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xxxx机场高铁站至航站楼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机场连接线工程起点位于xx高铁机场站,经xxx,跨xx路,穿xxx镇,终点位于机场T2航站楼,建设里程3.783公里,工程内容包括:大桥1座(941.3M 三工区),互通立交桥2座(200M市政二工区20M一工区),通道2座,站前广场1处、道路、绿化、照明及交安工程。工程总占地350.34亩(其中机场内47.34亩,x县303亩),拆迁建筑物6117平方米。

起点至新城铺段,长2.433公里,路基宽度为22米,双向四车道。道路两侧设4米绿化带。为方便周边居民出行,道路两侧设5米辅道。新城铺至机场内部段,长1.35公里,分离路基宽度为12米,按单向双车道设置。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2、《公路桥涵通用规范》(JTJ021-97)

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K024-85)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6、《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

7、《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

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4-09)

9、《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三、材料选用和质量检测

1)满堂支架用WDJ碗扣钢管支架,范本采用竹胶板,钢管48×2.4mm,48×0.9mm,48×0.6mm,48×0.3mm和竹胶板15×1220×2440两种,方木用10×10、15×15、10×5的方木三种。且有产品合格证。

2)本工程脚手架为桥梁顶板承重用,选用落地扣式多排钢管脚手架,现浇顶板外模采用60×150钢范本。

3)钢管端部切口应平整,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钢管应涂刷防锈漆做防锈处理,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完好。

4)扣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选用,且与钢管管径相配套的可锻铸扣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扣件,新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执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旧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锈蚀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5)方木的质量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不得使用变形断裂弯曲的方木。

四、满堂支架搭设及预压

(一)地基处理

1、先用推土机将表层耕质土、有机土推平并压实;承台基坑清淤后采用分层回填亚粘土并整平压实。原有地基整平压实后,再在其上填筑大约30cm的黄土,并选择最佳含水量时用振动压路机进行辗压,辗压次数不少于3遍,如果发现弹簧土须及时清除,并回填合格的砂类土或石料进行整平压实,然后在处理好的黄土层上铺设20cm石子,采用人工铺平,用YZ16吨振动压路机进行辗压。在石子层上按照安装满堂支架脚手钢管立杆所对应的位置铺设枕木;为尽量

减少地基变形的影响,在承台基坑回填好的地基上铺设大型废钢范本(此处不铺设枕木),废钢范本铺设时,面板朝下。压实的黄土层及石子层的宽度大约为28米。为避免处理好地基受水浸泡,在两侧开挖40×3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集水坑2、在高速公路交叉桩号k18225处,此处为高速公路,可不需处理地基,但需要防护,以免破坏路面。

(二)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案

1、支架搭设形式

1)一般地段立杆的纵横距均采用0.6m,中心处两排横距采用0.3m,纵距均采用0.3。

2)扫地杆距底板面0.2m,立杆界面处上下分别设置一道横杆间距0.6m(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3)剪刀撑的设置:

支架纵横剪刀撑每5排立杆设一排

2、搭设顺序及搭设方法

1)本工程架体纵向由中心线处立第一排立杆,左右分别与距中心线30cm 处立立杆,之后每隔0.6m设置一道立杆,即纵向184排立杆,横向距中心线15cm处设一道立杆,之后每隔30cm设置一道立杆

2)小横杆设置在大横杆之上,防止扣件质量问题造成小横杆脱落

3)架体与主体结构拉结牢固后,随着架体升高,剪刀撑应同步设置

4)安全网在剪刀撑等设置完毕后设置

5)立杆顶部用90cm立杆倒角处采用60cm立杆,顶托上铺方木纵向在140×100mm,横向在上为100×100mm间距为0.5m。

6)立杆升高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接头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邻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

7)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纵向斜杆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宜大于15cm

8)对接扣件的开口朝上或朝内

9)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10)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架高的1/300。

11)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连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

12)大横杆布置在立杆里侧,在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1/250且不大于50mm。

13)安全网应挂在外排杆件内侧大横杆下方,用26铁丝把网眼与杆件绑牢。

14)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扣件规格必须玉钢管外径相同;

b、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大于50KN.M

15)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3、支架的加固

1)支架纵横剪刀撑每5排设立杆一排。

2)立杆顶端安装可调式U型支托,先在支托内安装横向方木,再按设计间距和标高安装纵向方木。

(三)支架的预压

1、预压目的

1)检查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

2)消除地基非弹性形变和支架非弹性形变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控制

2、预压过程

1)支架预压应在箱梁底、侧模安装定位前进行。在钢管上下两端做观测点观测其沉降量,通过预压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量,掌握弹性变形量、支架基础的沉降沉降量及稳定期所需时间等指标。支架按梁体荷载的1.2倍进行压重。

2)加载及卸载顺序:按压重总荷载的0→25→50→100→50→25→0进行加载及卸载,并测得各级荷载下测点的变形值。

3、预压时间预压时间:施加100压重荷载后,前三个小时每小时观测一次并作记录,以后每三个小时观测一次,并测量各测点数据;压重24小时后,再次测量各测点数据。

4、预压观测观测位置分别设在每跨的L/2、L/4及墩位处,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共设20个测点,地面沉降同样设20个测点,采用水准仪观测,布设好观测点之后,加载前测定其标高,前一级加载后,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差不超过3mm进行下一级加载,按此步骤直至加载完毕,最后一次加载沉降稳定后,可进行卸载;期间按照加载及卸载步骤分别测得各级荷载下的模板下沉量及地面下沉量。并在卸载后全面测得各测点的回弹,分别计算出支架弹性变形值和非弹性变形值以及支架基础沉降值作为箱梁模板预抬量的依据。箱梁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灌注进行沉降观测,根据实际观测结果对原先观测、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如果与实际有误差,根据实测结果进行调整,以指导后续箱梁的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