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工专业锅炉房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热工专业锅炉房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热工专业锅炉房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热工专业锅炉房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软件开发-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2运行环境 (3)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 2.4结构 (3) 2.5功能器求与程序的关系 (3) 2.6人工处理过程 (3)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 3接口设计 (4) 3.1用户接口 (4) 3.2外部接口 (4) 3.3内部接口 (4) 4运行设计 (4) 4.1运行模块组合 (4) 4.2运行控制 (4) 4.3运行时间 (4)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4)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4)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5) 6.1出错信息 (5) 6.2补救措施 (5) 6.3系统维护设计 (5)

项目初步设计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使用ERP管理架构,对医药公司各部门进行管理。 1.2背景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提出者: 开发者: 用户: 计算机中心: 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根据本系统内部的各职 能部门的要求,方便快捷的实现同其他机构软件有机连接,使资源最大化利用。 1.3定义 提示: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英文缩写的原词组。如: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GSP:Good Supplying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HR:Human Resourses人力资源技术 OA:Office Autoation办公自动化 IM: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管理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artal企业信息门户 1.4参考资料 有关的参考文件: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1.实训教学PPT及相关ERP项目文档; 2.软件开发标准按照机房配置统一标准。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样本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燃烧控制系统 专业班级: 能动1307 姓名: 毕腾 学号: 02400402 指导教师: 李建强 时间: .12.30— .01.12

目录 第一部分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1) 1.1、导前区 (1) 1.2、惰性区 (2) 第二部分单回路系统参数整定 (3) 2.1、广义频率特性法参数整定 (3) 2.2、广义频率特性法参数整定 (5) 2.3分析不同主调节器参数对调节过程的影响 (6) 第三部分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0) 3.1 、蒸汽压力控制和燃料空气比值控制系统 (10) 3.2 、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10) 3.3、系统分析 (12) 3.4有扰动仿真 (21) 第四部分四川万盛电厂燃烧控制系统SAMA图分析 (24) 4.1、送风控制系统SAMA图简化 (24) 4.2、燃料控制系统SAMA图简化 (25) 4.3、引风控制系统SAMA图简化 (27) 第五部分设计总结 (28)

第一部分 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某主汽温对象不同负荷下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动态如下: 导前区: 136324815.02++-S S 惰性区: 1 110507812459017193431265436538806720276 .123456++++++S S S S S S 对于上述特定负荷下主汽温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 能够用两点法求上述主汽温对象的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形式为 w(s)= n TS K )1(+,再利用 Matlab 求取阶跃响应曲线, 然后利用两点法确 定对象传递函数。 1.1 导前区 利用MATLAB 搭建对象传递函数模型如图所示:

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DOC 42页)

8000t/y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玻璃棉生产线设计所 二○○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投标说明 我公司拥有在玻璃棉企业工作10年的工艺技术人员,电气工程设计师,玻璃棉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企业技术服务的经验,设计过两条玻璃棉10000t/y生产线.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能够设计4000t/y-10000t/y玻璃棉生产线。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要完成玻璃棉生产线的总包设计或分项设计。 设计内容: 1.基建总体布置 2.生产线工艺设计 3.生产线设备设计 4.电气控制设计 5.生产机构配置 6.生产操作培训

8000t/y玻璃棉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离心喷吹法(简称离心法)生产玻璃棉的工艺是法国圣哥本公司于1956年发明的,也称Tel法。这项技术工艺先进,单机产量高,可连续制造毡、板等各种制品,可以全面实施自动控制技术,能耗低,仅是火焰法工艺的1/3-1/4,因此,离心法问世不久就为各国所采用。现在用离心法生产的玻璃棉产品占世界玻璃棉总产量的80%以上。 我国60年代开始研究离心棉生产技术,对所用玻璃组成、离心机结构、成纤技术、制品加工设备、固化炉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1982年、1983年分别建成一条3t/d火焰窑试生产线,一条1.2t/d全电熔窑试生产线。为了加快技术进步,1987年以后从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引进了部分技术装备。到90年代末,我国玻璃棉装备生产能力达到近10万吨,生产技术也达到国际水平。 从产量规模上看,美国自1967年离心喷吹法进入工业化生产以后,玻璃棉产量直线上升,年产量目前达120余万吨,居世界首位,其中,欧文斯·科宁、约翰斯·曼维尔等都是著名的大公司;法国圣哥本公司的Tel技术,目前已在世界22个国家建立了32个工厂,近80条生产线,在一条生产线上最多装8台离心机,其中,奥日郎日玻璃棉工厂年产量就在10万吨以上;日本有7家公司生产玻璃棉制品,其中有4家采用离心喷吹法,其余3家

工程初步设计范文

工程初步设计

第四章结构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1.1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白泉镇东交大街以北、规划路以东、溢洪道以西。 1.1.2总建筑面积:㎡。 1.1.3建筑物长58.3m,宽为16.64m,局部十三层:长为45.60m,宽为13.90m。 1.1.4本工程地主体十二层、局部十三层。 1.1.5建筑总高度为45.9m。 1.1.6建筑物各层层高:一层 3.6m,二、三层层高 4.5 m,四至十二层层高3.6 m,局部十三层层高3 m。 1.1.7主要柱网尺寸:7.2×5.7 m、7.2× 2.5m、7.2×8.1 m。。 1.1.8 本工程图纸中所标注标高均为相对标高,±0.000设在一层室内地面面层,假定其绝对标高为249.20m。 1.2设计依据 1.2.1使用年限:50年。 1.2.2自然条件: 1.2.2.1风、雪荷载见下表:

1.2.2.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见下表: 1.2.3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 6月27日提交的《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4建设单位提出的结构设计要求: 各类建筑物应按建筑的规模、功能与用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确定基础形式与地上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当地规划要求为原则,力求结构形式简单、节省投资。 1.2.5法律、法规、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TGT137-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3建筑分类等级: 1.4主要荷载取值: 设计使用活荷载: 办公、会议室: 2KN/m2走廊、楼梯间、会客休息区: 2.5KN/m2行政服务大厅: 3KN/m2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初步设计说明书

机场变电站至桑海、盘龙山线路工程综合部分施工图设计 第一卷第全册 总说明书(架空部分) 江西信能电力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南昌

签署页批准: 审核: 校核: 设计:

施工图设计卷册目录 第一卷第全册总说明书及附图(架空部分)第二卷第一册平断面图及杆塔位明细表 第三卷第一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三卷第二册机场变至桑海变地埋电缆部分第四卷第全册机场变至盘龙山地埋电缆部分第五卷第全册机电施工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一册铁塔施工图说明书及附图 第六卷第二册

目录 1 总述 (1)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1) 3 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 4 线路路径及进出线情况 (2) 5 气象条件 (3) 6 导线和地线 (3) 7绝缘子串和金具 (5) 8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6) 9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7) 10 杆塔与基础 (8) 11 对邻近弱电设施的影响与防护 (9)

1 总述 1.1 设计依据 本工程评审会议纪要(暂缺) 1.2 概述 本工程包括机场变~桑海变,机场变—盘龙山变2条110KV送电线路;分为架空、地埋电缆2个部分分别进行设计,本说明为机场变—桑海变110KV线路架空部分说明书,机场变~桑海变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3,长度为2.7958km,机场变~盘龙山110kV 送电线路(全为地埋电缆)部分见卷册363-T003S-A0202,长度为2.7463km。 1.3设计范围及说明 本工程线路全长13.554 km,其中架空部分长10.758km,地埋电缆部分长2.796 km。桑海变电站构架至5#塔采用双回路共塔设计(与备用至桑海变间隔的线路共塔),5号至41号分支塔部分为单回路设计。41号至机场变为地埋电缆。地埋电缆部份见另册。 架空部分导线采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采用JL/LB14-50/30良导体,一根为OPGW通讯光缆。 1.4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建成期限 建设单位:昌北国际机场集团公司 运行单位:南昌供电公司 施工单位:待定 2主要技术经济特性 2.1主要技术经济一览表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详细过程版本

华扶#力*孑 课程设计报告 (20 13 一2014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利用单通道模型进行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 院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实践核1101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M 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王胜飞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周数:U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4 年6月19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反应堆热工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既安全可靠又经济的堆芯输热系统。对于反应堆热工设讣,尤其是对动力堆,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要求在整个寿期内能够长期稳泄运行,并能适应启动、功率调和停堆等功率变化,要保证在一般事故工况下堆芯不会遭到破坏,甚至在最严重的工况下,也要保证堆芯的放射性物质不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去。 在进行反应堆热工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确左的前提为: (1)根据所设计堆的用途和特殊要求(如尺寸、重量等的限制)选左堆型,确怎所用的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和结构材料等的种类; (2)反应堆的热功率、堆芯功率分布不均匀系数和水铀比允许的变化范用: (3)燃料元件的形状、它在堆芯内的分布方式以及栅距允许变化的范H: <4)二回路对一回路冷却剂热工参数的要求: (5)冷却剂流过堆芯的流程以及堆芯进口处冷却剂流量的分配情况。 在设计反应堆冷却系统时,为了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可靠,针对不同的堆型,预先规立了热工设计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就称为堆的热工设计准则。目前压水动力堆设计中所规左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一般有以下几点:< 1)燃料元件芯块内最高应低于英他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 (2)燃料元件外表而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 (3)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和堆内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在事故工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以排除堆芯余热: <4)在稳态额泄工况和可预计的瞬态运行工况中,不发生流动不稳左性。 在热工设计中,通常是通过平均通道(平均管)可以估算堆芯的总功率,而热通道(热管)则是堆芯中轴向功率最高的通道,通过它确定堆芯功率的上限,热点是堆芯中温度最高的点,代表堆芯热量密度最大的点,通过这个点来确?DNBR?J 热工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和英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理解压水堆热工设讣准则: 2、深入理解单通道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了平均通道(平均管)、热通道(热管)、热点等在反应堆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堆芯焰场的计算并求岀体现在反应堆安全性的主要参数:烧毁比DNBR,最小烧毁比MDNBR, 燃料元件中心温度及其最高温度,包壳表面温度及英最髙温度等; 4、求出体现反应堆先进性的主要参数:堆芯流量功率比,堆芯功率密度,燃料元件平均热流密度(热通量),最大热流密度,冷却剂平均流速,冷却剂出口温度等: 5、掌握压降的计算: 6、掌握单相及沸腾时的传热计算。 7、理解单通道模型的编程方法。 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时间为一周;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年产20万吨乙二醇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2) 1.1项目概况 (12) 1.2设计依据 (12) 1.3设计原则 (12) 1.4产品规模及方案 (13) 1.4.1项目规模 (13) 1.4.2产品方案 (13) 1.5原料来源 (14) 1.6辅助设计软件 (14) 第二章技术经济 (16) 2.1 工程概况 (16) 2.2 设计依据 (16) 2.3主要经济数据 (16) 2.4表格 (16) 第三章总图运输 (18) 3.1设计依据 (18) 3.1.1.设计法规和标准、规 (18) 3.2设计围 (20) 3.3厂区概况 (20) 3. 3.1厂址位置 (20) 3. 3.2厂址交通条件 (21) 3.3.3 环境治理条件 (24) 3.3.4 产业基础条件 (25) 3. 3.5 公用工程条件 (25) 3.3.6 人力资源条件 (26) 3.4总平面布置 (27) 3.4.1总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 (28)

3.4.2 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31) 3.4.3 厂区总体布局概述 (32) 3.4.4 总平面布置的各项技术指标 (32) 3.4.5 工艺装置的布置 (33) 3.4.6 辅助生产及公用工程设施 (33) 3.4.7 仓储设施的布置 (33) 3.4.8 运输设施的布置 (34) 3.4.9 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的设施 (34) 3.5 场运输设计 (36) 3.5.1 厂运输设计要求 (36) 3.5.2 本厂运输设计 (37) 第四章化工工艺及系统 (38) 4.1项目背景 (38) 4.2生产工艺的选择 (40) 4.2.1工艺方案的比较 (40) 4.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1) 4.3工艺简要流程图: (42) 4.3.1环氧乙烷生产 (42) 4.3.2乙二醇生产 (43) 4.4工艺路线简介 (43) 4.4.1环氧乙烷生产工段 (43) 4.4.2二氧化碳吸收工段 (49) 4.4.3乙二醇生产工段 (53) 4.4.4乙二醇精制工段 (63) 4.4.5乙二醇生产全流程 (65) 4.5催化剂的选择 (65) 4.5.1银催化剂的选择 (65) 4.5.2负载型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 (66) 4.5.3碳酸乙烯酯水解催化剂 (66)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课程设计

一、设计要求 在设计反应堆冷却系统时,为了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可靠,针对不同的堆型,预先规定了热工设计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就称为堆的热工设计准则。目前压水动力堆设计中所规定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一般有以下几点: 1.燃料元件芯块内最高应低于其他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 2.燃料元件外表面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 3.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和堆内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在事故工况下 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以排除堆芯余热; 4.在稳态额定工况和可预计的瞬态运行工况中,不发生流动不稳定性。 5.在热工设计中,通常是通过平均通道(平均管)可以估算堆芯的总功率,而 热通道(热管)则是堆芯中轴向功率最高的通道,通过它确定堆芯功率的上限,热点是堆芯中温度最高的点,代表堆芯热量密度最大的点,通过这个点来确定DNBR。 二、设计任务 某压水反应堆的冷却剂和慢化剂都是水,用二氧化铀作燃料,Zr-4作燃料包壳材料。燃料组件无盒壁,燃料元件为棒状,正方形排列,已知下列参数:系统压力P15.8M P a 堆芯输出热功率N t1820M W 冷却剂总流量W32500t/h 反应堆进口温度t f i n287℃堆芯高度L 3.60m 燃料组件数m121 燃料组件形式n0×n017×17 每个组件燃料棒数n265 燃料包壳外径d c s9.5m m 燃料包壳内径d c i8.6m m 燃料包壳厚度δc0.57m m 燃料芯块直径d u8.19m m 燃料棒间距(栅距)s12.6m m 两个组件间的水隙δ0.8m m UO2芯块密度ρUO2 95%理论密度旁流系数ζ5% 燃料元件发热占总发热份额F a97.4% 径向核热管因子 1.33 轴向核热管因子 1.520 热流量核热点因子= 2.022 热流量工程热点因子 1.03 焓升工程热点因子(未计入交混因子) 1.142 交混因子0.95 焓升核热管因子= 1.085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详细过程版本

课程设计报告 ( 20 13 -- 2014 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利用单通道模型进行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院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实践核1101班 学号:1111440306 学生:佳 指导教师:王胜飞 设计周数:1周 成绩:

日期:2014 年 6 月19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反应堆热工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既安全可靠又经济的堆芯输热系统。对于反应堆热工设计,尤其是对动力堆,最基本的要安全。要求在整个寿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并能适应启动、功率调节和停堆等功率变化,要保证在一般事故工况下堆芯不会遭到破坏,甚至在最严重的工况下,也要保证堆芯的放射性物质不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去。 在进行反应堆热工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确定的前提为: (1)根据所设计堆的用途和特殊要求(如尺寸、重量等的限制)选定堆型,确定所用的核燃料、冷却剂、慢化剂和结构材料等的种类; (2)反应堆的热功率、堆芯功率分布不均匀系数和水铀比允许的变化围; (3)燃料元件的形状、它在堆芯的分布方式以及栅距允许变化的围; (4)二回路对一回路冷却剂热工参数的要求; (5)冷却剂流过堆芯的流程以及堆芯进口处冷却剂流量的分配情况。 在设计反应堆冷却系统时,为了保证反应堆运行安全可靠,针对不同的堆型,预先规定了热工设计必须遵守的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就称为堆的热工设计准则。目前压水动力堆设计中所规定的稳态热工设计准则,一般有以下几点: (1)燃料元件芯块最高应低于其他相应燃耗下的熔化温度; (2)燃料元件外表面不允许发生沸腾临界; (3)必须保证正常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和堆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在事故工况下能提供足够的冷却剂以排除堆芯余热; (4)在稳态额定工况和可预计的瞬态运行工况中,不发生流动不稳定性。 在热工设计中,通常是通过平均通道(平均管)可以估算堆芯的总功率,而热通道(热管)则是堆芯中轴向功率最高的通道,通过它确定堆芯功率的上限,热点是堆芯中温度最高的点,代表堆芯热量密度最大的点,通过这个点来确定DNBR。 热工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深入理解压水堆热工设计准则; 2、深入理解单通道模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了平均通道(平均管)、热通道(热管)、热点等在反应堆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堆芯焓场的计算并求出体现在反应堆安全性的主要参数:烧毁比DNBR,最小烧毁比MDNBR,燃料元件中心温度及其最高温度,包壳表面温度及其最高温度等; 4、求出体现反应堆先进性的主要参数:堆芯流量功率比,堆芯功率密度,燃料元件平均热流密度(热通量),最大热流密度,冷却剂平均流速,冷却剂出口温度等; 5、掌握压降的计算;

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从区域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简要阐明项目提出的的主要依据及理由。 1.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畜禽养殖项目之畜(禽)舍面积,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加工项目之车间面积,年生产能力等;流通类项目之库容、配送能力等。 1.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项目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第二章工艺设计 2.1工艺技术方案 2.1.1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2.1.3工艺流程说明 包括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2.1.4工艺技术可靠性和可得性 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 2.2设备方案

221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 2.2.2设备清单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2.2.3设备来源 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 3.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2设计范围 3.3设计内容及主要建筑(构筑物)清单 3.4总图布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4.1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方案 4.2给排水、采暖及通风建设内容 第五章电气设计 5.1电气设计方案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5.2电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六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6.1基础设施设计

含田间工程、育秧大棚、网室、附属工程设计等。 6.2机械选型说明 含田间耕作机械等选型说明。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7.1环境影响 说明并分析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7.2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措施 对于有污染的项目,要提出具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污染物处 理后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农产品加工项目要对有可能发生威胁人身、生产设施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八章工程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1投资概算 8.1.1投资概算内容 包括概算说明和总投资概算表、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的编制。 8.1.2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要分别对总投资概算、单项工程投资概算表和仪器设备投资概算表中的工程量核定、建筑工程的结构类型(仪器设备指规格)、单价(或单位工程造价)及各种税费费率的取值依据和理由做逐一说明。 8.1.3编制投资概算表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56223

热工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某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设计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2) 第二部分单回路系统参数整定 (4) 一、广义频率特性法参数整定 (5) 二、临界比例带法确定调节器参数 (6) 三、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的作用 (9) 第三部分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0) 一、主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0) 二、给水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3) 三、燃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15)

第四部分 某电厂热工系统图分析 ........................................................ 16 参考文献: (19) 第一部分 多容对象动态特性的求取 选取某主汽温对象特定负荷下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动态特性如下: 导前区: 1 40400657 .12++-s s 惰性区: 1 1891542269658718877531306948665277276960851073457948202 .1234567+++++++s s s s s s s 对于上述特定负荷下主汽温导前区和惰性区对象传递函数,可以用两点法求上述主汽温对象的传递

函数,传递函数形式为n Ts K s W )1()(+=,利用Matlab 求取阶跃响应曲线,然后利用两点法确定对象 传递函数。 导前区阶跃响应曲线: 图1-1 由曲线和两点法可得: 657.1=K 637.28,663.0657.14.0)(4.01==?=∞t y 165.61,326.1657.18.0)(8.02==?=∞t y 2092.25.0075.12 121≈=??? ? ??+-=t t t n ,8.2016.22 1≈+≈n t t T 即可根据阶跃响应曲线利用两点法确定其传递函数:2 ) 18.20(657 .1)(+-= s s W 惰性区阶跃响应曲线:

换热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院(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绪论 (4)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6) 原始资料 负荷计算 第三章供热系统方案的选择 (11) 系统热源型式及热媒的选择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第四章设备的选择 (13) 热交换器选型 水泵的选择和计算 除污器选择 设计小结 (19) 参考文献 (21) 摘要 本设计名为长春市曙光苑小区室外供热管网和换热站工程设计。 随着国家计量供热的逐步推行,供热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计量供热是供热行业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细型管理方式的一次深刻转变。计量供热的主目标是节能环保。计量供热的成功实行必须依托高精确的热网调控。而热网的高精确调控基础是热网的设计和建设。这对我们供热系统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能否设计出满足热网精确调控需求的供热系统是当前我们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

供热工程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公共事业的一项重要设计。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计量供热的节能目标。计量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的可靠地高品位热源,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利于城市美化,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城市供热管网的设计,首先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既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又要实事求是的对热负荷进行调查和计算。在了解热负荷的性质、类别、用途等多方面现场的资料后,进行供热外网的设计。 本次设计以节能建筑的热指标为基础,以热网的精确调节为最终目标,尽量降低热网的各项指标,尽量应用精确调节的阀门和设备,为计量供热打好基础。 本设计以经济、环保、节能为原则,通过借鉴以前的设计方法和经验,采用了合理的技术措施,使设计的各个系统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管网;换热站;节能; 第一章绪论 一、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 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当然,集中供热的首要前提是节约能源,但是当前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供热的同时,生产一定量的电力,也能缓解部分用电的需要。 2,落实热负荷,是集中供热一切要素之首。没有准确的热负荷,热电站的建设将似海滩上的建筑,不仅不能节约燃料,更无经济效益可谈。 3,目前,我国建设资金短缺,无论是建设热源还是管网,耗资都相当大。因此,改造老凝汽式电站为热电厂,既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缩短工期,且运行效益可立竿见影。这是集中供热应优先考虑的热源。 4,尽可能在老厂扩建供热机组,降低生产与非生产设施投资,并且技术上有比较强的后盾,安全生产有比较可靠的保证。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docx

` 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综合)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围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资料 1 、规划局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 2 、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 、市规划局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 、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5 、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力、电信接驳口资料 6 、地质初堪报告 7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8 、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图集 9 、设计合同 10、初步设计任务书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其过程控制要求 一、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 1 、设计成果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8 年版) 2 、必须满足甲方对项目要求的设计深度和标准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容要求 1 、设计总说明。 2 、总平面图: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 3 、建筑部分: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4 、结构部分:设计说明书、结构方案及布置图、基础方案及布置图、钢筋混凝土用量估算、 计算书。 5 、建筑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 6 、给水排水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 三、初步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1 、初步设计过程中按照各个专业相互间提交设计中间成果的时间点作为阶段控制节点,设

计过程中与甲方及相关设计管理人员保持沟通。 2 、设计成果提交:应在正式出图前一周,以非正式的白图形式提交甲方审查,与甲方进 行充分沟通,作出必要的修改并经甲方认可后才能正式出图。 第四章总图专业 一、总平面 1 、设计规模及组成 ( 1)、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及建筑工程项目建筑面积明细表(详下表) 综合技术指标 一、项目总用地面积 二、项目净用地面积 三、规划总建筑面积 (一)、地上建筑面积 1、居住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公寓建筑面积 2、酒店建筑面积 其中:客房建筑面积 酒店配套建筑面积 3、办公建筑面积 4、商业建筑面积 5、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二)、地下建筑面积 1、地下商业建筑面积 2、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 3、地下设备用房建筑面积 4、人防建筑面积 5、地下建筑层数 四、居住户(套)数 1、住宅户(套)数 1)、 22 的户(套)数M < 建筑面积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深度

[资料]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A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 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 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1.1.1道路现状评价 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 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1.3 工程概况 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 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1.3.3规划简况

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 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 1.4.1方案设计思路 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 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 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 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工程概述 (1) 1.3设计任务 (1) 第2章设计依据 (2) 2.1主要参考资料 (2) 2.2设计范围 (2) 2.3设计参数 (2) 2.3.1 室外设计参数 (2) 2.3.2 室内设计参数 (3) 2.4设计原始资料 (3) 2.4.1 土建资料 (3) 2.4.2 建筑结构 (3) 2.5动力与能源资料 (3) 2.6其他资料 (3) 2.7朝向修正率 (4) 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5) 3.1热负荷组成 (5) 3.2负荷计算 (5) 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5) 3.2.2主要计算公式 (5) 3.3热负荷计算 (7)

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8) 4.1循环动力 (8) 4.2供、回水方式 (8) 4.3系统敷设方式 (9) 4.4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9) 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10) 5.1散热器的选择 (10) 5.2散热器的布置 (10) 5.3散热器的安装 (10) 5.4散热器的计算 (10) 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11) 6.1确定系统原理图 (11) 6.2系统水力计算 (11) 6.2.1 散热器计算 (11) 6.2.2 户内水平系统水力计算 (12) 6.2.3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19) 附录 (23) 参考文献 (24) 总结 (25)

第1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供热工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掌握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流程,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掌握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具有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供暖系统设计的能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工程概述 1.本工程为北京市某建筑小区,整个建筑物为3层,建筑总供暖面积约1800.26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供水温度950C,回水温度700C.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下供下回式分户热水供暖系统,楼梯间不供热。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引入口管径为DN50。 1.3 设计任务 本设计为整栋小区冬季热水供暖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 (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 (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 (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 (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 (五)管道水力计算 (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 (七)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