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_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体育_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体育_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体育_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区多年来贯彻落实的互动效能教学法、美国SPARK教育模式、中国K.D.L教育模式以及美国运动教育模式等理论,转变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努力营造愉快、科学、合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跳跃的快乐,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塑造运动品格。

二、相关分析

(一)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的身心特点,正处在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对于教师而言,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搭建体验成功平台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机,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养成自觉参与锻炼,学会与人合作的好习惯将有益于学生的一生。(二)教材分析

跳跃是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对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小学五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的身心特点,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本课以独特的活动器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发展规

律,利用踏板的的摆放方法,阶梯性的创设了各种跳跃的难度,通过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提膝屈腿,蹬地有力。

教学难点:起跳时的蹬伸及起跳后与腾空步的衔接。

三、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蹲踞式跳远的腾空步技术。

2.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性,提高跳跃基本能力及腿部力量。

3.养成乐于学练、会简单评价的行为,逐步形成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设计与思路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水平三的水平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从而发展学生跳跃能力。

1.准备活动

导入本课,让学生清晰认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带领学生运用拉力带做拉力操进行热身,身体各关节得到充分拉伸的同时运用各种跳跃的步伐练习,结合本课腾空步技术的辅助动作充分活动身体,同时关注练习密度。

2.技能学练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运用了利用助跳板对学生进行腾空环节的辅助练习,练习过程中,利用起跳板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腾空高度,使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来充分完成动作,使学生更加具有积极摆腿提膝,蹬

地有力的意识。利用有目标高度的拉力带,引导学生在助跑与起跳的过程中,尽可能积极有力的蹬地与摆腿,促使学生的髋关节向拉力带的目标方向积极靠拢,使重心充分的向斜上方前移的方法从而解决本科教学重点。

本阶段通过体验、教师讲解评价,组内评价,组外评价等手段,充分体现自主、合作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愉悦身心。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和发展。

3.体能练习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踏浪,充分发展学生的体能、下肢力量以及在场上的决策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会乐趣,并能充分让学生体能得到发展。

4.放松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跟音乐做放松小游戏并收放好器材,使学生身心得到有效恢复。

课时计划

年级:水平三(五年级)课次:4-2

课题蹲踞式跳远

1.初步学习蹲踞式跳远的腾空步技术。

2.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性,提高跳跃基本能力

及腿部力量。

3.养成乐于学练、会简单评价的行为,逐步形成

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学内容1.蹲踞式跳远:腾空步2.游戏:踏浪

重点提膝屈腿,蹬地有力。

起跳时的蹬伸及起跳后与与腾空步的衔接。

教学过程

结构教学内容学练标准教与学的活动组织与队形

热身活动一、情趣导入:

1.师生问好,宣

布本课内容。

(图1)

二、科学热身

1.拉力操(图2

(1)身体各关

节拉伸。

(2)各种跳跃

的步伐练习。

1.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2.热身充分,

能够跟老师音

乐的节奏模仿

练习,动作认

真。

1.认真倾听,融入情景。

2.带领学生做热身操,按要

求认真练习。

3、积极参与,认真模仿。

4、适时进行评价。

组织:(图1)

要求:

队列整齐,

精神饱满。

(图2)

5

-

7

技能学练一、复习巩固单

脚起跳双脚落

地。

1.3-5步助跑

单脚起跳双脚

落地练习。

二、学习腾空步

技术。

1.助跑起跳成

腾空步练习。

利用助跳板进

行练习。

1.能够做出

单脚起跳双脚

落地。

2.在练习中能

够积极收腹提

膝。

1.练习过程

中,能够积极

摆腿提膝,蹬

地有力,具有

腾空的意识。

1.教师完整示范蹲踞式跳

远动作。

2.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

模仿老师跨越动作。

3.开始练习,教师巡回观察

提示。

4.每组依次进行练习,在练

习过程中相互学习,观察同

伴,相互评价。

组织:(图3)

要求:

练习认真,

注意安全。

5

技能学练2.利用拉力带

练习助跑起跳

成腾空步技术。

3.短距离助跑

蹲踞式跳远。

2.同伴之间相

互鼓励,相互

评价。

3.积极参与,

挑战自我。

1.教师示范。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

回观察学生练习,及时纠正

动作,及时评价。

3.学生模仿教师动作练习。

4.根据老师提出要求作出

动作。

5.大胆练习,相互学习相互

鼓励,评价。

组织:(图4)

要求:

动作规范,

协调连贯。

5

体能练习游戏:踏浪

五人一组,

两人成海浪移

动,三人依次连

续踏浪。

1.积极参与,

合作练习,遵

守规则。

1.每组同学要积极认真的

练习进行,相互配合,注意

安全。

2 认真跨越每一个动作。相

互交流,并进行总结。

3.在比赛中充分运用所学

所练的动作技术。

3.教师进行评价,及时鼓励

4.学生进行展示。

组织:(图5)

要求:积极认真

相互鼓励注意

安全。

2

放松活动放松活动

1.音乐伴奏下

的放松操。

2.师生再见。

3.收拾器材。

1.充分放松,

身心恢复。

2.学生积极收

还器材。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放松

拉伸。

2.学生与教师探讨本节课

所学,师生畅所欲言。

3. 师生再见。

组织:(图6)

要求:

充分放松。

4

小音箱1台, 8个体操垫,8个助跳板,8个横杆标志桶,拉力带若干

课后巩固利用周围环境条件进行巩固练

习,注意安全。课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问题,充分体

现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

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进行

治疗。

在队形设计上还需下功夫,怎样设计会更好,更

合理,更创新。课前要充分分析学生,吃透教材,

今后还要考虑课的外延,使自己的设计思路更广

阔。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想象力丰富的身心特点,正处在

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本课以独特的活动器材拉力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创设情景,教师的示范与学生个人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多种学习方式,利用踏板的的摆放方法,阶梯性的创设了各种跳跃的难度,通过个人练习、合作练习、小组练习等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效果分析

1.掌握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蹬地摆腿动作是为跳远教材做准备的过度内容,掌握助跑起跳腾空落地正确连贯的动作。85—90%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方法。

2.运动量密度。

学生能够参与多种学练活动,发展下肢力量、腰腹力量的同时增强弹跳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全课练习密度60%。平均心率125次/分。

3.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情况。

树立安全意识,能认真参与学习活动并能简单评价同伴,乐于展示自我和敢于挑战的勇气。能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完成教学内容及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教材分析

评测练习

一、单元终结性评价

从动作技术标准检测技能学习的达成情况,采用自评、师评、互评方式。

二、单元过程性评价

从评价三个维度“运动认知”、“健身实践”、“社会适应”,选择针对性的观测点,本单元根据内容主题在培养学生有意参与、自我挑战、持续健身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侧重对

健身实践做评价。

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进行调整。本次课在教法与学法的运用上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多种教法与学法的合理渗透,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主动学习、掌握技能,勇于实践,课堂成为学生合作交流、拼搏进取、感受成功的平台。主要采用的教法与学法有这些。

在队形设计上还需下功夫,怎样设计会更好,更合理,更创新。在游戏形式的安排上也有不太合理的地方,学生往往只注意谁的速度快,而忽视了质量。这样就没有达到提高动作技术的目的。课前要充分分

析学生,吃透教材,今后还要考虑课的外延,使自己的设计思路更广阔。

课标分析

本节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激励的语言和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的师生关系和探究、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教学的各环节,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激励和诊断性结合;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