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

1、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发布了一份关于利率风险管理原则的文件,这是该委员会致力于处理国际银行监管问题工作的一部分。在制定这些原则过程中,该委员会借鉴了成员国监管指引的内容,采纳了银行业对征求意见文件(1993年4月发布[2])的意见,也采纳了对征求意见文件草稿的意见。此外,该文吸收了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衍生产品业务指引[3]中的许多原则,这些业务在有关市场风险的资本标准模型的定性参数[4]中得到了反映。本文是1997年文件的修订版(曾经于2001年1月和2003年9月公开征求意见),目的是辅助《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中有关银行利率风险的处理方法[5]。本概要尤其能反映出原则12至15及附录C和D的修订内容。

2、本文中原则1至13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普遍性原则,与是否为交易账户头寸还是非交易账户头寸无关。这些原则涉及利率风险的管理机制,包括经营策略的制定、银行账户及交易账户中资产与负债的组合搭配、内部控制系统等,并特别回答了利率风险管理过程中有效计量、监测及控制利率风险的必要性问题。另一方面,原则14和15则专门阐述了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监管处理方法。

3、这些原则是根据许多国际性银行现行做法总结出的普遍原则。当然,具体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家银行的业务范围及其复杂性。在《新资本协议》中,这些原则构成了对国际活跃银行的最低标准。

4、各国监管当局在监测和处理利率风险时所采用的确切方法,将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其现场与非现场监管技巧、在监管中利用外部审计的程度等。委员会所有成员都同意:本文所列原则应当用于评估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用于评估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大小,用于培育监管当局处理上述风险的能力。

5、如同在其他领域一样,完善的控制至关重要。关键是,银行应具有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以便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利率风险,同时这一机制受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适度监督。根据成员国的经验及委员会在已出版文件中制定的原则,本文对上述要素进行了逐一阐述。

6、本文列出了监管当局评估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若干原则。本文坚决赞成,银行内部计量系统应尽可能成为监管当局计量和处理利率风险的基础。这一原则对监管当局评估银行内部计量系统是否完善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监管当局如何在断定银行内部计量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获得有关银行账户利率风险信息具有示范作用。

7、尽管委员会目前没有对银行帐户利率风险提出强制性资本要求,但所有银行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本以抵御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如果监管当局认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的资本不足,就必须要求银行降低风险水平或增加资本,或二者兼为。监管当局应当特别关注“异常值银行”(即在遭受标准的利率冲击或类似情况后,经济价值下跌超过一级和二级资本之和20%以上的银行)的资本充足性。各监管当局也可决定提高对整个银行系统的资本要求。

8、委员会将不断评估是否需要更加标准化的计量方法,并将在今后某一时期重新考虑这类方法。委员会知道业内计量和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在不断发展变化,对于现金流量和重新定价日期都不确定的产品,如许多与住房抵押有关的产品和零售存款方面,尤其如此。

9、委员会现在向各国监管当局发送本文件,相信这些原则能够提供一套有用的利率风险监管框架。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讲,委员会要强调的是,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对银行的审慎经营和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很重要。

10、委员会在本文第三节到第十节中提出了以下十五条原则。监管当局将运用这些原则,评估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估银行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以及针对这种风险制定监管措施: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对利率风险的监控

原则1:为履行其职责,银行董事会应审批有关利率风险管理的战略和政策,并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步骤,按既定战略和政策,监测和控制这些风险。银行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利率风险头寸,以便董事会按照其关于银行可承受的风险大小的指引,来评估此类风险的监测与控制情况。

原则2:高级管理层必须确保,银行有效地管理其业务结构和承担的利率风险,确保银行为控制和限制这些风险制定了适当政策与程序,确保银行具有足够的资源来评估和控制利率风险。原则3:银行应对负责管理利率风险的个人和/或委员会提出明确要求,并确保风险管理机制重点岗位的职责分离,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银行应设立责任明确的风险计量、监测和控制部门,充分独立于银行建立头寸的部门,并直接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较大或较复杂的银行应指定一独立的部门,专门规划和管理银行的利率风险计量、监测和控制。

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原则4:银行制定明确的、与其业务活动性质和复杂程度相一致的利率风险政策和程序,十分重要。这些政策应在并表基础上采用,在各级附属机构中实施,尤其是各附属机构间存在可能的法律差异和现金流动障碍时。

原则5:银行应识别新产品和新业务中的风险,并确保在引入新产品和开展新业务前,制定相应充分的程序和控制措施。董事会或由其授权的委员会,应事先审批重大的保值或风险管理计划。

风险计量、监测及控制部门

原则6:银行应具备利率风险计量系统,这种系统应覆盖各种重要的利率风险,并能按银行的业务范围评估利率变动的影响。风险管理经理和银行管理层,应清楚地了解系统采用的各项假设条件。,

原则7:银行须建立和执行操作限额以及其他做法,将风险头寸控制在符合内部政策的水平以内。

原则8:银行应计量在市场压力下(包括重点假设条件失效)承受损失的程度,并在制定和评审利率风险政策和限额时加以考虑。

原则9:银行须具备充分的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利率风险头寸的信息系统,应及时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业务经理提供报告。

内部控制

原则10:银行须具备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定期独立地评审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是该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必要时还应对该系统进行修改或升级。此类评审的结果,应报送有关监管当局。

向监管当局提供的信息

原则11:监管当局应从银行获得足够且及时的信息,以评估银行的利率风险水平。信息应恰当地包括: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外各类项目的期限与币种情况,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如交易与非交易业务的区别等。

资本充足率

原则12:银行须持有与其承担的利率风险相适应的资本。利率风险的披露

原则13:银行应公布其利率风险水平及其管理政策。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监管处理方法

原则14:监管当局须评估:银行的内部计量系统,是否充分反映其银行账户的利率风险。如果其内部计量系统不能充分反映利率风险,银行须按所要求的标准加以改进。为便于监管当局监测不同机构的利率风险头寸,银行须提供其内部计量系统的计量结果,以标准的利率冲击对经济价值的影响统一计量。

2019年中级银行从业考试《银行管理》押题练习试题C卷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中级银行从业考试《银行管理》押题练习试题C 卷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90小题,每题0.5分,共计45分) 1、宋体以下不属于投诉处理基本要求的是( ) A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 B 、畅通投诉渠道 C 、明确投诉处理时限 D 、投诉处理结果公开 2、( )商业银行考评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A 、经济资本 B 、经济增加值 C 、资本预期收益率 D 、税后净利润 3、下列不属于单位结算账户是( ) A 、基本存款账户 B 、长期存款账户 C 、临时存款账户 D 、一般存款账户 4、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以下不属于非零售风险暴露的是( ) A 、主权暴露风险 B 、公司风险暴露 C 、股权风险暴露 D 、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5、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 )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同等 D 、不相关 6、《商业银行法》明确指出:“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这里所指的关系人不包括( ) A 、商业银行的董事 B 、商业银行的监事 C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 D 、集团客户中关联方 7、( )有利于中央银行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A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 B 、常备借贷便利(SLF ) C 、中期借贷便利(MLF ) D 、抵押补充贷款(PSL ) 8、金融租赁公司的重大关联交易应经( )批准。 A 、总经理 B 、董事会 C 、风险管理委员会 D 、项目审核委员会 9、既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的支票是( )

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

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 1范围 本国际标准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原则和通用性指南。 本国际标准可用于任何公共、私有或公有企业、协会,团体或个体。因此,本国际标准不针对任何特定行业或部门。 注:为方便起见,本国际标准涉及的所有不同的用户以通用 术语“组织”称谓。 本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个组织的生命周期及广泛的活动,包括战略和决策、运营、过程、职能、项目、产品、服务和资产。 本国际标准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风险,无论其性质及是否有积极或消极的后果。 尽管本国际标准提供了风险管理的通用性指南,但不意针对组织促进风险管理的统一性。风险管理计划和框架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到特定组织的不同需求、特定目标,状况、结构、运营、过程、职能、项目、产品、服务、或资产以及展开的具体实践。 意在运用本国际标准来协调现有和将来标准的风险管理过程。本标准提供了一个支持其他标准处理特定风险和行业风险的通 用方法,而不是取代这些标准。

本国际标准不意针对认证意图。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2.1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1:影响是与期待的偏差——积极和/或消极 注2:目标可以有不同方面(如财务、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目标),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次(如战略、组织范围、项目、产品和过程)。 注3: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2.19)和后果(2.20),或它们的组合来描述。 注4:风险通常以事件(包括环境的变化)后果和发生可能性(2.21)的组合来表达。 注5:不确定性是指,与事件和其后果或可能性的理解或知识相关的信息的缺陷的状态,或不完整。 [导则73:2009, 定义1.1] 2.2 风险管理

21.银行监管目标、方法

银行监管目标 银行监管目标具体化 银行的监管目标有以下五个方面: 1.保护存款人和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2.增强市场信心 3.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 4.减少金融犯罪 5.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银行监管方法 一、合规监管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 合规监管以行政管制为主,属于静态监管模式,它是一种消极的监管模式,侧重对银行业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批评、训斥和处分 监管部门的工作包括: 1.制定规定 2.检查规定的执行情况 风险为本的监管方式,实现了由事后检查向事前监测,事后发现向事前预警,事后纠正向事前防范转变,是更有效的监管 风险监管方式的核心是监管当局能够识别、监测、预警和处置风险,识别风险是各个环节的基础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将风险归成八大类 二、银行监管流程 (一)市场准入 各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都是从实行市场准入监管开始的,最直接表现为金融机构开业登记、审批的管制(二)非现场监管 基本流程: 采集数据;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对整理;生成风险监管指标值;风险监测分析;风险初步评价和早期预警;指导现场检查 主要内容: 资产质量分析;资本充足率分析;流动性分析;市场风险分析;盈亏分析 (三)现场检查 1.现场检查的作用:防范甄别风险 2.现场检查的主要方式与频率(常规1-1.5年、专项) 3.现场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资产质量与资产损失准备金充足程度;实际资本充足水平;资产负债结构及流动性状况;收益结构及真实盈利水平;市场风险水平及管理能力;管理与内控完善程度以及遵守法律法规情况 三、监管评级 美国骆驼(camel)评级体系 五项考核指标:

资本充足性 资产质量 管理水平 盈利水平 流动性 骆驼评级的主要指标和考评标准 1.资本充足率6.5%~7% 2.有问题放款和基础资本的比率,低于15% 3.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素质,处理突发问题应变能力和董事会决策能力,内部技术控制系统的完善性和创新服务吸引顾客能力 4.净利润与盈利资产之比为大于1%为一,二级,0~1%为三,四级,负数为第五级 5.随时满足存款客户的取款需要和贷款客户的贷款要求的能力 欧洲ARROW评级体系(内外部风险管理) 外部风险: 政治、法律;社会人口统计;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同业竞争及市场框架 内部风险: 业务风险(战略、信用、操作、财务稳定性、产品服务性质) 控制风险(组织、内控、管理层及员工、合规、客服) ARROW体系的特点: 1.对风险过程进行评估的程序与方法,不是简单的经营结果评级 2.它关注被监管机构内部存在的、对监管目标构成威胁的风险,大小由关注程度表示,关注程度取决于风险的影响程度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它设置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与风险评估程序 4.根据关注程度大小确定具体监管措施

金融监管复习题

金融监管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 填空:金融监管三要素 金融监管主体(监管当局)、金融监管客体(监管对象)、金融监管工具(方式、方法、手段) 金融监管内容的分类: 一是按金融机构监管范畴划分为金融机构行政监管和业务监管; 二是按监管性质可划分为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 三是从监管的主要内容或范围看,主要分为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划分,金融危机主要包括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三种类型。 金融风险的种类: 按照遭受风险的金融企业的面积,金融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按照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营业风险,环境风险和行为风险 按照衡量风险的范围角度可以分为宏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 按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内源性金融风险和外源性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当局的特性:权威性、独立性、公共性

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第一次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内部控制原则,以指导和加强银行业的内部控制。 金融风险防范的“三道防线”分别是:建立预防管理、建立和健全风险补偿制度、建立特大风险应急制度。 金融安全网”三要素:存款保险制度、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官方的审慎监管。 三公原则: 公开原则:中介机构和有关人员必须全面履行信息披露, 保证投资者及时、充分、全面和准确地了解证券发行人的各种信息从而增强证券发行和交易的透明度。 公正原则:证券业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必须公正,禁止欺诈、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公平原则:要求证券市场为各类投资者提供获得信息和进行交易的同等机会。公平原则要求证券监管机构按照相同的尺度规范其监管范围内的行为,同样的违法行为应受到同样的处罚结果。 金融危机的类型及举例 金融危机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IMF): 货币危机:指对一国货币的投机导致该种货币贬值或迫使货币当局通过急剧提高利率或耗费大量储备保卫货币的情况。如:97年泰国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指现实或潜在的银行挤兑或银行失败引致银行停止支付或

公司风险管控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3) 第三章风险辨识 (5) 第四章风险分析 (6) 第五章解决方案 (7) 第六章风险评估报告 (10) 第七章报告与预警 (11) 第八章风险与危机的处理 (11) 第九章监督与考核 (13) 第十章风险管控文化 (14) 第十一章附则 (14)

第一部分风险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公司竞争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持续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按类型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风险管控,指公司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公司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控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控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包括风险管控策略、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管控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控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公司开展风险管控力求实现以下风险管控总体目标: (一)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确保内外部,尤其是公司与股东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 (三)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医药行业相关规定; (四)确保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 (五)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公司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五条风险管控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风险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2012年最新修订版)

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2012年修订版) 编者按:9月14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新修订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下称《修订版》),本次修订基于2006年10月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2011年12月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征求意见稿),并借鉴了金融危机以来的经验以及2006年修订以后银行监管实践的最新发展。旨在实现有效监管核心原则普适性、连续性和可比性之间的均衡,促进全球范围银行监管事业的发展。 一、修订背景 此次修订《原则》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受关注度不断提升。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提高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力度在银行界中成为主流声音,各方面希望在相关法规中明确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要求。二是宏观审慎问题及系统性风险有待解决。监管机构应当以超越单一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视角来审视银行的经营行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鉴别、分析,并在必要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三是危机管理、恢复和解决措施必须完善。危机后,有效的危机管理、恢复和解决措施被认为是监管机构面对银行倒闭时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四是银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水平亟待提升。危机表明,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可能对银行甚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危害。

二、核心原则概述 巴塞尔委员会意在保持其为银行监管实践提供标准方面的 持续相关性,保持监管创新与银行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同步,从金融系统的全面视角充分考虑有效银行监管的宏观和微观元素,采取有效的危机预警和管理策略、规范的银行破产解决框架及其他方案,通过健全法人治理、信息披露和保持透明度来强化市场纪律。因此,此次修订建立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以尽可能保证其连续性和可比性。此外,考虑到核心原则的普适性,巴塞尔委员会与巴塞尔成员国、非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伊斯兰金融服务委员会等进行了充分的合作与协商,在文本出版前充分征求了公众和同行的意见。 新版核心原则赋予监管者一定的权力以保证其能够维护银行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核心原则通过基于风险的有效监管、早期干预以及及时监管强化了对监管者的要求、监管方式以及监管者对银行的期望。核心原则认同银行监管者采用一种基于风险的评估方式,监管者需要对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包括经营风险、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对银行和金融系统的敞口风险等。风险点出现时监管者的权力运用至关重要,通过前瞻性措施实现早期干预能够防止风险点发展为威胁金融安全和稳定性的系统性风险。同时,银行监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个别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 三、先决条件 有效的银行监管系统应当做到能够保证监管政策能够在常态和非常态经济金融条件下进行拟定、实施以及监测。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大量的先决条件会对监管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修

有效金融监管的标准(一)

有效金融监管的标准(一) 金融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存款安全。而有效的监管,不仅取决于被监管的配合,也取决于监管者监管水平的高低。为使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同样具有某种约束,有必要为监管者设计一些标准,以监督监管的监管效率。结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及我国具体情况,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金融业的稳定程度和竞争程度 稳定的金融是保证一国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金融动荡的局势下仍保持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东南亚金融危机很能说明这一点。但稳定并不等于放弃和限制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是和发展、效率挂钩的,没有竞争的金融市场也将是死水一潭。因此如何使金融业的风险最小、效率最高就成为金融监管当局的任务之一,也是判别监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 没有监管,对金融业至关重要的安全性、效率性就得不到保障,金融机构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牺牲流动性和安全性,历史上无序乃至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金融监管则从市场准入、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业务活动及市场退出等方面对金融机构加以监管,使金融机构的风险降低,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但监管不等于要将金融机构管死、管僵,过度地注重安全,不适当的严加管制也同样扭曲金融行为,金融业会由于缺乏竞争而使整体效率低下。金融监管当局必须把握好监管的尺度,既能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又能维持必不可少的竞争的金融监管才是有效金融监管所追求的目标。根据这条标准来评价我国当前的金融业,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偏严了些。例如,当今的市场份额中70%以上属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和改革开放以前全国只有一家银行相比,市场竞争已大大提高,但依然未打破垄断,竞争不足一直存在。因此,有必要放松市场禁入的限制,鼓励引入更多的银行,包括民营银行等,以保持适度竞争。这样也是迎接加入WTO 的需要。 发现问题的及时性 能否及时发现被监管者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那些重大毁坏银行的信誉、威胁银行生存的问题,是判断监管有效与否的另一个标准。巴林银行的巨额亏损暴露之前,一直被英格兰银行视为优秀的银行,甚至将其作为管理方面的标兵,以至在警笛鸣响后,很多界内外人事难以置信。这既反映出巴林银行本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有问题,也说明英格兰银行在监管的有效性上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尽如人意,而美国在有详细的银行监管和庞大的检查队伍的情况下,仍有1500家银行和600家储蓄机构和贷款协会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倒闭,一度引起人们对监管有效性问题的强烈反思。 及时地、准确地发现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监管手段,在应用电子技术的同时,现场稽核也不能忽视;其次,监管人员要精通金融业务,防止被不真实的报表所蒙蔽;最后,监管机构要和被监管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其信任,获得其积极的配合。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问题”普遍存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也频频出现,监管机构用心不必良苦即可“发现”漏洞和隐患。但在众多的问题面前,也易产生麻痹思想,广国投是我国第一家被亮红灯的金融机构,问题不可谓不大,但一直拖到外债逾期不能偿还时,才采取行动。而在和被监管者的关系上,监管当局一直有“监管至上”之嫌,长期忽视金融服务。众所周知,金融监管的原则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刚性,但金融服务却是直接受益于服务对象,易于为被监管者所接受。只有使监管寓于服务之中,监管机构才能全面了解监管对象的实际情况,才能对其经营策略、经营手段、规避风险、逃避管制等了如指掌,不仅能掌握最新的动态,而且可以了解被监管者的需求,进而科学、合理地在监管方面也实施创新。既实现了监管的目标,降低了个别的和系统性的风险,又顺应

风险管理三大原则

风险管理三大原则 作者:Mark Q. Smith、Craig Mindrum 战争和恐怖活动、经济萧条、公司管理不善及倒闭、行情变化不定:这些因素构成了当今脆弱的市场环境。如果说公司在过去没有把足够的注意力放在风险管理上,那么现在他们显然已经这么做了。 那么,目前风险管理的最亮点在哪里?在于高层次的金融、战略及意外风险的管理。例如,大多数公司(特别是金融服务行业)的主管们都采用越来越复杂的计算机工具对金融风险进行监视和管理。 但业务风险的日常管理却并未受到同样的重视,而这些风险却足以导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在公司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员工、流程及工具之间的互动通常都会伴随着这种风险。 为缩小这一领域内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对运营风险管理进行了跨行业的基准研究。入选为此项研究基准伙伴的公司须提供若干可用于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重要的原则、工具及方法。 采用以下三条基本原则可以对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培养对风险的预见能力;根据特定目标管理风险;营造"风险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 培养对风险的预见能力 一条显而易见的原则是:防止事态的发生,否则至少要在事态发生之前建立起应对的程序。但在涉及业务风险时,这一基本原则却非常容易被忽视。 实际上,接受调查的一家公司的经理们认识到,他们在实践中常常全然忘记了风险管理。比如说,一个团队开展了一个工作项目---也许是发布一种新产品,也许是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每个星期一的上午,团队成员们都要开会讨论上一周的进展---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问题对预算及交货日期的影响。他们是否对风险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实际上并没有:他们管理的是难题或争议,而不是风险。 事实上,大多数公司的确拥有明确、到位的程序,在业务层面上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追踪。以下就是他们通常所采用的做法: 根据标准分类或已知风险清单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识别;为其可能性及严重性指定一个数值;指定具体负责管理各个风险的职位、部门或者人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王广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1年)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29) 1、试述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2、央行制度在初建时期和普及发展期各有何特点? 3、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 4、对比分析早期中央银行与现代中央银行职能。 5、简述央行制度类型及其特征。 6、概要说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组织结构、职能与资本结构。 7、概要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当前组织结构状况。 8、概要说明欧洲央行组织结构与职能。 9、概要说明香港金融管理局制度。 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P49) 1、如何理解央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简述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 3、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与实质? 4、试述赞成及反对央行独立性的理论观点。 5、简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6、试评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独立性。 7、试评述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

8、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际特点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国情的改进意见。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试分析中居银行业务活动原则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差异的原因? 3、试从资产负债的基本关系和各项目的对应关系分析中国、美国、日本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P99) 1、简述央行主要负债业务。 2、简述央行存款业务。 3、简述央行准备金存款业务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4、什么是央行货币发行业务?如何区分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 5、央行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比较各种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优缺点。 7、什么是基础货币?利用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基础货币的决定。 8、结合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比较两国基础货币投放机制。 9、试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10、比较中央银行发行债券与商业银行发行债券。 11、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结构有哪些主要的变化?成因是什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复习题精选版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复 习题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美国中央银行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依法正式成 立)。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依法正式成立 B.美国第一国民银行的正式成立 C.美国第二国民银行的正式成立 D.美国全国货币委员会的正式成立 2、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采用(B.一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A.大一统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一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C.二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D.多元的中央银行制度 3、(B.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存款机构按照法定要求缴存到中央银行的存款。 A.法定贴现金 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超额存款准备金 D.备付金 4、1936年,(B.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A.弗里德曼 B.凯恩斯 C.哈耶克 D.威克塞尔 5、(C.货币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而不取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 A.货币的中性 B.货币的非中性 C.货币的外生性 D.货币的内生性 6、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能够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是(D.基础货币)。 A.存款货币 B.贷款货币 C.法定货币 D.基础货币 7、(A.物价指数)是目前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 A.物价指数 B.利率指数 C.收入指数 D.信用指数 8、由于需求转移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9、凯恩斯主义者主张将(B.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A.短期利率 B.长期利率 C.短期货币供给量 D.长期货币供给量 10、以下不属于金融监管对象的是(D.商业银行聘用员工的行为)。

第九章风险管理原则 一

第八章风险管理原则一、风险概览 1、风险特征 1)风险定义 ①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主观。体现在: A、发生与否不确定; B、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C、发生的状况不确定; D、发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不确定。 ②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客观。 2)风险的特征:①客观性;②普遍性;③损失性;④可变性。 2、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的两类 1)行业风险:指在特定行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行业风险的三个关键因素— ①生命周围阶段。处于成长期的行业会比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有利。 ②波动性。是指成长迅速变化,充满上下起伏的行业波动性行业会涉及较大的不确定性,使计划和决策变得更能。例如,电子、软件、房地产和建筑行业。 ③集中度。能受垄断保护就有利。 2)经营风险: (1)市场风险—四种:①利率风险;②汇率风险;③商品价格;④股票价格风险。 (2)其他重要的经营风险: ①政治风险; ②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员工、过程、基础设施或技术或对动作有影响的类似因素(包括欺诈)的失误而导致亏损的风险。可操作风险组合成以下几种风险:员工、技术、舞弊、外部依赖、过程/翻译、外包。

③法律/合规性风险 ④项目风险:项目可能无法执行、项目进度可能发生变化、项目成本可能超支、项目可能不能达到预定规格、 或者项目成果可能会遭到顾客拒绝。 ⑤信用风险: ⑥产品风险: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需要,面对竞争时的表现等。 ⑦流动性风险 ⑧环境风险:企业由于其自身或者影响其业务的其他方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承担损失的风险。 ⑨声誉风险:是指企业声誉受到负面影响的风险。主要是二级风险,其产生的原因来自企业未能有效地控制其 他类似的风险。 二、风险管理概念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内部环境是确立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与“控制环境”相比,内部环境是控制环境在内容上的扩展,引入了风险管理和风险偏好两个概念。 1)风险偏好—风险偏好是指对风险的偏爱,而风险态度、风险承受能力或风险容量是企业准备在任一时点承 2)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涉及的风险和机会对价值的创造或保持的影响。它是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整体来说,企业风险管理是: ①一个正在进行并贯穿整个企业的过程; ②受到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的影响。 ③战略制定时得到应用。 ④适用于各个级别和单位的企业,包括考虑风险组合。 ⑤识别能够影响企业及其风险管理的潜在事项。

最新《金融监管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七)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的中央银行是_______。 2、存款保险制度最早产生于_______。 3、2004年3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____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3、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经营模式。 8、我国保险业的自律监管机构是 6、我国要求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 7、按照遭受风险的金融企业的面积分,金融风险可分为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 8保险监管的四大原则分别是原则、公平原则、健全原则、社会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题后的答案框内) 1、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监管的主体、监管的客体和 ( ) A、监管的工具 B、监管人员 C、监管当局 D、政府 2、三公”原则不包括() A、公开原则 B、公正原则 C、公共原则 D、公平原则 3、我国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但若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其条件()其他贷款人的条件。 A、不得优于 B、优于 C、等于 D、小于 4、《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分别为( )。 A.5000万元人民币 B. 10亿元人民币 C.1亿元人民币 D. 1000万元人民币 5、下列关于金融稳定概念的内涵不对的是() A、金融稳定是一个广义概念。 B、金融稳定是一个静态绝对的概念 C、金融稳定同金融体系(市场)的自我调节与自我约束能力相关。 D、金融稳定是一个相对概念,其稳定程度可通过金融不稳定对经济的潜在影响来衡量。 6、我国要求对最大10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 %. A、10 B、20 C、30 D、50 7、下列哪项不是行业自律组织的一般功能() A、充当金融业同业之间的协调机构 B、充当金融业的行业官方管理机构 C、充当金融业的服务机构 D、充当监管当局的助手 8、下列不是金融监管当局的特性的是() A、权威性 B、公共性 C、盈利性 D、独立性 9、下列不是呆账准备金计提和冲销办法的是:() A、间接冲销法 B、直接冲销法; C、普通准备法; D、特别准备法; 10、根据“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般要达到( )。 A、7% B、10% C、8% D、9% 11、证券交易所对会员违规的处分,可自接到处分通知之起天内向证券交易所理事会申请复议 A、10; B、7; C、15; D、30 12、我国商业银行适用的市场准入原则是()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41797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股权投资业务是指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股权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业务部。 第五条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董事会职责:(1)审议批准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基本制度,决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听取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报告;(2)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股权投资项目;(3)决定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

2017年初级银行管理1-3章复习材料(手工整理)

2017年初级银行管理1-3章复习材料(手工整理)

(标红部分为历年真题出现过的知识点) 第一章银行业运行环境 1.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 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1.1货币政策目标 最终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操作目标:基础货币(由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构成) 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M0=流通中现金 (M1为狭义货币,是现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实购买力,M2为广义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 货币M2-M1=准货币)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 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1.1.2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传统工具、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率 在贷款与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新型货币政策: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 常备借贷便利: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 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期限为1-3个月。 中期借贷便利: 抵押补充贷款: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资金。主要功能 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和社会

事业发展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 融资。 货币政策的构成部分: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2 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1.2.1 财政政策内容: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 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以及相应措 施,只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1.2.2 财政政策功能:主要有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具体分为: 导向功能一、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和各部门、各行业政策,提出明确的调节 目标。 二.财政政策不仅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同时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 协调功能: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控制功能:政府通过调节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稳定功能:是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调节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恒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稳定功能的基本要求是物价相对 稳定。 1.2.3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公共支出:是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包括: 购买性支出: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的直接消费支出

金融监管学-教学大纲(双语)

《金融监管学(双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110142A/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28 实验(上机)学时:4 学分: 2 适用对象:金融学、国际金融 先修课程:金融学概论、商业银行、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证券学、西方经济学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根据金融监管的最新发展趋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体系分为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金融监管理论、金融监管体系、金融监管实务和金融监管的协调五个部分,系统讲解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务,并结合最新实践,完善了金融稳定和金融协调同金融监管关系等方面的观点和思路,为金融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研究金融监管提供了一个基本线索和框架。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现代金融监管的理论体系和内容,掌握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理论讲清,要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注意利用我院的金融实验室。 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尽可能地去有关金融机构作现场了解。 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注意同实际联系的案例教学,重在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可请校外人员讲座。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金融监管导论 第一节金融监管的概念及必要性 一、金融监管的概念 二、对金融监管的理论理解 三、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二节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手段 一、金融监管的内容 二、金融监管的手段 教学重点、难点:对金融监管理论的解释和掌握。 课程的考核要求:金融监管的概念。 了解:金融监管的含义、外延、内涵。各专家的定义。 理解:金融监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脉络。 掌握:相关金融监管的理论。 熟练掌握:金融监管的手段和内容。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有哪些作用? 2.简述金融监管与经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3.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什么? 4.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怎样才能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方法体系? 第二章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 第一节金融风险概述

ISO31000风险管理原则的指南

引言 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都面临内部和外部的、使组织不能确定是否及何时实现其目标的因素和影响。这种不确定性所具有的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就是“风险”。 组织的所有活动都涉及风险。组织通过识别、分析和评定是否运用风险处理修正风险以满足它们的风险准则,来管理风险。通过这个过程,它们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监测和评审风险,以及为确保不再进一步需求风险处理而修正风险的控制措施。本国际标准详细描述了这一系统的和逻辑的过程。 尽管所有的组织在某种程度上都在管理风险,本国际标准建立了一些为使风险管理变得有效而需要满足的原则。本国际标准建议,组织制定、实施和持续改进一个框架,其目的是将风险管理过程整合到组织的整体治理、战略和规划、管理、报告过程、方针、价值观和文化中。 风险管理可以在组织多个领域和层次、任何时间,应用到整个组织,以及具体职能、项目和活动。 尽管在过去一段时间在许多行业,为满足不同的需要,已经开展了风险管理实践,但在一个综合框架内采用一致性过程有助于确保在组织内有效、有效率和结合性地管理风险。本国际标准中所描述的通用方法提供了在任何范围和状况下,以系统、清晰、可靠的方式管理风险的原则和指南。 每一个具体行业或风险管理的应用都产生了各自的需求、受众、观念和准则。因此,本国际标准的主要特点是将所包含“确定状况”作为通用风险管理过程开始的活动。确定状况将捕获组织的目标,组织所追求目标的环境,组织的利益相关方和风险准则的多样性,所有这些都将帮助揭示和评价风险的性质和复杂性。 本国际标准描述的风险管理原则、框架和风险管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当依据本国际标准实施和保持风险管理时,能够使组织,例如: ——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鼓励主动性管理; ——在整个组织意识到识别和处理风险的需求; ——改进机会和威胁的识别能力;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规范; ——改进强制性和自愿性报告; ——改善治理; ——提高利益相关方的信心和信任; ——为决策和规划建立可靠的根基; ——加强控制; ——有效地分配和利用风险处理的资源; ——提高运营的效果和效率; ——增强健康安全绩效,以及环境保护; ——改善损失预防和事件管理; ——减少损失; ——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 ——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本国际标准旨在满足众多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包括: a)负责制定组织风险管理方针的人员; b)负责确保在组织整体、或者某一特定区域、项目或者活动内有效开展风险管理的人员; c)需要评定组织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人员; d)整体或部分地实施风险管理的标准、指南、程序和操作规范的开发者。 目前许多组织的管理实践和过程包含了风险管理的要素,许多组织针对特定类型的风险或环境下已经采用了正式的风险管理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可以决定对照本国际标准对其现有的实践和过程开展严格的评审。 在本国际标准中,“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和“管理风险(managing risk)”都在使用。在通常的术语意义上,“风险管理(risk man agement)”涉及的有效管理风险的构架(原则,框架和过程),而“管理风险(managing risk)”指的是运用该架构管理特定风险。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复习题

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美国中央银行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依法正式成立)。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依法正式成立 B.美国第一国民银行的正式成立 C.美国第二国民银行的正式成立 D.美国全国货币委员会的正式成立 2、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采用(B.一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A.大一统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一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C.二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D.多元的中央银行制度 3、(B.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存款机构按照法定要求缴存到中央银行的存款。 A.法定贴现金 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超额存款准备金 D.备付金 4、1936年,(B.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A.弗里德曼 B.凯恩斯 C.哈耶克 D.威克塞尔 5、(C.货币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而不取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 A.货币的中性 B.货币的非中性 C.货币的外生性 D.货币的内生性 6、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能够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是(D.基础货币)。 A.存款货币 B.贷款货币 C.法定货币 D.基础货币 7、(A.物价指数)是目前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 A.物价指数 B.利率指数 C.收入指数 D.信用指数 8、由于需求转移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9、凯恩斯主义者主张将(B.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A.短期利率 B.长期利率 C.短期货币供给量 D.长期货币供给量 10、以下不属于金融监管对象的是(D.商业银行聘用员工的行为)。 A.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行为 B.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行为

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4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着)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

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商业银行课后题1-10章知识讲解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商业银行的定义是什么?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办理那些基本业务? 2.商业银行的主要特征有那些表现? 3.商业银行的职能是什么? 4.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用怎样的地位? 5.如何理解商业银行“三性原则”之间的关系? 6.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坚持什么样的方针? 7.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外环境是指什么? 二.多选题 1.我国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均为(BCD) A 全部资本 B 部分资本 C 实缴资本 D 核心资本 2.从商业银行的定义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性质体现在(ACD) A 商业银行是企业 B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C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关 D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3.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有(ABC) A 把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 B 把闲置的储蓄货币转化为职能资本 C 实现资本的续短为长 D 信息的生产与传递 4.商业银行的二级准备金包括(ABCD) A 超额准备金 B 短期国债 C 其他易于转让的短期证券 D 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汇票 5.商业银行转移风险的办法有(ABCD) A 参加保险 B 订立抵押、担保条款 C 套期保值 D及时转让相关债权债务 第二章 一.简答题 1.商业银行从传统业务发展到“金融百货公司”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什么是银行并购?银行并购的动机有哪些?

3.怎样看待国际银行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并购行为? 4.对我国未来银行业的并购趋势你有什么想法? 5.现代商业银行面临哪些挑战? 6.银行经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7.银行监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8.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银行监管存在哪些漏洞?应怎样完善银行监管? 二.单选题 1.商业银行发展至今,已有( C )的历史。 A 100年 B 200年 C 300年 D 500年 2.银行业产生于( C ) A 英国 B 美国 C 意大利 D德国 3、最早设立股份制银行的国家是( A ) A 英国 B 美国 C 意大利 D德国 4.1694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做斗争,以满足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业和商业的需要,决定成立的一家股份制银行是( A ) A 英格兰银行 B 曼切斯特银行 C 汇丰银行 D 利物浦银行 5.北宋真宗时,由四川富商发行的( A ),成为我国早期的纸币。 A 交子 B 汇票 C 飞钱 D当票 6.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C),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A 交通银行 B 浙江兴业银行 C 中国通商银行 D 北洋银行 7.最早到中国来的外国银行是( A ) A 英商东方银行 B 伦敦银行 C 汇丰银行 D 英格兰银行 8.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 A 单元制银行 B 分支形制银行 C 银行控股公司 D 连锁银行 9.(A)是形成和维持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基本途径。 A 并购 B 收购 C 兼并 D 扩张 10.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是() A 金融百货公司 B 贷款为主 C 吸收存款为主 D 表外业务为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