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题10排序及其答案

习题10排序及其答案

习题10排序及其答案
习题10排序及其答案

第10章排序自测题答案

第9章排序自测卷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比较和移动。 2.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 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6 次。 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用插入;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选用 选择。 4. 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堆排序;若初始记录基本 无序,则最好选用快速排序。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若对其进行快速 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6.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n),所需要的附加空间 是O(n) 。 7.对于n个记录的表进行2路归并排序,整个归并排序需进行┌log2n┐趟(遍)。 8. 设要将序列(Q, H, C, Y, P, A, M, S, R, D, F, 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 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C Q P A M S R D F X Y; 初始步长为4的希尔(shell)排序一趟的结果是P A C S Q H F X R D M Y ; 二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Q C Y A P M S D R F X; 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 F H C D P A M Q R S Y X; 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A D C R F Q M S Y P H X。 9. 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中, 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方法,其次选取快速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最快考虑,则应选取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方法; 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堆排序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 C )1.将5个不同的数据进行排序,至多需要比较次。 A. 8 B. 9 C. 10 D. 25 (C)2.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的方法,称为 A. 希尔排序B. 冒泡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D)3.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插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

电动力学试题库十及其答案

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写出达朗伯方程及其推迟势的解. 2.当你接受无线电讯号时,感到讯号大小与距离和方向有关,这是为什 么? 3.请写出相对论中能量、动量的表达式以及能量、动量和静止质量的关 系式。 证明题(共15分)。 当两种绝缘介质的分界面上不带面电荷时,电力线的曲折满足: 1 21 2εεθθ= t a n t a n ,其中1ε和2ε分别为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1θ和2θ分别为界面两 侧电力线与法线的夹角。(15分) 四. 综合题(共55分)。 1.平行板电容器内有两层介质,它们的厚度分别为1l 和2l ,介电常数为1ε和 2ε,今在两板上接上电动势为U 的电池,若介质是漏电的,电导率分别为1 σ和2σ,当电流达到稳恒时,求电容器两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f ω和介质分界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f ω。(15分) 2.介电常数为ε的均匀介质中有均匀场强为0E ,求介质中球形空腔内的电场(分离变量法)。(15分)

3.一对无限大平行的理想导体板,相距为d ,电磁波沿平行于板面的z 轴方向传播,设波在x 方向是均匀的,求可能传播的波型和相应的截止频率.(15分) 4.一把直尺相对于∑坐标系静止,直尺与x 轴夹角为θ,今有一观察者以速度v 沿x 轴运动,他看到直尺与x 轴的夹角'θ有何变化?(10分) 二、简答题 1、达朗伯方程:2 2 022 1A A j c t μ??-=-? 222201c t ?ρ?ε??-=-? 推迟势的解:()()0 ,,, , ,44r r j x t x t c c A x t dV x t dV r r ρμμ?π π ?? ?? ''-- ? ?? ?? ? ''= =?? 2、由于电磁辐射的平均能流密度为222 3 2 0sin 32P S n c R θπε= ,正比于2 sin θ,反比于 2 R ,因此接收无线电讯号时,会感到讯号大小与大小和方向有关。 3 、能量:2 m c W = ;动量:),,m iW P u ic P c μ?? == ??? ;能量、动量和静止质量的关系为:22 22 02 W P m c c -=- 三、证明:如图所示 在分界面处,由边值关系可得: 切线方向 12t t E E = (1) 法线方向 12n n D D = (2) 1 ε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复习进程

药物化学第十章习题 及答案

第十章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10-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是:E A. 增加胰岛素分泌 B. 减少胰岛素清除 C.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D.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加快葡萄糖生成速度 E. 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慢葡萄糖生成速度 10-2、下列有关甲苯磺丁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结构中含磺酰脲,具酸性,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因此可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B. 结构中脲部分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受热易水解 C. 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 D. 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E. 可减少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 10-3、下列口服降糖药中,属于胰岛素分泌模式调节剂的是 B. A. Tolbutamide(甲苯磺丁脲) B. Nateglinide(那格列奈) C. Glibenclamide(格列本脲) D. Metformin(二甲双胍) E. Rosiglitazone 罗格列酮 10-4、下列有关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 可水解生成磺酰胺类 B. 结构中的磺酰脲具有酸性 C. 第二代较第一代降糖作用更好、副作用更少,因而用量较少 D. 第一代与第二代的体内代谢方式相同 E. 第二代苯环上磺酰基对位引入了较大结构的侧链

10-5、下列与metformin hydrochloride不符的叙述是 C A. 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 B. 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C. 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D. 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 E. 肝脏代谢少,主要以原形由尿排出 10-6.坎利酮是下列哪种利尿药的活性代谢物? B. 螺内酯 A. 氨苯蝶啶 B. 螺内酯 C. 速尿 D. 氢氯噻嗪 E. 乙酰唑胺 3、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C A. 高血压 B. 青光眼 C. 尿路感染 D. 脑水肿 E. 心力衰竭性水肿 10-7.N-[5-(氨磺酰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的英文通用名:A A. Acetazolamide B. Spironolactone C. Tolbutamide D. Glibenclamide E.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10-8.分子中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利尿药是: E A. 氨苯蝶啶 B. 洛伐他汀 C. 吉非罗齐 D. 氢氯噻嗪 E. 依他尼酸 10-9.下述哪一种疾病不是利尿药的适应症 C A. 高血压 B. 青光眼 C. 尿路感染 D. 脑水肿 E. 心力衰竭性水肿 10-10.螺内酯和异烟肼在甲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性黄色产物,这是因为螺内酯含有 B 结构 A. 10位甲基 B. 3位氧代 C. 7位乙酰巯基 D. 17位螺原子 E. 21羧酸 二、配比选择题 [10-16-10-20]

第10章排序练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10 章排序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比较和移动。 2.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 个记录60 插 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 3 次。 3.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用插入;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选用 选择。 正序时两种方法移动次数均为0,但比较次数量级不同,插入法:n-1 即O(n),选择法:O(n2) 反序时两种方法比较次数量级相同,均为O(n2),但移动次数不同,插入法:O(n2),选择法:3(n-1)即O(n) 4.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堆排序;若初始记录基本无 序,则最好选用快速排序。 5.对于n 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若对其进行快速 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 6.对于n 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n) ,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O(n) 。 7.对于n 个记录的表进行2 路归并排序,整个归并排序需进行┌log2n┐趟(遍)。 8.设要将序列(Q, H, C, Y, P, A, M, S, R, D, F, 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 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 H C Q P A M S R D F X Y ; 二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Q C Y A P M S D R F X; 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 F H C D P A M Q R S Y X; 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Y S X R P C M H Q D F A 。(大根堆) 9.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中, 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堆排序方法,其次选取快速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归并排序方法;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最快考虑,则应选取快速排序方法; 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堆排序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 C )1.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的方法,称为 A. 归并排序B. 冒泡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 ( D )2.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插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A. 冒泡排序B. 归并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 ( B )3.对n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排序,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比较的次数最多。 A. 从小到大排列好的B. 从大到小排列好的C. 元素无序D. 元素基本有序 ( D )4.对n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排序,在元素无序的情况下比较的次数为

十套模拟试题详细答案及解析

第十一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算法的设计可以避开具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但算法的实现必须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提供的数据类型及其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两个重要支柱。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以后结束。 本题答案为C。 2. 所谓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父结点数为int(n/2),而叶子结点数等于总结点数减去父结点数。本题n=699,故父结点数等于int(699/2)=349,叶子结点数等于699-349=350。 本题答案是B。 3. 要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主要应注重和考虑下述一些因素:符号名的命名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含义,以便于对程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程序;程序编写应优先考虑清晰性,除非对效率有特殊要求,程序编写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本题答案为A。 4.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本题答案为B。 5.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的确定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本题答案为A。 6.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它们是: 1、自顶向下。这种方法是先从抽象级别高且普遍性强的对象开始逐步细化、具体化与特殊化。 2、由底向上。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具体的对象开始,逐步抽象,普遍化与一般化,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视图设计。 3、由内向外。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最基本与最明显的对象着手逐步扩充至非基本、不明显的其它对象。 本题答案为D。 7. 数据流相当于一条管道,并有一级数据(信息)流经它。在数据流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流。数据流可以从加工流向加工,也可以从加工流向文件或从文件流向加工,并且可以从外部实体流向系统或从系统流向外部实体。 本题答案为C。 8. 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数据设计是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则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本题答案为B。 9. 当数据表A中每个元素距其最终位置不远,说明数据表A按关键字值基本有序,在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的情况下,采用插入排序所用时间最少。 本题答案为B。 10.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记录其内部结构的最简单形式是等长同格式记录的集合,

教育学第十章试题与答案

5.ABDE[解析]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中存在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ABC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树立。 7.ABCD[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多种角色。从班集体的建立到管理,都起到重要作用。 8.ACD[解析]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是班会的特点。 9.BCD[解析]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就是管理、控制和教育。 10.ABD[解析]班主任领导方式有三种即权威、和放任。 三、填空题 1.促进学生的发展 2.日常性的、阶段性的 3.基本单位 4.导生制 5.协调 6.平行影响 7.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8.自我管理 9.生活准则10.班会11.主题12.确定主题、精心准备13.导演14.书信联系、联系15.主题班会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3.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 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8.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A.《论语》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 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 10.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第九章自测题答案

第9章排序自测卷答案姓名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比较(两个关键字的大小)和移动(记录或改变指向记录的 指针)。 2.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3次。(可约定为,从后向前比较) 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用插入排序(到尾部);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选用 选择排序。 4.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堆排序;若初始记录基本无序,则最好选用快速排序。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若对其进行快速排序,在 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O(n2) 。 6.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O(nlog2n),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O(n)。 8.设要将序列(Q,H,C, Y, P, A,M, S, R, D,F,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C, Q, P, A, M,S,R, D, F,X ,Y; 初始步长为4的希尔(shell)排序一趟的结果是P, A, C, S,Q, D,F, X , R, H,M,Y; 二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H, Q, C,Y,A,P,M,S,D, R, F, X; 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F,H, C,D,P,A, M, Q, R,S, Y,X; 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A,D, C,R, F, Q,M, S, Y,P, H,X。 9. 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中, 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堆排序方法,其次选取快速排序方法,最后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归并排序方法; 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最快考虑,则应选取快速排序方法; 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堆排序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 C)1.将5个不同的数据进行排序,至多需要比较次。 A. 8B.9C.10 D. 25 ( C)2. 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

第十章:内部排序练习题

第十章:内部排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述几种排序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最小的是()。 A、插入排序 B、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 D、归并排序 2、设关键字序列为(3,7,6,9,7,1,4,5,20),对其进行排序的最小交换次数为()。 A、6 B、7 C、8 D、20 3、下列排序算法中不稳定的有()。 A、直接选择排序 B、直接插入排序 C、冒泡排序 D、二叉排序 E、Shell排序 F、快速排序 G、归并排序 H、堆排序 I、基数排序 4、内部排序多个关键字的文件,最坏情况下最快的排序方法是(),相应的时间复杂度为(),该算法是()排序方法。 A、快速排序 B、插入排序 C、归并排序 D、简单选择排序 E、O(nlog2n) F、O(n2) G、O(n2log2n) H、O(n) I、稳定J、不稳定 5、对初始状态为递增的表按递增顺序排序,最省时间的是()算法,最费时间的算法是()。 A、堆排序 B、快速排序 C、插入排序 D、归并排序 6、下述几种排序方法中,要求内存量最大的是()。 A、插入排序 B、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 D、归并排序 7、在下面的排序方法中,关键字比较的次数与记录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 A、希尔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选择排序 8、下列排序中,排序速度与数据的初始排列状态没有关系的是()。 A、直接选择排序 B、基数排序 C、堆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 9、若需在O(nlog2n)的时间内完成对数组的排序,且要求排序是稳定的,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为()。 A、快速排序 B、堆排序 C、归并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 10、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正确位置上的方法,称为()。 A、希尔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选择排序 11、每次把待排序的元素划分为左右两个子区间,其中左区间中元素的关键字均小于等于基准元素的关键字,右区间中元素的关键字均大于基准元素的关键字,则此排序方法为()。 A、堆排序 B、快速排序 C、冒泡排序 D、Shell排序 12、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放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 A、希尔排序 B、归并排序 C、插入排序 D、选择排序 13、n个记录的直接插入排序所需记录关键码的最大比较次数为()。 A、nlog2n B、n2/2 C、(n+2)(n-1)/2 D、n-1 14、n个记录的直接插入排序所需的记录最小移动次数为()。 A、2(n-1) B、n2/2 C、(n+3)(n-2)/2 D、2n 15、快速排序在()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在()情况下最易发挥其长处。 A、被排序的数据量很大 B、被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 C、被排序的数据完全有序 D、被排序的数据中最大与最小值相差不大 E、要排序的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值。

【免费下载】组织胚胎学练习题库十套之五含答案

JIAHUO——卷五 一、选择题 A1、A2型题(50分)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组织学常用染色方法是 A.镀银染色B.瑞氏染色C.HE染色D.铬染色E.甲苯胺蓝染色2.下列何器官的粘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 A.食管 B.小肠 C.膀胱 D.胃 E.气管 3.下列哪种上皮基膜最明显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E.变移上皮 4.下面结构特征符合浆细胞的是 A.细胞核大,圆形B.细胞核小,圆形或肾形C.细胞核大,偏位D.细胞核扁圆形,偏位E.细胞核圆形,偏位,呈车轮状 5.胞质中含异染性颗粒的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巨噬细胞 6.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一般是  A. 数周 B. 数天 C. 24~48小时 D. 0.5~1年 E.120天左右 7.正常成人的血液中,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  A. 25%—30% B. 0%—1% C. 3%—8% D. 20%—50% E. 50%—70% 8.弹性软骨与透明软骨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A.软骨膜不同 B.纤维类型不同C.纤维数量和排列不同 D.基质成分不同E.软骨细胞不同 9.骨骼肌纤维的终池是 A.横小管的膨大部分 B.膨大的线粒体 C.滑面内质网近横小管处的膨大部分 D.粗面内质网近横小管处的膨大部分 E.膨大的高尔基复合体 10.横纹肌纤维内的Ca+贮存在 A.肌质网内 B.肌质内 C.横小管内 D.线粒体内 E.肌钙蛋白上 11.能感受压觉的神经末稍是 A. 游离末稍 B. 突触小泡 C. 环层小体 D. 运动终板 E. 触觉小体 12.轴突传递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A.轴膜B.轴质C.神经丝D.微丝E.微管 13.参与小脑小球形成的细胞是 A.星形细胞B.普肯耶细胞C.高尔基细胞D.篮状细胞E.少突胶质细胞 14.青光眼与下列哪项因素的功能失调有关 A.角膜 B.虹膜 C.玻璃体 D.晶状体 E. 房水 15.窦状毛细血管主要分布 A.肺B.胃肠黏膜 C..肌组织D.肝、脾E.肾血管球 16.内皮细胞内W-P小体的功能是

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一、选择题 1.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A )。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2.表示两个或多个事务可以同时运行而不互相影响的是(C)。 A. 原子性 B. 一致性 C. 独立性 D. 持久性 3. 事务的持续性是指(B ) A.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B.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C.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 D.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4.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C)。 A. 结束程序 B. 返回系统 C. 提交事务 D. 存储数据 5.SQL语言中用(B)语句实现事务的回滚 A. CREATE TABLE B. ROLLBACK C. GRANT和REVOKE D. COMMIT 6.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损失或全部损失,这种情况称为(A )。 A. 介质故障 B. 运行故障 C. 系统故障 D. 事务故障 7.在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B D )。 A. 安全管理子系统 B. 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 并发控制子系统 D. 恢复管理子系统 8. 后援副本的作用是(C)。 A. 保障安全性 B. 一致性控制 C. 故障后的恢复 D. 数据的转储 9.事务日志用于保存(D C)。 A. 程序运行过程 B. 程序的执行结果 C. 对数据的更新操作 D. 数据操作10.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C)。 A.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备副本 B.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日志文件 C. 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 D. 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备副本 选择题答案: (1) A (2) C (3) B (4) C (5) B (6) A (7) D (8) C (9) C (10) C 二、简答题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答: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这个四个特性也简称为ACID特性。 原子性:事务是数据库的逻辑工作单位,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 一致性: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隔离性: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数据结构(C语言)第10章排序自测题

第9章排序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大多数排序算法都有两个基本的操作:和。 2. 在对一组记录(54,38,96,23,15,72,60,45,83)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时,为寻找插入位置至少需比较次。 3. 在插入和选择排序中,若初始数据基本正序,则选 用;若初始数据基本反序,则选用。 4. 在堆排序和快速排序中,若初始记录接近正序或反序,则选用;若初始记录基本无序,则最好选用。 5.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若对其进行快速排序,在最坏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是。 6. 对于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是。 7.对于n个记录的表进行2路归并排序,整个归并排序需进行趟(遍)。 8. 设要将序列(Q, H, C, Y, P, A, M, S, R, D, F, X)中的关键码按字母序的升序重新排列,则: 冒泡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 初始步长为4的希尔(shell)排序一趟的结果是;

二路归并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 快速排序一趟扫描的结果是; 堆排序初始建堆的结果是。9. 在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中, 若只从存储空间考虑,则应首先选取方法,其次选取方法,最后选取方法; 若只从排序结果的稳定性考虑,则应选取方法; 若只从平均情况下最快考虑,则应选取方法; 若只从最坏情况下最快并且要节省内存考虑,则应选取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将5个不同的数据进行排序,至多需要比较次。 A. 8 B. 9 C. 10 D. 25 2.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中的元素进行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上的方法,称为 A. 希尔排序B. 冒泡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3.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插入已排序序列(初始时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 A. 希尔排序B. 归并排序C. 插入排序D. 选择排序4.对n个不同的排序码进行冒泡排序,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比

(完整word版)第10章习题(带答案)

1、对待排序的元素序列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再对两个子序列施加同样的排序操作,直到子序列为空或只剩一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排序方法是 ( )。 A. 直接选择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 起泡排序 2、对5个不同的数据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最多需要进行 ( ) 次比较。 A. 8 B. 10 C. 15 D. 25 3、用快速排序法对n 个数据进行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2) ,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 4、用归并排序法对n 个数据进行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在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 5、在对n 个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的过程中,共需要进行2n 趟。( 错 ) 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2n 。( 对 ) 6、若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一次划分结构为( )。 A.40,38,46,84,56,79 B.40,38,46,56,79,84 C.40,38,46,79,56,84 D.38,40,46,56,79,84 7、下列四个序列中,哪一个是堆( )。 A. 75,65,30,15,25,45,20,10 B. 75,65,45,10,30,25,20,15 C. 75,45,65,30,15,25,20,10 D. 75,45,65,10,25,30,20,15 8、由无序序列{ 15,9,7,8,20,7}建立的初始小顶堆为 7,8,7,9,20,15_ 。 9、已知5个数据元素为(54,28,16,34,73),对该数列按从小到大排序,经过一趟冒泡排序后的序列为 28,16,34,54,73_ 。 10、若不考虑基数排序,则在排序过程中,主要进行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关键字的__ 比较_____和记录的___移动__。 11、直接插入排序在最好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

Word2010题库(答案)

选择题 1.WORD 是一种( B )。A.操作系统B.文字处理软件C.多媒体制作软件 D.网络浏览器 2.Word 2010 文档扩展名的默认类型是(A)。 A.DOCX B.DOC C.DOTX D.DAT 3.Word 2010 软件处理的主要对象是(B)。 A.表格 B.文档 C.图片 D.数据 4.Word 2010 窗口界面的组成部分中,除常见的组成元素外,还新增 加的元素是(B)。 A.标题栏B.快速访问工具栏 C.状态栏 D.滚动条 5.按快捷键+的功能是( C )。 A.删除文字 B.粘贴文字 C.保存文件 D.复制文字 6.在Word2010 中,快速工具栏上标有“软磁盘”图形按钮的作用是 ( B )文档。 A.打开 B.保存 C.新建 D.打印 7.在Word 2010 中“打开”文档的作用是(C)。

A.将指定的文档从内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B.为指定的文档打开一个空白窗口C.将指定的文档从外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D.显示并打印指定文档的内容 8.Word 2010 有记录最近使用过的文档功能。如果用户处于保护隐私 的要求需要将文档使用记录删除,可以在打开的“文件”面板中单击“选项”按钮中的( D )进行操作。 A.常规 B.保存 C.显示 D.高级 9.在WOR中D 页眉和页脚的默任作用范围是( B ): A.全文 B.节 C.页 D.段 10.关闭当前文件的快捷键是(B)。 A.Ctrl+F6 B.Ctrl+F4 C.Alt+F6 D.Alt+F4 11.( B )标记包含前面段落格式信息。 A.行结束 B.段落结束 C.分页符 D.分节符 12.在Word2000 中,当建立一个新文档时,默认的文档格式为( C )。 A.居中B.左对齐 C.两端对齐 D.右对齐 13.Word 2010 的视图模式中新增加的模式是( D )。 A.普通视图

第十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10.1表10.10是某国的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其中,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PDI为个人可支配收入,PCE为个人消费支出,利润为公司税后利润,红利为公司净红利支出。 表10.10 1980~2001年某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单位: 亿元)

1) 画出利润和红利的散点图,并直观地考察这两个时间序列是否是平稳的。 2) 应用单位根检验分别检验利润和红利两个时间序列是否是平稳的。 3) 分别检验GDP 、PDI 和PCE 等序列是否平稳,并判定其单整阶数是否相同? 【练习题10.1参考解答】 1) 利润和红利的散点图如下, 从图中可看出,利润和红利序列均值和方差不稳定,因此可能是非平稳的。 2)利润序列有截距项,在Eviews5.0中选取截距项,同时最大滞后长度取11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Null Hypothesis: PFT has a unit root Exogenous: Constant, Linear Trend Lag Length: 0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11)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797079 0.697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4.066981 5% level -3.462292 10% level -3.157475 t 统计量大于所有显著性水平下的MacKinnon 临界值,故不能拒绝原假设,该序列是不平稳 的。 红利序列有截距项和趋势项,在Eviews5.0中选取截距项和趋势项,同时最大滞后长度取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题库答案(一节10题全)

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一)已完成 1 人生命存在的指标是()。 ?A、心跳和呼吸 ?B、呼吸和脉搏 ?C、心跳和体温 ?D、脉搏和体温 我的答案:B 2 人昏迷倒在地上,要测量是否有心跳,应通过什么方式?() ?A、测量手腕内侧脉搏 ?B、摸鼻子下方 ?C、测量颈动脉 ?D、按压心脏 我的答案:C 3 心脏复苏术的目标是()。 ?A、起死回生 ?B、逆转临床死亡

?C、减少伤残 ?D、解除病痛 我的答案:B 4 美国资料的显示表明,死亡的首要原因是() ?A、高血压 ?B、脑溢血 ?C、糖尿病并发症 ?D、心血管疾病 我的答案:D 5 心脏复苏在()时间内进行,救治成功率高于50%。?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 我的答案:D 6 心脏复苏在8分钟左右进行,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后果?() ?A、病人成活率仅为20%,且容易“脑死亡” ?B、病人容易成功救活,有轻微后遗症

?C、病人救活希望小 ?D、会给病人留下后遗症 我的答案:A 7 搭脉时病患的手臂应该在心脏之下而非上方。()我的答案:√ 8 现代急救医学更加突出医院发挥在急救过程中的作用。() 我的答案:× 9 案例表明,心脏病发作病例中,大部分的患者表现为猝死,之前没有心脏病的症状而突然发病。() 我的答案:× 10 关于心脏复苏方面的资料显示,每延迟一分钟抢救,存活率就会降低7~10%。 我的答案:√ 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二)已完成

猝死后,多长时间内进行心脏复苏抢救,是抢救的“黄金时间”?()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4分钟 我的答案:D 2 心脏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 ?A、胸外按压 ?B、早期呼救 ?C、除颤 ?D、送医院救治 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不是心脏骤停的表现?() ?A、VF ?B、心电图呈波浪式形状跳动 ?C、无脉搏心电活动 ?D、心电呈一条直线 我的答案:B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单元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 3.货币主义;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 1.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表现为( a ?投资恒等于储蓄; c .货币供给恒等于货币需求; )。 b. 投资等于储蓄; d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2. 古典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争论的焦点是( ) a ?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b. 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合理配置资源; c. 需求管理政策比供给管理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d.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3. 强调市场经济具有自我矫正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叫 做( )。 a. 凯恩斯经济学; b .凯恩斯 主义; c. 新凯恩斯主义; d .古典经济学。 4. 强调市场经 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通常叫做( )。 a. 凯恩斯主义; b .货币主义; c .古典学说; d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5.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 a ?奥肯定律; b .蒙代尔定律; 2.正统凯恩斯主义; 4.供给学派; 6.新凯恩斯主义。

c.萨伊定律; d.李嘉图等价定理。 6.在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 a?实际收入;b.名义收入; c. 一般价格水平; d.总就业量。

7?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 a. 仅仅影响价格水平;b .会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 c .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d ?对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8?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 a. 在短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 b .在长期,会影响价格水平 与实际收入; c ?在短期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 d .在长期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9 ?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流通速度( )。 a ?相当易变; b .短期内比较稳定,在长期会剧烈变动; c ?相当稳定; d .短期内剧烈变动,在长期比较稳定。 10. 古典经济学认为( )。 a.货币数量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值; b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真实变 量值; c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 d .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的 相对价格。 11.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 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c .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 12. 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是( )的主要政策主张 a.凯恩斯主义; b .货币主义; c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 .供给学派。 1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表明,失业都是( ) a.非自愿的; b .自愿的; c .结构性的; d .周期性的。 14.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 )。 a.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 b .名义收入围绕实际收入的波动; )向右下方倾斜。 b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d .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

电动力学试题库十及其答案

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写出达朗伯方程及其推迟势的解. 2.当您接受无线电讯号时,感到讯号大小与距离与方向有关,这就是为什么? 3.请写出相对论中能量、动量的表达式以及能量、动量与静止质量的关系式。 证明题(共15分)。 当两种绝缘介质的分界面上不带面电荷时,电力线的曲折满足: 1 2 12εεθθ=tan tan ,其中1ε与2ε分别为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1θ与2θ分别为界面两侧电力线与法线的夹角。(15分) 四、 综合题(共55分)。 1.平行板电容器内有两层介质,它们的厚度分别为1l 与2l ,介电常数为1ε与2ε,今在两板上接上电动势为U 的电池,若介质就是漏电的,电导率分别为1σ与2σ,当电流达到稳恒时,求电容器两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f ω与介质分界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f ω。(15分) 2.介电常数为ε的均匀介质中有均匀场强为0E ? ,求介质中球形空腔内的电场(分离变量法)。(15分) 3.一对无限大平行的理想导体板,相距为d ,电磁波沿平行于板面的z 轴方向传播,设波在x 方向就是均匀的,求可能传播的波型与相应的截止频率.(15分)

4.一把直尺相对于∑坐标系静止,直尺与x 轴夹角为θ,今有一观察者以速度v 沿x 轴运动,她瞧到直尺与x 轴的夹角'θ有何变化?(10分) 二、简答题 1、达朗伯方程:220221A A j c t μ??-=-?v v v 2222 1c t ?ρ?ε??-=-? 推迟势的解:()()0 ,,, , ,44r r j x t x t c c A x t dV x t dV r r ρμ μ?π π ???? ''-- ? ? ??? ?''==? ? v v v v v v 2、由于电磁辐射的平均能流密度为22 232 0sin 32P S n c R θπε= v &&v v ,正比于2sin θ,反比于2R ,因此接收无线电讯号时,会感到讯号大小与大小与方向有关。 3、能量 :2W = ;动量 :),,iW P u ic P c μ?? = = ???v v ;能量、动量与静止质量的关系为:22 22 02W P m c c -=- 三、证明:如图所示 在分界面处,由边值关系可得: 切线方向 12t t E E = (1) 法线方向 12n n D D = (2) 又 D E ε=v v (3) 由(1)得: 1122sin sin E E θθ= (4) 由(2)(3)得: 111222cos cos E E εθεθ= (5) 由(4)(5)两式可得: 1 ε

第7章 排序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内部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是指( D )。 A.该排序算法不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 B.该排序算法允许有相同的关键字记录 C.平均时间为0(n log n)的排序方法 D.以上都不对 2.下面给出的四种排序算法中,( B )是不稳定的排序。 A.插入排序B.堆排序C.二路归并排序D.冒泡排序 3. 在下列排序算法中,哪一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初始排序序列无关(D )。 A.直接插入排序B.冒泡排序C.快速排序D.直接选择排序 4.关键字序列(8,9,10,4,5,6,20,1,2)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 C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选择排序 B.冒泡排序 C.插入排序 D.堆排序 5.下列排序方法中,( D )所需的辅助空间最大。 A.选择排序B.希尔排序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 6.一组记录的关键字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支点得到的一次划分结果为(C )。 A.(38,40,46,56,79,84) B.(40,38,46,79,56,84) C.(40,38,46,56,79,84) D.(40,38,46,84,56,79) 7.在对一组关键字序列{70,55,100,15,33,65,50,40,95},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把65插入,需要比较( A )次。 A. 2 B. 4 C. 6 D. 8 8.从待排序的序列中选出关键字值最大的记录放到有序序列中,该排序方法称为( B )。 A. 希尔排序 B. 直接选择排序 C. 冒泡排序 D. 快速排序 9.当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时,以下排序方法中,( B )最不利于其优势的发挥。 A. 直接选择排序 B. 快速排序 C.冒泡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 10.在待排序序列局部有序时,效率最高的排序算法是( B )。 A. 直接选择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 C. 快速排序 D.归并排序 二、填空题 1.执行排序操作时,根据使用的存储器可将排序算法分为内排序和外排序。 2.在对一组记录序列{50,40,95,20,15,70,60,45,80}进行直接插入排序时,当把第7个记录60插入到有序表中 时,为寻找插入位置需比较 3 次。 3.在直接插入排序和直接选择排序中,若初始记录序列基本有序,则选用直接插入排序。 4.在对一组记录序列{50,40,95,20,15,70,60,45,80}进行直接选择排序时,第4次交换和选择后,未排序记录为 {50,70,60,95,80}。 5.n个记录的冒泡排序算法所需的最大移动次数为3n(n-1)/2 ,最小移动次数为0 。 6.对n个结点进行快速排序,最大的比较次数是n(n-1)/2 。 7.对于堆排序和快速排序,若待排序记录基本有序,则选用堆排序。 8.在归并排序中,若待排序记录的个数为20,则共需要进行5 趟归并。 9.若不考虑基数排序,则在排序过程中,主要进行的两种基本操作是关键字的比较和数据元 素的移动。 10.在插入排序、希尔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中,平均比较次数最少的是快速排序,需要内存容量最多的是基数排序。 三、算法设计题 1.试设计算法,用插入排序方法对单链表进行排序。 参考答案: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Sort(LinkList L)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