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高秀华答案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高秀华答案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高秀华答案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高秀华答案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3.(√);4、(√);5、(√);6、(√)

二、选择题

1.B ;

2. B ;

3.A ,C ;

4.B ,C ;

5.C ;

6.A

三、分析与计算

1、解:

(1)轧辊的不均匀热膨胀:轧辊温度沿轴向和径向均呈不均匀分布,因此其热膨胀也不同,进而影响实际辊缝形状。

(2)轧辊的磨损:由于轧辊受力不均,使轧辊的磨损也呈现不均匀,进而也影响实际辊缝的形状。

(3)轧辊的弹性变形:这主要包括轧辊的弹性弯曲和

弹性压扁。轧辊的弹性压扁沿辊身长度分布是不均匀

的,这主要是由于单位压力分布不均匀所致。而在靠

近轧件边部的压扁要小一些,为此使边部辊缝变小,

使带钢出现边部减薄。

如图所示,此直线反映了板凸度保持一定时压力与板

厚的关系,其斜度依成品板凸度(z z h δ)及宽度(影

响到R K )等而变化,即因产品不同而不同。各道次

的压力P 和板厚h 值基本上应落在此直线的附近,才

能保持均匀变形。如图,出现边浪时,说明轧制力超

过了板形良好要求的轧制力,此时应当适当减小辊缝,

即应当抬起压下,降低压下量,使轧制力降到良好板

形要求的轧制力范围。

2、解:

Δh =H ·ε=150×30%=45(mm)

_h =(150+(150-45))/2=127.5(mm)

l =(R ·Δh )1/2=(800/2×45) 1/2=134.16(mm)

n σ=0.785+0.25·l/h=0.785+0.25×

134.16/127.5=1.05

MPa n K n p 8.18015015.105.115.1_

=??=??=?=-?σσσ

kN N l B p P 242562425612816.13410008.180==??=??=-

M=2·P ·l =2×24256×134.16×10-3

=6508kN ·m=6.5MN

四、简要回答问题

1、影响前滑的因素主要有:

(1)随压下率增加,前滑增加;(2)随轧件厚度减小,前滑增加;(3)随轧件宽度增加,宽展先增加后逐渐趋于不变;(4)随辊径增加前滑增大(5)随摩擦系数增加,前滑增大;(6)前张力使前滑增加,后张力使前滑降低。;

2、改善咬入的措施主要有:

(1)用钢锭小头先送入轧辊进行轧制,或者采用带有楔形断头的轧件进行轧制,此时咬入角较小。在摩擦条件一定的条件下,易于实现自然咬入。

(2)强迫咬入,用外力将轧件强行推入到轧辊中,由于外力作用使轧件前端被压扁,减小了前端的接触角,同时增加了水平方向咬入的合力,因而使咬入条件得到了改善。

3、型材的生产特点是什么?予以说明。

答:(1)品种规格多。型钢品种与规格目前已达万个以上;(2)断面形状差异大。在型材产品中,除了方、圆、扁钢断面形状简单且差异不大外,大多数是复杂断面型材,这些钢材不仅断面形状复杂,而且互相之间断面形状差异很大,这些产品的孔型设计和轧制生产都有其特殊性;(3)断面形状复杂。在轧制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均匀变形;孔型各部存在明显的辊径差;非对称断面在孔型内受力、变形不均;断面各分支部分接触轧辊和变形的非同时性;断面各处温度不均匀,而产生轧后冷却收缩不均匀,造成轧件弯曲和扭转;工具磨损也不均匀,轧件尺寸难以精确计算;轧机调整、导卫装置设计、安装复杂;(4)轧机结构和轧机布置形式多种多样。在结构型式上:二辊式轧机、三辊式轧机、四辊万能轧机、多辊孔型轧机、Y 型轧机、45o轧机和悬臂式轧机等。在轧机布置形式上:横列式、顺列式、棋盘式、半连续式及连续式布置等。

4、 简述线材轧后控制冷却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其控制冷却原理。

答:两个类型:珠光体型控制冷却和马氏体型控制冷却

马氏体型控制冷却:线材轧后以很短的时间进行强烈冷却,使线材表面温度急剧降至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以下,使钢的表面层产生马氏体,在线材出冷却段以后,利用中心部分残留的热量以及由相变释放出来的热量使线材表面层的温度上升,达到一个平衡温度,使表面马氏体回火。最终得到中心为索氏体,表面为回火马氏体的组织。

珠光体型控制冷却:为了获得有利于拉拔的索氏体组织,线材轧后应由奥氏体化温度急冷至索氏体相变温度下进行等温转变,其组织可得到索氏体组织。

五、回答下列问题

1、无缝钢管生产的主要加工工序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答:穿孔:将实心管坯穿制成空心毛管。(内外表面质量和壁厚不均匀性);轧管:将空心毛管减壁延伸达到成品管所要求的热尺寸和均匀性。定(减)径:定径:是毛管获得成品管所要求的外径热尺寸和精度,提高管外表质量;减径:大管径减缩到所要求的外径热尺寸和精度;张力减径:在前后张力作用下,减径同时减壁。

2、管材纵轧孔型有哪几种?孔型的严密性取决于什么条件?

答:管材孔型有椭圆和圆两大类。圆孔型又有弧边圆、切边圆和正圆。孔型有的严密性取决于两个条件(1)椭圆孔型的严密性主要取决于孔型的宽高比,比值愈小,严密性愈好,(2)圆孔型除了决定于孔型宽高比之外,还受到孔型开口角的影响,小开口角利于孔型的严密性。

电子工艺期末复习题

电子工艺期末复习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电子工艺考试题 一、通用知识部分(基础知识)、实物知识1.单项选择题(40分) 1)电子工艺学是一门在电子产品设计和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而过去有不重视的(b); A工艺学科、B技术学科、C工程学科、D技术科学2)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参数包括参数、规格参数和(a); A质量参数、B技术参数、C数据参数、D封装形式3)常用电阻器的允许偏差有±5%、±10%、±20%,分别用字母(b)标志它们的精度等级; AJ、N、MBJ、K、MCK、J、MDJ、M、K4)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Q值),可定义为(c);AQ=L/r、BQ=Lr/ω、CQ=ωL/r、DQ=ωLr; 5)(c)以下频率,是低频接插件通常适合的频率;A90MHz、B80MHz、C100MHz、 D120MHz 6)焊锡丝直径有、、、、(c)、;ABCD 6)7)按照电子行业的部颁标准,覆铜板材的标准厚度有、(c)、、等; A、B、C、D8)元器件的安装固定方式由,立式安装和(a)两种; A卧式安装、B并排式安装、C跨式安装、D躺式安装9)漏感是指没有耦合到磁心或其他绕组的(c); A能量、B剩余电感、C电感量、D电流能量10)焊盘的形状有(d)、圆形和方形焊盘; 7)A椭圆形、B空心形、C梅花形、D岛形11)在开关电源工作方式中,哪种开关方式及经济又简单实用 8)A正激、B推挽、C反激、D全桥、E半桥12)SMC元件的小型化进程(公制):3225、3216、(d)、2125、2012、1608、1005、0603; 9)A3200、B3016、C2525、D、2520 13)我们所说的工艺图主要是(b)、印制板图、印制板装配图、布线图、机壳图和面板图等; A实物接线图、B实物装配图、C整机接线图、D、整机工程图 14)小外形集成电路(SOIC)允许的贴装偏差范围:允许有平移或旋转偏差,但必须保证引脚宽度的(d)在焊盘上。 A2/3、B3/5、C2/5、D3/4、E4/515)手工贴装的工艺流程是(a); A1、施放焊膏2、手工贴片3、贴装检查4、再流焊5、修板6、清洗7、检验 B1、施放焊膏2、手工贴片3、贴装检查4、再流焊5、清洗6、修板7、检验 C1、施放焊膏2、手工贴片3、贴装检查4、再流焊5、清洗6、检验7、修板 D1、施放焊膏2、手工贴片3、再流焊4、修板5、清洗6、贴装检查7、检验 17)PROTEL的主要功能是,分别是使用设计管理器、(d)、设置访问权限、方便调用设计工具、同步设计和电路仿真信号分析。 A程序设计管理、B方便调试管理、C自动绘图管理、D文档统一管理、E文档设计管理18)屏蔽可分为三种:电屏蔽、磁屏蔽和(c); A电荷屏蔽、B电力屏蔽、C电磁屏蔽、D电源屏蔽、E磁滞屏蔽 19)影响电子产品工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候、(a)和电磁干扰;A机械、B环境、C电辐射、D电源干扰、E地理位置 20)影响电子产品寿命,是元件、(b)和设计工艺; A机械应力、B使用环境、C电辐射、D电源干扰、E地理位置 判断题(30分)

电路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理论》 一、填空题 1 .对称三相电路中,负载Y联接,已知电源相量?∠=? 0380AB U (V ),负载相电流?∠=? 305A I (A ) ;则相电压=? C U (V ),负载线电流=? Bc I (A )。 2 .若12-=ab i A ,则电流的实际方向为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 3 .若10-=ab i A ,则电流的实际方向为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 4 .元件在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大于零,则元件 功率,元件在电路中相当于 。 5 .回路电流法自动满足 定律,是 定律的体现 6 .一个元件为关联参考方向,其功率为―100W ,则该元件 功率,在电路中相当于 。 7 .在电路中,电阻元件满足两大类约束关系,它们分别是 和 。 8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 和 。 9 .等效发电机原理包括 和 。 10.回路电流法中自阻是对应回路 ,回路电流法是 定律的体现。 11.某无源一端口网络其端口电压为)302sin(240)(?+=t t u (V),流入其端口的电流为 )602cos(260)(?-=t t i (A),则该网络的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该电路呈 性。若端口电压电流用相量来表示,则其有效值相量 =? U ,=? I 。 12.无源二端电路N 的等效阻抗Z=(10―j10) Ω,则此N 可用一个 元件和一个 元件串联组合来等效。 13 .LC 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压有效值V 10U L =,电容电压有效值V 10U C =,则LC 串联电路总电压有效值=U ,此时电路相当于 。 15.对称三相星形连接电路中,线电压超前相应相电压 度,线电压的模是相电压模的 倍。 16 .RLC 并联谐振电路中,谐振角频率0ω为 ,此时电路的阻抗最 。 17 .已知正弦量))(402sin()(1A t t i ?+=,))(1102cos()(2A t t i ?+-=,则从相位关系来看, ?1I ? 2I ,角度为 。 18 .在RLC 串联电路中.当频率f 大于谐振频率f 0时、电路呈 性电路;当f <f 0时.电路呈 性电路.当f =f 0时,电路呈 性电路。 19 .在RL 电路中,时间常数与电阻成 ,R 越大,则电路过渡过程越 。 20. Ω 4、Ω 6和Ω 12三个电阻并联,其总电阻是 。电阻并联时,电流按电阻 成 分配。 21 .某RC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为u c (t)=9-3e -25t V,则该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为 V ,零

分析工理论试题3-1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化验分析工理论试卷3-1 一、填空题(共10分,共20小题, 每小题0.5分) 1、天平称得某物质量为0.3417g,而它的真实值为0.3418g,测定的绝对误差 是。 2.电磁辐射(电磁波)按其波长可分为不同区域,其中可见区波长为______。 3. 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______。 4. K/ MY 称。 5.化学纯试剂简称为。 6. 准确度的常用表示方法是。。 7.按酸碱质子理论, Na 2HPO 4 是。 8.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 ,而真实含水量为30.3% ,则 30.6%-30.3%=0.3% 为。 9.在吸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10.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所造成的相对误差叫。 11.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13.用0.100 mol·L- 1HCl滴定同浓度NaOH的pH突跃范围为 9.7~ 4.3。若HCl 和NaOH的浓度均减小10倍, 则pH突跃范围是。 14.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电极系统由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其中玻璃电极是作为测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浓度)的______。 15. 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称为。

16.pH =10.42有效数字位数为位。 17.已知0.10 mol·L- 1一元弱酸溶液的pH = 3.0, 则0.10 mol·L- 1共轭碱NaB 溶液的 pH是。 18.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为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19.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盛放在滴定管中。 20.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0分,把选项填在答案栏,对的 打“√”错的打“×”) 1. 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变革。 2. 按误差的性质,可把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3. 偶然误差也称为随机误差。 4.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可以分次修约。 5.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采取“四舍五入”的规则。

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

11级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概念填空: 1.电路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 2.电路中电流数值的正或负与参考方向有关,参考方向设的不同,计算结果也不同。 3.理想电压源的端电压与流过它s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无关,流过它的电流由端电压与外电路所共同决定。 4.由电路中某点“走”至另一点,沿途各元件上电压代数和就是这两点之间的电压。5.相互等效的两部分电路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 6.电阻并联分流与分流电阻值成反比,即电阻值大者分得的电流小,且消耗的功率也小。 7.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大电阻分得的电压大,小电阻分得的电压小功率也小。 8.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相互等效是对外电路而言。 9.在电路分析中,应用戴维南或诺顿定理求解,其等效是对外电路而言。 11 .常用的线性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有二极管和三极管。 12.二极管正向偏置,是指外接电源正极接二极管的阳(或正)极,外接电源负极接二极管 的阴(或负)极。 13.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杂 3 价元素,其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少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40. N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杂 5 价元素,其多数载流子是 自由电 子 ,少数载流子是 空穴 。 14.若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其发射结必须 正偏 、集电结必须 反偏 ;三极管最重要的特性是具有 电流放大 作用。 15.根据换路定则,如果电路在t=0时刻发生换路,则电容的电压u c(0+)= uc(0-) , 电感电流i l (0+)= i l (0-) 。 16.三极管工作时,有三种可能的工作状态,它们分别是__放大状态_、___饱和状态、___ 截止状态_____。 38.3个输入的译码器,最多可译出 __8____(2×2×2)____ 路的输出。 17.4个输入的译码器,最多可译出 __16___(2×2×2×2)______ 路的输出。 18.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可将数字电路分为___组合______逻辑电路和 时序________逻辑电路两大类。 19.F=A —— (B+C) +AB C —— 的最小项表达式是 m1+m2+m3+m6 。 20.两个电压值不同的理想电压源并联,在实际电路中将 不允许(或不存在) 。 33.两个电流值不同的理想电流源串联,在实际电路中将 不允许(或不存 在) 。 21.基本数字逻辑关系有 与 、 或 、 非 三种。

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 A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 C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 C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对比性 ( C E )4、“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 E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 ABC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 A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 ABC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 C D )9、新课改强调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CDE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 ( BCD )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E、机械学习 ( ABCDE )12、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 ( ABCDE )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原则 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激励性 ( ABCD)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DE )16、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 A、爱与严格要求结合 B、爱与尊重、信任结合 C、全面关怀学生 D、关爱全体学生 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 ABC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因材施教 E、教师的“教育机智” ( ABC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 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化学分析工试题

化学分析工试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单位部门:姓名:准考证号:考场: 水泥化学分析工理论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GB/T176-2008标准仅适用于各类水泥及熟料的化学分析。() 2、一般浓度的HCI、KOH溶液同样具有缓冲溶液的作用。() 3、GB/T176标准采用直滴法(基准法)测定Al3+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Ti2+的干扰。() 4、测定铁石、硫酸渣中Fe 2O 3 时,可以使用EDTA直接滴定法。() 5、测定水泥中氧化镁时,不能用盐酸直接分解样品。() 6、不溶物是一种化学成分,它是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留下的不溶残渣。() 7、快速灰化法测定煤中灰分时,可充许将灰皿连同煤样直接放入马弗炉中灼烧。 () 8、GB/T176标准规定,灼烧过的SiO 2 沉淀要求用HCL和KF处理,以便消除沉淀上吸附杂质的干扰。() 9、新标准增加氯离子含量要求,主要是限制外加剂的加入。() 10、K-B指示剂、CMP指示剂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可显示不同的颜色。()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GB/T176-1996标准规定,在进行化学分析时,除另有说明外,必须同时做 的测定,其他各项测定应同时进行并对所测结果加以校正。

2、分析实验室用水共分三个级别,其中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可用 等方法制取。 3、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须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各做,取 为测定结果。浓度运算过程中保留有效数字,浓度值报出结果取有效数字。 4、水泥化学分析中,分解试样的熔剂分为和两种。 5、煤的工业分析中,ad、ar分别代表基基。 6、使用没有经过校准的量器(如容量瓶、滴定管等)容易造成误差。 7、空白试验是指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所进行的试验。 8、铜盐回滴法测铝时,终点颜色与剩余量和PAN指示剂的加入量有关。 9、GB/T176-2008标准规定了水泥中三氧化硫测定可 用、、 和方法。 10、某些试样的烧失量出现负值,主要原因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水泥烧失量测定是指试样在950-1000℃下灼烧()。 A、1-1.5小时 B、1小时 C、30分钟 D、20-30分钟 2、在测煤的工业分析时,灰分的测定应在温度升至()时,在该温度下保温30分钟。 A、350℃ B、500℃ C、815℃ D、700℃ 3、银坩埚—NaOH溶样,用酸分解溶块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后,有时溶液出 现混浊是()造成的。

理论复习题及答案3

1.关于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是指研究防止事故发生或控制事故发生的实际措施 B、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是分辨.识别.分析确定系统内存在的危险 C、危险和有害因素存在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D、对于危险和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亦即危险和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设想的事故模式 2.下列关于评价单元的方式对策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保险装置是指发生危险情况时,能自动动作消除危险状态的装置 B、采用机械通风时,要根据季节风向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厂房内有足够的换气次数 C、惰性气体保护的作业是缩小或消除易燃可燃物质的爆炸范围,从而防止燃烧爆炸 D、隔离密封盒的防爆等级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的等级相适应 3.在类比某个危险和有害因素时若只有安全管理制度,而没有设置安全设施或没有设置控制型的安全设施,则此危险和有害因素处于“失控”状态,构成()。 A、事故隐患 B、事故发生 C、危险识别 D、隐患控制 4.下列不属于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内容的是()。 A、设备本身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 B、标准设备是否由具有生产资质的专业工厂所生产.制造 C、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D、设备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5.当外力去除后,物质世界的状态总是自发地转变成()。 A、无序 B、规则 C、运动 D、静止 6.下列属于评价单元的布局对策措施的是()。 A、本质安全布局对策措施 B、惰性气体保护布局措施 C、火灾危险性生产及储存设施的分布 D、通风换气设施的布局对策措施 7.在易燃物品的分类中,不包括()。 A、易燃固体 B、易燃液体 C、自燃物品 D、遇湿易燃物品 8.根据易燃液体的储运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其划分的种类不包括()。 A、甲类 B、乙类 C、预乙类 D、丙类 9.在易燃液体储运危险识别中,整装易燃液体运输辨识的内容不包括()。 A、装卸作业中的危险辨识 B、公路运输中的危险辨识 C、管道运输中的危险辨识 D、铁路运输中的危险辨识 20.下列不属于生物性危险和有害物质的是()。 A、致病微生物 B、易燃易爆性物质 C、传染病媒介物 D、致害动物 21.下列关于安全评价信息采集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互联网中查找采集属于间接采集法 B、对于安全评价来说,间接采集的信息是一般均属过去时间和空间的信息 C、采用现场便携式仪器或工具,对特定指标进行测量并记录,属于直接采集法 D、直接采集法一般采用“问.听.看.查”的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无序的22.评价结论应考虑逻辑思维方法中“逻辑规律”的运用,其中内容不包括()。 A、同一律 B、多元率 C、排中律 D、不矛盾率 23.下列关于确定安全评价方法应注意的问题的说的.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和条件 B、事故树分析法使用于分析基本的事故致因因素 C、被评价系统若同时存在几类危险和有害因素时,往往需要用几种安全评价方法分别进行评价 D、在安全评价中,由于评价目标的不同,要求评价的最终结果是不同的 24.毒害品水路运输方面的危险不包括()。 A、装载位置方面的危险 B、连挂时的速度危险 C、易燃毒害品的火灾危险 D、容器封口的危险25.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是()。 A、消息 B、调节 C、信息 D、管理 26.作为元素系统,若每个元素出现的概率相等,则为无序状态,这时符号熵被称为()。 A、高熵 B、低熵 C、最小熵 D、最大熵 27.关于对现场勘察结果进行汇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现场勘察得到的结果是直接信息的汇集 B、现场勘察的直接信息是通过现场检查.检测.检验及访问等途径采集到的信息 C、经数理统计将数据整理成可以与相关标准比对的格式,才能用于安全评价,得到结果 D、现场勘察结果汇总是信息处理的过程,是为安全评价和安全控制服务的 28.抓住评价项目安全评价最直接的关键是()。 A、单元评价结果 B、各类评价结果 C、单项评价结果 D、综合评价结果 29.下列不属于环境空间防爆意义中控制事故设施的是()。 A、轻质屋面 B、安全水封 C、蒸气幕 D、泄压面积 30.当前,对安全生产条件提出明确要求的不包括()。 A、矿山 B、建筑 C、化学用品 D、设备 31.在安全距离的达标要求中,一般对爆炸危险要查清楚()m,以内的周边环境。 A、300 B、500 C、800 D、1000 32.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是()。 A、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 C、起重伤害 D、高处坠落 33.在特种设备中,起重机械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不包括()。 A、由于基础不牢.超工作能力范围运行和运行时碰到障障碍等原因造成的翻倒 B、超过工作载荷.超过运行半径等引起的超载 C、与建筑物.电缆线或其他起重机械相撞 D、工作过程中必然的事故 34.在外界的力量作用下,系统中的元素呈()排列状态。 A、无序 B、混乱 C、静止 D、规则 35.安全评价现场動察中,工况调查的建立联系不包括()。 A、向企业出示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 B、项目中未进行初步设计的单体 C、说明需要企业配合的工作 D、介绍安全评价原则流程和评价工作流程 36.下列属于能量范畴的是()。 A、噪声的声能 B、有毒物质 C、有害粉尘和室息性气体 D、腐蚀性物质 37.评价方法按照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划分,不包括()。 A、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 B、物质系数分析法 C、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 D、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 38.在现场调查分析方法中,按过程调查的优点是()。 A、调查效率高 B、针对性强,易发现问题 C、目标集中,易体现安全管理的符合性 D、可系统地了解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可观察到各接口协调的情况 39.不安全行为所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是()。 A、必然事故 B、设备故障 C、管理缺陷 D、人员失误 40.在安全设施的种类中,下列不属于控制事故设施的是()。 A、泄压设施 B、紧急处理设施 C、低压真空系统的密封设施 D、紧急救授设施 41.安全评价各种信息汇集在()上,但也通过信息进行反馈控制。 A、信息流 B、管理流 C、控制流 D、能量流 42.在安全设施改进建议中,对构成“事故隐患”或“风险不可接受”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建议提高安全设施的配置并对安全设施的可靠性和()进行判断。 A、全面性 B、有效性 C、系统性 D、完整性

高级化学分析工理论试题集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化学分析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分人 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 可逆反应2HI (气) H 2(气)+I 2(气)这一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容器中压强增加时,其影响是( )。 A 、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同程度增加 B 、只增加正反应的速率 C 、只增加逆反应速率 D 、正反应速率比逆速率增加得快 2. 下列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A 、食盐和铵盐组成的水溶液 B 、盐酸和苛性碱组成的水溶液 C 、碳酸和纯碱组成的水溶液 D 、醋酸和它的钠盐组成的水溶液 3. 碘的电极反应式为:I 2+2e=2I -,若溶液中[I -]=10-2mol/dm 3时,电极电位是( )。(??I 2/2I -=0.534V ) A 、0.78V B 、-0.653V C 、0.653V D 、-0.78V 4. 标定AgNO 3用的氯化钠干燥的条件是( )。 A 、100℃烘至恒重 B 、180℃烘至恒重 C 、250℃烘至恒重 D 、500~600℃烘至恒重 5. 在实验室,常用浓盐酸与()反应,来制备氯气。 A 、Fe 2O 3 B 、KMnO 4 C 、Mg D 、MnO 2 6. 在某离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 ,先有白色沉淀产生,既而沉淀又消失,变得澄清 的阳离子是()。 A 、K + B 、Al 3+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 姓 名 单 位 名 称 准 考 证 号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 一、选择题: 1.在杂质半导体中,少子浓度主要取决于( ) (A) 掺入杂质的浓度、 (B) 材料、 (C) 温度 2.测得某PNP型三极管各极点位为:UB=-3V UE=-4V UC=-6V,则该管工作于( ) (A) 放大状态、 (B) 饱和状态、 (C) 截止状态 3.在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若更换晶体管使β值由50变为100,则电路的放大倍数( ) (A) 约为原来的1/2倍 (B) 约为原来的2倍 (C) 基本不变 4.在OCL电路中,引起交越失真的原因是( ) (A) 输入信号过大 (B) 晶体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 (C) 电路中有电容 5.差动放大器中,用恒流源代替长尾R e是为了( ) (A) 提高差模电压增益 (B) 提高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C) 提高共模抑制比 6.若A+B=A+C,则() (A) B=C; (B) B=C;(C)在A=0的条件下,B=C 7.同步计数器中的同步是指() (A)各触发器同时输入信号;(B)各触发器状态同时改变; (C)各触发器受同一时钟脉冲的控制 8.由NPN管组成的单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正弦波,输出电压出现顶部被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 (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频率失真 9.对PN结施加反向电压时,参与导电的是() (A)多数载流子(B)少数载流子(C)既有多数载流子又有少数载流子 10.当温度增加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 11.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这是因为它的() A、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 、共模抑制比大 D 、电压放大倍数大 12.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正确的接法是( ) 13.将代码(10000011)8421BCD 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 A 、(01000011)2 B 、(01010011)2 13.将代码(10000011)8421BCD 转换成二进制数为( ) A 、(01000011)2 B 、(01010011)2 C 、(10000011)2 D 、(000100110001)2 14.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应该有最小项( ) A 、2n 个 B 、n2个 C 、2n 个 D.、(2n-1)个 15.函数F=B A +AB 转换成或非-或非式为( ) A 、 B A B A +++ B 、B A B A +++ C 、B A B A + D 、B A B A +++ 16.图示触发器电路的特征方程Qn+1 =( ) A. n n Q T Q T + B. Q T +TQn C. n Q D. T 17.多谐振荡器有( ) A 、两个稳定状态 B 、一个稳定状态,一个暂稳态 C 、两个暂稳态 D 、记忆二进制数的功能 18.本征半导体电子浓度______空穴浓度,N 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______空穴浓度,P 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 ______空穴浓度 ( ) A 、等于、大于、小于 B 、小于、等于、大于 C 、等于、小于、大于 19.稳压管构成的稳压电路,其接法是( )

篮球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篮球课程理论考试试题卷及答案(A+B卷) 篮球课程理论考试试卷(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早的篮球规则是由篮球运动的创始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于1892年制定了()比赛规则。 A、15条; B、14条; C、13条; D、16条。 2、男子篮球于()奥运会上将男子篮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A、1948年第十四届; B、1952年第十五届; C、1936年第十一届; D、1940年第十二届。 3、在篮球技术教学中,应该依据技术动作形成的一般规律,在组织教学上,教材教法和运动负荷安排上,都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 A、直观性原则; B、从实际出发原则; C、循渐进原则; D、巩固提高性原则。 4、篮球教学中成绩考核的目的在于()学生掌握篮球理论、技术与技能的实际水平,促进学生勤学苦练,全面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内容和要求。 A、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 B、合理地准确地评价; C、提高教学质量; D、加强课堂控制。 5、单手或双手反弹传球的击地点应在距离()的地方。 A、接球人三分之一; B、接球人一米左右; C、接球人四分之三; D、接球人三分之二。 6、防守无球队员的选位一般应站在()位置上。 A、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的有利; B、站在对手与球篮之间; C、站在对手与篮之间远离球的一侧; D、站在对手与篮之间偏向有球一侧。 7、当进攻队员掩护时,防守掩护的队员及时提醒同伴并主动后撤一步,让同伴及时从自己和掩护队员之间过去,以便继续防住各自的对手,此配合是()。 A、挤过配合; B、绕过配合; C、穿过配合; D、交换防守配合。 8、制止快攻发动的关健是()。 A、积极拼抢前场篮板球; B、防守快下队员; C、堵截快攻第一传和接应; D、控制对方的推进和少防多。 9、战术基础配合是()有目的、有组织、协调行动的方法。 A、两人之间; B、四人之间; C、四五人之间; D、两三人之间。 10、快攻战术的三攻二配合中,防守队员平行站位时进攻应用()。 A、从两边线快速运球切入上篮; B、遇到防守时快速跳起远投。 C、快速传递超越防守到篮下攻击; D、从两个防守中间的中路运球突破,然后根据防守的堵位情况分球攻击。

分析工理论题(二套 含答案)

2008年南京市分析工技术比武试题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4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40分。) 1.反应A(气)+2B(气) 2C(气)+2D(固)+Q,达到平衡后,如要使V正加快,平衡向右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C )。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增大A的浓度 D、缩小容器体积 2.向1毫升pH=1.8的盐酸中加入水( A )才能使溶液的pH=2.8。 A、 9ml B、10ml C、8ml D、12ml 3.欲取50ml 某溶液进行滴定,要求容积量取的相对误差≤0.1%,在下列量器中宜选用( B ) A、50 ml量筒 B、50 ml移液管 C、50 ml容量瓶 D、100 ml量筒4.对照试验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其原因是消除了(A)。 A、方法误差 B、试验误差 C、操作误差 D、仪器误差 5.称量法测定黄铁矿中硫的含量,称取样品0.3853g,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B )。 A、 36% B、36.41% C、36.4% D、36.4131% 6.安瓿球吸取试样后,用( C )毛细管尾部。 A、润滑脂塞封 B、高温火焰烧结 C、小火焰熔封 D、胶帽套住 7.下面溶液能够导电的是(B )。 A、酒精溶液 B、食盐溶液 C、蔗糖溶液 D、无水硫酸 8.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中,不用进行检验的指标是( B )。 A、阳离子 B、密度 C、电导率 D、pH值 9.滴定分析用的标准溶液是( D )。 A、确定了浓度的溶液 B、用基准试剂配制的溶液 C、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D、确定了准确浓度、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10.分样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D )。 A、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 B、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 C、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D、物料经分样器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 11.在气相色谱法中,进行定性试验时,实验室之间可以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C )。 A、调整保留时间 B、保留时间 C、相对保留值 D、调整保留体积 12. 下列中毒急救方法错误的是( B )。 A、呼吸系统急性中毒时,应使中毒者离开现场,使其呼吸新鲜空气或做抗休克处理 B、 H2S中毒立即进行洗胃,使之呕吐 C、误食了重金属盐溶液立即洗胃,使之呕吐 D、皮肤、眼、鼻受毒物侵害时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13. 一般对标准物质和成品分析,准确度要求高,应选用( B )。 A、在线分析方法 B、国家、部颁标准等标准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右图中二极管为理想器件, V1工作在_导通__ 状态;V2工作在__截止___状态。 2、差分放大器对差模信号有较强的放大能力,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__抑制__能力。 3、三级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__正向__偏置,集电结__反向__偏置, 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__正向_偏置,集电结_正向__偏置。 4、根据反馈的分类方式,负反馈电路有4种组合形式,即_串联负反馈、_并联负反馈__、_电流负反馈_、电压负反馈。 5、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有两个重要特性对分析线性运用电路非常有用,他们分别是虚短、虚断。 6、逻辑函数的表示形式有四种:逻辑函数式、______真值表____、卡诺图和逻辑图。 7、将十六进制(0BF)转换成十进制= __191________。 8、计数器、寄存器、编码器、译码器中,属于组合逻辑电路的是___译码器编码器___,属于时序逻辑电路的是_____计数器、寄存器_________ 。 9、共阳接法的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应采用___低_______电平驱动的七段显示译码器。 1、数字信号只有 0 和 1 两种取值。 2、十进制123的二进制数是 1111011 ;八进制数是 173 ;十六进制数是 7B 。 3、一位十进制计数器至少需要 4 个触发器。 4、有一A/D转换器,其输入和输出有理想的线性关系。当分别输入0V和5V电压时,输出的数字量为00H 和FFH,可求得当输入2V电压时,电路输出的数字量为: 66H 。 5、设ROM容量为256字×8位,则它应设置地址线 8 条,输出线 8 条。 6、用256字×4位RAM,扩展容量为1024字×8位RAM,则需要 8 片 1、在常温下,锗二极管的门槛电压约为 0.1 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为 0.2 V。 2、三极管须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才能工作在放大区。 3、一般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 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 4、按移位方向,移位寄存器可分为单向移动寄存器和双向移动寄存器。 5、三态门的“三态”指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和输出高阻态。 6、(101111)(2)=47(10),(87)(10)=1010111(2) 7、用一个称为时钟的特殊定时控制信号去限制存储单元状态的改变时间,具有这种特点的存储单元电路称为触发器。 8、时序电路分为组合电路和存储电路两种。 二、选择题 1、离散的,不连续的信号,称为(B )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2、在下列逻辑部件中,不属于组合逻辑部件的是( D )。 A.译码器B.编码器 C.全加器D.寄存器

理论题复习(有答案)

初级理论题 1.1 选择题 下列各题均有几个答案,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标号填在括号中 1软盘的第(A )磁道最重要,一旦损坏,软盘就不能用了。 A.0 B。1 C。18 D。79 2计算机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又称(A ) A 。输入/输出(I/O)设备B。磁盘C。显示器D。打印机 3计算机的主机主机由(B )组成。 A.控制器、运算器,驱动器B。CPU,内存储器,驱动器C。控制器、运算器,内存储器D。内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4 计算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通常是指(D ) A.存储器和控制器。B。内存储器和运算器。C。控制器和运算器D。内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5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B) A.CPU,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B。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CPU,存储器。D。CPU,键盘和显示器。 6 多媒体技术是指(D) A.一种新的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B。超文本处理技术。C。声音和图形处理技术。D.计算机技术,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 7 下面不是反病毒软件的是(C ) A.KILL B。CPAV C。Word D。KV300 8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更(C ) A.价格更便宜。B。储存更多信息。C。存取速度快。D。价格虽贵,但能储存更多信息。 9 软盘驱动器是一种(C ) A.主存储器。B。数据通信设备。C。外部设备。D。CPU的一部分。 10 当磁盘处于写保护时,磁盘信息(A ) A.只能读不能写。B。只能写不能读。C。既能读又能写。D。既不能读又不能写。 11 3.5英吋高密度软磁盘的容量是(D ) A.360KB。B。720KB。C。1.2MB。D。1.44MB 。 因爲1.有上、下2个面。 2.每个面被划分为80个磁道。 3.每个磁道被划分为18个扇区。 4.每个扇区的存储容量固定为512字节。 所以: 1个磁道有512X18=9216=9216B(字节) 1个面有9216X80=737280=737280B 1个磁盘有737.28X2=1474560=1474560B 由于: 1KB=1024B 所以: 1474560字节=1440KB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样本

轧制理论某些思考题 1.简朴轧制过程条件,变形区及重要参数有哪些? 答:简朴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似,且均为积极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她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和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自身力学性质均匀。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和出口截面之间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区域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圆弧。(2)咬入角α:咬入弧所相应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R。(5)轧件轧前、后厚度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进咬入条件途径。 答:由α≦β应使α↓,β↑ 1.减小α办法:由α=a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 2)增大D。生产中惯用办法:3)采用开始小压下或采用带有楔形端钢坯进行轧制办法 2.提高β办法:轧制中摩擦系数重要与轧辊和轧件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大小关于1)变化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减少,采用低速咬入。3)变化润滑状况等。 3.宽展构成及分类。 答: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4.先后滑区、中性角定义。

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营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不不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营方向相似,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不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别界面相应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 5.拟定平均单位压力办法,阐明。 答:(1)理论计算法:它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本上,用计算公式拟定单位压力。普通,都要一方面拟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和图表法:依照大量实测记录资料,进行一定数学解决,抓住某些重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 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到建立,M.D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计算。(P50) 7.轧材按断面形状特性分类及重要用途。 答:依照轧材断面形状特性,分为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管材和特殊类型等。依照加工方式,轧制产品分为热轧材和冷轧材两大类。 (1)型材中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构造,扁钢重要用作桥梁、房架、栅栏、输电、船舶、车辆等。圆钢、方钢用作各种机械零件、农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题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理论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 以H2S04作为Ba+的沉淀剂,其过量的适宜百分数为( D )。 A、10% B、10~20% C、100~200% D、20~30% 2.消除试剂误差的方法是( A )。 A、对照实验 B、校正仪器 C、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D、空白试验 3. ( C)不是工业生产中的危险产品。 A、浓硫酸 B、无水乙醇 C、过磷酸钙 D、碳化钙 4.可以用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含硫化合物是( B )。 A、硫醇 B、磺酸 C、硫醚 D、磺酰胺 5.铁矿石试样常用( A )溶解。 A、盐酸 B、王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6.Kca Y2-=1010.69,当pH=9时,log a Y(H)=1.29,则K,caY2-等于(C )。 A、1011.98 B、10-9.40 C、109.40 D、1010.96 7. 在下面四个滴定曲线中,(D)是强碱滴定多元酸的滴定曲线。 A、B、 C、D、 8. 在电位滴定中,若以作图法(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确定滴定终点,则滴定终点为(C)。 A、E-V曲线的最低点 B、? ? E V V -曲线上极大值点 C、? ? 2E V V -为负值的点D、E-V曲线最高点 10、某人根据置信度为90%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如下报告、报告、合理的是( A )。 A、(30.78±0.1)% B、(30.78±0.1448)% C、(30.78±0.145)% D、(30.78±0.14)%

11. 下列各混合溶液,哪个不具有PH 值的缓冲能力( A )。 A、100ml 1mol/L HAC+100ml 1mol/L NaOH B、100ml 1mol/L HC1+2mol/L NH3?H2o C、200ml 1mol/L HA c+100ml 1mol/L NaOH D、100ml 1mol/L NH4C1+100ml 1mol/L NH3?H2o 12. 在硅酸盐的分析中,在铵盐存在下,加入氨水控制PH值为8-9,溶液中的Fe3+、Al3+、TiO22 形 成( B )而与Ca2+、Mg2+分离。 A、络合物 B、沉淀物 C、挥发物 D、有色物 13. 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大,则应采取( A)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 B、升高沉淀体系温度 C、增加陈化时间 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 14. 将PH=13.0的强碱溶液与PH=1.0的强酸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B )。 A、10.0 B、7.0 C、6.0 D、6.5 15.各厂生产的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标不同,均以K F: d-表示如下。若C1-离子的活度为F-的100 倍,要使C1-离子对F-测定的干扰小于0.1%,应选用下面( B )种。 A、10-5 B、10-1 C、10-3 D、10-2 16.以AgNO3为指示剂,用K24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Ba2+滴定分析属于(A)。 A、莫尔法 B、佛尔哈德法 C、法扬司法 D、非银量法 17.根据气体物料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在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各种()进行分析鉴定。 A、仪器分析法 B、化学分析法 C、燃烧分析法 D、吸收分析法 1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减小狭缝,可能消除(D)。 A、化学干扰 B、物理干扰 C、电离干扰 D、光谱干扰 19. 硫化氢中毒应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B)。 A、立即做人工呼吸 B、用生理盐水洗眼 C、用2%的碳酸氢钠冲洗皮肤 D、用湿肥皂水洗皮肤 20. 在火焰原子吸光谱法中,(C)不是消解样品中有机体的有效试剂。 A、硝酸+高氯酸 B、硝酸+硫酸 C、盐酸+磷酸 D、硫酸+过氧化氢 21.在托盘天平上称得某物重为3.5g,应记的( B ) A、3.5000g B、3.5g C、3.50g D、3.500g 22.用配有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作试样测定,待测组分出形如:,样 子的方顶峰,则可能的原因是(C )。 A、载气污染 B、仪器接地不良 C、进样量太大 D、色谱柱接点处有些漏气 23. 在金属离子M与EDTA的配合平衡中,其条件稳定常数与各种副反应系数的关系式应是 (B)。 A、αM(L)=1+β1[L]2+β2[L]2+……+βn[L]n B、logk'mY=logk mY-logαM-logαY+lgαmY C、LogK'mY=logK mY-logαM-logαY D、logk'mY=logk mY-logαy 24. 使用高温电炉灼烧完毕,正确的操作是(C)。 A、拉下电闸,打开炉门,用长柄坩埚钳取出被烧物件 B、打开炉门,用长柄坩埚钳取出被烧物件,拉下电闸 C、拉下电闸,炉门先开一小缝,稍后,再用长柄坩埚钳取出物件 D、打开炉门,用长柄坩埚钳取出被烧物件 25.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以分离度(D)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 A、1 B、0 C、1.2 D、1.5 26、使用电光分析天平时,零点、停点、变动性大,这可能是因为(B )。 A、标尺不在光路上 B、测门未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