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体系结构_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体系结构_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体系结构_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体系结构_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体系结构

第一章

1.11 Avail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designing servers, followed closely by scalability and throughput.

a. We have a single processor with a failures in time(FIT) of 100. What is the mean time to failure (MTTF) for this system?

b. If it takes 1 day to get the system running again, what i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system?

c. Imagine that the government, to cut costs, is going to build a supercomputer out of inexpensive computers rather than expensive, reliable computers. What is the MTTF for a system with 1000 processors? Assume that if one fails, they all fail.

答:

a. 平均故障时间(MTTF)是一个可靠性度量方法,MTTF的倒数是故

障率,一般以每10亿小时运行中的故障时间计算(FIT)。因此由该定义可知1/MTTF=FIT/10^9,所以MTTF=10^9/100=10^7。b. 系统可用性=MTTF/(MTTF+MTTR),其中MTTR为平均修复时间,

在该题目中表示为系统重启时间。计算10^7/(10^7+24)约等于1.

c. 由于一个处理器发生故障,其他处理器也不能使用,所以故障率

为原来的1000倍,所以MTTF值为单个处理器MTTF的1/1000即10^7/1000=10^4。

1.14 In this exercise, assume that we are considering enhancing

a machine by adding vector hardware to it. When a computation is run in vector mode on the vector hardware, it is 10 times faster than the normal mode of execution. We call the percentage of time that could be spent using vector mode the percentage of vectorization.

a. Draw a graph that plots the speedup as a percentage of the computation performed in vector mode. Label the y-axis “Net speedup” and label the x-axis “Percent vectorization”.

b. What percentage of vectorization is needed to achieve a speedup of 2?

c. What percentage of the computation run time is spent in vector mode if a speedup of 2 is achieved?

d. What percentage of vectorization is needed to achieved one-half the maximum speedup attainable from using vector mode?

e. Suppose you have measured the percentage of vectorization of the program to be 70%. The hardware design group estimates it can speed up the vector hardware even more with significant additional investment. You wonder whether the compiler of vectorization would the compiler team need to achieve in order to equal an addition 2*speedup in the vector unit(beyond the initial 10*)?

答:

a. 根据加速比定义可知,增强加速比=10,如果令增强比例为x,总

加速比为y,则有y=1/(1-x+x/10)。x的取值范围为[0,1];y的取值范围为[0,10]。如下图示:

b. y=1/(1-x+x/10);当y=2时,x=5/9=55.6%;

c. (5/9)/10/(1/2)=1/9=11.1%

d. 最大加速比理论上为10;最大加速比的一半就是5;y=1/(1-x+x/10);

当y=5时,x=8/9=88.9%

e. 当前x=70%;y=1/(1-x+x/10);可知y=2.7;

如果y=2×2.7=5.4;y=1/(1-x+x/10);可知x=0.91;

第二章

2.8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mall and simple caches using CACTI and assume a 65nm(0.065μm) technology.

a. Compare the access times of 64KB caches with 64byte blocks

and a single bank. What are the relative access times of two-way and four-way set associative caches in comparison to a direct mapped organization?

b. Compare the access times of four-way set associative caches with 64 byte blocks and a single bank. What are the relative access times of 32KB and 64KB caches in comparison to a 16KB cache?

c. For a 64KB cache, find the cache associativity between 1 and 8 with the lowest average memory access time given that misses per instruction for a certain workload suite is 0.00664 for direct mapped, 0.00366 for two-way set associative, 0.00987 for four-way set associative and 0.000266 for eight-way set associative cache. Overall, there are 0.3 data references per instruction. Assume cache misses take 10 ns in all models. To calculate the hit time in cycles, assume the cycle time output using CACTI,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maximum frequency a chche can operate without any bubbles in the pipeline.

答:

a. 直接映射:0.86ns;两路组相联:1.12ns;四路组相联:1.37ns。

两路组相联访存时间是直接映射的1.12/0.86=1.30倍;四路组相联访存时间是直接映射的1.37/0.86=1.59倍。

b. 16KB cache 的访存时间为1.27ns,32KB cache为1.35ns,64KB

cache为1.37ns。

32KB cache的访存时间是16KB cache访存时间的

1.35/1.27=1.06倍;64KB cache的访存时间是16KB cache访存

时间的1.37/1.27=1.08倍;

c. 平均访存时间=命中率×命中时间+缺失率×缺失代价;

DM缺失率=0.00664/0.3=2.2%;

2-way缺失率=0.00366/0.3=1.2%;

4-way缺失率=0.00987/0.3=0.33%;

8-way缺失率=0.000266/0.3=0.09%;

DM访存所用时钟周期=0.86ns/0.5ns向上取整=2;

2-way访存所用时钟周期=1.12ns/0.5ns向上取整=3;

4-way访存所用时钟周期=1.37ns/0.83ns向上取整=2;

8-way访存所用时钟周期=2.03ns/0.79ns向上取整=3;

DM缺失代价=10ns/0.5ns=20时钟周期;

2-way缺失代价=10ns/0.5ns=20时钟周期;

4-way缺失代价=10ns/0.83ns=13时钟周期;

8-way缺失代价=10ns/0.79ns=13时钟周期;

DM平均访存时间=(1-0.22)×2+0.022×20×0.5=2.396×

0.5=1.2ns;

2-way平均访存时间=(1-0.012)×3+0.012×20×0.5=3.2×

0.5=1.6ns;

4-way平均访存时间=(1-0.0033)×2+0.0033×13×0.83=2.036×

0.83=1.69ns

8-way平均访存时间=(1-0.0009)×3+0.0009×13×0.79=3×

0.79=2.37ns。

2.11 Consider the usage of critical word first and early restart on L2 cache misses. Assume a 1MB L2 cache with 64 byte blocks and a refill path that is 16 bytes wide. Assume that the L2 can be written with 16 bytes every 4 processor cycles, the time to receive the first 16 byte block from the memory controller is 120 cycles, each additional 16 byte block from main memory requires 16 cycles, and data can be bypassed directly into the read port of the L2 cache. Ignore any cycles to transfer the miss request to the L2 cache and the requested data to the L1 cache.

a. How many cycles would it take to service an L2 cache miss with and without critical word first and early restart?

b. Do you think critical word first and early restart would be more important for L1 caches or L2 caches, and what factors would contribute to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答:

a. 使用关键字优先和提前启动策略:

第一次获取16bytes所需时钟周期120.

不使用关键字优先和提前启动策略:

第一次获取16bytes所需时钟周期120个,获取其余字节所需的时钟周期为16×(64B-16B)/16B=48个,所以一共所需的时钟周

期数为168个。

b. 有两个关键因素:L1和L2缺失时,对平均访存时间的影响;使

用关键字优先和提前启动策略时减少的缺失比率。

2.21 Virtual machines can lose performance from a number of events, such as the execution of privileged instructions, TLB misses, traps, and I/O. These events are usually handled in system code. Thus, one way of estimating the slowdown when running under a VM is the percentage of application execution time in system versus user mode. For example, an application spending 10% of its execution in system mode might slow down by 60% when running on a VM. Fugure 2.32 lists the early performance of various system calls under native execution, pure virtualization and paravirtualization for LMbench using Xen on an Itanuum system with times measured in microseconds.

a. What types of programs w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smaller slowdowns when running VMs?

b. If slowdowns were linear as a function of system time, given the slowdown above, how much slower would a program spending 20% of its execution in system time be expected to run?

c. What is the median slowdown of the system calls in the table above under pure virtualization and paravirtualization?

d. Which functions in the table above have the largest slowdowns?

What do you think the cause of this could be?

答:

a. I/O操作少,使用系统调用少的一些程序。

b. 如果slowdown与程序运行在系统模式时间成正比,则当程序有

20%执行时间处在系统模式时,slowdown为2×60%=120%。

c. Pure virtualization环境下,median slowdown为19.26;Para

virtualization环境下,median slowdown为4.14.

Null call 和Null I/O call 有最大的slowdown。由于虚拟机对这两个函数的优化性能最低,所以当虚拟机运行这类型函数时,slowdown会变得很大。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d.

计算机系统结构三四章作业及答案

3.1 简述流水线技术的特点。(1) 流水线把一个处理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由一个专门的功能部件来实现。因此,流水线实际上是把一个大的处理功能部件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功能部件,并依靠它们的并行工作来提高吞吐率。(2) 流水线中各段的时间应尽可能相等,否则将引起流水线堵塞和断流。(3) 流水线每一个功能部件的前面都要有一个缓冲寄存器,称为流水寄存器。(4) 流水技术适合于大量重复的时序过程,只有在输入端不断地提供任务,才能充分发挥流水线的效率。(5) 流水线需要有通过时间和排空时间。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流水线都不是满负荷工作。 3.2 解决流水线瓶颈问题有哪两种常用方法?答:细分瓶颈段与重复设置瓶颈段 3.3 有一条指令流水线如下所示: (1 用两给出条指 (1) (24? 变八级流水线(细分) ? 重复设置部件 )(ns 85 1 T n TP 1pipeline -== 3.4 有一个流水线由4段组成,其中每当流过第三段时,总要在该段循环一次,然后才能流到第4段。如果每段经过一次所需的时间都是△t ,问: (1)当在流水线的输入端连续地每△t 时间输入一个任务时,该流水线会发生什么情况? (2)此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为多少?如果每2△t 输入一个任务,连续处理10个任务时,其实际吞吐率和效率是多少? (3)当每段时间不变时,如何提高流水线的吞吐率?人连续处理10个任务时,其吞吐率提高多少? 解:(1)会发生流水线阻塞情况。

(2) (3)重复设置部件 吞吐率提高倍数= t t ??2310 75 =1.64 3.5 有一条动态多功能流水线由5段组成,加法用1、3、4、5段,乘法用1、2、5段,第2段的时间为2△t ,其余各段的时间均为△t ,而且流水线的输出可以直接返回输入端或暂存于相应的流水线寄存器中。现在该流水线上计算 ∏=+4 1 )(i i i B A ,画出时空图,并计算其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 +B 4;再计算由图可见,它在18个△t 时间中,给出了7个结果。所以吞吐率为: 如果不用流水线,由于一次求积需3△t ,一次求和需5△t ,则产生上述7个结果共需(4×5+3×3)△t =29△t 。所以加速比为: 该流水线的效率可由阴影区的面积和5个段总时空区的面积的比值求得: 3.6 在一个5段流水线处理机上,各段执行时间均为△t,需经9△t 才能完成一个任务,其预约表如下所示。 段23 时间 入 A 1 B 1 A 2 B 2 A 3 B 3 A 4 B 4 A B C D A × B C ×D

计算机体系结构解

计算机体系结构解

————————————————————————————————作者:————————————————————————————————日期:

第一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部分要求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计算的系统组成、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数制数据表示以及运算校验、指令系统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多而且复杂,尤其是有关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内容,很细而且灵活性不高,知识量相当大,掌握这部分一定要多下功夫,学会取舍、把握重点、抓住要害。 1.1 考试大纲及历年考题知识点 1.1.1 大纲要求 考试要求: 1 掌握数据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 2 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考试范围 1 计算机科学基础 1.1 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制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 数据的表示 ?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移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精度和溢出)?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 1.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2.计算机系统知识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体系结构分类及特性 ?CPU 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常用I/O 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I/O 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 ?I/O 控制方式(中断系统、DMA、I/O 处理机方式)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2.2 存储系统 ?主存-Cache 存储系统的工作原理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的性能价格 ?RAID 类型和特性 2.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诊断与容错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式 1.2 计算机科学基础 1.2.1 数制及其转换 1、R 进制转换成十进制的方法按权展开法:先写成多项式,然后计算十进制结果. 举例: (1101.01)2=1×2^3+1×2^2+0×2^1+1×2^0+ 0×2^-1+1×2^-2 =8+4+1+0.25=13.25 (237)8=2×8^2+3×8^1+7×8^0 =128+24+7=159 (10D)16=1×16^2+13×16^0=256+13=269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1、、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①电能生产的连续性特点;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同时完成的。②电能生产瞬时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电能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接近光速),电力系统中任何一点发生故障都马上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③电能生产重要性的特点;电能清洁卫生、易于转换、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绝大多数以电能作为能源,而电能又不能储存,所以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对国名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①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②电能质量要好;③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要好;④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小。 3、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I、II、III类负荷)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的?各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是根据用户的重要程度和供电中断或减少对用户所造成的危害的大小来划分的,凡供电中断将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产品报废、社会秩序还乱、政治影响大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类负荷;凡供电中断或减少将导致产品产量下降、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I类负荷;I类、II类负荷以外的负荷称为III类负荷。 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任何情况下不得中断供电; I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尽可能不中断供电; III类负荷可以停电。 4、标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已标出线路的额定电压)

答:上述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如下: G :10.5KV ;T1:10.5/242KV ;T2:220/121/38.5KV ;T3:35/6.3KV 5、为什么110KV 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需要全线架设避雷线而35KV 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不需全线架设避雷线? 答:因为110KV 及以上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优点是:正常运行情况下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对地绝缘只要按承受相电压考虑,从而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费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需要切除故障线路,供电可靠性差。考虑到输电线路的单相接地绝大部分是由于雷击输电线路引起,全线路架设避雷线,就是为了减少雷击输电线路造成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机会,提高220KV 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5KV 及以下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即使雷击输电 线路造成单相接地时,电力系统也可以继续运行,供电可靠性高,所以无需全线架设避雷线。 6、在下图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已知KV U 3/10=φ,A U C 3530=φω,如要把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补偿到20A ,请计算所需消弧线圈的电感系数。 解: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相量图如下:

计算机系统结构网上作业

计算机系统结构作业参考答案 一、 1、试述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具有层次性,它由多级层次结构组成。从功能上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级别:第一级是设计级。这是一个硬件级,它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 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也称为机器语言级。它由微程序解释系统.这一级是硬件级。 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它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这些操作系统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这些广义指令是操作系统定义和解释的软件指令。这一级也称混合级。 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的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执行。 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这是面向用户为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这一级由各种高级语言支持。 2、试述RISC设计的基本原则和采用的技术。 答:一般原则: (1)确定指令系统时,只选择使用频度很高的指令及少量有效支持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它功能 的指令,大大减少指令条数,一般使之不超过100条; (2)减少寻址方式种类,一般不超过两种; (3)让所有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4)扩大通用寄存器个数,一般不少于32个,尽量减少访存次数; (5)大多数指令用硬联实现,少数用微程序实现; (6)优化编译程序,简单有效地支持高级语言实现。

基本技术: (1)按RISC一般原则设计,即确定指令系统时,选最常用基本指令,附以少数对操作系统等支持最有用的指令,使指令精简。编码规整,寻址方式种类减少到1、2种。 (2)逻辑实现用硬联和微程序相结合。即大多数简单指令用硬联方式实现,功能复杂的指令用微程序实现。 (3)用重叠寄存器窗口。即:为了减少访存,减化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简有效地支持高级语言中的过程调用,在RISC机器中设有大量寄存嚣,井让各过程的寄存器窗口部分重叠。 (4)用流水和延迟转移实现指令,即可让本条指令执行与下条指令预取在时间上重叠。另外,将转移指令与其前面的一条指令对换位置,让成功转移总是在紧跟的指令执行之后发生,使预取指令不作废,节省一个机器周期。 (5)优化设计编译系统。即尽力优化寄存器分配,减少访存次数。不仅要利用常规手段优化编译,还可调整指令执行顺序,以尽量减少机器周期等。 3、试述全相联映像与直接映像的含义及区别 (1)全相连映像 主存中任何一个块均可以映像装入到Cache中的任何一个块的位置上。主存地址分为块号和块内地址两部分,Cache地址也分为块号和块内地址。Cache的块内地址部分直接取自主存地址的块内地址段。主存块号和Cache块号不相同,Cache块号根据主存块号从块表中查找。Cache保存的各数据块互不相关,Cache必须对每个块和块自身的地址加以存储。当请求数据时,Cache控制器要把请求地址同所有的地址加以比较,进行确认。 (2)直接映像 把主存分成若干区,每区与Cache大小相同。区内分块,主存每个区中块的大小和Cache 中块的大小相等,主存中每个区包含的块的个数与Cache中块的个数相等。任意一个主存块只能映像到Cache中唯一指定的块中,即相同块号的位置。主存地址分为三部分:区号、块号和块内地址,Cache地址分为:块号和块内地址。直接映像方式下,数据块只能映像到Cache中唯一指定的位置,故不存在替换算法的问题。它不同于全相连Cache,地址仅需比较一次。 (3)区别: 全相连映像比较灵活,块冲突率低,只有在Cache中的块全部装满后才会出现冲突,Cache 利用率高。但地址变换机构复杂,地址变换速度慢,成本高。 直接映像的地址变换简单、速度快,可直接由主存地址提取出Cache地址。但不灵活,块冲突率较高,Cache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 4. 画出冯?诺依曼机的结构组成?

计算机系统结构有详细答案

(仅供参考,不作为考试标准), 选择题分,每题分)2(30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者所关心的是________所看到的的计算机结构。 A)硬件设计人员B)逻辑设计人员 D)高级语言程序员C)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程序员 。意________,应当注提系在计算机统设计时,为了高系统性能度的令执行速快A)加经常性使用指大的指令特B)要别精心设计少量功能强数的占减少在数量上很小比例的指令条C)要度D)要加快少量指令的速 。的问题统中因________而导致系主重叠寄存器技术要用于解决在RISC 流水线影A)JMP指令响保护令B)CALL指的现场问存储器不便来只C)有LOAD和STORE指令带的访度速器访问D)存储 ________ 效率高计为使流水算机运行要A)各过程段时间不同B)连续处理的任务类型应该不同 D)连续处理的任务数尽可能少C)连续处理的任务类型应该相同 栈型替是的________。换算法堆不属于B)近期最少A)近期最使用法久未用法 D)页面失效频率法出进C)先先法 象联组,相映的优点。是________象联全与相映相比B)块冲突概率低C)命中率高D)主存利用率小录A)目表高 是方好关相指除中叠次一重消令最的法________。B)设相关专用令指改准A)不修通路 令指条下析分后推C) 令指条下行执后推D) 流的用采,时关据数到,中作水操遇相________。有法办解决器译编化优A)用办的排新重令指过通,测检序法据数B)向定重技术 C)延迟转移技术 D)加快和提前形成条件码 经多级网络串联来实现全排列网络,只能用________。 A)多级立方体网络B)多级PM2I网络 D)上述多级混洗交换网络任何网络C) 序传送的________。是以虫蚀寻径流水方式在各寻径器是顺B)包A)消息C)片节D)字 ________ 处理机超标量作指条令部件个B) 只有一操期A)在一个时钟周内分时发射多多钟C)在一个时周期内同时发射条指令件有只一个取指部D)

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作业汇总(非标准答案)

1.Explain the Concepts Computer Architecture 系统结构 由程序设计者所看到的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界面。 Advanced CA 高级系统结构 新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基于串行计算机结构,研究多指令多数据计算机系统,具有并发、可扩展和可编程性。为非冯式系统结构。 Amdahl law Amdahl定律 系统中某部件由于采用某种方式时系统性能改进后,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与该方式的使用频率或占的执行时间的比例有关。 SCALAR PROCESSING 标量处理机 在同一时间内只处理一条数据。 LOOK-AHEAD 先行技术 通过缓冲技术和预处理技术,解决存储器冲突,使运算器能够专心与数据的运算,从而大幅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 PVP 向量型并行计算处理机 以流水线结构为主的并行处理器。 SMP 对称多处理机系统 任意处理器可直接访问任意内存地址,使用共享存储器,访问延迟、带宽、机率都是等价的。MPP 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 物理和逻辑上均是分布内存,能扩展至成百上千处理器,采用专门设计和定制的高通信带宽和低延迟的互联网络。 DSM 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 内存模块物理上局部于各个处理器内部,但逻辑上是共享存储的。 COW 机群系统 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各个节点通过高性能网络相互连接,网络接口和I/O总线松耦合连接,每个节点有完整的操作系统。 GCE 网格计算环境 利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的处理器闲置处理能力来解决大型计算问题的一种科学计算。 CISC 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通过设置一些复杂的指令,把一些原来由软件实现的常用功能改用硬件实现的指令系统实现,以此来提高计算机的执行速度。 RISC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尽量简化计算机指令功能,只保留那些功能简单,能在一个节拍内执行完的指令,而把复杂指令用段子程序来实现。 VMM 虚拟机监视器 作为软硬件的中间层,在应用和操作系统所见的执行环境之间。 SUPERCOMPUTER 超级计算机 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组成的能计算普通计算机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问题的计算机。SVM 共享虚拟存储器 存储器虚拟化为一个共享的存储器,并提供单一的地址空间。 MAINFRAME 大型计算机 作为大型商业服务器,一般用于大型事务处理系统,特别是过去完成的且不值得重新编写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方面。 COMPUTER SYSTEM ON CHIP 片上计算机系统 在单个芯片上集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PARALLEL ARCHITECTURE INTO SINGLE CHIP 单片并行结构 在单个芯片上采用的并行体系结构 MOORE law Moore定律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UMA 一致存储访问 采用集中式存储的模式,提供均匀的存储访问。 NUMA 非一致存储访问 内存模块局部在各个结点内部,所有局部内存模块构成并行机的全局内存模块。 COMA 全高速缓存存储访问 采用分布式存储模式,通过高速缓存提供快速存储访问。 CC-NUMA 全高速缓存非一致性均匀访问 存在专用硬件设备保证在任意时刻,各结点Cache中数据与全局内存数据的一致性。NORMA 非远程存储访问

计算机体系结构参考1

第一题选择题 1.SIMD是指(B) A、单指令流单数据流 B、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C、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 2.下列那种存储设备不需要编址?D A. 通用寄存器 B. 主存储器 C. 输入输出设备 D. 堆栈 3.按照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移位等指令应属于(A)级机器语言。 A、传统机器语言机器 B、操作系统机器 C、汇编语言机器 D、高级语言机器 4.早期的计算机系统只有定点数据表示,因此硬件结构可以很简单。但是这样的系统有明显的缺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的缺点:B A.数据表示范围小 B.单个需要的计算时钟周期多 C.编程困难 D.存储单元的利用率很低 7.下面哪个页面替换算法实际上是不能够实现的?D A)随机页面替换算法 B)先进先出替换算法 C)最久没有使用算法 D)最优替换算法

9.指令优化编码方法,就编码的效率来讲,那种方法最好?C A. 固定长度编码 B. 扩展编码法 C. huffman编码法 D. 以上编码都不是 10.在早期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中,机器以(C)为中心。 A、存储器 B、输入输出设备 C、运算器 D、控制器 1.RISC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集类型是( C ) 。 A. 堆栈型 B. 累加器型 C. 寄存器—寄存器型 D. 寄存器- 存储器型 2、相联存储器的访问方式是( D )。 A.先进先出顺序访问 B.按地址访问 C.无地址访问 D.按内容访问 3、假设—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可以分为“取指令”、“分析”和“执行”三段,每—段分别只有—个部件可供使用,并且执行时间分别为Δt、2Δt和3Δt,连续执行n条指令所需要花费的最短时间约为( C )。 (假设“取指令”、“分析”和“执行”可重叠,并假设n足够大) A.6 nΔt B.2 nΔt C.3 nΔt D.nΔt 6、下列计算机不属于RISC计算机的是(C )。 A.SUN:Ultra SPARC

数值分析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数值计算方法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1. 已测得函数()y f x =的三对数据:(0,1),(-1,5),(2,-1), (1)用Lagrange 插值求二次插值多项式。(2)构造差商表。(3)用Newton 插值求二次插值多项式。 解:(1)Lagrange 插值基函数为 0(1)(2)1 ()(1)(2)(01)(02)2 x x l x x x +-= =-+-+- 同理 1211 ()(2),()(1)36 l x x x l x x x = -=+ 故 2 20 2151 ()()(1)(2)(2)(1) 23631 i i i p x y l x x x x x x x x x =-==-+-+-++=-+∑ (2)令0120,1,2x x x ==-=,则一阶差商、二阶差商为 011215 5(1) [,]4, [,]20(1) 12 f x x f x x ---= =-= =----- 0124(2) [,,]102 f x x x ---= =- 实际演算中可列一张差商表: (3)用对角线上的数据写出插值多项式 2 2()1(4)(0)1*(0)(1)31P x x x x x x =+--+-+=-+ 2. 在44x -≤≤上给出()x f x e =的等距节点函数表,若用二次插值求x e 的近似值,要使 截断误差不超过6 10-,问使用函数表的步长h 应取多少 解: ()40000(), (),[4,4],,,, 1.x k x f x e f x e e x x h x x h x x th t ==≤∈--+=+≤考察点及

(3) 2000 4 43 4 3 () ()[(()]()[()] 3! (1)(1) (1)(1) 3!3! .(4,4). 6 f R x x x h x x x x h t t t e t h th t h e h e ξ ξ =----+ -+ ≤+??-= ≤∈- 则 4 36 ((1)(1) 100.006. t t t h - -+± << Q在点 得 3.求2 () f x x =在[a,b]上的分段线性插值函数() h I x,并估计误差。 解: 22 22 11 1 111 22 11 11 1 () () k k k k h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2 11 22 11 ()()()[()] 11 ()() 44 h h k k k k k k k k R x f x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h ++ ++ =-=-+- =--≤-= 4.已知单调连续函数() y f x =的如下数据 用插值法计算x约为多少时() 1. f x=(小数点后至少保留4位) 解:作辅助函数()()1, g x f x =-则问题转化为x为多少时,()0. g x=此时可作新 的关于() i g x的函数表。由() f x单调连续知() g x也单调连续,因此可对() g x的数值进行反插。的牛顿型插值多项式为 1()0.110.097345( 2.23)0.451565( 2.23)( 1.10) 0.255894( 2.23)( 1.10)(0.17) x g y y y y y y y - ==-+++++ -++-

计算机体系结构_第一次作业

计算机体系结构 第一章 1.11 Avail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designing servers, followed closely by scalability and throughput. a. We have a single processor with a failures in time(FIT) of 100. What is the mean time to failure (MTTF) for this system? b. If it takes 1 day to get the system running again, what i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system? c. Imagine that the government, to cut costs, is going to build a supercomputer out of inexpensive computers rather than expensive, reliable computers. What is the MTTF for a system with 1000 processors? Assume that if one fails, they all fail. 答: a. 平均故障时间(MTTF)是一个可靠性度量方法,MTTF的倒数是故 障率,一般以每10亿小时运行中的故障时间计算(FIT)。因此由该定义可知1/MTTF=FIT/10^9,所以MTTF=10^9/100=10^7。b. 系统可用性=MTTF/(MTTF+MTTR),其中MTTR为平均修复时间, 在该题目中表示为系统重启时间。计算10^7/(10^7+24)约等于1. c. 由于一个处理器发生故障,其他处理器也不能使用,所以故障率 为原来的1000倍,所以MTTF值为单个处理器MTTF的1/1000即10^7/1000=10^4。 1.14 In this exercise, assume that we are considering enhancing

完整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习题原版答案_张晨曦著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 第2章指令集结构的分类 (10) 第3章流水线技术 (15) 第4章指令级并行 (37) 第5章存储层次 (55) 第6章输入输出系统 (70) 第7章互连网络 (41) 第8章多处理机 (45) 第9章机群 (45)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解释下列术语 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计算机体系结构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解释下列术语 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透明性: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CPI:每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测试程序套件:由各种不同的真实应用程序构成的一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处理性能。 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其基本点是指令驱动。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机器一旦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执行这些程序,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系列机: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但具有不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 软件兼容:一个软件可以不经修改或者只需少量修改就可以由一台计算机移植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差别只是执行时间的不同。 向上(下)兼容:按某档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就能运行于比它高(低)档的计算机。 向后(前)兼容:按某个时期投入市场的某种型号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地就能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以下人本管理的哪方面基本内容() A.人的管理第一 B.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D.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2.假设你是一个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如果你获得提升,在以下几种选择继任者的标 准中,你会优先考虑哪一条() A.是否具有较高的学历与较强的业务能力 B.能否得到部门成员及上级领导的普遍认同 C.能否保持你原先形成的管理风格 D.是否具备创新开拓能力 3.刚进公司的几个大学生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团队,大家兄弟相待,一起解决各自遇到 的难题,包括各自负责的经营工作。几年下来,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很强,每个人都非常珍视这个团队。又过几年,这个团队的成员普遍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地位、收入等方面并没有形成多大的差距,然而大家却都感到团队的凝聚力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了。 你认为造成松散的原因是什么() A.团队成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性提高了 B.没有更高层次的目标推动 C.团队成员之间因工作繁忙而沟通太少 D.没有及时吸收新的团队成员 4.某保险公司X市分公司为开发一项新业务,从不同部门抽调若干员工组建了一个项目 团队,为激励他们高度热情地投身于新工作,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沟通媒介最合适() A.电子邮件

B.电话 C.面谈 D.简报 5.你是一家连锁快餐集团属下的一个分店经理,集团公司为你确定了今年上半年的经营 目标:从今年1月1日到6月30日之间,将销售额相对去年同期提高6%。你认为() A.该目标已经给分店经理一个明确无误的指令,是一个可考核的执行性目标。 B.该目标没有提出一个度量目标是否完成的客观标准,所以需要进一步改进。 C.该目标没有平衡利润与销售增长之间的关系,可能给分店经理以误导,需要改 进。 D.该目标没有规定清楚如何达成目标的步骤、措施和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改进。 6.失业保险所属的员工福利类型是() A.企业福利 B.法定福利 C.生活福利 D.有偿假期 7.张莉今年26岁,是某电脑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思路敏锐,干劲十足,不久前刚获 得某名牌大学硕士学位,目前工资待遇相当高。假如你是张莉的领导,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激励方式最能增进她的工作绩效()? A.采取以个人工作绩效为考核依据的奖励制度 B.减少对她的监督,使她有更多的决策和行动自由。 C.对她的成绩给予公开表扬。 D.提高她地位的象征(例如,更豪华的办公室,新的头衔,专用秘书等)。 8.一般员工提出辞职时,组织应该() A.为员工解决困难把他争取回来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1-8章部分作业答案复习课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1-8章部分作业答案

第一章 1.6 某台主频为400MHz 的计算机执行标准测试程序,程序中指令类型、执行数量和平均时钟周期数如下: 求该计算机的有效CPI 、MIPS 和程序执行时间。 解:(1)CPI =(45000×1+75000×2+8000×4+1500×2) / 129500=1.776 (或 259 460 ) (2)MIPS 速率=f/ CPI =400/1.776 =225.225MIPS (或 259 5180 MIPS) (3)程序执行时间= (45000×1+75000×2+8000×4+1500×2)/ 400=575μs 1.9 假设某应用程序中有4类操作,通过改进,各操作获得不同的性能提高。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1)改进后,各类操作的加速比分别是多少? (2)各类操作单独改进后,程序获得的加速比分别是多少? (3)4类操作均改进后,整个程序的加速比是多少? 解:根据Amdahl 定律Se Fe Fe S n + -= )1(1可得

4类操作均改进后,整个程序的加速比: 2.16)1(1 ≈+-=∑∑i i i n S F F S 1.10 第二章 变长编码,哈夫曼编码 第三章 3.12 有一条指令流水线如下所示: (1)求连续输入10条指令的情况下,该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和效率。 (2)该流水线的瓶颈在哪一段?请采用两种不同的措施消除此瓶颈。对于你所给出的两种新的流水线,连续输入10条指令时,其实际吞吐率和效率各是多少? 解: (1)本题主要考察对各功能段用时不等的线性流水线的性能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200(ns) 2009200)10050(50t n t T max k i i =?++++=?-+?=∑=)1(1 流水 )(ns 220 1 T n TP 1-==流水

计算机体系结构试题汇总

计算机系统结构 姓名:学号: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使用物理地址进行DMA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从目的、技术途径、组成、分工方式、工作方式等5个方面对同构型多处理机和异构型多处理机做一比较(列表)。 二、(60分)现有如下表达式: Y=a ×X 其中:X和Y是两个有64个元素的32位的整数的向量,a为32位的整数。假设在存储器中,X和Y的起始地址分别为1000和5000,a的起始地址为6000。 1.请写出实现该表达式的MIPS代码。 2.假设指令的平均执行时钟周期数为5,计算机的主频为500 MHz,请计算上述MIPS 代码(非流水化实现)的执行时间。 3.将上述MIPS代码在MIPS流水线上(有正常的定向路径、分支指令在译码段被解析出来)执行,请以最快执行方式调度该MIPS指令序列。注意:可以改变操作数,但不能改变操作码和指令条数。画出调度前和调度后的MIPS代码序列执行的流水线时空图,计算调度前和调度后的MIPS代码序列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数,以及调度前后的MIPS流水线执行的加速比。 4.根据3的结果说明流水线相关对CPU性能的影响。 三、(20分)请分析I/O对于性能的影响有多大?假设: 1.I/O操作按照页面方式进行,每页大小为16 KB,Cache块大小为64 B;且对应新页的地址不在Cache中;而CPU不访问新调入页面中的任何数据。 2.Cache中95%被替换的块将再次被读取,并引起一次失效;Cache使用写回方法,平均50%的块被修改过;I/O系统缓冲能够存储一个完整的Cache块。 3.访问或失效在所有Cache块中均匀分布;在CPU和I/O之间,没有其他访问Cache 的干扰;无I/O时,每1百万个时钟周期中,有15,000次失效;失效开销是30个时钟周期。如果替换块被修改过,则再加上30个周期用于写回主存。计算机平均每1百万个周期处理一页。

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规律说明(B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2.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C )。A.减少B.不变 C. 增加D.视具体情况而定E.以上都有可能 3.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 )。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E.无法确定 4.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 )。 A.需求增加B.需求量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减少E.无法确定 5.以下几种情况中,(B )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 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 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

6.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E.无法确定 7.供求规律说明(D )。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E.以上都对 8.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B )。A.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9.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 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10. 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A )。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11. 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B )。

《计算机体系结构》在线作业二

北交《计算机体系结构》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按照M ·弗林对处理机并行性定义的分类原则,阵列机ILLIAC —IV 是( )。 A. SISD B. SIMD C. MISD D. MIMD 正确答案: 2. 输入输出系统硬件的功能对( )是透明的。 A. 操作系统程序员 B. 应用程序员 C. 系统结构设计人员 D. 机器语言程序设计员 正确答案: 3. 浮点数尾数基值rm=8,尾数数值部分长6位,可表示规格化正尾数的个数是()。 A. 56个 B. 63个 C. 64个 D. 84个 正确答案: 4. 从计算机系统结构上讲,机器语言程序员所看到的机器属性是( )。 A. 计算机软件所要完成的功能 B. 计算机硬件的全部组成 C. 编程要用到的硬件组织 D. 计算机各部件的硬件实现 正确答案: 5. 对机器语言程序员透明的是( )。 A. 中断字 B. 主存地址寄存器 C. 通用寄存器 D. 条件码 正确答案: 6. 通道方式输入输出系统中,对优先级高的磁盘等高速设备,适合于连接( )。 A. 字节多路通道 B. 选择通道 C. 数组多路通道

D. 字节及数组多路通道 正确答案: 7. 设16 个处理器编号分别为0 ,1 ,2 ,…,15 ,用PM 2-0 互联函数时,第13 号处理机与第( ) 号处理机相联。 A. 12 B. 9 C. 11 D. 5 正确答案: 8. 对系统程序员不透明的应当是( )。 A. Cache存贮器 B. 系列机各档不同的数据通路宽度 C. 指令缓冲寄存器 D. 虚拟存贮器 正确答案: 9. 对应用程序员不透明的是( )。 A. 先行进位链 B. 乘法器 C. 指令缓冲器 D. 条件码寄存器 正确答案: 10. 系列机软件应做到( )。 A. 向前兼容,并向上兼容 B. 向后兼容,力争向上兼容 C. 向前兼容,并向下兼容 D. 向后兼容,力争向下兼容 正确答案: 11. 动态数据流机最突出的特点是使( )。 A. 数据流令牌无标号 B. 需要程序记数器来实现 C. 令牌带上标号 D. 同步由门(Latch)寄存器来实现 正确答案: 12. 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中,从下层到上层,各级相对顺序正确的应当是( )。 A. 汇编语言机器级――操作系统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 B. 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 C. 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 D. 汇编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 正确答案: 13. 用户高级语言源程序中出现的读写(I/O) 语句,到读写操作全部完成,需要通过( )共同完成。 A. 编译系统和操作系统 B. I/O 总线、设备控制器和设备 C. 操作系统和I/O 设备硬件

-计算机系统结构(有详细答案)

(仅供参考,不作为考试标准), 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计算机系统结构设计者所关心的是________所看到的的计算机结构。 A)硬件设计人员B)逻辑设计人员 C)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程序员D)高级语言程序员 在计算机系统设计时,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应当注意________。 A)加快经常性使用指令的执行速度 B)要特别精心设计少量功能强大的指令 C)要减少在数量上占很小比例的指令的条数 D)要加快少量指令的速度 重叠寄存器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在RISC系统中因________而导致的问题。 A)JMP指令影响流水线 B)CALL指令的现场保护 C)只有LOAD和STORE指令带来的访问存储器不便 D)存储器访问速度 为使流水计算机运行效率高________ A)各过程段时间要不同B)连续处理的任务类型应该不同 C)连续处理的任务类型应该相同D)连续处理的任务数尽可能少不属于堆栈型替换算法的是________。 A)近期最少使用法B)近期最久未用法 C)先进先出法D)页面失效频率法 与全相联映象相比,组相联映象的优点是________。 A)目录表小B)块冲突概率低C)命中率高D)主存利用率高"一次重叠"中消除"指令相关"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A)不准修改指令B)设相关专用通路 C)推后分析下条指令D)推后执行下条指令 流水操作中,遇到数据相关时,采用的解决办法有________。 A)用优化编译器检测,通过指令重新排序的办法 B)数据重定向技术 C)延迟转移技术 D)加快和提前形成条件码 经多级网络串联来实现全排列网络,只能用________。 A)多级立方体网络B)多级PM2I网络 C)多级混洗交换网络D)上述任何网络 虫蚀寻径以流水方式在各寻径器是顺序传送的是________。 授课:XXX

成本管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doc

作业及讲评栏作者:xx 成本管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C )。 A.成本 B.产品成本 C.生产费用 D.经营费用 2.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B )。 A.生产费用 B.成本开支范围 C.成本 D.制造成本 3.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D )。 A.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成本分期原则 C.合法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4.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 )。 A.产品生产成本B.期间费用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D.各成本项目的费用 5.当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 (D )。 A.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B.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C.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D.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6.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D )。 A.68% B.69% C.70% D.71% 7.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B )。

A.在产品的数量 B.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C.完工产品的数量 D.废品的数量 8.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时,应采用(D )。 A.综合结转法 B.分项结转法 C.按计划成本结转法 D.平行结转法 10.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B )。 A.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C.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ABD)。 A.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D.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E.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总和 2.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ABCD )。 A.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D.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E.分清本企业产品成本和其他企业产品成本的界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