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2014年07月14日13:59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2007年4期作者:李志刚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58 【英文标题】The Study of Grounded Theory in Business Research

LI Zhi-gang

(College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71,Chin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7)04-0090-05

定性研究是一组各类研究方法的统称,如民族志法、自然探究法、片段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生态样本记录分析法等等都属于定性研究的范畴[1](p27)。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被视为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比较科学有效的一种方法[2](p105),此理论最早由二位社会学者Galsser & Strauss在1976年发展出来。所谓扎根理论,是指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搜集与分析,而发掘、发展,并已暂时地验证过的理论,它在某一场合可能指代一种研究方法,在另一场合则可能指代基于该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Strauss & Corbin指出,扎根理论强调理论的发展,而且该理论植根于所搜集的现实资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3](p65)。

一、扎根方法适用的领域及研究前提

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劣势,都有不同的擅长领域。研究者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意味着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同时,方法的选取和使用更要源于研究主题的性质,恰当的将研究问题与方法有机结合,是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的必要条件。

(1)扎根理论法的特点在于其认为社会学需要建立理论,它认为定性研究或任何研究都应着重资料分析与理论建立[4](p34-36)。因此,该研究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现有理论体系不是很完善、很难有效解释实践现象的领域,或者也可以说是存在理论的空白点、出现了一些全新现象的领域。

比如,笔者曾参与了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挪威国家应用科学研究所(Faro)的一项合作研究,该课题基于深入访谈实地调研了四川和青海两省的大样本企业,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在资料整理分析时,课题组发现存在一种创业者多次直接或间接参与创建新企业的“连次创业”现象(笔者给此现象的命名),这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国内外对企业创业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成果颇多,各种原因所致,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与研究目的、研究地域、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高度相关,从而显得千姿百态。鉴于“连次创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相应的研究比较少,而我国西部地区又具有独特的区情,于是,在掌握了翔实的企业访谈资料基础上,笔者运用扎根理论法进行了资料分析,得出了一些关于“连次创业”问题的初步结论[5](p87)。

(2)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个不断比较、思考、分析、转化资料成概念以建立理论的过程[6](p113)。这种重视资料、重视互动的方法特性,使得研究者可以借助和事件当事人的连续、亲密互动和抵近观察来

收集资料。在与事件、现象的互动中,研究者用以提炼全新结论的理论敏感性不断提高,其归纳提炼的研究结论也逐渐丰满。

扎根理论对资料的依赖性,使得其与案例研究方法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基于案例的选取和资料收集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扎根分析,对于企业问题的研究更是如此:深入企业现场的案例调研能够使得研究者有机会获取被访问者对有关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并且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多次反馈达到充分沟通,从而保证了研究者所获取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丰富性。案例研究方法曾经在某段时期被研究者所质疑,是扎根理论的出现及其资料分析的严密性、科学性带来了案例研究方法的复兴。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扎根理论方法的资料搜集与分析是一并发生、同时进行、连续循环的,也就是研究者要以研究过程中分析所得的暂时结论为指导,不断审查资料的储备丰裕度,不断调整分析的重点方向,不断进行资料的补充工作。这与一般定性研究方法资料收集完毕后展开集中分析的做法有很大区别[7](p126)。扎根理论法要求边收集资料、边分析资料、边补充资料、边调整研究的具体方向或重点,这就使得研究者最初界定研究领域或主体时不能过于狭窄,而其整体控制能力和动态灵活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扎根理论方法的一般分析流程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是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该过程既包含理论演绎又包含理论归纳。扎根理论资料收集方法与其他定性研究没有显著区别,而其资料分析则要求严格。Strauss(1987)将扎根理论对资料的分析称为译码(coding),系指将所搜集或转译的文字资料加以分解、指认现象、将现象概念化,再以适当方式将概念重新抽象、提升和综合为范畴以及核心范畴的操作化过程。该过程要忠实于资料,挖掘出资料的范畴,识别出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范畴间复杂交错的本质关系就是研究所得的理论,也就是说扎根理论研究之目的在于从理论层次上描述现象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建立一个适合于资料的理论。通过对多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得出比较规范的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扎根理论研究的一般流程②

资料来源:根据Pandit(1996). 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 Qualitative Report.Vol.2.No.4编制。

一般观点认为,扎根理论方法既然是一种从现象归纳理论的技术,那么其对文献的依赖度就应该是非常低的,而且大量的文献成果说不定还会起到打乱研究者思路的负面作用。实际上,文献分析也是扎根理论方法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文献回顾和分析,我们才能够识别出哪些研究命题可能会存在理论空白点,或者既有的理论是否真的无法有效解释现象,这是选择研究方向的前提;另一方面,任何社会现象都存在某种联系,不可能有完全孤立的现象或理论。因此,扎根方法最终提炼的结论需要与既有理论进行比较、互验,既有理论也可能丰富扎根理论成果,更何况扎根分析的一些概念和范畴还可能直接引自文献资料。

同时,扎根理论对资料信息的丰富度和代表性要求较高,这就使得案例的选取显得非常重要。定性研究的抽样必须要以能深度、广泛和多层面反映研究现象的资料为样本,而不能像定量研究那样选取能代表

人口并推论到人口母群体的样本[8](p102-104)。定量研究的样本注重代表性,倾向于样本的随机本质和统计推论所需的数量要求,而定性研究则注重样本信息的丰富性和内涵深刻性。

案例研究的数据收集一般有访谈、观察和企业文档三种方法,其中访谈是最重要的一种直接接触企业、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手段。访谈具有及时辩明问题的特性和很强的灵活性。同时,访谈还具有启发性,研究者可以在访谈中发现实践中的新思想、新做法。甚至连被访谈者也没有意识到的思想火花,研究者都可以对其加以显性化、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升华至理论层面。因此,访谈可能会增加研究者发掘理论空白点的机会,适合于对那些新现象和新事物的深入研究,这正好满足了扎根理论研究议题新颖、亟待挖掘理论的要求。

为了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在资料整理方面,需要通过多种数据的汇聚和相互验证来确认资料的有效性。接下来,资料的具体分析过程包括开放性、主轴和选择性译码三个主要阶段,这是扎根理论最具特色也最为关键的部分,我们在下面详细论述并辅以实例探讨。

三、扎根方法的分析技术及例举

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的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依次为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这三重译码虽然在形式上体现为三个阶段,但实际的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可能需要不断地在各种译码之间来回转移和比较以及建立连接。

(1)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指将企业资料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也就是根据一定原则将大量的资料记录加以逐级“缩编”,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并把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的过程。开放性译码的目的在于指认现象、界定概念、发现范畴,也就是处理聚敛(Convergence)问题[9](p35)。开放性译码的程序为定义现象(概念化)——挖掘范畴——为范畴命名——发掘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对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进行界定,是为了确保概念到范畴的提炼操作尽量科学贴切。为了说明开放性译码过程,我们以“蒙牛资料记录”分析中部分资料的开放性译码作为举例[10](p5),具体如表1所示:

这里的概念和范畴命名有多重来源:文献资料、访谈记录、小组研讨或研究者“新创”,其原则标准是一定要能够真实、准确反映现象的本质。同时,概念和范畴的得出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为了找到最能

反映资料本质的概念和范畴,我们在资料和概念、范畴间不断循环往复考察。而且,概念和范畴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或者是由于我们研讨后找到了更贴切的概念,或者是由于我们对资料的理解有了新的进展。

经过以上的第一层译码分析,得出的概念和范畴都逐次暂时替代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内容,我们对资料的精炼、缩编和理解也在逐渐深入,继而分析和研究复杂庞大的资料数据的任务转而简化为考察这些概念,尤其是这些范畴间的各种关系和联结。不对资料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扎根理论研究的后续分析和成果展示是无法进行的。换言之,概念化和范畴化将收集来的资料转换为一个个利于比较和分析的单位,促动研究者对资料里反映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导着研究者对各种假设和现象提出质疑,推动了研究者进一步探索、识别和导出范畴间的新关系。

(2)主轴译码

在概念化和范畴化阶段,研究者将资料分解并指认出范畴,该过程对资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提炼,但最终得出的范畴几乎都是独立的,其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深入探讨,而关系的建立是得出结论的必要前提。为此,要将各个独立的范畴加以联结,将被分解的资料重新整合,这有赖于主轴译码阶段典范模型工具的运用。

主轴译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11](p108)。主轴译码并不是要把范畴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架构,而只是要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换言之,主轴译码要做的仍然是发展范畴,只不过比发展其性质和维度更进一步而已。典范模型是扎根理论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用以将范畴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挖掘范畴的涵义,其作用体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产生某个事件的条件、这个事件所寄寓的脉络(也就是该事件在维度上的位置),以及在事件中行动者采用的策略和采用后的结果,来帮助我们更多、更准确地把握该范畴,从而实现了剖析范畴内涵和识别范畴关系的统一。因此,条件、脉络、策略和结果虽然也都是范畴,但都是与某一“主范畴”有关而用来帮助了解该主范畴的,故将其称为副范畴。

关于典范模型分析过程举例如图2所示:

图2 主范畴“厚积薄发成长”的典范模型

资料来源:根据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一文改编而得,该文发表于《管理科学》杂志2006年第3期。

典范模型的六个主要方面,用以引导对范畴的整理和分析,实际上就是将范畴安排至典范模型六个方面的不同位置,位置即体现了关系。典范模型建构起了范畴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典范模型我们对主范畴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这其实也展示了与企业资料的持续互动。基于现象的复杂性,我们得出的主范畴可能不止一个(当然太多的话也会失去意义),对应的典范模型也会不同。于是,某一范畴可能在针对不同主范畴的典范模型中发挥不同作用,也就是说,某范畴在分析主范畴A时可能是因果条件,而在分析

另一主范畴B时则成为结果。我们可以把同一范畴反复置于不同典范模型的不同位置,原则是服从于解释和说明主范畴的内涵及体现范畴间的联系。

(3)选择性译码

经过以上对范畴的典范模型分析,我们对范畴及其关系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在对原始资料、概念、范畴,尤其是范畴关系不断比较的过程中,扎根理论分析进入了第三个译码阶段——选择性译码。选择性译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①,把它系统地和其它范畴予以联系,验证其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整齐的过程。该过程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出能够统领其他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用所有资料及由此开发出来的范畴、关系等扼要说明全部现象,即开发故事线;继续开发范畴使其具有更细微、更完备的特征。选择性译码中的资料统合与主轴译码差别不大,只不过它所处理的分析层次更为抽象。

对于笔者分析过的蒙牛公司裂变创业案例而言,通过对范畴的继续考察,尤其是对主范畴及相应副范畴的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发觉可以用“厚积薄发、柔道运势、学习型高成长”这一核心范畴来统合其他所有范畴。“蒙牛”公司充分展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即利用自身多年的资源、能力积累,快速打破追随发展的态势,改变企业生存环境,力求主导产业走势。围绕该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概括为:企业创建后采取追随战略,与业内优秀企业捆绑,厚积薄发;灵活处理与竞争者及利益相关者关系,善于借助与竞争者、“热点”事件捆绑,善借时机助势,吸附整合资源,来实现快速发展;持续学习创新,最后改变追随者“内蒙牛”态势,积极打造自己“中国牛”、“世界牛”的企业地位。

核心范畴及故事线的提炼,简化和集中了我们对个案的理解。为了使分析更有说服力也更丰富,有必要对核心范畴展开进一步探讨,这可以通过识别核心范畴的性质、维度和位置来实现。关于核心范畴的分析,我们以笔者针对另一家企业展开的“继承式裂变创业”扎根分析为例,具体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李志刚,王迎军,《继承式裂变创业的扎根理论方法研究》一文改编而得,该文发表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四、扎根方法的理论扎根及总结

根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围绕核心范畴、主副范畴以及所有范畴和概念而构建的立体网络关系,就是研究的结论。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的分析已经体现了结论的雏形,但“理论的扎根”还有待于运用所有资料来验证范畴和关系。理论扎根的过程是“保持资料与理论间来来回回的互动性,不断将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转化成较高的抽象层次的范畴、维度与概念,并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直到理论性饱和为止”[16](p56)。理论的生成,需要研究者再次运用典范模型这一工具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尤其是主范畴加以联结,并用所有资料验证这些联结关系。就个案的扎根分析而言,如果研究者对围绕核心范畴构建的范

畴体系关系不满意,或者觉得其中某个部分存在逻辑模糊性,就需要再次收集、补充有关资料,再次对三重译码分析的准确性加以检视,或者对范畴的关系加以调整。

笔者认为,为了使扎根研究的结论更具说服力也更丰满,应该针对某一新现象或新领域展开多重案例研究。具体研究思路可以参考以下建议:首先,对每一个围绕主题精选的案例都独立进行译码分析,并得出个案的研究结论,这一结论可能更具有特殊性;其次,在多个个案研究结论之间开展比较研究,从而实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好的理解独特现象的理论内涵;第三,可以考虑对多个个案提炼出的范畴、主范畴和核心范畴进行归类、整合,也可以把它们作为一手资料,再次运用扎根分析的译码技术展开研究。

总之,对于那些既有理论不足且理论的现象解释力不够的研究领域,扎根理论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该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舍弃文献演绎模式,利用归纳方法从现象中提炼该领域的基本理论,从而在逐渐创建和完善该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实现其与既有理论的有效对接。当然,该方法的有效运用主要有赖于以下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花费大量精力选择一个好的、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或领域,识别可能存在理论空白的命题实际上是件很难的事情;另一方面,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严格按照扎根方法的原则、步骤和技巧、要求进行时而枯燥时而有趣的资料分析,并大胆提出理论假设和提炼全新结论。

收稿日期:2007-04-23

注释:

①核心范畴及故事线是扎根分析过程的阶段结果,前者是指用一个范畴概括、统率整个个案所反映的事件或现象,后者指用一句话总结个案故事的主要线索。

【参考文献】

[1] TAM Tim-kui, Peter. The Role of Quantifica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J],教育研究学报,1993年,第8卷.

[2] Hammersley M. The Dilemma of Qualitative Method: Herbert Blumer

and the Chicago Tradition[J],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3] Strauss, A. and J. Corbin.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an

overview" , in Norman, K. D.and S. LYvonna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 Sage Publications, 1994.

[4] 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M],台北:巨流出版社,

1996.

[5] 李志刚,刘银龙.“连次创业”现象的扎根方法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6,(2).

[6] Layder, D. "Grounded Theory and Field Research", New StrategieS in

Social Research[M],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83.

[7] 李志刚,王迎军.继承式裂变创业的扎根理论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7,(2).

[8] 胡幼慧编.定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M],台北市:巨流出

版社,1996.

[9]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吴芝仪、李奉儒译.质的评鉴与研究[M],台北:

桂冠图书公司,1990.

[10] 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

究方法的运用[J],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11] 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著,徐宗国译.质性研究概论[M],台北:巨

流图书公司,1997.

[12] 徐宗国.扎根理论研究法——渊源、原则、技术与涵意[J],香港科学学报,

香港,1994,(4).^NU1

【作者简介】李志刚,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法。(青岛266071)

【内容提要】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归纳的定性分析技术,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如教育、宗教等方面运用较多。该方法的特点是从现象中提炼

理论,从而创建或丰富既有的理论体系。鉴于企业研究在方法突破

和理论创新上的必要性,通过对扎根理论法的适用领域、研究过程、

分析技术和疑难问题等内容的论述,对致力于理论探索和方法提升

的企业研究者有一定启发意义。

The Grounded Theory is a very scientific and useful

qualitative method, which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social

research field.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ed Theory is that it can abstract some conclusion

or theory from phenomena. So, it is very necessery to use

this method in enterprise studies. We present some

advice concerning the question field, analysis proces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difficulty treatment by a few

case example.

【关键词】译码分析理论构建运用例举

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水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是人们很难对社会历史作出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及其原则 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要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是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过程, 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的主客体, 必须要从社会实践中来提炼研究课题, 并且依据社会实践来检验研究课题的成果。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认识必然要受其实践程度的局限。因此, 实践的原则应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所遵循的第一原则,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实践的原则。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科学成果正确与否,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如何的根本标准。 第二是系统性原则。系统原则是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同时也就是社会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系统性原则, 必须要做到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始终注意把握各要素在系统联系中所获得的整体性的新质态。研究对象的系统原则还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 把社会对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具有有机结构的整体系统。坚持整体性原则,还必须做到坚持系统都是有序的, 是一个自组织结构, 具有高度的主动

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谈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现状和意义 从学科性质角度出发,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就好像自我意识对人、对于人格的作用、对于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一样。就特定的知识和学科来说, 如果没有成熟而系统的方法论作为预设和前提, 就表明这一学科和这一类知识对于自己的逻辑依据和研究程序、自己的视野和边界以及自身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为, 尚缺乏系统而清晰的认识。社会科学今天这种状况无疑会妨碍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的身份及其社会功能作出合理的评价和认同, 不利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也不利于社会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当然, 首先会影响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 影响社会科学学术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因此, 重视关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 尤其是方法论研究, 重视这方面的学科建设, 是我国学术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这个问题, 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至少可以说, 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的发展难题

扎根理论研究

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 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 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提问的时候要牢记自己的最初研究目的,同时留有余地让那些事先没有预想到的目标从资料中冒出来。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应该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既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S trauss ,1987:29)。 1.开放式登录的具体步骤 (1)给资料编码 编码是从资料中提取引起注意的、重复出现的、强烈情感反应的概念,为其命名,贴标签,编上号,此时形成的即为编码。例如“协商”、“监督”、“信息传递”等标签,给这些标签编上号码,这些标签就成了编码。编码是分析资料最初形成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常用调查对象叙述的语言或用研究者使用的一个抽象层次较高的单词或词组来概括某一方面的现象。 (2)将编码归类,形成类属 将意义相同或近似的编码归为同一类别,起名为类属。有的类属

社会科学方法论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二是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描述与规范的统一;四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地位与作用。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它不仅仅体现在哲学层面也深深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处理社会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会为研究者提供唯物辩证的正确判断。经过一段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也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发现许多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含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发放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以上方法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题活动、世界眼光。以下分述这四方面的对于我实际工作和学习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实践基础”的实践指导意义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也就是说“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主体,正如我说学习的专业——企业管理,这也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主体也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提炼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的管理理论,升华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客观规律,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再将这些经过实践得来的宝贵理论财富返回到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然后周而复始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在工作中,“实践”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我目前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除了许多常规工作可以从既有的教学管理政策和文件中,找到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外,更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教学不是死板的“填鸭工程”,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知识体系和人才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要不断地更新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社会培育出适合社会的人才。这也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面对很多新的问题,解决很多新的问题。那么“实践”的指导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每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再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过程中,总结出有用的经验,规避出现的弊端,将之思考汇总,在原有的政策文件基础上,形成新的适合新的形势要求的工作方法,这便是“实践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的产生,用唯物辩证观点指导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这以上看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科学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辩证思维”的实践指导意义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收惩罚的”——恩格斯。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研究社会的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系统的历史演变。但社会也是矛盾的,研究社会就必须研究矛盾,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者,社会作为过程而存在,研究社会必须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 从企业管理专业学习角度来看,“辩证思维”是研究的基本思想要素。重视研究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是认识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的中心线索。“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每一项经营决策的时候,虽然经过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多层次的研究,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每一项政策的执行,有有利的一面就必然存在不利的方面。如何去取舍或者平衡,便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陈向明 发表日期:2005年9月29日作者:本页面已被访问 735 次 在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领域,一个十分著名的方法是格拉斯(Glaser )和斯特劳斯(Str auss )提出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1967)。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一书主要选自《自然论文集》,本书由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阅读研究韦伯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一文,进行浅析。 在《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一文中,韦伯提出人们在大学授课时是否应当宣明他们所赞成的某种伦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观基础上的实际的价值判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从纯逻辑演绎而得到的事实和经验事实为一方与以实践的、伦理的或世界观的价值判断为另一方的区分是正确的;其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不讲实际的价值问题。对于上面两种回答,韦伯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师在一切具体情况下,甚至在面临使他的授课内容变得毫无吸引力的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听众,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陈述是纯粹从逻辑推理演化而来的或者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哪些陈述是实际的价值判断,并且把这一点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第一种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韦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赞同第二种回答,认为第二种回答只适于掩盖向听众发表的意见的实际影响,韦伯认为如果让教师放弃实际的价值判断,不能讲激情昂扬的话语,会使听众迷失于各种不同范围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讲坛上一般是否应该进行实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因而它最终只能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对大学的任务所取的观点来决定。韦伯批评了种种不合时宜的德国教授们在大学课堂的言行,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在教室里应当向自己的教师学到的东西,首先是熟练地完成给定的任务的能力;其次,承认事实,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实,然后把关于它们的规定和自己的价值态度区别开来;第三,使自己服从职责,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个人兴趣和其他感受的冲动。”提出在每一项职责任务中,承担任务者应当克制自己,排除那些不属于职责的东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爱与恨。 韦伯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指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科学研究者在涉及社会事实时,应当克制对它公开发表个人见解,韦伯写道:“一个职业‘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职责的话,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个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深切地认识到研究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做学术报告时需要回避价值判断,不借科学研究来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概念。 韦伯写《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这篇论文的意图在于,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击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在韦伯看来大学教授不能任意的发表其价值判断。即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所谓价值无涉是指要求研究主体按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客观地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价值无涉这一原则首先是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广为接受的标准。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争论。这两种立场在中国社会学界争论了十几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的郑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间的争辩。 李金教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是持基本接受的态度。他在《为“价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实际;就必须客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等特点。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范畴指广义的人文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及界定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

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特点,我采用的是百科收录的观点,其他不同之处略有补正。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政治 期末论文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 时间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社会科学研究是推动人类认识社会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被实践检验过的一整套完备的方法理论体系,在当今中国社会,大到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确立运行,小到个人对社会科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并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会计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用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充分发挥其基本与核心作用,关系到会计研究的方向和最终结果。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即具体原则后,结合所分析的内容,针对如何进行会计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得到了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会计学;会计研究

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 (一)基本内容 (1) (二)基本原则 (2) 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3)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3)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3)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3) (二)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3) 三、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会计学 (4) (一)社会科学与会计学 (4)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5) (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5) (四)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6) (五)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6) 四、启示与意义 (6)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基本内容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正是具有最大的普适性的哲学方法论。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它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社会的上层建筑奠定于经济基础之上,把人们的思想奠定在物质生活之上,这在当时的思想界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论和以往的理论不同,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把握客体。认识的方法,只有体现认识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实践的方法,也只有合乎实践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时,才是行之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这种开放,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

扎根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研究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 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 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 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提问的时候要牢记自己的最初研究目的,同时留有余地让那些事先没有预想到的目标从资料中冒出来。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应该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既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S trauss ,1987:29)。 1.开放式登录的具体步骤 (1)给资料编码 编码是从资料中提取引起注意的、重复出现的、强烈情感反应的概念,为其命名,贴标签,编上号,此时形成的即为编码。例如“协商”、“监督”、“信息传递”等标签,给这些标签编上号码,这些标签就成了编码。编码是分析资料最初形成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常用调查对象叙述的语言或用研究者使用的一个抽象层次较高的单词或词组来概括某一方面的现象。 (2)将编码归类,形成类属 将意义相同或近似的编码归为同一类别,起名为类属。有的类属 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位类属。例如,“管理者的工作类型”、“优秀餐饮管理着的条件”等归纳为“餐饮管理者”,这个“餐饮管理者”就是类属。将编码“协商”、“监督”、“注视”归类为评估和维持工作流程而进行的“工作类型”,这个“工作类型”就是下位类属,它是由多个意义相近的编码组成的。

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 (神话传说、信仰、人权取代神权、科学主义、人本主义认识方式) 2.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作用:1.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回溯与反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构建,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与规范,提升社会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人类文明发展行进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标志着人们在认识社会和提升自我认识方面的进步。4.社会科学研究以其超前性和预见功能,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基本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功能定位: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5 客观性原则:人类社会。主体性原则:人自身的内在要求。整体性原则: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发展性原则:揭示社会的运动与变化,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先进性;世界观、历史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结构功能主义)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开放性;经济全球化和心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2.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d18155907.html,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作者:罗立洁 来源:《世纪桥》2018年第02期 【摘要】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都是指导着我们党走正确路线的思想理论,其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实践中经常被运用。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根据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合理和指导意义的方法论。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例外,其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历年来都成为研究的热点,所以本文主要来讨论一下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2-0043-02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所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又体现着世界观。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它的世界观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于人们进行感性活动付出的行动和实践。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说,它与一般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有所不同,具体不同表现在它敢于彻底地抛弃之前旧式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敢于直接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各因素之间存在的矛盾,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论去改善存在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创造了一个合理的方案和方法。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对一个社会的认识和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每一次思想的革新,都是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思维的跳跃,努力革新的结果。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研究是我们要根据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去查找与之相关资料,并运用资料对一个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使用的方法论,它是以解决人文社会问题为主体,并且主要以人文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方法理论主要是研究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所体现的本质以及一些专业人士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特殊问题。通过不断地研究提高我们的方法论,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功能是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且能够通过马克思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同时它也是我们目前预测社会发展变化方法之一。

扎根理论简介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认为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和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2.对理论保持敏感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许倩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近代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都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2、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不仅要探讨各种方法,而且要以对多种方法为对象,探讨方法的本体基础、基本性质、中介特点、传导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研究者和运用者的方法论自觉。因此,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同时,方法是多样的,也是相互为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 (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在这里,主观和客观、说明和理解、真理和价值是交融的,很难分开。正像王阳明先生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内容和原则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成、特点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理论创立于19世纪中期,以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标志。 (1)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 1.1 1、社会科学哲学是科学哲学的唯一学科。() 答案:× 2、下面哪一项不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问题:() A、科学的性质 B、数理概念 C、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 D、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程序 答案:B 3、人文学科的英文简称是下面哪一项:() A、Mafia-style B、gangland C、Humanities D、Human 答案:C 4、科学哲学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分支学科。() 答案:√ 5、科学理论的结构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科学发展模式 B、科学的概念 C、科学的定律 D、科学的解释 答案:A 6、任何事物都基于理论之上,所以不论什么东西都是理论。答案:× 1.2 1、下面哪一项着重历史与理解:() A、景观地学 B、人文学科 C、社会科学 D、伦理学 答案:B

2、人文学科是以先验知识出发的。() 答案:× 3、传统学术是以哲学历史为主的人文方法。() 答案:√ 4、下面哪一项是外国人总结中国人思维的两个盲点:() A、数理逻辑;证明 B、数理逻辑;因果逻辑 C、证明;反证明 D、因果逻辑;证明 答案:D 5、李约瑟是下面哪一国人:()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A 6、下面关于荣格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士人 B、心理学家 C、是现代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D、文学家 答案:D 7、人文根本不是科学,但科学本身具有人文。 答案:× 1.3 1、“可以通过实验或事实证明其正确的科学论断或概念”是下面哪一项的概念:() A、后现代哲学 B、伦理学 C、实证科学 D、现代文学 答案:C 2、中国的文人们从未拒绝过科学。() 答案:× 3、速度叠加原理是下面哪一位科学家的经典力学中的理论:() A、牛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