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阶(自读课文)

台阶(自读课文)

台阶(自读课文)
台阶(自读课文)

台阶(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3.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麽,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麽?

多数同学都能侃侃而谈。有的说上浮山祭祖,有的说糖球会等等。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么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么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父亲感到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么?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2、简述一下了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13、那么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14、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自读的教学方法 新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应的,现行教材编排大量的自读,旨在引导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只有重视自读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中。因此在设计自读的教学时,应以讲读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在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诸方面有所进步。 一要教好自读,需要了解自读的型特点,任务和要求,理解它和教读的关系。 1自读型的特点:语自读从教学内容讲是指语教材中的“自读”,从授形式讲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操作为主的一种型,它是与教读、作、复习、活动、口语、多媒体辅导教学等型并列的一种型。目的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上所学习到的方法。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质疑问难。 2自读的任务和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也可鼓励学生自选外类似进行自学讨论研究, “会读”、“不需要教”的实践,从教读到自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读的教

学目标要注意和相关单元的教读要求一致。 二、明晰自读的教学流程 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是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自读不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一个在指导下进行的有目标的训练过程。目标明确是自读训练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把指导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我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觉得钱梦龙老师的导读“三式” 中“自读式”导读法是非常科学的,并且易于一线教师的学习掌握。它的阅读流程是:初步感知——辩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一)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自读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自读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实施。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思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教”的目标。 (二)“自读导学五步式”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初步感知——自读开始,教师运用适当方式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激发自学的兴趣。大体读懂全内容,对全有一个总体认

新课改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

新课改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 【摘要】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和迁移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学会”到“会学”,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尝试 初中语文教材分讲读和自读两大类。如果说讲读课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起到“举一”的作用,那么自读课文则起到“反三”的作用。 一、要善于引导,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当导演的角色 1.布置预习时,笔者首先提出讲课时注意的步骤和重点:如《真正的英雄》一课,我要求讲课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题特点(短语结构)、自读提示(解决生字词)、作者简况、熟悉课文、分析课文结构、总结课文主题、注意写作方法和解决课后习题。这些步骤是教讲读课文的基本要求,但为了达到学生自己吃透课文的目的,所以一一列出供学生参考。 2.新编教材所编选的自读课文,有的晦涩难懂,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对于这一类文章,老师就要给学生一些精当的讲解,巧妙地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文章的氛围。精讲巧导,其旨在“精巧”,不可面面俱到。或讲解背景,给学生提供理解、学习的环境,或提要钩玄,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或概述特色,揭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其结果都是要“引思入文”,达到自读的目的。 3.边读边思:在自读课文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训练学生以自学提示和学习重点为指导,以课后练习为思读线索,在边思边读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根据自读课文课型的特点来授以科学的自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自学规律,积累自学经验,打好自学基础,才能达到自读课文教学的理想效果。 二、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阅读既是重要语文教学的环节,也是写作的基础,读和写具有本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文章内容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我们对文章加以分析,就是要分析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以及作者怎样反映客观事物,如果学生形成了阅读能力,也就形成了分析客观事物和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为写作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重要步骤。我主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1.编写提纲。要编好提纲学生必须先开动脑筋,集中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的思路,理清内容的层次。我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认真梳理课文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编写提纲,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教师集中讲解。

浅谈自读课文的教学

浅谈自读课文的教学 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自读、自测”,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其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独立的归纳、分析及鉴赏等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编排了大量的自读课文,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巩固、提高和扩展知识的目的。 那么,如何组织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呢? 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自读课文真正作为自读课文来教,体现“自读”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唱“主角”。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练”,一些自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出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自读自做,自己评改,这样学生阅读课文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仔细认真,大大提高了阅读质量。根据课文的需要设计一些练习,编写阅读提纲,供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使用,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讲”,由学生钻研课文,写好讲课思路,自己上讲台当小老师。这样,学生要作小先生,事先就必须仔细钻研课文,读深读透。如学生杨翠丽在讲《哨子》一课时,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了充

分准备,讲起课来有板有眼,条理清楚,效果不错,真有小老师的样。由于是自己的同学讲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定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促进对一向漫不经心的自读课文的阅读,提高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学生经过实践锻炼,主动意识逐步养成,自学积极性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自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信心和兴趣的鼓励者。在自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阅读,最终完成目标。如教中学语文第四册自读课文《我的小桃树》一文时,作者在文中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要读者去理解在生活琐事中包含着的许多人生哲理,学生自读时往往会碰到困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质疑:“我”在文中做了一个什么梦?然后由学生在自读中研讨、分析。由“种子的梦”到“果的梦”,认识到这是一个“生长的梦”,从而理解本文的主旨: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第三、在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教给方法,适时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金钥匙,才能够举一反三,提高自读效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来发表的文章,

小学语文讲读课文第一课时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讲读课文第一课时课堂教学 模式指导意见 (一)、理论基础 “倡简、务实、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真实、朴实、扎实”三实理论。 (二)模式目标 1、扎实字词基本功和读的训练,贯彻“读书、写字”两大主题。 2、在阅读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操作方式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分钟) 1、激情导入新课 讲课开始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还要注意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 2、出示目标: 教师可以口述,形式可灵活多样。 二、预习检查、字词过关(12分钟) 1、指名分部分阅读课文。师生逐一评价,适时表彰激励。(长篇幅文章可选读) 2、生字正音组词。 (1)、指名注意,反复朗读,重点提示。 (2)、组词拓展。 3、生字正形,写字训练。(1)重难点字字形点拨强调;

(2)形近字归纳梳理; (3)“田”字格书写训练展评。 4、字词综合练习检测。(可自设练习,最好利用学生《练习册》部分内容开展)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2分钟) 1、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和存在疑惑的句段,批上自己想说的话。 2、阅读交流: 读文后知道些什么?是从课文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句段进行品读、感悟。) 四、再读课文,整体把握(20分钟) 1、生再读课文,结合前面的交流,“串点成线”,体会文章主要内容。 2、阅读交流: 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交流中,适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文章主要内容归纳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教材的分析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学生主要内容归纳是否简明准确,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五、质疑问难、预留空间。生质疑问难,师归纳板书,激励学生课后延伸思考。 六、练习达标拓展提高(9分钟) 1、拓展练习。 2、教师小结,推荐阅读。 xx三小课题组

理想的阶梯原文及教案

理想的阶梯原文及教案

二、《理想的阶梯》教案 第1段 提问:为什么文章一开始先说“青年最爱谈理想”,然后才说:“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头一句能否省去? 讲解:“青年最爱谈理想”,这句是说青年人有个特点──“最爱谈理想”,追求美好的理想,希望实现自己的的美好理想。这句话即是说明性的,说明青年有什么特点;也含着激励之意,激励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抱负,志向远大,胸怀宽广,这是作者撰文的一个意图,文章开头第一句正体现了这点。同时,这句话还引出后一句,提出本文要谈论的问题。“最爱谈”,自然就会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开头第一句不能省去,没有这句话,不能充分体现作者为文之旨;没有这句话,后一句的提出问题未免突然。 第2段 提问一:第二段主要写什么? 讲解:第二段主要是摆出青年中存在的导致其苦恼”的三种情况和结果。三种情况是:“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提问二:第二段和第一段内容有什么联系? 讲解:这两段内容之间有因果关系,第一段说:“苦恼”是“果”,第二段是摆出导致“苦恼”的三种“因”。“一、二两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提出了本文要谈论的问题,摆出导

提问二:本段突出写了马克思、诺贝尔的什么思想精神?如何写出了他们的这种思想精神? 讲解:本段突出写了马克思、诺贝尔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刻苦努力,忘我奋斗的思想精神。写马克思,第一句“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突出马克思理想崇高,奋斗不息,接着概述,“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有典型事例介绍“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写诺贝尔,先强调指出他“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怀有崇高的志向,接着概述,他“废寝忘食,4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详细描写最后一次试验的情况,“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第5段 提问一:第五段包含几层内容? 讲解:第五段包含两层内容。第一层(首句),提出本段的论点“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这是第二个分论点。第二层(第二句直至段末),用富兰克林、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四位世界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名言和事迹作论据,证明论点。 提问二:本段写道:“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夜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巴尔扎克“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94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其中有三个问句,这三个问句是否同一类型?讲解:这三个问句不是同一类型。前两个是设问句,问后需作答以明其意。最后一个是反问句,问

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一: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二: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12分)理想的阶梯(节选)陈群①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②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九年级语文-魔方格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12分)理想的阶梯(节选)陈群①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②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③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④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空前的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⑤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⑥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天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那样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

浅析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1-05-23T10:33:14.17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郝君[导读] 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提纲要根据同类体裁课文的规律性知识,体现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郝君(武安市北安庄乡中学河北武安 056300) 1.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意义 中学语文新大纲要求,集中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教材安排上除讲读课文以外,还设计了自读和课外自读两部分课文。讲读和自读体现的是“知”和“行”的两面。讲读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知”。自读则是学后应用的过程,即“行”。自读的讲是为了不讲自会,教是为了不教自懂。讲读为自读提供方法和技能,而自读则检验和巩固讲读时教师传授的语文学习技能。自读与讲读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基础环节,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因此,自读课文的意义即是辅助讲读,促成学生能力提升。 2.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现状 由于一些教师或者习惯于传统的单篇教法,或者由于对修订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不透彻,因而导致了一些教师创新理念不够,教材改革及培养目标不明,以致因循守旧,不分讲读课或自读课,只要时间允许就一概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读课满堂灌,自读课亦满堂灌。这一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另外一些老师对自读课就干脆撒手放开,不组织、不引导、不检查效果。有自学能力的学生或许可以提出疑难问题,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漫无目的,根本达不到教学要求,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3.改进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现状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语文单元教学的讲读与自读,完整地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和原则。讲读就是举一,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自读就是反三,即运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和规律,在学习中实践运用。自读课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自读课教学,或者用讲读课代自读课,不但违反教学基本规律,而且也不利于主体作用的发挥。 自读课的常规要求必须常抓不懈,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常规要求包括:①预习课文,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借助注释了解作者生平简况及课文背景。②标出课文节次,划分段落层次,简要概括段落大意。③分析各段之间的联系,在阅读自读提示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中心思想。④画出能表达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词、句、段,反复诵读自认为写得出色的语段,并学会点评和眉批。 ⑤列出不理解的疑难问题。常规要求每节课都要强调,并注意按照层次序列加以落实。自学习惯的培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加强指导检查,刚开始不宜粗放,宁慢勿快,以后逐步加快节奏。 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提纲要根据同类体裁课文的规律性知识,体现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既要突出单篇课文的重点,又要兼顾知识的覆盖面及纵横联系,便于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我质疑。自读提纲力求有梯度,兼顾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因素。答案尽可能具体单一,便于消化理解。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初学列自读提纲或处理较难的自读课文,教师应做好示范。示范要定准基点,面向多数中等学生,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拓宽加深内容,基础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 及时解决学生在自读中的疑难问题。自读课是让学生运用讲读课学来的知识和初步培养起来的能力进行自学实践。起步阶段教师的辅导尤为重要。辅导的形式与方法是灵活多样的。①启发式,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可以启发学生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具体理解其在当时的建构意义。②诱导式,如一个词语的解释,一段文句的理解,不要仅仅告诉学生一个答案,最好诱导他们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③点拨式,比如学生在自读时,对文章的写作手法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其开展知识拓展型研究性学习。教师的辅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上,对程度好的学生轻拨,对基础差的学生重敲。 做好自读课的总结工作,对检查自学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益处。总结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检查效果。但要注意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检查的方式可以是提问质疑,也可以是书面练习,还可以是收阅笔记。②交流自学体会。可分组座谈,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几位学生全班交流。通过谈体会,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特别是那些在自学中尝到甜头,收益较大的同学的切身感受,对其他同学将产生激励作用。教师应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作评价性的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多加鼓励。 当然,“教无定式,学无定法。”自读课的教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想,所有的认识和策略都会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在遵照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探索和试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使自读课教学更科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促进单元教学水平的提高。

如何教好自读课文

如何教好自读课文 长久以来,自读课文内容一般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的老师忽视了自读课文的存在意义。很少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读课文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与考试紧密相关的主体课文当中,主体课文上得是有声有色,自读课文则上得毫无生机,几乎是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当然也有少数老师把自读课文当作主体课文上,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理解透彻,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仅浪费了时间,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模糊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那么,自读课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教学中时应如何把握呢? 首先,要领会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是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和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北师大版精读课文为主体课文,略读课文为自读课).叶老十分精辟阐述了精度和略读的关系,精度和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他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本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不可忽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课文的重要性,而且我们现在处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略读能更迅速,便捷的获得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广泛,因此,自读课文教学更应该重视起来,做到教学得法。 北师大版教材的基本安排就是每个单元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对课文教学都有明确要求,自读课文的要求是在学过主体课文之后进行,加强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对课文的理解一般是“初知大意”,只要把重点,难点帮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重点,词句积累可适当重视,教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懂,读过之后是明白了什么道理,还是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如果是故事性特强的自读课文,最好能把课文复述下来,学生学会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词汇,锻炼表达能力,由此可见,编者安排自渎课文的教学的目的,是让我们训练学生自读能力,自读速度,积累词汇,并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读书中感悟掌握读书方法。 其次,明确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读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可从四方面来讲: 1、通过自己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自学课文里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读机会合作交流是自读课文的重要学习方法,课堂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自读和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老师适当引导,体现主导地位。 2、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大意,提高阅读速读,根据重点词句了解大意,低年级以朗读为主,中年级的以默读和朗读相结合,高年级以默读为主。 3、注重词汇积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成绩的提高重在词汇积累,自读课文为积累词汇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可以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学生在相应交流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加强课内外联系,渗透单元主题适度拓展延伸,自渎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相互交流,实现向课外独立阅读的过渡,通过鱼主体课文的联系,加深对本单元主体的理解,并适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上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上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但是,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也存在着略读课文怎么上的问题,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文吗?还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略读课文把握的不好。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所以,略读课文的专项研讨变得非常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一、明确目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略读课的教学要求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因“材”施教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1.根据课文结构因“材”施教。 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2.根据课文特点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主学习。 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唱“主角”。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强行“灌输”,充分信任学生。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思维和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2.重“导”轻“教” 自读课文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略读课要真正达到“略”,教师就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和调控。为了使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导”,教师应策划好课堂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略读课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快速阅读,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教学生具体的字、词、

理想的阶梯原文及教案

理想的阶梯 陈群 ⒈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 ⒉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有的自以为条件差,岗位平凡,无用武之地,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结果,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 ⒊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⒋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马克思为实现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奋斗一生。他积极投身于火热的工人运动,研读无数种著作,学会了欧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他不断在图书馆钻研,数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磨掉一层。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废寝忘食,四年里做了几百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燃延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在旁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面孔乌黑,身上还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那些杰出的人物正是被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

忘我的精神。是理想的浪涛激励着他们去刻苦奋斗。今天,我们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空前的事业,其任务之艰,难度之大,更需要亿万人民,特别是青年,百折不回地艰苦奋斗。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⒌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⒍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三分之一要睡去,再除去幼年玩耍的时间,学习与工作大约只有三十几年,一万多天。虚度一日就等于耗费生命的万分之一。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浅析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a7855258.html, 浅析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 作者:巩永昱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01期 【摘要】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自读课文教学法的初步尝试。 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来进行自读课文的教学?怎样教自读课文才符合大纲的要求?才能真正达到配合讲读课文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要求?近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地探索自读课文的教法,并进行了自读课文教学法的初步尝试。总体可归纳为自读课文三步教学法,即:情境诱导——自读解析——拓展延伸。 第一步:情境诱导。通过导入语,将学生导入课文情景,“吸”住学生。现在,初中语文的考题皆围绕讲读课文,而未把重心放在自读课文上,于是师生急功近利,忽略了对自读课文的学习。因此在自读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导课的方式应多加讲究,对导入语的设计,我主要采用:趣味式、搭桥式、逆反式或诱导式。如教《旅鼠之谜》这篇课文,我就采用趣味式来导课。我先用旅鼠繁殖速度的几个数字创造令人惊奇又十分愉悦的氛围,来紧紧吸引学生对旅鼠探究的兴趣,再进一步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繁殖速度,并与旅鼠进行对比。这种轻松而有趣的话题,不但吸引了学生,而且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我们所要学习的教材上来。再如“搭桥式”:我上《生命的意义》时,先引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爱情》一诗,让学生明确这位伟大诗人对生命价值取向的看法,再通过所搭的“桥”,导入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意义”的看法。 总之,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来导课,目的都在于让学生带着渴望、带着好奇、带着他们的生活体验、带着他们的思想情感一起来参与教学。 第二步:自读解析。通过学生的“自读”,让学生理解课文,是自读课文教学的核心。任何理由的“不读”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自读课文时,必须把“自读权利”还给学生,把“自读时间”让给学生,把“自读方法”授给学生,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进行自读课文的教学。这个环节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由教师提前出示);二是小组合作探究,释疑解难;三是学生再次提出不懂的问题,集体研讨,由师生共同作答。不仅使学生豁然开朗,还对于融洽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真可谓一举多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做好

教育部编写的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文特点

教育部编写的七年级语文自读课文特点 摘要:部编本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 而自读课文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此可见其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位置。自读课文也是部编教材的一大亮点。本文结合温儒敏先生对部编本教材创新点的介绍对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 从选文标准、重视语文核心素养、旁注设计的作用几方面进行简单的阐释。 关键词:部编本语文教材; 七年级上册; 自读课文; 一、符合选文“四标准” 所谓的“四标准”指的是: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具有时代性。这是温儒敏先生在介绍部编本教材的讲座上所提到的。而自读课文完全符合这四个标准。这七篇课文分别是刘湛秋的《雨的四季》, 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合为散文诗两首) , 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 莫顿·亨特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 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 袁珂的《女娲造人》。这七篇课文均匀分布在六个单元之中。它们所体现的主题分别是:四季美景的主题、浓浓亲情的主题、生活成长的主题、感受人生的主题、人与动物的主题、想象世界的主题。它们虽表达了不同的主题, 但这些主题都是经典,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些都是人们高度重视的话题。 另外, 每篇文章不仅表现形式很到位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例如:刘湛秋描写的春雨是这样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而那萌发的叶子, 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 比少女的眼泪还

娇媚。”[1]作者用了比喻、拟人、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美, 文采美, 内容更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要求7-9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有这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学生通过阅读自读课文加上自读课文旁注的引导, 能达到这一目标。例如:学生在读完《雨的四季》后, 就能知道文章描写的是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并且能结合作者的描写说出自己对每个季节的雨的感受。又如:《荷叶·母亲》的旁注写到:“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清新典雅”。[3]有了旁注的引导, 学生能够更加确切地去品味文章的语言。另外文章的主题也能让学生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体验, 并且, 文章的难易程度也适合学生学习, 所以, 自读课文适合教学, 同时也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重视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不论是语言还是思维、审美、文化, 自读课文都给予了重视。 1、重视语言基础 我们都知道,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想要准确流利地沟通, 日常的简单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因而, 在每篇课文之后都有一个读读写写的版块, 这是学生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 ——卧牛吐学校初中部杨东义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语文新教材中,自读课文占很大比重,而自读课的教学又最易忽视、最难落实、最难坚持,必须有一个既符合自读课的教学规律,又能提高自读课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来规范自读课的教学。这种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合作学习”的理念,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侧重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自读课的教学应当灵活多变,下面我提供以下四个环节作为参考: 一、确定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单元教学目标,可以是前一篇课文的目标迁移,可以是教师根据学习阶段的需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所拟的目标,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经过讨论后形成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 教师创设一种师生彼此接受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朋友,是伙伴,大家戮力同心,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协作探究。当然,这样的课堂需要良好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师思想深度,文学素养,人生经验,审美水平的高深和广博。以上是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另外,还要注意导入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绘声绘色的讲述展现作品情境的

创设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教师与文本中的形象达成和谐共鸣。 三、自主学习。 根据既定的目标,以学生自读为主,进行学习。这个自读,包括学生个体的自学,学习小组的讨论,班集体的合作,教师作为交流者的参与。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等。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同时,在关注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对学生作出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中、力的把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在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云追求标准答案,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的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四、反馈总结。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本质是使学生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让学生自己了解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在学习中有什么缺点和不足,使自己始终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效,持久,更有效的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以上四个环节共同体现了一个区别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要

课外文章赏析课

课外文章赏析课 (一课时)【赏析内容】《理想的阶梯》【赏析目的】1、能够正确理解议论文。 2、能够正确理解并列结构,以及分论点论述。 3、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赏析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理解并列结构,以及分论点论述。2、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赏析方法】阅读法、点评法【教具准备】70份打印好的有关内容、打印图片、实景照片、自制教具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问: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又是如何去实现的。由学生回答后导入文章学习。二、合作与探究互动1: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学生自由回答。互动2:理解文中的中心论点,以及文章的论证结构。明确:见课本。互动3:让学生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明确:学生自由回答。互动4:本文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谈谈。明确:学生自由回答。 三、拓展延伸思考:现如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那又该如何去做?明确:学生自由讨论。四、小结我们今天学习《理想的阶梯》,并理解了议论文中的并列结构中分论点论证。本文是一篇结构严谨,事例充分的议论文,希望我们认真阅读,并把它当作写作范文。五、作业写一篇小短文,《理想》。课后记:准备特别充分,人手一份,都能参与到课文的阅读。只是在理解本文的并列结构时,有点小困难,但由于课文结构非常严谨,所以问题不大。只是在谈自己的理想时,学生表现的不太好,需要加强。对时间的态度,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世界观。没有理想的人,不懂得人生的意义,自然不爱惜时间。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间的奋斗都关系着目标的实现。⑦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奋斗的必要,正是由于困难的存在。在通往四化的路途上,坎坷、曲折、荆棘、浪涛是不会少的。幻想一切都顺顺利利,就等于在四化面前止步。有的青年埋怨条件差。这也许是事实。但今天的处境,总不致像伽利略、布鲁诺冒着受宗教极刑的危险,总不致像高尔基那样在老板的皮鞭下学写作吧。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高尔基从小饱尝人间的辛酸,旧社会血泪的鞭笞铸成了他伟大的心灵。他坚持在敌人的明枪暗箭下写作,在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中战斗,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屈服、畏缩,永远像海燕一样在雷鸣电闪中展翅翱翔。相比之下,我们的困难又算什么呢?有的青年埋怨自己岗位

浅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每单元有2—3篇自读课文,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许多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曾作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抓好自读课文的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么,如何来进行自读课文的教学?怎样教自读课文才合符九年义务教材大纲的要求?才能真正达到配合讲读课文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要求? 为大家所共识的是有一部分教师对待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偏见:老认为自读课文没讲读课文重要,要么简化过程,要么就完全忽略。这样做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了学生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对教师的依赖进一步加强,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那么怎么做才能使自读课文成为是巩固学生知识,锻炼能力的基地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明白自读课文在课本结构体系中的价值。自读课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让学生以自读课文为学习材料,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意识,把教读课所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扩展到自读课上,使学生在自我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二)、认识自读课文和讲读课文的不同分工。自读课与教读课各有各的功能,它们只能相辅相成却不能相互取代。有人把它们比作数学课中的习题与例题,虽不十分确切,但能说明两者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果说教读课是重在认识,是吸收,那么自读课则重在巩固,是

自读课文怎么教

初一语文现代文自读课文怎样教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编排了两篇自读课文,这些自读课文的编排,目 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独立阅读类似的课文,使“知”变成“行”,从而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运用,进而拓展视野,获得新知识,并提高 会读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 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 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造性地阅读。而自读课文的学习是 学生进行学法练习的一大阵地,我教自读课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1.自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每一篇自读课文,都应编写自读提纲,书写在黑板上或向学生口头提出,这些提纲,既从教材出发,又考虑该单元的总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它 作为自学之引路,以免盲目自读。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我们要以朗读作为教学 的主要手段,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朗读的形式可根据需要由学 生自由读、轮流读、齐读,还可以组织小型的朗读比赛,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大意。同时,还要让学生自行划出重点词句,利用工具书自行扫除文字障碍,在 朗读后扫清了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再设置问题。 2.解疑.再质疑.点拨 旧的教学程式,往往是教师理解文章之后向学生提问题,学生围绕老师 的问题回答,有时甚至只是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久而久之,学生兴趣 减退,效率降低,能力的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 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学生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大家积极 思考、解答,教师表扬鼓励,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热情就会越来越高涨。然后 积极鼓励学生钻研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做比教师的主动提问更能锻 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巡回辅导,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针对课文 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认识的深度、广度,进行画龙点睛的点拨和简明扼要释疑,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