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笔记

毛概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2013修订版)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3、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论新阶段》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1945年七大,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写入党章。

5、问: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因此,毛泽东思想有战争革命有关内容)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国情,农村人多统治薄弱)、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来源,阶级斗争发展为武装斗争)(2)遵义会议以后: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理论。

P9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P13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犯有严重错误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形成和发展

1、注意书本P16~17描述性内容,尤其注意年份:1978、198

2、1987、1992、1997

2、时代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总体上是和平与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P19 1~10

围绕三大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课后思考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实践中来)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升为理论)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精神层面)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2、发展过程及其相关文件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

1937年《实践论》《矛盾论》(中国近代以来少有的哲学理论)

1938年《论新阶段》

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78年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目的:认清国情

时代特征:战争与革命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大革命失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遵义会议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大法宝、基本纲领等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总路线P38 划线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社会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道路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大革命失败,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文章:1928年,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1930年,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课后思考3)

依据:(1)基本国情决定的,农民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

(2)城市统治强大,农村统治薄弱

简答题: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土地是利益)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敌人粗暴,只有抗争)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依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经济社会状况决定社会性质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虽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P57 七届二中全会两个转变

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P59~61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61 1~4

从小到大,最后全行业联合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和平赎买

(2)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二、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P66 1,2,3

存在问题:简单粗暴、急于求成,经济模式过于单一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文章:《论十大关系》

内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文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内容:矛盾普遍存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要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矛盾性质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P80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文章:《论十大关系》

1、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要条件。

2、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3、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为序发展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认识国情

2、国情与理论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P98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2)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的

2、经济社会发生的新变化:P100 1,2,3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P104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P108~109

分五个方面,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P113

1、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提出:1992年南巡讲话邓小平

3、科学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14 1,2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三、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

老三步:1980~1990,GDP翻一番;1990~2000,GDP翻一番;2000~2050,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新三步:2000~2010,翻一番;2010~2020,翻一番;2020~2050,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2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P124 1,2,3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

2、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是唯一出路

4、外部环境长期和平

5、全面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其他,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基本矛盾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2、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3、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方向问题至关重要

2、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于坚持了正确的方向

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心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4、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原因P137 1~4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P139 1~4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时间:1992年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P145第一段

3、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原来的“基础性”变为“决定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146 1,2,3

问: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P148

另:1、巩固公有制经济P149 2、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P149 3、完善基本经济制度P15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的介绍在P152

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问:如何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P155 1,2,3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

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其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定义: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3、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1)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

(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为什么要改?因为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2、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改革目标P16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P162 1,2,3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正当的精神旗帜。

2、不同时期的不同提法和要求

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63基本内容

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共同理想) 精髓(民族时代精神)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很重要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

(3)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2、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P169倒数第二段

3、和谐社会:人类美好社会状态的一种描绘,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

4、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1、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生态文明的核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3、生态文明的思想: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

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形成和发展

1、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是内战的遗留问题

一纲四目: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见P184第三段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基本内容P187 1~5

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争取统一但不放弃使用努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意义P188 1~3

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回归日起: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

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九二共识

2013年六月,习近平通知的四点意见P192 1~4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一句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定义:P196第一段第一句

毛泽东时期的认识:世界大战可爆发可预防;三个世界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前提,发展是保障

时代主题的判断:P198 1~4

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整体稳定、局部动荡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战后:两极,美苏

冷战结束后:多极,美、日、欧盟、中国、东盟等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科技发展带来世界变小的结果,科技改变地缘

各国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各国经济互相影响加剧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和平发展道路P203 1~6

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又发展自己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一直以来的原则:独立自主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P215 1,2,3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P216 1,2,3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1、社会是人构成的,人的尚存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2、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民族人民大团结

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P224第三段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1、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两个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 P241 1~4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如何改善党的领导: P243 1,2,3

第二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P245 四考验四危险

世情、国情、当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P250 1,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