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科学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科学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科学哲学 第三章第四节

第三章第四节

费耶阿本德(1924-1994 )

生平与著作

1945:战争中受伤

1947:回维也纳大学

1949:参加哲学俱乐部

1951:获哲学博士学位

《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1975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

《告别理性》,1989

《光阴虚度》,法兰克福,1995

一、思想来源

1.哲学俱乐部

公开辩论中起作用的并不是论证,而是表达自己观点的某种方式。论证并不表明自己的真实信念,只是说服对手的工具。

2.对哥白尼革命的研究

3.与马克思主义的接触

4.维特根斯坦的思想

5.波普尔的影响

6.对历史艺术的强烈爱好与系统的人文科学训练

二、对传统科学方法论的批判

1.不存在独立于理论之外的事实,观察和理论之间相互依存

当哥白尼的毕达哥拉斯式的地动说被重新捡起来的时候,它遇到了那些已被当时的托勒密天文学所超越的困难。确切的说,人们必定要把它看作是被驳倒了的。伽利略对哥白尼的学说深信不疑?-?-他致力于找寻到支持哥白尼且能为所有人看到的新事实。

2.不存在唯一可靠的、能获得正确成果的“科学方法”

除了他每次都得提供的理性根据外,他还使用了心理学的伎俩。?-?-这些伎俩掩盖了这样的事实:伽利略意欲将哥白尼学说建立于其上的那些经验不外乎就是他那丰富的想象力的结果?a?a它是被杜撰出来的。

3.对常用规则的违犯不是偶然的事实,而是科学进步必不可少的特征

三、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

1.增殖原理(principle of proliferation):大胆发明、详细阐述与公认观点不一致的理论,即便后者碰巧得到高度证实或被普遍接受也在所不辞。

2.韧性原理(principle of tenacity):支持与某些观察结果和实验事实不一致的理论,而不管它遇到多大的实际困难

批判“证伪主义”

3.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从而形成理论多元、相互竞争的局面

四、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1.科学不需要理性的标准或规范的指导,要认识世界,需要使用一切方法,包括非理性方法以及神话、宗教等

我无意于用一种别的规则去取代一大堆普遍规则。我毋宁是想让读者们相信:所有的方法论,即便是那些最明白易懂的,都有其局限性。

2.科学进步常常为偏见、奇想、激情等所推动

3.科学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构造世界观的方式,除了科学之外,还有神话、神学教义和形而上学等

Anything goes(怎么都行)

“怎么都行”:

(1)不是肯定性原则,而是一种批判的、颠覆性的原则

(2)拒斥所有带普遍要求的规则和观念,倡导注重实效的自由的解决方案

(3)是对一种没有什么方法准则的创造性的-多元的科学理解的辩护

只有一条原则,它在所有情况下和人类发展的所有阶段上都是可以维护的。这条原则就是:怎么都行。

知识不是由一些自我一致的、向一个理想观点汇合的理论构成的系列;这不是向真理的渐次逼近,它是一个日益增长的、相互不一致(不可通约)的可取理论的海洋,构成这个集合的每个理论、童话和神话迫使其他理论、童话和神话加入,形成更大的集合,而它们全都通过这个竞争过程对我们意识的发展作出贡献,没有什么东西会固定下来。

无论对于科学的内部进步还是对整个文化的发展来说,无政府主义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理性?ˉ终于加入到一切别的抽象怪物诸如??义务?ˉ、??责任?ˉ、??道德?ˉ、??真理?ˉ及其比较具体的先行者诸神(它们曾被用来威吓人,限制人的自由和幸福的发展)之中,与它们为伍:理性凋谢了?-?-

4.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既区别于怀疑论,也区别于政治与宗教的无政府主义

任何观点,不管它多么??荒谬?ˉ或者??不正派?ˉ,他都不会拒绝考虑,也不会拒绝按之行动;他也不认为,有什么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他明确而绝对反对的一样东西,是普适标准、普遍定律、普遍观念,例如??真理?ˉ、??理性?ˉ、??正义?ˉ、??爱?ˉ以及它们所带来的行为;

尽管他并不否认,行动时权当这种规律(这种标准、这种观念)存在,并好象相信它们,常

不失为一种上策,他可能在反对科学和物质世界上赶上宗教无政府主义者,也可能在极力捍卫科学纯洁性上超过任何诺贝尔奖得主。

五、自由社会的乌托邦

1.任何传统或意识形态都只是众多传统中的一种,它们在价值上是平权的

2.某种意识形态一旦取得优越地位,便可能退化为独断的宗教

(科学)这种曾经给人思想和力量以摆脱专制宗教的恐惧和偏见的事业,现在把人变成了它的利益的奴隶。

科学的=好的=正确的

马赫(1838-1916):科学已经变成了一座教堂

3.自由社会理想是建立一个所有传统都具有平等权利和进入权力中心的平等机会的社会,作为现代理性象征的科学以及作为专家的知识分子不再享有特权

一个自由的社会是这样的社会,在其中所有传统都拥有同样的权利和同样的途径来进入教育的中心和其他权利中心。

(1)科学作为一种传统过去曾受益于非科学的传统

天文学受益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对圆周的喜爱,医学受益于草药学、心理学、形而上学、女巫的生理学、接生婆、诡计多端的人和江湖郎中。

问题是:它们是由于事物本身的原因还是由于军事上的(政治上的、经济上的等等)原因而失败的呢?例如,印第安医学在美国消失,是因为它是一种坏医学呢,还是因为其维护者失去了政治与经济权利呢?

(2)专家不容易取得一致意见,即使取得一致意见也不一定可靠

4.理性的实质意义与常规意义

(1)实质意义:要求人们接受一种观点为理性,就要排斥与之对立的另一种观点

(2)常规意义:要求人们必须遵循和坚持一定不移的程序和规则

这些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而且从来没有得到清楚的解释,试图强行实施它们的做法往往导致相反的结果,这就是那些??非理性?ˉ的程序常常导致成功,而那些??理性?ˉ的程序则可能招致巨大的麻烦。

5.自由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是一个思想充分自由的社会

多样化不是由你我决定的,是人民创造了多样化,而且现在仍然生活在多样化中间。

科学的统治地位对民主构成了威胁。

六、一种后现代的科学哲学

1.取消了划界问题

归纳问题

约定论问题

观察问题

划界问题

把这样一些标准作为判断的基础,许多当代的科学哲学,特别是现在已经取代了早期认识论位置的那些观点,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了梦幻,即它们对于其试图要阐述的那种活动只是徒具虚名。它们只是在习惯尊奉主义(conformism)的精神中建立起来的,它们已经失去了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知识做出贡献的一切机会。

科学哲学是有一个伟大过去的学科。

科学哲学、基本粒子物理学、日常语言哲学或康德主义这样的领域不应该改革,而应该让它们自然死亡。

经验主义:洛克——贝克莱——休谟

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波普尔——库恩——费耶阿本德

2.相对主义真理观

真值判断是依据于某个传统所作出的价值判断,真理永远都是与某种文化系统、历史背景或具体情境相关联的

与某些价值判定相联系的表面上的客观性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使用了一种特殊的传统却没有认识到它,感觉不到它的主观性并不等于证明了??客观性?ˉ,而是证明了疏忽。

3.自由社会的乌托邦——文化相对主义

从科学批判走向文化批判

一个合理的、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不可能完全容纳黑人文化,不可能完全容纳犹太人的文化,不可能完全容纳中世纪文化,它只能在科学、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邪恶联盟的基本结构上把这些文化作为次级移植容纳进去。

并非得由一种??客观的认识?ˉ,而是得由对于共同的希望与梦想的同情,把人类引向一个新的方向?-?-这种同情比起论证来能表达出人性中多得多的内容?-?-没有裁判者,没有被审判者,没有行家里手,没有训导宗师,没有主子和奴仆?a?a而只有在实现其希望的过程中自行创造准则的同道友人。

当今的哲学家们不如说都是思想官僚和概念管理员,而人们深知,官僚和管理员是多么的惧怕变革和混乱。

未来大学?a?a?°观念的超市?±

七、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思想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各种文化传统多元共存,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反对文化沙文主义。

2.有利于自由与民主价值观的推广与流行,反对霸权主义和集权主义。

3.有利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合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另类医疗”(alternative medicine)

“叫我土狼(coyote)”

——lewis mehl-madrona

Wesley病例:

卡洛琳帮Wesley施行心理治疗上的?°催眠?±,作为典礼的先行手续。在接下来的四个晚上,她带我们进入一间棚屋:一间柳枝造的平房,外覆毛毯、被单和防水帆布。我们在此每晚为Wesley祈祷约五个小时。在这四天的白天中,卡洛琳私下和Wesley独处?a?a两人一起祈祷、说故事、烧药草。她也见他的家人。第五天她和Wesley走到外面,告诉Wesley,他每天都要弯腰礼拜多次,当一只老鹰出现时,就象征他的病好了。

就在那天下午,Wesley发现一只老鹰,并且变的神情恍惚。卡洛琳当场施了法,将烟草和玉米粉撒在地上,净化土地。她燃烧鼠尾草驱除邪祟,吟唱圣歌,请示圣灵并吸圣烟斗。最后,卡洛琳告诉Wesley,白水牛神女传谕给她说,他的病已经好了。

当Wesley回到城里,他的医生竟然再也找不到淋巴瘤的痕迹?a?a而他们却对瘤的消失提不出任何解释,只是在病历上把此情形记录为一次罕见又无法解释的自发性症状减轻。?-?-Wesley等过了医生的观察期限,医生终于同意了白水牛神女的说法。他们宣布,Wesley已经完全好了。

我们都听过一些民间偏方最后都被证明很有科学依据。?-?-那么为什么我们必须完全信赖那些穿着白色工作服,脖子上套着听诊器的男女,却拒绝相信那些或许穿着不同,但具有可能帮助我们治好病痛的知识的另一批男女呢?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对科学是什么,以及对它应该如何进行研究这些问题并没有全面一致的看法。?°科学?±一词已成为一个魔咒,使我们看好一切医院的作为和医生的做法,但是我们一相情愿对?°科学医疗?±寄予信赖,我们是否能提出正当的理由来证明呢?

现年14岁的少年拉杰西住在印度北方邦西部萨哈兰普尔市40公里外的一个偏远小村。2006年7月的一天,拉杰西帮着哥哥为家里院子搭建围墙。但精神失常的父亲总是要跑来捣乱。拉杰西忍盛怒之下拿起一块砖块猛砸父亲的头,导致父亲流血倒地。事故发生后,内疚的拉杰西也受到巨大刺激,他从此终日沉默不语,在长达3个月时间里,他再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然而拉杰西?°封口?±3个月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2006年10月一天早上拉杰西一觉醒来,忽然打破沉默开口说话。而且说的竟然是一连串流利的英语。渐渐人们发现,本来目不识丁的拉杰西似乎在一夜之间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掌握了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各个领域的丰富知识,甚至理工科学者和大学生提出的问题也难不倒他。

2006年11月,由美国印裔企业大亨温诺德?古普塔在印度创办的著名高校?°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科技研究中心?±将拉杰西破格将录取。目前拉杰西已完成3篇不同学科的论文,并正计划进一步参与一些研究工作。

小结

1.继波普尔和库恩之后,费耶阿本德进一步解构了科学与理性,倡导一种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科学哲学,将科学与我们时代的文化融合起来。

2.费耶阿本德终结了传统的科学哲学,将科学哲学引向一个新的方向,科学哲学从此汇入人文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潮流。

思考题

1.解释增殖原理与韧性原理的意义。

2.“怎么都行”。

3.费耶阿本德科学哲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4.我们该如何看待“另类科学”或“另类医疗”?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序 “自然如不能被目证那就不能被征服” 最初,人们尝试用魔咒 来使大地丰产, 来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残, 来使幼小者降生时平平安安。 接着,他们又祈求反复无常的天神, 不要降下大火与洪水的灾难; 他们的烟火缭绕的祭品, 在鲜血染红的祭坛上焚燃。 后来又有大胆的哲人和圣贤, 制订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方案, 想用思维或神圣的书卷 来证明大自然应该如此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脸。 注视着好景不常的哲人和圣贤, 她耐心地等了一会—— 他们的方案就烟消云散。 接着就来了一批热心人,地位比较卑贱,他们并没有什么完整的方案, 满足于扮演跑龙套的角色, 只是观察。幻想和检验。 从此,在混沌一团中, 字谜画的碎片就渐次展现; 人们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服从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变化不已的图案在远方闪光; 但它的景象不断变幻,

却没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细, 更没有揭示出字谜画的意义。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她不可思议地保护着 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谜。 1929年9月于多塞特郡希尔费尔德 原序 现代科学的巨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利。但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故事却是历史当中人们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而且我们也很难在一般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历史学家所讲的不外是战争、政治和经济;揭露原子秘密,在我们眼前揭开空间深度等活动,虽然使哲学思想起了革命并使我们有可能把物质生活提高到历代梦想不到的水平,但是关于这些活动的发展情况,大部分历史学家却没有讲到,或很少讲到。 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的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的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不过,进化论的生物学以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却一方面使科学思想臻于深邃,另一方面又迫使哲学家对科学不得不加以重视,因为科学现在对哲学,对神学,对宗教,又有了意义。与此同时,物理学本来有很长时间就一直在寻找,并且找到了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机械模型,这时却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新概念,在这些概念里,机械模型是不中用的,同时也似乎终于接触到一些根本的东西,这些东西,用牛顿的话来说,“肯定不是机械的”。 大多数科学家一向朴素地认为他们所处理的就是终极的实在,现在,科学家们开始更清楚地看出他们的工作的真正性质了。科学方法主要是分析性的,要尽可能地用数学的方式并按照物理学的概念,来对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现在我们晓得,物理科学的根本概念都是我们的心灵所形成的一些抽象概念,目的在于给表面上一团混乱的现象带来秩序和简单性。因此,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得到实在的几个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了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不过,话虽这样说,就连哲学家现在也开始明白,在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实在的时候,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是现有的最好不过的证据,而一种新的实在论,如果可能的话,就必须利用这些科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建立。

尔雅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课后习题汇总

【尔雅】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综合性科学史出现于()。 A、16世纪末17世纪初B、17世纪初18世纪末C、18世纪末19世纪初D、19世纪末20世纪初答案:D 促使独立的科学史学科形成的是()。 A、亚伯拉罕·派斯B、安德斯·哈尔德C、奥托·纽格伯尔D、乔治·萨顿答案:D 中国古代大量的历史资料不仅仅对与历史学有巨大的贡献,也可以对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答案:√ 科学史是理科理学二级学科。()答案:×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过去的历史称为科学史。答案:√ 萨顿在()的帮助下,留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科学史的相关工作。 A、福斯特B、埃弗里特 C、科南特 D、萨默斯答案:C 乔治·萨顿出版的关于科学史的著作是()。 A、Dynamis B、Isis C、Centaurus D、Lychnos答案:B 乔治·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从古代写到了()。 A、1300年B、1400年C、1500年D、1600年答案: B 萨顿倡导人文主义,强调把科学和人文适当结合。()答案:× 萨顿最重要的业绩在于他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答案:√ 科学史的作用不包括()。 A、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是什么B、历史材料的基础背景C、一般的普及性教育D、对现世发明产生直接影响答案:D ISIS创刊于()。 A、1909年B、1910年C、1911年D、1912年答案:D 萨顿的女儿梅·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 A、《我认识一只凤凰》B、《我所知道的萨顿》C、《我的父亲》D、《我所知道的科学史》答案:A 萨顿本人就是萨顿奖的第一位获奖者。()答案:√ 目前科学史界最高奖励是“萨顿奖”。答案:√

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 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强调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 不断交替的过程,又突出了新旧范式的更替依靠科学共同体对新范式的信念或 信仰。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发展模式是对卡尔·波普尔的一大推进。研究库恩 的范式及其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方 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然后对这种模式进行辨证的分析,最后分析了这种模式的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1922-)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历史主义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他从历史主义出发, 提出了范式的概念, 并创立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库恩不同意逻 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是许多能各自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的单纯集合, 他 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由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思想都 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范式”理论之中。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 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 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他不同意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 展模式, 而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革命变动和平静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1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时期: 前科学(无范式)———常规科学(建立范式)———反常和危机(范式动摇)———科学革命(建立新范式)———新的常 规科学……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库恩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现象 看作一个发生。发展以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其中充满矛盾和斗争,因此是富有历 史性的动态的科学发展过程。按照库恩的动态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前科学阶段。 库恩把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 没有确立统一的范式,对本学科的一些基本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各种理论、学 派相互争论,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在前科学阶段各种理论争论的结果,就 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德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现状

德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现状 ——访汉斯?波塞尔教授和李文潮教授 郭贵春成素梅 2013-4-6 13:25:00 来源:《哲学动态》(京)2006年11期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科学哲学的内在矛盾越来越尖锐,新的科学哲学传统的建立正处于探索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全面了解德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我们对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的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简称波)教授和德国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李文潮(简称李)先生进行了专访。 问:英美科学哲学界普遍认为,科学哲学产生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形成于逻辑经验主义,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波:一般认为科学哲学起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这是分析哲学的看法,分析哲学的典型特征是坚持经验主义传统,从经验主义中寻找起源,这样,很容易追溯到孔德。 李:德语中科学哲学这个概念叫做“Wissenschaftstheorie”,大约形成于上世纪中期。按照通常的看法,这个概念是对英美语言中“Philosophy of science”的翻译。假如这样的话,那么就是科学哲学一词首先在英美世界流行的。不过人们在德语中为什么没有直接使用“Wissenschaftsphilosophie”或者“Philosophie der Wissenschaften”?我猜测在把英语中的“Philosophy of science”引到德语中时,人们也许想到了德国哲学中的古典传统,譬如费希特的“知识学”(《全部知识学基础》,1794;《知识学第一导论》,1797)。只是这样一来,德语概念提供的信息便与英语中的“Philosophy of science”有

2017交大网络继续教育英语作业一答案

题目1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Eggs, though rich in nourishments, have ______ of fat. 选择一项: a. a large number b. a large amount c. the large amount d. the large number 题目2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He asked the waiter ________ the bill. 选择一项: a. of b. on c. for d. after 题目3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He helped me ______ my homework. 选择一项: a. of b. to c. with d. about 题目4 正确 获得1.0分中的1.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If you ride your bike too fast, there may be _____accident. 选择一项: a. The b. 不填 c. A d. An 题目5 不正确 获得1.0分中的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Robert, there's a man at the front door, saying he has _____news of great importance. 选择一项: a. a b. / c. an d. the 题目6 不正确 获得1.0分中的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_______ these honours he received a sum of money. 选择一项: a. besides b. except c. but d. outside 题目7 不正确 获得1.0分中的0.0分

浅谈科学史及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思考

浅谈科学史及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思考 一、科学史简介 狭义来讲,科学观是指人类对科学基本的、总体的看法。把科学作为探究和反思的对象,并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对科学的认识观。而广义的科学观是指人类将实践规律或方法提升到科学的境界,去除客观对环境表面的错误认识,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然界。 我们从小就进行科学的教育,学习语言和科学,通过动手做实验跟着老师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了解了自己、他人和这个神秘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慢慢有了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 1、古代科学 从久远的远古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利用自然、学习改造自然,形成古代科学技术萌芽。璀璨的四大文明古国。 在公元五世纪之前,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可以说各领风骚,古希腊的文化包括数学、哲学承受于埃及、巴比伦、波斯这些远古文明。他们最早的哲人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相传到过埃及和巴比伦学习。古希腊哲学追求公平、理性和抽象思维。同时哲学家又是很好的科学家,欧氏几何、勾股定理、地心说等一系列科学成就。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是百家争鸣、群星荟萃的时代,涌出了一批杰出的哲学家和实干家。墨家的墨子就是一个汇集了中国文明的实干家、发明家和哲学家,道家的炼丹开启了化学的发展等。 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西方进入科技史和文化史上的千年黑暗(欧洲中世纪),很多学者指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尤其是保守教士对于哲学和科学的攻击,不断在间接、微妙而广泛得多的层面发生作用,其后果是自然哲学始终受到压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而中世纪的中国,一枝独秀。在这千年里,中国文化收获了璀璨的成就,对自然的认识上形成了独特而有价值的东西,如四大发明、中医学、农学、炼丹术为代表的化学、瓷器制造、数学、天文学等一系列重大创造。 2、近代科学 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史的开端是在公元十五世纪左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明清朝代)。而从这个年代开始,创造了千年灿烂文化的东方文化一蹶不

世界科技发展史与科技哲学

世界科技发展史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停留在描述现象,总结经验的阶段,个学科的分野并不明确,因而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和双重性,但它给近代科学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二. 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世界由运动的物质构成。物质有丰富的、多层次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研究不同层次上物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答案 1、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 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3).原子论思想。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4)亚里士多德学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2、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库恩的视角中,“范式”则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起点,有了范式指导下的解决疑难活动,科学才开始发展。 2.科学进步的标准不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标准是理论的可检验度(可证伪度),在波普尔看来进步的理论就是可证伪度高的理论,也即“具有最大可能的经验内容的理论。在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中有两种进步:(1)在常规科学时期,解谜能力是进步的标准。(2)科学革命的进步,也就是科学共同体“把范式转换看成进步 3.两种模式所强调的发展过程的重点不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的范式论模式都强调了革命的作用,但波普尔似乎对科学发展中的量变重视不够,库恩在他的范式论模式中则强调了常规科学的发展作用,同时明显地突出了量变到质变之间的转化。波普尔突出了动态的进攻性的“证伪”,而库恩则动静结合,强调辩护性的“范式”。 3、试比较中国封建时代科学与古希腊科学的异同。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中国封建时代形成了实用科学技术体系;2. 大一统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占主导地位;3. 科学研究成果大多处在经验形态,理论知识相对不足;4. 科学研究受大一统的社会环境制约。 古希腊科学的特点: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4、如何理解“李约瑟悖论”的涵义,并思考探讨这一命题的重大现实意义。 李约瑟悖论涵义:“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科学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突然落后了?” 现实意义1)从社会经济发展上找原因,认为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阻碍,没有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从观念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儒学文化对科学的排斥是近代科学末在中国发展起来的深层次原因。3)从政治上层建筑找原因,认为明清封建大一统政治体制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兴起。4)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古人重思辨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分离导致近代科学在中国不发达。 5、试比较第一、第二、第三次科学革命的特征。 第一次科学革命特点:1、近代科学作为一种革命力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上历史舞台,争取了崇高的社会地位2近代科学作为一种实验科学,在实验与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变革。3近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率先在欧洲国家确立起来,开展了科学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第二次科学革命特点:1、这次科学革命是自然科学的全面变革。2、这次科学革命同第一次技术革命相互交织而同步进行。3、这次科学革命席卷欧

科学哲学-主要流派

科学哲学-主要流派 1,逻辑经验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以马赫、彭加勒为思想先驱,借助于当时物理学革命的推动,由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等人开创。以维也纳学派为中心的逻辑经验主义运动,作为第一个完整的科学哲学体系,标志着现代科学哲学的诞生。逻辑经验主义以可证实性原则作为意义标准来排除形而上学,把科学哲学归结为以数理逻辑的方法对科学理论的结构作静态的逻辑分析,并致力于逻辑重建,在数十年内成为科学哲学中公认的正统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亨普尔、赖辛巴赫等。 2,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20世纪40年代后,科学哲学在批评和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波普提出批判理性主义,反对建立在归纳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可证实性原则,代之以可证伪性原则,提出以知识增长的动态模式为研究中心,认为科学进步的主要机制是批判,但仍致力于追求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原则。主要代表除波普外,有拉卡托斯和沃金斯(J.Watkins)等。 3,历史主义。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汉森、Th.库恩、费耶阿本德和图尔明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思潮,揭露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根本缺陷。认为它严格区分发现的范围和辩护的范围,单纯研究科学活动的成果——科学理论,置科学活动的研究于不顾,不符合科学的历史和实际。批判理性主义以可证伪性为分界标准,完全否认归纳的作用,并提倡不断革命,否认了科学传统及发展中的连续性等,也难以与科学实际相一致。历史主义的产生,形成了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最大冲击,标志着现代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转向历史主义的发展趋势。 4,科学实在论。科学哲学发展中反实证主义趋向使逻辑实证主义自身的演变日益远离实证主义传统,使作为实证主义对立面之一的实在论再次成为争论的热点。争论的分歧点主要在于,科学理论的对象是否独立于对它们的认识而客观存在和起作用?科学能否向提供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理论的目的是否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即获得真理?科学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有夏皮尔、普特南、克里普克、W.塞拉斯、邦格等。反科学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有范弗拉森。 浅析波普尔与证伪主义 1、证伪主义的概念 波普尔是现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是证伪思想的创始人。证伪思想是在归纳主义方法论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并在批判归纳主义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及现代科学革命的震撼和启迪下提出来的。 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一般都表达为全称判断,经验的对象却总是个别的。个别的事例无论重复多少次,也证实不了一个全称判断。例如,即使我们观察到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也不足以证实“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样一个全称判断。因为我们的观察不可能穷尽所有天鹅。然而,只要我们发现了一只黑天鹅,我们便可以立即证伪这一判断。因此,只有坚持证伪原则,我们才能够把经验观察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换而言之,经验之所以能够成为理论的试金石,其真实原因不在于经验能够证实理论,而在于经验能够证伪理论。 2、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 1. 对历史主义的批判

波普尔

介绍波普尔 卡尔·波普尔(KarlR·Pper)(1902-1994),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后入英国国籍。1922年始学习数学和物理,1930年获木工学博士学位。青年时代倾向于社会主义思想,后又抛弃了它。1935年因《研究的逻辑》一书而响誉世界哲学界和科学界。1964年获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头衔。卡尔·波普尔是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证伪主义创始人,被西方学界誉为“开放社会之父”。他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享有不容低估的世界性声誉。在西方,从科学家(包括一些获诺贝尔奖的科学泰斗)到文史哲界的专家,从政界要员到财界“大腕”,无不深受波普尔学说的影响。他那独具慧眼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以及关于民主社会的“三大悖论”——民主悖论、宽容悖论、自由悖论,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他那标新立异的“开放社会观”,曾引起世界轰动,至今仍是学界感兴趣的问题之一。 卡尔·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其批判理性主义在哲学界、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备受关注,讨论热烈。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公开承认从他那里受到思想启迪。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邦迪赞赏说,科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方法,而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波普尔的方法。 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lr poper, 1902一1994 ), 在生前被认为获得了一个学者所能想象得到的几乎所有的世俗荣誉:他是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获封爵士(1965年)和勋爵(1982年),他拥有20个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40种语言,他上交政要,遍及名流, 交游遍于全世界, 甚至隐然有王者之师光景(撒切尔夫人将他和哈耶克视为自己的两位老师。在波普尔的弟子中, 不仅有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这样的科学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大师, 也有索罗斯这样所有想发财的人眼中的天神。他去世时, 欧美报纸发表了无数歌功颂德的悼念文章。 然而, 他去世之后仅仅10年,却已经看上去完全过气了。他的学说渐渐被人淡忘,他的名字也不再经常被世人提起。一个特别有象征意义的细节是: 在 他曾经执教20余年的伦敦经济学院, 他用过的办公室, 并未被改建成波普尔纪念馆或波普 尔纪念室(这是许多文化名流身后得到的荣誉形式) , 而是被改建成了一个厕所! 逻辑实证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衰落,受其影响的一些学者对它的基本原则提出批判, 从而形成批判理性主义(critical-rationalism), 后来研究者又将其称为“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它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更为紧密,在50至60年代盛极一时,对哲学界和自然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奥裔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卡尔·波普(Karl Popper, 1902~1994)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提出了“科学发现的逻辑”,主张对理性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科学理论是通过不断的证伪、否定、批判而向前发展的。他把“猜测与反驳”方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2春——电子技术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1次作业 2.4 电路如下图所示,硅晶体管T 的β=100,KΩ=1be r 。计算电路的Q 点、 u A 、R i 和R o 。 图T-1 1. 解:求Q 点: 该电路的直流通道如下图所示:

由题意得V CC=12V,R b=565kΩ,R c=3kΩ,β=100 ∵晶体管材质是硅 ∴U BEQ=0.7V ∴基极电流I BQ=(V CC-U BEQ)/R b =(12V-0.7V)/565KΩ =11.3V÷565KΩ =0.02×10-3A =0.02mA ∴集电极电流I CQ=βI BQ =100×0.02mA =2mA ∴管压降U CEQ=V CC-I CQ*R c =12V-2mA×3kΩ =12V-(2×10-3A)×(3×103Ω) =12V-6V =6V A 、R i 、R o 2. 解:求 u 该电路的交流通道如下图所示:

由题意得R b =565kΩ,R L =1.5kΩ,R c =3kΩ,β=100,r be =1kΩ ∵输出端的等效负载电阻' L R =R L // R c = C L C L R R R R +? =1.5×3/(1.5+3)kΩ =4.5/4.5kΩ =1kΩ ∴电压放大倍数u A =be ' L r R β- =-100×1kΩ/1kΩ =-100 ∴输入电阻R i =R b // r be ≈r be =1kΩ ∴输出电阻R o =R c =3kΩ 答:基极电流I BQ 为0.02mA ,集电极电流I CQ 为2mA ,管压降U CEQ 为6V ; 电压放大倍数u A 为-100,输入电阻R i 为1kΩ,输出电阻R o 为3kΩ。 3.2 电路如下图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 ,填表T-1。 图T-2

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 李芳明 摘要: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对“哲学是什么”的不懈探问, 在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中, 几乎总是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表明, 这一问题的思考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形态建构具有前提性和规导性的意义。而反过来, 以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为切人点, 也为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视角。 关键词西方哲学科学问题史 对于“哲学是什么” , 即哲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式、理论特质和理论旨趣的不懈探问, 换言之, 哲学的自我反思的自觉, 是西方哲学在其历史演进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哲学的自我反思和哲学观的创新, 也是西方哲学历史演进中理论形态更新和理论转向的基本前导因素和推动力。而在思考“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追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对后一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成为哲学家进人前一问题和思考前一问题的切人点, 并在理路的展开过程中相互交织。那么何以会如此呢?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何以会成为一个问题?它何以会成为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个非常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对于康德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的自我理解、理论定位和理论建构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该问题是否以及如何内在地规范和制约着康德以来的西方主要哲学范型的构想、更替及其理论特质? 诸如

此类的问题, 在研究康德以来的西方哲学时就进人了我们的视野。 一、问题的历史发生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作为一个问题凸显出来, 这一点始于康德。那么,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为什么直到康德才成为一个问题呢?原因在于哲学与科学之关系要成为一个问题, 没有较为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形态, 没有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 没有作为一门不同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科学或学科的哲学观念, 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在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历史发展中, 哲学与科学之间观念层面的分化和明确区分, 恰恰是从康德开始的。在康德以前, “哲学”与“科学”的概念虽早已出现, “哲学”与“科学”的理论特性等虽然也被系统地探究过, 但是, 在此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理论阐发和理解中, “哲学”一直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 它指称的是各门科学的总体:与此相联系, 在康德之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心目中, 并不存在区别于各门具体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实际上, 我们只有从康德以来的作为一门独立于各门具体科学的学科的哲学观念出发, 回溯看待此前西方“哲学”(作为科学知识之总体)的历史发展, 才可能谈论康德以前的西方哲学, 才可能研究此前的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康德在观念层面对哲学与科学的明确区分, 是“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化的逻辑前提;而反过来, 我们对“哲学与科学之关系问题”的历史发生的探究, 又是以康德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及其理解为基点的.那么,康德又是如何来理解哲学的呢。在康德看来, 哲学即形而卜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对当代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反思 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医学技术提供服务的同时,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 文章认为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兴起的技术至善主义是导致医学人文传统断裂 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需要人文关怀的呼声已开始被医学界重视。但是,人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两者既不可或缺也不能相互替代,而需要保持一种平衡和必要的张力。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 20世纪医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现代医学已成为囊括探 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缓解病痛的一个庞大的综合体系。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人类在享受现代医学技术提供日益增多的保健服务的同时,人们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产生疑惑并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盼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复兴。 一、医学人文精神:传统的断裂 由于医学的目的是救治在病痛中挣扎、饱受躯体疾患和精神痛楚折磨的病人,因此 ,医生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 想途径之一。在西方,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古代东西方医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古代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并不囿于有病部位的治疗,而是主张机体的整体性康复。他们相信"人体是由其本身的各个部分的一致而又交流着的知觉环构成的,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受到侵袭时,整个身体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即使人的很小部分受伤,全身就感到疼痛,因为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医生不仅应当注意有病部位的治疗,而且也应当关爱病人。病人躯体上的不适往往也导致精神上的痛楚,更何况疾病有时被视为上苍对人类不良行为的惩戒,病人从而遭受到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以医生舒缓病人的精神压力也有益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古代医生强调对医疗技术的热爱与对病人的热爱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相信医术的目的就是解除病人的痛苦,或者至少减轻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们缺乏有效的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手段,于是他们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的同时,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 医学人文精神传统不仅在医生的治疗活动中延续,也凝结成稳固地体现慈善、博爱 精神的医学建制--医院。在医学史上,无论中外,医院的兴起无不与仁爱、照顾和关 怀相关。古罗马时期的一位慈善家,为护理贫病交加的患者,变卖了自己的财产,创办了第一家医院。我国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在疫病流行期间,为照顾无家可归的病人,创办了"安乐病坊"。还有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医院"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兴办的" 普通医院",都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 20世纪以前的医学,在疾病诊治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即便是在医院,也只不过是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是科学技术演化的动态结构形式和内在变化机制的形象描述。它反映的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宏观规律和科学技术理论成长的微观过程。它受客观自然规律和人的实践能力的制约,是人类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反映,并对人类科学认识具有较为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它是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的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以对科学知识整体结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理论结构的定量分析或逻辑分析为基本前提的。一般来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科学进步的空间转移模式、带头学科更替模式和科学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模式。 1.科学发展的指数—-逻辑曲线增长模式 这种模式又可分为恩格斯的科学发展加速度模式、普赖斯的指数增长和逻辑增长模式。他们都是对科学知识积累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描述。 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指出:“科学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遍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621页)。1875年他又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进一步指出,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与从其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页)。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发展的规律可以称为科学知识“几何级数”增长模式或者加速度模式。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用计量的方法对科学家人数、科学杂志和科研论文数、科研经费、科研机构等表征科学活动总量的科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出了这些科学指标的增长曲线,定量地分析了科学发展的加速度规律。他的统计分析表明,几乎所有与科学有关的科学指标每隔十五年都翻了一番。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普赖斯指出,科学的发展“把我们带进现今科学世纪的每十五年一次的稳定倍增”的趋势。其函数表达式为:W=Ae KT,其中W为科学指标,A、K为常数(对应于不同的科学指标,A、K取相应数值),T为时间(年代)。(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中译本,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7页)这就是著名的普赖斯科学发展指数增长律。 科学发展的指数增长律定量地反映近代以来科学急剧增长的现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引起了直到今天仍在进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科学指标的“增长佯谬”问题。如果科学按指数增长律发展下去,势必会出现科学指标超过社会总指标的局面。比如科学家数量指标按照上述函数式计算,总有一天会出现科学家人数超过社会总人数的情况,这无疑是非常荒谬的。普赖斯也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很清楚,我们不能让科学在经历了五个数量等级的发展之后,再跃升到另两个数量级上。假如我们这么做了,那么人口中每一个男人、女人、小孩和狗就会有两个科学家”。(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中译本,世界出版社,1982年,第16-17页)。针对此一缺陷,普赖斯等人又提出科学是以逻辑型或S型曲线增长模式发展的.在逻辑型曲线中,曲线先是呈指数型地变化,并保持这一速率达到“地板”(科学发展的基值)与“天花板”(科学发展的极值)的中点。此后发展速率放慢,整个曲线呈现为S形。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的“饱和极限”并不意味着发展步伐的停止。虽然从阶段上看,科学的发展可能会沿用S型曲线而趋于“饱和”位置,但就科学发展的全程而言,一次“饱和”恰恰表明科学范式的积累到达极限,需要进行范式变革即科学革命,之后又会出现另一个加速增长。“加速--饱和--加速……”,在每一个S型曲线之后又会出现新S型曲线,科学就是如此不断地向前推进的。

科学哲学的几个问题

科学哲学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是哲学中以科学为对象的一个分支 ?科学哲学是关于由科学引发的哲学问题的反思 ?科学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科学作为关于世界的认识(knowledge),因此与其它主要的哲学 分支如认识论(epistemology)、形而上学(metaphysics)、语言哲学(philosophy of language)等有密切的关系 ?还有其它的以科学为对象的学科,如关于科学的历史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甚至政治学的研究 ?科学哲学与这些学科的主要区别是:这些学科关心的问题主要是经验的或实证的问题,而科学哲学关心的则是概念的问题,不能借助于经验方法可以解决的。如什么是“科学定律” 或“自然定律”(laws of nature),科学理论选择的标准,什么是科学等问题 ?一般科学哲学关注的是科学家使用但不考察的基本概念,如因果性(causality),定律 (scientific law),理论(theory)等 ?科学哲学是关于科学的,不是科学本身的一部分,尽管科学家也可以兼做科学哲学 为什么要研究科学哲学? ?科学在现代文明和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理论的:科学世界观(scientific worldview or world picture)是现代人理解和认 识世界的基础 –实践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是现代人类与世界打交道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构 建、支撑和影响现代社会的主要力量 ?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甚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可靠的方式(科学主义, scientism) 科学哲学要关注关于科学的: ?认识论问题:科学知识何以成为知识?科学知识的基础和辩护(foundation and justification) ?方法论问题:什么是科学方法?存在科学方法吗? ?形而上学问题:科学所揭示和描绘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什么是哲学? ?哲学与科学具有共同的起源: –理性和批判的态度:追问和探求信念成立的理由或根据 –经验和理性作为信念的两个来源和基础 –自然主义的态度:从自然本身去理解自然,不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去解释自然。Cosmos 观念的形成:宇宙作为有秩序和规律的整体 ?哲学与科学的分离在于哲学只关注概念的问题,而把经验问题留给科学 哲学的作用和意义: ?批判的考察科学的概念基础,反思科学自觉或不自觉预设的假定,澄清基本概念的意义和联系 ?哲学还可以试图去揭示现存科学概念体系的局限,并探求其它概念的可能性 ?将科学置于人类经验和思想的整体之中,从而得到一个关于世界、人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完整融贯的观点或图景 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 1 2 3 4 5 6 7 8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复习题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复习题 课程名称:综合英语(二) Part I 语法与词汇30% Directions: There are 15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1.He kept his head clear; otherwise the accident ______. A. would happen B. happened C. would have happened D. happens 2.――"Is she older than you?"――"Yes. She is older than _______two years" A. me B. I for C. I am by D. me by 3.He is _______a writer as a reporter. A. more B. rather C. not so much D. not such 4.I suppose that when I come back in ten years' time , all these old houses ____ down. A. will have been pulled B. will have pulled C. will be pulling D. will be pulled 5.Johnson hoped it would be ______who would be called upon. A. has B. him C. he D. himself 6.Have a cup of tea, _______? A. shall we B. will you C. won't you D. do you 7.It is estimated that much of a teenager's time is spent______ with friends. A. to talk B. talking C. being talked D.having talked 8.It is one __________best sellers in our country now. A. of them B. of those C. of this D. of their 9.Henry was deported for having an expired visa. He _______ his visa renewed. A. should have had B. must have had C. might have had D. would have had 10.―― "Where is your college located, John?"―― "It is ________." A. on the Fifth Avenue B. on Fifth Avenue C. in Fifth Avenue D. at Fifth Avenue 11.I'm afraid it ______ tomorrow, but who knows? A. may have rained B. might rain C. would rain D. ought to rain 12.The Caspian Sea, a salt lake, is ______any other lake in the world. A. largest B. the largest C. larger than D. the larger than 13.The police accused him of setting fire to the building but he denied in the area on the night of the fire. A. to be B. to have been C. having been D. be 14. The greater the population there is in a locality, for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of refuse. A. the greater the need there is B. greater need C. is there great D. the great need 15. This is not a good plant for your garden its seeds are poisonous. A. like that B. in that C. so that D. now that Part II 阅读理解30% Directions: You will read 2 passages and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five questions. For each question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choose the best ON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s. Passage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