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节镜临床路径

关节镜临床路径

关节镜临床路径
关节镜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

行关节镜下清理术(ICD-9-CM-3:80.86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腕关节镜在骨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腕关节镜在骨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9-11-07T11:35:43.1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魏福缘[导读] 腕部不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在骨科或手外科门诊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目前缺少准确的诊断手段,许多腕部疾病原因不明。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腕关节镜在临床的应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因腕关节疼痛伴关节活动受限而入院的37例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进行检查与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检查结果与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进行了腕关节镜检查,并且观察到了所要检查的结构,腕痛症状较术前有相当大的改善。术后1例患者出现手指麻木的并发症,观察3周,恢复到正常,所有患者术后腕部不适均有所改善。结论:腕关节镜下治疗腕关节疼痛,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进行相应处理,且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腕关节镜;临床;应用分析;疗效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wrist arthroscopy. Methods: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37 patients with carpal pain and limited joint activity were admitted. Wrist arthroscopy was used for examin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and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curative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s:arthroscopy was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in all cases,and the structures to be examined were observed. The symptoms of carpal pai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operation. The complications of finger numbness occurred in one patient after operation. After 3 weeks of observation,it recovered to normal. All patients' wrist discomfort improved. Conclusion: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carpal pain can not only make a clear diagnosis,but also deal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and the trauma is small,the function recovery is fast,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wrist arthroscopy;clinical;application analysis;curative effect 腕部不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在骨科或手外科门诊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目前缺少准确的诊断手段,许多腕部疾病原因不明。随着对腕关节的骨、韧带和相关周围组织结构的精细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的积累,加之腕关节镜及配套设备的细巧化,腕关节镜技术逐渐成熟,临床应用得以推广和深入[1,2]。目前,腕关节镜诊断被认为是腕部疾病诊断的重要和更为精确的“金标准”,高于X 线平片、CT以及腕部造影等方法,而且可以同时镜下直观地治疗有关病变。我们利用腕关节镜对腕关节疼痛进行诊断与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因腕关节疼痛伴关节活动受限而入院,且只涉及一侧腕关节。本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13~75岁,平均39.8岁。病程2天到7个月,本组病症包括桡骨远端骨折、远侧桡尺关节半脱位、三角纤维软骨(TFCC)损伤、尺骨撞击综合征、腕背囊肿、舟状骨骨折、月骨、腕关节滑膜炎、De Quervain's 病、伸肌腱自发断裂、马德隆畸形等。对于桡骨远端骨折,一般关节镜手术在伤后3~7 天进行,而对于腕部疼痛而体征不能明确诊断的,我们一般观察较长一段时间,手术一般选择3~8个月之后。 1.2 腕关节镜检查方法采用臂丛麻醉,上臂上1 /3 气压止血带,使用牵引塔(Linvatec FL,USA),牵引力为7~10磅,一般通过指套牵引食、中两指,一些特殊病例牵引食、中、环、小四指,个别病例可以加牵引拇指。入路通常采用背侧3 /4、4 /5、MCR、MCU,出水口为6U,有时加作1 /2、6R、STT、VR 和VU,对于远侧桡尺关节疾患通常加作DDURJ 和PDURJ 两个入路。通常选用30°、直径 2. 5 mm的腕关节镜,有时也可用30°、直径1. 9 mm 和2. 7 mm 的腕关节镜。 1.3 腕关节镜检查术后处理术后一般予以弹性绷带包扎3 d,然后根据不同的疾病做相应的康复治疗3~6周。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进行了腕关节镜检查,确证的病症包括:桡骨远端骨折伴韧带损、远侧桡尺关节半脱位、TFCC 损伤和尺骨撞击综合征、腕背囊肿、腕关节滑膜炎、痛风等。镜下顺利观察到了所要检查的结构,腕痛症状较术前有相当大的改善。术后1例患者出现手指麻木的并发症,观察3周,恢复到正常,所有患者术后腕部不适均有所改善。本组病例未并发明显的神经和神经副损伤。 3 讨论 腕关节是由桡腕关节、腕中关节、远侧尺桡关节、腕掌关节四部分共15块骨骼组成。各组骨与骨之间依靠骨间韧带和软骨盘相连。腕关节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临床诊断的疑难程度[3]。腕关节镜技术的开展为腕关节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手段,通过关节镜直视下对关节滑膜、关节软骨、关节内韧带及三角纤维软骨盘进行观察,可得出确切诊断,关节镜直视下进行滑膜切除,韧带修复和剥脱的软骨清理[4]。 腕关节镜检查与手术适用于多种腕关节病症,包括:长期腕关节原因不明的疼痛、腕骨骨囊肿切除、慢性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和月骨缺血坏死清理术、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腕骨间韧带部分撕裂修复术、关节内游离体取出、化脓性关节炎、腕掌侧腱鞘囊肿切除、腕关节尺侧撞击综合征清理、镜下三角软骨边缘破裂修复、舟月骨间韧带断裂清理缝合、远端桡尺韧带重建治疗下尺桡关节脱位、关节内骨折、陈旧性舟骨骨折不愈合镜下整复固定术和腕关节镜下软骨移植术等关节内疾患均可以在关节镜下进行诊断和治疗[5]。 腕关节镜的并发症很少且往往很轻微,多数可以预防。关节内结构的破坏可能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其发生,手术医生应熟悉腕部的解剖标志,皮肤切开前先用针头试探,确保其进入关节内无阻挡;进入关节后用钝头套管针,以免损伤软骨面;在克氏针固定骨折块及缝针修补软骨盘时为避免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可应用软组织保护器[6]。 腕关节镜技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更为有效的手段,而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以功能锻炼最能体现术后护理的重要。37例术后的患者通过循序渐进功能康复和严密细致的术后观察,未出现伤口出血、神经功能损伤、关节障碍等并发症,除1例效果不理想外,其余均取得了良好疗效。

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 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快速掌握关节镜技术

关节镜是骨科微创手术的典型,其高度的临床准确性和较低的损伤性鼓舞人们用它辅助诊断、判断预后并提供有效地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接受了这种方法。 关节镜手术毕竟不同于传统手术,对于想从事关节镜外科的医生,必须了解关节镜的基本构造、基本配置,熟悉关节镜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缩短学习曲线,快速掌握关节镜技术。 一 关节镜历史 关节镜(Arthroscopy)名字的来源是希腊文的关节(arthros)和看(scopein)。1912年丹麦医生Dr.Severin Nordentoft在柏林举行的41届德国外科学术会上介绍了用一个5毫米直径的镜子观察膝关节内部,并首次使用了Arthroscopy这个单词,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关节镜医生。 而高木宪次(Kenji Takagi)教授被公认为"关节镜之父"。高木教授于1918年用膀胱镜观察了膝关节标本内部。早期他发明了7.3毫米直径的关节镜,1931年高木教授发明了3.5毫米直径的高木1号关节镜,现在的关节镜基本是以这个为蓝图,同时他探讨了在膝关节充盈生理盐水来提升关节腔的视野。 同时期在西方,瑞士医生Eugen Bircher于1921年用类似于Nordentoft的腹腔镜做了关节镜手术,Bircher医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膝关节镜文章,Bircher的技术是往关节腔内充盈氮气和氧气,在关节切开手术前观察诊断关节内部,他也被称为"关节镜之父"。

二 关节镜基本构造 关节镜镜头、摄像头、摄像主机、光源、光源线、显示器、图像储存设备等。此外还应该有刨削系统、等离子系统以及蓝钳等一些基本的器械。 镜头构造:物镜系统、透镜、导光纤维、导光束连接部、目镜系统。 工作原理:1、光通过光纤传送到关节腔;2、物镜系统采集图像及调整角度;3、柱状透镜组通过目镜接口传回图像。

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复位并行小切口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切开手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高,膝关节间隙宽度明显较窄,膝关节间隙恢复明显较好,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较短,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标签: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胫骨平台骨折;临床应用 本研究对本院近两年来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了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3.4±5.2)岁;在骨折位置方面,左侧12例,右侧13例;在骨折原因方面,5例为重物砸伤,9例为坠落伤,11例为交通伤。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35.6±5.4)岁;在骨折位置方面,左侧10例,右侧15例;在骨折原因方面,7例为重物砸伤,8例为坠落伤,15例为交通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位置、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辅导下球囊成形术复位并行小切口钢板固定治疗。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让患者取仰卧位,常规关节镜入路,对患者的关节腔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对患者的骨折部位、关节内软组织损伤等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将关节腔内积血有效清除掉,对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与否进行仔细的探查。如果有损伤,则应该尽量先行修补。在胫骨骨前外侧近端作一切口,并在切口的近端作一小的膝关节横行切口,利用微创化的手术技术在手术切口部位放置一锁定T型支撑钢板,在钢板最下方软圆型螺钉孔内预先置入一枚皮质骨螺钉临时固定钢板,在球囊扩张时可以作为外部皮质的支撑结构,预防皮质破裂。而临时固定的皮质骨螺钉允许后期根据需要调整钢板高度,并在骨折塌陷平台部位的下方前后侧置入两枚克氏针作为遮挡,为后续手术步骤作准备。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将适当的球囊进针角度选择出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从2015年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监测工作,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经全院医务人员的配合及努力,各项指标均较前提高。现将2017年上半年(1-6月)工作总结如下: 1. 进入不稳定型心绞痛路径患者总数达31例,且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为7.4天,较前半年9.5天明显减少。平均住院费用由前半年7362元降至5241元,平均药品费用由前半年3162元降至后半年2218元,平均检查费用由2761元降至2101元。(如图所示) 平均住院天数 51015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2000 4000600080001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 平均药品费用 1000 2000300040005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 平均检查费用 1000 2000300040005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2.进入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路径患者总数达13例,且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为6.78天,较前半年4.64有所增加。平均住院费用由前半年8623元增加至8817元,平均药品费用由前半年4439元降至后半年4211元,平均检查费用由前半年2287元增加至2985元。(如图所示)

平均住院天数 51015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5000 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平均药品费用 5000 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关节镜诊疗技术的国内外临床应用报告

关节镜诊疗技术的国内外临床应用报告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包括等离子刀等关节镜下工具的不断应用,在近10多年来,国内外在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的诊疗水平上有了大幅提高,并广泛推广应用。并逐渐向肘腕掌指关节和跖趾关节等小关节发展,也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并在关节外许多病例的诊疗中得以应用。在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检查和手术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各方面都有一整套成熟的方案和方法,因具有创作小、疗效好、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已形成了一种发展趋势。国内如北大三院每年数千例关节镜手术,省内各大三甲医院也广泛开展手术病例,每年大幅度增加,许多基层医院也逐渐普及应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方便、更优质的服务。 在膝关节疾病诊疗上最为成熟。国内外在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的修整缝合、关节软骨损伤的诊疗、骨关节炎的清理、关节内骨折的镜下复位及各种膝关节滑膜炎的诊疗等均有较成熟的广泛应用。对一些诊断困难都也可关节镜诊断;或作为做大手术前的诊断及术前评估。例如第三军医大学易军红硕士2011年对“3002例膝关节手术及其关节软骨损伤病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足以证明国内各大医院膝关节镜的开展数量之大。 在肩关节疾病的诊疗上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如肩袖损伤的处理、Bankart损伤及肩关节脱位的治疗、SLAP损伤与上肩盂撞击征、肩周炎的诊疗均大量开展。例如2011年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对的“关

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48例疗效观察”中得出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效果良好,患者恢复满意。 在髋关节疾病的应用:对关节内游离体、盂唇挫伤、滑膜疾病、骨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诊疗均有很好应用。 在踝关节、距下关节的应用:如对踝关节撞击症、滑膜疾病、镜下关节融合术、距骨软骨损伤的处理均广泛应用。例如发表于《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年4月第2期中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46例临床分析”得出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较高、手术创伤较小,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肘、腕关节诊疗上:如游离体取出、关节检查,掌指、跖趾关节的修整清理、改善关节功能,国内外均做了大量病例。 在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疾病中的应用。如在胫骨平台骨折、胫骨髁间隆突骨折、股骨下端髌骨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均可在镜下复位、小切口固定。例如发表于《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7月第7卷第21期中的“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膝关节内骨折临床观察”表明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内骨折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臀肌挛缩症、腘窝囊肿、先天性斜颈、网球肝、腕管综合征及钢板螺钉取出等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总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两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的是:( ) A、术前1小时使用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追加一次 C、术中用血大于1500ml追加一次 D、C+D E、以上都对 二、填空题:(每空两分,共40分) 1、临床路径是指、及,针对某个或,以为基础,以提高和保障为目的,所制定的有顺序和要求的、的,以减少及,使患者获

关节镜诊疗技术介绍

关节镜诊疗技术介绍 1、什么是关节镜诊疗技术? 答:关节镜外科学是骨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关节镜诊疗技术属于内镜诊疗技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通过关节镜器械获得关节内的实际情况,通过成像系统把图像传送到电视监视屏幕上,在电视监视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2、关节镜手术的优势有哪些? 答:关节镜是20世纪关节外科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与传统的切开手术设备及器械相比,关节镜有两项无可比拟的优点:微创和清晰的视野,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某些疾病,不仅可以达到切开手术的效果,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创伤小,诊断准确,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 3、哪些部位适合做关节镜手术? 答:关节镜手术最早应用于膝关节,随着关节镜器械及设备的更新进步,不但膝关节手术的指征扩大,肩、肘、腕、指、髓、踝、趾等关节也开始应用关节镜检查和手术. 4、哪些疾病适合做关节镜手术? 答:膝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游离体、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骸骨脱位、膝关节创伤与骨折、膝关节粘连僵直等。

髋关节:关节盂损伤、滑膜炎、股骨头坏死早期、滑膜软骨瘤病、髓关节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游离体等。 踝关节:滑膜病变,软骨损伤、骨性关节炎、踝关节融合等。 肩关节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盂唇病损(Bankart损伤)、钙化性岗上肌腱炎、肩周炎等。 腕关节:骨与软骨损伤、腕骨不稳、三角纤维软骨损伤、腕管综合征等。 肘关节:关节粘连、滑膜炎、骨性关节炎、游离体等。 其他:臀肌挛缩、肌腱末端病(如网球肘、跟键炎)等。 5、传统半月板全切手术对你的关节有什么坏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性疾病,半月板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半月板患者的长期观察发现,骨关节炎和关节力线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怎样尽可能保留半月板,保全半月板的功能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关节镜技术是你的最佳选择,该技术在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基础上,致力于半月板的修复成形,为膝关节创伤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6、关节镜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答:关节镜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清理术是在关节镜下刨削和修整病变软骨面。刨除妨碍关节活动的骨刺及侵入关节面的滑膜,取出游离体,清除关节内病损组织,改善关节内环境术中通过大量保持一定压力的生理盐水灌洗,不仅可清除引起疼痛等症状的病变滑膜、软

关节镜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关节镜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发表者:杜军江 (访问人次:38) 关节镜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关节镜是一种直径5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关节疾患的内窥镜。该器械从1970年开始推广应用,关节镜是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节内部,关节内部的结构便会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因此便可以观察到关节的内部结构。 关节镜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且已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治疗。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用于膝关节,后相继应用于髋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及手指等小关节等。 关节镜可以看到关节内几乎所有的部位,比切开关节看的更全面,由于处理图像经过放大,因而看的更准确,而且理想切口很小,创伤小,疤痕少,康复快,并发症少,麻醉过后,即可下地活动,对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转移信心大有好处。对关节疑难病症的确诊,对困扰患者多年的关节伤痛的治疗,关节镜手术往往能取的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适应症 ⒈用于诊断:①非感染性关节炎的鉴别。可以观察到关节滑膜的充血和水肿,软骨损伤的程度以及关节内有无晶体物等病理改变,可协助区别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及晶体性关节炎。②了解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程度和形态。③膝关节交叉韧带及腘肌腱止点损伤情况。④了解关节内软骨损害情况,有无关节内游离体等,以确诊骨关节病,尤其髌骨软化症。 ⑤分析慢性滑膜炎的病因,例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⑥膝关节滑膜皱裂综合症及脂肪垫病变的诊断。⑦肩袖破裂的部位,程度及肱二头肌腱粘连情况。⑧关节滑膜活检。 ⒉用于研究关节内病变的变化:在关节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多次进行关节镜检查,通过拍照,录像或滑膜活检,可取得其它方案诊断法难以得到的资料。 3.用于治疗解决:膝。肩关节的一些病变,在明确诊断后,可在镜视下用特殊器械进行手术,而取得满意效果。例如关节灌洗清创术、膝关节撕裂半月板部份或全部切除术、半月板边缘撕裂缝合术、前交叉韧带修复术、滑膜皱裂切除术、关节内粘连松解术、胫骨平台或髁间嵴骨折修整术、肩袖缝合术、肱二头肌腱粘连松解术及关节内游离体摘除术等。此外,四肢大关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行滑膜大部切除术。 (二)禁忌症仅有的一个绝对禁忌症是关节僵直,因为它妨碍关节镜的操作。对近期内作过关节造影者,有继发化学性滑膜炎的咨询可能,如在造影后1周内行关节镜检查可得出假阳性结果。有出血性疾病患者中出血虽然可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从而获得良好视野进行手术,但术后可发生大量关节积血。以上两点,在选择关节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三)错误率约2%左右。在关节镜直视下对局部解剖及大体病理变化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漏诊则常因关节镜有一定盲区,无法全面观察所致。

关节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关节镜诊疗技术管 理规范 关节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 为加强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关节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 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设有骨科或者运动医学科,二级医院外科设有骨科或运动医学专科病房。每年收治骨科关节疾病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成骨科关节疾病手术不少于100例。 2.手术室条件要求。 (1)包括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有不少于1间手术室达到I 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4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2)有满足开展关节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关节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关节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不少于2名经过关节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它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关节镜诊疗技术(附件1)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开展骨科关节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近5年累计完成关节镜手术不少于500例;其中,每年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关节镜手术不少于50例,或每年完成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关节镜手术(附件2)不少于15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患者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关节镜手术需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1.开展关节镜手术的医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的医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 (2)有5年以上关节疾病诊疗工作经验,具备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当前从事关节疾病诊疗工作,累计参与完成关节镜手术不少于100例。 (3)经过关节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医学论文:关节镜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研究

关节镜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 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8月,利用关节镜微创技术对16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伤患者进行双束重建手术。手术采用常规关节镜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入路,镜下证实前交叉韧带撕裂伤并处理合并伤后在胫骨结节内侧做斜形手术 切口,取出半腱肌及股薄肌腱,修整编织,分别对折成3~4股, 备用。在胫骨及股骨分别钻制2骨道(共4骨道),引入编织好的 半腱肌及股薄肌。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翻转固定,胫骨端采用 界面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163例患者中3例失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 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0(43~71)分,12个月后随访时lysholm 评分平均为93(78~99)分。优良率为95%。结论关节镜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仿造正常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有效地重建了维持膝关节前后直向及轴向旋转稳定装置,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得到了全面的恢复,疗效较单束重建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关节镜;腘绳肌腱;双束重建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the arthr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eatment for double-bundle reconstruc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ant deng huaidong huang zhongqiang tan zhichao zhang binshan

(完整版)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题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测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关于病历书写质量需立即完成的内容包括

如何开展运动医学和关节镜技术

如何开展运动医学和关节镜技术 朱明雨首先,谈谈什么是运动医学?运动医学即处理与运动相关的创伤和疾病的一门科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现代运动医学的发展始于1928年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建立之后,他实际上源于骨科和其他领域的创伤学,其中主要是骨科创伤学,由于运动创伤处理的问题都与运动有关,在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原则,预后等方面与骨科创伤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处理运动性创伤,才将运动医学从骨科中分了出来。近30年来随着国际体育运动及高科技的发展,运动医学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其中关节镜的应用是运动医学发展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关节作为人体的一个动态器官,其核心作用是活动,以往的开放手术以为需要打开关节,因而手术在没有到达病灶之前,已经破坏了自然解剖和其他的功能,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关节镜下手术解决了这个矛盾,可以在动态的情况之下,直视病灶,从而了解其真正的病理机制,并有目的、有针对地解决病变问题,保持了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不受破坏,使得术后的关节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正如腹腔镜在普通外科的使用一样,这不正是一名医生梦寐以求的结果吗,因此为什么要开展关节镜技术就不过多赘述。 接下来谈谈关节镜设备与器械:关节镜设备分为成像系统、光源系统、动力系统、等离子刀及资料采集处理系统。成像系统目前多为数字化,根据摄像系统的晶片不同,分为单晶片、复合晶片和三晶片,其成像的清晰度也有所不同,关节镜头是其基本的成像器械之一,金

属筒的两端为物镜及目镜,二者之间是一系列透镜系统,光源系统将光线投射到物体,影像由物镜传到目镜,再连接到成像监视和摄录像系统,这样术者就避免了强迫体位,具有更好的视野和更自由的操作,通过数字化成像系统,将术中的图像资料进行拍摄和录像,将手术过程记录下来,便于以后随访、科研,教学和可能的医疗纠纷提供详实而客观的证据。电动刨削系统由刀片、套管和吸引器组成,主要用于清理半月板及滑膜组织,清除剥脱的软骨碎片或软骨成形等。射频汽化技术又称等离子低温消融术,或冷凝刀,它通过磁场使电解质在低温下形成等离子薄层,并使其中的自由带点粒子获得能量打断分子键,使靶组织细胞以分子为单位解体,故对周围组织损伤微小,安全、高效。除此,关节镜还有一些手动器械供医生术中选择使用。 那么目前关节镜能作哪些治疗呢?在膝关节为急性关节损伤早期关节镜检查及处理、膝关节冲洗术、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治疗、游离体取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膝关节外侧支持带松解、膝骨关节病的治疗、关节内软组织肿物的切除、半月板损伤行检查、缝合或切除、部分切除,盘状半月板处理,半月板囊肿切除,关节内骨折在镜下行撬拨复位后内固定、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手术、此外在肩关节、髋关节及一些小关节其应用亦在积极探索中。在此,以前交叉韧带损伤为例,说说其临床流行病学现状:据北医三院报道,人群发病率为1/3000,在足球爱好者中为每年60/10万,在运动员中女性为58.9%,男性为41.1%,非运动员中男性为67.3%,女性为33.2%,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这个数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题

2014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测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关于病历书写质量需立即完成的内容包括

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2019年版) 为规范关节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关节镜诊疗技术包括关节内、关节外的内镜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开展关节镜诊疗技术的术前准备室(区域)、手术室、麻醉恢复室、关节镜清洗消毒室等相关场所和设备。 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设有骨科、运动医学科或运动医学专科病房。开展关节疾病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或有10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历的本机构执业医师。 2.术前准备室(区域)。 术前准备室(区域)的人员配置应能满足患者术前准备

3.手术室。 (1)手术室数量设置应当满足服务需求,保障诊疗质量和操作安全。至少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 (2)每个手术室的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m2(房间内安放基本设备后,要保证检查床有360°自由旋转的空间),保证内镜操作者及助手有充分的操作空间。 (3)关节镜设备安放要采取集成的移动推车或吊塔。 (4)手术室内的物品与设施均须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通风、水、电、吸引、氧气、电脑接口、急救设备、清洗消毒、药品、贮存柜等。手术室应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5)手术室应配备监护仪、除颤仪及抢救车,保证相关设备组件运转正常,储备充足。 (6)手术室须符合消防安全、电力保障等相关要求。 4.麻醉恢复室。 (1)麻醉恢复室的规模应与手术室的规模相适应。 (2)麻醉恢复室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氧系统、吸引系统、急救呼叫系统、急救设备及相应的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 5.关节镜清洗消毒室。 (1)关节镜的清洗消毒室须设置在专用区域,配置相匹配的清洗消毒设备,包括全自动和(或)人工内镜洗消机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培训考试题答案.doc

坊子区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定义:(每题5分,共10分) 1、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 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2、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的重耍措施,也是综合医院治疗评价的重耍指标Z-o 二、问答:(第1-7题,每题10分,第8题20分,共90分) 1、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有哪些? 答:⑴诊断明确,⑵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⑶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⑷诊 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2、临床路径的工作冃标是什么? 答: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T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3、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工作冃标是什么? 答:通过学习和实践七个单病种的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逐步掌握如何应用医院优化服务管理丁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T作效率,规范单病种的临床医疗行为。 4、什么情况下临床路径退出? 1、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 2、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不得不中止临床路径诊疗流程; 3、由于入院前检查检验结果报告不准确或其它原因,导致入院第一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诊疗流程的患者。 5、请写出本科室某一个临床路径的出院标准?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的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任正、副主任及各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及专家委员会成员任成员。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主任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日常工作由医务部负责。 第六条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七条各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理长任副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财务部等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第八条各科室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科秘书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二)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三)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第三章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