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

子第一课时教案

2020-12-12

【关键字】教案、方法、质量、认识、问题、难点、自主、充分、良好、保持、发展、建立、提出、了解、规律、关键、思想、重点、负担、增强、分析、解决、做实、减轻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陕西省礼泉县昭陵初中孙红霞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3).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5).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

三、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三)、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子和原子》教后反思

在分子和原子教学时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习。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为此我首先通过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分析思考入手,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实验和科学事实及图片说明分子真实存在并总是不断运动,紧接着:通过氨水分子运动的实验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分子确实在不断运动。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通过演示品红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不同实验,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再通过科学数据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再者“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由于50ml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习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最后,习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