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精选

历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精选

历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精选

1、广州亚运期间,有群众背着干粮上访,关于房产证的问题,你怎么处理?

【名师分析】本题属于应急应变类试题,出题人主要是想通过对这件事情的解决,来考查考生对问题的认识,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以及对自己的工作权限和责任的认识,同时对工作原则的把握。

【解题思路点拨】首先,破题说明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群众上访。其次,分析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提升,从群众上访事情中反思政府部门工作中的不足。

【参考答案】群众上访,是为了向上级政府反应遇到的未解决的问题或难题。“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是每一名公务员的基本职责和义务。尤其是在广州亚运期间,如果处理不好群众上访的事情,会严重影响我们政府的形象,甚至是国家的形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不急不躁,冷静对待,妥善处理;我会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安抚群众的情绪,向他们表明自己的身份,并且详细询问准备上访的原因,做好书面记录,并记下群众们的联系方式和地址,让他们相信政府能解决好大家的房产证问题。为了让大家放心,我也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大家,有什么情况可以向我咨询。

2、仔细分析收集起来群众上访的原因,如果在我职权范围内的,我将即刻向大家表态: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如果属实,我将立即上报领导,根据领导的指示进行处理,绝不拖沓。为群众做主,让老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

3、如果反映的情况已经超出了我的职权范围。我首先向大家说明情况,向大家宣传党的住房政策和方针,让群众相信党,相信政府能为他们解决问题。我将收集到的资料形成书面报告,呈交领导,并向其详细说明,在经得领导同意后,将群众反映的详细问题递交至相关的机构或部门。

4、在相关部门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后,走访当时上访的群众。仔细倾听他们他们对这次房产证解决方案的看法和意见,欢迎他们多对政府工作提建议提想法。再次向群众重申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政策方针。

5、针对这次事件的全部过程,形成详细的文字资料汇报给领导,归档形成经验和教训,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可以有据可查,有情可依。

群众通过上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说明我们政府工作的不足,极少数公务员的不作为。少数的行为不但影响了整个政府的形象,更是为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我们还要加大公务员队伍自身的建设,为成为一名思想上有高度,理论上有深度,业务上有精度,工作上有热度的优秀公务员而努力,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领导干部如何理性对待网络?

当前,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现实乃至未来的政治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领导干部上网听民意、问政于网络,已蔚然成风,成为中国的执政新风和政坛新时尚。上至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下至各级领导干部已越来越重视对互联网的管理和利用,上网正在逐渐成为领导干部继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之后的“第五习惯”。

然而在实践中,很多领导干部上网存在诸多误区。有的上网成了娱乐放松,有的患上了“网络依赖者”,有的接触了网民却脱离了群众……

领导干部如何正确上网?笔者认为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休闲娱乐与促进工作的关系,做到工作休息两不误。清华大学媒介实验室的相关调查显示,有33.4%的领导干部以休闲娱乐为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和反思。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上网放松休息本无可厚非。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更需要做的事情。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上网更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了解新闻时事。网络信息具有海量、即时、全球性等特点,让领导干部“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真正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人民网、新华网等党和国家的权威网站必须要上,那里可以了解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国内外重大新闻时事;凤凰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也要看,那里可以给你提供观察问题不同的视角,并得出不同的结论。其次,要看当地的网站和论坛。倾听当地网民对地方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掌握鲜活的社会信息和社情民意,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盼,为提供决策的正确性、必要性、可行性、实效性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再次,要利用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加强学习。网络是个“全天候”的“在线课堂”,资源丰富、便捷、高效。领导干部要把握信息时代的特点,善于将网络资源转化为学习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工作技能和领导艺术,做一个眼界不断开阔、知识不断更新、能力不断提高的学习型领导干部。

二是正确处理网上学习与读书看报的关系,做到扬长避短、各取所长。网络以其海量、便捷的优势,迅速成为当下人们学习、查阅资料的“新宠”。似乎网络就是万能的,书本就是百无一用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笔者看来,网络和书本二者各有长短、互有利弊。一方面,网络具有其方便、快捷、海量的特点,可以比喻为“快餐文化”。这也是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现代社会各种“快餐式”的服务大行其道。但是,与此同时,网络又具有其与生俱来的庞杂不堪、泥沙俱下的缺点和缺乏深度和系统性,缺乏责任和权威性等不足。另一方面,书籍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传承人类历史和丰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十分重要。习近平同志就曾对领导干部读书提出过明确要求,强调领导干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就笔者的经历而言,书籍也具有网络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书籍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一本专著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阐述,这恰恰是网络所做不到的。如果说网络知识是一顿“快餐”,那么书籍则是一场文化“大餐”,需要用时间、耐心和足够的精力去品和赏。因此,作为领导干部不能顾此失彼,只重其一,而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取其善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弃之,使“快捷效益”和“长期收益”相得益彰。

三是正确处理下载资料与“下载思想”的关系,做到冷静客观、独立思考。网络信息的海量和便捷性,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网络这个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得量大而全面的信息,通过搜索引擎这个控制中心,人们又实现了信息搜索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两大弊端。其一,网络扼杀了很多领导干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产生了“网络依赖症”,查找资料需要上网,写材料做文章需要上网,似乎离开网络就寸步难行了。其二,网络腐蚀了很多领导干部冷静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或者单纯依靠网上信息,生搬硬套,直接拿来,简单地“CTRL +C”(复制)和“CTRL+V”(粘贴),或者过于迷信网上信息,偏听偏信,人云亦云,成了一颗没有思想的“苇草”。这些无疑都是领导干部的大忌。因此,笔者认为,在网络信息时代,领导干部既要用“网”,还要用“手”,更要用“脑”;既要上网“下载信息”,还要“下载思想”,更要进行独立思考。总之,“尽信网,不如无网”。在如今信息淤塞、知识爆炸的时代,领导干部尤其不要忘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去分析研究问题,重点学习别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融会贯通别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努力研究摸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做到“吃透别人的、联系实际的、形成自己的、超越前人的”。

四是正确处理直面网民与深入群众的关系,做到网上网下相结合。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触网”就是“触民”,将网民等同于广大群众,还有的领导干部“困在网中央”,眼睛只盯着网上,身子下不了基层。这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网络所表达的民意,还不是全部的民意,网络民意和全部民

意之间还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数字化鸿沟”。据有关统计,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而且这些网民的年龄、学历、职业、地域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10亿多人不会上网甚或根本买不起电脑设备的人群,他们的愿望、呼声和利益诉求,未必是我们能够从网络中了解到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深入到基层,深入到最广大的群众中间,经常“触民”,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和群众打成一片。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坚持“网上直面问题”和“网下解决问题”相结合。网上搜集、汇聚的民意、民计和民智,只有放到、运用到具体的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才有意义,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上得去”网重要,“下得来”更重要。“上网”只是手段,“下来”才是目的。要从根本上改变“网上热热闹闹,网下问题依旧”的局面,领导干部必须“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的观念,通过在现实中送民需、解民忧、帮民困,真正赢得群众由衷的支持和拥戴。(文:王波中共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

即时通邀请您参与最新话题的讨论,点击进入

更多时政新闻,尽在半月谈网,相约网上半月谈,与您共话天下事!

(责任编辑:柯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