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物理属性学案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物理属性学案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物理属性学案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物理属性学案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学案

物质的物理属性学习目标:

1、知道各种物质的硬度不同、

2、通过探究的方法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并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学会对物质进行分类,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4、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了解探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重点:除状态、密度等外,物质的物理属性还有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比较物质的硬度【预习案】

1、你能区分下列物体吗?如何区分?依据是什么?(1)冰和水(2)铁和铝

2、有6件物品:铁块、水银、橡皮、牛奶、巧克力、酒精你会把它们分成两类吗?依据是什么?

3、预习回答: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现象:

,说明不同物质的

不同、

【探究案】

(一)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方法:

(二)活动:探究物质的硬度课桌上有玻璃、钢锯条、铜钥匙、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芯七种物质的实验器材,要求学生设计方案来比较这几种物质的硬度、(1)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硬度关系如何?(2)猜想:按照你的经验,这些物质的硬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4)收集证据(注意不要被材料的边角划伤)(5)交流实验结果(6)得出结论:这几种物质按照硬度的大小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动:其它物理属性的探究除了硬度外,物质还会有哪些其它物理属性呢?下列物体具有那些物理属性:铁钉、铅笔芯、玻璃、弹簧、磁体、带有电池和灯泡的电路、塑料尺、钢尺、烧杯加热水等结论: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

【训练案】

1、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指的是(

)、A瓷器的硬度大B瓷器的密度大C瓷器的价格不菲

D对瓷器家工的技术要求高

2、“百折不挠”这一成语是指物质(

)A硬度强B韧性好C密度大

D黏滞性强

3、橡皮、钢片、水银、玻璃、盐水这些物质中,常温下是液态的有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的有___________;

4、两个外表都涂有相同颜色的涂料,形状、体积都相同,其中一块是铁块质的,一块是塑料的,你有多少种办法将他们辨别出来,说出你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

方案三:

5、用笔画线将左列的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右列的应用连接起来、硬度弹簧测力计弹性冬天穿棉衣御寒导热性铁比海绵重磁性用铜作导线

导电性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密度磁铁

6、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

A、状态

B、密度

C、质量

D、硬度、7、现有物理课本、乒乓球、篮球、纸张、橘子、西红柿、西装、VCD光盘、石膏雕塑、饼干、钢笔等,试将上述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要说明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点复习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 4、密度的单位:kg/m3,g/m3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 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 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 密度的概念 1、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 4、表达式:ρ=m/V 5、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 g/cm3.1g/cm3=1×103kg/m3探究如何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 点拨根据密度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表达式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例1 对一块金属进行鉴别,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0.0g,将它投入盛有盐水为125.0cm3的量筒中,水面长高到128.0cm3的地方,通过以上实验验证该金属块是否属纯金? 思路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可计算出金属的密度,并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

度值进行对比,可确定它的成分。 正确解答对照密度表可知纯金的密度是19.3g/cm3,所以,这块金属不是纯金的。 误点警示密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因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知识点2 密度的测量1、原理:2、量筒的使用用 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 需先倒入适量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最大测量范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再将物体放 入并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读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 V=V2-V1,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例2 张刚同学有一枚金光闪烁的第十一届亚运会 纪念币,制作这枚纪念币的材料是什么物质?是纯金吗? 设计实验根据,测出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求出纪念 币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为纯金。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测量记录m=16.1g,V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纪念币不是纯金的,查密度表可判断可能是铜或其他合金。 知识点3 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或选择不同的材料。 2、计算不易直接测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练习题(有答案) 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射箭运动员张娟娟获得女子个人金牌,打破了韩国运动员对该项目的垄断。她射箭用的弓上的弦,选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 A.弹性 B.导热性 C.磁性 D.导电性 2、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 B.良好的延展性 C.较强的抗腐蚀性 D.较小的密度 3、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4、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重力相等 D.体积相等 5、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 6、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8、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 9、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一直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10、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

初中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填空题 1.可以用天平测量。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可以测出它的,和,从而算出它的。 2.用实验的方法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时,应该用到的器材有、、和、、、。3.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 / m3,一个瓶子能装1kg的煤油,至多能装 kg的水。 4.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玻璃管中,如图10-3所示, 玻璃管A中装的是,玻璃管B中装的是,玻璃管C中 装的是。(已知ρ 硫酸=1.8×103kg / m3, ρ 酒精 =0.8×103kg / m3) 5.用相同的量筒分别测量100g水和煤油,则装的量筒中的液面较低,如果分别测量50cm3的水和煤油,则的质量较大。 6.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和铁球,空心部分体积较大的是球,如果在它们的空心部分都注水,则球的质量最

大。 7.一容器的容积为500mL,倒入400g的某种液体刚好盛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 / m3, 若倒出该液体80mL,则剩余液体的质量为g。 二、选择题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把相同质量的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只杯子里,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 A.放有铜块的杯子B.放有铁块的杯子 C.放有铅块的杯子 9.要想一次尽可能正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 kg / m3的酒精,应使用下列量筒中的(前为量程,后为分度值)( ) A.50mL,5mL B.100mL,2mL C.250mL,10mL D.500mL,5mL 10.有质量相等的正方体A和B,若A的边长是B的边长的1 ,则 3 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 ) A.3倍B.9倍C.27倍 D.1 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 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 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课堂导学: 引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合作探究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 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 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 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 (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复习 一、物体的质量 质量及其特性 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质量的特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与物体内物质的多少有关,与位置、温度、形状、状态等无关。 质量的单位换算 质量单位:国际上的主单位是千克还有比它大的吨,比它小的有克,毫克。 换算关系为:1t=103g;1g=103g;1g=103g。 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测量工具 实验室里有:托盘天平、学生天平. 生活中有:杆秤、案秤、电子秤、台秤等. 三、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的物理量。 表达式:ρ=/V

单位:国际单位g/3;常用单位g/c3.1g/c3=1×103g/3探究如何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 ②分别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③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④判断几个物体的ρ,,V的大小比较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比热容 A.课堂上采用的实验方案 取相等质量的水与沙子,采用相同的加热方式来加热沙子与水,观察水和沙子的温度变化情况。 取相等质量的水与沙子,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观察水和沙子所需要的时间是否相同。 通过方案,我们得出:相同质量与初温的沙子温度升高比水的温度要快。在方案二中,结论:等质量的水与沙子在升高想同的温度后,水加热时间长,即水吸收的热量多。为了反映物质吸热能力,我们引入比热容,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是反映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本领强,反之。 B.比热容的定义:质量为1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用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kg的是( ) A.一个苹果 B.一只公鸡 C.一本物理书 D.一张课桌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质量不变 B. 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 C.一壶水加热到沸腾时,质量不变 D. 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质量大 3.把一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 A.10cm3 B.100cm3 C.5cm3 D.无法判 4.两个正方体物块,质量相同,边长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2:1 B.4:1 C.1:8 D.8:1 5.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6.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7.用等质量的铜,铁,铝,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空心球,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铜球 B.铁球 C. 铝球 D.一样大 8.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放入6个相同的塑料球,右盘放4个和塑料球等大的铝球,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那么塑料球的密度是() A. 2.7×103kg/m3 B. 4.05×103kg/m3 C. 0.9×103kg/m3 D. 1.8×103kg/m3 二、填空题 1.一块铁,把它放在炉火上加热,它的温度升高了,则它的质量将______,它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变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_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___为准. 3.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一小瓶的质量为78g,装满水时总质量178g,则这个小瓶的容积是_____cm3。一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体颗粒,称得总质量为132g,再往瓶内注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12g,则这种固体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 5.有一个质量540g,体积36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 cm3;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是_______g. 三、实验题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正确测得 石块质量为48g,体积如图甲为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kg/m3,图乙是个别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图丙是部分同学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后留下的情景。指出图中违 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 __________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 螺母向______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 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 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填空题 1.要测出某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____和____,然后由公式____求出其密度.质量可以用____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或____测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为准. 3.测盐水的密度实验时,除了盐水,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实验中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结果是____. 4.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2)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3)用公式ρ=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5)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5.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测量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帮他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顺序号排列出来._______ A.将m、V代入ρ=m/V中,算出铁块密度 B.将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根据V1V2数据算出铁块的体积V 6.如图1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____cm3最小刻度是____cm3,水的体积是______ cm3,物体的体积是____.图中右测是测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 g,此物体的密度是____ g/cm3,合____kg/m3. 图1 7.李刚同学在配制盐水时,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左、右).天平调平后,其它操作都是正确的,称盐的质量时,使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2a所示,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2b所示,然后将盐倒入量筒中,待盐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2c所示,由此可知盐的质量是____ g,水的体积是____cm3,盐水的体积是____cm3,配制盐水的密度是____kg/m3.

八年级物理 物质的物理属性学案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学案 物质的物理属性学习目标: 1、知道各种物质的硬度不同、 2、通过探究的方法进一步了解物质的一些属性,并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学会对物质进行分类,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4、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了解探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重点:除状态、密度等外,物质的物理属性还有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比较物质的硬度【预习案】 1、你能区分下列物体吗?如何区分?依据是什么?(1)冰和水(2)铁和铝 2、有6件物品:铁块、水银、橡皮、牛奶、巧克力、酒精你会把它们分成两类吗?依据是什么? 3、预习回答: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可以看到现象: ,说明不同物质的 即 不同、 【探究案】 (一)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方法:

(二)活动:探究物质的硬度课桌上有玻璃、钢锯条、铜钥匙、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芯七种物质的实验器材,要求学生设计方案来比较这几种物质的硬度、(1)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硬度关系如何?(2)猜想:按照你的经验,这些物质的硬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4)收集证据(注意不要被材料的边角划伤)(5)交流实验结果(6)得出结论:这几种物质按照硬度的大小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动:其它物理属性的探究除了硬度外,物质还会有哪些其它物理属性呢?下列物体具有那些物理属性:铁钉、铅笔芯、玻璃、弹簧、磁体、带有电池和灯泡的电路、塑料尺、钢尺、烧杯加热水等结论: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 【训练案】 1、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指的是( )、A瓷器的硬度大B瓷器的密度大C瓷器的价格不菲 D对瓷器家工的技术要求高 2、“百折不挠”这一成语是指物质( )A硬度强B韧性好C密度大 D黏滞性强 3、橡皮、钢片、水银、玻璃、盐水这些物质中,常温下是液态的有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容易导电的有___________;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点复习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 4、密度的单位:kg/m3,g/m3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 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 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 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2014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苏科版

6.5 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学目标: A.知道各种物质的硬度不同,要学会操作比较硬度的方法; A.了解物质一些物理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B.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B.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B.学习比较的研究方法和分类研究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并且知道不同物质的物理属性各不相同。比较物质的硬度。 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1)铁钉与石蜡(2)飞镖与飞镖盘(3)铜块与铝块(4)水与酒精(5)酒精与玻璃 学生实验:(1)泡沫板与铅笔。 (2)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铜钥匙、铅笔心。 (3)①玻璃板、塑料板、木板;②电池(电池组)、导线(3根)、灯泡(附灯座)、铜条、铁条、木条;③烧杯、热水、金属勺、塑料勺;④弹簧、橡皮筋、橡皮泥;⑤磁体、铁钉、铜块、铝块。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等。 2.将金属勺子和塑料勺子的一端插入热水中,两手分别捏住另一端,哪一只手感到 热就表明这把勺子的好。 3.铝镁合金是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 性质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是( )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 4.对于铁钉、玻璃、铅笔芯、水银、橡胶棒和陶瓷片这些物品,小华将它们分成如 ) A 二、以学定教 (一)导入课题: 提出问题:你能区别下列物质吗? 并出示:(1)铜块与铝块(2)水与酒精(3)酒精与玻璃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密度、状态、颜色、气味都是每种物质所特有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板书: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二)新授: 过渡问题:除密度、状态、颜色、气味外,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呢? 1、演示活动: (1)墙上挂飞镖盘,请一位同学用飞镖射中飞镖盘,看到飞镖头部进入盘中。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密 度 (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并会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义; 4、能运用公式 及变形计算; 5、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 (《质量 体积 密度》356649(密度)) 1、概念: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 2.密度的公式 V m = ρ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 当ρ一定时, 21m m =2 1 V V ;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定时, 21m m =2 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 。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 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 /cm 3 )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教案及反思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与密度的测定方法; 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三教学器材 1.演示实验: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天平,刻度尺,演示量筒,烧杯,水,细线. 2.学生实验:每组学生都有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天平,刻度尺,量筒,烧杯,水,细线,小石块。四教学过程: 一、引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两块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并提问:如何区分它们?组织学

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能否通过比较质量来区别它们? 二、情境分析,提出猜想 在什么情况下方可肯定铁比塑料重呢? (学生讨论得出猜想之一: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进一步猜想,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呢? (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猜想之二: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猜想之三: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三个猜想,并找出每个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注意:教学时应先组织学生对小明和小华的说法进行评价和质疑,为下一步的猜测打好基础,猜想的情况可以用媒体投影到屏幕上。) 三、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由教师组织进行方案评估,然后由学生采用最合理的方案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教师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得出结论,引入密度 教师了解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1.同种物体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 2.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大小不同。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质量反映了物体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着物质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吗? 五、类比分析,学习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速度学习中,对速度的定义与今天所学密度定义是否有相似之处,如果有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比较两个定义,尝试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并根据公式得出密度的单位。 (学生相互讨论,然后得出密度的公式及单位。教师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讲解密度单位的换算:1kg/m3=10-3g/cm3) 阅读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并讲出起物理意义. 六、例题解答,巩固密度公式及单位应用 例题:一铁块的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铁块的密度是多大?(学生

初二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提高) 【学习目标】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2、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4、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 【要点梳理】 要点一、体积的测量 1、量筒:量筒是用来液体体积的仪器. (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1mL =1cm3 (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 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 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如图2乙所示。 2、测量固体的体积 (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 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 地测定 ①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 法 a、先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其体积V 1 ; b、将物体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水中,并使水全 部淹没固体,读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 2 ; c、计算固体的体积V=V 2-V 1 。 ②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 沉坠法就是将漂浮的被测物体和能沉入水中的物体用细线拴在一起(物在上重锤在下),先用手提着待测物体上端的细线,将重锤沉入水中(被测物体不能接触到水),读出此时 量筒的示数V 1;再把被测物体和重锤一起沉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V 2 ;最后计算固 体的体积V=V 2-V 1 。 针压法,和下沉物体的测量方法相似,只不过是设法用细针将被测物体压入到水中使其全部浸没。 要点二、密度的测量 1、测量的原理:根据可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2、测量方法 ①固体的密度 要点诠释: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 图2

八年级上册物理之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密 度 (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并会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义; 4、能运用公式 及变形计算; 5、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 (高清课堂《质量 体积 密度》356649(密度)) 1、概念: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 2.密度的公式 V m = ρ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 当ρ一定时, 21m m =2 1 V V ;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定时, 21m m =2 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 。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 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 /cm 3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

初二物理下册物质的密度(基础)巩固练习(带答案解析)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2015?滨州模拟)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读作,它的物理意义 是。 2、一块铁块分成三等份后,每一小块的密度是原铁块密度的。 3、一个空瓶质量是5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若将水倒净装满油,总质量为840g,则这种油的密度是。 4、有甲、乙两块金属,甲的密度为乙的0.4倍,乙的质量为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为乙的体积的 。 5、分别由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体积之比V甲V乙=21,密度之比ρ甲ρ乙=13,则甲、乙的质量之比,m甲m乙为。 二、选择题 6、如图所示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盐水、水、煤油、水银四种液体,液面高低如图所示,其中装煤油的是(ρ水银>ρ盐水>ρ水>ρ煤油)() 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水的密度大 B、一滴水的密度比一桶水密度要小 C、一滴水和一桶水密度相同 D、一滴水的质量比一桶水的质量小 8、(2015?黔西南州校级模拟)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C.将一袋米从贵州运到北京密度变小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会随着质量、体积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9、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用甲物质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球,在右盘放入5个用乙物质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球,且左、右盘中每个球的体积也相同,天平平衡,设甲物质密度为ρ甲,乙物质密度为ρ 乙,则ρ甲ρ乙为() A、53 B、35 C、11 D、59 10、能装下1kg水的瓶子,用它能装下1kg的() A、酒精 B、汽油 C、盐水 D、煤油 11、球雕刻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球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图所示。球体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八年级物理 复习:物质的密度及应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巩固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⑵熟练密度单位的换算。 ⑶掌握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计算、分析和比较,熟练掌握有关密度计算方法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审阅题目,找出相关的物理量,确立有关的关系式。 难点:在很多问题中,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弄清它们之间内在关系。 3.教学过程 一、知识归纳: 学生小结(提问):物质的密度及应用有哪些知识点? (提示):(1)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2)密度的概念及单位? (3)密度的计算公式? (4)密度的测定-------- 原理和方法? (5)密度知识的应用? (6)利用密度的知识解题的注意事项? 老师补充及强调:结合学生回答情况。 ◆ 密度知识的应用 鉴别物质、选用合适的材料、判断土壤肥力的高低、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等。 ◆有关密度的计算问题,主要是应用密度公式ρ=m V 及其变形式m=ρV 、V=m ρ 来求解。 ◆注意事项 (1)明确公式中的ρ、m 、V ,均指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密度ρ是恒量;在很多问题中,密度常常是隐含的已知条件。 (3)认真分析题意,弄清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是什么,选择合适的公式。 (4)统一单位。一般将质量m 、体积V 和密度ρ的单位都统一后再求解。 (5)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要将问题分解成几个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基本问题,逐个求解。在求解过程中,涉及同一类物理量可用不同的脚标来区分。 二、相应训练(另附):堂上学生自己做一做;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分析解题思路。 三、解题分析: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评讲,以后解这类题要注意的事项。 四、归纳总结:这部分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及技巧,提升能力。 五、布置作业:学习指导与评价P 84-86 9、18、19、20、2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拓展训练

《测量物质的密度》拓展训练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10分)小强用天平、量筒和一个容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经过规范操作,得到如下数据: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容器的质量为g,能正确反映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的图象是图中的 实验编号12 液体的体积V/cm3412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2028 2.(10分)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m1,当装满密度为ρ0的水时,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2; 当该瓶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3.则这个瓶子的容积为,液体的密度为。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0.0分) 3.(10分)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入 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g;然 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V奶=cm3;则酸奶的密度ρ= g/c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水的密度已知),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小雨测酸奶密度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以及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4.(10分)小敏最爱喝的饮料是橙汁。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在家里自己动手测橙汁的密度。能用得上的器材有:一瓶橙汁、弹簧测力计、水和一些线绳。下面是小明测出橙汁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观察瓶中橙汁的高度,并做好标记。 (2)用线绳将一瓶橙汁系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1; (3); (4)。利用上述实验步骤测量出的物理量计算橙汁密度表达式ρ橙汁=。5.(10分)“测定蜡块的密度”,其实验步骤如下: (1)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天平左端高,右端低,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把蜡块放在左盘中,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读出蜡块的质量为m; (3)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将蜡块轻轻地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则蜡块的密度的表达式为ρ=; (4)这种测定蜡块密度的方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5)针对上面遇到的问题李明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试验: A.天平测出蜡块质量,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 B.量筒中加入适量水 C.细线系着小铁块浸没在量筒内水中 D.用细线将小铁块和蜡块系在一起浸没在量筒中如图丙 通过测量可知:蜡块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密度为kg/m3。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物质的密度》教案

2.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以及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二、教学难点 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以及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在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中,一位藏友把一件锈迹斑的“青铜器”交给专家鉴定,专 家用手一掂就说这是一件仿品,藏友反驳道:“我这件宝贝的铭文、锈色都与青铜器特征相 符,您怎么就判断它是一件仿品呢?”专家拿起这件“青铜器”说:“青铜器有这么轻吗?” 原来他是根据密度知识来鉴别的。本节将带领大家了解物质的密度。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认识密度;(2)密度的应用。 一、认识密度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今后学习液体压强、浮力以及高中气态方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密度”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概念。初二学生由于对此概念弄不清楚,影响了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概念,教材设计了对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密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 1.制定计划,进行探究 收集日常生活中体积不相同的不同物质比较容易,所以小聪制定了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进行探究。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练习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XX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射箭运动员张娟娟获得女子个人金牌,打破了韩国运动员对该项目的垄断。她射箭用的弓上的弦,选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 A.弹性 B.导热性 C.磁性 D.导电性 2、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 B.良好的延展性 C.较强的抗腐蚀性 D.较小的密度 3、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4、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重力相等 D.体积相等5、铜常被用来制造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良好的导电性 B.良好的导热性 C.金属光泽 D.较高的硬度 6、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8、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 9、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