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党支部基本制度汇编

村党支部基本制度汇编

村党支部基本制度汇编
村党支部基本制度汇编

考勤管理制度

1、自觉遵守工作纪律、作息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节假日内实行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

2、严禁上班时间打牌、上网下棋打游戏、看电视等公事以外的活动,因事请假或离开,要确保随时有人在村部,村干部工作去向牌要相应标注清楚。

3、村两委会成员因事、因病一律实行请销假制度。一天以内由村党组织负责人同意,请假二天(含)以上需办理书面手续并由村党组织负责人审批;村主职干部请假向党委政府报告,并告知联系领导和驻村指导员;未经报告批准按无故旷工处理。

4、按时按要求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各类会议和各种活动。遇有特殊情况要提前向会议召集人请假。

5、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卫生,由当天值班人员每天简单打扫一次,每月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彻底打扫一次,确保干净整洁。

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为充分发挥全体党员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党务公开。①党组织设置和党员分布情况;②“两委”班子成员分工和主要职责;③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和上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④ 民主评议党员情况;⑤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⑥党员结对帮扶、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先进性等情况;

⑦发展党员情况、党费收缴管理情况;⑧党员干部违纪的处理情况和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等。

(二)村务公开。①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主要包括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解决情况;②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等;③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

④使用土地和宅基地审批情况;⑤集体土地、集体经济项目承包和经营情况;⑥村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承发包情况等。

(三)财务公开。①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

②征用土地各项补偿费分配和使用情况;③重大项目、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况;④粮补等各类补贴政策落实情况,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⑤村干部报酬情况等。

二、公开的方法

按规定的有关内容,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逐项审核,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立公开栏,及时向村民公布。村级财务必须做到逐笔逐项公开明细账目。

三、公开的时间

党务村务事项随时公开,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

四、公开的要求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内容、方式、时间等的监督。

(二)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将长期的、程序的公开内容与动态的、阶段性的公开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等方式。

(三)公开时间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如发展党员,党费收缴情况;年度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和奖惩情况等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七天。

(四)公开的内容或方式,不得侵犯法律规定的公民个人名誉权、人格权和隐私权。

“五议五公开”制度

“五议五公开”,就是在村(社区)党支部领导下,对所有村(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和办理,按照“村(居)民建议、村(社区)党支部提议、村(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和“提议事项公开、审议程序公开、决议结果公开、实施方案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的“五议五公开”程序组织实施。

一、“五议五公开”的主要内容。村级重大事务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应实行“五议五公开”。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2、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经营方案;集体企业改制;村级集体资源资产使用、经营、管理;村组土地和山林征用补偿费使用分配;宅基地的规划使用、土地承包经营、计划生育指标分配。

3、村级公益事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案。

4、村级年度财务收支预决算方案;集体经济收益管理和使用;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

5、低保、五保、残疾等享受社会救助人员和计生奖励人员的确定;政府下拨和社会捐赠的救灾、救济、扶贫、助残等款物的分配发放。

6、村集体大额资金的使用、支出。

7、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的事项,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认为应当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

二、“五议五公开”的工作程序。凡村、社区重大事务,按照以下程序步骤组织实施。

1、“五议”:

村(居)民建议。村(居)民对关系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和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重要事务,通过个人或村(居)民小组以书面形式向村(社区)党支部或村(居)委会提出建议。

村(社区)党支部提议。对村(社区)重大事项或村(居)民建议事项,在调查研究、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召开支部会议,集体研究提出初步办理意见或实施方案。其中,村(居)民建议经研究未被采纳的,要及时向建议人做好解释工作。

村(社区)“两委”商议。针对村(社区)党支部的提议事项,组织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讨论,认真论证。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

党员大会审议。对村(社区)“两委”商定的重大事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审议事项(方案)要提前三天发给党员酝酿并征求村(居)民意见;党员大会审议时,到会党员人数须占党员总数的

2/3以上,审议事项经应到会党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会议表决;党员大会审议后,村(社区)“两

委”要认真吸纳党员的意见建议,对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同时组织党员深入农户(居民)做好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

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对党员大会审议通过的事项,在村(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主持,召集村(居)民代表会议或村(居)民会议讨论表决。参加会议人数须符合法律规定,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2、“五公开”:

提议事项公开。村(社区)党支部把经研究通过的提议事项和初步办理意见或实施方案,在提交村(社区)“两委”会商议前3天在公开栏上公开。

审议程序公开。村(社区)党支部将村(社区)“两委”商议后分别提交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的议事办法、流程等在公开栏上公开。

决议结果公开。经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通过的事项和决议结果,在公开栏上公开。

实施方案公开。通过“五议”形成的决议事项,由村(社区)“两委”制定实施方案,采取张榜公布、印发党员和村(居)民代表等适当方式公开,进一步征求意见和完善方案,接受群众监督。

办理结果公开。决议事项在村(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组织实施,实施结果及时向全体村(居)民公开。决议事项办理结果,必要时可组织党员和村(居)民代表评议,以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办理质量。

“双述双评”制度

为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我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村“双述双评”工作制度。

一、“双述双评”的对象:

“双述双评”的对象主要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

二、“双述”的主要内容:

(一)履行工作职责情况。“双述双评"对象根据各自的工作分工进行述职,主要报告: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上级各项决策、决定等方面的情况;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和完成情况;对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处理、落实情况等。重点突出以下六个方面:

1、集体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2、集体资产管理、处置情况;

3、财务收支管理情况;

4、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

5、抢险救灾、危房改造、困难群众低保等各项惠民资金发放情况;

6、社会治安、民事调解等情况。

(二)纪律作风情况。

1、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情况,是否存在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力、作风不实或法制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

2、执行党纪、政纪和规章制度的情况,是否存在铺张浪费等行为;

3、有无公款报销、支付个人通信费用行为;

4、其它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

三、“双述双评”的程序、方法:

(一)组织述职述廉。

1、撰写述职述廉报告。“双述双评”对象要在广泛征求群众和服务对象意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工作,深入查找不足,有针对性、高质量地撰写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2、组织考核。年终,镇党委组织人员对“双述双评”对象逐人进行考核。

3、召开述职述廉大会。“两委”干部述职述廉大会由镇包村干部、本村党员、村民代表参加。

4、形成综合考评意见并反馈。

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

1、实行例会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由主任召集,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具体时间安排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两委”视村实际工作确定。

2、实行报告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每年应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定期不定期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3、建立台账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次开展工作,都应认真、如实记录,以备查阅。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台账列为村务档案。

4、建立调处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受到无理阻挠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或其成员受到打击报复的,可以向村党组织、乡镇党委、政府和纪委反映情况,村党组织、乡镇党委、政府和纪委应支持其开展工作,并及时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5、建立学习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应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和调研活动,提高工作能力,加强自身建设。

6、建立保障制度。各村、各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落实必要的办公条件,要做到有办公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标牌。

7、建立考评制度。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其成员进行信任度测评。民主评议可与对村干部述职评议和考核等一起进行,结果应当向全体村民公布。

“三必到五必访”制度

“三必到”:居民有突发事件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有家庭纠纷必到。

“五必访”:困难家庭必访,村党支部每月看望一次,支部书记每季度走访一次;困难家庭住院病人必访;失业待业人员必访,村党支部日常联系,集中研究解决问题;劳教解放人员必访,了解情况,指派专人联系,每季度走访一次;孤寡老人必访,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每月上门走访一次,每半年上门慰问一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