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

目录

出水管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书 ..................................................................................................................... 7 第一章 总论 . (7)

第一节 设计任务和内容 .................................................................................................... 7 第二节 基础资料 . (7)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说明 .................................................................................................. 9 第三章 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0)

第一节 格栅间的设计计算 ........................................................................................... 10 第二节 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 12 第三节 接触氧化池的设计计算 .................................................................................. 14 第四节 竖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 17 第五节 双层滤料过滤池设计计算 .............................................................................. 19 第六节 浓缩池设计计算 .............................................................................................. 21 第七节 板框压滤机设计计算 ........................................................................................ 24 第八节 接触池与漂白粉用量设计计算 ........................................................................ 25 第九节 泵房及集水池设计计算 (27)

第四章 设备的选择 (29)

第一节 平流式初沉池刮泥机设备的选型 .................................................................... 29 第二节 鼓风机设备选型 .............................................................................................. 29 第三节 曝气头设备的选型 ............................................................................................ 29 第四节 软性纤维填料设备的选型 ................................................................................ 29 第五节 反冲洗泵设备的选型 ........................................................................................ 30 第六节 搅拌机的设备选型 ............................................................................................ 30 第七节 压滤机的设备选型 ............................................................................................ 30 第八节 污泥泵的设备选型 .............................................................................................. 31 第九节 浓缩池挂泥板的设备选型 .................................................................................. 31 第十节 提升泵的设备选型 . (31)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31)

第一节 污水厂平面布置 ................................................................................................ 31 第二节 污水厂高程布置 (32)

参考文献 (33)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

摘要:人类每天都产生大量生活污水。它有几种主要的有害成分:BOD、悬浮固体、N和P等。最近几年中,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一些先进技术, 进行污水处理,尤其是除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大量的洗涤剂废水也排入污水处理厂。但目前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循环和现场处理等方法减少废水的产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为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时空分布不均,致使部分地区供求矛盾加剧。为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有些城市相继指定了中水回收利用的有关规定,将淋浴、洗涤、盥洗等轻度污染的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冲洗厕所、洗车、绿化等。为了把所学的东西与实际想结合,在此我将水污染处理中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做一个较为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接触氧化法CASS法(循环活性污泥) SBR法氧化沟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一、小区污水处理及技术概述

医院、港口、公园、商业中心、新建的郊外住宅区、高级住宅区、疗养区、学校、农场、渔场、狩猎场等均可称为小区,我们最常遇到的主要是由居住区、疗养院、商业中心、机关学校等一种功能或多种功能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排水系统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网覆盖范围之内。根据当地的环保标准,必须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小区污水处理。

小区污水不同于城市污水(常包括部分工业废水),属于生活污水范畴。其水质水量特征可概括为: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偏低,即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良好,处理难度小。

小区污水的处理工艺依据小区污水排入水体的功能不同而异,常用处理方法有:化粪池、一级处理(初次沉淀池)、生物二级处理及二级处理后再经消毒回用等。由于小区污水处理水量较小,管理(manage)水平不高,所以,在工艺设计时尽可能选用无污泥或少污泥的处理工艺,以防止因污泥处理不善造成。目前,较为常用的处理工艺有:①污水→调节池→初次沉淀池→池→二沉池→出水,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优点是停留时间短、易挂膜,尤其适合设备化,埋地建设倍受环保公司及用户青睐,但由于维修管理(manage)及设备防腐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应用受到限制。但如果建成地下钢筋混凝土形式,设置人员通道以便维修,此种地下建设方式在小区水处理中具有较大市场,但这种方式一般处理规模较小,每天排放

污水量小于几百吨的小区较为理想。对上千吨的小区污水处理,推荐采用地面建设方式,生物处理部分可采用接触氧化,也可采用SBR或其改进型CASS工艺,方式提议采用低噪音的风机或水下机。②污水→调节池→混凝沉淀→过滤→出水,对处理程度要求不高,且水量较小时,可采用此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异味小,管理(manage)简单等优点。另外,在好氧生物处理之前加上酸化水解,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的总去除率。生活小区通常有较大的绿地面积,如果把污水处理后回用于浇灌绿地、道路、冲洗汽车,应在上述处理出水后加上消毒或其它补充措施。

二、污水处理的方法介绍

1 物理法

包括筛滤截留,重力分离,过滤,磁分离;我们经常用的主要是格珊。

格珊:截流较大的漂浮物

2 化学法

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电解等。

中和:中和处理酸性或碱性物质

氧化还原:氧化分解或还原去除水中污染物质

化学沉淀:析出并沉淀分离水中污染物质

电解:电解分离并氧化还原水中污染物质

3 生物化学法

3.1氧化沟、SBR工艺、CASS、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等的综述

SBR法(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改进的活性污泥法,它是由原始的间歇式污泥法发展而来,与其他活性污泥法相比,SBR法没有设置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布置更为紧凑,占地面积少,基建及运行费用较低,不易产生污泥膨胀问题,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有资料显示,SBR法的主要构筑物的容积为常规活性污泥法的50%~60%,运行费用及占地面积均可减少20%左右。SBR法典型的操作工序为: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等五个工序。整个工艺经厌氧、好氧缺氧三个阶段。根据出水情况可随时调整各工序的时间以达到最佳出水效果。SBR法工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处理工艺,但也存在着曝气装置易堵塞,自动控制技术及连续在线分析仪表要求高等缺点。

SBR法工艺流程图: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排泥期→闲置期

3.2 CASS工艺的概述

CASS工艺是近年来在传统SBR工艺上发起来的一种新型工艺,它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生长速率差异和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机理,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SBR反应器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工艺综合了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初始反应条件(具有基质浓度梯度和较高的絮体负荷)和完全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无论对城市污水还是工业废水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另外如果选择器的厌氧的方式运行,则具有生物除磷作用。

CASS工艺对污染物质降解是一个时间上的推流过程,集反应.沉淀,排水于一体,是一

个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因此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采用CASS工艺处理小区污水,出水水质稳定,优于一般传统生物处理工艺,通过简单的过滤和消毒处理后,就可以作为中水回用。

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CASS工艺有以下优点:

(1)建设费用低。声去初沉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

(2)运转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可节省10%--25%。

(3)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物质,而且具有良好脱氮除磷功能。

(4)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宜发生污泥膨胀。

(5)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

CASS工艺流程图:污水→格珊→调节池→提升泵房→CASS池→双层滤料过滤→消毒→回用水

3.3 SBR法及氧化沟法优点

(1)都属完全混合型,具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2)一般不设初沉池,工艺简化,节省占地;

(3)一般采用低负荷延时曝气方式运行,处理效果好,污泥好氧稳定,同时可减少污泥产量;

氧化沟目前常用的有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三沟及双沟等交替式氧化沟等几种形式,其中以前两种更为常用。氧化沟的共同特点是污水在循环水池中流动,曝气方式主要采用表曝方式(近年来,也有鼓风曝气方式的氧化沟,也被称作氧化沟池型的普曝,结合了氧化沟及微孔曝气的优点)。SBR工艺包括传统SBR法、ICEAS工艺、DAT-IAT工艺、CASS 工艺、UNITANK工艺等不同方法。

3.4 氧化沟工作原理:

由于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比一般生物处理法长的多,悬浮状有机物可以再曝气池中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稳定,因此在预处理部分可考虑省去初沉池。溶解氧浓度不断降低,沟内沿水流方向呈现出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交替变化,再好氧区内,污水中有机物被好氧菌氧化分解,污水中氨氮被亚硝化菌和硝化菌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嗜磷菌大量吸收水中的磷。使污水中的有机氮磷得以去除。需要指出的是氧化沟内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是同时存在的,在不同的环境下起着不同的作用。

(1)三沟式氧化沟的优点

美国EPA对不同类型生物处理法的运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出水BOD5小于

20mg/L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百分数分别是:氧化沟90%,鼓风曝气70%,生物滤池60%。由此可见,氧化沟的处理效果比其它生物处理方法稳定。氧化沟的特点是低负荷运行,因此

有机物可以有效去除,COD去除率在90%以上。而且对氨氮完成硝化。氧化沟运行操作简便,基建和运行费均低于活性污泥法。当要求污水脱氮时,氧化沟比其它生物脱氮工艺费用低、TN去除效率高,因为它的循环运行方式非常适合生物脱氮的过程,不需要为反硝化而增设回流系统。意义上讲,交替式运行的氧化沟实际上也是SBR工艺的一种。

(2)氧化沟工艺特征

①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②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从整体上说又是完全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其曝气装置是定位的,因此,混合液在曝气区内溶解氧浓度是上游高,然后沿沟长逐步下降,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到下游区溶解氧浓度就很低,基本上处于缺氧状态。氧化沟设计可按要求安排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硝化-反硝化工艺,不仅可以利用硝酸盐中的氧满足一定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通过反硝化补充硝化过程中消耗的碱度。这些有利于节省能耗和减少甚至免去硝化过程中需要投加的化学药品数量。

③三沟式氧化沟工艺不需设二沉池,不用污泥回流系统。

④氧化沟工艺具有脱氮除磷的效应。

⑤由于氧化沟采用的污泥龄很长,剩余污泥量较一般活性污泥法少的多,而且得到好氧硝化的稳定,因而不再需要硝化处理,可在浓缩,脱水后加以利用或最后处理。

3.5 生物接触氧化法

半淹没式污水生物接触氧化池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目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设施和方法不能有效地去除挥发性致臭有机污染物,导致其污染大气的缺陷。本发明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被非淹没填料承托层分成上下两部分,非淹没填料和淹没填料表面附着有不同的微生物,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进水高度低于非淹没填料承托层。污水处理方法先将污水进行预处理再通入半淹没式污水生物接触氧化池最后收集处理水,其中非淹没填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经过污水中挥发性致臭有机污染物的培养驯化,淹没填料表面附着的微生物经过污水的培养驯化,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的高度低于非淹没填料承托层。本发明对污水中散发的挥发性致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90%~99%。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

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4、出水水质好而稳定在进水短期内突然变化时,出水水质受到的影响小。

5、动力消耗低除污水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质以外,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一般能节省动力30%。省去污泥回流,也使电耗下降。

6、挂膜方便,可以间歇运行处理生活污水时不需专门培养菌种,连续运转4--5天生物膜就可以成熟。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处理法的优缺点以及污水水质,水量的要求;采用生物处理法比较合理且经济实惠。

处理法流程图:污水→调节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处理水

4 中水回用处理工艺的选择

中水回用是利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过的优质杂排水,经过一定的再生处理后,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活杂用水及补充地下水。

4.1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为了将污水处理成符合中水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1)预处理该阶段主要有格栅和调节池两个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2)主处理该阶段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3)后处

理该阶段主要以消毒处理为主,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标准。

4.2 主处理的方法

按目前已被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1)生物处理法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处理,一般以好氧处理较多。(2)物理化学处理法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本方式,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提高了水质,但运行费用较高。(3)膜处理采用超滤(微滤)或反渗透膜处理,其优点是S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积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减少了很多。但目前对此工艺在实际应用上还存有一定争议。

4.3 工艺流程的选择

确定工艺流程时必须掌握中水原水的水量、水质和中水的使用要求,应根据上述条件选择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在选择工艺流程时,应考虑装置所占的面积和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噪声和臭气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中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目前大多数以生物处理为主处理方法;在工艺流程中消毒灭菌工艺必不可少,一般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取决于中水水源和中水的用途,中水水源不仅影响处理工艺的选择,而且影响处理成本,因此,中水水源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我国主要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

(1)生物化学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消毒→出水。

运转时应考虑到反应速率和污泥沉降性能,活性污泥浓度不应太大。

(2)物理化学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池→超滤膜→消毒→出水,

以超滤膜分离技术代替上述工艺中沉淀、过滤部分,超滤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对细菌和洗涤剂的去除率,高出水稳定等特点。

(3)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物化生化结合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活性污泥池→超滤膜→消毒→出水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既MBR技术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的污水处理及回用工艺。该工艺最引人注意的是利用膜技术实现固液分离取代传统的沉淀池,而且不需要回流污泥。膜的高截留率使生物反应器内可以维持很高的生物浓度,因此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因此可以大大缩小占地面积、提高出水水质,适合较高水质要求的污水处理与回用。膜生物反应器很可能成为传统工艺的替代者,从而将污水处理与回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通过以上的论述及对比我所采用的简捷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中格栅→初沉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双层滤料过滤池→消毒池→中水回用

参考文献

[1] 南国英,张志刚主编.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艺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2]高艳玲马达主编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

[3]徐强小区污水处理与回用的技术应用首届住区水环境国除研讨会论文集 2002

[4]赵建国,王怀玉,王存海对SBR池和CASS池的研究与改进环境保护 2004

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设计任务和内容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是环境监测专业专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教学过程,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通过污水处理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水处理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受到基础的工程制图训练,在资料收集及调查研究,工程设计,图纸绘制,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进而为毕业设计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基础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

2.本课程设计的重点是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

3.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按其基础特征加以说明。

4.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包括计算草图),简明扼要,文字通顺,字迹端正,设计图纸按标准绘制,内容完整,主次分明。 二.设计任务:

某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 三.设计内容

1.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

2.主要处理设施(格栅 初沉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过滤池 二沉池)的工艺说明;

3.主要设备(初沉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过滤池 二沉池)的选择计算;

4.污水处理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第二节 基础资料

一.设计题目

某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设计 二.基础资料 1.污水水量与水质

污水处理水量:d m /25003

污水水质:l mg COD /380: l mg BOD /280:5 s mg SS /200: l mg N /46: 2.处理要求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l mg COD /50< l mg BOD /20< l mg SS /20< l mg N /15<

3.气象与水文资料

(1)气温:年平均0

14 夏季平均0

30 冬季平均0

13- (2)主导风向:冬季西北风为主,夏季偏东北为主 (4)冰冻期120天 4.厂区地形

厂区地形平坦,污水厂地面标高m 5.55,污水厂坐标定位:西南m A 000.0= m B 000.0=,东北m A 00.260= m B 00.180=

管内底标高m 00.51, 管径mm 300, 充满度6.0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说明

由于污水量不大,最终出水对水质要求较高,且最终出水作为中水回用。因此拟采用以下工艺流程:

污泥上清液

泥饼外运

机械脱水污泥浓缩池

反冲洗泵

鼓风机

回用水

消毒池

过滤池二沉池

接触氧化池

初沉池

提升泵

中格栅

污水

流程说明:

该流程为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组合工艺。首先,污水进行预处理,中格栅用来截留较大颗粒悬浮物,如:纤维,果皮等制品,而后进入初沉池,初沉池可以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运行条件并降低有机物运行负荷,去除大部分悬浮物。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级处理,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进行生物氧化,降解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同时对N,P 也可以有效去除。经生物氧化污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用以澄清混合液和浓缩活性污泥,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由于生活小区对水质要求高需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由过滤池进行过滤但水质仍未达到标准,因此须进一步消毒,消毒可用来杀灭各种方法处理后残留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经消毒后的部分水可用作反冲洗水来节省水源,剩余最终出水可用作中水进行回用。经浓缩池,机械脱水后的上清液可回流到初沉池来循环使用。

经初沉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处理后的污泥和脱落生物膜一起排入污泥浓缩池,经浓缩脱水后的污泥可用作肥料。

第三章 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第一节 格栅间的设计计算 一.格栅的作用和位置

格栅有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等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木屑等,以便减轻后续处理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被截留物质为栅渣。 二.格栅的选型及设计参数

1.型式:平面型 倾斜安装机械格栅

2.格栅的栅前流速一般为s m s m /9.0~/4.0

3.格栅过栅流速不宜小于s m /6.0,不宜大于s m /0.1

4.山前渠道宽度和渠道中的水深应与入厂污水管规格相适应

5.格栅尺寸H B ,参见设备说明书,在本次设计中可采用中间值的方法 三.格栅的设计数据

1.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的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清除mm 40~25 (2)机械清除mm 25~16 (3)最大间隙mm 40 2.如水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mm 25时,污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在设置格栅

3.栅渣量与地区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水量等因素有关,在无当运行资料时,可采用:(1)格栅间隙mm 25~16 05.0~10.0污水栅渣3

3

10/m (2)格栅间隙mm 50~30 01.0~03.0污水栅渣3

3

10/m 4.机械格栅不宜少于2台,如为1台时,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5.格栅倾角一般采用0075~45

6.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m 15.0~08.0

7.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渣前最高设计水位5.0,工作台上应有安全冲洗设备 8.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9.格栅间内应安装调运设备,以便运行格栅及其他设备的检修,栅渣的日常清除。 四、计算过程

设栅前深h=0.4m ,过栅流速v=0.9m/s ,用中格栅,栅条间隙mm e 25=,格栅倾角α=60° 1、 栅条间隙数

n=evh

Q αsin max =

44.09.0025.060sin 035.0≈???

个 2、 栅槽宽度:取栅条宽度s=0.01m

B=en n s +-)1( =0.01m 13.04025.0)14(=?+-? 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若进水渠道B 1=m 10.0,渐宽部分展开角

201=α

m tg tg B B l 044.020210.013.02111=?-=-=

α

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m l l 022.02

044.0212===

5、 过栅水头损失 因栅条为矩形截面3=k ,为矩形断面时,3

4)

(,42.2e

s

B βε==

m k g v h 097.0360sin 81

.929.0)025.001.0(42.2sin 22

3421=???== αε

6、 栅后槽总长度 取栅前渠道超高m h 3.02=

栅前槽高 m h h H 7.03.04.021=+=+=

m

h h h H 797.04.03.0097.021=++=++=

7.格栅总长度 m tg H l l l 966.1732.17

.00.15.0022.0044.0600.15.0121=++++=++++=

7、 每日栅渣量

在格栅间隙为25mm 情况下,设栅渣量33310/07.0m m w = d m k w Q w /176.01000

2.186400

07.0035.010*********max =???=??=

应采用人工清渣

图3-1格栅示意图

第二节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一.沉淀池的位置和作用

初沉池是一级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处理构筑物,或作为二级处理厂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处理对象是悬浮物质,同时可去除BOD

,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运行条件

5

负荷。按池内水流方向不同分: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

并降低BOD

5

本次选择的是平流式初沉池,它具有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适应温度变化,平面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二.二沉淀池的设计数据

1、池子的长度比3—5为宜,大型沉淀池可考虑设导流墙

2、采用机械排泥时,宽度根据排泥设备确定

3、池子长深比一般采用8—12

4、一般按表面负荷计算,按水平流速校核,最大水平流速,初沉池7mm/s,二沉池5mm/s

5、池底纵坡:采用机械刮泥时,小于0.005,一般采用0.01—0.02

6、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小于1.2m/min,一般采用0.6—0.9m/min

7、进口处应设置挡板,高出池内水面0.1~0.15m,挡板淹没深度,进口处视初沉池深度

而定,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0m;出口处一般为0.3~0.4m;挡板位置:距进水口为0.5~10.m;距出水口为0.25~0.5m

三.初沉池设计计算

1、池子总表面积 设表面负荷h m m q ?='2

3/0.2 s m Q /035.03m a x = 2632

3600

035.023600m Q A =?=?=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t 取1.5h m t q h 35.10.22=?='=

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

18936005.1035.03600m Qt v =??=?='

4、池长 设水平流速为s mm v /7.3=

m vt l 206.35.17.36.3=??=?=

5、池子总宽度

m l A B 15.320

63===

6、池子个数 设每个池宽m b 15.3= 个115

.315

.3/===b B n 7、校核长宽比

435.615

.320>==B l 符合要求 8、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设T=2d 污泥量为15d g ?人/ 污泥含水率%96,则 d l s ?=?-?=

人/375.01000

)96100(100

15

3610000

.28000375.01000m SNT V =??==

9、 每格池污泥所需容积

361

6

m n V V ==='' 10、 污泥斗容积(见图)

m tg h 16.273.125.16025

.034=?=-=

"

321214147.115.035.05.033(16.23

1

)(31m f f f f h V =?+?+???=++"=

11.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m h 173

.001.0)33.020(/

4=?-+= m l 8.205.03.0201=++= m V 18.63173.02

3

8.202=??+=

12.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3

2165.1718.647.11m V V =+=+ 13.池子总高度 设缓冲层高h 3=0.3m

h 4=h'

4

+h"

4

=0.173+2.16+2.33m H=h

1

+h

2

+h

3

+h

4

=0.5+3++0.3+2.33=6.13m

H

a

i=0.01

300

B

500

图3-2污泥斗示意图

第三节接触氧化池的设计计算

一、作用

该池是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不用污泥回流,也不存在

污泥膨胀的问题。管理方便。本设计选用直流式接触鼓风氧化池。 二、设计数据

1、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体积按填料容积计算容积负荷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城市污水为1.0~1.8kg BOD 5/m 3.d

2、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一般约为3.0~8.0h ,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曝气装置供气量按气水比(15~20):1考虑。

4、填料总高度一般为3m ,每格生物接触池面积不宜大于25m 2。保证布水、布气平均。 三、接触氧化池设计计算。

Q=2500m 3/d ,BOD 5进水L a =260mg/L ,出水L t =20mg/L BOD 去除率 y=

a t a L L L -=260

20

260-=92.3% 设 气水比 D 0=废水气3

3

/15m m 容积负荷m=1500g BOD 5/m 3.d 接触时间t=2h 1、滤池体积 V=

M l l Q t a )(-=1500

)20260(2500-?=400m 3 2、滤池总面积 F=

H V =5

.2400=160m 2 3、池格数 f ≤25m 2 取f=16m 2 n =

f F =16

160=10格 4、格滤池面积 设L ?B=2?8 5、校核接触时间 t =

Q H n +?24=

???2500

5

.2161024=3.84h>2h 6、滤池总高度

h 1—超高0.6~0.7m h 2—填料上深0.4~0.5 h 3—填料层间隙高0.2~0.3m h 4—配水区高深采用多孔曝气时,进入检修者取1.5m H 0=H+h 1+h 2+(m-1)h 3+h 4=2.5+0.7+0.4+0.2+1.5=5.3m

7、填料总体积

V ’=nfH =10?16?2.5=3

400m 8、污水在池内实际停留时间

t ’=

24)

(10?-+Q

h H n

=

242500

)

5.01.5(1610?-?=7.07h

9、所需空气量

D 0为供气量气水比(15~20):1 设D 0=15m 3/d D=D 0Q=15?2500=37500m 3/d 10、每格需气量 D 1=

d m n D /375010

37500

3== 11、接触池需气量 设 气水比为6:1

Q 气=6?2500=1500m 3/d=625m 3/d h m m h m m A

Q q ./2./.3160

625

2323>==

=

气气 由于采用半软性纤维填料不会堵塞,曝气强度h m m h m m ./2./91.32

3

2

3

远大于,也不会淤泥,所以选用可变孔曝气软管,单个曝气量为h m /43

,曝气头个数为:

个‘气

15725.1564

625

≈==

=

Q Q n 出水管

进水管

空气管

污泥管

图3-3生物接触氧化池示意图

第四节 竖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一.二沉池设计数据

1.二沉池面积按表面负荷法计算,选用表面负荷时,注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的特点,

q 应小于初沉池一般为h m m ./0.2~5.123

2.设计中心进水管,应考虑回流污泥,且只取大值。中心进水管水流速度可选s m /5.0~2.0 3.二沉池酌水停留时间一般为h 5.1~0.1 4.池径水深比宜为12~6

5.利泥板外缘线速度不宜大于m in /3m ,一般采用m in /5.1m 。 二.二沉池作用

二次沉淀池是活性污泥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泥水分离,是混凝土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

本次毕业设计选用的是圆形竖流式二沉池,它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三、二沉池设计计算

1.设中心管内流速s m v /03.00=,采用池数2=n ,则每池最大设计流量

s m k Q Q z /035.02.125003m ax =?=?=

max q =

n Q max =2

035.0=s m /0175.03

0A =

0max v q =03

.00175.0=0.582m 2.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

设表面负荷h m m q ./22

3

'

=,则上流速h m m v ./22

3=s m /0005.0=

A=

v q max =0005

.00175.0=235m 3.二沉池直径 D=π

)

(40A A +?=

π

)

5.035(4+?=m m 872.6<

4.二沉当有效水深 设沉淀时间h t 5.1=

m vt h 7.236005.10005.036002=??=?=

5.校核当径水深比

349.27.2/72.6/2<==h D 符合要求

6.校核集水槽每米出水堰过水负荷s L s L D q q /9.2/89.0100023

.00175

.0m ax 0<=??==ππ 符合要求,不需另设辐射式水槽。 7.污泥体积

设污泥清除间隔时间h T 4=,每人每日产先湿污泥量d L S ·

/5.0人= 368.024

10004

80005.01000m SNT V =???==

8.每池污泥体积

3168.01/68.0/m n V V ===

9.池子圆载锥部分实有容积

设圆锥底部直径'

d 为m 4.0,载锥高度为5h ,载锥侧壁倾角055

=a

m tg tg d D h o 52.455)2

4

.0272.6(

)2/2/(,5=-=-=α 322225

268.037.18)1.021.02(3

17

.4)(3

m Rr r R h V >=?++?=

++=

ππ

可见池内足够容纳污泥量 10.中心管直径

m A d 86.058

.0440

0=?=

=

π

π

11.中心管嗽叭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3h ,设流过该缝隙的污水流速s m v /02.01= 喇叭口直径1d m d 16.186.035.135.10=?==

m d v q h 24.016

.102.00185

.011m ax 3=?==

ππ 12.二沉池总高度

设池子保护高度m h 5.01=,缓冲层高04=h (因泥面很低)则

m h h h h h H 96.752.4024.07.25.054321=++++=++++=

反射板

中心管

排泥管

集水槽

图3-4竖流式二沉池示意图

第五节 双层滤料过滤池设计计算

一、双层滤料过滤池的作用

过滤池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应用较多。此池型不含污能力强而且在好氧状态下,易于生物膜生长,可使二级处理水在去除悬浮物质的同时,降解溶解性的有机物,大幅度提高出水水质,满足用户需求。 二、设计数据

1.从过滤开始到结束所延续的时间称滤池的工作周期,一般应大于h 8,最长可达h 48以上。

2.常用的石英砂和无烟煤的容隙率分别为4.0和5.0。

3.双层滤料的滤速一般采用h m /16~12,反冲洗强度采用)./(16~132

s m L , 历时m in 8~6。 三、设计计算

1、设计废水量d m Q /2625250005.13

=?= 考虑了%5水厂自用水(包括反冲洗水) 2、设计数据

滤速h m v /5=,冲洗强度)./(16~132

m s L q = 冲洗时间min 6 3、计算

(1)滤池面积及尺寸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审定: 审核: 项目总负责: 参加人员: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 1.1.项目背景1 1.2.编制依据及范围1 1.3.设计原则2 1.4.村庄概况3 1.5.存在问题4 1.6.项目建设必要性5 1.7.项目建设场地概况6 第二章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方案7 2.1.排水现状7 2.2.设计内容7 2.3.排水体制7 2.4.污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8 2.5.雨水管道设计方案8 2.6.污水管道设计方案9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3 3.1.污水量预测13 3.2.设计进、出水水质14 3.3.技术选择依据15 3.4.污水处理技术概述及比较15 3.5.工艺选择21

第四章建筑结构设计27 4.1. 结构设计27 4.2. 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27 第五章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材料28 5.1.主要构筑物28 5.2.主要设备、材料29 第六章环境保护31 6.1.施工噪声的控制31 6.2.施工现场废物的处理31 6.3.倡导文明施工31 6.4.制定废弃物处置和运输计划31第七章工程投资概算32 7.1.工程概算32 7.2.编制内容32 7.3.编制依据32 7.4.概算编制原则32 7.5.工程项目投资概算33 第八章成本分析34 8.1.电耗34 8.2. 成本分析34 第九章工程效益35 9.1.环境效益35

9.2.经济效益35 9.3.社会效益35 第十章工程总承包施工方案37 10.1.工程建设及调试方案37 10.2.工程建设重点分析37 10.3.建设期管理组织结构概述38 10.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8 10.5.建设期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的保证40 10.6.工艺调试方案40 10.7.时间安排40 10.8.运营管理方案41 第十一章结论42

生活小区污水处理毕业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污水处理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有数百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预计到2010年,我国要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污水厂的投资将达1800亿元.在这一进程中,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将是工程界面临的首要问题。 决定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很重要因素是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南方城市普遍存在着追求“新工艺”的倾向,而且在工艺选择上似乎还有“一窝蜂”的现象。例如80年代,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多选择氧化沟;到了90年代末,SBR工艺几乎要“一统天下”了。一座城市污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虽然应由污水水质、水量、排放标准来确定,但是,忽略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成本,过分强调污水处理工艺的先进是不足取的。实际上,有些南方城市采取的高投资、高运行费的“新工艺”,由于水质浓度低等缘故,并未收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国内仅用于中水(杂用水)处理以及解决地表水源微污染的治理上,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却鲜有报道。事实上,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发达的美国,在70年代主要采取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7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造价低、运行费用省的高负荷生物滤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污水治理的基本原则是要以有限的财力,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它一些物质.它既适用于大流量的污水处理,也适用于小流量的污水处理.运行方式灵活,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一.设计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的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毕业设计对于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任务的概况 1.项目概况 我国南方某城市居民生活小区位于该市市郊,污水排放量为10000吨/日,主要来源于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排放的卫生间粪便冲洗水、淋浴水、厨房废水以及日常清洗废水。 2.污水水质、水量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参数: 3.出水水质要求 处理后出水要求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二级标准: BOD5≤30mg/L SS≤30mg/L 三.处理工艺选择 1.设计原则 (1).本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废水处理后必须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城市废水排放要求。 (2).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以实用可靠为主。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X X市X X区X X镇X 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审定: 审核: 项目总负责: 参加人员: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目录 1.7.项目建设场地概况................................................ 3.2.设计进、出水水质................................................

3.5.工艺选择........................................................ 6.3.倡导文明施工.................................................... 7.1.工程概算........................................................ 9.2.经济效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1.1. 2.建设单位 XX市XX区环保局 1.1.3.编制单位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1.1.4.项目地点 XX市XX区XX镇XX村 1.2.编制依据及范围 1.2.1.设计依据 (1)《XX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引》 (2)XX区XX镇XX村地形测绘图资料 (3)XX区XX镇XX村村委对污水处理设施用地的要求 1.2.2.相关规范及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4)《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范》CJJ60-94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工程背景 (1) 1.2、工程概况 (2) 1.3、编制原则 (2) 1.4、编制依据 (2) 1.5、编制范围 (3) 1.6、采用的主要规范和工程设计标准 (3) 第二章建设规模及水质的确定 (4) 2.1、处理规模的确定 (4) 2.2、设计水质 (5) 2.3、出水水质指标 (5) 2.4、水质分析 (6) 第三章方案论证 (7) 3.1、中水处理工程选址论证 (7) 3.2、中水处理工艺比选 (7) 3.3、消毒方案选择及论证 (15) 3.4、污泥处置方案选择及论证 (16) 第四章工艺设计 (17) 4.1、工艺流程图 (17) 4.2、工艺流程说明 (17) 4.3、污泥处理 (19) 4.4、噪声处理 (19) 4.5、辅助构筑物系统 (19) 4.6、其他系统 (19) 4.7、设计计算 (20) 第五章建筑、结构设计 (26) 5.1、建筑设计 (26) 5.2、结构设计 (27) 第六章电气设计 (29) 6.1、负荷设计 (29) 6.2、保护 (29) 6.3、防雷及电压保护设计 (29) 6.4、照明及弱电设计 (29) 第七章自控设计 (30)

第八章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 (31) 8.1、环境保护 (31) 8.2、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防护专篇 (32) 8.3、节能措施 (34) 第九章总体布置 (35) 9.1、总平面布置 (35) 9.2、高程布置 (35) 第十章投资估算、运行成本及效益分析 (36) 10.1、编制依据 (36) 10.2、投资估算表 (36) 10.3、运行成本核算 (39) 10.4、效益分析 (40) 第十一章质量、售后服务承诺 (41) 11.1、质量保证措施 (41) 11.2、售后服务保证措施及承诺 (41)

8000人住宅小区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龙田府邸小区生活污水处 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2011年12月

一、项目概况 1、设计任务 龙田府邸居住人数8950人,对该小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绿化用水标准。内容包括处理工艺的确定、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设备选型。完成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各构筑物的详图。 2、工程概况 此项目工程污水水源为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厨房、卫生间、洗涤、洗澡洗手等,排放量约1800m3/d。污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有机物、NH3-N、磷等污染物。为执行国家环保“三同时”和其他相关政策。将目前所有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用于小区绿化、灌溉等用水,以节约地下水资源。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工程设计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5一级标准)。 二、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2005一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1997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1997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1997年版)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9-87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XXXXXXXXX度假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技术方案 XXXXXXXXX 2010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XXXXXXXXX度假村北拱皇家园林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邻碧波万倾的翠屏湖,东通清东陵,西达娘娘顶和黄崖关古长城。度假村山 环水绕、奇石怪岩、风光秀美,是蓟县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之一。正式运行后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这既可以保护景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对度假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度假村沿盘山公路建立了25个储水池,度假村的17-18号、25-32号楼以及5万平米的隆磡建筑群预计居住2408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313吨/日,这些污水能够通过管道进入此储水池处,我公司受红磡集团委托,以上述水池为基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方案设计。在此根据我们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污水水质情况,向贵公司提供技术方案。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相关标准和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XXXXXXXXX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 B12/356-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2、基础资料 ◆甲方提供的原污水处理设计图纸及资料; ◆甲方提供的污水水量、排放特点与排放规律; ◆甲方提供的排放要求指标。 (二)编制原则 ◆尽量利用原有水池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策划,力求方案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 ◆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应做到污水、污泥各级处理单元配套齐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至整个工程实施后,除对生产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外,应能改善和保持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存在诸如异味、噪声等方面的二次污染问题。 三、设计范围与工程内容 (一)设计范围 自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开始,经过各级处理单元,至污水达标排放口为止。 (二)工程内容

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区污水的特点是可生化性好,适合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CAST有很多的优点,例如CAST 工艺运行稳定,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产泥量小,不发生污泥膨胀,反应推动力大,能在低温环境中长期运行,并保持高的处理效率。与其他二级处理相比CAST工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 根据设计任务,本设计选用CAST做为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噪音小的特点,并且处理水质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本设计说明书重点说明了CAST工艺在处理小区生活污水时所采用的运行参数、设计的计算方法和过程,以及一些常用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方法,通过设计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小区生活污水活性污泥法 CAST 负荷

ABSTRACT The processing of the wastewater of biotope is subjected to value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 The characteristic of biotope wastewater is good for bio-chemical.Adoptio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such as: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ing, the slime process etc. The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for example: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can work steadily and removal organic matter effectly,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has excellent ability of bearing high impact loads, the amount of sludge is small, no sludge swell, the reaction impulses is larger,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also can work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keep high rate to removal. Comparing with the secondary treatment process, the costs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is much lower,operation is simply. According to design mission ,this design chooses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to treatment the wastewater of biotope, low investment, low expenses of operation, automate degree high, noise small, and the quality of effluent can attain the nation standard. The emphasis of this design is explained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s the operation parameter, calcul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of design while treat the wastewater of biotope, and some calculation method of design of construct in comm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ing, the design of the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can attain expectation of processing result. KEYWORDS Biotope wastewate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ing,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load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博文佳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作者:武汉市博文佳咨询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设施在现代城市中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保护水环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设施工程的建设。 (一)国家高度重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达标运行,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建立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大数据建设。 《“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县城不低于85%,其中东部地区力争达到90%;建制镇达到70%,其中中西部地区力争达到5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

其他城市达到75%;县城力争达到60%;重点镇提高5个百分点,初步实现建制镇污泥统筹集中处理处置。 ——到2020年底,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不低于30%,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0%,其他城市和县城力争达到15%。 “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污水管网12.59万公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2.77万公里,合流制管网改造2.88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规模5022万立方米/日,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规模4220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泥(以含水80%湿污泥计)无害化处置规模6.01万吨/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设施规模1505万立方米/日,新增初期雨水治理设施规模831万立方米/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初步形成全国统一、全面覆盖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监管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所有县城和重点镇都要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建设、运行、管理水平。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 ——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

住宅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住宅区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1总论 1.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1.1.1编制依据 (1)相关标准和规 (2)基础资料 1)其他同类生活小区中水回用处理工程的实际监测数据; 2)现场实际取样水质的具体监测数据; 2)公司提供的废水水量、排放特点与排放规律和中水规划去向。 1.1.2编制原则 (1)采用先进合理的处理工艺,确保污水经处理后满足中水回用水质标准的要求;应能改善和保持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存在诸如异味、噪声等方面的二次污染问题; (2)积极稳妥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比较和选择工程方案时,优先考虑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及扩容性强的方案; (3)本方案充分利用我院在构筑物和设备组合设计的传统优势,使污水处理布局合理,尽量少占地或不占绿地。同时应加强大环境美化、小环境绿化,保证与小区环境相协调,以求美观; (4)节省投资、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工艺技术路线的设计需考虑无动力或少动力运行,亦可经综合处理后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使运行费用得以降低; (5)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必须结合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即外观设计上要与小区建筑环境相协调,以求美观; (6)污水处理站维修方便、施工方便、操作管理便捷、运转安全等因素,统筹兼顾,自控程度达到国先进水平; (7)处理程度高,污泥产量少,并尽可能采用节能处理技术;

(8)污水处理厂位置应尽可能位于该小区下风向,与其它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2设计方案与工程容 1.2.1设计围 本方案设计规为起始点自生活小区废水集中收集排出口始,经过各级处理单元,至废水达标排放至中水回用系统或市政管网为止。 1.2.2设计容 本方案技术设计容包括生活小区中水回用处理工程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设备选型、配套构筑物结构、电气设计等;包括配套废水处理车间的建筑结构设计等。 2水质与水量 2.1设计水量 本生活小区总占地面积55195m2,建筑面积约为10万m2。该小区为出租性外来务工人员职工公寓组成,全部建成后预计居住人口总数为16000人。按平均每天每人产生污水量60L计,该小区的排水量为每天960m3,设计处理能力综合考虑为40m3/h,全天24h连续运行。根据规划小区所排放的生活经收集后集中进行处理,排放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甲方将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达标排放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满足回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该部分水量预计为450.0m3/d。 2.2 进水水质 本污水处理工程的来水为小区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设计进水水质标准见表1。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第五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七章初步施工进度计划 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九章施工机具配置 第十章材料供应计划 第十一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的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和我公司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本着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合理安排工期、合理降低资源消耗的原则,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指导思想:以安全及文明施工为突破口,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工期管理为主线,以施工总承包管理为依托,以信息化施工为手段,以业务流程为标准,紧紧围绕本工程的“管理重点”和“施工重点”,充分掌握和设计理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向业主交付一个满意一流的工程。二.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和设计文件中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2、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地方标准、规程、标准图集以及省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情况。 3、我公司目前的技术力量及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4、现场踏勘情况。 5、GB/TI9001-ISO9001,2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高县 2、建设地点:高县 3、建设单位:高县 4、建设规模:建设 5、工期要求:90日历天 二.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施工,在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之上,继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将本工程建成优良工程,让业主满意。 2、安全目标

10吨每天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AO工艺)

10t/d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方案 污水宝 二零一五年五月 目录 1、方案编制依据及工程实施原则 (1)

1. 2工程实施原则 (1) 1. 3设计范围 (1) 1. 4供货范围 (2) 2、工程概况的确定 (2) 2 . 1工程概况 (2) 2.2 设计水质水量及处理标准 (3) 3、工艺原理及方案 (4) 3.1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原理及特点 (4) 4、工艺流程及说明 (5) 4 . 1工艺流程的确定 (5) 4.2工艺流程说明 (6) 4.3工艺与控制系统的联系 (6) 5、工艺设施 (6) 5 . 1格栅井 (6) 5.2调节池 (6) 5.3以下(1-6 )为JQ-SHJ10 —体化设备 (7) 5.4电器控制系统说明 (8) 6、二次污染防治 (8) 6.1臭气防治 (8) 6.2噪声控制 (9) 6.3污泥处理 (9) 6.4、防腐 (9) 7、电气控制和生产管理 (9) 7.1工程范围 (9) 7.2控制水平 (10) 7.3电气控制 (10) 7.4污水泵 (10) 7.5风机 (10) 7.6污泥泵 (10) 7.7其他 (10)

8、工程构筑物、设备分析 (11) 8 . 1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 (11) 8.2主要设备分项一览表 (12) 8.3工程造价估算 (12) 8.4工程平面图 (13) 9、环境经济效益指标 (13) 9 . 1运行成本 (13) 10、安全防护、节能、消防 (13) 10 .1安全防护 (13) 10.2 节能 (14) 10.3 消防 (14) 11、售后服务 (14) 11.1 质量保证和检验、验收 (14) 11. 2技术服务 (15) 11. 3销售服务承诺 (15)

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_毕业设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09107***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09107***** 指导教师:***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3年5月30日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上海市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设计总说明:生活污水是指城市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尤其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人们应该保护水资源。 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区污水不同于城市污水,城市污水通常包括部分工业废水,而小区污水则属于生活污水范畴。其特点为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偏低,污水可生化性良好,处理难度小,适合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 该设计要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和相应的工程设计规范,包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小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出水要求和处理程度。一般来说,不同小区对出水要求的差异较大,应根据我国《地面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有关规定以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处理程度,以确保出水水质。如果出水采用土地处理法处理,则应符合土地处理法的要求。2)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必须结合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即外观设计上要与小区建筑环境相协调,力求美观。3)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力求简单实用,以方便管理。4)在高程布置上应尽量采用立体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平面布置上要紧凑,以节省用地。5)污水处理厂位置应尽可能位于小区下风向,与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6)处理装置设备化、定型化、模块化,施工安装方便,运行简易,设备性能稳定,适合分期建设。7)处理程度高,污泥产量少,并尽可能采用节能处理技术。8)处理构筑物对水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的适应范围较大,使系统有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9)由于小区内的人口是逐渐增加的,因此小区污水处理厂应将可预期的发展规划作为流量设计的基础。根据我国情况,可考虑采用20年的设计周期。 本设计的计算部分主要参考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其中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主反应池的计算参考了《活性污泥工艺简明原理及设计计算》。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目录 前言 (1) 工程提要 (9) 第一章概述 (12) 1.1项目基本情况 (12) 1.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2) 1.2.1 基础资料、文件 (12) 1.2.2 有关法规、条例、文件 (12) 1.2.3有关规范、标准 (13) 1.3设计原则 (15) 1.4编制范围 (15)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二章城市概况 (17) 2.1社会经济自然条件 (17) 2.1.1 地理位臵及历史沿革 (17) 2.1.2 气象条件 (17) 2.1.3 地形地貌 (19) 2.1.4 地质构造 (19) 2.1.5 水文及水文地质 (20) 2.1.6自然资源 (20) 2.1.7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1) 2.2 *****县城市概况 (22) 2.2.1地理位臵及历史沿革 (22) 2.2.2城市性质、特点 (22) 2.2.3 城市发展规模 (23) 2.3 城市给水现状及规划 (23) 2.3.1城市给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 2.3.2城市给水规划 (24) 2.4 城市排水现状及规划 (24)

2.4.1城市排水现状 (24) 2.4.1城市排水规划 (25) 2.6城市污水性质 (25) 2.6受纳水体 (26) 第三章工程设计方案 (27) 3.1 排水体制 (27) 3.2设计规模 (27) 3.2.1平均日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 (27) 3.4.2平均日分项指标预测法 (29) 3.4.3污水处理厂规模 (30) 3.5 污水水质及处理要求 (31) 3.5.1 原污水水质 (31) 3.5.2理论分析法 (31) 3.5.3参考数据 (33) 3.5.4设计进水水质 (34) 3.5.5 污水处理要求 (34) 3.5.6 处理程度 (35) 3.4污水处理厂厂址 (35) 3.4.1选址原则 (35) 3.4.2 污水厂厂址 (36) 3.5 高原地区污水处理的特点及技术要求 (39) 3.5.1 高原地区环境、气候特点 (39) 3.5.2 低温污水处理的一般原则 (40) 3.5.3 *****县污水处理的技术要求 (40) 3.6 污水处理工艺 (42) 3.6.1 采用的工艺型式 (42) 3.6.2 “改良型Orbal氧化沟”工艺概述 (42) 3.7 深度处理工艺及比较 (44) 3.7.1 污染物去除目标与对策 (44) 3.7.2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47) 3.7.3 深度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分析 (48) 3.7.4深度处理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 (48)

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 周黎 (商丘市环境监测站,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设计了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案。为了寻求投资和运行费最低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分别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和气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现场试验,通过对两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及技术经济进行比较,决定采用气浮-曝 气生物滤池工艺。 关键词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引言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 物,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经济、实用的生物 法进行处理。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 物膜法两大类。生物膜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工 艺有: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曝气生物 滤池、生物转盘等[1~4]。笔者针对商丘市某生 活污水处理厂设计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和 气浮—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两种方案。在2004 年4~8月期间分别采用这两种工艺进行现 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 分析选择。 1 设计进水水质 综合考虑该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设 计进水水质和选择排放标准。处理后排放废 水的水质必须达到GB 8978-1996《综合污 水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标准。水质状况及 排放标准限值见表1。 2 方案一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 2.1 工艺流程 主体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试验处 理规模30 m3/d。工艺流程见图1。 2.2 试验结果(表2) 表2显示:出水CODCr≤60 mg/L、SS≤ 20 mg/L、BOD5≤20 mg/L,排放废水的水 质达到GB 8978-1996《综合污水排放标 准》中的三级排放标准。 2.3 工艺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是一种生物膜法工 艺,具有以下特点: (1)氧化池内设置弹性立体填料,池底 设置可变微孔曝气管。在曝气过程中弹性立 体填料对气泡有多层次的切割能力,可以提 高充氧效率,减少消耗。可变微孔曝气管氧 的传递效率高,不易堵塞、造价低、便于维 护管理。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2) 第三章、设计水质水量 (4) 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4) 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6) 第六章、系统技术性能参数说明 (8) 第七章、电器与控制 (14) 第八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 (15) 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 (15) 第十章、经营管理 (16) 第十一章、方案特点 (17) 第十二章、服务承诺 (18) 第十三章、设备报价清单 (20)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公司受业主委托,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给排水有关设计依据,结合公司所做的污水工程经验,按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对该项目做以下具体的方案设计,为用户提供较为理想、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工艺设备。设备采用A/O 生物处理新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无需专人管理。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地区污水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生活区的具体污水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采用优质的钢结构的箱体。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水量等基础资料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修订(GBJ14-87) 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6-87) 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500立方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mbr)_secret

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 设计方案 2007年07月

目录1工程概况 (1) 1.1工程名称 (1) 1.2工程地点 (1) 1.3工程简介 (1) 1.4工程范围 (1)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2方案选择原则及设计依据 (3) 2.1方案选择原则 (3) 2.2设计依据 (4) 3设计参数 (5) 3.1污水处理量 (5) 3.2设计进水水质 (5) 3.3设计出水水质 (5) 4处理工艺选择 (6) 4.1工艺选择原则 (6) 4.2工艺选择 (6) 4.3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介绍 (7) 5工艺设计 (9) 5.1工艺流程 (9) 5.2工艺说明 (9) 6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12) 6.1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12) 6.2主要设备参数一览表 (12) 7工程设计说明 (14) 7.1总图设计 (14) 7.2建筑设计 (14) 7.3结构设计 (14) 7.4电气设计 (15)

7.5自控设计 (16) 7.6采暖、通风设计 (17) 8工程投资估算 (18) 8.1工程投资 (18) 8.2工程投资估算表 (18) 9运行费用分析 (20) 9.1工资费用 (20) 9.2药剂费用 (20) 9.3耗电费用 (20) 9.4直接运行费用 (21) 10效益分析 (22) 10.1环境效益分析 (22) 10.2经济效益分析 (22) 11附件 (23) 11.1工艺流程图 (23) 11.2平面布置图 (23)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某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 1.2 工程地点 ××××。 1.3 工程简介 目前,项目区内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故对项目区内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出水用作景观用水,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水源。本项目所要处理的污水为生活污水,处理量为500m3/d,出水用作景观水。要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的限值。 1.4 工程范围 50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所需的设备、建(构)筑物(800m3/d)及配套辅助设施的工艺、土建、电气、仪表、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设计内容。 污水处理站进出水管道、道路、绿化、供电、通讯线路设计不在本方案设计范围内。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小区污水处理设计 开题报告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立方米,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城市规模不断向周围扩展,小区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在众多城市的边缘地区以及旅游景区出现了许多新的小区,如宾馆、别墅、学校、休闲娱乐设施、医院等。小区污水的来源变得复杂化,污水的性质也更恶劣。这些小区往往远离城市污水处理厂,没有市政管网覆盖,给集中处理带来不便,小区污水大都就近排入地面水体,污染了周围环境,使地面水体水质恶化。因此,处理好小区生活污水,减少其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具和解决水资源紧缺和高效利用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经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合理工艺处理小区污水,使达到达标排放或回用目的。 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用于本次毕业设计——小区污水处理设计中,凭此来熟悉并掌握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能根据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独立地选定设计方案,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

二、设计依据、原则 (1)设计依据 ①《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②《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l5—88); ③《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 ④《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GJ3025-95) ⑤《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 - 89) (2)指导原则 根据污(废)水的处理要求小区废水的自身特点,指导原则如下: (1)出水处理和处理程度。不同地区出水要求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和实际需要,参照相关标准采取合理工艺达到处理要求。 (2)协调一致。小区污水处理设施要与小区建筑相协调,力求美观。 (3)简单实用,节省空间,考虑长远。尽量采用立体结构工艺,高程布置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空间布置要紧凑,以节省用地。位于下风向,与小区保持一定距离,减少环境影响。根据小区人口增加情况,可考虑20年左右设计实用寿命。(4)处理程度高,污泥产量少,尽量采取节能工艺。保持合理污水处理符合和冲击符合,使工艺运行稳定高效。 (5)基础数据可靠 认真研究基础资料、基本数据,全面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充分掌握水质特点和地域特性,合理选择好设计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6)针对水质特点选择技术先进、运行稳定、投资和处理成本合理的处理工艺,积极慎重的采用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使处理工艺先进,运行可靠,处理后水质稳定的达标排放。 (7)避免二次污染 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妥善处置处理渗滤液工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臭气等,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小区污水处理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南京江花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九月

目录 1、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2、污水治理方案设计内容 (1) 2.1设计依据 (1) 2.2设计范围 (2) 2.3设计参数 (2) 2.3.1、污水性质: (2) 生活污水 COD Cr≤300~400mg/L,BOD5≤150~200mg/L,SS≤150~250mg/L,氨氮30~35mg/L,总磷:3~4mg/L,油脂100mg/L,pH值为6~9。 (2) 2.3.2污水水量: (2) 南京东善桥复建房四期有864户,设计平均每户3.5人,用水量0.25m3/人.d,计算水量为756m3/d,防止水量波动较大,将设计水量放大一定系数,设计为960m3/d (40m3/h)。 (2) 2.3.3出水水质: (2) 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放。 (2) 2.4设计原则 (2) 2.5设计工艺特点 (2) 2.6工艺设计说明 (3) 2.6.1废水水质主要特点: (3) 2.6.2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3) 2.6.3工艺名词解释 (3) 2.6.4工艺流程的确定 (6) 2.7处理工艺流程 (7) 2.8单元设计 (7) 2.8.1预处理池 (7) 2.8.2格栅井 (7) 2.8.3调节池 (7) 2.8.4水解酸化池 (8) 2.8.5生物接触氧化池 (8) 2.8.6二沉池 (9) 2.8.7消毒池 (9) 2.8.8附属建筑物 (9) 3、土建设计说明 (10) 3.1设计依据 (10) 3.2场地概况 (10) 3.3场地地质情况 (10) 3.4结构设计 (10) 4、电气设计说明 (10) 4.1供配电设计 (10) 4.2自控系统设计 (10) 5、工程土建及主要设备与材料清单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