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章《整式的乘除》水平测试题(A)

第13章《整式的乘除》水平测试题(A)

第13章《整式的乘除》水平测试题(A)
第13章《整式的乘除》水平测试题(A)

第13章《整式的乘除》水平测试题(A )

一. 选择题

1. 计算52()x 的结果是 ( )

A. 7x

B. 52x

C. 10x

D. 25x

2. 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

A. 235x x x +=

B. 34512x x x x =

C. 236x x x =

D. 2352x x x =

3. 计算 3232.()x y xy -的结果是 ( )

A. 510x y

B. 58x y

C. 58x y -

D. 612x y

4. 计算2(1)(5)x x x -+-的结果是 ( )

A. 45x --

B. 45x +

C.245x x -+

D.245x x +-

5. 计算 3432(2)12a b a b -÷的结果是 ( )

A. 223b -

B. 216b

C. 216b -

D. 223

ab - 6. 如果281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的值是 ( )

A.18±

B. 9±

C. 9

D. –9

7. 适合2(1)(25)12x x x x ---=的x 的值为( )

A . 2

B . 1

C . 4

D . 0

8.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

A .22()9x y --

B .22

9()x y +- C .224x y -- D .2916a + 9.把24()4()1a b b a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

A .2(221)a b --

B .2(221)a b -+

C .2(221)a b ++

D .(21)(221)a b a b -+--

10.如果()()x p x q ++中,不含x 的项,则,p q 满足 ( )

A .p q =

B .0p =

C .p q =-

D .0q =

11.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

A.222(3)9n n a b a b --=-

B. 22326(2).(3)54n n a a a +-=-

C.2m m m x x x ÷=

D.421642m n m n -÷=

12.若12,2a b a c -=-=, 则代数式29()3()4

b c b c ---+的值为 ( ) A. 9 B. 0 C. 32 D. 32

- 13.已知23,24m n ==,则322m n +的值是 ( )

A. 432

B.

98 C.216 D. 2716 14.如果222a b c ab bc ac ++=++,那么 ,,a b c 的关系是 ( )

A .a b c == B.a b c =-=- C.23a b c == D .,a b b c =-=-

15.无论,x y 为何实数,多项式22428x y x y +--+的值总是( )

A . 正数 B. 负数 C. 0 D .非负数

二.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计算 3425()()a a a ÷=_______

2. 计算 22()()()x a x a x a +-+=__________.

3. 多项式322334812x y x y x y +-的公因式是_______.

4. 已知13x x -=,则221x x

+=______. 5. 因式分解:229m n -=_______.

6. 若23n a =,则6n a =______.

7. 计算 200620052005200520062006?-?=_______

8. 已知 3,5a b ab +==-, 则22a b +=______.

9. 已知235,310m n ==,则9m n -的值是______.

10.分解因式:322363x x y xy -+=__________.

11.已知 210m m +-=,则代数式3222006m m ++的值为_________,

12.2006200520052006+的个位数字是______.

13. 计算 2006200554()(2)145-

?=________. 14.已知24726,x x ++=则21221x x --=________.

15.计算:22221111(1)(1)(1)...(1)23410----=________. 三. 解答题(共40分)

1.计算下列各式:(每小题5分,共10分)

(1).2

5(2)(31)2(1)(5)x x x x x --+-+-

(2).243222(546)(3)x y x y x y x -+÷-

2.解方程或不等式.(每小题5分,共10分)

(1)(165)(41)(41)11x x x x --+-=

(2)(95)(32)(32)5x x x x --+-≥

3.分解因式(每小题5分,共10分)

(1)2()55b a a b --+

(2)22322382416m n m n m n -+

4.先化简,再求值.(每小题5分,共10分) (1).221().(2)2()3

xy xy x y x xy y ??-

---?? 其中 1,2x y =-= (2).2(34)2(1)2x x x x x ??-+-÷?? 其中 12x = 四.规律探究题(共10分)

(1)计算下列各组算式,并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

①79?=____,88?=_____; ②1113?=______,1212?=______

③ 7981? =_____ ,8080?=_____

(2) 从以上的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请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并说明它的正确性.

五.拼图题( 共10分)

有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硬纸片若干:

图1

(1) 利用以上硬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并利用此图的面积来说明乘法公2

()a b + 222a ab b =++的正确性.

(2) 根据图2,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

图2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B

5.A

6.A

7.C

8.A

9.B 10.C

11.B 12.A 【提示:将两已知等式相减得:32b c -=

】 13.A 【提示:32323222.2(2).(2)m n m n m n +==32342716=?=?=432】

14.A 【提示:由条件得2220a b c ab bc ca ++---=,即222222a b c ++2ab -

-220bc ca -=,所以222

()()()a b b c c a -+-+-=0,进而由非负数的性质得a b c ==】

15.A 【提示:原式=22(44)(21)3x x y y -++-++=2(2)x -+(21)y -+ 3,因为 22(2)0,(1)x y o -≥-≥,所以 22

(2)(1)30x y -+-+>】

二.填空题

1.5a ;

2.44x a - ; 3.24x y ; 4. 11【提示:将13x x -=两边平方得:22129x x

-+=】 5.(3)(3)m n m n +-.

6. 27 【提示:6233()327n n a a ===】;

7. 0 【 提示:设2005a =,则原式=[](1)(10000)10000(1)1a a a a a a ++-+++

=(1).10001.10001(1)0a a a a +-+= .】

8. 19【提示 :2222()232(5)19a b a b ab +=+-=-?-= 】

9. 120

【提示:2()222293333m n m n m n m n ---===÷2510=÷】 10. 23()x x y -

11. 2007 【提示:由已知条件得:2

1,m m =-所以 32.m m m =(1)m m =-=

2m m -, 因此,322222006()22006m m m m m ++=-++22006m m =++=1+2006 =2007】

12. 1 【提示:因为个位是5的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的个位都是5,又412006k +(k 为非负整数)的个位数为6,所以,2005450112006

2006?+=的个位数字是6,而6+5=11,因此,200620052005

2006+的个位数字是1.】 13.514 【提示:原式=2005514555()1145141414

??=?=】 14.-12 【提示:2212213(47)3412x x x x --=-+=-?=-】

15.

1120【原式=111111(1)(1)(1)(1)(1)(1)223344-+-+-+…11(1)(1)1010-+=1322? 2435911...33441010??????1111121020=?=】 三.解答题

1:(1).1312x + (2)4254233

y xy y -

+- 2:(1).2x =- (2)15x ≤- 3:(1)()(5)b a b a --+ (2). 228(132)m n m n -+

4.(1)化简为3419x y ,值为:169

-; (2)化简为2332x x -+,值为:14

四.规律探究题

(1) ① 63,64;② 143,144;③ 6399,6400;

(2) 规律:三个连续正整数,最大数与最小数的积比中间数的平方小1.

(3)2(1)(1)1n n n -+=-

五.拼图题

(1) 略 (2) 22()()4a b a b ab +--=

整式的乘除练习题

第十三章 整式的乘除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6·a 3=a 18 B .(-a )6·(-a )3=-a 9 C .a 6÷a 3=a 2 D .(-a )6·(-a )3=a 9 2.化简a (a+1)-a (1-a )的结果是( ) A .2a B .2a 2 C .0 D .2a 2-2a 3. 计算(a 3)2+a 2·a 4的结果为( ) A.2a 9; B.2a 6; C.a 6+a 8; D.a 12. 4.计算(-3a 2)2的结果是( ) A .3a 4 B .-3a 4 C .9a 4 D .-9a 4 5. 若1621=+x ,则x 等于( ) A.7; B.4; C.3; D.2. 6、如果多项式162++m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A.±4 B.4 C.±8 D.8 7、若n mx x x x ++=-+2)2)(4(,则m 、n 的值分别是( ) A.2,8 B.2-,8- C. 2-,8 D. 2,8- 8、已知16)(2 =+y x 和 8)(2 =-y x ,那么xy 的值是( ) A.-2 B.2 C.-3 D.3 9、图(1)是一个长为m 2,宽为n 2(n m >)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则中间空的部分的面积是( ) A .mn 2 B .2)(n m + C .2)(n m - D .22n m - 10、等式(x+4)0=1成立的条件是( ). A .x 为有理数 B .x ≠0 C .x ≠4 D .x ≠-4 11、若(x -2y )2=(x+2y )2+m ,则m 等于( ). A .4xy B .-4xy C .8xy D .-8xy 12、若(x +t )(x +6)的积中不含有x 的一次项,则t 的值是( ) A .6 B .-6 C .0 D .6或-6 13、(a -b+c )(-a+b -c )等于( ). A .-(a -b+c )2 B .c 2-(a -b )2 C .(a -b )2-c 2 D .c 2-a+b 2 14、计算2009 201220111-2332)()()(??的结果是 ( ) A .23 B .32 C .-23 D .-3 2 二、填空题 1、如果a 的算术平方根和算术立方根相等,则a 等于 ; 2.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代数式:146_____x x =?,26_____x x =÷. 3.计算:559x x x ?÷ = , )(355x x x ÷÷ = . 4.计算:89)1()1(+÷+a a = . 23)()(m n n m -÷-=_________. 5.计算:26a a ÷= ,25)()(a a -÷-= . (2xy 2)2·12 x 2 y=________. 6.若5x -3y -2=0,则105x ÷103y =_______. 7.如果x 、y 满足|2|+++x y x =0,则x= ,y=___; 8、已知,6,1222=+=-y x y x 则=-y x 。 9、计算:32011x x ? = ; 0)14.3(π- = 。 10、若812=x ,则=x ;若9423=?? ? ??p ,则=p 。 11、若x 2-3x+a 是完全平方式,则a=_______ 12、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一个是x ,则它们的积是______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附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计算:._______53=?a a 2.计算:._____)2(23=-a 3.计算:._______2142=÷-a b a 4.计算:._________________)12(2=-x 5.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3)(2(=+-x x 6.因式分解:.______________252=-x x 7.因式分解:.__________42=-x 8.因式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442=+-x x 9.计算:._______)1098.5()109.1(2427≈?÷?(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0.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一个是x ,则它们的积是____________。 11.若多项式442++kx x 恰好是另一个多项式的平方,则k=___________。 12.一块边长为a 米的正方形广场,扩建后的正方形边长比原来长2米,问扩建后的广场面积增大了______________平方米。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43x x x =+ B .43x x x =? C .532)(x x = D .236x x x =÷

14.计算:)3 4()3(42y x y x -?的结果是( ) A .26y x B .y x 64- C .264y x - D .y x 835 15.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1)1)(1(2-=-+x x x B .1)2(122+-=+-x x x x C .)4)(4(422y x y x y x -+=- D .)3)(2(62-+=--x x x x 16.下列多项式,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有( ) ① 22y x + ② 22y x +- ③ 22y x -- ④ 22y xy x ++ ⑤ 222y xy x -+ ⑥ 2244y xy x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7.若(x +t )(x +6)的积中不含有x 的一次项,则t 的值是( ) A .6 B .-6 C .0 D .6或-6 18.长方形的长增加50%,宽减少50%,那么长方形的面积( ) A .不变 B .增加75% C .减少25% D .不能确定 三、解答题:(共90分) 19.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3324)101).(2.(21x xy y x - - (2))7)(5()1(2+-+-a a a a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二章轴对称测试题

第十二章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其25分) 1.下列四个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B)两个圆形纸片随意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构成轴对称图形. (C)若两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D)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对角平分线重台. 3.下列四个图案中.具有一个共有性质 则下面四个数字中,满足上述性质的一个是( ) (A)6 (B)7 (C)8 (D)9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A) 65°,65°. (B) 50°,80°. (C) 65°,65°或50°,80°. (D) 50°,50°. 5.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 和3cm ,那么它的周长是( ) (A) 9cm (B) 12cm (C) 1215cm cm 或 (D) 15cm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6.等腰三角形是 对称图形,它至少有 条对称轴. 7.小明上午在理发店理发时,从镜子内看到背后墙上普通时钟的时 针与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8.已知△ABC 是轴对称图形.且三条高的交点恰好 是C 点,则△ABC 的形状是 . 9.已知点A(一2,4),B(2,4),C(1.2),D(1-2),E(一3,1),F(3,1)是平面坐标系内的6个点,选择其中三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剩下三个点连成另一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关于y 轴对称,就称为一组对称三角形,那么,坐标系中可找出 组对称三角形. 10.如图,△ABC 中,AB=AC .∠A=36°,AB 的中垂线DE 交AC 于D ,交AB 于E.下述结论(1)BD 平分∠ABC ;(2)AD=BD=BC ;(3)△BDC 的周长等于AB+BC ;(4)D 是AC 中点,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三、画一画 11.(6分)以“○○,△△,_ _ _”(即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三条线段)为条件,画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对称图形. 四、解答题 12.(10分)在△ABC 中,∠C=90°,DE 垂直平分斜边AB ,分别交AB 、BC 于D 、E 。若∠CAE=∠B+30°,求∠AEB.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十七章知识总结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汇 第十三章 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焦耳(J )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c = t m Q 3、单位:J/(kg ·℃)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6.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 7、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容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 追求卓越 肩负天下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23a a a =- (B )()22 42a a =- (C )623x x x =? (D )326x x x =÷ 2.计算()()3 2 242x x -?-的结果为 【 】 (A )740x (B )740x - (C )7400x (D )7256x - 3.计算()()121384++-÷m m a b a 的结果是 【 】 (A )b a m 221+ (B )b a m --221 (C )b a m 21- (D )b a m 252 1 + 4.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 (A )()()22a x a x a x -=-+ (B )()()1122+-+=+-b a b a b a (C )()2 2244-=+-x x x (D )??? ? ?-=-x x x x 11323 5.若()1242 2-+=++x a x x ,则a 等于 【 】 (A )5 (B )4 (C )3 (D )2 6.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是1872-+x x 的是 【 】 (A )()()181+-x x (B )()()92++x x (C )()()63+-x x (D )()()92+-x x 7.若()()6++x t x 的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t 的值是 【 】 (A )6 (B )6- (C )0 (D )6或6- 8.若()()A b a b a +-=+2 2 ,则A 为 【 】 (A )ab 2 (B )()ab 2- (C )ab 4 (D )()ab 4-

八上第十二章《轴对称》综合复习测试题A

八上第十二章《轴对称》综合复习测试题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图形,关于直线m对称的是() 2.下列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最多的是() 3.下列叙述正确的语句是( ) A.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B.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C.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两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4.如图,如果M点在∠ANB的角平分线上,AM⊥AN,BM⊥BN,那么和AM相等的线段一定是() A.BM B.BN C.MN D.AN 5.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1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27 B.39 C.42 D.39或42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A.40° B.50° C.60° D.30° 7.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下图方式三次折叠,沿MN裁剪,则可得( ). A.多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B.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C.四个相同的正方形 D.两个相同的正方形 8.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E为AC边上一点, 且有AE=AD,∠EDC=18°,则∠B的度数是(). A.36° B.46° C.54° D.7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图1,若□ABCD与□EBCF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ABE=90°,则∠F=° 2.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OA于D点,PD=6,则P到OB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B 1 已知:如图,△ABC中,AB=AC. 求证:∠B=∠C. 2 (1) A A C C D A B C D A B C D m m m m A C D 第8题图 B E A F D C A B M N 第4题图

初中物理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力和机械》单元测试考试卷 考试题及答案 之一 新部编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本书放在桌上,书对桌面有一个力,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是桌面对书有一个力,是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试题2: 称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如图8-A-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称量值是 N,用它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精确到 N。图中所挂物体的重力 是 N。该物体的质量约为 kg。 试题3: 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各用了N的力。 评卷人得分

建筑工人用“重垂线”来判断墙砌的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的知识,用这个知识还可以做成“水平仪”,用来。 试题5: 一人用300N的水平推力将一质量为3kg的铅球推出,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的作用),所受合力 为,方向。 试题6: 如图8-A-3所示的滑轮组吊起某物体,若物重G=400N,滑轮重不计,为了使物体G匀速上升,拉力F= N;为了使物体在5s内上升2m,人需以 m/s的速度拉动绳子。 试题7: 有一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则动力大小是阻力大小的倍,这是力杠杆。如果两力臂都增加各自的一倍,则阻力大小是动力大小的倍。 试题8: 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接触的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这两个物体同时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 有_____________ ;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______________ 发生,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_ 中发生,也能够 在___________ 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_______________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_______________ ,说明分子的热运动 跟_____________ 有关。 5..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 ,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 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 【共同探究】 ★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 —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i、你在实验中看至y的现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i、你在实验中看至y的现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期数学单元教学诊断(二)-整式的乘除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a 3+a 2=a 5 B 、 a 3·a 2=a 6 C 、 (a 3)2=a 6 D 、 2a 3·3a 2=6a 6 2.4m ·4n 的结果是……………………………………………………………………( ) (A )22(m +n ) (B )16mn (C )4mn (D )16m + n 3.(-a +1)(a +1)(a 2+1)等于………………………………………………( ) (A )a 4-1 (B )a 4+1 (C )a 4+2a 2+1 (D )1-a 4 4、(mx +8)(2-3x )展开后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为……( ) A 、3 B 、3 2 C 、12 D 、24 5.若(x +m )(x -8)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8 (B )-8 (C )0 (D )8或-8 6、计算(-a )3·(a 2)3·(-a )2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a 11 (B )a 11 (C )-a 10 (D )a 13 7、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A 、))((b a b a +-- B 、))((b a b a --- C 、))((c b a c b a +---+ D 、))((b a b a -+- 二、填空题 1、()()252a a -?-=_____ _, ()3 24x x -÷= . a 6·a 2÷(-a 2)3=________. 2.( )2=a 6b 4n -2. 3. ______·x m -1=x m +n +1. (x +__ ___)2=x 2-8xy 2+_______。(7x 2y 3z +8x 3y 2)÷4x 2y 2=_____________。 3、计算:=+-?-)42(32x x x ,22(2)( )4a b a b -=- 4、计算:19982002? = 。 20082007122???-= ??? 。 5.若x +y =8,x 2y 2=4,则x 2+y 2=_________. 6、++xy x 1292 =(3x + )2 7、2012= , 48×52= 。 8、_________________,,6,4822===+=-y x y x y x 则。 9、已知:________1,5122=+=+ a a a a 。 10、如果=-+=-k a a k a 则),21)(21(312 。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32236=·a B=a.A.aa-aa22433=)a D.=9a( a C.(3)a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 法表示为( 43--0.25×B.A.0.25×101065--.2.5×10C.2.5×10D 2ab4a2b+的值为10( 3.若10 =x,10) =y,则2y.B.xy x A222 C.x.yxy D4.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 ) ) m-n)(m+n) -yx-.B(-xy)(-A.(34443334) )(x+ya) -b-y)(b+(D.ax C.(132) ( 的计算结果是-.52xy·(3xy+y ) 242222432y2yx B y.-+xy+2A.xxy-x22232243xy2+xy6D.-y6C.2xyx +y-x) .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6( 2322 )2)÷(-ab=ab2A.(-ab24222-.B(2ab)÷(baab)=-2122÷bcc= ab42C.a212322 5-(5abc)=ba D.bc÷5) ,=+.已知7abmab的结果是-2)(a(,化简=-4-b2)( .B8 m2 6 A.-m2 m2C.D.-222) (之值的十位数字为77707+88805+99903.算式8 .A2 1 .B8 C.6 .D 二、填空题. mnmn+==3,2;=5,则4 9.(1)若2xyx2y-的值为4,9 =7,则3. (2)若3=22=10.计算:(4a-b ). 22=+2014.计算:2015. -2×2015×20141112.已知P=3xy-8x+1,Q=x-2xy-2,当x≠0时,3P-2Q=7恒成立,则y的值为. 22的大小关系是b)与(a).如果a与b异号,那么(a+b-13.

初二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二章轴对称导学案同步练习

第十二章轴对称 12.1.1轴对称(2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培养良好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难点: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一、预习新知P29 1、观察课本中的7副图片,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2、你能列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和建筑物吗? 3、动手做一做: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它有什么特征? 4、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__________折叠,________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________.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________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_________(成轴) 对称. 做下面的题,检验你预习的结果 5、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____ A直线B射线C线段 6、课本P30练习题。 7、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对称轴。 二、课堂展示

第4题 (A ) (B ) (C ) (D ) 例1.我国的文字非常讲究对称美,分析图中的四个图案,图案( )有别于其余三个图案. 思路分析: 所用知识点: 例2.如图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在这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哪些?它们各有 几条对称轴,你能画出来吗?(小组讨论完成) 思路分析: 所用知识点: 三、随堂练习 A 组:1、要求同学们找出所剪的图案的对称轴,并且用直尺把它画出来。 2、课本P36习题1, 3、课本P63复习题1 B 组:1、找出英文26个大写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你能举出三个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吗 3、练习册习题 C 组:1、用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构造轴对称图形,别忘了要加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2、小练习册习题

(完整版)五四制鲁教版整式的乘除测试题及答案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43x x x =+ B .4 3x x x =? C .5 32)(x x = D .2 36x x x =÷ 2.计算:)3 4()3(4 2 y x y x - ?的结果是( ) A .2 6 y x B .y x 6 4- C .2 6 4y x - D .y x 83 5 3.计算(m 2)3m 4等于( ) A .m 9 B .m 10 C .m 12 D .m 24 4.若多项式x 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A.±3 B.3 C.±6 D.6 5.若(x +t )(x +6)的积中不含有x 的一次项,则t 的值是( ) A .6 B .-6 C .0 D .6或-6 6.长方形的长增加50%,宽减少50%,那么长方形的面积( ) A .不变 B .增加75% C .减少25% D .不能确定 7.已知,3,5=-=+xy y x 则=+22y x ( ) A. 25. B 25- C 19 D 、19- 8.已知.(a+b)2 =9,ab= -11 2 ,则a2+b 2的值等于( ) A 、84 B 、78 C 、12 D 、6 9.计算(a -b )(a+b )(a 2+b 2)(a 4-b 4)的结果是( ) A .a 8+2a 4b 4+b 8 B .a 8-2a 4b 4+b 8 C .a 8+b 8 D .a 8-b 8 10.已知m m Q m P 15 8 ,11572-=-=(m 为任意实数) ,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不能确定

整式的乘除测试题(3套)和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卷(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1分) 1.多项式8923 3 4 +-+xy y x xy 的次数是 ( )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8 4 2 1262x x x =? B. ()() m m m y y y =÷34 C. ()222 y x y x +=+ D. 3422=-a a 3.计算()()b a b a +-+的结果是 ( ) A. 2 2 a b - B. 2 2 b a - C. 2 2 2b ab a +-- D. 2 2 2b ab a ++- 4. 1532 +-a a 与4322 ---a a 的和为 ( ) A.3252 --a a B. 382 --a a C. 532 ---a a D. 582 +-a a 5.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 9 1312 -=?? ? ??- B. 0590=? C. ()17530 =-. D. 8123-=- 6. 若() 682 b a b a n m =,那么n m 22-的值是 ( ) A. 10 B. 52 C. 20 D. 32 7.要使式子2 2 259y x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需加上 ( ) A. xy 15 B. xy 15± C. xy 30 D. xy 30±

二、耐心填一填(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28分) 1.在代数式23xy , m ,362+-a a , 12 ,22 514xy yz x - , ab 32 中,单项式有 个,多项式有 个。 2.单项式z y x 4 2 5-的系数是 ,次数是 。 3.多项式5 1 34 + -ab ab 有 项,它们分别是 。 4. ⑴ =?52 x x 。 ⑵ () =4 3 y 。 ⑶ () =3 22b a 。 ⑷ () =-4 2 5y x 。 ⑸ =÷3 9 a a 。 ⑹=??-02 4510 。 5.⑴=?? ? ??- ???? ??32 563 1mn mn 。 ⑵()()=+-55x x 。 ⑶ =-2 2)(b a 。 ⑷( )()=-÷-2 3 5312xy y x 。 6. ⑴ ()=÷?m m a a a 2 3 。 ⑵ ( ) 222842a a ??=。 ⑶ ()()()=-+-2 2y x y x y x 。 ⑷=? ? ? ???2006 2005313 。 三、精心做一做 (每题5分,共15分) 1. ( )( ) x xy y x x xy y x ++--+457542 2 2. ( ) 3 2 2 41232a a a a ++-

八年级上十二章轴对称知识点总结(最全最新)

轴对称知识点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1、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对称轴必须是直线) 3、对称点: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 联系:1:都是折叠重合2;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他就是轴对称图形,反之亦然。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是必须有两个点)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四)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1、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2、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③ m(2a+b)+n(2a+b); ④ 2am+2an+bm+b n ,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A 、①②B 、③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 ) 7. 如(x+m )与(x+3)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贝U m 的值为( ) A 、 £ B 、3 C 、0 D 、1 8. 已知.(a+b )2=9,ab= — 1,贝U a2hb 2 的值等于( ) A 、84 B 、78 C 、12 D 、6 9. 计算(a — b )( a+b )( a 2+b 2)( a 4— b 4)的结果是( ) A . a 8+2a 4b 4+b 8 B . a 8 — 2a 4b 4+b 8 C .扌+b 8 D . a 8— b 8 7 2 8 10. 已知P — m 1,Q m —m (m 为任意实数),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A. 4 5 a a 9 a 3 3 B. a a 3 小 3 a 3a 4^5 9 C. 2a 3a 6a 3 4 7 a a 2012 2012 5 3 2. 2 ( ) 13 5 A. 1 B. 1 C. 0 D. 1997 3 .设 5a 3b 2 5a 3b 2 A ,贝U A=( ) D. 4.已知x y 5, xy 3,则 x 2 A. 25. B 25 C 19 19 5.已知 x a 3, x 5,则 x 3a 2b 27 25 9 10 c 、 6..如图,甲、乙、 丙、丁四位同学给出了四 种表示该长方形面积的多项式: ①(2a+b)(m+n); ② 2a(m+n)+b(m+ n);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15ab A. 30 ab B. 60 ab D. 12ab 2 a a m n D 、52 b i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元练习题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3.1幂的运算 §13.1.1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填空题 1.计算:103×105= 2.计算:(a -b)3·(a -b)5= 3.计算:a·a 5·a 7= 4. 计算:a (____)·a 4=a20(在括号内填数) 二、选择题 1.32x x ?的计算结果是( ) A.5x B.6x C.8x D.9x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3a 2·5a3=15a 6 B.-3x 4·(-2x 2)=-6x 6 C .x 3·x4=x12 D.(-b)3·(-b)5=b 8 3.下列各式中,①824x x x =?,②6332x x x =?,③734a a a =?,④1275a a a =+,⑤734)()(a a a =-?- 正确的式子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若1621=+x ,则x 等于( ) A.7 B .4 C.3 D.2. 三、解答题 1、计算: (1)、25)32()32(y x y x +?+ (2)、32)()(a b b a -?- (3)、6 2753m m m m m m ?+?+?

2、已知8=m a ,32=n a ,求n m a +的值. §13.1.2幂的乘方 一、选择题 1.计算23x )(的结果是( ) A.5x B.6x C.8x D.9x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32a a a =? B .222a b a b ?=)( C.5 32a a =)( D .-a+2a=a 3.计算32)(y x 的结果是( ) A.y x 5 B .y x 6 C. y x 32 D .36y x 4.计算22a 3-)(的结果是( ) A .43a B.43a - C .49a D.49a - 二、填空题 1.43a -)(=_____. 2.若3m x =2,则9m x =_____. 3.若2n a =3,则23n 2a )(=____. 三、计算题 1.计算:32x x ?+23x )(.

《轴对称》测试题A卷及答案

第十二章 轴对称 全章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涉及一个图形 B .如果两条线段互相垂直平分,那么这两条线段互为对称轴 C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D .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点M (1,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 .(-1,-2) B .(-1,2) C .(1,-2) D .(2,-1) 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 .线段 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 ,一边为11cm ,则腰长为( ). A .11cm B .7.5cm C .11cm 或7.5cm D .以上都不对 6、如图:D 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 则△EBC 的周长为( )厘米. A .16 B .18 C .26 D .28 7、如图所示,l 是四边形ABCD 的对称轴,AD ∥BC ,现给出下列结论: ①AB ∥CD ;②AB=BC ;③AB ⊥BC ;④AO=O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 ( ). A .75°或15° B .75° C .15° D .75°和30° 9、把一个图形先沿着一条直线进行轴对称变换,再沿着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方向平移,我们把 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滑动对称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这种图形变换(如图1).结合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的有关性质,你认为在滑动对称变换过程中,两个对应三角形(如图2)的对应点所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B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平分 C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D .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10、等腰三角形ABC 在直角坐标系中,底边的两端点坐标是(-2,0),(6,0),则其顶点的坐 标,能确定的是 ( ) . A .横坐标 B .纵坐标 C .横坐标及纵坐标 D .横坐标或纵坐标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设A 、B 两点关于直线MN 对称,则______垂直平分________. 12、已知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P A=6,则PB= . 13、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3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度. 1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边长分别为20cm 和9cm ,则第三边的长是__________cm . 15、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等于50°,则其它两个内角各为 . 16、如图:点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出P 点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P 1P 2 交OA 于M ,交OB 于N ,P 1P 2=15,则△PMN 的周长为 . A C A ' ' C ' 图2 图1 E D C B A l O D C B A

第13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

第13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2+x2 =x4 B (a-1)2=a2-1 C 3x+2y=5xy D a2 . a3=a5 2、下列由左到右的变形中,不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x(x-2)+1=(x-1)2Ba2b+ab3=ab(a+b2) Cx2+2xy+1=x(x+2y)+1 Da2b2-1=(ab+1)(ab-1) 3、用乘法公式计算正确的是() A (2x-1)2=4x2-2x+1 B (y-2x)2=4x2-4xy+y2 C (a+3b)2=a2+3ab+9b2 D (x+2y)2=x2+4xy+2y2 4、已知a+b=5,ab=-2,那么a2+b2=() A 25 B 29 C 33 D 不确定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2 · x3=x6 B x2+x2=2x4 C (-2x)2=-4x2 D (-2x2) (-3x3)=6x5 6、若a m=3,a n=5,则a m+n=() A 8 B15 C 45 D75 7、如果(ax-b)(x+2)=x2-4那么( ) A a=1,b=2 B a=-1,b=-2 C a=1,b=-2 D a=-1,b=2 8、下列各式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y-x)(x+y) B (2x-y)(-y-2x) C (x-3y)(-3y+x) D (4x-5y)(5y+4x) 9、若b为常数,要使16x2+bx+1成为完全平方式,那么b的值是() A 4 B 8 C ±4 D ±8 10、下列计算结果为x2y3的式子是() A (x3y4)÷(xy) B (x3y2)·(xy2) C x2y3+xy D (-x3y3)2÷(x2y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轴对称测试题及答案

D C B A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测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几何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的条数大于1的有( ) ⑴ 长方形; ⑵正方形; ⑶圆; ⑷三角形; ⑸线段; ⑹射线; ⑺直线.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图形都有对称轴 B.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C.若△ABC 与△DEF 成轴对称,则△ABC ≌△DEF D.点A ,点B 在直线L 两旁,且AB 与直线L 交于点O ,若AO =BO ,则点A 与点B 关于直线L 对称 3.如图所示是一只停泊在平静水面的小船,它的“倒影”应是图中的( )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 (2,-1),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 ) A.(-2,-1) B.(-2,1) C.(2,1) D.(1,-2) 5.已知点A 的坐标为(1,4),则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为( ) A. 1 B. -1 C. 4 D. -4 6.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过顶点的直线 B.底边上的高 C.底边的中线 D.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7.已知点A (-2,1)与点B 关于直线x =1成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 A.(4,1) B.(4,-1) C.(-4,1) D.(-4,-1) 8.已知点P (1,a )与Q (b ,2)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Q (b ,2)与 点M (m ,n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 ) A. 3 B.-3 C. 1 D. -1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A.65°,65° B.50°,80° C.65°,65°或50°,80° D.50°,50° 10.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30° B. 150° C. 30°或150° D.12° 11.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cm ,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2cm ,则腰长为( ) A. 4cm B. 8cm C. 4cm 或8cm D. 以上都不对 12.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点P 1和点P 关于OA 对称,点P 2和点P 关于OB 对称,则P 1、O 、P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14.如图,如果△A 1B 1C 1与△ABC 关于y 轴对称,那么点A 的对应点A 1的坐标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