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的启动

汽轮机的启动

汽轮机的启动
汽轮机的启动

汽轮机的启动

第一节概述

一、启动的概念

汽轮机的启动是指转子由静止(或盘车)状态升速到额定转速,并将负荷逐步增加到额定负荷的过程。汽轮机的启动过程,也就是蒸汽向金属部件传递热量的复杂热交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汽轮机各金属部件将受到高温蒸汽的加热,从室温及大气压力的状态过渡到额定温度和压力的状态。制定合理的启动方式,就是研究汽轮机合理的加热方式,使启动过程中能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并力求缩短汽轮机的启动时间。

理想的启动方式,就是在启动中使机组各部金属温差、转子与汽缸的相对膨胀差都在允许范围内,以减少金属的热应力和热变形,提高启动水平。在不发生异常振动,不引起磨擦和不严重影响机组寿命的条件下,尽量缩短总的启动时间,从而制定出在启动过程中各阶段汽轮机零部件所允许的最大温升速度,然后通过调整蒸汽参数或蒸汽流量的方式来准确保持温升速度,以保证安全、经济快速启动。

二、机组启动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机组各部分安装完毕、齐全、准确、联接牢固,无松动和泄漏,各运转部件动作灵活、无卡涩,内部清洁,符合要求。

2、机组安装完毕或运行机组投运前,油系统必须按要求进行冲洗,验收合格,调节保安系统用油油质合格。

3、各部套经单独试验,动作灵活,并有合格的安装试验记录。

4、机组所有仪器、仪表、测点齐全,安装接线正确,性能稳定,标志明显。

5、机组所有管道保温良好,保温层不得有开裂、油浸等现象存在,保温层与基础等固定件间应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

三、汽轮机禁止启动的范围条件

1、机组跳闸保护有任一项失灵,机组大联锁保护试验不正常。

2、主要仪表缺少或不正常,且无其它监视手段。包括转速表、转子偏心度表、真空表、润滑油及EH油压表、振动表、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压力、温度表、轴向位移指示表、差胀表、汽缸膨胀表、高中压内外缸温度表、轴瓦温度表、轴承回油温度表、主油箱油位计、润滑油温度表、发电机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同期表、励磁电流表和电压表、空、氢侧密封油压表、H2纯度表、H2压力表、汽包水位计、燃油压力表、氧量表、炉膛压力表、炉膛出口烟温表等。

3、DEH、ETS和DCS、TSI及主要控制系统动作不正常或不能投入,影响机组启动及正常运行。

4、蒸汽室内的深孔热电偶与浅孔热电偶最大温差> 83 ℃。

5、高、中压缸上、下温差>55.6℃。

6、启动盘车后,汽轮机组有金属磨擦声。

7、汽轮机转子偏心>0.076mm,或超过原始值的0.025mm。

8、汽轮机差胀>+18.98mm或<+1mm。

9、轴向位移超过±0.9mm;

10、汽轮机高、中压主汽门、高、中压调门、高排逆止门、抽汽逆止门任一卡涩不能关严,调速系统工作不正常。

11、EH油泵,发电机高压密封备用油泵,交、直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工作不正常。

12、润滑油、EH油油质不合格或润滑油温低于38℃、EH油温低于38℃。

13、盘车装置工作不正常。

14、控制用气源不正常。

15、轴封供汽不正常。

四、汽轮机组启动的基本要求:

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其机械状态和热力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热力学的观点看,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实质就是对汽轮机各部件的加热过程。在完成加热过程的同时,也完成了机械状态的转变。机组的整个启动过程包括启动前的准备,冲转前的操作,汽轮机的冲转,升速暖机及并网后接带负荷等几个阶段。

对于机组启动的基本要求是:和锅炉、电气配合,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基础上,尽快地使机组带上负荷,以减少启动能耗并增加机组在电网内的机动性。对汽轮机本体来说,所谓保证安全,就是在启动过程中使机组各部分热应力、热变形、转子与汽缸的胀差以及机组振动均维持在允许的范围以内,尽快地把机组的金属温度均匀地升高到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并使整个启动过程不会对汽轮机寿命产生明显影响。实践证明,热应力、热变形、胀差和振动四个问题,经常成为影响正常启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所述机组启动过程中热应力,热变形、热膨胀和振动等主要安全问题,大多和汽轮机主要部件上的温差有关,而温差又主要取决于温升率。为此在汽轮机启动过程中,应设法严格控制蒸汽流量及温度变化率,使汽机金属件的热应力、热变形、胀差等都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五、汽轮机启动方式

汽轮机的启动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类:

1、根据启动过程中采用的新蒸汽参数不同,可分为额定参数启动和滑参数启动两种。

额定参数启动时,从冲转直至机组带额定负荷,自动主汽门前的蒸汽参数(压力和温度)始终保持额定值。采用这种启动方式时,冲转的蒸汽经过调节阀的节流而产生节流损失,经济性差;调节级后蒸汽温度变化剧烈,零部件受到较大的热冲击;以及冲动流量小,各部分加热不均匀等,因而大型汽轮机不采用这种启动方式。

滑参数启动时,自动主汽门前的蒸汽参数(压力和温度)随机组转速或负荷的变化而升高。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定速后主汽门保持全开位置。由于这种启动方式经济性好,零部件加热均匀等优点,所以在现代大型机组启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滑参数启动根据冲转前主汽门前的压力大小又可分为压力法滑参数启动和真空法滑参数启动,一般采用压力法启动。

压力法滑参数启动指冲转时主汽门前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当采用调速汽门控制时,在冲转升速过程中逐渐开大调速汽门,利用调速汽门控制转速,当汽轮机达到额定转速时,调速汽门就全开。当采用主汽门控制时,冲转前全开高压调门、中压主汽门、中压调速汽门,逐渐开启高压主汽门升速。当转速升至2900rpm时,进行阀切换,高压主汽门全开,用高压调门控制升速至3000rpm,并网、带负荷。本机组采用主汽门控制方式。

2、按启动前汽轮机金属温度(调节级处内上壁温度)水平或中压缸第一级静叶持环温度分类:

金属温度低于204℃以下,为冷态启动。

金属温度高于204℃,为温、热态启动。

3、按冲转时进汽方式分类:

高中压缸启动:启动时,蒸汽同时进入高中压缸冲动转子,对高中压合缸的机组,可使分缸处均匀加热,减少热应力,并能缩短启动时间。

中压缸启动:冲转时高压缸不进汽而中压缸进汽冲动转子,待转速升至2300~2500r/min后,才逐步向高压缸进汽。这种启动方式虽然能达到安全启动的目的,但启动时间较长。

4、按控制进汽流量的阀门分类

冲转时,为控制进入汽轮机的流量,可以使用调速汽门、主汽门控制进汽流量。用调速汽门启动,这时自动主汽门全部开启,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由调速汽门来控制。用主汽门启动,启动前调速门全开,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由自动主汽门来控制。采用自动主汽门或节流喷嘴联合调节方式,可使机组从冲转到带部分负荷(通常为20~30%)都是全周进汽,这时对于高压缸调节级圆周上温度均匀分布有明显的好处,因此这种控制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二节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汽轮机启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安全启动和缩短启动时间的重要保证。

运行人员应熟知汽轮机全部设备,包括汽轮机本体、调节系统、凝汽设备、加热器、除氧器、各种水泵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熟知汽、水、油等系统,并能根据需要正确切换各个系统;熟知每个阀门的位置、仪表的用途、各种保护、开停机和正常运行操作;能根据规程要求正确迅速地处理所发生的各种事故等。

启动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使各种设备处于准备启动的状态,达到随时可以投入运行的条件。实践经验证明,往往由于准备工作疏忽,例如对某些设备的缺陷未能及时发现,因而启动中这些设备临时发生故障,使启动过程大大拖长,甚至不能完成启动工作。所以,启动前对各个系统都要进行详细的检查,使有关阀门处于规程要求的开或关的位置,电动阀和各主要辅助设备都要经过认真检查试验,确信性能良好后处于备用状态。

汽轮机组下列主要仪表必须完备、准确,并定期校验:

(1)轴向位移指示表;

(2)汽缸膨胀指示表;

(3)汽缸与转子膨胀差指示表;

(4)转子偏心指示表;

(5)径向轴承金属温度表;

(6)推力轴承金属温度表;

(7)机组正常启、停操作时测量蒸汽温度、压力、汽缸金属温度和温差的仪表装置;

(8)轴承或轴颈振动表;

(9)排汽缸温度表;

(10)真空表;

各项保护要求投入运行。为保证运行的安全,采用了一系列的保护装置,如超速保护、轴向位移保护、低油压保护、低真空保护、差胀保护等。

汽机停机时间较长而重新启动时,EH油泵必须提前10小时启动油循环。要使EH油温度达到38℃以上,正常在43.3~54.4℃之间。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向润滑油系统和辅助安全油系统供油。当油系统充满油,润滑油压已经稳定时,应对油系统管道、法兰、油箱油位、主机各轴承回油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

值得指出的是,汽轮机静止时的调速系统的动作试验一定要在锅炉点火前进行,否则当锅炉点火后,蒸汽进入汽轮机将使汽轮机冲转。

检查顶轴油泵入口来自润滑系统的总油门和安全装置的排油门已全开,油泵已充满油,空气已排净后,再启动顶轴油泵。检查主机各轴承顶起油压是否达10~12MPa。开启盘车装置的润滑油门,确认齿轮啮合好后,启动盘车装置。然后测量大轴挠度,作好记录。

为了减少厂用电的消耗,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的投入操作要力求紧凑。要注意掌握锅炉启动的进程,尽量避免因锅炉迟迟不能点火使转动设备白白消耗能量。

当锅炉具备点火条件时,开始抽真空。要注意仔细检查容易造成漏气的地方,如低压法兰、排

大气安全门、疏水门等处。

第三节滑参数启动

一、冲转参数的选择

1、主蒸汽参数

汽轮机冷态起前,汽缸、转子等金属温度比较低(相当于室温),选择冲转参数时要防止热冲击,蒸汽温度与金属温度应相匹配,在选定的参数下应能通过临界转速并达到定速。这样在启动过程中,锅炉可不必进行调整,简化了操作。

从传热学观点来看,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属于不稳定导热过程。在汽轮机冷态启动之前,转子和汽缸的温度都接近于室温。当蒸汽进入汽轮机后,蒸汽以对流方式将热量传给汽缸内壁和转子外表面,然后再传至汽缸外壁和转子中心。由于金属壁存在热阻,因而在汽缸内、外壁间和转子半径方向出现了温差。温差值与蒸汽传给金属的热量成正比。

当受热面一定时,传给金属部件的热量与放热系数和温差成正比。转子冲动后温差比较大,故要求放热系数要小一些,以减小热冲击。低压过热蒸汽的放热系数相当于额定参数的1/10,故冲转时要采用低压微过热蒸汽。

为了防止前几级落入湿汽区域、改善叶栅的工作条件,启动参数要有一定的过热度。同时防止启动时锅炉操作不当,蒸汽进入饱和区,使放热系数增大,造成热冲击或因蒸汽带水造成汽轮机水击,蒸汽过热度的要求应不小于56℃。

#1、2、3、4机组

冷态冲转参数:主蒸汽压力2.45MPa,主蒸汽温度300℃,再热汽温 250℃,再热蒸汽压力0.37~

0.4Mpa,主、再热两侧蒸汽温差<14℃,冲转时再热蒸汽压力不允许>0.8MPa。

冷态启动时,主蒸汽至少有55.5℃过热度,而总的温度不大于427℃,冲转时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差不允许大于83.3℃,主蒸汽温度、再热温度的两侧之差均≯13.9℃。

热态启动参数:

(1)冲转时,主蒸汽温度应高于高压缸第一级金属温度80~100℃,且有50℃过热度,调节级后蒸汽温度均不得比该处金属温度高111℃或低55℃。再热汽温低于主汽温最大不允许达83℃。

(2)热态启动时,升速率可取100~250r/min每分钟,但不一定针对0.01%的寿命损耗。极热态(转子温度450℃)为尽快启动可按250r/min每分钟的升速率,最大为500r/min。(3)为缩短启动时间,根据第一级金属温度查启动冲转曲线,查得冲转的主蒸汽参数下的5%负荷时的第一级蒸汽温度,与第一级金属温度之差在±37%范围之内,冲转时间可仅为10分钟. #5、6机组

冷态冲转参数为:

(1)主汽门前蒸汽压力5.0Mpa,温度435℃

(2)主汽门入口处的主蒸汽温度必须大于汽缸最高金属温度56℃以上,且至少应有56℃以上的过热度, 但温度不允许大于427℃,主蒸汽温度和压力应该处在曲线“主汽门前启动蒸汽参数要求”所示冷态启动区域, 主蒸汽两侧温差≯14℃。初负荷暖机时间至少不应小于30分钟。

热态启动参数:

(1)热态启动选择冲转参数,主、再蒸汽应有55.5℃以上的过热度。主汽温度大于调节级金属温度55.5℃以上。在任何情况下,调节级后蒸汽温度均不得比金属初始温度高111℃或低

37.8℃。

(2)尽量采用低压、高温蒸汽冲转,以最大程度减少蒸汽通过主汽阀和调节阀的节流损失。(3)对于极热态启动(调节级或中压持环温度>454℃),如在异常情况下第一级蒸汽温度低于第一级金属温度而处于“热态启动的建议”中图表三所示的“精确匹配曲线”以下,则不需要保持5%负荷暖机时间,应该在10分钟之内将机组转速冲转到额定转速、同步并网、并带上图四中所对应的最低负荷值。不需要保持最低负荷的暖机时间。延长冲转和加负荷时间,均将迫使汽轮机金属的冷却。

必须明确:主蒸汽温度、再热汽温度以机侧温度为准。

2、凝汽器的真空

凝汽式汽轮机的启动都无例外地要求冲转前建立必要的真空,凝汽器保持真空度的高低对启动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冲转的瞬间会有使排汽安全门动作的危险。此外,凝汽器真空过低还会使排汽温度大幅度地升高,使凝汽器铜管急剧膨胀造成胀口松弛,引起凝汽器漏水。因此,汽机冲转前,真空应尽可能高。

二、暖管、暖机

启动前,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自动主汽门到调速汽门间的导汽管道、高中压缸的主汽门、调速汽门等的温度相当于室温,在启动过程中,为了减小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和管道水击,在冲转前利用锅炉点火后的低温蒸汽,对上述设备和管道进行预热,称为暖管。暖管时要控制蒸汽温升速度,蒸汽温升速度过小将延长启动时间,蒸汽温升速度太大会使热应力增大和造成强烈的水击,使管道振动以致损坏管道和设备。锅炉的点火、升压和汽机的暖管疏水是同时进行的。

暖管应和管道的疏水操作密切配合,当蒸汽进入冷的管道时,必然会急剧凝结,蒸汽凝结成水时放出汽化潜热,使管壁受热而温度升高。如果这些凝结水不及时的从疏水管路排除,当高速汽流从管道中通过时,便会发生水冲击引起管道振动。若这些水被蒸汽带入汽轮机内,将发生水冲击事故。另外,通过疏水可以提高蒸汽温度。因此,疏水是暖管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在暖管过程中,主蒸汽管和再热蒸汽冷、热段管的疏水,一般通过疏水集管到疏水扩容器排至凝汽器,再加上旁路系统的排汽,这时凝汽器已接带了热负荷,所以要保证循环水泵、凝结水泵及抽气设备的可靠运行。如果这些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真空时,应立即停止旁路设备,关闭导向凝汽器的所有疏水门,开启所有排大气疏水门。另外,在暖管中要定期开启疏水管的检查门,以观察是否还有积水,做到心中有数。旁路系统投入后如果排汽进入凝汽器,排汽室温度要逐渐上升,低压胀差也开始变化,这时要投入水幕喷水,以便将排汽室温度调整在50℃以下。

注意对旁路系统的参数监视,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分析,防止因阀门内漏、监视不严、操作不当,影响升温、升压速度,甚至危及汽轮机的安全。

因高、中压主汽门和调门不严密现象时有发生,在机组暖管、升压期间,汽轮机盘车经常发生脱扣现象,引起转子偏心增大,使机组启动时间延后。为此,应严密监视盘车运行情况和转子偏心变化,调整旁路开度,尽可能避免盘车脱扣。

规程规定:

1、锅炉点火前,确认汽机本体疏水各阀门手动门位置正确,开启汽轮机汽缸疏水、导管疏水、抽汽逆止门前、后疏水门等与汽缸直接连通的疏水门

I、II级旁路暖管后投入旁路系统。先投Ⅲ级,再投Ⅱ级,最后投Ⅰ级;先投减压,后投减温。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旁路开度,控制再热器压力不大于0.4MPa。II级旁路后汽温≥160℃时,投入II级旁路减温水,I级旁路后汽温≥340℃时,投入I级旁路减温水。III减温器后汽温≥70℃,投入III级旁路减温水。但应控制I级、Ⅱ级旁路后汽温高于减温器前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下图为机组启动期间,由于高旁减温水门内漏,引起高压缸排汽管道进水,进而引发上下缸

温差增大、调节级金属温度下降、再热汽升温缓慢现象,

高旁出口汽

调节级金属温度

高压缸下缸

温度

四、冲转、升速

在锅炉点火之前应尽可能早的投入盘车并连续运行。长时间停机以后,为了消除转子临时产生热弯曲,启动前连续盘车不少于4h,同时要测量转子的弯曲度。转子弯曲度大于规定值时不允许冲转,应继续盘车,直到消除弯曲为止。

具备冲转条件后,应做好冲转前的各项记录。如主蒸汽压力、温度,高、中压缸上下壁金属温度,法兰、螺栓温度,高、中、低压胀差和轴向位移,汽缸膨胀,真空,油压,油温和大轴挠度指示等。

在DEH控制盘上按下“操作员自动”,按下“挂闸”按钮,检查“挂闸”灯亮,“脱扣”灯灭,中压主汽门开启,检查高排逆止门和一、二、三、五、六抽逆止门及抽汽电动门开启,按下“TV 控制”,检查高压调门全开,设定目标值600r/min,升速率设定为100 r/min/ min,按下“进行”,当转速﹥3 r/min时检查盘车装置自动脱开后,应将电机停止运行,并关闭盘车装置进油门。汽轮机转速升至600r/min,对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倾听机组声音应正常,上下缸温差、差胀、缸胀、转子轴向位移及转子弯曲度、振动值等应在正常范围内,检查低压缸喷水门自动打开。在此转速下停留主要是为了检查设备的需要,因为此时进汽量小、蒸汽参数低,故对暖机来说意义不大。在全面检查和有关操作完成以后即可准备升速。

检查一切正常后,设定目标转速2900r/min,设定升速率100 r/min/ min,按下“进行”,转速升至2900r/min,通过临界转速时,要迅速而平稳地通过,切忌在临界转速停留,但也不要升速过快,以致失去控制造成设备损坏。汽轮机在此转速下要保持

当转速接近2800r/min时,注意调速系统动作是否正常,主油泵是否投入工作,如主油泵工作正常,则停止交流润滑油泵和密封油备用油泵运行,但润滑油压不低于正常值,投入各油泵联锁。

当转速达到2900r/min 时,检查主汽门前汽压和汽温以及蒸汽室内壁金属温度间是否协调,则机组准备从节流调节过渡到喷嘴调节方式运行。在确认蒸汽室内壁温度不小于主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进行阀切换。按下“GV 控制”,检查高压调门从全开位置很快关下,主汽门逐渐开启至满开度,阀门切换完成,由高压调门控制机组转速,将升速率设定为50 r/min/ min ,将转速升至3000r/min 。机组转速升至3000r/min 后,做手打试验,检查高、中压主汽门和调门及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应关闭,机组转速应下降。机组重新挂闸定速,调整冷油器出口油温,使其在规定范围内。

因#1、2、3、4机中压主汽门开启动力较小,特别是#1、2机组,在机组挂闸前,一般采用关小、甚至关闭高旁减压阀的方法,降低再热汽压,使中压主汽门顺利开启。但是,调整高旁减压阀的开度,使旁路中的流通气体减少,如果调整高、低压旁路减温水门适当,将引起再热汽温下降,甚至发生汽轮机进水现象,危及汽轮机的安全。为此,调整高旁减压阀时,必须同步调整高、低压旁路减温水门;如关闭高旁减温减压阀,必须同步关闭高、低压旁路减温水门。

下图为机组启动期间,由于低旁减温水门调整不当,引起再热汽温降低现象。

在调整旁路时,高压旁路和低压旁路开度调整要同步,防止发生再热汽压过高、过低现象,使高、中压缸均匀进汽,避免出现冲转异常现象。

#5、6机组因高压主蒸汽与冷再管道间设置联络管道,用于对再热蒸汽管道暖管。但在开度过大时,将造成再热汽压升高,挂闸时,易引起转速快速升高,

下图为再热汽压较高时,机组挂闸冲转,转速快速升高,对启动工作和汽轮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低旁出口

温度 挂闸反馈

再热汽温

五、并列与接带负荷

汽轮机定速后,经过检查,确认设备运转正常,并作完规定试验项目时,联系电气并列,机组并网后立即带上5%额定负荷,既15MW 。并列后锅炉的燃烧保持不变,进行低负荷(5 %额定负荷)暖机,在此负荷下稳定运行至少15min (#1、2、3、4机)、30min (#5、6机0。在稳定运行期间,主蒸汽温度每变化1.7℃,另外再增加1 min 的暖机时间。同时应全面检查汽缸上下温差、转子振动、差胀、轴向位移、轴承油温油压是否正常。

初负荷暖机结束后,升负荷。整个升负荷期间应保持负荷与蒸汽参数的匹配关系。避免出现蒸汽参数出现失控现象,造成差胀、上下缸温差、振动异常现象。

下图为机组启动期间,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上升较快,引起机组振动异常现象。

挂闸

反馈

主汽压

再热汽压 转速

主汽温

再热汽温

振动

负荷

六、加热器的投入问题

高、低压加热器通常是随机启动,高压加热器也可在负荷带至一定值或者抽汽压力超过大气压后投入。低压加热器投入得过晚,有可能影响汽缸的上下缸温差;高压加热器投入得过晚会影响给水温度,给锅炉燃烧造成困难。

七、冷态启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汽轮机启动的顺利进行,防止由于加热不均使金属部件产生过大的热应力、热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动静部分摩擦,应当控制好下面几个主要控制指标:蒸汽的温升速度,金属的温升速度,上、下缸温差,汽缸内、外壁温差,法兰内、外壁温差,法兰与螺栓的温差,阀门内、外壁温差,汽缸与转子的相对胀差等。其中尤以蒸汽的温升速度须严格控制。

2、高压汽轮机在滑参数启动中,在冲转后和并列后的加负荷过程中金属加热比较剧烈。特别是低负荷阶段,汽缸与转子之间容易出现较大的胀差和温差。当启动中出现较大的胀差(一般是正胀差)或缸胀较小时,应停止升压升温,使机组稳定负荷停留暖机,并可以采取调整凝汽器真空、轴封汽温的办法加以调整。

3、在启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机组振动、转子挠度、油温变化,并及时投入冷却水。在启动过程中,轴承的振动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在一阶临界转速以下,如果汽轮机轴承振动值达0.03mm,必须打闸停机。启动升速中,600r/min以下转子偏心超过0.076mm,机组通过临界转速时,轴承振动超过0.10mm或轴振超过0.254mm,应立即打闸停机,严禁强行通过临界转速或降速暖机。汇报值长,查明原因,消除后方能重新启动,转子振动超过0.08mm或轴承振动超过0.03mm应汇报值长,设法消除振动,如转子振动超过0.254mm,应立即停机。此时,运行人员必须处理果断,因为此时运行人员的任何犹豫和观望都会使转子的这种暂时的弹性弯曲很快的地发展,以致形成永久弯曲。

4、在启动和升速过程中,应按规定的曲线控制蒸汽(包括再热蒸汽)参数的变化,使汽缸金属温度变化率不大于运行规程的要求,并保持一定的蒸汽过热度。对此,运行值班人员应密切注意,如有不符,应及时调整使其恢复正常。当在10min内汽温急剧上升或下降50℃时应打闸停机,尤其是汽温的急剧下降,这往往是水冲击事故的先兆。

5、在启动和升速过程中,为了使汽缸均匀加热,防止由于加热不均使金属部件产生过大的热

应力、热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动静部分摩擦等,汽轮机应采用单阀控制,使汽轮机高压缸全周进汽。

6、在启动和升速过程中,要加强监视缸胀变化,当缸胀异常时,应延长暖机时间,同时对滑

销系统进行检查。监视左右法兰金属温度,保证横向均匀膨胀,避免汽缸中心发生偏移。

最低负荷值。

八、汽轮机的热态启动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下汽缸温度差是汽轮机热态启动时常见的问题,也是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高压汽轮

机金属温度在从高温状态逐渐冷却的过程中,由于下汽缸比上汽缸冷却得快,上、下汽缸将出现较大的温差,使汽缸产生“猫拱背”变形。这将使调节级段下部的动静部分的径向间隙减少甚至消失。

所以热态启动应对上下汽缸温差应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控制。规定调节级处上、下汽缸温差不得超过41.7℃;

2、停机后由于上、下缸存在温差,如果盘车装置使用不当,将会使转子径向产生温差,从而

使转子发生弯曲。弯曲最大处往往也在调节级处,并且转子弯曲最大的时刻也几乎是上、下汽缸温差最大和汽缸变形最大的时刻。这样,转子的弯曲加上汽缸的变形,势必造成转子在旋转时动静部分发生摩擦,摩擦产生热量,使转子的弯曲又增大,而弯曲的增大又加剧摩擦。转子弯曲后,其重心与旋转中心发生偏离,因而随转速的升高振动越来越大。这样摩擦、弯曲、振动的恶性循环,将会导致汽轮机大轴的永久性弯曲。

热态启动时除测量转子挠度不超过允许值外,还要在盘车状态仔细听音、检查轴封处有无金属摩擦声,同时也可从盘车电机电流摆动情况分析判断动静部分有无摩擦现象。如有摩擦,则不应启动机组。如动静部分摩擦严重时,则应停止连续盘车。

转子的弯曲一般与之相对应的转子轴颈晃度作为指标。盘车投入后运行人员从偏心指示的摆动情况可初步了解大轴弯曲情况。启动前转子挠度超过规定值时,应先消除转子的热弯曲,一般方法是延长连续盘车的时间。

3、冲转前连续盘车不少于4h,以消除转子临时产生的热弯曲。在连续盘车时间内,应尽量避

免盘车中断。在整个盘车时间内不可停止供油。经过盘车确认大轴的挠度达到正常值后方可冲转,否则应延长盘车时间。

4、轴封的供汽温度。启动过程中,轴封是受热冲击最严重的部件之一,特别是在热态启动时,

轴封处的转子温度很高,一般只比调节级处汽缸温度低30~40℃,如果轴封供汽温度与金属温度得不到良好的匹配或大量低温蒸汽通过轴封段吸入汽缸时,它不仅将在转子上引起较大的热应力,而且将使轴封段转子收缩,引起前几级轴向间隙减少,故启动时应先送轴封汽后抽真空。在轴封供汽前应充分暖管疏水,高温高压机组还要备有高温汽源。使轴封供温度尽量与金属温度相匹配,并有一定的过热度。

轴封汽源在进行切换时必须谨慎,切换太快不仅将引起胀差的显著变化,而且可能产生轴封处不均匀的热变形,从而导致摩擦、振动等。

5、热态启动时因启动时间短,应严格监视振动,如果突然发生较大的振动,必须立即打闸停

机,转入盘车状态。绝对不允许降速暖机或等待观望拖延时间,以免扩大事故。只有消除引起振动的原因后,才允许重新启动汽轮机。

热态启动时,冷油器出口油温不得低于38℃,由于机组升速快,油温低会使油膜不稳定。

6、主蒸汽温度的变化要缓慢,主蒸汽温度的剧烈变化对汽轮机的一切运行状态都可能造成严

重后果。

汽轮机操作规程

枣庄薛能天然气有限公司70000Nm3/h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 汽轮机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东潍焦集团 2015年3月

目录 一、岗位工作的任务及意义 (1) 二、工艺过程概述 (1) 1、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1) 2、汽轮机的结构及型号概述 (1) 3、汽轮机规格及主要参数 (1) 4、汽轮机组的工艺流程 (2) 三、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3) 四、汽轮机启动 (4) 五、汽轮机的停机 (9) 1、正常停车 (9) 2、紧急停车 (9) 四、事故预防及处理 (10) 六、安全注意事项 (11)

一、岗位工作的任务及意义 汽轮机岗位的任务:从合成工段产出和焦化二公司配送的中压蒸汽(压力为3.53MPa,温度为435℃)在汽轮机机体内经过中压低压气室将蒸汽内能化为叶轮的机械能为制冷剂压缩机提供动力。 二、工艺过程概述 1、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是能将蒸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回转式机械,来自外界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内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2、汽轮机的结构及型号概述 1)汽轮机结构概述 N13-3.53型离心汽轮机由本汽轮机为单缸凝汽式汽轮机,本体主要由转子部分和静子部分组成。转子部分包括整锻转子、叶片、危急遮断器、盘车齿轮、联轴器等;静子部分包括汽缸、主汽门、蒸汽室、喷嘴组、调节级护套、隔板、汽封、轴承、轴承座、调节汽阀、盘车装置、公用底盘等。 2 3、汽轮机规格及主要参数 1)汽轮机设计工况: 第1 页共11 页受控文件,未经允许严禁拷贝

2 4、汽轮机组的工艺流程 1)汽体流程: 上游来的蒸汽绝大部分由主气门先后经过中、低压气室将本身内能化为机械能。而其温度也随之下降,此时经膨胀箱内扩容后,蒸汽由疏水膨胀箱顶部进入凝汽器顶部,凝结的疏水引入凝汽器底部进入凝汽器与冷却水换热降温凝结为水,汇集到底部的集水器由凝结水泵打回进一步循环利用。很少一部分进入射汽抽气器作为动力源,或者进入密封系统作为前后轴端的密封气体。 2)润滑油流程概述: 与制冷剂压缩机共用一个润滑油站,设有一主一副两台蜗杆油泵,当油压低于0.15Mpa

汽轮机启动方式

汽轮发电机组启动方式有几种,简述启动过程? 按启动过程中新蒸汽参数的情况,可分为额定参数启动和滑参数启动两种启动方式;按汽轮机启动前的金属温度高低,又可分为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按冲动转子时所用阀门的不同,又可分为调节门启动、自动主汽门和电动主闸门(或其旁路门)启动。额定参数冷态启动电动主闸门前的新蒸汽参数在整个启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额定值。启动过程一般包括主蒸汽管道暖管及前期准备,冲动转子暖机升速,定速并列带负荷等阶段。主蒸汽管道暖管及前期准备:冷态的主蒸汽管道被高温高压的新蒸汽加热到与新蒸汽同温度压力的状态称为主蒸汽管道暖管。在暖管过程中,可以进行启动前的准备,凝汽器通循环水,启动凝结水泵,抽真空,送轴封,检查润滑油系统,启动盘车连续运转等。冲动转子暖机升速:冲动转子一般使用调门或电动主闸门(或其旁路门),这根据汽机调速系统的不同来选择。冲动转子后控制转子转速分别进行低,中,高速暖机。暖机过程中严格控制汽缸壁温升,上下缸,内外缸,法兰,螺栓等处温差。一般控制温升在1-2℃/min,温差在30-50℃内。定速并列带负荷:汽机转速3000r/min定速,电气进行并列操作,机组并列,带负荷暖机。带负荷暖机过程中仍应严格控制各处温升及温差等。随缸温升高,机组接带负荷至额定出力。(整个启动过程共需时约8小时)滑参数冷态启动电动主闸门前的新汽参数随转速、负荷的升高而滑升,汽轮机定速或并网前,调门一般处于全开状态。启动过程一般为:锅炉点火及暖管,冲动转子升速暖机,并列接带负荷等。锅炉点火及暖管:锅炉点火前,汽机应做好前期准备包括凝汽器通循环水,检查润滑油系统,启动盘车连续运转等。联系锅炉点火,汽机抽真空,送轴封。锅炉升温升压,应及时开启旁路。电动主闸门前压力,温度达到冲动转子条件时,即可冲动转子。冲动转子升速暖机:冲动转子后,低速暖机全面检查后即可在40-60min内将转速提到3000r/min,定速。并列接带负荷:定速后应立即并列接带少量负荷进行低负荷暖机。联系锅炉加强燃烧,严格按启动曲线控制升温升压速度。70额定负荷后,汽缸金属的温度水平接近额定参数下额定工况下金属的温度水平时,锅炉滑参数加负荷的过程结束。此后,随着锅炉参数的提高,逐渐关小调门保持负荷不变,锅炉定压。当主汽参数达到额定值后再逐渐开大调门加负荷至额定出力。

汽轮机的启动

汽轮机的启动 第一节概述 一、启动的概念 汽轮机的启动是指转子由静止(或盘车)状态升速到额定转速,并将负荷逐步增加到额定负荷的过程。汽轮机的启动过程,也就是蒸汽向金属部件传递热量的复杂热交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汽轮机各金属部件将受到高温蒸汽的加热,从室温及大气压力的状态过渡到额定温度和压力的状态。制定合理的启动方式,就是研究汽轮机合理的加热方式,使启动过程中能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并力求缩短汽轮机的启动时间。 理想的启动方式,就是在启动中使机组各部金属温差、转子与汽缸的相对膨胀差都在允许范围内,以减少金属的热应力和热变形,提高启动水平。在不发生异常振动,不引起磨擦和不严重影响机组寿命的条件下,尽量缩短总的启动时间,从而制定出在启动过程中各阶段汽轮机零部件所允许的最大温升速度,然后通过调整蒸汽参数或蒸汽流量的方式来准确保持温升速度,以保证安全、经济快速启动。 二、机组启动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机组各部分安装完毕、齐全、准确、联接牢固,无松动和泄漏,各运转部件动作灵活、无卡涩,内部清洁,符合要求。 2、机组安装完毕或运行机组投运前,油系统必须按要求进行冲洗,验收合格,调节保安系统用油油质合格。 3、各部套经单独试验,动作灵活,并有合格的安装试验记录。 4、机组所有仪器、仪表、测点齐全,安装接线正确,性能稳定,标志明显。 5、机组所有管道保温良好,保温层不得有开裂、油浸等现象存在,保温层与基础等固定件间应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 三、汽轮机禁止启动的范围条件 1、机组跳闸保护有任一项失灵,机组大联锁保护试验不正常。 2、主要仪表缺少或不正常,且无其它监视手段。包括转速表、转子偏心度表、真空表、润滑油及EH油压表、振动表、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压力、温度表、轴向位移指示表、差胀表、汽缸膨胀表、高中压内外缸温度表、轴瓦温度表、轴承回油温度表、主油箱油位计、润滑油温度表、发电机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同期表、励磁电流表和电压表、空、氢侧密封油压表、H2纯度表、H2压力表、汽包水位计、燃油压力表、氧量表、炉膛压力表、炉膛出口烟温表等。 3、DEH、ETS和DCS、TSI及主要控制系统动作不正常或不能投入,影响机组启动及正常运行。 4、蒸汽室内的深孔热电偶与浅孔热电偶最大温差> 83 ℃。 5、高、中压缸上、下温差>55.6℃。 6、启动盘车后,汽轮机组有金属磨擦声。 7、汽轮机转子偏心>0.076mm,或超过原始值的0.025mm。 8、汽轮机差胀>+18.98mm或<+1mm。 9、轴向位移超过±0.9mm; 10、汽轮机高、中压主汽门、高、中压调门、高排逆止门、抽汽逆止门任一卡涩不能关严,调速系统工作不正常。

汽轮机运行讲解

第六部分汽轮机启动与停止 258.什么是汽轮机额定参数启动和滑参数启动? 答:额定参数启动时,电动主汽门前的新蒸汽参数在整个启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额定参数。这种启动方式为定参数启动。滑参数启动时,电动主汽门前的蒸汽参数随转速、负荷的升高而滑升,汽轮机定速并网后,调节门处于全开状态。这种启动方式为滑参数启动。 259.什么是汽轮机的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 答:按汽轮机启动前的金属温度高低,可分为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一般以汽轮机冷态启动维持汽轮机空转时,调节汽室处汽缸的温度水平(约150℃)来划分这两种启动。如果启动时汽轮机金属的温度低于此温度称为冷态启动,高于这个温度称为热态启动。 260.汽轮机启动前为什么要进行暖管? 答:一次暖管是指从电动主汽门前新蒸汽管道和暖管;二次暖管是指电动主闸门后至自动主汽门前管道的暖管。 机组启动时,如果不预先暖管并充分排放疏水,由于管道的吸热,这就保证不了汽轮机的冲动参数达到规定值,同时管道的疏水进入汽轮机造成水击事故,这是不允许的。261.汽缸为什么要进行疏水? 答:因为汽轮机启动时,汽缸内会有蒸汽凝结成水。如果不疏水,将会造成叶片冲蚀。另外,停机情况下造成汽缸内部有凝结水,腐蚀汽缸内部。有时在运行中锅炉操作不当,发生蒸汽带水或水冲击现象,也使汽缸过水。因此必须从汽缸内把这部分疏水放掉,保证设备安全。262.汽轮机电动主闸门后暖管为什么要先开旁路门? 答:由于主蒸汽管道内的压力很高,而在暖管前电动主闸门后没有压力。因此,电动主闸门前、后压差很大,使电动主闸门不易开启;先开旁路门,一方面能减小电动主闸门前后压力差,使电动主闸门开启容易;另一方面,用旁路门便于控制蒸汽流量和升温、升压速度,对减少管道、阀门、法兰等的热应力有利。 263.汽轮机启动前为什么要疏水? 答:启动时,暖管、暖机时蒸汽遇冷马上凝结成水,凝结水如不及时排出,高速流动的蒸汽就会把水夹带汽缸内造成水冲击,严重时引起汽轮机的振动。因此启机前,必须开疏水门。264.汽轮机启动前为什么要先抽真空? 答:汽轮机启动前,汽轮机内部已存在空气,机内压力相当于大气压力,如果不先抽真空,空气无法凝结,因而排汽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启机时,必须要有很大的蒸汽量来克服汽轮机及发电机,各轴承中的磨擦阻力和惯性力,才能冲动转子,这样就使叶片受到的蒸汽冲击力增大。此外,转子冲动后,由于凝汽器内存在空气,使排汽与冷却水中间的热交换效果降低,结果排汽温度升高,使汽轮机后汽缸内部零件变形。凝汽器内背压增高,也会使凝汽

2021年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2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欧阳光明(2021.03.0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基本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火电机组汽轮机的主机、辅助设备、热力系统的调试及机组整套启动调试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产125MW容量及以上容量的凝汽式汽轮机组,其他类型汽轮机组的启动调试亦可参照执行。进口机组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启动调试,若制造厂无这方面具体说明时,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596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DL/T571 电厂用搞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DL/T607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 DL/T651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 DL/T71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3 总则 3.1 编写目的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启动调试是保证汽轮机高质量投运的重要环节,为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并规范汽轮机的启动调试工作,按分部试运、整套启动试运两部分制定本标准。 3.2 启动调试组织 a)机组启动调试前,由启动验收委员会批准下设试运指挥部,试运指挥部代表启动验收委员会主持套启动试运的常务指挥工作。b) 机组启动调试工作应由试运指挥部全面协调,汽轮机调试具体项目应由汽轮机调试专业组负责实施 c) 汽轮机调试专业组应由调试、建设、生产、施工、监理、设计及制造厂等单位的工程 技术人员组成。机组整套启动试运阶段,其组长应由主体调试单位担任。 3.3 调试资质 a) 承担汽轮机启动调试的主体调试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汽轮机启动方式及过程中的问题解释

汽轮机启动方式及过程中的问题解释 汽轮机的启动方式是由机组的结构特点、机组启动前金属温度水平及锅炉的启动方式综合考虑后确定的,汽轮机的启动按下述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冲转时汽轮机的进汽方式分类 按冲转时汽轮机的进汽方式不同,汽轮机启动可分为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和中压缸启动 1.高中压缸联合启动 启动时,蒸汽同时进入高中压缸冲转转子这种启动方式可以使汽缸和转子所受的热冲击减小,加热均匀,启动时间也短,尤其是高中压缸合缸的机组分缸处加热比较均匀,是传统的启动方式,但这种方式因高压缸排汽温度低,造成再热蒸汽温度低,中压缸升温慢,限制了启动速度。 ①带旁路; ②冷态或热态; ③启动时,高中压缸同时进汽冲动转子,对合缸机组有好处,减少热应 力,缩短启动时间。 2.中压缸启动 启动初期,高压缸不进汽而中压缸进汽冲转,待汽轮机蒸汽参数达到一定值后,才开始向高压缸送汽。为防止高压缸鼓风摩擦发热,高压缸必须抽真空或通汽冷却,用控制高压缸内真空度或高压缸冷却汽量的方法控制高压缸温升率。待转速达一定值或待少量负荷后,再逐步向高压缸进汽,这种启动方式可克服中压缸温升大大滞后于高压缸温升的问题,提高启动速度,对控制相对膨胀有利,可以将高压缸的相对膨胀排除从而使汽轮机寿命延长,且运行灵活、可靠;其缺点是操作复杂、启动时间较长。 二、按冲转转子的方式分类 按冲转转子的方式分类,启动可分为调速汽门启动、自动主汽门启动和电动主汽门的旁路门启动 1.调速汽门启动 启动时在自动主汽门和电动主汽门汽门全开的情况下,用调速汽门来控制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这种启动方式是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启动时采用。这种启动方式可减少蒸汽的节流作用,但汽机进汽处圆周方向温差较大,受热不均匀,且蒸汽通过喷嘴后焓值下降,调节级汽温降低,这在热态启动中极为不利。

汽轮机开机程序

汽轮机开机程序 准备工作: 1,确认汽轮机速关阀前蒸汽压力,能达到开机条件; 2,暖管:打开分气缸通汽轮机蒸汽管道疏水阀,保持微开状态,打开电动进气阀旁通阀门,打开速关阀前疏水阀,全开状态,进行暖管,当管温达到130℃以上时,打开电动阀门进行高压暖管,当管温达到200℃以后,进行下一步; 该过程需要时间较长,与其余准备工作可同时进行 3,打开高压油泵,投入盘车;同时观察润滑油温度,保持在35-45℃之间 4,检查循环水泵房阀门是否全开,循环水池液位正常,开启循环泵及风机,观察循环水压力是否正常; 5,检查热井水位,如果较低,需要补水,如果较高,则需要排污,热井水位在开机前控制在300左右;投入冷凝泵,观察压力是否正常;6,检查真空破坏阀门是否密封性好 7,观察汽轮机是冷态启动还是热态启动,如是冷态启动,则此时开启射水泵,建立真空,待真空达到-50以上时,打开汽封;如果是热态启动,则先打开汽封,然后打开射水泵建立真空; (在开汽封时,一次阀门开启一半左右,缓慢打开二次阀门,直至汽轮机微微出气即可) 8,做完以上工作后,可以视暖管情况进行开机,当暖管结束后,进入开机步骤;

开机: 1,危及保安器挂档,然后建立高压油压及二次油压,; 2,电脑监控程序将ETS保护投入(注,开机前,轴承振动保护,真空低保护,发电机保护不投入), 3,运行505,按run键,然后按7,通过上翻和下翻键盘,找到setpet,按enter,输入500,按enter确认,汽轮机开始升速至500r/min 4,现场人员要时刻观察盘车装置,如果在转速升起时,盘车未甩开,需要手动停止盘车。 5,此时汽轮机进入低速暖机过程,此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及汽缸温度,需暖机30分钟,待缸温稳定后,可进一步提高转速继续暖机(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缸温下降的现象,是因为蒸汽带水所造成的,如发现缸温下降,可迅速提高转速,加大蒸汽流量来进行暖机,如果缸温正常上升,不允许进行此操作) 6,上一步完成后,通过505,将转速提高至1200r/min,同样该过程也属于暖机,需注意各项参数的变化及缸温,暖机30分钟,缸温稳定后进入下一步 7,1200r/min 暖机结束后,将转速提高至2500r/min(1440-2450r/min 属于临界转速,中间不能停顿,)在汽轮机跨越临界转速时,要密切注意汽轮机及发电机振动,暖机20分钟,进入下一步 8,将转速升至3000r/min额定转速,此时将ETS保护里面的,轴承振动保护及真空低保护投入,如果发现主油泵已经工作,可停止高压油泵运行,暖机运行10分钟,观察各项参数是否稳定,同时要去现

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 正式版

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编制目的 启动试验是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系统的设备制造、设计、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在启动试验过程中检验一、二次回路(控制、励磁、测量、保护)的可靠性,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文明地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发挥经济效益的关键性程序。为了明确整套启动调试工作的任务和各方职责,规范整套调试项目和程序,使整套启动调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特编制本措施用于指导发电机组整套启动试验过程。

2 编制依据 2.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 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2.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5.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2.6. 有关行业和厂家的技术标准; 2.7. 设计图纸和制造厂家安装、调试说明书; 3 主要设备参数

汽轮机专业考试题库

汽轮机试题 一、填空题 1、凝结水温度(低于)汽轮机排汽的(饱和温度)数值称凝结水的过冷却度。 2、凝结器按换热方式可分为(混合式)和(表面式)两大类。 3、抽气器的作用是不断地抽出凝结器内(不凝结)气体和漏入的空气(保持)凝结器的真空。 4、位于(给水泵)和(锅炉省煤器)之间的加热器为高压加热器。 5、蒸汽在汽轮机(动叶片)中的焓降与级的(理想焓降)之比称为级的反动度。 6、汽轮机的损失包括(外部)损失和(内部)损失。 7、高速弹簧片式调速器主要由(重锤)、(调速块)钢带座和枕套等部件组成。 8、采用喷嘴调节的多级汽轮机,其第一级进汽面积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因此通常称第一级为(调节级)。 9、中间再热式汽轮机必须采用一机(一炉)或一机(二炉)的单元配汽方式。 10、汽轮机在冷态启动和加负荷过程中,蒸汽温度(高于)汽缸内壁金属温度;在停机和减负荷过程中,蒸汽温度(低于)汽缸内室金属温度。 11、超高压汽轮机的高、中压缸采用双层缸结构,在夹层中通入

(蒸汽),以减小每层汽缸的(压差和温差)。 12、汽轮机调速系统由转速感应机构、(传动放大)机构、配汽机构和(反馈)机构等四部分组成。 13、汽轮机危急保安器有(重锤)式和离心(飞环)式之分。 14、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同时又以(对流)传热方式将热量传给汽缸内壁,汽缸内壁的热量以(传导)方式由内壁传到外壁。 15、蒸汽对汽轮机转子和汽缸等金属部件的放热系数不是一个常数,它随着蒸汽的流动状态,以及蒸汽的(压力)、(温度)和流速的变化而变化。 16、离心泵的基本特性曲线有流量一扬程(Q__H)曲线、(流量一功率(Q__N))曲线和(流量一效率(Q__η))曲线。 17.汽轮机的法兰螺栓加热装臵是为了(减少)汽轮机启动停止和(变工况)过程中汽缸、法兰、螺栓之间的温度。 18、汽轮机隔板在汽缸中的支承与定位主要由(销钉)支承定位、(悬挂销和键)支承定位及Z形悬挂销中分面支承定位。 19、若汽轮机的喷嘴只装在圆周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弧段上,其余弧段不装喷嘴称(部分)进汽。装喷嘴的弧段叫(工作)弧段。 20、要提高蒸汽品质应从提高(补给水)品质和(凝结水)品质着手。 21、冷态压力法滑参数启动过程的主要启动程序为(锅炉点火及暖管)、冲转升速及暖机、(并网)及带负荷等几个基本阶段。

汽轮机组启动方式特点研究与探讨

第25卷第6期电站系统工程V ol.25 No.6 2009年11月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34 文章编号:1005-006X(2009)06-0034-03 汽轮机组启动方式特点研究与探讨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周菁段学友 摘要:描述了汽轮机组中压缸启动、高压缸启动及高中缸联合启动三种方式的主要流程,详细总结了3种启动方式的优、缺点及启动注意事项,并给出了某些运行机组启动方式选用实例。 关键词:启动方式;中压缸启动;高压缸启动;高中缸联合启动 中图分类号:TK267 文献标识码:B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urbine Unit Start-up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ZHOU Jing, DUAN Xue-you Abstract: The main processes of the three start-up modes, i.e. medium-pressure cylinder start-up, high-pressure cylinder start-up, and high-medium pressure cylinder united start-up are described. Meanwhile, the three start-up modes of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start-up points for attention are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xamples of the operational units and learns from these experiences are given. Key words:s tart-up mode; medium-pressure cylinder start-up; high-pressure cylinder start-up; high-medium pressure cylinder united start-up 汽轮机的启动过程是一个对汽轮机各金属部件不稳定的加热过程。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汽轮机自身的机械状态和热力状态都会发生变化。启动过程参数控制不好,金属各部件产生的热应力、热变形、热膨胀不均,可能导致胀差超限,造成汽轮机部件寿命降低,甚至损坏,造成不必要的设备、财产损失。所以选择合理的启动方式对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内汽轮机厂机组启动方式选用 国内生产的汽轮机设备主要有以下四大厂家: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对四大公司及其生产机组的启动方式做简要说明。 (1) 哈尔滨汽轮机厂。引进西屋公司技术,现具有批量生产300 MW、600 MW、1000 MW汽轮机组能力。哈汽厂机组多采用高压缸启动及高中缸联合启动方式。 (2) 东方汽轮机厂。引进日立机组技术,现已具备开发与制造 0.75~1000 MW各型电站汽轮机能力%。东汽厂机组启动方式可以选择高中缸联合启动及中压缸启动方式。 (3)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法国Alstom公司技术,现具备独立开发制造300 MW及600 MW 机组能力,北重厂机组多采用中压缸启动方式。 (4)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与西门子公司合作,现已研制出12 MW、25 MW、50 MW、125 MW、300 MW和600 MW 等火电、核电汽轮机。上汽厂机组可以选用高压缸、中压缸及高中缸联合启动方式。 2 汽轮机启动方式 收稿日期:2009-06-15 周菁(1980-),女,助理工程师,双学士。呼和浩特,010020 汽轮机合理的启动方式就是寻求合理的加热方式,使机组各部件的热应力、热变形、汽缸和转子的胀差及转动部分的振动均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快把机组的金属温度均匀地升高到工作温度,进入正常运行状态。机组启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蒸汽温升率以及汽机金属温升率,可以避免各金属部件热应力剧烈变化,减小转子寿命损耗,增加汽机运行安全性。目前汽轮机组启动分为中压缸启动、高压缸启动和高中缸联合启动3种方式。冲转参数选择原则:根据缸体温度匹配蒸汽温度,主汽、再热汽蒸汽压力和温度应满足“机组启动曲线”的要求,保证进入汽轮机的主、再热蒸汽温度至少应有80 ℃以上的过热度。 2.1 中压缸启动方式 中压缸启动指启动时蒸汽不经高压缸,再热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中压缸推动汽轮机转子,将汽轮机冲转。为保证高压缸温度水平,采用通风阀或高缸倒暖的方式。当转速升到一定值或并网带一定负荷(如10%负荷)后再切换到高压缸进汽的启动方式。主要技术要求:机组设有35% B-MCR以上容量的两级串联旁路系统,调节系统具有对中压调门单独控制功能,并设有高压缸倒暖系统,防止高压缸过热的通风系统。 (1) 机组启动流程 中压缸启动机组启动流程及转速控制方式简单描述见图1所示。 图1 中压缸启动流程图 (2) 中压缸启动优点 a. 整个启动过程中锅炉再热器始终有蒸汽流量流通,

26_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__DL_T_863-2004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DL/T 863-2004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基本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火电机组汽轮机的主机、辅助设备、热力系统的调试及机组整套启动调试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产125MV容量及以上容量的凝汽式汽轮机组,其他类型汽轮机组的启动调试亦可参照执行。进口机组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启动调试,若制造厂无这方面具体说明时,也可以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7596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DL/T571 电厂用搞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 DL/T607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 DL/T651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 DL/T71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3 总则 3.1 编写目的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启动调试是保证汽轮机高质量投运的重要环节,为适应电力工业的发 展并规范汽轮机的启动调试工作,按分部试运、整套启动试运两部分制定本标准。 3.2 启动调试组织 a) 机组启动调试前,由启动验收委员会批准下设试运指挥部,试运指挥部代表启动验收委员会主持套启动试运的常务指挥工作。 b) 机组启动调试工作应由试运指挥部全面协调,汽轮机调试具体项目应由汽轮机调试专业组负责实施 c) 汽轮机调试专业组应由调试、建设、生产、施工、监理、设计及制造厂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机组整套 启动试运阶段,其组长应由主体调试单位担任。 3.3 调试资质 a) 承担汽轮机启动调试的主体调试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b) 汽轮机启动调试的专业负责人由具有汽轮机调试验的专业调试技术人员担任。 c) 汽轮机调试人员在调试工作中应具备指导、监督、示范操作、处理和分析问题、编写 措施和总结的能力。 3.4 计量管理汽轮机启动调试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经有资质的计量单 位校验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 3.5 调试措施 “汽轮机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方案)”及重要的“分系统调试措施” 必须经过建设、生产、施工、监理、设计、制造厂等单位的会审并必须经过试运指挥部的批准后方能实施。 3.6 调试工作程序 a) 收集、熟悉、掌握汽轮机设备、系统的详细资料。 b) 负责编制工程“调试大纲”中规定的汽轮机部分的“调试措施(方案) ”,明确汽轮机调试 项目、调试步骤、试验的方案及工作职责,并制定相应的调试工作计划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措施。“调试措施”的主要内容参见附录A。 c) 向参与调试的单位进行“调试措施”技术交底。 d) 做好调试前仪器仪表的准备和参加设备系统的验收及检查启动条件。

汽轮机基础知识问答

1、机油净化装置如何投入?(三号机) 答:1、启动真空泵,开启真空阀、油、水分离塔与真空分离塔的切换阀; 2、真空达0.06Mpa时,停止真空泵,关闭真空阀; 3、水室排水阀向引水阀注水至最低水位处; 4、调节真空泵油净器上真空泵的进油量,使真空泵油位保持略低与中心线; 5、启动真空泵,当真空度达最大值时微开充气阀,使真空保持在0.075~0.095Mpa; 6、开启进油阀,当真空室油位达中心线时启动排油泵; 7、开启真空泵油净化器进、出油阀,使真空泵油位保持正常; 8、根据油质情况,开启某个切换阀选用其中的某种净化功能。 2、主机油净化装置油位控制电磁阀是带电关闭还是失电关闭? 答:带电关闭的,失电开启。 3、投密封油备用油源时,高、低压备用油源间联络门处于何种状态?为什么? 答:高、低压备用油源间联络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因为正常运行中高压备用油源的备用差压阀是处于关闭备用的,当氢、油压差达0.056Mpa时,备用油源才能投入。所以在正常运行中,如果联络门不开,因没有油流过,将导致减压阀不起作用,使安全门频繁动作,因此要求此门应处于开启状态。 4、密封油系统中平衡阀的工作原理? 答:平衡阀平衡活塞的上侧引入空侧密封油,下侧引入被调节并输出的氢侧密封油压。此两种油压分别作用在平衡活塞的两面,当空侧油压高于氢侧油压时,平衡活塞带动阀芯向氢侧移动,加大阀门开度,使氢侧油两增加,,则进入密封瓦的氢侧油压随之增加,直至达到新的平衡;反之平衡活塞带动阀芯向空侧移动,减小阀门的开度,使氢侧油量减少,其压力也随之减少,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5、密封油系统中差压阀的工作原理? 答:压差阀的活塞上面引入机内氢气压力(压力为p1),活塞下面引入被调节并输出的空侧密封油(压力为p),活塞自重及其配重片重量(或调节弹簧)之和为p2(可调节),则使p=p1+p2(上下力平衡)。 当机内氢气压力p1上升时,作用于活塞上面的总压力(p1+p2)增大,使活塞向下移动,加大三角形工作油孔的开度,使空侧油量增加,则进入空侧密封瓦的油压随之增加,直到达到新的平衡;当机内氢气压力p1下降时,作用于活塞上面的总压力(p1+p2)减少,使活塞上移,减少三角形油孔的开度,使空侧油量减少,压力p随之减少,直到达到新的平衡。 6、我厂300MW汽轮机供油系统主要由那些设备组成? 答:汽轮机供油系统主要由主油泵、注油器、电动交流润滑油泵、电动直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冷油器、滤油器、电热器、油箱等组成。 7、我厂300MW主油泵的作用? 答:在额定转速或接近额定转速运行时,主油泵供给润滑油系统的全部压力油,包括压力油总管,机械超速遮断和手动遮断压力油总管,高压和低压密封油备用油总管的用油。

完整启动汽轮机过程

启动汽轮机必须经过的程序 其顺序为 1、启动前的检查项。 2、辅助油泵及调节系统试,保护投入。 3、暖管。 4、辅助设备的启动与投入。 5、启动与升速。 6、并网与带负荷。 熟记汽轮机有哪些保护,所有这些保护是什么时候投入。 汽轮机具有下列保护装置 1、超速保护 DEH中设计了103%超速(OPC)、110%电气超速跳闸(AST)和112%机械超速跳闸。 103%超速保护:汽机任何情况下转速超过3090RPM时OPC电磁阀动作,所有调门立刻关闭,保持数秒或转速降低到3000RPM后重新打开。103%超速保护动作只关调门。 110%AST超速跳闸保护:汽轮机转速超过3300RPM时,AST电磁阀动作,主汽门、调门关闭,汽机跳闸。 112%机械超速跳闸保护:转速超过3360RPM时,机械撞击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出,使保安系统动作,关闭主汽门、调门,汽机跳闸。 2、低油压保护 ①调速油压低于1.76MPa时联调速油泵;润滑油压低于0.07MPa时联交流润滑油泵。 ②润滑油压低于0.06MPa时联直流润滑油泵;润滑油压低于0.04MPa时跳机。 ③润滑油压低于0.03MPa时联跳盘车。 ④顶轴油泵进口油压≤0.049MPa时联备用泵。 ⑤顶轴油泵进口油压≤0.0196MPa时联跳顶轴油泵。 ⑥DEH控制油压低于0.7MPa时跳机。 3、轴向位移大保护 当轴向位移达-1.0mm或0.8mm时,发出报警信号;当轴向位移达-1.2mm 或1.0mm时,保护动作。 4、轴承温度高保护 轴承回油温度达65℃时,发出报警信号;轴承回油温度达75℃时,保护动作。 5、相对差胀保护 当相对差胀达-1.6mm或2.5mm时,发出报警信号;当相对差胀达-1.8mm 或3.2mm时,保护动作。 6、低真空保护 当排汽真空低于-0.087MPa时,发出报警信号;当排汽真空低于-0.067MPa 时,跳机。 7、危急遮断器手柄

汽轮机组启停步骤和注意事项

锅炉启停步骤 一.启炉步骤 1 ?联系窑操开启AQC SP锅炉烟气进出口挡板,并根据升温,升压情况开大烟气挡板,当进出口烟气挡板全开后,方可关小直至全关烟气旁路挡板 2 ?当汽压升至?时,冲洗汽包各水位计。 3?当汽压升至?时,关闭汽包空气门;并依次进行联箱排污放水,注意汽包水位,在锅炉进水时应关闭省煤器再循环门。 4?当汽压升至MPa时,稳定压力,冲洗各压力表管,化学人员冲洗各取样管;开启饱和蒸汽电动门旁路进行暖管。 5.当汽压升至?时,投入热工仪表,全开饱和蒸汽电动门,关闭旁路门。 6?当汽压升至1. OMpa温度310C以上时,稳定压力对锅炉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并定期排污一次。 7.当汽压升至工作压力时,再次冲洗汽包水位计,通知化学人员化验汽水品质,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二锅炉的并列应注意: 1. AQC锅炉或SP锅炉并列时,保持较低的水位,应注意保持汽压,并缓慢增加蒸发量, 使待并侧温度比系统侧高3-5 度, 汽压高。 2. 在并列过程中,如引起主汽汽温急剧下降时,或发生管道水冲击时,应立即停止并列,调整风量,加强疏水,待恢复正常后重新并列。 3. 并列后,应对锅炉机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将启动至并列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及新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有关的记录薄内。 三锅炉机组的停运 1. 接到上级停炉通知后,做好停炉准备工作,按计划停炉时间通知各有关岗位的操作人 员,通知汽轮机值班人员做好减负荷准备工作联系窑操开启AQCSP锅炉烟气旁路挡板,并根据降温降压情况关小烟气进出口挡板,当烟气旁通挡板全开后,方可关闭烟气进出口挡板。 2. 锅炉停止运行后,根据锅炉负荷降低情况,相应地减少给水量,保持正常水位,然后停运锅炉,关闭饱和蒸汽电动门(另一锅炉运行)。 3?当AQC锅炉和SP锅炉同时停运时,同步停运关闭锅炉出口主汽门。 4. 必须得到汽机值班人员许可,方可关闭锅炉侧主汽门。 5.锅炉停止供汽后,开启对空排汽门,待压力不再上升, 炉温下降后,锅炉方可关闭对空排气电动门。

汽轮机505启动步骤

手动起动方式 当组态了手动起动方式,采用下列起动操作程序: 1、发一复位(RESET)指令(使所有报警和停机状态复位) 2、发出运行(RUN)指令(发指令时确认主汽门关闭) 这时,505调速器将以“阀位限制器速率(V ALVE LIMITER RATE)”开启调节阀至最大位置。 转速给定值以“至最低速速率(RATE TE MIN RA TE)”从零变化至最低控制转速。 3、以控制的速率打开主汽门 当汽轮机转速升高至最低控制转速时,505调速器的转速PID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汽轮机的转速。 4、将主汽门开启至100%开度 转速维持在最低控制转速下直到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如果组态了“顺序自动起动”则就由顺序自动起动程序开始控制。 “限制器最大极限值(LIMITER MAX LIMIT)”,“阀位限制器速率”和“至最低转速速率”的设定值都可以在服务方式中进行调整。 警告 在手动起动方式中,按“RUN”键前主汽门必须处于关闭位置。如果在给出运行指令时主汽门处于开启位置,就有可能引起汽轮机飞车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半自动起动方式 当组态了半自动起动方式,采用下列起动操作程序: 1、发一复位(RESET)指令(使所有报警和停机状态复位) 2、打开主汽门(确认汽轮机没有加速) 3、发RUN指令 此时,转速给定值将以“至最低转速速率”从零变化到最低控制转速给定值。 4、以控制的速率提升505调速器的阀位限制器 当汽轮机转速升高至最低控制转速时,505调速器的转速PID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汽轮机的转速。 阀位限制器将以“阀位限制器速率”开启,可以使用键盘,外部触点或MODBUS通信来控制。“限制器最大极限值”。“阀位限制器速率”和“至最低转速速率”的设定值都可以在服务方式中进行调整。 自动起动方式 当组态了自动起动方式,采用下列起动操作程序: 1、发一复位(RESET)指令(使所有报警和停机状态复位) 2、打开主汽门(确认汽轮机没有加速) 3、发RUN指令 505调速器将以“阀位限制器速率”开启调节阀至最大位置 转速给定值以“至最低转速速率”升高至最低控制转速 当汽轮机转速升高且与转速给定值一致时,505调速器的转速PID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汽轮机转速。 转速维持在最低控制转速下直到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如果组态了“顺序自动起动”则就由顺序自动起动程序开始控制。 “限制器最大极限值”。“阀位限制器速率”和“至最低转速速率”的设定值都可以在服务方式中进行调整。自动起动程序能随时通过发一阀位限制器升或降指令,或者紧急停机来取消。 暖机/额定 505调速器配备了暖机/额定功能,该功能使505调速器能自动将汽轮机转速提升至额定转速,当不选择时,汽轮机转速自动降低至暖机转速(作为服务方式中的缺省值)。 暖机/额定功能能够和任何505调速器起动方式一起使用(手动、半自动、自动)。发出“运行”指令后,转速给定值从零提升至暖机转速高定值并维持这一转速。当发出“至额定转速”指令时,转速给定值以“暖机/额定速率”提升至额定转速给定值。在提升过程中,要以通过提升或降低转速指令或者输入一个有效的转速给定值来中止给定值的变化。 如果发电机断路器闭合,远程给定值投入,串给PID或辅助PID处于控制状态(服务方式中的缺省值),505调速器将抑制“至暖机转速”或“至额定转速”指令。不过,能够组态505调速器的“暖机转速优先(IDLE PRIORITY)”和“采用至暖机转速功能(USE RAMP TO IDLE

11汽轮机热态启动及注意事项报告

汽轮机热态启动及注意事项 一、机组启动概述 机组在启动或是停止过程中,锅炉和汽轮机设备的温度都要经历大幅度变化,因此,机组的启动过程实质上一个对设备部件的加热升温过程。由于传热条件不同,汽轮机的各部件本身沿金属壁厚方向会产生明显的温差,温差导致膨胀不均,从而产生热应力,当热应力超过允许的极限时,还会使部件产生裂纹乃至损坏。 汽轮机的启动速度就是金属部件加热膨胀的速度,合理的启动过程应该是要使汽轮机各部分金属温差,转子和汽缸的相对膨胀差都在允许范围内。减少金属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以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而且还要求启动时间最短,以提高经济性。 通常限制汽轮机启动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1、汽轮机零部件的热应力和热疲劳。 2、转子及汽缸的膨胀及胀差。 3、汽轮机主要部件的热变形,机组的振动值。 机组启动过程是一个加热过程,不允许汽缸在启动时受到冷却,避免转子产生相对收缩。热态启动的特点: 1、启动前机组金属温度较高。 2、进汽冲转参数要求高。 3、启动时间短。 二、机组启动状态分类 汽轮机启动以高压缸调节级(第一级金属热电偶温度)和中压叶

片持环(中压隔板套金属热电偶温度)金属温度来划分机组的冷热态。 1、冷态启动:高压调节级或中压叶片持环金属温度的初始温度低于150℃时的启动。 2、热态启动:高压调节级或中压叶片持环金属温度的初始温度高于150℃时的启动。 其中按照高压缸调节级和中压叶片持环金属温度的不同,热态启动又可分为温态、热态、极热态三种启动方式。 (1) 温态:高压调节级或中压叶片持环金属温度的初始温度150—300℃时的启动。 (2) 热态:高压调节级或中压叶片持环金属温度的初始温度300—400℃时的启动。 (3) 极热态:高压调节级或中压叶片持环金属温度的初始温度高于400℃时的启动。 正常情况下,热态启动从冲转到带满负荷的时间如下(注:此启动时间为厂家给出的理想启动时间。因本机组为两炉一机的配置,机组带至满负荷的实际时间应参照锅炉的启动曲线) (1) 温态:120分钟;(2) 热态:70分钟;(3) 极热态:40分钟。 三、机组禁止启动的条件 1、机组跳闸保护试验有任一项不正常。 2、机组任一主要监控参数失去监视,如机组负荷、转速、轴向位移、差胀、转子偏心度、振动、膨胀、主再热蒸汽压力及温度、真空、各轴承金属温度、氢气纯度、油/氢差压、汽缸的主要金属温度、

汽轮机启动步骤工作

汽轮机启动步骤工作 2009-12-11 20:04:05 阅读21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 6.5汽轮机首次启动(冷态)步骤 6.5.1辅助设备及系统投入且参数符合要求 6.5.1.1循环水系统充水,正常后,启动一台循环水泵,向开式循环系统供水。 6.5.1.2 开式冷却水系统投入。 6.5.1.3 闭式冷却水系统投入,化验水质应合格,否则放水。 6.5.1.4 投入主机润滑油系统,油温35℃~40℃,润滑油压0.176MPa左右,主油泵进口油压0.098—0.147MPa。 6.5.1.5 投入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6.5.1.6 发电机充干燥、清洁的压缩空气,机内空气压力0.05MPa。检查油压跟踪阀动作正常,密封油—气差压正常。 6.5.1.7 启动顶轴油泵及盘车运行,记录转子原始偏心率数值。 6.5.1.8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投入,水质应合格。 6.5.1.9 投入凝结水系统。

(a) 检查凝结水储存水箱水位应正常。 (b) 启动凝结水输送泵,向凝汽器补水至正常位置,向凝结水泵供密封水和凝水系统注水。 (c) 启动凝结水泵,水质合格后向除氧器上水。 6.5.1.10 辅助蒸气系统投入,由启动锅炉供汽。 6.5.1.11 除氧器加热制水。 6.5.1.12 真空系统投入,根据情况确定真空泵投入的台数。 6.5.1.13 轴封系统投入,控制轴封进汽压力0.026~0.028MPa,温度150℃~260℃,轴端不应有明显外漏现象。 6.5.1.14电动给水泵的检查、准备,使之具备启动条件,锅炉上水根据情况确定由凝泵或给水泵。 6.5.1.15 EH油系统投入,EH油压11.2MPa左右,油温小于45℃。 6.5.1.16 检查并确认以下条件达到后通知锅炉点火。 (a) 盘车装置正常运行。

上海汽轮机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胀差控制

上海汽轮机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胀差控制 概述:巩义公司采用的N660-28-600/620型汽轮机属上汽F195系列机型,该机组具有超群的热力性能,优越的产品运行业绩及可靠性,高效、高可用率、容易维护、检修所花时间少、 运行灵活、快速启动及调峰能力。采用引进型西门子技术。为单轴、四缸四排汽型式,一个 单流圆筒型高压缸,一个双流中压缸,两个双流低压缸,高、中、低压缸串联布置,轴承采 用N+1模式,全部四缸共五个轴承。设计布置如下图所示: 一、胀差的概念 汽轮机启动加热或停机冷却以及负荷变化时,汽缸和转子都会产生热膨胀或冷却收缩。由于 转子的受热表面积比汽缸大,且转子的质量比相对应的汽缸小,蒸汽对转子表面的放热系数 较大,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转子的温度变化比汽缸快,因此转子与汽缸之间存在膨胀差, 而这差值是指转子相对于汽缸而言的,故称为相对膨胀差,简称胀差(汽缸与转子间的相对 膨胀之差)。 在机组启动加热时,高压缸和高压转子向机头膨胀,转子也比汽缸膨账大,方向上是和中低 压缸相反,其相对膨胀差值被称为正胀差。而当汽轮机停机冷却时,或出现甩负荷高压缸及 转子与中低压缸及转子均向2号轴承座收缩,而转子冷却较快,其收缩亦比汽缸快,导致负 胀差出现。而转速下降到一定程度,低压缸受鼓风摩擦及泊桑效应的影响,亦会出现正胀差。胀差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机组此时的应力水平,应当严格控制,防止出现动静摩擦。尤其 负胀差对机组威胁更大(汽轮机设计级内间隙比级间间隙要小,负差胀增大级内间隙减小而 级间间隙增大),且材料所承受的压应力往往也要大于拉应力(受离心力及材料性质影响),所以对于可能出现负胀差的工况条件(滑参数停机及极热态启动时)下,要格外重视监视与 参数调整的缓慢。 而上汽机组设计足够大的轴向间隙,足够严苛的温度及应力要求,以及以下结构设计,足以 达到对胀差不需要监视的程度,让其他同级别机型望尘莫及。 二、胀差的控制 1.结构控制 ① 强大的滑销系统: 图1 660MW汽轮机组滑销系统 为防止轴向间隙消失,将胀差对汽轮机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可以达到不用监测胀差的要求, 西门子的膨胀系统设计了独特的技术风格: a机组的绝对死点及相对死点均在高中压之间的推力轴承处(2号轴承座); b 动静叶片的相对间隙变化最小; c 汽缸之间有推拉装置; d 汽缸与轴承座之间有耐磨、滑动性能良好的金属介质。 ② 在汽轮机中,离推力轴承最远的点可能会发生20mm的轴向相对移动,热力膨胀时,必 须确保汽缸在径向及轴向能够自由移动。在运行时,管路或者其他的定位点不能阻碍汽缸的 膨胀移动,汽缸可能会移动30mm之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