃疡止血不彻底等原因所致的出血。出血也可能是继发的,即在手术后数天发生,多因结扎或缝合过紧,致使组织坏死,结扎缝脱落所致。较严重的早期出血,甚至发生休克,需要果断再次探查止血。继发性出血多不十分严重,大部经保守治疗即可自行止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这是胃大部切除术毕罗Ⅱ式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约10~15%。多因低位十二指肠溃疡,特别穿透到胰腺头部的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时过多松动十二指肠损伤浆肌层或血液循环;残端缝合过紧,过稀或结扎过紧均能造成残端愈合不良。输入空肠袢梗阻,胆汁,胰液及肠液滞留在十二指肠腔内,十二指肠膨胀,肠腔内压力不断增高而致残端破裂。这一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7天。表现为右上腹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局部或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右上腹穿刺可抽出胆汁样液体,预防方法是:要妥善缝合十二指肠残端,残端缝合有困难者,可插管至十二指肠腔内作造瘘术,外复盖大网膜。溃疡病灶切除困难者,选择病灶旷置胃大部切除术式,避免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一旦发生残端破裂,手术修补很难成功,应即行引流术,在十二指肠残端处放置双腔套管持续负压吸引,同时也要引流残端周围腹腔。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以防消化液的腐蚀。以静脉营养法或空肠造瘘高营养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充足的营养。此外,要应用抗菌素防治腹腔感染。如因输入空肠袢梗阻所致,可行输入空肠与输出空肠侧侧吻合,解除梗阻。经上术处理,多能自愈。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多发生在术后5~7天,如在术后1~2天内发生,则表示术中根本没有缝合好,一般来说,大多由缝合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局部组织水肿或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所致组织愈合不良。胃肠吻合口破裂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如发生较晚,局部已形成脓肿逐渐向外穿破而发生胃肠吻合外瘘。如因吻合口破裂所致腹膜炎,须立即手术进行修补,多能成功。但术后一定保持可靠的胃肠减压,加强输血、输液等支持疗法。如吻合口破裂发生较晚,已局部形成脓肿或瘘,除了引流外,也要胃肠减压和支持疗法,一般在数周吻合口瘘常能自行愈合。若经久不愈者,则应考虑再次胃切除术。 4.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梗阻现象:胃大部切除毕罗氏I式吻合,梗阻机会较少,仅偶尔发生吻合口梗阻。如应用毕罗氏Ⅱ式吻合,梗阻机会较多,现分述如下。(1)吻合口梗阻:发生率约为1~5%,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胀痛、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多无胆汁。梗阻多因手术时吻合口过小;或缝合时胃肠壁内翻过多;吻合口粘膜炎症水肿所致。前二种原因造成的梗阻多为持续性的不能自行好转。需再次手术扩大吻合口或重新作胃空肠吻合。粘膜炎症水肿造成的梗阻为暂时性的,经过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可自行症状消失。梗阻性质一时不易确诊,先采用非手术疗法,暂时停止进食,放置胃肠减压,静脉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若因粘膜炎症水肿引起的梗阻,往往数日内即可改善。经二周非手术治疗仍有进食后腹胀,呕吐现象,应考虑手术治疗。(2)输入空肠袢梗阻:在毕罗氏Ⅱ式手术后,如输入空肠袢在吻合处形成锐角或输入空肠袢过长发生屈折,使输入空肠袢内的胆汁,胰液、肠液等不易排出,将在空肠内发生潴留而形成梗阻。输入空肠段内液体潴留到一定量时,强烈的肠蠕动克服了一时性的梗阻,将其潴留物大量排入残胃内,引起恶心、呕吐。临床表现为食后约15~30分钟左右,上腹饱胀,轻者恶心,重者呕吐,呕吐物主要是胆汁,一般不含食物,呕吐后患者感觉症状减轻而舒适。多数病人术后数周症状逐渐减轻而自愈,少数症状严重持续不减轻者需手术治疗,行输入和输出空肠袢之间侧侧吻合术。如输入空肠袢在吻合口处比输出空肠袢低,食物逆流近端肠段内。症状多为食后不久即呕吐,呕吐物即有食物也有胆汁。钡餐检查见大量钡剂进入近端空肠腔内。对少数症状重持续不减轻者可再次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与输入空肠袢梗阻相同。以上情况均属单纯性梗阻。另一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

文章编号:1000- 5404(2012)09-0893-03A [通信作者]刘毅,E-mail :alydsj@163.com Common complications after pneumonectomy for lung cancer :an analysis of 155cases Zhang Jing ,Wang Yunxi ,Chu Xiangyang ,Xue Zhiqiang ,Liu Yi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neumonectomy due to lung cancer ,and investigate how to prevent and manage them.Methods A total of 155patients of lung cancer undergoing pneumonectomy in our department during the time period of January 2009to October 2011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ir clinical data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age ,preoperative medical history ,lung function ,postoperative intub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Result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51cases ,accounting for 32.90%.These were arrhythmia in 31cases ,lung infection in 13cases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1case ,pulmonary embolism in 3cases ,bronchopleural fistula in 2cases ,and postoperative intrathoracic active bleeding in 1case.Five patients died in peri-operative time ,and the surgical mortality was 3.22%.The causes of death were probably pulmonary embolism for 3cases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following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s in the other 2cases.Conclusion Pneumonec-tomy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is a high-risk surgical procedure ,and postoperative common complications include arrhythmia ,lung infectio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ulmonary embolism and bronchopleural fistula.Surgical indications should be strictly defined for the patients who are about to take pneumonectomy.Before operation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examinations are necessary.After operation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inten-sive care should be enhanced so a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azards following pneumonectomy by means of timely and correct treatment. [Key words ]lung cancer ;pneumonectom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Yi ,E-mail :alydsj@163.com 全肺切除术是肺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术式,虽然 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 麻醉技术和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但术 后并发症仍高达11% 49%,死亡率2.9% 12%[1]。 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行肺癌全肺切除155例,约占同期肺癌手术治疗的8.47%(155/1831),其中右全肺切除45例(29.03%),左全肺切除110例(70.97%)。现将155例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临床医师预防及处理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提供参考。3 98第34卷第9期 2012年5月15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 Third Mil Med Univ Vol.34,No.9May 152012

手术后常见 并发症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 8、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

9、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 10、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 1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2、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 13、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 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 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 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 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 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 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 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 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你好;1.胃出血:胃大部切除术后,一般在24小时以内,可以从胃管引流出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内容物,多为术中残留胃内的血液或胃肠吻合创伤面少量渗出的缘故,属于术后正常现象。 如果短期内自胃管引流出较大量的血液,尤其是鲜血,甚至呕血、黑便、严重者出现出血性休克,是少数病例因切端或吻合口有小血管未结扎或缝合不够紧密;胃粘膜被钳夹伤或旷置的十二指肠溃疡止血不彻底等原因所致的出血。出血也可能是继发的,即在手术后数天发生,多因结扎或缝合过紧,致使组织坏死,结扎缝脱落所致。较严重的早期出血,甚至发生休克,需要果断再次探查止血。继发性出血多不十分严重,大部经保守治疗即可自行止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这是胃大部切除术毕罗Ⅱ式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约10~15%。这一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7天。表现为右上腹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局部或全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 预防方法是:要妥善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一旦发生残端破裂,手术修补很难成功,应即行引流术。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以防消化液的腐蚀。以静脉营养法或空肠造瘘高营养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充足的营养。此外,要应用抗菌素防治腹腔感染。如因输入空肠袢梗阻所致,可行输入空肠与输出空肠侧侧吻合,解除梗阻。经上术处理,多能自愈。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多发生在术后5-7天,如在术后1~2天内发生,则表示术中根本没有缝合好,一般来说,大多由缝合不当,吻合口张力过大,局部组织水肿或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所致组织愈合不良。 胃肠吻合口破裂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如因吻合口破裂所致腹膜炎,须立即手术进行修补,多能成功。但术后一定保持可靠的胃肠减压,加强输血、输液等支持疗法。如吻合口破裂发生较晚,已局部形成脓肿或瘘,除了引流外,也要胃肠减压和支持疗法,一般在数周吻合口瘘常能自行愈合。若经久不愈者,则应考虑再次胃切除术。 4.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梗阻现象胃大部切除毕罗氏I式吻合,梗阻机会较少,仅偶尔发生吻合口梗阻。如应用毕罗氏Ⅱ式吻合,梗阻机会较多,现分述如下。 (1)吻合口梗阻:发生率约为1~5%,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胀痛、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多无胆汁。梗阻性质一时不易确诊,先采用非手术疗法,暂时停止进食,放置胃肠减压,静脉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若因粘膜炎症水肿引起的梗阻,往往数日内即可改善。经二周非手术治疗仍有进食后腹胀,呕吐现象,应考虑手术治疗。 (2)输入空肠袢梗阻:临床表现为食后约15~30分钟左右,上腹饱胀,轻者恶心,重者呕吐,呕吐物主要是胆汁,一般不含食物,呕吐后患者感觉症状减轻而舒适。多数病人术后数周症状逐渐减轻而自愈,少数症状严重持续不减轻者需手术治疗。钡餐检查见大量钡剂进入近端空肠腔内。对少数症状重持续不减轻者可再次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与输入空肠袢梗阻相同。 以上情况均属单纯性梗阻。另一各梗阻情况比较严重,常发生绞窄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有时偏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这一类梗阻容易发展成绞窄,应极早手术治疗。 (3)输出空肠袢梗阻:主要表现为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和胆汁。确诊应借助于钡餐检查,以示梗阻的部位。症状严重而持续应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 5.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症:倾倒综合症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毕罗氏Ⅱ式吻合法发生机会更多。临床上将倾倒综合症分为早期倾倒综合症和晚期倾倒综合症二类。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目录 一、术后出血 二、术后切口感染 三、术后切口裂开 四、术后疼痛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六、术后肺不张及肺炎 七、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术后肺栓塞 九、术后尿潴留 十、术后腹腔感染 十一、术后肠梗阻

一、术后出血 (一)病因: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表示内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出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大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异常着,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多少,引流管内出血量

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第九章常见外科疾病 第一节胃大部切除术后 一、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 (一)胃大部切除术后主要营养并发症 1.体重减轻发生率约5%,术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是主要原因,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做到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 2.贫血发生率10%~20%,与出血、能量、蛋白质、铁摄入量不足有关,营养治疗按缺铁性贫血进行,适量增加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3.腹泻与脂肪因胃排空过快。小肠蠕动过强,使胰胆分泌液与食糜不能充分混合,脂肪类食物不能乳化引起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应采用低脂少渣饮食。 (二)术后出血 发生在术后24小时后,为鲜血,主要原因为吻合口出血。 (三)术后呕吐 引起的原因有残胃蠕动无力或胃排空时间延长;术后梗阻;前者应胃肠减压、禁食,营养支持可采用胃肠外或鼻饲,鼻饲管应进入空肠。 (四)碱性反流性胃炎 术后数月或数年发生,因术后胆汁、胰液进入残胃,胆盐、卵磷脂破坏胃粘膜屏障,H+逆向转移,促使组胺释放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其临床表现基本同急慢性胃炎,因病程长易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应按急慢性胃炎并发营养不良和贫血给予营养支持。(五)吻合口溃疡 发生在术后两年左右,临床表现同消化性溃疡病,营养治疗同消化性溃疡病,注意观察胃出血的发生,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六)倾泻综合征(dumping symlrome) 倾泻综合征的发生可发生在早期和晚期,原称早期为倾泻综合征,晚期称低血糖综合征或迟发性倾泻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可同时存在。倾泻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如下。 1.早期倾泻综合征在进食30分钟以内发生,其症状由心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有全身无力、头昏、晕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呼吸加大、血压下降;由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有上腹饱胀不适、腹泻。发病机制是胃容积减少及失去幽门控制,食物和液体快速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引起胃肠功能、血管舒张功能的紊乱、胃肠道激素改变、血容量下降而出现的特异综合征。 2.晚期倾泻综合征又称迟发性倾泻综合征或低血糖综合征。主要症状有:餐后2~4小时发生,以血管舒张症状为主,胃肠症状不明显。发病机制是胃失去胃窦和幽门控制,排空过快,糖类食糜快速进入空肠并迅速大量吸收,血糖快速升高以及空肠上端高渗性食糜引起高血糖素大量释放,刺激胰岛素释放大量胰岛素,使血糖迅速降低而发生的系列症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