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案例四则

《国际经济学》案例四则

《国际经济学》案例四则

案例一:英国的《谷物法》论争与比较优势理论
19世纪的英国正处于资产阶段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当时英国的贸易结构大体是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材料及农产品谷物等,谷物的大量进口压低了英国国内谷物的价格,使农场主受到了损失,为了保护农场主的利益,英国于1815年修订了《谷物法》,增加了对农业歉收时期的保护措施。这一措施限制了谷物进口,提高了国内谷物价格,农场主得到了实惠。但粮价上升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英国限制谷物进口,引起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制成品也采取限制措施,结果,英国工厂主受到很大损失。由此,英国国内对《谷物法》的修订了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新兴的资产阶级是坚决反对,而农场主则极力拥护。
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也参与了这场辩论。他在1817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英国在谷物和工业制成品生产上都有一定优势。但相比之下,英国在工业的生产上优势更大,所以英国应扩大工业品生产并增加出品,通过贸易换取国外成本较低的粮食,这样做对英国更有利,而新《谷物法》恰恰违背了这一点。虽然新《谷物法》给农场主带来了好外,但英国的工业生产遭受的损失更大,因此,从整体来看,新《谷物法》给英国带来的是净损失。到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这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胜利。英国的选择是正确的。后来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号称“日不落帝国”。

案例二:贸易条件恶化与拉美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实践
贸易条件恶化提高了一国参与贸易的成本,使一单位出口品换回的进口品数量比以前减少了,相比之下,一国自己生产原先依赖进口的商品变得更划算,这样,该国机会成本更大的进口品将被生产出来,从而该国的产出结构向着逆比较优势的方向调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违背比较优势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就会受到鼓励。也就是说,贸易条件恶化会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替代生产。这方面比较有名的例证是拉美历史上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实践。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爆发后,世界主要工业国开始大幅削减进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漫延。受此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遇到极大困难,出口价格剧烈下降,贸易条件严重恶化。比如,在危机期间,巴西咖啡业出口价格下降了62%,出口收入由1928年的4.74亿美元减少到1933年的1.8亿美元。出口收入减少迫使巴西政府采取严厉措施限制进口,并鼓励资本从农业

转向工业,由此,巴西的进口替代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拉美另两个发展中大国阿根廷和墨西哥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到20世纪60年代末,这些国家已基本上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设备自给程度大大提高。
使用案例教学的结果表明,学生听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对理论的理解也加深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三:行业内贸易实例: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
60年代后半期,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汽车贸易的发展是一个特别明显的行业内贸易的例子,它展现了规模经济在促进国际贸易提高双方利益中的作用。
1965年以前,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税保护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进口不多出口也很少。加拿大的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所控制,这些厂商发现,在加拿大大量建立分散的生产体系比支付关税更划算。因此,加拿大的汽车工业实质上是美国汽车工业的缩版,大约为其规模的1/10。
但是,这些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也发现小规模带来的种种不利。由于规模小,加拿大的工厂不得不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这样就要使用各种不同的设备,从而降低了效率。当时加拿大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的要低大约30%。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在1964年同意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附有一些限制条件)。这一举措使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这些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大力削减其产品种类。例如,通用汽车削减了其在加拿大生产的汽车型号的一半。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没改变。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型号,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自己仍生产的型号。在自由贸易前的1962年,加拿大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然而却进口了5.19亿美元的汽车产品,但是到1968年,这两个数字已分别成为24亿美元和29亿美元。加拿大的汽车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增长。
贸易所得是惊人的。到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已可与美国的同行相媲美。

案例四:双“元”记
1976年的时候,美元和加元基本上价值相当,即按照1:1的比例进行交易。但是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加拿大元相对于美元来说逐渐贬值。到1998年末,1加元仅值65美分。90年代后期,随着加拿大出口的许多自然资源产品的世界价格下跌,加元的贬值趋势也在加速。加拿大的制造业出口商兴奋地发现他们能够更容易地把产品出口到国外,而进口商则为他们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而抱怨。受到这种趋势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位于加拿大和美国边界的尼亚加拉瀑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那里过境。那些已经习

惯到美国那边享受周末晚餐的加拿大人发现饭钱越来越昂贵,而美国人则发现加拿大那边可以买到不少便宜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