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科技常识

自然科技常识

自然科技常识
自然科技常识

第二节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热能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热能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作用缺乏症

维生素 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 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食物的通道)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①最长;

②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④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①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花生是双子叶,葵花籽也是双子叶。▲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

▲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Word操作中,复制ctrl+c 粘贴ctrl+v 全选ctrl+A 恢复ctrl+v

PPT操作中,某个内容需要在每张幻灯片中出现,应该在母版试图中进行设置

二进制中,10代表2的意思,逢二进一。

十进制转换二进制计算方法:5÷2=2 (1)

2÷2=1 0

1÷2=0 (1)

从上到下取余数,101

EXCEL操作中,SUMIF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属于条件数据计算;SUM是对一组数值求和,没有条件筛选功能

DB函数:适用固定余额递减法,计算一笔资产在给定期内的折旧值

物理常识:生活用电:开关控制灯泡的亮灭,是串联;家庭用电电压是220V;三孔插座中,一个孔接火线,一个空接零线,一个孔接地线;电能表用来测量消耗的电能

能源的分类

可再生:短期能恢复,太阳能

不可再生:长期难以恢复,化石能源(石油、煤、天然气)

一次能源:直接就能用太阳能、原油、化石能源

二次能源:加工转换各类电、汽油、煤油、沼气

传统能源(常规能源):石油、天然气、水能

新能源: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太阳能、海洋能、水电

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能产生的热能。

特点:污染小、储量大

种类:核聚变

主要利用形式: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转换

太阳能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青藏高原;资源最为缺少的地区:四川盆地

风能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能沼气(主要成分甲烷CH4)

地热能:可再生资源、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的边缘地带,火山地震多发区

羊八井中国第一座地热电厂

核能

核裂变:链式反应,原子弹可控核裂变:核电站轴为燃料

核聚变:不可控核聚变氢弹

新材料

1石墨烯:碳原子碳单质石墨、金刚石

最薄、最坚硬的物质

导电性能极佳,导热性能超过现有一切已知物质

应用:透明触控屏幕、超轻防弹衣、超薄超轻型飞机材料

2纳米材料物理学度量单位1nm=10亿分之一

物质到1-100纳米,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3超导材料低温条件下零电阻、完全抗磁性、隧道效应

电力网(无电阻,损耗为零)磁悬浮列车:德国专利

2016年高科技技术奖赵忠贤高温超导屠呦呦青蒿素

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

1基因工程:(遗传工程、DNA重组技术)

杂交水稻,2016年袁隆平海稻86

转基因农作物:大豆、棉花、玉米、油菜(抗病虫、抗除草剂、营养增强)

2细胞技术:体细胞技术(细胞融合)番茄-马铃薯

核移植技术克隆

干细胞技术:器官移植、器官再造,造血干细胞

3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酒、酸奶、醋、泡菜、味精、酱油、酵母、红茶

抗生素、菜铀、净水、青霉素

4酶工程:加酶洗衣粉

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4G:集3G与WLAN于一体优势: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

第四代移动通讯第一个第四代移动通讯标准

5G: 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要启动5G和超宽带技术的商用

2016年11月18日,在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以华为

,极化码POLAR CODE

具体应用——物联网

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用手机控制冰箱

光导纤维,材质石英玻璃全反射原理

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光纤之父)

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低、经济、轻便、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

卫星通信

3颗除南北极地区外的全球范围通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欧盟GAILEO、俄罗斯GLONASS)

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甘肃酒泉(神州系列)、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最新重)重的

2016你天通一号01行首颗移动通信卫星,中国版“海事移动卫星”

2016-8-16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卫星“墨子号”通信安全、通信保密

三网融合:电信网、有线电视、计算机网

火箭:运载工具三级火箭长征三号是全球金牌火箭

2017年4月: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文昌长征七号(货运火箭)

长征五号:打火箭、冰箭低温液体2006年立项直径最大运载能力最大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多

返回式遥感卫星

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

风云气象卫星

时间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

北斗导航卫星

2016年4月,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

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通信秘密和通信安全

4月24号,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升空,标志着空间领域技术进入了新阶段

空间站

礼炮号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

天宫二号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

飞得更高

时间更长——航天员空中期驻留长达30天

实验更多——14项空间科学实验太空养蚕、双摆实验、水膜反应

10月17日神州十一号(景海鹏、陈冬)与之交会对接

农业领域三色革命

绿色革命:农作物产量

白色革命:畜牧业蛋奶类

蓝色革命:海洋水体农业中国提出

化学常识

泡沫灭火:硫酸铝、碳酸氢钠二氧化碳

臭氧功能:空气在雷电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有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起到净化空气和杀菌作用,诗人感到特别舒服

杀菌和漂白能力。浓的臭氧呈淡蓝色氟氯烃

不粘锅:特氟龙聚四氟乙烯高分子次塑料铲、木铲

塑料回收:1-7数字

干洗原理:有机化学剂

钢的特性:碳

造纸术

最早记录起源:西汉;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相关成语:韦编三绝-春秋孔丘纸上谈兵-战国赵括洛阳纸贵-西晋左思

印刷术

最早记载唐朝《金刚金》;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最早记载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火药

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

广泛用于军事;南宋发明突火枪

西传: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火药的出现与道教炼丹有关

指南针

战国:司南

北宋:应用航海

西传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东汉:《九章算术》完整体系

南北朝:祖冲之,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比外国早一千年

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着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最早的一部完整

元朝:王祯《农学》,第一次对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包括了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介绍西方的农业技术

战国:石申,《石氏星表》,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汉代: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最早观测伽利略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发明了地动仪以监测地震

月食,地球挡在月亮和太阳中间

西汉:《太初历》,第一部完整历书

南北朝:祖冲之,《大明历》,第一次引入岁差概念,且历法非常精准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古代最优秀历法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收录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战国:扁鹊四诊法,脉学之宗

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着作,

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万世宝典”

东汉: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唐朝:孙思邈药王《千金方》

唐朝:《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订和颁布的药典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东方医药巨典

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

明朝: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2个世纪

隋朝:李春赵州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农业、手工业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

18世纪60年代英国

开始标志:纺织机的应用

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

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瓦特——蒸汽机

富尔顿——汽船、史蒂芬孙——蒸汽机火车

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代美国德国

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法拉第——电磁感应西门子——发电机爱迪生——电灯

内燃机:卡尔本茨汽车之父汽油内燃之父莱特兄弟——飞机

化学工业:诺贝尔——无烟炸药

电讯事业: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

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空间技术——1957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 苏联加加林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1969 美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月

原子能——1945 美国试制原子弹1954——苏联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电子计算机——1946 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诺贝尔奖

1901年瑞典化学奖硝化甘油

首次颁奖1901年12月10日

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奖、和平奖

增设:经济奖、1991年6月5日地球奖

词曲创作人美国鲍勃迪伦2016年诺奖文学奖

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屠呦呦得奖工作在中国完成

菲尔兹奖数学奖

图灵奖计算机奖

戈登贝尔奖国际高性能计算机应用2016年中国首次千万核全球最快超算系统

“神威·太湖之光”改善全球气候模拟和气候预报

维加奖地理学姚檀栋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亚洲首位科学家

物理学常识

光学:光的色散彩虹

光的三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红外线: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不可见光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应用于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追踪导弹

紫外线: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灭菌。应用:验钞机、紫外线杀菌

光的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手影、日食、月食地球挡在中间)、小孔成像墨子的墨经光的反射:潜望镜、水中的倒影、月光下的小水坑、镜子中的自己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传播方向改变

水中的筷子、叉鱼时应该叉鱼的下方、清澈的河水看起来比实际浅、初生的太阳比实际位置高光的散射:晴朗的天空呈蓝色蓝紫光波长短

现代物理学:20世纪初

相对论爱因斯坦时间空间和引力

量子力学从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的爱因斯坦定义了激光

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一只最小的结构耽误事夸克和轻子

薛定谔方程:强调不确定性

新陈代谢:生物的基本特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甲亢

细胞是一切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遗传:生物子代和亲代之间的相似现像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蛋白质:氨基酸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消耗了蛋白质

基因:携带某种特定蛋白质完整遗传密码的那个片段

核酸:基本单位核苷酸

核糖核酸:RNA

脱氧核糖核酸:DNA 存在于每个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依靠DNA的复制

血液: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鲜红色静脉血:暗红色

血型:AB A B O 万能输血

针灸:热的刺激艾灸针

刮痧:皮部理论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

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 案(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字母标号涂黑。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 A.《老子》 B.《论语》 .《墨子》 D.《孟子》 2.描写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故事的戏剧作品是 A.《长生殿》 B.《西厢记》 .《桃花扇》 D.《牡丹亭》 3.《红楼梦》中,宝玉《芙蓉女儿诔》所写的对象是 A.晴雯 B.袭人 .黛玉 D.湘云 4.鲁迅以涓生为主人公的小说是 A.《在酒楼上》

B.《伤逝》 .《药》 D.《风波》 .小说《推拿》的作者是 A.毕飞宇 B.叶兆言 .余华 D.莫言 6.剧本《雷雨》中的梅侍萍即 A.鲁妈 B.蘩漪 .四凤 D.周萍 7.《史记》中主要记载贵族王侯历史的是A.表 B.书 .世家 D.列传 8.下列不属于古代“小学”的是 A.文字学 B.目录学 .训诂学

D.音韵学 9.鲁迅《魏晋风度及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被称为“改造的祖师”的是 A.曹操 B.阮籍 .曹植 D.嵇康 60.下列著作不属于类书的是 A.《艺文类聚》 B.《太平御览》 .《永乐大典》 D.《四库全书》 61.列夫•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与 A.《复活》 B.《哥萨克》 .《一个地主的早晨》 D.《童年》 62.长篇小说《生死场》主要讲述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生活。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A.张爱玲 B.萧红

.丁玲 D.凌叔华 63.《围城》里的董斜川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把地理名词来包括,叫‘陵谷山原’。”例如李贺又称李昌谷,故属于谷。李商隐属于 A.陵 B.谷 .山 D.原 64.与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初闻涕泪满衣裳 B.漫卷诗书喜欲狂 .青春作伴好还乡 D.便下襄阳向洛阳 6.下列文学批评著作产生时代最早的一部是 A.《人间词话》 B.《诗品》 .《六一诗话》 D.《艺概》 66.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科技历史人文知识点

科技常识整理点 1、农业领域的三大计划: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 2、863计划:邓小平批示的,称之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3、火炬计划:称之为“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 4、我国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5、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成在2020年,要求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 6、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是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可持续。 7、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是近代天文学的起点。 8、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9、1960年我国自主研发了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0、三网融合: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 11、民间常说的鬼火是磷自然现象。 12、雷雨过后感觉空气清新是因为雷电过程中产生了臭氧。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20毫克到80毫克为饮酒驾驶,等于或大于80毫克是醉酒驾驶,要付刑事责任。 15、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16、酒越陈越香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了乙酸乙酯。 17、石英钟受到重力矩的作用,其秒针往往停在“9”这个刻度。 18、无氟冰箱的广泛使用主要为的是环保。 19、煤气会中毒主要是产生了一氧化碳这种物质。 20、伤口愈合会觉得痒痒的,原因是伤口瘙痒说明发生在伤口的第三阶段:增生阶段。 21、烫伤后应立即做的是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 22、动物咬伤后应该立即用含碱的物质清洗伤口。 23、PM2.5指的是可入肺颗粒物,人体一点防御能力都没有。 24、暴雨预警信号从低到高的顺序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25、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传输技术。 26、磁悬浮列车起源于德国,二维码起源于日本。 27、宇航员在太空中要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古代史知识点 1、夏朝——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商朝--甲骨文,青铜器。 3、西周--宗法制盛行,礼乐制突出。 4、东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长平之战,商鞅变法,诸子百家理论 5、秦朝---皇帝制度创立,三公九卿制,使用小篆,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 6、汉朝--文景之治(刘启刘恒),汉武盛世(刘彻),光武中兴(刘秀);董仲舒,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7、三国---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曹操与孙刘刘军,以少胜多) 8、东晋--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以少胜多) 9、隋朝--隋文帝创立科举,隋炀帝始创进士科,修筑了隋朝大运河。 10、唐朝---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时间顺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判断——人文科技

公共基础知识 常识判断——人文科技 1.中国最大的戏楼在() A. 怡园 B. 颐和园 C. 苏州园林 D. 故宫 2.高山流水是什么乐曲?()。 A. 小提琴 B. 二胡 C. 古琴曲 D. 钢琴 3.基督教最早何时传入中国?()。 A. 宋代 B. 唐代 C. 隋代 D. 汉代 4.在三倍放大镜下,三角板角的度数会()。 A. 角度发生变化 B. 角度不变 C. 物体放大了 D. 发生曲变

5.东汉时,谁既是杰出的科学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A. 张衡 B. 斑超 C. 张骞 D. 刘衡 6.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 A. 肾脏 B. 脾脏 C. 膀胱 D. 肝脏 7.现在美国国旗星条旗上有多少颗星()。 A. 50 颗 B. 45 颗 C. 53 颗 D. 51 颗 8.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 A. 《子夜》 B. 《春蚕》 C. 《幻灭》 D. 《林家铺子》 9.我国著名的赵州桥建于哪个朝代?()。 A. 唐朝

B. 清朝 C. 南北朝 D. 隋朝 10.《私人房间》的作者是()。 A. 陈染 B. 陈浩 C. 陈昊 D. 陈赫 11.《尼罗河上的惨案》是谁的作品?()。 A. 阿加莎 B. 阿拉斯 C. 马克多夫 D. 弗·萨冈 12.《雪绒花》是哪部影片的插曲?()。 A. 《魂断蓝桥》 B. 《卡散不蓝卡》 C. 《红与黑》 D. 《音乐之声》 13.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A. 陕西、四川、新疆 B. 陕西、山西、内蒙 C. 山东、甘肃、新疆

D. 四川、云南、新疆 14.世界上最深的湖在哪个国家?()。 A. 中国 B. 美国 C. 加拿大 D. 俄罗斯 15.《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家人?()。 A. 高山族民歌 B. 土家族 C. 壮族 D. 苗族 16.最早假牙牙床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A. 石膏 B. 陶瓷 C. 黄金 D. 白银 17."百会穴"在()。 A. 后脑 B. 天灵盖正中 C. 头顶正中 D. 胸口 18.下列不属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省份是()。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精心整理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 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姓 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科学人文__和而不同

教学目标 1.领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明白时代的发展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与共建的道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定筛选目标,通过把握课文中心句、重点句的方式筛选信息,提高依据目标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领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设定并围绕目标快速、准确筛选信息。 教学难点 通过把握课文中心句、重点句的方式筛选信息,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由电影《阿凡达》导入。(有条件的可播放电影片段,或者由老师、同学概述电影主要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拥有了高科技的地球人最终却败给了原始的土著纳威人?与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相比,地球人最缺乏的是什么?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人类要和谐健康发展,既离不开科技的发达,也离不开精神、道德的提升。进而导入本课——“科学人文,和而不同”。 二、走近作者 杨叔子: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 三、解读题目 (一)“和而不同”的本义: 1.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释义: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3.解说: (二)“和而不同”在文章中具体所指: “和”:共生互动、相同互通、和而创新 “不同”:相异互补 四、导读设疑,筛选信息 教师导读设疑,学生浏览课文,围绕阅读目标,通过抓文章的重点句子筛选信息,弄清以下问题: (一)科学与人文追求的目标有何不同?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 (二)科学与人文为何共生,如何共生?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三)科学与人文在哪些方面是相同互通的? 科学与人文……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规律的。 (四)“科学人文,和而不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科学毕竟是科学,人文毕竟是人文,既彼此密切相关,又相互明显区别,即“和而不同”。 (五)科学人文互动互补有什么益处? 第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第二,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 第三,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第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 (六)科学与人文是怎样交融、合一的? 没看到人文,丢失了人,就丢失根本,就丢失一切,当然也丢失科技。 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精髓;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 (七)提高人文素养对科技工作者有何作用? 第一,陶冶与纯洁思想感情,升华精神境界,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此曰“钟情于爱国”,这就是大德;第二,活跃与完善思维能力,开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固有灵性,发挥人类进化五百万年来所形成的巨大潜力,此曰“极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草稿) {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 {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 {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 {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 {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 {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 {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 一、名词解释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1.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 2.惯性 [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

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

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广陵散》据说是"竹林七贤"中的( B )所作,后作为"绝响"的代名词。 A.山涛; B.嵇康; C.阮咸; D.向秀。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是李煜词( B )里的一句。 A.《浪淘沙》; B.《乌夜啼》; C.《破阵子》; D.《临江仙》 3.《红楼梦》中,大观园曾结海棠诗社。其中自号“蘅芜君”的是 ( C ) A.邢岫烟;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史湘云。 4.元曲的四大家: A A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B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 C白朴、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 D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 5.李白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逆旅”是指(B) A.主人; B.旅馆; C.朋友; D.阻碍。 6、18世纪末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著名纲领性文件,并且以后成为法国宪法序言的是(?C)A、《自由大宪章》?B、《权利法案》??C、《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 7、我国古代田园派的创始者是?(D??)A、屈原B、李白?C、王维??D、陶渊明 8、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D)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极洲9.

戏剧《长生殿》写的是:( D ) A.汉明帝与赵飞燕; B.后羿与嫦娥; C.唐高宗与武则天; D.唐明皇与杨玉环 10.《史记》中列有《五帝本纪》,这五帝指的是(C) A黄帝、炎帝、帝喾、尧和舜 B黄帝、蚩尤、颛顼、帝喾和舜 C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D黄帝、炎帝、颛顼、尧和舜 11."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出自谁口(A) A.司马迁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D)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13.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C) A.苗族 B.回族 C.壮族 D.满族 14.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是(B) A.1969.4.24 B.1970.4.24 C.1971.4.24 D.1972.4.24 15.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C) A.683计划 B.985计划 C.863计划 D.369计划 16、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B?)A、数学??B、天文学??C、医学D、化学17.下列哲学家不属于唯心主义的是(D) A.尼采 B.黑格尔 C.叔本华 D.车尼尔雪夫斯基 18、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B??)A、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俄罗斯宪法?

教师考试不得不知道的人文常识和科技常识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指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下列作品中属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左传》 B.《史记》 C.《论语》 D.《孟子》 3.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A.欧阳修 B.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4.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柳永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哪篇作品中的名句?()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桃花源记》 D.《归去来兮辞》 6.被尊为“花间派”鼻祖的词人是()。 A.温庭筠 B.韦庄 C.李煜 D.柳永 7.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中心学说是()。

A.中庸之道 B.“仁”的学说 C.“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D.理学思想 8.成书于清代的小说是()。 A. 《聊斋志异》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9.()写作了中国古代戏曲名作《窦娥冤》。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王实甫 D. 白朴 1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著名词人()的名句。 A. 柳永 B. 李清照 C. 秦观 D. 陈亮 11. 代表封建生产关系的是()。 A.铜器 B.陶器 C.青铜 D.铁制工具 12. 四大美女中为了汉匈友好作出了贡献的是()。 A.西施 B.貂蝉 C.王昭君 D.杨玉环 13. 下列为维吾尔族祖先的是()。 A.回纥 B.东突厥 C.吐蕃 D.八王之乱

14.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的作品。 A. 马克·吐温 B. 毛姆 C. 欧·亨利 D. 乔伊斯 15.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的名著。 A. 小仲马 B. 雨果 C. 莫里哀 D. 拉封丹 16. 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 A. 亚里士多德 B. 但丁 C. 荷马 D. 狄更斯 17. 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由弱变强,终于创下了西汉千秋基业;项羽以盖世英雄自居却自刎乌江。出现这种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刘邦勤于政事,而项羽恃强自傲 B.刘邦手下人才多,项羽没有人相助 C.刘邦善于招募人才并能够听众臣下的意见,项羽自视高大,一意孤行,不得人心 D.天亡项羽,非人力所能改变 18. 终止禅让制的是()。 A.禹 B.启 C.纣 D.汤 19.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杰作《西厢记》的作者是()。 A.王实甫 B.关汉卿 C.白朴 D.马致远

作文话题素材之科技与人文话题篇:知识

作文话题素材之科技与人文话题篇:知识思路 知识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知识创造财富 知识源于实践 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 只有在应用中知识才能发挥作用 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 探索知识比拥有知识更有益 知识是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 知识是无限的,只有不满足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名言 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药。——爱默生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卢克莱修 人的知识愈多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鸟美在羽翼,人美在学识。——高尔基 你得到的知识,无论多少,必须是你自己的,用你自己的心血来滋养,是你自己不受羁勒而努力的结果。——罗·罗兰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便自命为科学。——萧伯纳 知识是有学问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知识是到达天堂的翅膀。——莎士比亚 掌握知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够的,应当善于使知识得到发展。——歌德 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左拉

知识比任何东西更能给人自由。——屠格涅夫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语 经典素材 衬衫危机 (知识是维护利益的手段) 北京一个衬衫厂有一次向日本出口了一批衬衫。不久,日方把货全退了回来,要求这个衬衫厂赔偿100万人民币。原因是衬衫里发现了大量蚂蚁。厂方请来了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年已八旬的唐觉教授来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唐觉得出结论,这批蚂蚁是日本的伊氏臭蚁。前来索要赔款的日本代表先是呆若木鸡,然后是90度的鞠躬,连说:“想不到贵方有如此高招,我们算是服了。” 这件事情得到完满的解决,多亏衬衫厂请出专家,专家利用手中的知识,维护了我方的利益。 “画一条线”一万美元 (知识就是价值) 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刚移居美国时,在一家很小的公司任职。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了故障,很多人两个月都没有修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公司请来斯坦门茨修理。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查出了故障原因。他用粉笔在电机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就好。”人们半信半疑地去做,结果,毛病确实出在那里。 电机修好后,福特公司老板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老板请他列个合理明细表,说明费用的出处。斯坦门茨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公司照付了,并且重金聘用了他。 知识英雄 (拥有知识,就拥有未来) 柳传志领导下的联想王国,几乎每天都有新闻发生。40岁才创业的柳传志打破了IT行业只青睐年轻人的“咒语”,正是这位军人出身的老总,以敏锐的眼光和周密的部署使年轻的联想在15年里跃升为中国电脑产业的排头兵,甚至做了世界因特网电脑研究的领跑人。 张瑞敏是第一个走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美国最具权威的商业杂志《商业周刊》把他列为亚洲50位风云人物之一,并对他做了这样的评语:“拥有更多的像张瑞敏一样惜时如金的企业家,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做大事不做大官”的张瑞敏使中国的海尔已经大张旗鼓地开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篇)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篇) 在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相对于其他板块而言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测查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题目难易区分度明显,考生知识结构背景不同,擅长的方向不同,于是总会遇见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公教育对常识判断部分中的科技常识高频考点进行了整理汇总,供广大考生参考. (1)自然科学:是形成体系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它是由一系列概念、假说、原理、定律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它的诞生是16~17世纪间的事。 (2)复合工具:人类经过长期摸索,发明了用绑扎、粘合等方法,使以不同材料制成的几个部件组成一件工具,这就是“复合工具”,例如使石斧装上木柄,它的效能就好得多。弓和箭是旧石器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复合工具,它的出现大约在一万多年之前。 (3)自然哲学:是古希腊人的聪明才智在理性思维方面的表现。自然哲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种问题的学问。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丰富多彩,与后世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4)毕达戈拉派的自然哲学:古希腊以毕达戈拉为代表的派别认为,作为万物本原的应当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物而又为万物所具有、可以准确认识的东西。他们说这种东西就是“数”。数不仅是万物的本原,而且决定着万物的性质和状态,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都服从数。数其实只是物的属性,毕达戈拉派把物和数的关系弄颠倒了。 (5)四根说:是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的哲学观点。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物质所构成,有如画家用几种颜色就能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那样。四根说也就是早期的元素说。 (6)种子说:是古希腊的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观点。他认为构成万物的是无限小的,种类又是无限多的“种子”。一些物由同类种子构成,另一些物则由多种类种子所构成,种子的结合与分离就是万物的变化。实物有生有灭,而种子则是永恒的。阿那克萨戈拉的说法比前人更进了一步。 (7)原子论的自然哲学: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最大成就之一。创始人是留基波,主要阐述者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这个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微粒,其自身是密实的,不可分割的。它在种类上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永恒的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聚散和原子的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古希腊原子论是现代原子学说的前身。

2019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常识练习试题及答案:科技人文常识

2019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常识练习试题及答案:科 技人文常识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A) A拨弦乐器 B击弦乐器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A) A强拍 B弱拍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 (B) A比原来扁了 B和原来一样 C比原来宽了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b) A食器 B酒器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B) A格林童话 B安徒生童话 C伊索寓言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B) A一个人 B一只鸟 C一只猴子 D一条龙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B) A王妃对她的陷害 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说她的坏话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C)

A渔夫 B皇后 C王子 10、唐代人能够称“父亲”为:(B) A伯伯 B哥哥 11、“卧薪尝胆”说的是: (D)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践 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 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B) A吴国 B楚国 C越国 D齐国 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C) A人参 B冬虫夏草 C灵芝 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D) 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庐山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B) A甘肃 B新疆 C青海 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B)

小学科学自然知识点

小学科学自然知识点 一、电基础知识: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高压电有5500V以上。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 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4、电流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发光。 5、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6、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7、不能用我们实验室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8、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12、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 13、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 14、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5、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泡的。 二、新的生命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6、开花、结果,果实里面长有种子。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7、雄蕊一般由2部分组成,上面是花药,下面是花丝。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头有粘性,能粘住花粉。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河南省内乡县乍曲乡庙湾中心小学五年级:杜钊辅导教师:王玉普生活中,科学知识无处不有,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 周末妈妈在厨房做饭,突然,锅里的油烧了起来,我看见了急忙喊:“妈妈,快!快用水浇灭它!”只见妈妈没有去拿水而是迅速拿起锅盖把锅盖上,一会儿,火就灭了。我惊奇地问妈妈:“消防员叔叔救火都是用大水车浇水灭火,你为什么不用水呢?”妈妈笑着说:“救火也不一定都是用水的,尤其是油着了的时候更不能用水了。因为油轻水重,往锅里浇水油火就会迸出来,不但灭不了火, 而且容易引起更大的火灾。”妈妈还告诉我:火燃烧需要氧气,油锅着火后迅速把锅盖上,一会儿,锅中的氧气没了,火也就灭了。我听了恍然大悟:真没想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科学小常识。看来以后我得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呀! 这不,我房间的门是一扇结实的木制门,很漂亮但是会“变形”。夏天的时候总有几天它不听话,关门时很费力,好像长胖了;到了冬天好像又变瘦了,关上门总有一条小缝。我上网查资料,才明白:“夏天温度高,木材膨胀门就关不上,冬天温度低木材缩小,门就关不严,这就是热胀冷缩的道理。”因此,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好多科学家就是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科学,再深入思考而得出结论的。比如牛顿,他就是从苹果成熟落在地上这一件极其平凡的小事中,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么一个伟大的成果。还有“鲁班造伞”的故事。这些都能说明科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生活没有科学知识将会毫无生机,科学知识没有生活体现也就是空谈。处处留心皆学问,愿我们都从平凡小事的细致观察中做起,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因为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王玉普教师认为: 小朋友们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知识,即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自然学到的科学知识去探索、研究,去解决生活中的任何谜团。杜钊同学,你是多么用心的孩子呀!

2018国考常识备考之科技人文常识100题

2018国考常识备考之科技人文 常识100题 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 A琵琶B古筝C扬琴 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 “箜篌”是什么乐器:(A) A拨弦乐器B击弦乐器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A) A强拍B弱拍 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B) A比原来扁了B和原来一样C比原来宽了

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b) A食器B酒器 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B) 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 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B) A 一个人 B 一只鸟 C 一只猴子 D 一条龙 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B) A王妃对她的陷害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C大臣说她的坏话 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C) A渔夫B皇后C王子 10、唐代人可以称“父亲”为:(B) A伯伯B哥哥 11、“卧薪尝胆”说的是:(D) 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 12、买犊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 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B) 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

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C) 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 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 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 (A) A因蜀锦而得名B因锦江而得名 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D) 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天姥山D庐山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B) A甘肃B新疆C青海 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 的住处?(B) 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 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 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C) 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 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B) A历史研究B风水勘探C政治事件

自然科技常识

第二节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热能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热能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作用缺乏症 维生素 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 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食物的通道)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①最长; ②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④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

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杨叔子

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 囗文/杨叔子 共生互动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我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所以,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人文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20世纪科技的高度与迅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众所周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基因技术,将人与黑猩猩进行某种杂交,肯定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这种新的生物是否比人更聪明、更健康?这绝对是一个科学问题,但绝对不能进行,绝对比起克隆人还更反“应该”、反伦理、反人类。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应该是什么”的“应该”一定要合乎“真”。据说,过去在我国某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自然“应该”;然而,当时并没有弄清沙漠下面水的情况,谁知该处水不多,树种下去,开始有水,蓬勃生长,一旦此水吸尽,树全死了,比绿化前还糟,沙漠下面的水都没有了。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然而,科学与人文是共生的,是互动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这就是“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的“交集”,即数学上所谓的“交集”。既善又真,是“交集”。不处于“交集”中的“是什么”,有两类:一类反善、反伦理、反“应该”,就决不能做;一类不反善、不反伦理、不反“应该”,就应该按实际情况去处理,而决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因为其中不少是十分基础性的研究。历史已再三表明,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不仅满足了人类精神世界中好奇的需要,而且其中不乏对后来重大的科技创新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研究工作。不处于“交集”中的“应该是什么”,也是一样,也有两类:一类反真,反科学,导致反“应该”,就不能做。一类并不反真,不反科学,也无现实的恶果,就不能形而上学地去禁止,因为其中不少是美好的大胆的愿望、幻想、希求。历史也已一再表明,人类许多了不起的科技成果正是前人美好的大胆的愿望、幻想、希求所导致的,人类许多坚韧不拔的前赴后继的奋斗是受此激励的。是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相同互通 科学与人文,“本是同根生”,同源共生,存在着“交集”。其根、其源、其交都在实践之中,即杰出的科技大师与卓越的文艺大师,乃至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规律的。科学固然如此,人文亦复如是: 第一,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李白写的“日照香炉生紫烟”这一诗句,此时日光射在香炉峰瀑布上,呈现出紫色,而非五彩缤纷,很可能就是由于水珠直径大抵同紫光光波波长相同,导致产生紫光的“全漫射”,而且漫射强度同光波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紫光在可见光中光波又最短,因此,“生紫烟”不足为怪了。 第二,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漫画家懂得数学,懂得现代数学“拓朴学”,漫画家笔下的那寥寥几笔,不管如何夸大,确把对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因为那几笔不是一般的几笔,而是所刻画的对象这个几何图形在“拓朴学”中的图形“特征不变量”。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m =F/m =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