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热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热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热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热机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1. 热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物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准备器材:仪器:铁架台、试管、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实物模型软件: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课件、

二、预习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了解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

三、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通过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了解内燃机在现代生活,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的效率。

教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热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热机的课件,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新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本节采用探究、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有关知识。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网页导入】https://www.doczj.com/doc/1d13750882.html,/view/751454.htm,在这里介绍的热机的发展史,通过学习发展史让学生在宏观上认识热机,同时了解热机的种类,以及我们所学的热机是什么时代,什么级别的热机。

【图片导入】在https://www.doczj.com/doc/1d13750882.html,/view/751454.htm的百科名片中看热机的图片。

【板书】第十六章第四节热机[来源:学科网]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拿出小汽车模型(各人自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小汽车等机器的“心脏”——热机。

(二)新课教学[来源:学科网]

1.整体感知[来源:学。科。网Z。X。X。K]

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完成一个冲程所用时间是整个周期的四分之一。内燃机的能量来源于燃油燃烧时的化学能。而1 kg的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热值。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燃烧均无关系。有效利用燃料是节能的重要措施,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一是要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二是要减小热量的损失。

2.教学互动

互动1:实验(教科书中图16.4-1),引出内能可做功。

明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酒精燃烧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通过热传递将一部分内能转移给了水,水的内能增加使其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沸腾,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越来越多,对软木塞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将软木塞推出试管口,这就是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做功。由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利用内能可以做功,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师生互动2: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来源:学科网]

明确内燃机的主要特点: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模型,教师并演示汽油机工作中一个周期的四个冲程,引导学生得出: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师生互动3:燃料的热值。

明确教师提出问题:燃料的种类很多,固体燃料有木柴、煤等,液体燃料有汽油、柴油等,气体燃料有煤气、天然气等。根据你的经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是相同?学生讨论后得出:不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后得出:燃料燃烧的本质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是不同的。物理学中,把1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引导学生浏览书上的一些燃料的热值,使他们知道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师生互动4:有效利用燃料。

明确从家用煤炉怎样节能谈起,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来讨论,然后得出结论:一是要让燃料尽可能燃烧充分;二是要减小热量的散失。

师生互动5:学生讨论怎样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明确根据教科书中图15.4-6让学生讨论,内燃机中的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否能全部用来做功?学习讨论后,教师引导鼓励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高燃料利用率。

3.达标反馈[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d13750882.html,]

(1)柴油机四个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C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B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2)一桶煤油用掉一半,剩下的煤油(D)

A.密度和热值不变,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和密度不变,热值减为原来的一半

C.热值和比热容不变,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热值、比热容都不变

(3)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由此可知(D)

A.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燃烧1 kg酒精,都可得到3.0×107J热量

B.如果燃烧1 kg的燃料时,得到3.0×107J的热量,这种燃料一定是酒精

C.每1 kg的酒精燃烧放出3.0×107J的热量

(三)布置作业六、

讲完《热机》这节课后,针对教学设计我仔细回顾了教学的全过程,有了如下的认识和体会。

一、本课的知识点主要是探究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以及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知识本质是让学生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并能举例说明。但在本课探究中我没有能留足时间让学生更清晰的理清四冲程汽油机的能量转化,没有将能量的转化与热机进一步结合起来讲解。课后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再讲的清楚些:1、四冲程汽油机或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燃料和氧的内能转化成活塞的机械能,活塞的机械能再传递给曲轴、链条、轮胎等,从而产生运动。2、进气冲程和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是活塞的机械能转化成燃料和氧的内能,做功冲程是反过来,燃料和氧的内能转化成活塞的机械能。3、四个冲程中,燃料和氧的内能的增加始于压缩冲程;活塞运动的全部机械能(四个冲程活塞的运动)均由做功冲程燃料和氧的内能转化而来。

九年级物理 热机

凌志教育2013年暑期九年级物理一对一 导学卡(7月26日) 课题:热机 ◇ 1知识*能力聚焦 1.热机 热机的种类很多,如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所有热机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过程是相同的,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或者说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蒸汽机 汽油机 热机 内燃机 柴油机 …… 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2.汽油机 (1)热燃机是最常见的热机,其燃料——汽油或柴油是在它的汽缸内燃烧的。在汽缸内燃烧汽油的称为汽油机,在汽缸内燃烧柴油的称为柴油机。燃料在汽缸里面燃烧时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用来推动活塞做功。 (2)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认识汽油机 汽油机的工作冲程: 吸气冲程:在吸气冲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此时,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 门都关闭,活塞由下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混合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 例◇题◇1 基础题 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 (1)在水沸腾后,你观察到的 现象是 . (2)整个实验中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情况是 ○ 1 ; ○ 2 ; ○ 3 . (3)在实验中为了安全,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 . (4)这个实验展示了人类利用内能的过程,其主要应用是 . 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末尾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活塞又向下运动,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 汽油机和柴油机启动时要依靠人力或者电力来使其活塞运动起来,直至完成一个或者几个冲程。此后,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依靠惯性来完成运转。 综上所述,热机真正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仅是做功冲程,其它三个冲程不仅不能向外输出机械能,反而要依靠贮存在飞轮上的机械能来运转。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单元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是探究能量转化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实验展现了热机中能量转化的过程 B.对水加热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大的 C.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的内能减小了 D.此实验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2 . 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压缩冲种,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3 . 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C.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坑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 . 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 B. C . D. 5 . 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比乙的效率高,则 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 B.甲消耗的柴油比乙消耗的柴油少 C.消耗同样多的柴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柴油比乙消耗的多 6 . 如图,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A.B.C.D. 7 .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3-6分内是液态

B.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在3-6分内,甲的内能保持不变 D.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8 . 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比较液体比热容和燃料热值,已知燃料的质量、烧杯内液体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中 ①通过甲、乙两装置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 ②通过甲、丙两装置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 ③通过甲、乙两装置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④通过乙、丙两装置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9 . 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志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早期的蒸汽机是将水加热至高温,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机器转到的,与现在的内燃机相比,蒸汽机的效率较低,除了机械造的技术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内燃机所用燃料的热值高 B.内热机燃料高温、高压、功率大 C.蒸汽机工作是水蒸气带走了大部分能量 D.蒸汽机工作过程不符合能的转化规律 10 . 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关于该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热机》基础训练

《热机》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0.0分) 1.(10分)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做功冲程B.压缩冲程C.吸气冲程D.排气冲程2.(10分)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冲程的示意图,此冲程的名称及能量转化是() A.此冲程为吸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此冲程为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此冲程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此冲程为排气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10分)汽油机如图所示的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 A.内能增大B.温度降低 C.密度增大D.分子热运动加快 4.(10分)下面关于“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比柴油机动力大 B.四冲程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吸气冲程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D.城市里大量使用的热机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个原因 5.(10分)如图所示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的某个冲程,对它描述正确的是()

A.吸气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排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10分)以下机械不属于热机的是() A.火车B.超音速汽车 C.电饭锅D.摩托车 7.(10分)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未按工作循环顺序排列的各冲程示意图。工作时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A.B.C.D. 8.(10分)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10分)如图所示,这是某个内燃机的()

九年级物理上册2-3热机效率精讲精练(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2-3热机效率精讲精练(新版)教科版 【考点精讲】 1. 热机的效率:热机所做有用功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叫作热机的效率。公式:η=。由于损失的原因比较多,所以热机的效率都小于1且一般都较低。 2. 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1)使燃料充分燃烧。为了让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可通过改善燃烧环境,调节油、气比例等来实现。 (2)尽量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3)在热机的设计和制造上,采用先进的技术。 (4)使用时注意保养,保证良好的润滑,合理调整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减小因克服摩擦阻力而额外消耗的功。 【典例精析】 例题1 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该柴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____次。若其效率为40%,消耗5kg的柴油转化成的机械能是 J。(q柴油=4.3×107J/kg) 思路导航: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则1s中飞轮转60转,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做功一次,飞轮转两周,因此60转是30个工作循环,做功30次。5kg的柴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qm=4.3×107J/kg×5kg=2.15×108J,转化的机械能为W=ηQ=40%×2.15×108J=8.6×107 J。 答案:30 8.6×107 例题2 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与我们的生活走得越来越近了。 (1)某单缸汽油发动机汽缸的活塞面积是120cm2,做功冲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是30cm,气体的平均压强是5×105Pa。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每次做功耗油0.2g,气体一次膨胀对活塞做的功是 J;若每次做功过程中汽油的90%完全燃烧,每次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排气过程中,废气温度,内能。 (2)汽油机的效率很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带走了大量的能量。 思路导航:本题综合考查功、热值、热机效率等知识点。 (1)W=Fs=pSs=5×105Pa×1.2×10-2m2×0.3m=1800J Q=mq×90%=0.2×10-3kg×4.6×107J/kg×90%=8.28×103J

2019—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教科版

2019—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教科 版 尚无数据 xxxx初级中学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三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电学的有关知识。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的物理课教学。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兴趣,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

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本学期准备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注意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促进中等生的整体进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4)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5)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物理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6)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物理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7)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以课本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让他们正确理解,并以书上的习题和例题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与学生做到知识日日清。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导学案:14.1 热机

14.1热机 【学习目标】 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学习内容一:热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7-P1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2.燃料直接在发动机的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 3.内燃机分为汽油机与柴油机两大类。它们分别用汽油与柴油作为燃料。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演示P17图14.1-1,请学生观察后讨论如下问题: 1.点然酒精灯后,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听到“呯”的一声,看到塞子飞出去,瓶口附近出现“白雾”。 2.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瓶口为什么会出现“白雾”? 答:酒精燃烧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当管内的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塞子在水蒸气压力的作用下就会飞出去。管内的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3.从酒精灯点燃到塞子飞出去,能量是怎么转化与转移的? 答:酒精具有化学能,燃烧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给水,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 4.在大屏幕上展示P18图14.1-2,这个内燃机与刚才的演示实验装备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活塞——塞子汽缸——试管 5.它们工作时能量转化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能量转化过程相同,都是燃料燃烧后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演示实验中,塞子不能塞得太紧,否则有可能引起试管爆裂。 2.内燃机与其它热机的能量转化方式一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同点在于内燃机的燃料在汽缸内燃烧,所以称之为“内燃”。 【即时练习】 1.完成P21第1题。 2.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习内容二:汽油机、柴油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8-P20文字内容与插图,二人为一组,相互描述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自学检测】 1.汽油机的结构:汽缸上部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下部有活塞。

(完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热机习题精选

热机习题精选(一) 1 ?热机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_ ,它包括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其他 还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燃机在工作时,燃料在____ 里面燃烧时生成的燃气,用来推动 活塞___________ , ____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____ 。 3 .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 _________ 运动到___________ 的过程叫做 冲程,多数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4 .燃料燃烧是一种_____________ 反应,燃料燃烧时,燃料的__________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_____,也就是通常说的放出___________ ;热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单位是 5. 有一瓶煤油的热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X 1O7J/ kg,它的物理意义是;若将 它倒掉一半,余下煤油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机的效率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如图,通过我们看到的完整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D .排气冲程 ) A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热机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1. 热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物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准备器材:仪器:铁架台、试管、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实物模型软件: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课件、 二、预习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了解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 三、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通过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了解内燃机在现代生活,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的效率。 教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热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热机的课件,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2电功率教案新版教科版

电功率 教学目标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电功的计算公式; 3、知道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难点: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器材准 备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电灯泡 2.5V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P90第一段话。 二、新课讲授。 1、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 (1)定义式:P= t W 。 (2)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2、认识电视机上的铭牌(P90图6-2-2所示),讲解。 3。、实验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由实验室没有测量电能的仪器,突出矛盾,提出问题:我们能测量电流做功的功率吗?引导学生类比电阻的测量,来思考问题。 (1)作出猜想和假设:可能与电流和电压有关 (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可通过点灯泡的亮度判断灯泡电功率的大小,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要求学生画出实验电路图(学生板演)(3)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请学生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注意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同时提醒学生注意: 一是:在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 二是: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大电阻处; 三是:电流表和电压表选小量程以及理由 四是: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和两表的示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4)分析论证: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灯泡电阻不变,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到电流增加;根据串联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灯泡电阻不变,灯泡分压增加。同时灯泡变亮,说明电功率变大。 结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功率。 4、通过更加精密的测量和定量分析,可得: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 P=UI 推导计算式:由P=UI和P= t W 得W=UIt P=UI(表示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的乘积) 由I=U/R得 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 由U=IR得 P=I2R(多用于串联电路)。 5、分层练习评析。 教材P92例题1和例题2。 6、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一、电路超负载;引导学生根据P=UI分析,在家庭电路中,U不变,接入电路的用电器越多,P就越大,所以电流I也越大。 第二、电路发生短路,用电器没有接入电路,电流在正负极间无阻碍流过。 7、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8、作业布置: 完成自我评价1、2题 学法本节内容 9.课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例题1中出现约等于的原因,能不能将计算过程合并,使得到的结果是准确值。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功率 一、电功率 1.定义:电流所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 2.定义式: P= t W 3.物理意义: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2节热机的效率导学案

第2节热机的效率 【学习目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热值,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2.通过能量的转化与转移,认识效率,能计算热机的效率。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认识热值,利用热值计算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认识热机的效率,能计算热机的效率。 【学习过程】 【问题引领】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自主学习】 1、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比,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 2、热值的单位由______与________的单位组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所以热值的单位是焦每千克,符号是___________。 3、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热机而言,燃料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做功,一部分散失了。用来做______的那一部分能量与燃料__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之比,叫热机效率。 5、蒸汽机的效率只有__________,汽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__________,柴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 6、设法利用_______________带走的热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燃料热值的理解及计算 问题展示: 1.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 2.我们要烧开同一壶水,现有三种燃料:干草、木柴、煤炭,用哪种燃料用量最少?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请学生学习课本P23“一些燃料的热值”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 (2) 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 (3)汽油的热值是,表示 ★学生活动二:热机的效率 3.问题展示:用煤气烧开水时,燃烧放出的热量都被水吸收了吗?到哪儿去了?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观察课本23图1,小组讨论“在内燃机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到哪儿去了?” 展示: 引入热机效率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完整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热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内能的利用 一、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2、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5、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6、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二、说本单元教材: 本章主要通过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热机主要是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了解内燃机在现代生活,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之后自然引出能量守恒定律。“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来自于生活的经验和体验是很多的,充分发挥学生来自于经验或兴趣方面的知识,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会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在部分学生的带动下,大多数学生也会受到触动而更多地关注技术关注社会的发展。作为教师,也应该做出表率。 热机:教材首先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热机的特点和种类,引出内燃机,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配合插图,先介绍汽油机的四个工作冲程及特点,然后介绍柴油机,重点是二者在结构和工作特点上的不同。开学世界栏目介绍了“现代汽车”。 热机的效率:各种热机都要靠燃烧燃料来获得能量,得到动力,教材首先介绍了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反应燃料放热本领的大小。燃料燃烧室放出的能量,不能全部被热机利用来获得机械能,自然引出热机的效率,教材有一幅内燃机的能流图,岷县指出了燃料燃烧时能量的去向。教材还介绍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STS栏目介绍了“从火车到火箭”。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材通过四组小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能量的转化方式,引出各种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教材“想想议议”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引出能量守恒定律,并指出“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插图和模型。如内燃机剖面图、四冲程汽油机剖面图和模型、内燃机能流图等要充分利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热机

14.1 热机 1. 热机包括内燃机,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属于内燃机,关于热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 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 C.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排气门同时关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 D.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2.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和摩托车大多是采用四冲程汽油机来工作的.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 作循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外做功一次B.有两次能量转化 C.曲轴转动两周D.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 从原理的发现到实际的应用,往往要解决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如图所示的汽 油机只有在做功冲程中燃气才给活塞一个动力,但汽油机却可以连续工作,其中关键部件是() A.火花塞B.连杆C.曲轴和飞轮D.进气门和排气门 4. 热机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_______ 冲程.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2006~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 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 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 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中的水.请你指出该“六冲程引擎”的一个优点:________. 5. 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盒的底部钻一个孔,把电子式火花 发生器的放电针管紧紧地塞进孔中,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 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你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图中情景演示的是“四冲程”汽油 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____冲程,这个情景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趣味链接】 6. 如图所示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 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1. 热机 教学设计

热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对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以及热机效率都有阐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 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 进行新课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1)汽油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①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 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 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 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③能的转化。 教师:汽车在开动前,是如何使内燃机起动的?学生回答后总结:通过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内燃机一旦开始做功,内能就会转化成曲轴的机械能。这时曲轴获得的机械能一部分通过做功,一部分通过飞轮(与曲轴相连的质量较大的轮子)保存起来。然后依靠飞轮的惯性再反过来向外输出带动曲轴转动,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完成排气以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压缩。这样内燃机就可连续工作下去了。 (2)柴油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构造方面:柴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工作过程上:吸入的气体不同(汽油机吸入的是什么?柴油机吸入的只是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热机》教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1节热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效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 ●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能的利用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动力? 进行新课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1)汽油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我们首先介绍汽油机 ①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边动作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 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 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

九年级上册物理热机、热机效率练习题电子版本

九年级上册物理热机、热机效率练习题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热机练习题 项目 汽油机 柴油机 构造 气缸顶部有火花塞 气缸顶部有____ 燃料 ____ 柴油 工作 过 程 吸气冲程 吸进______ _________ 吸进空气 压缩冲程 压缩程度___,温度较低。 压缩程度较大,温度____。 做功冲程 压缩末火花塞点火,点燃高温汽油,这称为“点燃式”。 压缩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 油,遇高温燃烧,这种方式称为_____ _。 效率 20%~30% 28%~40% 用途 轻巧,体积小,常 用于汽车、飞机 和小型农业机械 等 笨重、经济、功率大,主 要用于载重汽车、轮 船、坦克、发电机等 2、一台汽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 ,则这台汽油机每秒完成_____个冲程,向外做功____次。如果汽缸活塞每次做功20J ,则这台汽油机工作时的功率是_____W 。 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 B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 C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D 、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5、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汽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汽油 B 、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有火花塞 C 、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低 D 、柴油机比同功率的汽油机要笨重 6、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7、下图中的四个冲程不是按照热机正常工作的顺序排列的,你认为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 A 、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汽油机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0、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热机教案

热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②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汽油机模型和汽油机活动挂图的演示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能够简单描述汽油机的四个冲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汽油机模型和汽油机活动挂图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理解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习热机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教学难点: 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试管、水、橡皮塞、酒精灯、火柴、汽油机模型、汽油机活动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提问:请举例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学生举例:打气时气筒会发热 用锯子锯木料时锯条会发热

2、刚才的事例都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那么反过来想内能会转化为机械能吗? (二)进行新课 一、探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演示实验:水蒸气冲开橡皮塞 现象:在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水蒸气冲开。 思考: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引导回答:说明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师述:刚才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由于燃料在试管外燃烧,热量损失较大,内 能会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较低。能不能把燃料移到内部去燃烧,来获得更大的机械能? 2、介绍书中的实验:酒精燃气冲开盖子 学生看书中的内容,了解这个实验的做法及实验现象。 理解:这个实验说明了酒精燃气的内能快速转化为盖子的机械能。 理解:这个实验说明了把燃料移到容器的内部去燃烧,可以获得更大的机械能。 二、热机 1、热机的原理: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热机是热力发动机的简称。 3、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热机的发展史 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三、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今天我们来学习热机中的内燃机的代表:汽油机。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汽油机是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 2、构造(观看活动挂图,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3、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4、工作原理。(结合活动挂图的演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史国庆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3)、(4)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届学生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优秀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物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以中考为出发点,教学上打算在全面抓好"双基"的同时,拔出一部分尖子起领头作用,对有学习积极性而基础一般和较差的人给予大力的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躺倒不学的人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在采用较低难度的作业和要求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目标,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因为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扩大自己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热机教学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学习目标 1.了解热机的定义,了解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知道热机的种类。 2.知道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3.学会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的异同。 自主探究 1.各种利用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 2.活塞在汽缸内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3.多数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冲程、冲程、冲程、冲程。 4.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来完成的,而 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 为。 合作探究 一、热机 活动体验:在试管内装少许水,用一层红色塑料薄纸裹着的棉花塞塞在试管中上部,利用点燃的酒精灯对封闭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当水沸腾时,水蒸气会慢慢推动塞子向试管口运动。 提出问题:塞子被顶向试管口,推动塞子的能量来自哪里? 答案点拨:酒精燃烧的化学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塞子的机械能。 思考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呢?

答案点拨:用水壶烧水,水沸腾后壶盖会被顶起来;装有半瓶水的热水瓶,瓶塞有时会“跳”出来等。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8“热机”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1.热机的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喷气发动机等。 2.内燃机分为和两大类,它们分别用和作为燃料。 二、汽油机 活动体验:转动汽油机的手柄,观察活塞在汽缸内的运动情况。 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仔细观察四个冲程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下表。 冲程名称进气门开闭 情况 排气门开闭 情况 活塞运动方向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